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合集下载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五年级美术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五年级美术
四、艺术实践
艺术实践要求:研究动漫故事或形象,试着画一画你喜欢的动漫形象。写出你的评价和感受。
教师指导
五、展评总结
自评:介绍自己的动画作品,说一说,我知道了哪些“动漫”知识?
互评:说一说,谁的作品色彩纯度运用得好?好在哪里?
教师点评:评价以鼓励为主,也要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待于学生对绘画或写作水平的提高。
孙晓纲说选用“郎”字,是因为自己喜欢狼,喜欢它那种独立生活的气质。他要画的漫画是给中国的男生看的,要让男孩更像男孩。之所以叫“雀”,是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之意。所有的故事都是以小见大、寓意深远的。
8.欣赏中国动画作品:
牧笛(中国上海)1960表现形式:水墨画动画片
人参娃娃(中国上海)1961表现形式:剪纸动画片
故事简介:在中国古代的动荡时期,由一位老和尚教养的小男孩郎雀走下他习武的孤山,凭借他的武功在一家镖局当镖师。郎雀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力气和饭量同样惊人,他活泼好动、乐于助人,按自己的想法做事,最喜欢和强盗作对。郎雀的武功在别人看来很不规范,但奇怪的是,没人能战胜他。
郎雀到过很多新奇的地方,见到很多不平凡的人,经历了很多惊险刺激的事。郎雀总是与众不同,虽然别人都得到他的帮助,但总是对他的做法不满,郎雀也同样不理解遇见的人和事。
郎雀(中国北京)1990孙晓纲,祖籍广东中山,1962年3月生于北京。1979年17岁开始在各种出版物(包括香港、台湾地区及日本)发表各类漫画,创作的漫画、封面、插图及有关论文在中国全国权威评奖中均获得过最高奖。作者还擅长画人物漫画像并长期发表于报刊。作者擅长计算机图像处理。
《郎雀》是一部原创长篇故事漫画,是表现典型中国人行为方式的幽默武侠故事。
核心素养目 标
1.艺术表现: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的动画作品以及形象特点、动画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画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在赏析不同国家动画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动画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说课稿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说课稿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是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的第11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创作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动态效果的漫画作品。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介绍了动漫的基本知识,配备了丰富的练习案例,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漫画、动漫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善于观察、发挥想象,但部分学生在绘画技巧、构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创新,引导学生掌握动漫的基本创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创作方法,学会动漫绘画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创作动漫作品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动漫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创作方法。

2.难点:动漫作品的动态表现和个性化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范画、练习册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漫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讲解动漫创作的基本方法,示范动态表现技巧,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漫的魅力。

3.实践练习: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动漫作品,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动漫创作的关键要素。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动漫创作的关键点,包括:动漫概念、特点、创作方法、动态表现等。

板书形式可采用图文结合、关键词标注等。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掌握动漫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将静态的漫画人物赋予动态特征,使其具有生动的表现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动漫的基本概念、创作方法和动态表现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漫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之前的美术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漫画的基本绘制方法。

但是,对于如何将漫画人物赋予动态特征,让他们动起来,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动漫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知道动漫与漫画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动漫创作方法,将静态的漫画人物赋予动态特征。

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动漫与漫画的区别。

2.如何将静态的漫画人物赋予动态特征。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漫的创作方法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漫画知识,创作出具有动态特征的动漫作品。

3.互相评价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提高创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2.教师示范作品。

3.学生绘画用品(如铅笔、橡皮、尺子、彩笔等)。

4.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动漫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初步感受动漫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自己创作的动漫作品,讲解动漫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示范如何将静态的漫画人物赋予动态特征,边示范边讲解。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自己动手创作具有动态特征的动漫作品。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对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尝试运用不同的手法和技巧创作动漫作品。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卡通形象设计(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卡通形象设计(教案)2022-2023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卡通形象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美术五年级下册的第11课,主题为“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卡通形象设计”。

本节课旨在通过学习动漫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能够画出自己喜欢的动漫卡通角色形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绘画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动漫卡通形象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学习卡通形象线条的描绘方法;•掌握卡通形象颜色的运用方法。

