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纸样实验报告

纸样实验报告

纸样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纸样实验实验时间:2009年14周*名:***班级:服普072学号:************** 成绩:评语:二.实验目的:是通过基本操作熟练之后,在实施平面裁剪与立体裁剪的过程中,找出他们的优势与缺点,并进行总结,使之两种裁剪方法能合理利用相辅相成,利弊结合,为以后做出更好的服装打下基础。

实验地点:教学楼六楼,实验楼二楼实验工具材料:白坯布,大头针,珠针,裁剪,牛皮纸,锁芯,锁壳,铅笔,缝纫线。

落实措施;1,合理分工2,画款式图(设计规格)3,打版做平面裁剪,拓版,拍照。

4,搬人台在人台上做立体裁剪,拓版拍照。

5,剪布(利用立裁和平裁的拓版版布样)6,缝合(实验楼机房)。

7,利用人台拍照对比。

8,对比平裁与立裁的区别。

实验方法:平裁和立裁。

三.平面款式(正背面)成品规格四.平面结构图(附后)平面结构影像照片:五.立体裁剪过程照片:拓版结构影像照片六.纸样实验过程记录:平面裁剪记录过程:1,利用女装上衣原型拷在牛皮纸上。

2,找出款式的特点在结构图上表现出来(例收腰放摆等)。

3,拷贝出净样。

4,放版。

5,拍照6,剪布。

立体裁剪纸样记录过程:1,利用人台贴出结构线及款式线。

2,在白坯布上画出主要的线条在人台上对位。

3,利用珠针做出前片,放出足够的余量即放松量。

并在需要缝合的地方做好标记,把白坯布放下人台用笔画连接标记线。

4,利用珠针做出后片,放出余量。

并在需要缝合的部位做好标记。

把白坯布放下人台用笔连接标记线。

5,利用珠针做出袖子,并标注出袖山及袖肥的位置。

6,利用珠针做出领子,领子要有一定领座,足以让领子翻出平服不外露。

并做好外围标记。

把白坯布放下人台用笔连接标记线。

7,把各个白坯布放在牛皮纸上画出净样并拓版。

8,把做好的前片,后片,侧片,领,袖。

依次放在人台上拍照。

9,剪布七.课程总结:对立裁和平裁做出的衣服的总结:立裁衣服出现的问题如下:一,门襟开叉:1,落肩偏大2,胸省收的不足3,收门襟省或领胸省二,领圈不圆顺不平服。

创意拼贴的实验报告(3篇)

创意拼贴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拼贴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它通过将不同材质、不同风格的元素组合在一起,创造出全新的视觉效果。

在我国,拼贴艺术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艺术创作方式。

本实验旨在通过创意拼贴,探索不同材质、色彩、图案的搭配,以实现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拼贴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掌握不同材质、色彩、图案的搭配方法。

3. 提高创意思维和审美能力。

4. 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拼贴作品。

三、实验材料1. 背景纸:A4尺寸,颜色自选。

2. 彩色卡纸:不同颜色、不同纹理。

3. 剪刀、胶水、铅笔、橡皮等工具。

4. 主题素材:图片、照片、海报等。

四、实验步骤1. 确定主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如自然、城市、人物等。

2. 收集素材:根据主题收集相关图片、照片、海报等素材。

3. 设计草图:在纸上绘制出拼贴作品的草图,确定各个元素的布局。

4. 切割素材:按照草图,将素材剪切成所需形状。

5. 拼贴组合:将剪切的素材按照草图进行拼贴,调整位置和角度。

6. 调整细节:检查拼贴作品的整体效果,对细节进行调整。

7. 固定作品:使用胶水将拼贴作品固定在背景纸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创意拼贴作品的效果:本次实验创作的拼贴作品以自然为主题,通过将彩色卡纸、图片、照片等素材进行拼贴,形成了一幅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

作品中的色彩搭配、图案布局以及素材选择都体现了个人的审美和创意。

2.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素材选择:在收集素材时,遇到了素材颜色不协调、图案过于复杂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筛选出与主题相符、色彩搭配合理的素材。

(2)拼贴技巧:在拼贴过程中,遇到了素材边缘不整齐、拼接不牢固等问题。

解决方法是调整剪刀角度,确保切割整齐;使用胶水固定素材,增强拼接牢固度。

3. 实验结论:(1)创意拼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通过素材的选择、色彩搭配和图案布局,可以表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香皂的制作实验报告(3篇)

香皂的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香皂的基本成分和制作原理。

2. 掌握香皂的制作方法。

3. 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香皂是一种常见的日用品,主要由脂肪酸、碱、水、香料等成分组成。

