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量学习题

合集下载

地籍测量学 (第二版)习题(周老师提供)

地籍测量学  (第二版)习题(周老师提供)

《地籍测量学》习题一.名词解释:1.地籍(现代):2.地籍调查:3.地籍测量:4.土地权属:5.界址点:6.图斑:7.宗地:8.边界系统:9.土地权属调查:1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12.土地利用变更调查13.土地等级评价(土地分等定级):14.房屋的产权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等:15.地籍图:16.变更地籍调查:17.数字地籍测量:18.土地测设:二.辨析题:1.宗地图和宗地草图2.飞地和间隙地3.地籍图和地形图4.房屋的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5.土地类型、土地分类系统、土地利用分类三.简答题:1-1现代地籍(多用途地籍)的含义是什么?1-2试述地籍的分类。

1-3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1-4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1-5简述地籍测量的特征(特点)。

1-6地籍调查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程序是什么?1-7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1-9试论述地籍测量学的任务、研究的内容和对象。

2-1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2-2简述地块和宗地的概念及其划分原则。

2-2-2地块与宗地的区别与联系。

2-3论述土地权属界址、边界系统和边界类型。

2-4简述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2-4-1简述土地权属调查的内容。

2-5土地权属调查中,违约指界如何处理?2-6土地权属界线的争议如何调查处理?2-7简述界址调查的指界方法。

2-8什么是飞地、间隙地、争议地?2-9试对宗地草图进行论述。

2-9-1宗地草图上应表达哪些内容?2-10土地权属界址与权属调查的基本要求。

2-11在地籍测量中,需要设置界址标志,请问设置界址标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3-1试述常用的土地分类体系。

3-2试述我国现行土地分类的原则。

3-3试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

3-4试述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基本技术流程。

3-5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常用的基础测绘图件有哪些类型?3-6比较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请说说它们之间的不同与联系。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界限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地形测量B. 地籍测量C. 水准测量D. 重力测量2. 地籍图的比例尺通常是多少?A. 1:500B. 1:1000C. 1:2000D. 1:50003. 地籍测量中,用于表示土地权属的符号是什么?A. 红线B. 蓝线C. 绿线D. 黄线4. 土地登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A. 土地法B. 城市规划法C. 建筑法D. 环境保护法5. 地籍测量中,用于确定土地面积的测量方法是什么?A. 面积测量B. 体积测量C. 长度测量D. 高度测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地籍测量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土地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土地使用权的变更需要通过________进行登记。

8. 地籍图上,土地的界线通常用________表示。

9. 土地登记簿是记录土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重要文件。

10. 地籍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

12. 解释地籍测量中土地登记簿的作用。

13. 描述地籍测量中土地面积的计算方法。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假设一块长方形土地的长为200米,宽为150米,请计算该土地的面积。

15. 假设一块三角形土地的底边长为300米,高为200米,请计算该土地的面积。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6. 论述地籍测量在土地管理中的重要性。

地籍测量期末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A5. A二、填空题6. 位置、界限、面积7. 土地登记簿8. 红线9. 权属、界限、面积10. 测量杆、全站仪、GPS设备三、简答题11. 地籍测量的基本流程包括:确定测量范围、收集基础资料、实地测量、绘制地籍图、进行土地登记和更新地籍信息。

地籍测量课后习题

地籍测量课后习题

1地籍的定义: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2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六个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3现代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4地籍的分类:(1) 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 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 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5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1) 目的: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和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2) 内容: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3) 原则:①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②实事求是的原则③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④符合多用途的原则6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1)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2)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具体内容:①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②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③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④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⑤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⑥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地籍测量试题

地籍测量试题

中期作业一、名词解释1. 地籍及其含义:2. 地籍测量:3. 土地权属调查:4. 地块、图斑、宗地:5.土地税:6.地籍图:二、选择题1.地籍最初是为( )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等状况的田赋清册和簿册。

A.产权B.征税C.登记D.法律2.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

A.地块B.地类C.宗地D.图斑3.地籍调查按时期和工作任务的不同,可划分为( )两大类。

A.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B.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C.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D.土地权属调查和地籍调查4.变更地籍调查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满足变更土地登记的要求,适应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保持地籍资料的( ),对宗地变化信息的调查。

A.现势性B.精确性C.完整性D.规范性5.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求,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应按()调查并标注地类。

