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本课《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精品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瑰宝。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第三章“唐诗繁荣与发展”中第一节“初唐四杰”和第二节“盛唐气象”。
我们将详细解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作,领略“初唐四杰”文学风采;同时,品味杜甫、李白等盛唐诗人之作,体会盛唐时期文学气象。
二、教学目标1. 解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文学成就,掌握唐诗基本发展脉络。
2. 领悟唐诗艺术特色,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唐诗艺术特色及其时代背景。
教学重点: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代表作品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唐诗选本、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进入课堂,激发他们对古代文学兴趣。
2. 新课导入:简要介绍唐诗发展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创作特点。
(1)初唐四杰:以王勃《滕王阁序》为例,讲解其文学成就和艺术特色。
(2)盛唐气象:以杜甫《春望》为例,分析盛唐诗歌意境和情感。
3. 例题讲解:挑选一首初唐四杰和一首盛唐诗人诗歌,进行详细解读。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另外两首诗歌,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2. 盛唐诗人:杜甫、李白等3. 代表作:王勃《滕王阁序》、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各自一首诗歌艺术特色。
示例:(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李白《将进酒》答案:(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以送别为主题,表达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
诗中运用丰富想象和夸张手法,展现壮阔意境,体现初唐诗歌创新精神。
(2)李白《将进酒》:此诗以豪放、奔放笔触,表达诗人对美好生活向往。
诗中运用大量夸张和比喻,展现盛唐诗歌浪漫主义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比分析初唐四杰和盛唐诗人诗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唐诗艺术特色。
盛唐 杜甫 诗歌鉴赏教案

盛唐杜甫诗歌鉴赏教案教案标题:盛唐杜甫诗歌鉴赏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盛唐时期的文化背景和杜甫的艺术成就;2. 学习盛唐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3. 分析杜甫的代表作品,理解其主题和表达方式;4. 培养学生对于诗歌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准备:1. 杜甫的诗歌选集;2. 盛唐时期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背景介绍;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盛唐时期的背景图片,引发学生对于盛唐文化的兴趣;2.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唐代诗歌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盛唐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繁荣;2. 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和艺术成就;3. 解释盛唐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包括诗歌的格律、意象和修辞手法等。
三、诗歌鉴赏(30分钟)1. 分发杜甫的选定诗歌给学生,要求他们先自行阅读并理解诗歌的基本意思;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情感和表达方式,讨论其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3.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解读诗歌。
四、诗歌创作(20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杜甫的诗歌风格和主题,自行创作一首盛唐风格的诗歌;2. 提供一些写作的提示和指导,如选择合适的主题、运用修辞手法等;3.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修改,最后选择一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
五、总结与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盛唐诗歌鉴赏方法和技巧;2.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歌,分享彼此的成果;3. 引导学生思考盛唐诗歌对于当代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并进行深入的诗歌鉴赏;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展览或艺术活动,加深对盛唐文化的了解;3.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盛唐时期的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拓宽视野。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环节中的积极程度;2. 诗歌鉴赏能力:评估学生对于诗歌主题、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创作能力:评估学生创作的诗歌质量和表达能力。
初中校本课《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一)备注: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共包括两课时内容:盛唐诗人群体和飘逸豪放的李白。
本节课学习第一课时:盛唐诗人群体。
一、【学习目标晓多少?】1、了解盛唐诗人群体中主要人物的文学常识及其代表作品;2、通过知识拓展,感受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二、【知识拓展会多少?】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1)绝句,每首诗由四句话组成。
如果每句话五个字,则属于五言绝句;如果每句话七个字,则属于七言绝句。
(2)律诗,每首诗由八句话组成,每两句话组成一联,第一二句是首联,第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第七八句是尾联。
如果每句话五个字,则属于五言律诗;如果每句话七个字,则属于七言律诗。
三、【盛唐诗人知多少?】群体一:王维、孟浩然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此类诗人主要有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常建等人,他们通常被后人称之为山水田园诗人。
1、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称为“诗佛”。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知识拓展】(1)文学居士知多少?樊川居士:杜牧青莲居士:李白淮海居士:秦观东坡居士:苏轼香山居士:白居易易安居士:李清照六一居士:欧阳修柳泉居士:蒲松龄石湖居士:范成大(2)诗人别称知多少?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魂:杜牧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杰:王勃诗僧:齐己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王:白居易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王维诗词知多少?】《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唐诗课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唐诗欣赏与鉴赏授课对象:初中/高中学生授课课时:共8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唐诗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熟悉唐代著名诗人和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阅读诗歌、品味语言、感悟意境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把握诗歌的情感和艺术风格。