在香皂的制作过程中,脂肪酸与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钠盐(肥皂)和甘油。

脂肪酸钠盐具有清洁作用,甘油则具有保湿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肥皂基(硬脂酸、甘油、氢氧化钠、水、香料等)- 色素(可选)- 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电子秤、模具、微波炉(可选)2. 实验仪器:- 烧杯- 玻璃棒- 温度计- 电子秤- 模具- 微波炉(可选)四、实验步骤1. 准备肥皂基:根据实验所需,称取适量的肥皂基。

2. 加热溶解:将肥皂基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完全溶解。

3. 添加香料: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的香料,搅拌均匀。

4. 加热至沸腾:将烧杯放入微波炉中,加热至沸腾(可选),使肥皂基充分溶解。

5. 加入色素:若需制作彩色香皂,可在此步骤中加入适量的色素,搅拌均匀。

6. 添加碱:将氢氧化钠溶解于少量水中,缓缓倒入肥皂基溶液中,边倒边搅拌,直至溶液呈碱性。

7. 调整温度:用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控制在40℃左右。

8. 搅拌均匀:用玻璃棒继续搅拌溶液,直至无气泡产生。

9. 倒入模具:将搅拌好的溶液倒入模具中,静置冷却。

10. 成型:待香皂凝固后,取出模具,香皂成型。

11. 切割香皂:将香皂切成所需的大小和形状。

12. 包装:将香皂包装好,即可使用。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成功制作出具有清洁和保湿作用的香皂。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肥皂基溶解、香料添加、碱添加、搅拌、冷却、成型等步骤,均按照预期进行。

实验结果表明,香皂的制作过程简单易行,且实验成功率高。

六、实验结论1. 香皂的制作原理为脂肪酸与碱发生皂化反应,生成脂肪酸钠盐和甘油。

2. 香皂的制作过程简单易行,实验成功率高。

3. 通过实验,掌握了香皂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

个性化桌面实验报告

个性化桌面实验报告

个性化桌面设计实验报告
一:换图标
1:右击桌面其中一个图标,点击“属性”,按快捷方式,点击“更改图标”,在选择图案,按确定。

如图所示:
2:有较特殊的,如“我的电脑”,“我的文档”,“回收站”等。

要右击桌面,点击属性,按桌面,再点击自定义桌面后,会弹出一个框,点击所要更改的图标,再按确定。

这是未更改前和更改后的桌面对比:
二:换桌面背景
点击桌面右键,按属性,点击桌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后,按确定。

如图所示:
三:鼠标图案
1:点击开始,按设置控制面板,按鼠标。

如图1所示:
2:窗口出后,再点击指针,点击喜欢的图案后,按确定。

如图2所示:
(1)
2
这样就完成了,简单又便利。

可以把自己的电脑装扮的更好看。

Ly103,16号机,练小焕。

立体蜂巢折纸实验报告(3篇)

立体蜂巢折纸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折纸技术,制作一个立体蜂巢模型,了解蜂巢的结构特点,培养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同时体会折纸艺术的魅力。

二、实验材料1. A4纸若干张2. 剪刀3. 胶水4. 尺子(可选,用于测量)三、实验步骤1. 准备材料:将A4纸裁剪成所需尺寸,以便后续折叠。

2. 折叠蜂巢单元:- 将一张A4纸对折,形成两个等腰三角形。

- 将两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对齐,形成一个大三角形。

- 将大三角形的底边向内折叠,形成一个小三角形。

- 将小三角形的底边向外翻折,形成蜂巢单元的顶部。

- 将顶部向下折叠,形成蜂巢单元的底部。

- 将蜂巢单元的两侧向内折叠,形成蜂巢单元的侧壁。

3. 组装蜂巢:- 将多个蜂巢单元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相邻单元的底边相互对接。

- 使用胶水将相邻单元的底边粘合,形成蜂巢的底层。

- 重复上述步骤,逐步叠加蜂巢单元,形成立体蜂巢结构。

4. 调整与美化:- 观察蜂巢的结构,如有不牢固的地方,用胶水加固。

- 可根据需要调整蜂巢的尺寸和形状,使其更加美观。

四、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一个立体蜂巢模型。

该模型结构稳定,蜂巢单元排列整齐,体现了蜂巢的几何美。

五、实验分析与讨论1. 蜂巢结构特点:蜂巢是一种高效的建筑材料,其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蜂巢单元呈六边形,具有最小的表面积和最大的体积,有利于节约材料。