2.技能目标:•能独立完成卡通形象的设计与绘制;•能绘制出具有可爱感、气氛感、动感和立体感特点的卡通形象;•能够运用色彩运用表现动漫形象的情绪、氛围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漫形象设计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1.教学内容1.常见的动漫卡通形象设计;2.卡通形象的基本线条描绘方法;3.卡通形象的色彩运用方法;4.设计并绘制卡通形象。

2.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首先引入今天的主题——动漫卡通形象设计,并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动漫卡通形象,让学生了解动漫卡通形象的特点和风格。

例如:《蜡笔小新》、《哆啦A梦》等。

第二步:讲解卡通形象的基本线条描绘方法1.首先,教师介绍卡通形象的基础线条的描绘方法,并阐述如何将卡通形象画出可爱感、气氛感、动感和立体感等特点;2.教师可以示范画出一个基本的卡通形象,让学生通过观察之后跟着老师练习线条的描绘方法;3.然后让学生跟着课本上的练习内容自己练习绘画卡通人物的线条。

第三步:讲解卡通形象的色彩运用方法1.首先,教师介绍卡通形象的基础颜色和风格,并阐述如何将卡通形象的色彩表现的更加的生动有趣;2.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卡通形象的具体颜色特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用颜色表现卡通人物形象;3.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设计卡通人物的颜色和样式,并在完成后展示给同学评价。

第四步:独立设计并绘制卡通形象1.最后,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独立设计并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形象,可以用颜色、元素、动作等多种方式表现出卡通形象的特点;2.学生们在绘制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创意和技法,并在完成后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设计与创意,在展示后进行交流和讨论。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PPT课件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PPT课件
日本动漫
日本
宫崎骏,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动画师及漫 画家。代表作有《千与千寻》、《天空之 城》、《风之谷》、《幽灵公主》等。宫崎 骏动画作品大多涉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和平主义及女权运动,出品的动漫电影以精 湛的技术、动人的故事和温暖的风格在世界 动漫界。
中国、日本、美国动画片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美国动漫
中国
美国
日本
中 国
日 本
美 国
请你仔细体会:不同国家的动画片所表现的故 事情节以及文化内涵有什么不同?
中国
日本
美 国
1.注重主题性,内容积极向上,往往富有教育
中 意义。 国 2.坚持民族传统,具有中国特色。
3.人物造型以写实为主,风格质朴。
1.多以现实为题材,关注人与自然。
日 2.多体现人物的坚持、顽强、有正义感等品格, 本 体现人性的真、善、美。
小学人美版·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
请根据描述,猜一个卡通人物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不是王后带王冠, 魔鬼身材披长衫。 耳朵尖尖爱漂亮, 发起火来把锅端。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一根藤上七朵花, 各个兄弟本领大。 打败妖魔和鬼怪, 兄弟同心力量大。
猜谜语
打一卡通人物
3.人物造型漂、可爱,画面精致唯美。
1.动画类型一种是搞笑动画,一种是美国个人
美 英雄主义之下的超级英雄动画。 国 2.主题多体现向往自由、平等。
3.人物造型大多夸张而搞怪,肢体语言丰富。
1、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动漫形象。
2.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原因(如形象特点、 色彩风格、性格特点、表现形式等)写 在自己收集到的动漫形象的旁边。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造型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相关资料;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签字笔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设计
二次备课
1、情境导入
2、小品示范
三、知识分析
3、创作
五、关一下门。
假想一:同学不太明白老师的意图,但还是把门关上了。
假想二:同学很高兴地站起来,跑过去关上了门。
课题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欣赏多种形式的漫画卡通作品,认识漫画卡通的一般表现规律和表现特点。锻炼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及对多种美术形式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与方法:学习绘制有特点的卡通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体会卡通创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对动漫艺术的欣赏能力与水平。
了解连续画面的处理方法。
板书设计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1.你找到多少种卡通的表情?
2.这些表情都代表了人物的什么神态?
3.表情为什么这样夸张?不画得这么夸张可以吗?
4.我们在画夸张的表情时应注意什么?试着画一下。
(二)、引导学生分析“动态之动”。
教师结合实例分析并示范几个卡通作品,例如:孙悟空奋力挥棒、机器猫垂手无奈、《花木兰》中的小蟋蟀奔跑逃命等。
卡通与漫画有什么区别?
2、小品示范
快速示范两幅小品卡通。
作品1:学生高兴地站起来。
作品2:跑过去关门。
明确卡通的概念。
学生恍然大悟并看得津津有味。
引导学生分析:
1.卡通为什么叫动起来的漫画?
2.都在哪些方面可以表现“动”?
(动态与表情。)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课件(共15张PPT)