A.一级地类B.二级地类C.三级地类D.实际需要6.共用宗地是指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 )的宗地。

A.容易划清B.难以划清C.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小D.可以划清但面积较大7.地籍调查的核心是( )。

A.土地使用者法人身份调查B.土地使用者单位性质调查C.地籍测量D.权属调查8.单位使用的土地,由单位的( )出席指界。

A.房管人B.法人代表C.后勤管理人员D.技术管理人员9.违约缺席对调查结果如有异议,须在收到调查结果之日起,( )日内重新提出划界申请。

A.10 B.15 C.30 D.6010.( )是土地证书的附图。

A.地籍图B.房屋平面图C.宗地图D.宗地草图11.在土地征用或征收、土地出让或转让时,一般采用( )法计算宗地面积。

A.解析B.图解坐标C.求积仪D.方格网12.地籍测量坐标系最好选择国家统一的( )带平面直角坐标系,使其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

A.1.5°B.3°C.6°D.9°13.变更地籍测量一般不进行( )。

地籍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地籍测量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的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图、数、表的形式表示。

2地籍的含义?1地籍是由国家建立管理和的2土地权属是地籍的核心3以地块为基础的建立地籍4必须描述地块内附着物的状况5地籍是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3地籍是用连续成片的最小地块(宗地)为土地调查的基本单元而建立的土地清册。

地块的基本信息有3种数据表土地清册地籍图。

数据表——地籍调查表、房屋调查表4地籍的功能?地理性功能、经济功能、产权保护功能、土地利用管理功能、决策功能、管理功能。

5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划分,地籍可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城乡的不同特点划分,地籍可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所谓初始地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后,建立的新的土地清册。

日常地籍是针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变化,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装、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6地籍测量的定义: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基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的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编制,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和正确性。

7同其他测量工作一样,地籍测量也遵循一般的测量原则既先控制后碎步,有高级到低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

检核原则“边工作边检核或步步有检核的组织原则”。

8地籍测量的特征?(1)地籍测量是一项基础性的具有政府行为的测绘工作,是政府行使土地行政管理职能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政技术行为。

(2)地籍测量为土地管理提供了精确、可靠的地理参考系统。

(3)地籍测量具有勘验取证的的法律特征(4)地籍测量的技术标准必须符合土地法律的要求(5)地籍测量有非常的现势性(6)地籍测量技术和方法是对当今测绘技术和方法的应用集成。

地籍测量学课后题

地籍测量学课后题

1.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哪六个基本问题?①“是谁的”②“在哪里”③“有多少”④“在什么时候”⑤“为什么”⑥“怎么样”2.地籍调查的目的、内容和原则是什么?目的:珍惜并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内容:①税收地籍调查的内容:一是土地权利状况,即纳税人情况,包括姓名或单位名称、地址等;二是计算赋税的依据,即需要纳税的土地类型、土地面积和土地等级等。

②产权地籍调查的内容: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内容,同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和其他要素。

③多用途地籍调查的内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原则:①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和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的原则;②实事求是的原则;③符合地籍管理的原则;④符合多用途的原则3.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含义: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内容: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4.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确认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四种如何确认:①农村地区(含城市郊区)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不但形式复杂,而且往往用地手续不齐全,因此,应将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结合起来确认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铁路、公路、军队、风景名胜区和水利设施等用地,其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各管理部门②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单位用地红线图;房地产使用证;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和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城市住宅用地确权的文件5.简述地块和宗地的概念及其划分的原则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元。

特征:在空间上具有连续性;空间位置是固定的,边界是相对明确的;“同类属性既可以是某一种属性,也可以是某一类属性的集合宗地: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

根据地块的含义,宗地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辨认出确定的权利、利用、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6.简述土地权属界址、边界系统和边界类型土地权属界址:包括界址线、界址点和界标。

地籍测量学习题

地籍测量学习题

地籍测量学习题第一篇:地籍测量学习题第一章1.地籍信息回答了土地及其附着物的哪六个基本问题?第一,“是谁的”,具体指权属主与土地及其附着物之间的法律关系。

第二,“在哪里”,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空间位置。

第三,“有多少”,具体指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量的描述。

第四,“在什么时候”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时间。

第五,“为什么”,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存在依据及其有关说明。

第六,“怎么样”,具体指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利和利用的发生、转移、消灭等事件的过程说明或依据。