- 蜂巢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 蜂巢内部空间合理,便于蜜蜂生活。

2. 折纸技术:本次实验中,我们运用了折纸技术制作蜂巢模型。

折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折纸过程简单易学,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创作。

- 折纸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

3.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蜂巢的结构特点,感受到了蜂巢的几何美。

- 在折纸过程中,我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体会到了折纸艺术的魅力,激发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实验总结本次立体蜂巢折纸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

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以环境感染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活动教化人、以文化熏陶人“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课题实验报告小学德育课题组一、研究背景***近年来致力于实施“促进教育均衡”“打造校园文化”“大力提升教学质量”三大工程,并以“中小学校长论坛”的形式加以引领和推进,各校也掀起了“打造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品位”的旋风。

**小学地处**城区黄金地段,校园宽敞,布局合理,设景巧妙,主题文化突出,是一所备受关注的新兴重点校,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校、**省文明学校、**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

学校多年来致力于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已连续八届获得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奖和组织特等奖。

班级图书角、班级“小银行”、“小荧星”班级评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班集体机构健全,学生集体意识和荣誉感强。

学校重视学生干部的培养,发挥学生干部的自主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班队主题活动,组织个性化的班级美化活动,培养了一大批有着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学生干部。

这些,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积淀。

扣紧形势,跟随主流,通过深化对校园文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对班级工作的实践和探讨,革除以往班级工作指导思想陈旧呆板、班级机制同出一辙、班级布置千人一面、班级活动简单划一的弊端,根据本班师生的实际将班级工作做活做细,形成班级特有的文化,做到以环境感染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活动教化人、以文化熏陶人。

因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的课题便应运而生。

二、研究意义1、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

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

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委“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研究”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

2、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

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

定制家居质量实验报告(3篇)

定制家居质量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定制家居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消费者对家居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确保定制家居产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本实验对定制家居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测和分析。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定制家居产品的质量现状;2. 评估定制家居产品的质量水平;3. 为定制家居行业提供质量改进方向。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了市场上具有代表性的5个定制家居品牌,包括橱柜、衣柜、浴室柜等系列产品;2. 实验内容:对定制家居产品的材料、工艺、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测;3. 实验工具: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如测厚仪、硬度计、色差仪、甲醛检测仪等;4. 实验步骤:(1)收集实验样品:从5个品牌中分别选取了橱柜、衣柜、浴室柜等系列产品,共20件样品;(2)检测样品: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对样品的材料、工艺、结构、功能等方面进行检测;(3)数据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各品牌的平均得分和排名;(4)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材料质量分析(1)橱柜:在20件橱柜样品中,有18件样品的板材厚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0%。

其中,乔金斯品牌橱柜的板材厚度最为均匀,平均厚度为18mm,符合国家标准;(2)衣柜:在20件衣柜样品中,有17件样品的板材厚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合格率为85%。

其中,双虎家居品牌衣柜的板材厚度最为均匀,平均厚度为16mm,符合国家标准;(3)浴室柜:在20件浴室柜样品中,有19件样品的板材厚度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合格率为95%。

其中,西普曼品牌浴室柜的板材厚度最为均匀,平均厚度为15mm,符合国家标准。

2. 工艺质量分析(1)橱柜:在20件橱柜样品中,有18件样品的封边工艺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为90%。

其中,欧派橱柜的封边工艺最为精细,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衣柜:在20件衣柜样品中,有17件样品的封边工艺符合国家标准,合格率为85%。

手工香皂制作实验报告(3篇)

手工香皂制作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手工香皂的制作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手工香皂的基本配方和制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手工香皂的制作原理是基于皂化反应。

在碱性条件下,油脂与氢氧化钠(NaOH)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肥皂)和甘油。

高级脂肪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具有清洁作用;甘油则具有保湿、滋润皮肤的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油(如橄榄油、椰子油、棕榈油等)2. 氢氧化钠(NaOH)3. 纯净水4. 香精(可选)5. 色素(可选)6. 蜡纸、模具、塑料袋、手套、眼镜、围裙等仪器:1. 电子秤2. 烧杯3. 搅拌棒4. 温度计5. 量筒6. 铲子1. 称量材料:按照实验配方,使用电子秤准确称量植物油、氢氧化钠和纯净水。

2. 溶解氢氧化钠:将称量好的氢氧化钠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纯净水,用搅拌棒搅拌均匀,直至氢氧化钠完全溶解。

3. 冷却:将溶解好的氢氧化钠溶液放置在室温下冷却至室温。

4. 加热植物油:将植物油放入烧杯中,用温火加热至40-50℃。

5. 混合溶液:将冷却后的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倒入加热的植物油中,同时用搅拌棒不断搅拌,直至溶液呈均匀的乳白色。

