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性格分析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合集下载

浅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浅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

116神州教育浅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作用严冬旋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附城中学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小说提供了特定的环境,它是构成小说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说过:“任何人都不是脱离人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

”不管是在真实的生活中,还是在小说的虚拟世界中,离开环境的人物是不存在的。

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的,当然,这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不仅仅是为了交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增强作品的真实感,更多的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是通过对人物的心理、性格和命运的烘托和影射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我们如果在对小说的阅读中,没办法充分认识小说刻画的环境的话,也就失去了认识小说人物的可能性。

所以,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舞台,对小说人物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以教学中常见的小说为基础,从小说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塑造的关系出发,谈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对人物塑造的几点作用。

一、小说的环境描写交代了人物活动场所和人物身份人物活动离不开环境。

人物活动在学校里,就应该有学校环境的描写;人物活动在严冬里,就应该有寒冷环境的描写;人物活动在繁华街市里,就应该有相应的喧嚣景物的描写。

就环境本身而言,其最基本的意义就在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揭露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从而引申出人物的身份。

如《边城》开篇就描写了湘西美丽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俗:“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为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

十四中寨逢场,城中生意人过中寨收买山货的很多,过渡人也特别多,祖父在渡船上忙个不息。

天快夜了,别的雀子似乎都在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

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草木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皆放散一种热气。

空气中有泥土气味,有草木气味,且有甲虫类气味。

”短短几句就将边城的温柔、美丽、平静、远离喧嚣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给读者耳目一新的审美享受,而且准确地交代了主人公翠翠生长的环境及其活动场所。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自然、社会、历史等方面的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个真实而生动的场景。

在小说中,环境描写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氛围和情感,更能够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环境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在一个荒凉的沙漠中,主人公为了生存不得不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这种艰苦的环境会让他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而在一个繁华的城市里,主人公可能会因为物质的诱惑而变得浮躁和自私。

因此,通过环境描写,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其次,环境描写还可以突出人物的命运和遭遇。

在某些情况下,环境的变化会对人物产生直接的影响,比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这些事件不仅会给人物带来身体上的伤害,更会在心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

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痛苦和挣扎,从而加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最后,环境描写还可以反映出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背景。

不同的地域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都会有所不同。

通过环境描写,作者可以将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思想。

同时,环境描写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答案)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作用(答案)

复习内容: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如《孔乙己》一文中第一段对鲁镇咸亨酒店的介绍。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对海面景物的描写。

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一、人物描写的作用(1)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二、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直接描写)。

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等。

2.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

如《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写听课人的认真和反应来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3.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写蔡老师"排除小纠纷",既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

4.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人物性格分析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人物性格分析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直接描写)。

1、语言描写2、心理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例如《最后一课》中,作者对韩麦尔先生衣着的描写。

“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锈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服,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肖像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对着最后一课的重视,对国家的忠诚。

(二)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

如《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写听课人的认真和反应来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三)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四)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在打完我之后,跑到学校,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夹袄拿给我,还塞给我两个铜板。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五)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和敬爱老师,以至于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体现了小弗朗士的逐步成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6.抓关键性词语。

如《背影》一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中“很快”二字表现出“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六)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理解人物。

写人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和主旨结合起来理解文章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写的是保罗的哥哥,在圣诞节前一天,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保罗一辆新车。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的四种作用
环境描写是一种文学手法,可以用来描写场景、气氛、景色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深刻,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

以下是环境描写四种作用:
1.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了解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气候、人员、物品等信息,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的行为。

2.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环境描写可以用来渲染气氛,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所描述的场景氛围,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物情感和行为。

例如,“一片漆黑的夜空中,只有一盏烛光照亮了房间,使得主人公的境地更加艰难”。

3. 突出人物特征:环境描写也可以用来突出人物特征,让读者更加了解人物的性格、外貌、行为等。

例如,“她穿着一身黑色的披风,披散着一头乌黑的长发,走起路来非常轻盈”,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特征的描写,读者更加形象地理解了人物。

4.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描写可以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并对未来场景进行预测。

