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公式大全

合集下载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e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e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注:1.I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4〕。

根本计算公式如下:2.W称为截面抵抗矩〔mm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根本计算公式如下:3.i称截面回转半径〔mm〕,其根本计算公式如下:4.上列各式中,A为截面面积〔mm2〕,y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I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2.1 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2.2 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4 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5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3.1 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例1] 二跨等跨梁l=5m,均布荷载q=11.76kN/m,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29.4kN,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B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mVB左=〔-0.625×11.76×5〕+〔-0.688×29.4〕[例2] 三跨等跨梁l=6m,均布荷载q=11.76kN/m,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 M1=0.080×11.76×62=33.87kN·m。

3.2 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结构力学2》公式小汇

《结构力学2》公式小汇

《结构力学2》公式小汇第9章矩阵位移法
1、单元转换矩阵
2、局部坐标系下单元刚度方程
3、整体坐标下单元刚度方程公式
4、等效节点荷载公式
5、单元杆端力计算公式
第16章结构的极限荷载
1、屈服弯矩、极限弯矩
2、上限定理(极小定理)、下限定理(极大定理)
第10章结构的动力计算
单自由度体系
1、无阻尼简谐荷载作用下过渡阶段位移
2、无阻尼强迫振动杜哈梅积分位移
3、短时突加荷载(F P(t)=F P0 (0≤t≤u))作用下位移、动力系数t≤u时,
t>u时,
4、有阻尼自由振动位移及阻尼比计算公式
ξ<1,
ξ=1,
5、有阻尼强迫振动杜哈梅积分位移
6、有阻尼简谐荷载作用下平稳阶段位移
多自由度体系
7、双层刚架刚度矩阵[K]
8、刚度法运动方程、频率方程
9、刚度法的第一、二频率解
10、刚度法第一、二主振型
11、柔度法的第一、二频率解
12、柔度法第一、二主振型
13、柔度法运动方程、频率方程
14、主振型第一、二正交关系
15、正则坐标运动方程
其中,16、强迫振动的主振型叠加法正则坐标计算公式
17、能量法求第一频率(瑞利法)公式。

吉林省考研土木工程基础复习资料结构力学常用公式总结

吉林省考研土木工程基础复习资料结构力学常用公式总结

吉林省考研土木工程基础复习资料结构力学常用公式总结吉林省考研土木工程基础复习资料——结构力学常用公式总结一、引言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它研究的是结构物的受力特性以及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在考研复习中,掌握并理解结构力学中的常用公式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吉林省考研土木工程基础复习资料中结构力学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帮助考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静力平衡公式1. 受力平衡方程在静力平衡的前提下,对于一个结构物或结构体的平衡状态,可以得到以下受力平衡方程:∑F_x = 0∑F_y = 0∑F_z = 0∑M_x = 0∑M_y = 0∑M_z = 0其中,∑F_x、∑F_y、∑F_z分别表示结构物或结构体在x、y、z方向上的合力,∑M_x、∑M_y、∑M_z分别表示结构物或结构体绕x、y、z轴的合力矩。

2. 应力公式在结构力学中,应力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内力,常用的应力分为正应力和剪应力,相关的公式如下:正应力:σ = F / A剪应力:τ = F / A三、梁的受力和挠度公式1. 梁的受力公式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物,其受力特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弯矩:M = -EI(d^2y/dx^2)剪力:V = -E(d^3y/dx^3)其中,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矩,y表示梁的挠度。

2. 梁的挠度公式对于梁的挠度计算,常用的公式有以下几个:弯曲挠度:δ = (5WL^4) / (384EI)剪切挠度:θ = (0.5VxL) / (GJ)其中,W表示梁的集中荷载,L表示梁的长度,G表示剪切模量,J 表示极惯性矩。

四、柱的受力公式1. 柱的稳定性判断柱的稳定性判断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Euler公式:(π^2EI)/ (KL)^2 ≤ p其中,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矩,K表示杆件的端部支撑条件,L表示杆件的长度,p表示柱的承载力。

2. 柱的屈曲载荷柱的屈曲载荷计算可以使用以下公式:Pe = (π^2EI) / L^2其中,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矩,L表示柱的长度。

岩土基础--结构力学公式定理汇总

岩土基础--结构力学公式定理汇总

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组成法则:
静定结构特性:
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
位移计算公式可以用图乘法计算:
常见图形的型心位置和面积:
常见图形的图乘结果:
温度改变引起的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支座移动引起的静定结构位移计算公式:
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典型方程:
单跨超静定梁杆端弯矩和杆端剪力取值表:、
位移求解超静定结构的典型方程:
影响量的计算公式:
1、集中荷载作用下的影响量
2、均布荷载作用下影响量
单自由度系统的运动方程:
自振周期
工作频率
自振(圆)频率
试验测定阻尼比
强迫振动动力系数。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

土木工程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在土木工程结构力学中,掌握和记忆各类重要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在分析和设计土木结构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结构力学中的重点公式,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1. 应力和应变1.1 线弹性应力-应变关系:σ = Eε其中,σ是应力,E是弹性模量,ε是应变。

1.2 泊松比:ν = -εt/εl其中,ν是泊松比,εt是横向应变,εl是纵向应变。

2. 梁的基本公式2.1 弯矩和剪力:弯矩: M = -EI(d^2y/dx^2)剪力: V = -EI(d^3y/dx^3)在上述公式中,M表示弯矩,V表示剪力,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y表示位移,x表示距离。

