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合集下载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摘要】本文通过符号学的分析,探讨了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

首先从徽州文化的符号特征入手,揭示了徽州独特的文化底蕴。

接着针对徽州建筑、美食、手工艺品以及自然风光,分别解读了它们所代表的符号含义和象征意义。

通过对这些符号的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徽州这一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文章总结了这些符号所传达的形象感知,提出了对于“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启示,强调了符号学分析在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上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研究,读者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和了解徽州,为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徽州、旅游目的地、符号学、形象感知、文化、建筑、美食、手工艺品、自然风光、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徽州古称歙州,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绩溪县、黟县和祁门县一带,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徽州地区自古以来就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和美丽的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璀璨。

徽州地区是中国古代“徽商”聚集的地方,徽商以其商业才能和慷慨仁义而闻名于世。

徽州文化也因此得以繁荣发展,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徽派建筑、徽派美食、徽州手工艺品等。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代表,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徽派建筑以其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而闻名,传承着古代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展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除了建筑,徽州美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徽州菜以其独特的味道和精美的制作工艺吸引着众多美食家前来品尝。

徽州手工艺品更是徽州文化的一大亮点,如徽州徽墨、徽州徽镜等被誉为中国的“国之瑰宝”。

徽州地区的自然风光也是旅游者向往的目的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徽州的自然风光融合了南方水乡的柔美和北方山水的雄浑,被誉为“人间仙境”。

徽州地区以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区,以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建筑风格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本文将运用符号学的分析方法,探讨“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

徽州的形象符号之一是徽州建筑风格。

徽派建筑是徽州文化的代表,它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徽派建筑以其高大绝伦的屋门和雕刻精细的花纹而闻名,它们代表了徽商的财富和地位。

徽派建筑的形象符号在游客心中传递着徽州的华丽和富有的形象。

徽州的乡野风光也是其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地处山区,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

古老的村庄、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独特的田园风光形成了徽州乡野风光的独特特色。

这些美丽的景观成为徽州形象的符号,象征着徽州自然环境的宜居和宜人。

徽州的传统文化也是其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自古以来就是文化繁荣的地方,融合了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佛教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徽州的传统文化表现在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手工艺品等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的符号,如龙柱、古剧、剪纸等,代表着徽州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艺术风格。

徽州的美食也是其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的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口味而闻名,如徽菜、徽酒和合肥包子等。

这些美食的符号传递着徽州的独具特色和诱人的味道,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之一。

徽州的人文历史也是形象符号之一。

徽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徽州古城、徽州土楼和古徽州街等。

这些历史遗迹和古迹象征着徽州的辉煌历史和独特的人文风貌,吸引着众多的游客。

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可以通过符号学进行分析。

徽派建筑、徽州乡野风光、传统文化、美食以及人文历史等形象符号在游客心中传递着徽州的富有、优美和独特。

这些形象符号共同构成了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到来。

徽州传统民居的符号学解析

徽州传统民居的符号学解析

的体量关系(见图 1)。一方面解决了社 会条件和地域条件带来的矛盾,另外一
建筑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承 载当时当地的自然生态、社会结构、经济 形态及文化传统赋予的特色。“建筑不是 无根的‘形’和‘饰’,更重要的是把握当
. A地l的l文R化i精g神ht,s并把R它es们e灌r注ve到d设.计中
£¥¬­¨©ªQ*/&'0,)+"1)$2M
J K4)*+,-./0123456789:;<=>?3@1ABCDEFGH I3JK1LM :NOABPQR3STU)*+,-.VWX,JYZE[\]3A BPQ^_`abcPQdefPQdghPQijklVWmnEopqrkABP Q0ABstu3vwxyM Gz{|}~U)*+,-.PQ3swE )*JKAB3} \3M >LM4)*+,-.ABPQRJKAB
%&'()*!"#$%&' +,-./*(构符号、空Fra bibliotek符号、象征符号。
因此,形成了具有徽州特色的外实内虚
+01)*%)*+,+-'.2/*#%3*0,***-,*1234%)4%566)7849:;<4%**+=+6'.>/*/%>*$>**%
!",$%&)-./( 由结构构件形成的点、线、面、体,以
的建筑符号。 1.1.2连绵的屋顶———面
恩伯托·埃科在他的文章中,将建筑 符号按照代码的理解进行分类,分为技 术代码、句法代码和语义学代码。其中, 技术代码是指建筑工程学方面,如梁、 板、钢筋混凝土构件等,表达的是建筑的 结构逻辑及其所具备的含意。句法代码 则是指空间类型方面的代码,平面的布 局方式就是这一类。语义学代码代表的 是建筑的含意单元,即具有特殊内涵的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商”字门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商”字门