例如,“随着夜幕降临,敌人的进攻也愈发激烈”,通过环境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战斗的激烈程度,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不仅能把故事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而且对表现人物品质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环境描写不但可以传达角色的思想感情,更可以反映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定位和看法。

比如小说《山楂树之恋》中描写山楂树的环境,很好地反映了程砚秋的性格特点,也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依据。

在文学创作中,环境描写能够帮助作者有效地表现人物的品质。

环境描写可以重点描绘人物所处的环境,也可以从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中去把握人物的品质。

如小说《钱钟书》中,描写了校园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细节,从中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钱钟书的聪明才智、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憧憬美好生活的渴望。

因此,环境描写是表现人物品质的重要手段。

其有效地表达人物性格特征和人物内心的思想感情,能够更有说服力地把握住人物的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也为小说的情节发展提供了基础。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人物性格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要素之一,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能够从中获得对人性的思考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探讨人物性格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描写1.通过外貌特征描写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来暗示或直接表达人物的性格。

比如,高大健壮的体型、短发和剪短胡子可能表现出一个勇敢坚毅的性格;柔和的面容、悲伤的眼神则可能暗示人物内心的脆弱和敏感。

2.通过言行举止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往往是反映其性格的重要线索。

比如,一个口若悬河、细腻入微的人物可能是一个善于思考、机智灵活的角色;而一个沉默寡言、神秘莫测的人物可能有着内心的秘密和矛盾。

3.通过人物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描写人物与其他角色之间的相处方式和互动关系也能够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

比如,一个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人物常常能够赢得众人的好感;而一个冷漠无情、专横跋扈的人物则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和憎恨。

二、1.性格特点的正面影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细致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作品可以向读者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比如,勇敢、正直、善良的主人公往往能够激发读者的勇气与正义感,使人们思考并追求自己内心最美好的一面。

2.性格特点的负面影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也可能带有负面影响,通过塑造复杂多样的性格特点,作品可以引发读者对人性的思考和审视。

比如,一个阴险狡诈、善于算计的角色可能引起读者对人性的深入思考,同时也提醒人们警惕内心的阴暗面。

3.性格转变与发展一些文学作品中,通过描写人物性格的转变和成长,展示了人物在逆境中的奋斗和成长过程。

这种刻画不仅能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以让读者在人物的成长历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启发人们积极面对困难,勇敢追求梦想。

三、人物性格分析的意义和影响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描写的作用

描写的作用

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1、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的作用:体现人物性格的特征,对塑造人物的性格和形象可以起烘托、铺垫作用。

2、心理描写: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3、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4、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如何准确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的作用,主要有衬托心理、承上启下、渲染气氛、预示命运、暗示主旨等。

一、衬托心理借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可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正衬就是通过描写与人物某种心理的色调一致的景物,烘托人物心情。

如《羚羊木雕》中的“月亮出来了,冷冷的”——“冷冷的”月光与“我”的伤心的色调是一致的,恰当地从正面衬托出“我”的心情。

反衬就是描绘与人物心理的色调截然相反的景物,从反面烘托人物的心情。

如以“哀景”写“乐”和以“乐景”写“哀”,皆属此类。

★解题要诀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心理的标志有二:1.该环境描写所在的段落中,或其前一段或其后一段有对人物相关的心理(情绪)的描写;2.所描写的环境表现出来的色调与人物心理相一致。

【讲中有练】文中第③段画线处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爱有时是一种错误》【解题思路】根据上面讲的两个标志去判断。

1.该画线句子所在的段落中有对人物心情的描写:“一天很快在挂念中过去了”。

“挂念”表明了“我”的心情。

2.环境描写“那些花儿,褪尽了初绽的青涩,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中的“期盼”带有的色调与“挂念”一致。

显然,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起衬托作用。

【参考答案】文中第③段画线的景物描写衬托出“我”对太阳花的牵挂。

二、承上启下环境描写有时既能紧接上文,又能引出下文中的相关内容。

如《最后一课》中“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这一环境描写既承接上文,又引出小弗郎士去上学的相关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一、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直接描写)。