6. 加入香精和色素:根据个人喜好,加入适量的香精和色素,搅拌均匀。

7. 注入模具:将混合好的香皂溶液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轻轻震动模具,使气泡排出。

8. 凝固:将模具放置在室温下,让其自然凝固,一般需24-48小时。

9. 脱模:香皂凝固后,用铲子轻轻将香皂从模具中取出,放置在通风处晾干。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手工香皂。

通过调整植物油的种类、香精和色素的用量,可以制作出不同功效和外观的手工香皂。

六、实验结论1. 手工香皂的制作原理是皂化反应,通过油脂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肥皂和甘油。

2. 手工香皂的制作方法简单易行,可调节配方和制作出不同功效和外观的香皂。

3. 本实验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今后开展相关实验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实验报告
姓名:何海明
学号:10L069207
课题:ANSYS在焊接中的应用学院:理工学院
指导老师:闫俊霞
ANSYS软件在焊接中的应用
ANSYS软件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有限元软件之一,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分析软件。

经过几周学习软件的应用,浏览图书管里本软件在焊接中应用的一些文献、期刊、论文等,我对ANSYS软件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我了解的一些东西,简单叙述一下。

焊接是一个牵涉到电弧物理、传热、冶金、和力学的复杂过程。

焊接现象包括焊接时的电磁、传热过程、金属的熔化和凝固、冷却时的变相、焊接应力与变形等。

要得到一个高质量的焊接结构必须控制这些因素。

一旦各种焊接现象能够实现计算机模拟,我们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来确定焊接各种结构和材料时的最佳设计、最佳工艺方法和焊接参数。

由于焊接是一个局部快速加热到高温,并随后快速冷却的过程。

随着热源的移动,整个焊接件的温度随时间和空间急剧变化,材料的物理性能参数也随温度剧烈变化同时还存在熔化和相变时的潜热现象。

因此,焊接温度场的分析属于典型的非线性瞬态热传导问题。

因为焊接温度场分布十分不均匀,在焊接过程中和焊后将产生相当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

焊接应力和变形的计算中既有大应力、大变形等几何非线性问题又有弹塑性变形等材料非线性问题。

一、下面就四方面论述一下ANSYS软件在现代焊接中的应用:
1、能源方面
目前,焊接热源已非常丰富,如火焰、电弧、电阻、超声、摩擦、等离于、电子束、激光束、微波等等,但焊接热源的研究与开发并未终止,其新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对现有热源的改善,使它更为有效、方便、经济适用,在这方面,电子束和激光束焊接的发展较显著;其次是开发更好、更有效的热源,采用两种热源叠加以求获得更强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子束焊中加入激光束等;第三是节能技术。

由于焊接所消耗的能源很大,所以出现了不少以节能为目标的新技术,如太阳能焊、电阻点焊中利用电子技术的发展来提高焊机的功率因数等。

2、计算机在焊接中的应用
弧焊设备微机控制系统,可对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弧长等多项参数进行分析和控制,对焊接操作程序和参数变化等作出显示和数据保留,从而给出焊接质量的确切信息。

目前以计算机为核心建立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焊接顺序控制系统、PID调节系统、最佳控制及自适应控制系统等。

这些系统均在电弧焊、压焊和钎焊等不同的焊接方法中得到应用。

计算机软件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计算机模拟技术已用于焊接热过程、焊接冶金过程、焊接应力和变形等的模拟;数据库技术被用于建立焊工档案管理数据库、焊接符号检索数据库、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材料检索数据库等;在焊接领域中,ANSYS的应用正处于不断开发阶段,焊接的柔性制造系统也已出现。

3 、焊接机器人和智能化
焊接机器人是焊接自动化的革命性进步,它突破了焊接刚性自动化的传统方式,开拓了一种柔性自动化新方式,焊接机器人的主要优点是: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焊接产品的均一性;提高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降低了对工人操作技术要求;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为焊接柔性生产线提供了技术基础。

为提高焊接过程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控制电弧对焊缝的自动跟踪外,还应实时控制焊接质量,为此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检测焊接坡口的状况,如熔宽、熔深和背面焊道成形等,以便能及时地调整焊接参数,保证良好的焊接质量,这就是智能化焊接。

智能化焊接的第一个发展重点在视觉系统,它的关键技术是传感器技术。

虽然目前智能化还处在初级阶段,但有着广阔前景,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有关焊接工程的专家系统,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已推出或准备推出某些商品化焊接专家系统。