徽州古建筑独特的视觉符号——“商”字门高山【摘要】“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一种装饰形式,因其富有创意的造型特征和文化内涵成为徽州古建筑典型的视觉符号.文章在分析“商”字门视觉符号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商”字门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意义,对于传播安徽地域文化、推动地域经济具有一定的作用.【期刊名称】《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14)002【总页数】4页(P65-68)【关键词】徽州古建筑;视觉符号;“商”字门;地域文化【作者】高山【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305徽州是徽商的发祥之地,明清时期徽商曾凭借其特有的商业模式风靡于世,称雄商界300余年。

这一曾经风云一时的商帮,在其势力最大时,几乎操纵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创下“无徽不成镇”的佳话。

在外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徽商们拥有足够的资金大兴土木,建设自己的养老安乐之所,徽州古建筑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发展起来的,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具有徽商文化特征的建筑装饰风格。

徽派建筑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成熟起来的一大古建筑流派,并以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其中“商”字门是徽派建筑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成为徽州古建筑中辨识度较高的视觉符号。

1.1 视觉符号的概念符号是人类实现信息贮存和记忆的工具,又是表达思想与情感的物质手段。

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能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质地或现象)的符号。

视觉符号系统主要包括如摄影、电视、电影、造型艺术、建筑视觉信息、城市建筑、设计,以及各种科学、文学,也包括如舞台设计、音乐(记谱系统)、纹章学、古钱币等。

[1]建筑视觉信息是视觉符号系统的一部分。

建筑视觉符号一般由造型、色彩、材料等构成建筑的物质形态,这种以图形为载体的符号形式相比较文字更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传达也更为有效。

“商”字门是徽州古建筑视觉系统中最为独特的装饰形式。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

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摘要:旅游景区品牌的塑造对于吸引游客、提升景区形象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基于符号学理论,研究旅游景区品牌的塑造方法和策略,通过对品牌符号的分析与解读,探讨符号在旅游景区品牌传播中的作用,并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为景区品牌塑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旅游景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地域和空间现象,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和到访。

如何塑造和传播景区品牌已成为景区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品牌是一种文化符号,其独特的符号表达体现了景区的特色和印象,对游客形成了品牌认知和联想。

本文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研究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的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探讨符号在品牌传播中的作用。

二、景区品牌符号的分析与解读1.景区名称的符号意义景区的名称是构建品牌符号的重要元素,它代表着景区的特色和形象。

例如,黄山作为一座有名的山脉景区,其名称中的“黄山”寓意着金黄壮丽的山景,形象鲜明地展现了景区的特色,吸引了大量游客。

2.景区标志符号的设计景区的标志符号是品牌推广中的重要媒介,它能够传递景区的核心价值和印象。

标志符号的设计要符合景区的特色和定位,能够引发游客的共鸣。

例如,故宫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景区,其标志符号采用了黄色作为主色调,传达出古朴庄重的氛围,展示了故宫的文化魅力。

3.景区宣传语的符号表达景区宣传语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信息形式,能够在有限的语言环境中传递景区的核心价值和印象。