3.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掌握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基础知识1. 导入:通过播放唐代诗歌朗诵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授:- 介绍唐诗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 简述唐代诗歌的分类和代表诗人。
- 布置预习任务:预习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代表作品。
第二课时:李白的诗歌鉴赏1. 讲授:- 介绍李白生平和创作背景。
- 鉴赏李白的代表作品,如《将进酒》、《庐山谣》等。
- 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李白的诗歌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三课时:杜甫的诗歌鉴赏1. 讲授:- 介绍杜甫生平和创作背景。
- 鉴赏杜甫的代表作品,如《春望》、《登高》等。
- 分析杜甫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杜甫的诗歌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四课时:王维的诗歌鉴赏1. 讲授:- 介绍王维生平和创作背景。
- 鉴赏王维的代表作品,如《山居秋暝》、《鹿柴》等。
- 分析王维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王维的诗歌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 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五课时:白居易的诗歌鉴赏1. 讲授:- 介绍白居易生平和创作背景。
- 鉴赏白居易的代表作品,如《琵琶行》、《长恨歌》等。
- 分析白居易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
2.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白居易的诗歌特点,并分享自己的见解。
- 教师点评并总结。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

2024年《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唐诗歌优质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六章“唐朝诗歌”的第二节“盛唐诗歌的繁荣”。
具体内容包括: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以及盛唐诗歌的艺术成就。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掌握盛唐诗歌的主要特点。
2. 通过分析代表诗人及其作品,提高学生对盛唐诗歌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代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重点: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代表诗人及其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学习笔记、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盛唐时期的社会景象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
2. 讲解:详细讲解盛唐诗歌的社会背景、主要代表诗人及其作品风格特点。
3. 实践情景引入: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分析其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4. 例题讲解:以李白的《将进酒》为例,讲解其创作背景、艺术手法和意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析杜甫的《春望》诗歌的艺术特点。
六、板书设计1. 盛唐诗歌社会背景2. 盛唐诗歌代表诗人王之涣李白杜甫3. 盛唐诗歌艺术特点雄浑豪放意境高远艺术手法丰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歌的艺术特点。
2. 答案:要求学生从题材、情感、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盛唐诗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
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的具体操作。
3.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题目和答案要求。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盛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风格特点1. 夸张:在盛唐诗歌中,夸张手法被广泛运用,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通过夸张描绘出瀑布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豪放的性格。
2024年唐朝的诗歌鉴赏教案

2024年唐朝的诗歌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唐朝诗歌的发展背景及诗歌特点。
2.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唐朝诗歌概述2.诗歌鉴赏方法3.经典诗歌作品分析三、教学重点1.唐朝诗歌的鉴赏方法2.唐朝诗歌的特点及价值四、教学难点1.古代诗歌语言的解读2.诗歌意象的把握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唐朝诗歌概述1.导入(1)简要介绍唐朝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唐朝诗歌的发展历程。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吗?2.内容讲解(1)唐朝诗歌的特点:繁荣、开放、兼容并包。
(2)唐朝诗歌的分类:山水田园、边塞风情、咏史抒怀、宫廷生活等。
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唐朝诗歌的魅力在哪里?第二课时:诗歌鉴赏方法1.导入(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鉴赏一首诗歌吗?(2)简要介绍诗歌鉴赏的方法。
2.内容讲解(1)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解诗歌的意象和象征。
(3)分析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4)领悟诗歌的哲理和思想。
3.课堂互动(1)实例分析:以一首唐朝诗歌为例,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
(2)小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的亮点在哪里?第三课时:经典诗歌作品分析1.导入(1)简要介绍本节课要分析的诗歌作品。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这首诗歌有什么了解?2.内容讲解(1)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创作背景。
(2)诗歌内容:逐句解析,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这首诗歌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课时: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1.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读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2.作业布置(1)选择一首唐朝诗歌,进行鉴赏分析。
六、教学反思1.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2.在讲解诗歌时,注重诗歌语言的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3)(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唐代诗歌发展史之三:盛唐诗人群体(3)(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三.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边塞题材在唐代极为流行,作为盛唐边塞诗的代表,高适的诗带有一种慷慨悲壮的美。
1.高适,在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一位做官而封侯的人。
他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
