家庭教育:给孩子“立规矩”的方法

合集下载

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案例展示

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案例展示

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立规矩案例展示一、吃饭规矩。

我家那小调皮,以前吃饭就跟打仗似的。

一会儿站起来在餐桌周围溜达,一会儿拿着筷子敲碗,饭菜到处撒。

我就想啊,这可不行,得立个规矩。

我就跟他说:“宝贝呀,咱吃饭就像小火车进站一样,得规规矩矩的。

从现在起,吃饭的时候小屁股必须坐在椅子上,就像小火车要停在自己的站台。

要是随便乱跑,那小火车就会出轨啦,可危险呢!”他似懂非懂地看着我,但是觉得这个说法挺有趣。

然后呢,我又说:“还有哦,这筷子和勺子是用来把饭菜送到嘴巴里的小工具,不是小鼓槌,不能用来敲碗,敲碗的话就像小火车乱按喇叭,会吵到别人的。

”一开始他肯定会忘记,刚站起来,我就说:“小火车要出轨啦。

”他就赶紧坐回去。

慢慢地,他就养成了好好吃饭的习惯,现在吃饭可乖了。

二、看电视规矩。

我家孩子对电视那是痴迷得很。

之前一放学就往沙发上一瘫,眼睛就黏在电视上,作业也不写。

我觉得必须得立个规矩管管。

我就跟他讲:“宝贝,电视这个东西啊,就像一个魔法盒子,但是这个魔法盒子可不能随便玩。

咱们来个约定,就像和电视签个小合同。

你每天只能看一个小时的电视,就像魔法盒子每天只能打开一小会儿。

”他有点不乐意,我又说:“你看啊,要是你一直看这个魔法盒子,你的小眼睛就会像小机器人没了电一样,变得迷迷糊糊的,而且作业做不完,老师会生气的,就像魔法学校的老师生气一样。

”我给他买了个小沙漏,告诉他:“这个小沙漏漏完一次,就是一个小时,沙子漏完了,电视就得关上。

”刚开始他还想耍赖,但是我很坚决。

现在啊,他每天都会自觉地看一会儿沙漏,时间一到就关掉电视去写作业了。

三、整理玩具规矩。

我那孩子玩玩具的时候可开心了,但是玩完了就把玩具扔得满屋子都是,每次我都得像个小保姆一样收拾半天。

有一天,我就对他说:“宝宝呀,你的玩具就像一群小士兵,你是它们的小队长。

小士兵们打完仗了,你这个小队长就得把它们送回自己的军营呀,不然小士兵们会很伤心,找不到家的。

”然后我给他准备了几个小盒子,每个盒子上都贴了小标签,比如乐高的盒子就贴个乐高小人的标签,小汽车的盒子就贴个小汽车的标签。

好孩子家规十条

好孩子家规十条

好孩子家规十条在一个家庭中,家规是非常重要的。

它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德,让孩子成为一个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人。

下面是十条好孩子家规,希望能帮助家长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第一条:尊重父母和长辈孩子应该学会尊重父母和长辈,不要说粗话,不要发脾气,不要冲动。

当父母或长辈在场时,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随意打闹或耍赖,要遵守家庭规矩,不要做违反家规的事情。

第二条:遵守课堂规则孩子应该遵守课堂规则,认真听讲,不要打闹、说话或玩手机。

要做好课堂笔记,认真完成作业,不要抄袭或作弊。

要尊重老师和同学,不要欺负弱小,不要参与不良行为。

第三条:保持卫生孩子应该保持卫生,不要乱扔垃圾,不要随地吐痰,不要乱涂乱画。

要勤洗手,勤刷牙,保持个人卫生。

要帮助家庭清洁,不要让家里变得脏乱差。

第四条:节约用水用电孩子应该学会节约用水用电,不要浪费水电资源。

要养成关灯关水的好习惯,不要长时间淋浴或洗衣服。

要学会用电器,不要乱拔乱插,避免电器故障或火灾。

第五条:爱护小动物孩子应该学会爱护小动物,不要虐待或残害动物。

要尊重动物的生命和权利,不要捉弄或恶作剧。

要善待宠物,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食物,不要抛弃或遗弃宠物。

第六条:保护环境孩子应该学会保护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倒污水,不要污染空气。

要爱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不要破坏生态环境。

要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七条:尊重他人隐私孩子应该学会尊重他人隐私,不要窥探他人隐私,不要偷窥或偷听。

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要侵犯他人的隐私。

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第八条:不要欺负弱小孩子应该学会不要欺负弱小,不要欺负身体弱小的同学或小动物。