宣传语的符号表达要简洁明了,能够引发游客对景区的兴趣和关注。

例如,“苏州园林,天下第一园林”的宣传语,采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突出了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三、符号在旅游景区品牌传播中的作用1.引起游客的情感共鸣品牌符号能够触发游客的情感共鸣,激发游客对景区的情感认同和投入。

景区的名字、标志符号和宣传语等都是品牌符号的载体,它们能够通过触发游客的情感响应,使游客产生强烈的好感和认同,从而促进品牌传播。

2.塑造景区形象和特色品牌符号的设计与传播可以帮助景区塑造独特的形象和特色。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摘要】徽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建筑风格、美味的美食和精湛的艺术闻名于世。

本文通过符号学分析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探讨徽州的历史文化符号、自然风光符号、建筑符号、美食符号和艺术符号。

在对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进行总结,探讨符号学分析的价值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徽州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为推动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符号学分析的方法也有望在未来的旅游相关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更多地方的旅游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关键词】徽州、旅游目的地、符号学、形象感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建筑、美食、艺术、结论、价值、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徽州,古称歙州,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徽州地处山区,自古以来就是黄山山脉的一部分,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徽州是中国四大文化名城之一,有“民间古代中国的缩影”之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徽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景观。

徽州古城保存完整,古村落众多,素有“千里画廊”之称,相传有“小桥、流水、人家”的三绝景致。

徽州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徽州的美食更是别具风味,以徽菜著称,以制作精细、口味独特而闻名。

徽州还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发源地,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和艺术传统。

徽州的各种符号构成了其独特的旅游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符号学的角度分析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探讨徽州所具有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建筑、美食和艺术等符号对游客产生的影响和吸引力。

通过深入挖掘这些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和象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徽州的旅游价值和吸引力,从而为旅游目的地的管理和营销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作为旅游者,对于徽州的感知主要是通过各种符号来构建的。

符号学是一种研究符号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符号在沟通中的作用和意义。

在对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建筑符号:徽州以其独特的徽派建筑而闻名。

徽派建筑是徽州地区独有的传统建筑风格,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徽派建筑的典型特点是“三雕六合”,即门楼、庭园和房屋的组合。

这些建筑符号不仅体现了徽州人的审美观念和建筑技艺,还承载着徽州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二、人物符号:徽州是众多历史名人的故乡。

李白、杜牧、黄庭坚等文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都与徽州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些人物符号代表着徽州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也成为徽州旅游的独特卖点。

旅游者可以通过参观他们的故居、纪念馆和墓地等地来感受徽州的文化氛围。

三、美食符号:徽州素有“饮食天堂”的美誉。

徽州菜以其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享誉中外。

徽州菜的特点是色香味俱佳,注重烹调技巧和食材的选择。

旅游者可以品尝到徽州的特色小吃,如徽州糕点、徽州豆腐等,来感受徽州的味蕾魅力。

四、自然景观符号:徽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风景名胜。

黄山是徽州最著名的自然景观,也是中国的著名风景区之一。

黄山融合了徽派建筑和自然风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

黄山的奇峰怪石、飞瀑流泉、云海日出等景观符号,展现了徽州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美。

五、民俗符号:徽州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如徽州的传统婚礼、丧葬习俗、节日庆典等。

这些民俗符号反映了徽州人民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也为旅游者提供了了解和体验徽州人文的机会。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徽州是指安徽黄山市黟县、祁门县和歙县一带地区的统称,被誉为中国最具文化魅力的地区之一。

徽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地方,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能够亲身感受这片土地的魅力。

而对于很多游客来说,徽州在他们心中的形象是如何的呢?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对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进行符号学分析,探究人们对于徽州的认知和感受。

我们可以从徽州的自然风光入手。

徽州地处黄山脚下,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山峦叠翠、溪水潺潺,形成了独特的山水风光。