他想象自己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尽管愿望落了空,但是他在第一次北上归来后,创作了有名的《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东北边境上的烽烟尘土蔽日遮天;将领们为扫平凶敌辞家上了前线。
好男儿本看重驰聘沙场为国戍边;汉家天子对这种精神又格外赏脸。
敲锣打鼓队伍雄赳赳开出山海关;旌旗蔽日在北方的海边蜿蜓不断。
校尉自大沙漠送来了紧急的军书;说是单于把战火燃到内蒙的狼山。
山川景象萧条延伸到边境的尽头;敌骑侵凌来势凶猛犹如风狂雨骤。
战士在前线厮杀一半死来一半生;将军仍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北方沙漠到了秋末尽是萋萋衰草;暮色降临孤城能战守兵越来越少。
将士身受皇恩常不顾顽敌而死战;尽管竭力奋战仍未解除关山重围。
战士们身穿铁甲辛苦地久戍边疆;家中妻子一定泪如玉箸时时感伤。
少妇们在长安家中恐怕哭断了肠;征人们在蓟北边防枉自回首故乡。
边疆朔风凛冽要想回乡那能飞渡;疆域旷远迷茫是人世间仅有绝无。
晨午晚三时都杀气腾腾战云弥漫;夜里频传的刁斗声叫人听了胆寒。
你我相看雪白的战刀上血迹斑斑;自古尽忠死节岂能顾及功勋受赏。
君不见沙场上尝尽征战苦的士兵;至今仍然怀念西汉时的李广将军高适的诗内容主要是个人的边塞见闻,观察和思考,及功名志向揉为一体。
盛唐诗专题教案

盛唐诗专题教案教案:盛唐诗专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的教材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第五单元第二课《古诗词三首》。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盛唐时期的诗歌,包括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盛唐时期诗歌的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盛唐诗歌的艺术魅力。
2. 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本节课的三首古诗,并理解其意思。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盛唐时期诗歌的深刻意境和艺术特色。
2. 重点:熟读熟记三首古诗,理解其意思,学会欣赏和分析盛唐诗歌的艺术魅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盛唐时期的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引发学生对盛唐时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盛唐诗歌。
2. 诗歌讲解:分别讲解李白的《静夜思》、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和杜甫的《春望》,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回答有关诗歌意思的问题。
4. 欣赏与分析:通过多媒体展示盛唐时期的诗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盛唐诗歌的艺术魅力。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盛唐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盛唐诗歌李白《静夜思》王之涣《登鹳雀楼》杜甫《春望》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将本节课的三首古诗背诵给家长,并解释其意思。
2.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盛唐诗歌的小短文,谈谈自己对盛唐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盛唐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了解盛唐时期的其他诗歌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盛唐诗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与重点。
这两个部分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准确理解盛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深刻意境,以及能否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一)
备注:中国传统文化之唐诗篇——盛唐诗人共包括两课时内容:盛唐诗人群体
和飘逸豪放的李白。
本节课学习第一课时:盛唐诗人群体。
一、【学习目标晓多少?】
1、了解盛唐诗人群体中主要人物的文学常识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知识拓展,感受唐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二、【知识拓展会多少?】
格律诗也称近体诗,是唐以后成型的诗体,主要分为绝句和律诗。
(1)绝句,每首诗由四句话组成。
如果每句话五个字,则属于五言绝句;如果
每句话七个字,则属于七言绝句。
(2)律诗,每首诗由八句话组成,每两句话组成一联,第一二句是首联,第
三四句是颔联,第五六句是颈联,第七八句是尾联。
如果每句话五个字,则属于
五言律诗;如果每句话七个字,则属于七言律诗。
三、【盛唐诗人知多少?】
群体一:王维、孟浩然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
此类诗人主要有王维、孟浩然、裴迪、储光羲、常建等人,他们通常被后人称之为山
水田园诗人。
1、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被称为“诗佛”。
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知识拓展】
(1)文学居士知多少?
樊川居士:杜牧青莲居士:李白淮海居士:秦观
东坡居士:苏轼香山居士:白居易易安居士:李清照
六一居士:欧阳修柳泉居士:蒲松龄石湖居士:范成大
(2)诗人别称知多少?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诗魂:杜牧
诗佛:王维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杰:王勃
诗僧:齐己诗豪:刘禹锡诗魔:白居易诗王:白居易
诗骨:陈子昂诗狂:贺知章
【王维诗词知多少?】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2、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是盛唐诗人中终身不仕的一位作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作山水田园诗的诗人。
自然平淡是孟浩然山水诗的风格特点。
李白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
【孟浩然诗词知多少?】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群体二:王昌龄、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
此类诗人主要有王昌龄、高适、岑参、王之涣、陶翰等人,他们通常被后人称之为边塞诗人。
1、王昌龄擅长七绝,被称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知识拓展】
四明狂客:贺知章五言长城:刘长卿七绝圣手:王昌龄
【王昌龄诗词知多少?】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高适,字达夫,在动辄自比王侯的盛唐诗人中,高适是唯一做到高官而封侯者。
岑参与高适并称“高岑”,同属盛唐边塞诗人,唐代宗时曾任嘉州刺史(今四
川乐山),世称“岑嘉州”。
【高岑诗词知多少?】
《别董大》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燕歌行》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
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
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
犹忆李将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逢入京使》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
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
门伫献捷。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王之涣诗词知多少?】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群体三:王翰、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
此类诗人主要有王翰、崔颢、李颀、祖咏等人,他们通常被后人称之为豪侠诗人。
王翰的《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崔颢的《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豪侠诗人诗词知多少?】
《凉州词》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