2.地籍测量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地籍测量是为获取和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的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是测定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等。

地籍测量的具体内容(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和地籍图根控制点;(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和土地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进行面积的平差和统计;(5)进行土地信息的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的修测、重测和地籍簿册的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的现势性与正确性;(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的要求,进行有关的地籍测量工作。

3.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1)各级行政境界2)地籍区与地籍子区界 3)宗地界址点与界址线4)地籍号注记 5)宗地坐落6)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注记7)土地权属主名称8)土地等级4.地籍测量结束后应上交哪些材料?地籍调查测量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以下成果资料文字部分1)技术设计书2)土地确权规定3)检查报告4)工作总结5)技术总结6)土地利用分类统计分析报告7)验收报告地籍调查部分1)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2)丈量原始记录3)宗地草图4)各类权源文件地籍测量部分(1)各等级控制网布点图、点之记、观测原始记录、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图(2)仪器检定资料(3)地籍索引图(4)地籍图、宗地图(5)空间数据表、属性数据表和综合数据表(6)界址点坐标册面积量算部分(1)面积量算表(2)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3)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4)共用土地面积量算表【采用数字化作业时还应提交相应的磁盘等数据资料文件】5.简述地籍测量学测绘科学的区别与联系?地籍测量学是以现代测绘科学技术为基础,立足于土地权利和土地利用的空间特征,以土地的管理、经济及其法律为支撑来研究土地信息的采集、处理和表达的工程技术科学测绘学属自然科学范畴的科学,是为人们了解和改造自然服务的,它研究的对象是地球表面,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球表面的形态,并将地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6.试论述地籍测量学的任务、研究的内容和对象?地籍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地块的位置、面积,保持土地利用过程中所发生的地块的分割、合并、产权转移和利用类别变化的现势性和精确性。

《地籍测量学》复习题

《地籍测量学》复习题

《地籍测量学》复习题一、解释名词(每题2分,共20分)1、 任意中央子午线2、 勘界测绘3、 宗地图4、 变更地籍测量5、 地块7、直线定线8、地籍控制测量9、土地坐落10、放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利用全站仪进行数据采集需先设置 、再设置 然后进行数据采集。

2、地籍信息回答土地及其附着物 、 、 、 、 、 等基本问题。

3、地面点的地理坐标是使用 和 来表示。

4、解析法面积量算常用的方法为 、 和 三种。

5、影像融合有 、 和 三种主要方法。

6、地籍图比例尺选取主要考虑 、 、 、 等因素 。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40分)1、地籍要素包括哪些内容?2、测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的方法。

3、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前,主要应准备哪些资料?4、现状地物调绘有哪些基本要求?5、如何进行双层埋石?6、土地性状调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7、共有面积的分摊原则是什么?8、布设平面控制网主要原因是什么?四、论述题(每题4分,共20分)现对泰安城区(200km2)进行城镇初始地籍测量,你认为应准备哪些测绘仪器?首级控制网是什么?1:500比例尺地籍图多少幅?基本控制点有多少个?最后应提交成果资料有哪些?2分,共计20分)1、任意中央子午线2、水平角3、确权4、地籍图5、偶然误差6、宗地7、直线定线8、解析地籍测量9、土地坐落10、放样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利用全站议进行数据采集需先设置 、再设置 然后进行数据采集。

2、布设平面控制网的原则是 、 、 、 。

3、地面点的地理坐标是使用 和 来表示。

4、界址点测站测定的方法为 、 和 三种。

5、全站议数据传输时需设置 、 和 三个参数。

6、水准仪的使用包括水准仪的 、 、 、、 、 。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b) 三角测量的优缺点是什么?c)为什么要布设平面控制网?d)全站议快速安置方式是什么?e)简述闭合导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f)如何进行双层埋石?g)地籍测量的内容是什么?h)简述经纬仪的基本操作步骤?h)面积量算的方法有哪些?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计20分)现对泰安城区进行城镇初始地籍测量,你认为应准备哪些测绘仪器?首级控制网是什么?技术设计书包括哪些内容?最后应提交成果资料有哪些?一、解释名词(每题2分,共20分)1、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2、水平角3、测回法4、直线定线5、偶然误差6、宗地7、方里格8、解析地籍测量9、土地坐落10、基本地籍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利用全站议进行数据采集需先设置、再设置然后进行数据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籍测量学习题
第一章
1、现代地籍得含义就是什么?
答:现代地籍就是指由国家监管得,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得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与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得集合,用图,数,表等形式表示。