这些自然景观成为了徽州形象感知中的第一个符号。

山的形象在很多文化中都是神圣和丰富意象的象征,而水也常被赋予象征清澈、洁净、解脱之意。

徽州的山水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对徽州的最直观印象,也成为了对徽州形象的重要符号。

徽州的民俗文化也是形象感知中的重要符号。

徽州自古就是一个文化发达的地区,徽商的兴起和徽州学派的发展,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徽州的古建筑、徽派绘画、徽菜美食等多种文化元素,都成为了人们对于徽州的认知和感受的重要符号。

徽州的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的工艺闻名于世,成为了代表徽州文化的符号之一。

徽州的古徽州街道、徽派建筑群、徽派雕刻等都成为了形象感知中的符号,勾勒出了徽州独特的文化形象。

徽州的美食也是形象感知中的重要符号。

徽州的徽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精美的制作而闻名,比如有名的徽州腊肉、臭鳜鱼、糯米糍粑等都成为了徽州的美食符号。

徽菜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味成为了徽州的重要符号之一,也构成了人们对于徽州的认知和感受。

徽州的民风民俗也是形象感知中的重要符号。

徽州人民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徽州的民风民俗也成为了对于徽州形象感知的重要符号。

徽州的庙会、民间艺术、民间传统节日等都勾勒出了徽州人民的热情和好客,成为了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符号。

徽州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感知中涵盖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美食等多种符号,这些符号构成了人们对于徽州的认知和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符号学分析
作者:吴思佳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20年第04期
符号学视角下,城市的旅游形象感知其实就是游客对构成目的地形象的符号解读,这种感知对旅游者决策、旅游者行为倾向以及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推广等都发挥着重要影响。

本文以网络游记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其中地名、自然景点、人文景观等感知符号的统计和分析,认为“徽州”在旅游形象感知和建设方面表现出下列特点:“徽州”的地理内涵被泛化;游客倾向于从情感而非现实层面来感知“徽州”形象;缺少新符号加入,“徽州”形象有僵化趋势;人物和文化符号数量偏低,“徽州”形象建构中存在重“实物”、轻“文化”的倾向。

引言
作为一个地理名称,自北宋末年改“歙州”为“徽州”,到辛亥革命后“废府存县”,“徽州”一名先后沿用将近800年之久,期间,所对应的地理区域一直保持“一府六县”的稳定格局。

进入近代社会,历经数次行政区划变革之后,1987年“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徽州”作为正式的地理名称最终消失。

此外,长期稳定的地理环境中孕育的古徽州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民风民俗和文化积淀并未随着地名消失一同消失,直至今天,“徽州”仍然作为一个地域指称广泛存在于非官方的传播语境中。

特别是20世纪以来,伴随着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古徽州及周边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中打起了“徽”字牌,“徽州”作为一个边界模糊的地理概念,更加频繁地出现于各类旅游宣传产品和游客体验描述中。

一、城市符号与形象感知综述
根据城市符号理论,城市本身是一种有着自身逻辑和语汇的话语。

罗兰·巴特借鉴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理论,创造出二级意指系统(ERC),即认为任何符号都由表达平面(E)也就是所谓的能指,内容平面(R)也就是所指,加上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就是意指(R)共同构成,并用这一系统来解釋城市如何通过符号组合来建构自身形象,认为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是通过城市管理者、居民、游客、媒介等一切参与城市符号设计和解读的人们之间长期的交流与互动来完成的。

具体说来,就是当代表城市形象的符号(能指)出现在受众面前时,其所携带的或“实”或“虚”的内涵(所指)被接收者解读,符号的意义就在此过程中生成了(意指),城市的形象由此被塑造与感知。