1、语言描写2、心理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例如《最后一课》中,作者对韩麦尔先生衣着的描写。

“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锈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服,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通过对韩麦尔先生肖像的刻画,我们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对着最后一课的重视,对国家的忠诚。

(二)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

如《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写听课人的认真和反应来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

(三)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

(四)从细节描写入手。

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

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父亲在打完我之后,跑到学校,什么也没说,只是把夹袄拿给我,还塞给我两个铜板。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对“我”的爱。

(五)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和敬爱老师,以至于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体现了小弗朗士的逐步成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6.抓关键性词语。

如《背影》一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中“很快”二字表现出“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六)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理解人物。

写人物的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主旨也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因此,和主旨结合起来理解文章中的人物,也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写的是保罗的哥哥,在圣诞节前一天,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保罗一辆新车。

有一个男孩很是羡慕,当男孩坐着这辆新车来到自己的家,对腿有残疾的弟弟说,“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新车”时,他的弟弟高兴极了。

文章的结尾写道,保罗从内心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这最后一句,显然是文章的主旨。

这里,“给予”是什么意思?在文章中分别是谁给予了谁?结合全文不难发现,是保罗的哥哥给了保罗一辆新车,保罗是快乐的,保罗的哥哥当然也快乐;是男孩“将来要送你(弟弟)一辆这样的新车”,是男孩爱弟弟的快乐,弟弟也很快乐;也是保罗让男孩和男孩的弟弟坐车兜风,他们三个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更是快乐。

把主旨句条分缕析为全文的主要内容,具体指出了“快乐”的人和事,不但人物的内心感情可以揭示出来,主题的深刻含义也可以变成清晰的人物和事件,更容易通晓明白了。

二、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一)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例如:“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白杨》首段便交代了地点:使人初步感受到大戈壁的荒凉与贫瘠,为下文爸爸的沉思做了铺垫。

(二)渲染气氛。

例如“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的环境描写,渲染了悲哀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沉痛的心情。

另外如《故乡》中对故乡景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气氛。

(三)烘托人物的心情。

例如《社戏》一文,在点明作者急切的去看社戏的心情的时候,是这样写的:“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出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四)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文写周总理工作的环境:“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可以看出,总理生活多么简朴。

又如《穷人》一文中写道“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这间渔家的小屋却温暖而舒适。

”由此可知,桑娜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另外如《驿路梨花》中对小茅屋的描写,则写出了人们的热心与善良。

(五)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如:《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一句,因为天气的变化,引出了对“龙”的评论,从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六)深化作品主题。

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为了刻画人力车夫祥子的辛苦,揭示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作者极力刻画了日烈雨暴的情景。

当日烈到人不能忍受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拉车挣钱;当雨暴到人不能行走的程度,祥子还不得不在雨中挣命。

通过这样的环境描写,展现了祥子吃苦耐劳、勤劳的本性,从而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和悲惨的主题。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切忌生硬地把它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阅读演练】山里人家去年春天,很是一阵忙乱,心被日常事务打扰得烦腻腻的。

有一天,同事小林说,到逍遥观走走吧。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我们便出发了。

一路上,我开着车,小林的脸始终贴着窗玻璃,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株绿树,一丛野花,都让他放声吟诵着许多关于春天的诗词。

难为他了,这些天,他就像这台“昌河车”一样,随我日夜奔波。

到了马沟,再走一段凸凹的山路便到逍遥观了。

我将车停进一棵大白杨树阴里,因为驾技不好的缘故,我不想去冒任何风险。

“车停到这儿,没人看不行。

”小林说着径直走向十几米外的一个小卖店里。

这是一个小小的乡间小卖店,低低的水泥平房,粗糙的木板门敞开着……只见小林正神色飞扬地与店里的人谈着什么,用手朝我这方向指了指,随后,店里走出一位山村的小姑娘,年龄约十五六岁,两条辫子搭在胸前。