要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特点,不要歧视或排斥他人。

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关心弱势群体,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九条:健康饮食孩子应该学会健康饮食,不要吃太多零食或垃圾食品,不要挑食或偏食。

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类和油腻食品。

一定要给孩子立的十个规矩,将来不后悔

一定要给孩子立的十个规矩,将来不后悔

一定要给孩子立的十个规矩,将来不后悔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们成长为有品德、有责任感的人。

以下是十个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行为习惯的规矩:
1.尊重他人: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感受,不轻易侵犯他人。

2.诚实守信:培养孩子的诚实品质,告诉他们诚实对待自己和他人。

3.勤奋努力: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和工作,只有通过努力才能取得成就。

4.分享善良:教育孩子分享,帮助他人,并表达善良和友善的行为。

5.责任心: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责任,并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6.爱护环境:教育孩子保护环境,保持清洁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7.时间管理:引导孩子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时间管理的习惯。

8.健康饮食:教育孩子养成健康饮食的习惯,关注饮食营养均衡。

9.尊重规则:让孩子理解并尊重规则,明白规则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10.感恩之心: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态,懂得珍惜所拥有的一切。

通过遵守这些规矩,孩子们将会受益终身。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将这些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儿童家庭规矩

儿童家庭规矩

儿童家庭规矩
1. 尊重他人: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以及在外面对待他人的基本礼貌。

2. 遵守时间表: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包括起床、吃饭、做作业和睡觉的时间,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自行整理:要求孩子自己整理房间、收拾玩具和衣物,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4. 健康饮食: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限制垃圾食品和过多的糖分摄入,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5. 安全第一:教育孩子有关家庭安全的知识,如防火、防电、防滑等,确保他们在家里的安全。

6. 诚实守信:强调诚实的重要性,教育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说谎,不欺骗他人。

7. 电子设备使用限制:设定合理的电子设备使用时间限制,如电视、电脑和手机,以保护孩子的视力和注意力。

8. 家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如洗碗、扫地、倒垃圾等,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9. 礼貌用语:教育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

10. 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提问等。

这些家庭规矩旨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每个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价值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教育孩子守规矩方式

教育孩子守规矩方式

教育孩⼦守规矩⽅式 如今孩⼦的成长环境越来越优越,有不少孩⼦成为家中的⼩皇帝、⼩公主,只要⼀点⼩事未隧他愿,便会想尽办法折磨⼤⼈,下⾯店铺收集了⼀些关于教育孩⼦守规矩的⽅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育孩⼦守规矩⽅法篇⼀ 1、⾃⼰动⼿做。

在家⾥,⽗母或者爷爷奶奶恨不能把所有事情⼀⼿包揽,好像那样才能显⽰出对孩⼦的爱,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孩⼦⼀⽣下来就有⼀种与⽣俱来的动⼿能⼒。

在成长过程中,要引导孩⼦强化动⼿能⼒。

⽐如,孩⼦2岁时⾃⼰吃饭,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5岁时⾃⼰洗碗、收拾玩具,千万不要让孩⼦养成⽗母或爷爷奶奶应该帮她做的意识。

2、⽗母要做好引导。

随着宝宝的长⼤,宝宝会这⾥摸摸,那⾥摸摸,这时就要开始慢慢培养,⽗母可以在旁边告诉宝宝,⽐如说这是吃饭的碗和勺⼦,宝宝可以⾃⼰吃饭。

再⽐如有些宝宝拿的动的⼩物品,⽗母也可以⽰意宝宝帮忙拿,相信宝宝也会很乐意的。

3、制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长是孩⼦的榜样,有时候家长的⼀⾔⼀⾏会影响孩⼦。

在家不要当着宝宝⾯⼤声争吵,就算有⽭盾也请在外⾯解决好了再回家,⼩孩⼦幼⼩的⼼灵会造成负⾯影响。

如果宝宝不是做了特别过分的事情,不要动⼿打孩⼦,⽗母⼀贯的打骂⾏为会潜移默化的将孩⼦也塑造成脾⽓古怪,喜欢打骂⼈的性格。

4、多陪伴孩⼦。

回到家,多多陪伴孩⼦,给孩⼦做⼀些要求,⽐如放学回到家先写完作业再玩,⽗母回到家,也要放下⼿机等通讯⼯具,全⾝⼼的陪伴孩⼦,陪孩⼦做做游戏、看看绘本、讲讲故事,带孩⼦外出郊游等,这样的陪伴会是孩⼦成长的强⼼剂,孩⼦会感受到⽗母对⾃⼰的重视。