本文所探讨的“形象感知”其实就是游客对构成目的地形象的符号解读。

既有研究表明,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对旅游者决策、旅游者行为倾向、旅游者满意度、旅游者忠诚度以及旅游目的地营销和推广等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在互联网已成为城市旅游宣传主阵地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通过网络媒体来分享和传播其旅游体验,形成了大量的用户原创内容(UGC),这些内容既包含已产生的形象感知,同时也会对潜在旅游者的感知产生影响,是打造和改进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依据。

又由于城市中所有的“词汇”都会随着时间变化,即伴随自然、经济、文化等内外部因素的变化,ERC三元素也处于不断变动中,游客接收到的符号以及对符号的理解都会随之改变,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皆来源于此。

二、“徽州”形象感知符号分析
(一)样本选择
根据站长之家网站排行榜中的旅游网站排名,选取排名第二、含有大量游记的旅游网站——马蜂窝为考察对象,通过叠加阅读量、点赞数和评论数3类数值,从2015-2019年发表的徽州相关游记中选取整体热度最高的前30篇作为样本,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其中出现的城市符号进行分类统计,在此基础上分析游客对“徽州”旅游形象感知的内容与倾向。

(二)符号划分
依据游记中出现的关键词,将形象感知符号划分为地名符号、自然风景符号、人文景观符号、人物符号、生活符号、服务符号、文化符号和情感符号,其与关键词的对应情况如表1所示。

(三)符号统计与分析
综合表2中的数据和文本内容看,当前,徽州形象感知符号系统呈现以下特点。

由表2可见,地名和情感符号在数量上表现出绝对优势,与其他几类符号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这一方面说明,呈坎、黄山等知名景点是构成徽州旅游形象的重要元素,对提高徽州旅游知名度和吸引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游客普遍倾向从情感层面来感知“徽州”形象。

从游记内容看,大部分热门游记,如阅读量排名前十的《徽州古城(歙县,绩溪)游记》《无梦到徽州(三清山+婺源+宏村+黄山)》《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画里!雨中寻秋徽州,自驾宏村、塔川、协里、奇墅湖、南屏行摄攻略!》《诗画山水,在这秋意的徽州—黄山婺源九日行记》《梦回徽州,从南京到宏村》等游记中均出现不止一处地名,其中涉及的屯溪、黄山、查济等地并不属于古徽州辖治范围,但在游记中也被一并归入“徽州”名下,甚至还有一些游记将“徽州”与“皖南”等而视之,出现“有梦到徽州——皖南二日游记”“皖南小乡村——阳产晒秋季”以及“走进皖南,山峦连绵、山道弯弯、峰峦叠嶂,一路空朦秀丽……”(《‘走进皖南’游记》)之类描述。

游记创作中的这种倾向反映出游客在接收和解读徽州地名符号时,通常会对符号的外延进行扩大和泛化处理,也从侧面反映出“徽州”作为一块旅游招牌,对周边地区的旅游业产生了正面辐射和带动作用。

此外,样本游记中的情感符号不仅绝对数量多,而且重合度高,如汤显祖的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以及静谧、梦幻、水墨画、小桥流水等关键词反复出现于多篇游记之中,“柔和的夕照让月沼湖无比温柔……带有一丝禅意”《诗画山水,在这秋意的徽州》“远山、南湖、云雾、徽居……这么几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字——美!简直就是一副水墨山水画卷!”(《雨中寻秋徽州》)“早晨的晨雾悬挂在树半腰,加上村庄中的炊烟,构成了如梦如幻般的仙境”(《徽常印象》),这些针对不同景点的描述表达得往往是相近的情感体验。

游记中情感符号的重合反映出旅客对徽州情感认知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也可以说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已形成鲜明、独特的情感形象,如何进一步巩固和优化游客情感认知是徽州旅游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符号系统僵化
所选样本游记发表的时间跨度为2015-2019年,而从其中包括的感知符号来看,历年游记的符号构成是大同小异的。