5、地籍调查得目得,内容与原则就是什么?
答:地籍调查得目得:为维护土地制度,保护土地产权,制定土地政策与合理利用土地等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调查得内容:
1.税收地籍调查得内容:土地权属状况与计算赋税得依据
2.产权地籍调查得内容:以土地权属调查为核心内容,同时调查土地利用状况与其她
要素
3.多用途地籍调查得内容:
1.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属,包括权利人状况,权源,权利性质,权利限制等。

2.土地及其附着物得位置,包括地理位置,权属界址等。

3.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数量,包括土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建筑等。

4.土地及其附着物得质量,包括土地等级,基准地价,建筑物得结构与层次,
各种房地产价格等。

5.土地及其附着物得利用状况,包括土地类型,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间距,
各类别面积比例。

地籍调查得原则:
1.符合国家土地,房地产与城市规划等有关法律得原则。

2.实事求就是得原则。

3.符合地籍管理得原则。

4.符合多用途得原则:
1.以地块为单位进行地籍调查。

2.调查前应收集有关测绘,地政,房地产产权产籍,规划,建筑物报建等资料。

3.应采用空间上全覆盖得调查方法,调查区域得每一块土地,每一个宗地得情
况都要调查清楚,包括道路,桥梁,河流,水面,山地,农田等。

4.地籍调查结果要做到图形,数据,簿册之间具有清晰得一一对应关系
6、地籍测量得含义与内容
答:地籍测量就是为获取与表达地籍信息所进行得测绘工作。

其基本内容就是测量土地及其附着物得权属、位置、数量、质量与利用状况等。

具体内容有:
(1)地籍控制测量,测量地籍基本控制点与地籍图根控制点。

(2)界线测量,测定行政区划界线与土地权属界线得界址点坐标。

(3)地籍图测绘,测绘分幅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房产图、宗地图等。

(4)面积测算,测算地块与宗地得面积,进行面积得平差与统计。

(5)进行土地信息得动态监测,进行地籍变更测量,包括地籍图得修测、重测与地籍薄册得修编,以保证地籍成果资料得现势性与正确性。

(6)根据土地整理、开发与规划得要求,进行有关得地籍测量工作。

第二章
2、土地权属得确认方式有哪几种?如何确认土地权属?
答:土地权属得确认方式有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仲裁确认四种方式。

如何确认土地权属:
(1)农村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得确认应将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或仲裁确认几种方式结合起来确认。

对于完成了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得地区,其调查成果得表册与图件就是很有说服力得确权文件,应予确认。

(2)城市土地所有权为国家所有,权属主只有土地使用权。

城市土地使用权主要按下述文件确认:单位用地红线图,房地产使用证,土地使用合同书、协议书、换地书等,征地批准书与合同书,有偿使用合同书与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城市住宅用地确权得文件。

3、简述地块与宗地得概念及其划分原则
答:地块就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得最小土地单元。

宗地就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得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得用地范围。

宗地划分基本原则:
(1)由一权属主所有或使用得相连成片得用地范围划分为一宗地;
(2)如果同一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得两块或两块以上得土地,则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得宗地;
(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得用地范围得,化为一宗地,称组合宗地;
(4)对一个权属主拥有得相连成片得用地范围,如果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与未建成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期不同等情况在实地又可以划分清界限得,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5、土地权属调查得内容与基本程序
答:内容:
1、土地得权属状况,包括宗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取得土地时间、土地使用者或者所有者名称、土地使用期限等。

2、土地得位置,包括土地得坐落、界址、四至关系等。

3、土地得行政区划界限,包括行政村划界限(相应级界线)、村民小组界线(相应级界线)、乡(镇)界线、区界线以及相关得地理名称等。

4、对城镇国有土地,调查土地得利用状况与土地级别。

基本程序:
1、拟定调查计划;
2、物质方面准备;
3、调查底图得选择;
4、街道与街坊得划分;
5、发放通知书;
6、土地权属资料得收集、分析与处理;
7、实地调查;
8、资料整理、
10、什么就是飞地、间隙地、争议地?
答:飞地就是指镶嵌在另一个土地所有权地块之中得徒弟所有权地块。