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美术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课件(共15张PPT)

除我 了们 草生 莓活 之中 外还
有 很 多 素 材 可 以 创 作 卡 通 人 物
1、展开想象把你手中的草莓哥创作完整。
2、给草莓哥添上他的小伙伴和相应的情 景。
1
仔细视察每一种表情,五官都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画人 ? 眉开眼弯嘴上翘 画人 ? 泪如泉水喷薄出 画人 ? 瞪眼咬牙眉上竖 画人 ? 张大嘴巴瞪眼睛
想给你的草莓也添上一个有趣的表情吗?
并 且 模 仿
根 据 他 的 表
出情
来猜









同样的表情老师给他加上了不同的动作,请同学们展开 想象,也给他加上不同的动作!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 五年级下册 第11课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大挑战 猜一猜,他们是谁呢?
中国
日本
美国
哆啦A梦
大天宫
三毛流浪记
中国
名侦探柯南 猫和老鼠 日本
怪物史瑞克 美国
返回主页
想知道我是谁吗!
草莓哥
想 一 想 我 是 怎 么 把 普 通 的 草 莓 变 成 草 莓 哥 的 呢 ?
1 1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动漫是通过连续的画面,以一定的速度播放,给人以动态视觉感受的艺术形式。它是视觉艺术与叙事技巧的结合,能够生动地表达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动漫案例。这个案例将展示动漫如何通过连续的画面和动作表现,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
一、教学内容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教案)人美版(2023)美术五年级下册
1.章节内容:本节课选自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11课,主要围绕“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展开。
2.教学内容:
a.了解动漫的基本概念,认识动漫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4.团队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动漫创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增强团队精神。
5.思维与拓展:激发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兴趣,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动漫的基本概念:使学生理解动漫的定义,了解动漫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动漫如何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认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动漫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动漫创作技巧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生活中运用动漫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动漫——动起来的漫画
◆本课知识技能:
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形象特征、动漫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提高学生对于动漫作品的观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本课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与水平。

◆本课教学难点:
感受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特别是故事性漫画的合称。

它融合了文学、历史、绘画、雕刻、表演、语言、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元素,通过或讽刺、或颂扬的形式,再现和触动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甚至情感认知。

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表现手段、富有想象的情节和多姿多彩的动漫形象对于观者而言是一种美的视觉体验。

我们不仅可以在动漫世界中自由地游走于过去、现在与未来,还能在动漫作品中领略其折射出的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内涵、生活智慧和民族精神。

动漫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一座瑰丽的艺术殿堂。

学生对于这一主题的学习,应该首先建立在对这种艺术形式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甚至尊重的基础上。

本课教材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在造型、内容、手法上的特点与风格,在欣赏和评述的过程中拓宽学生对于动漫创作的认知视野,提升学生对于动漫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将学生对于动漫单纯的喜爱提升到对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和感知层面,深层次地触摸和感知动漫这种表现形式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对前面的学习加以提升,也为后面相关历史的了解以及动漫的创作奠定必要的情感与认知基础,从而实现2011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提出的“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了解有代表性的美术家。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语言对美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的目标。

(二)教材版面分析
教材分为两个页面,在第24页中呈现了四幅中国动漫作品,漫画《郎雀》是北京画家孙晓纲的作品,是一部原创长篇故事漫画,塑造了一个梳着“牛角”发型的小男孩郎雀,作品通过这个性格朴实、开朗、武艺高超的小男孩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

漫画《幸运儿》是我国台湾画家几米的作品,他的作品色彩清新,人物造型可爱.两部作品中蕴含的对于社会生活的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漫画所具有的诙谐、讽刺、批判和颂扬的创作特点。