具体比较发表于2015年的《无梦到徽州》、2016年的《徽州古城游记》、2017年的《古晥如梦令》、2018年的《皖南二日游》和2019年的《春日徽语》,虽然写作年份不同,但出现在这些游记中的徽州形象是相似的——白墙黑瓦的老宅、历经沧桑的牌坊、花朵与竹海、茶馆里的悠闲时光,闻臭食香的臭鳜鱼和毛豆腐,等等。

这种“世外桃源”式的城市形象固然能够突出古徽州的特色,却不能体现出徽州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新发展与新变化。

近年来,各类“网红景点”“网红小吃”层出不穷,但从游记内容来看,徽州的感知符号中并没有这类新符号加入,说明构成徽州旅游形象的符号系统缺乏流动性和自我更新能力,这种情况若不加以改变,将不利于保持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长期竞争力。

从表2看,感知符号系统中的人物和文化两类符号数量偏低,这与徽州曾为徽商和徽文化发祥地的历史是不相契的。

历史上,徽州堪称人文荟萃之地,徽商自宋代开始活跃,在明末清初达到鼎盛,有“无徽不成镇,无徽不成商”之说,不仅如此,徽州人向来重视教育,“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便是形容当地学风之盛的,徽州历史上出现的名人不胜枚举,巨贾胡雪岩、汪春,名宦胡宗宪、王标,鸿儒朱熹、戴震,近代学者胡适、陶行知等都负有盛名。

目前,徽州人物和文化感知符号缺失与其本身悠久的商业历史、重文重教的文化传统是相矛盾的,这一矛盾揭示的正是徽州在旅游形象的建设中存在重“物”轻“文”的倾向,偏重对景点、景观、美食等显性的实物符号宣传,忽视了对名人、文化等隐性旅游资源的开发。

三、结论与建议
一是要提炼特色城市符号。

古徽州涵蓋一府六县,现在流行的非官方话语中的“徽州”范围更广,皖南一带的许多城市如泾县等都被纳入了徽州范围内。

同属徽州,各地的形象符号必然有重合的部分,如许多徽州游记中都出现了关于徽派建筑、徽州美食的相近描述,但在保持区域整体形象一致的基础上,各旅游目的地应寻找、提炼各自的特色旅游符号,如歙县可以进一步强化“徽墨”“歙砚”等文化符号,婺源可以主打“晒秋”的民俗符号,查济可以突出古村落景观符号,做到既有徽州特色,又有本地特点,避免“徽州”区域内部旅游符号的同质化,造成客源内耗。

二是加强符号系统的自我更新能力。

传播学中的刻板印象理论告诉我们,最初接触的和反复接触的信息元素会影响受众对事物形成全面、客观的认知。

现有的徽州感知符号所巩固的是古徽州的既有形象,不断加深人们对徽州“白墙黑瓦”“世外桃源”的刻板印象,而徽州的发展变化却未能通过新的城市符号被传递和感知。

然而,旅游目的地要想具有持久的吸引力,形象既要有稳定性,同时又必须与时俱进。

因此,徽州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和从业者应该不断发掘和创造出新的城市符号,如新的流行美食、新的徽州名人以及新的徽文化研究成果等,通过不断加入新符号来刺激游客对目的地产生新的感知,持续充实和丰富感知符号系统。

三是利用徽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符号。

徽文化又称“徽州文化”,指存在于历史上徽州地域范围内,同时又辐射于外的有形与无形的文化总和。

徽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博大精深,涵盖范围广泛,又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自20世纪90年代起,有关徽文化的研究已形成一个专门学科——徽学,是中国当代三大地方显学之一。

此外,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发表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要加强文化和旅游的内在联系。

在此背景下,徽州在目的地形象塑造中理应融入更多徽文化元素,借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借旅游广泛传播文化,从新安理学、新安书画到徽州三雕、文房四宝再到徽州民俗、美食,都是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通过景区规划、软硬件建设、媒体宣传等多渠道打造品牌文化符号,进一步凸显区域旅游特色,提升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软实力。

(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