间隙地就是指无土地使用权属主得空置土地。

争议地就是指有争议得地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土地权属主都不能提供有效得确权文件,却同时提出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得地块
第三章
1、试简述土地常用分类
答:我国得土地分类体系大致有以下三种: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又称土地类型分类,它主要依据土地自然特性得差异性分类,可以依据土地得某一自然特性分类,也可以依据土地得自然综合特性分类。

(2)土地平价分类体系:又叫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

它主要依据土地得经济特性,如土地得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进行分类。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主要依据土地得综合特性进行分类。

3、试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得目得,内容与原则
答:目得: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于有关政策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为建立土地登记与土地统计制度服务:为全面管理土地服务:
内容:查清村与农林渔牧及居住点得厂矿,机关,团体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得土地权属界限与村以上各级行政辖区界限范围: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及分布,量算地类面积: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辖区范围汇总面积与各地类面积:编制分幅土地权属界限范围及县乡两级土地利用现状图:调查总结土地权属及土地利用经验与教训,提出合理利用土地建议:原则:实事求就是:全面调查:一查多用:科学方法:以改进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为宗旨:以地块为单位进行调查。

第四章
2、简述土地等别、土地级别与土地等级评价得含义。

答:土地等别,在城镇,反映城镇之间得土地质量差异;在农村,反映农用地潜在得(或理论得)区域自然质量、平均利用水平与平均效益水平得不同所造成得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土地级别,在城镇,反映城镇内部得土地质量差异;在农村,反映因农用地现实得(或实际可能得)区域自然质量、利用水平与效益水平不同所造成得农用地生产力水平差异。

土地等级评价,又叫土地分等定级,就是指在特定得目得下,对土地得自然与经济属性进行综合鉴定并使鉴定结果等级化得工作。

土地用途不同,衡量等级得指标亦不同。

按城乡土地得特点不同,土地分等定级可以分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与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两种类型。

5、城镇土地分等定级主要有哪些方法?
答:目前主要有三种,即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地价分区定级法。

(1)多因素综合评定法就是通过对城市土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表现出得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土地得使用价值或价值及其在空间分布得差异性,并以此划分土地级别得方法。

指导思想就是从影响土地得使用价值或质量得原因着手,采用由原因到结果,由投入到产出得思维方式。

(2)级差收益测算评定法就是通过级差收益确定土地级别得方法。

指导思想就是从土地得产出(企业利润)入手,认为土地级别有土地得级差收益体现,级差收益又就是企业利润得一部分,所以由土地得区位差异所产生得土地级差收益完全可以通过企业利润反映出来。

(3)地价分区定级法,指导思想就是直接从土地收益得还原量(地价)出发,根据地价水平高低在地域空间上划分地价区块,制定地价区间,从而划分土地级别得。

第五章
1、试述房屋调查得主要内容。

答:房屋调查得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房屋得权属:包括权利人、权属来源、产权性质、产别、墙体归属、房屋权属界
线草图。

(二)房屋得位置:包括房屋得坐落、所在层次。

(三)房屋得质量:包括层数、建筑结构、建筑年份。

(四)房屋得用途:指房屋目前得实际用途,也就就是指房屋现在得使用状况。

(五)房屋得数量: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共有面积、产权面积、
宗地内得总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等。

2、房屋得数量包括哪些?试比较解析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共有面积、产权面积、总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

答:房屋得数量包括:建筑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共有面积、产权面积、宗地内得总面积、套内建筑面积等。

建筑占地面积:指房屋底层外墙外围水平面积,一般与底层房屋建筑面积相同;
建筑面积:指房屋外墙勒脚以上各层得外围水平投影面积,包括阳台、挑廊、地下室、室外楼梯等,有上盖,结构牢固,层高2、20m以上(含2、20m)得永久性建筑。

使用面积:指房屋户内全部可供使用得空间面积,按房屋得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共有面积:指各产权主共同拥有得建筑面积。

产权面积:指产权主依法拥有房屋所有权得房屋建筑面积。

总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等于计算容积率得建筑面积与不计算容积率得建筑面积之与。

套内建筑面积:由套内房屋得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套内阳台面积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