她朝我这儿看了看,眸光像一汪活活的泉水,我的心刹那被她的眸光洗得透明。

只见那小姑娘轻盈地转过身,坐在泥垒的柜台后面了。

一会儿,小林走了过来:“车停这儿不碍事,店里那小妮替咱看着,我给了她十元钱。

”说完,小林点了点手中的零钱,冲我狡黠地一笑。

山里的空气真清新,分明能嗅得到一缕缕生生的花香,清脆的鸟叫似一滴一滴纯净的露,溅满了树缝。

被山气濡湿的小路,隐进野果树的后面了,走过去,会有一只“小手”弄乱你的头发,你一愣怔之后会明白:弯下腰,侧身过去——路,还远着呢。

终于,到了逍遥观。

我坐在一片破瓦上,深深地呼吸。

“这回,可算花出去了。

”小林突然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

我回头看看,小林正站在一块青石上,做着扩胸运动。

“什么花出去了?”“假币么!”小林又冲我狡黠地一笑。

这使我忆起了前天小林在数点报款时,发现了一张50元假币。

当时,为此事,我还和他吵了一顿,并让他赔了50元钱。

“你给那小姑娘的是那张假钱?”“YES!”小林比较得意地笑笑。

霎时,那位小姑娘泉水般的眸子升上我心头——我愤怒地朝小林瞪了一眼……太阳高高的了。

返回的路上,小林没说一句话,我们一前一后地走着,热闹的只有身旁的小溪。

快到马沟代销店了,我明显地觉得不好意思,真怕那小姑娘出来质问我们,眼睛不敢朝那小店的方向看。

还好,眼的余光告诉我:小店的门锁着呢。

我们匆匆地走近车旁。

刚要开车门,一位老大娘颤巍巍地走过来:“这是你俩的车?”我的心一阵紧张:“是——”“你俩交了多少钱?”“……”我看了一下小林。

“五……五十块。

不——是,是10块。

”小林也“做贼心虚”。

“这就对了!这是10块钱。

小芳等不上你俩了,她到浅井进货去了。

让我在这儿等你俩,她说看车是不收钱的,怕你俩不放心,就收了,这不还给你。

”老大娘一口气说了一大堆好像准备好的话。

小林从兜里掏出一沓钱,我知道他要干啥,我打开车门,心里一阵轻松……转眼一年多过去了。

一年来,每当我的心被俗欲沾染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大娘的这番话和那位山村小姑娘纯净的眸光。

(选自“清韵论坛”)探究练习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有哪些性格特征?2.文中画线句子属于哪种描写方法?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她的什么?为什么?3.文章对小姑娘的刻画前半部分是描写,后半部分通过“我”、老大娘和的行动来表现其美好心灵,属于描写。

4.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作用。

“山里的空气真清新,分明能嗅得到一缕缕生生的花香,清脆的鸟叫似一滴一滴纯净的露,溅满了树缝。

”5.结合语境理解黑体词语的表达效果。

①我开着车,小林的脸始终贴着窗玻璃,像个天真的孩子;一株绿树,一丛野花,都让他放声吟诵着许多关于春天的诗词。

②小林点了点手中的零钱,冲我狡黠地一笑。

③小林从兜里掏出一沓钱,我知道他要干啥,我打开车门,心里一阵轻松……6.人与人相处,人与人交往,无论城里人,还是山里人,都应该遵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以诚相待。

在你的记忆深处,也许有一个与人交往的小故事,请简要地写出来,并说说这件事对你的影响。

(150字左右)参考答案1.山村小姑娘;待人诚恳、朴实、厚道、不做假,与人交往以诚相待,是所有山里人美好形象的一个代表。

2.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眼睛;因为她清澈的眼睛透露的是山里人的待人真诚,后文有两次写到她的眼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直接描写;小林;间接描写。

4.这句话是环境描写,写出了山里空气的清新和环境的安静,就像小姑娘“纯净的眸光”。

5.①一是表现了“小林”放松的心态,二是“小林”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比较美好,就像“绿树”“野花”那样青春、纯洁。

②看似聪明,实则庸俗不堪,形象地刻画了欺骗小姑娘后“得意”的龌龊心态。

③“小林”被小姑娘的美好心灵所感动,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于是用行动来表现自己对山里人的尊敬和崇敬。

6.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