5、教会孩⼦尊重他⼈。

孩⼦在家⾥,如果家⼈呼唤她,要求孩⼦回答。

遇上长辈问声好,但千万不要强迫孩⼦。

孩⼦更不能动不动就打⼈,即便是开玩笑也不⾏,平时在⽣活中,要⽤⾝边⼩事来教导孩⼦,⽐如告诉他垃圾扔进垃圾桶,要尊重环卫⼯⼈的⾟苦劳动,不要浪费粮⾷,要尊重农民伯伯的⾟苦劳作。

6、不要有求必应。

孩⼦脑海⾥有很多要求,我们是不能⼀⼀满⾜的.现在孩⼦只要没满⾜他的要求就会哭闹、满地打滚,企图通过这些⼿段来达到⽬的,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妥协。

给孩子定规矩的四个方法

给孩子定规矩的四个方法

给孩子定规矩的四个方法
1.明确目标:制定明确的规矩,让孩子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

例如,可以规定孩子必须在晚上8点前完成作业,不允许玩电子游戏等。

2. 约定奖罚:制定一套奖励和惩罚机制,让孩子知道如果按照规矩行事将会获得奖励,反之则会受到惩罚。

例如,可以规定孩子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会得到一个小礼物,但如果不按时完成作业,则要取消一周的周末娱乐活动。

3. 践行自律: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你在遵守规矩。

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规矩并不是为了限制他们的自由,而是为了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倡导合理沟通:在制定规矩时,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规矩,并且在执行过程中也会更积极主动。

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如果他们有什么问题或者不满意,可以与家长进行合理沟通,而不是随意违反规矩。

- 1 -。

【家庭教育】父母立规矩,帮助宝宝成长

【家庭教育】父母立规矩,帮助宝宝成长

【家庭教育】父母立规矩,帮助宝宝成长
1.如何制定规则
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和行为状态设定不同的要求,并通过家庭会议让孩子清楚、详细地了解这些要求和规则;同时,你可以像合同一样写下条款,并要求每个家庭成员签署。

将来,合同应该定期讨论。

如果家里的孩子还小,他们应该经常提醒他们指定的内容,防止他们忘记。

2.规则须清晰明了
规则不需要太多,但它们必须公平且有条理,这样孩子们才能理解它们。

最简单的规定,只要始终如一地执行,就会使幼儿逐渐理解这些规定的内涵,并将其吸收和内化。

例如,当孩子邀请朋友在家玩耍时,父母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可能会发生什么以及如何处理。

3.立规矩总原则
孩子们需要规则,他们的父母需要以一致的方式执行规则。

如果父母不以一致的方式执行这些规定,孩子们将自己找到一套标准。

4.如何实施规则内容?
有了明确的规则和父母坚定的执行态度,孩子们可以学会负责任。

例如,他们只能在完成作业后看电视,或者他们只能在把玩具放好后看电视。

必要时,家长也可以监督孩子完成每一个程序。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服从习惯,还可以让孩子知道如何在未来与他人合作。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

怎样给孩子立规矩怎样给孩子立规矩一、怎样合理给孩子立规矩呢1、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信号要明确比如说绿灯亮了,那就意味着可以行走;红灯亮了,那就意味着可以停步。

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这个后果最好可以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

2、就事论事,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标签如果大人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生下来就是找我麻烦的。

”那么就是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坏孩子,渐渐孩子就会丧失信心。

所以说孩子如果做错一件事情,那么就一定要针对一件事情引导孩子,不要把一件事情扩大化。

3、惩罚一定要及时孩子的长期记忆性是比较差的,早上的事情可能到了晚上就会忘记。

所以说如果孩子吃饭磨时间,妈妈在孩子起床的时候就一定要告诉她:30分钟必须吃完,不然就会端走。

在孩子吃饭的中途课题提醒他还剩余多少时间,同时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按时吃完就会给孩子某个奖励。

4、给孩子立的规矩一定要简单易懂小孩子的理解力其实是很差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不是特别强,如果树立的规矩特别的复杂不但孩子不能够接受,反而会让孩子糊涂。

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命令孩子,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

虽然你讲的道理孩子不一定会领会,但是你尊重他的态度,会让孩子相信你的判读,从而顺从你的要求。

立下的规矩不管什么时间和地点都要遵守,而且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有的.规矩不仅仅是立给孩子的,也是立给家长的。

同时偶尔的放宽政策,也能够让孩子更加自觉地遵守规矩。

立完规矩后,家长们就要充分的相信孩子会去遵守。

二、中国家庭教育孩子的误区1、忽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也存在心理上的承受力,这跟大人是一样的。