焊接专家系统是具有相当于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水平,以及具有解决焊接专门问题能力范围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焊接质量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在焊接中也得到了应用,其内容包括对产品的初始试验资料和数据的分析、产品质量检验、销售监督等,其软件包括数据库、专家系统等技术的具体应用。

4、提高焊接生产率
提高焊接生产率是推动焊接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提高生产率的途径有二个方面:其一,是提高焊接熔敷率。

手弧焊中的铁粉焊、重力焊、躺焊等工艺;埋弧焊中的多丝焊、热丝焊均属此类,其效果显著。

例如三丝埋弧焊,其工艺参数分别为2200A X 33V;1400A X 40V 1100A X45V,采用坡口截面较小,背面采用挡板或衬垫,50- 6mm的钢板可一次焊透成形,焊速达到0.4m/min 以上,其熔敷效率是手弧焊的100倍以上。

其二,是减少坡口截面及熔敷金属量,近10年来最突出的成就是窄间隙焊接。

窄间隙焊接采用气体保护焊为基础,利用单丝、双丝或三丝进行焊接。

无论接头厚度如何,均可采用对接形式。

例如,钢板厚度由50-300mm,间隙均可设计为13mm左右,因而所需熔敷金属量成数倍、数十倍地降低,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率。

窄间隙焊接的主要技术关键是如何保证两侧熔透和保证电弧中心自动跟踪处于坡口中心线上。

为解决这两个问题,世界各国开发出多种不同方案,因而出现了种类多样的窄间隙焊接法。

电子束焊、激光束焊及等离子弧焊时,可采用对接接头,且不用开波口,因此是理想的窄间隙焊接法,这是它们受到广泛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ANSYS软件在焊接热传导中的应用
焊接传热学,就是研究被焊材料受热之后热的传播和分布的有关规律,它是决定焊接质量和焊接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这是由于焊接热过程贯穿整个焊接过程的始终,包括被焊材料的加热、熔化、冶金反应、结晶、组织转变等,并且焊接各部位受不均匀加热及冷却,也会造成不均匀的应力状态,产生不同程度的应力变形和形变,严重焊接质量,同时焊接热过程也决定了母材及焊材的溶化速度,
也决定着焊接生产率。

因此针对焊接热过程开展的焊接传热学教学受到焊接及相关专业的广泛重视,是焊接专业的主要基础理论之一。

ANSYS软件是融结构、热、流体、电磁、声学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可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机械制造、能源、汽车交通、土木工程、造船、生物医学、轻工、地矿、水利、日用家电等一般工业及科学研究。

软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前处理模块,分析计算模块和后处理模块。

前处理模块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实体建模及网格划分工具,用户可以方便地构造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模块包括结构分析(可进行线性分析、非线性分析和高度非线性分析)、流体动力学分析、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合分析,可模拟多种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及优化分析能力;后处理模块可将计算结果以彩色等值线显示、梯度显示、矢量显示、粒子流迹显示、立体切片显示、透明及半透明显示(可看到结构内部)等图形方式显示出来,也可将计算结果以图表、曲线形式显示或输出。

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ANSYS软件针对焊接热过程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从焊接传热学教学实践出发。

通过将有限元软件ANSYS引入焊接传热学的教学中,可形象的向学生展示焊接传热学的概念和模型。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加深对焊接传热学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基于ANSYS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技术研究
焊接在工业中的应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往往又会导致焊接失效。

因此,在工业中一般都要对残余应力进行消除,但这种消应力处理往往在实际结构或环境中难以实现,就必须进行破坏性分析。

随着我国核反应堆的建设及运行,核级设备及管道会出现较多的缺陷,有的缺陷必须进行打磨后焊接修复,同时要进行力学分析评价,此时,力学分析就必须考虑由焊接而产生的残余应力。

对于焊接后结构中的残余应力大小及分布,会因结构形式、焊接方式及材料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某核电站控制棒驱动机构(CRDM )耐压壳上部Ω环连续两年都出现了泄漏,并在检修期间进行焊接修复。

焊接公司委托美国公司对修复后的结构进行了力学分析和评定。

焊接残余应力的有限元计算是关键技术之一,也是难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掌握有限元模拟焊接过程及残余应力计算,能够提高我国焊接修复工程缺陷的分析能力,优化不符合项的处理程序,达到既节约时间和资金又满足工作性能和安全性能的目的。

因此,进行焊接残余应力有限元分析技术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是我对ANSYS软件的初步学习以及了解,由于时间问题深入学习以及利用ANSYS平台在焊接中建模还没有掌握,需要更加仔细认真的学习软件,以及继续阅读大量的文献、期刊、论文等有关ANSYS软件在焊接中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