《郎雀》单线平涂的表现方式与《幸运儿》绘本创作的表现方式,从人物造型、表现手法、色彩感觉上截然不同,可以帮助学生在比较、评析的过程中对漫画创作手法的丰富性形成
初步认知。

动画作品《牧笛》采用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手法,将水墨画的诗情画意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勇士》是中国近期出品的一部民族史诗动画作品。

本片运用了现实主义风格的写实手法,结合现代人的审美对人物进行了适当的美化。

学生既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国动画创作对于民族特色的坚持,也能感受到其吸纳时尚元素的发展变化。

第25页中呈现了多部优秀的国外动漫作品,其中两部美国动画作品分别是1984年上映的《变形金刚》和2014年上映的3D电影《眼镜狗和眼镜男孩》。

《变形金刚》通过机器人创意故事,展示了美国人大胆的科幻想象。

3D作品《眼镜狗和眼镜男孩》又名《天才眼镜狗》讲述了小狗用他的超级智商帮助它的朋友谢尔曼的故事。

日本动画《给桃子的信》是近期日本动画界的巨作。

在这部动画片中,学生会发现角色造型和他们看过的很多日本动画相似,带有日本民族素雅的色彩感觉、流畅的线条、细腻的叙事与表现风格等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

《亚瑟和他的迷你国王》体现了法国动漫特有的清新、浪漫和小幽默。

真人与动画的完美结合、三维动画的精美效果将亚瑟的冒险经历表现得既梦幻又“真实”,让学生与片中的人物一起重拾记忆中那份童年的童真与童趣。

《蓝精灵》最早源于比利时,1958年比利时漫画家皮埃尔·库利福德创造了“蓝精灵"这个艺术形象。

这些只有几个苹果高的、大鼻子、小尾巴、带着白帽子、只有四根手指的蓝色矮小精灵们,是孩子们最为熟悉和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

教材的文字部分有动漫的定义界定,有关于水墨动画发展的提示。

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部分,建议学生对动漫形象的造型、手法、色彩等进行观察与思考,并体会不同国家、地区动漫作品在风格、内容、形式上的不同,由此进一步领略动漫作品中折射出的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与文化。

教材中提出的艺术实践要求,不仅可以在写与画的过程中巩固学生对于动漫的形象塑造、表现手法、风格特色的已有认知,也会提升他们对于动漫艺术的热情和欣赏水平。

二、学生情况分析
相比其他艺术形式,学生对于动漫这种表现形式具有更高的热情与兴趣,生活的积累也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本的认知基础。

但学生对于动漫的关注与喜爱大多会停留在故事情节与动漫形象上,很少去探知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
化内涵。

而且相对于低中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对于动漫的关注,不再仅仅满足于色彩的鲜艳和简单的形象、情节,他们对于动漫故事的复杂性、精彩性和制作的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认知已经从形象思维逐步的过渡到抽象思维,所以,本课可以将对动漫外在形象的感知作为平台,引导学生深入的剖析动漫创作背后所蕴含的更为深层次的艺术表现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识:观察、比较、感知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形象特点、动漫风格和表现手法,理解动漫创作中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技能:在赏析不同国家动漫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于动漫作品的观察、分析、评价的能力与水平。

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的过程,加深学生对于动漫创作的感知与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动漫作品的艺术美感,培养学生对于动漫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理解与尊重。

(二)教学重点、难点
⒈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与水平。

⒉教学难点:感受动漫世界所蕴含的艺术与文化。

四、教学设计过程参考
设计一
设计二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惠卉
《动漫——动起来的漫画》学习单
五、教学建议
本课学习中可以充分的运用观察、比较、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对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艺术形式的动漫作品的比较与分析中,逐步的加深自己对于动漫艺术的理解和感知。

将学生对于动漫的表面认知更为深层次的引入对其文化与内涵的体验与感悟上。

鼓励学生积极开展讨论和交流,充分表达所知所感,提高他们对于动漫艺术的赏析能力和审视水平。

六、相关资料
参考书目
[1]邵文红.动漫概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2]汪宁、高博.中外动漫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编者:田冬秀)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

谢谢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