由于人才竞争日益激烈。

致使家长产生急躁情绪,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早日成龙。

如有的家长把多种能成才的“武器”,都往孩子的小脑袋里灌输。

既要孩子学弹钢琴,又要孩子学电脑。

既要孩子成为科学家,又要孩子成长为艺术家,这种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也要记住,孩子在漫长的学琴时间中,失却了童年应有的欢乐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多人也提倡“不走寻常路”,觉得循规蹈矩的人简直蠢透了。

的确,“循规蹈矩”容易跟“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按部就班”“因循守旧”等现代社会不推崇的理念连在一起。

但对年幼无知的孩子来说,守规矩≠循规蹈矩。

守规矩≠循规蹈矩
社会本身就是有秩序的,而孩子们还缺乏自制力,家长需要帮助他们明白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

如何学会守规矩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

当孩子年龄越大,他的自我控制能力也越强,也就越能够意识到规则给他带来的好处。

他会发现,当他按照规则去游戏的时候,通常会获益更多,如果没有规则,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所以你会发现,四岁左右的孩子,特别在乎自己有没有赢,有没有得第一。

当然,这个守规矩的过程有些孩子需要的时间会长,有些孩子需要的时间会短——守规矩其实也跟孩子脾气秉性是有关系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家长说:“我的孩子脾气可大呢,你要跟他说点啥事,他根本不听。


不愿意遵守规矩?那孩子脾气大,不愿意遵守规矩,可能说明了什么呢?
可能我们立的这个规则不合适;
就是我们在立规则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和自主选择性;
就是立下的规则一旦被孩子打破,我们会觉得受不了——我都跟你说了,你为什么不听我的呢?
小孩子的理解能力没有那么深刻,自我控制能力也不强,树立十分复杂艰难的规矩,非但不能够让他遵守,反而会让他糊涂;要把道理讲清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

我们可以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和孩子共同讨论和修正规则。

很多时候,规则不是和孩子讨论一次就制定好了,而可能是一个充满反复和波折的过程。

不过,经历了波折之后建立起来的规则,往往会让孩子铭刻在心,孩子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成长。

6个方法给孩子“立规矩”
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不要让你的规矩成为“黄灯”。

交通信号灯上的黄灯亮了,意味着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

有谁主动停过?所以给孩子立规矩,一定是要么是“红灯”要么是“绿灯”,可以就是可以,不行就是不行。

告诉他们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坚决不能做。

在游戏中践行
让孩子在游戏中体会规则的意义,知道不守规则,就会被淘汰出局,懂得一个游戏如果没有规则作保证,就没办法顺利进行。

这样,
孩子就不是被迫执行规则,而是自觉自愿地执行。

同时,家长还需要保持一个底线,及时叫停孩子不守规则、投机取巧的行为。

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在游戏中投机取巧,还得意洋洋地赞他聪明。

这正促成孩子养成不守规则的坏习惯。

给孩子立规矩,大人要以身作则
老师和家长在遵守社会规则方面应做孩子的表率。

不能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却肆意破坏规则,或者给孩子说一套,自己做另一套,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上学不要迟到,老师进课堂就不要迟到;家长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家长在走路或开车时就不能闯红灯。

更多的时候,家庭生活中的一些规则,如作息制度、卫生要求、礼貌习惯等;社会生活中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公共秩序等,家长应带着孩子一起遵守。

从第一次抓起
对孩子进行规则培养不可滞后。

“这次算了,下次别这样了。

”“今天算了,从明天开始吧。

”这样的话语无形当中就让遵守规则打了折扣。

因此,抓好第一次,把握关键点非常重要。

因为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具有导向作用,第一次错了,不及时纠正,就会接二连三地错,一旦坏习惯养成,则需花更多的力气来扭转。

惩罚一定要及时
孩子的长期记忆比较差,所以,对孩子的惩罚要切实可行。

比如,有些孩子吃饭磨磨蹭蹭,边吃边玩,妈妈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就把饭端走。

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还有多长时间。

从小到大、从易到难
老师和家长应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合理、科学地提出一些规则,让孩子觉得经过努力是能够达到的。

如:在楼道里靠右行走,右行礼让的习惯,看似是一个很小的规则,但对于小孩子就需要强化训练。

老师可领着队伍练习上楼、下楼,并抓住不守规则的典型讲清危害。

当孩子经过努力长时间地做到了遵守某项规则时,家长和老师还要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奖励,提升孩子的成就感、愉悦感,不断促进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养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