2.2 梁的挠度:δ = (F*l^3)/(3EI)其中,δ表示挠度,F表示外力,l表示梁的长度,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

3. 柱和压杆的公式3.1 柱的稳定性:Pcr = π^2EI/[(KL)^2]其中,Pcr表示临界压力,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K表示杆件的有效长度系数,L表示柱的长度。

3.2 压杆的最小截面面积:Amin = (Fcr*S)/σy其中,Amin表示最小截面面积,Fcr表示临界力,S表示长度,σy表示材料屈服应力。

4. 桁架结构的公式4.1 桁架成员的力:F = (PL)/(AE)其中,F表示力,P表示外力,L表示成员长度,A表示横截面面积,E表示弹性模量。

4.2 桁架的稳定性:Ncr = (π^2EI)/[(KL)^2]其中,Ncr表示临界力,E表示弹性模量,I表示截面惯性矩,K表示杆件的有效长度系数,L表示桁架的长度。

5. 地基基础的公式5.1 承载力:q = cNc + q'Nq + 0.5γBNγ其中,q表示承载力,c表示黏土的凝聚力,Nc表示凝聚力系数,q'表示黏聚力的有效张力,Nq表示摩擦系数,γ表示土的重度,B表示基础底面积,Nγ表示重度系数。

土木工程公式大全

土木工程公式大全

土木工程公式大全作为土木工程专家,我很高兴为您提供一些常用的土木工程公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式和方程:1.算法计算公式:-电流密度公式:I=P/A,其中I为电流密度,P为电流,A为电流截面面积。

-电阻公式:R=ρL/A,其中R为电阻,ρ为电阻率,L为导体的长度,A为导体的横截面面积。

-空气阻力公式:FA=0.5*ρ*Cd*A*V^2,其中FA为空气阻力,ρ为空气密度,Cd为物体的阻力系数,A为物体的横截面积,V为物体的速度。

2.结构力学公式:-弯矩公式:M=F*d,其中M为弯矩,F为力的大小,d为力到支点的距离。

-梁的弯曲应力公式:σ=My/I,其中σ为弯曲应力,M为弯矩,y为梁的纵坐标,I为梁的截面转动惯量。

-雪载公式:Fs=C*A*S,其中Fs为雪载力,C为雪的密度系数,A为建筑物的部分面积,S为该部分面积上的雪深度。

3.流体力学公式:-流量公式:Q=A*V,其中Q为流量,A为流体横截面的面积,V为流体的速度。

-波动力公式:F=ρ*A*V^2,其中F为波动力,ρ为流体的密度,A 为物体的横截面面积,V为物体的速度。

-雨水沟排水能力公式:Q=0.278*Cd*A*I,其中Q为排水能力,Cd为流动系数,A为沟槽断面积,I为水流坡度。

4.土力学公式:-斯托克斯公式:F=π*μ*R*V,其中F为阻力,μ为流体的粘度,R 为物体的半径,V为物体在流体中的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g,其中F为重力,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

-承载力公式:q=c+γ*z+0.5*γ*H,其中q为地基承载力,c为地基的凝聚力,γ为土壤的容重,z为地基的深度,H为土壤的表面载荷。

5.水文学公式:-下渗率公式:Q=K*A*(H1-H2)/L,其中Q为下渗率,K为土壤的渗透系数,A为土壤的横截面面积,H1为土壤表面的水位,H2为土壤下面的水位,L为土壤的厚度。

-降雨强度公式:I=P/T,其中I为降雨强度,P为降雨量,T为降雨的时间。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完整资料).doc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结构力学公式大全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注:1.I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4)。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2.W称为截面抵抗矩(mm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3.i称截面回转半径(mm),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4.上列各式中,A为截面面积(mm2),y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I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内力及变形表2.1 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2.2 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4 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2.5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3.等截面连续梁的内力及变形表3.1 二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例1] 已知二跨等跨梁l=5m,均布荷载q=11.76kN/m,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29.4kN,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 MB支=(-0.125×11.76×52)+(-0.188×29.4×5)=(-36.75)+(-27.64)=-64.39kN·mVB左=(-0.625×11.76×5)+(-0.688×29.4)=(-36.75)+(-20.23)=-56.98kN[例2] 已知三跨等跨梁l=6m,均布荷载q=11.76kN/m,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 M1=0.080×11.76×62=33.87kN·m。

3.2 三跨等跨梁的内力和挠度系数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北京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

北京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

北京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北京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结构力学重点公式速记】1500字一、引言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研究力学原理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掌握结构力学的重要公式是考研复习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北京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中的结构力学重点公式,并提供速记技巧,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二、受力分析1. 静力平衡:ΣF=02. 力的分解:F_x = F·cosθ, F_y = F·sinθ3. 力矩平衡:ΣM=04. 支反力计算:ΣF_x=0, ΣF_y=0, ΣM=0三、悬臂梁1. 悬臂梁的最大弯矩:M_max = F·l2. 悬臂梁的最大挠度:δ_max = (F·l^3)/(3·E·I)3. 悬臂梁的自振频率:f = (1/2π)·√(E·I/(m·l^3))四、简支梁1. 简支梁的最大弯矩:M_max = F·l/22. 简支梁的最大挠度:δ_max = (5·F·l^4)/(384·E·I)3. 简支梁的自振频率:f = (1/2π)·√(E·I/(m·l^3))五、梁的切线方向剪力和正交方向弯矩1. 切线方向剪力公式:V = dM/dx2. 正交方向弯矩公式:M = -EI(d^2v/dx^2)六、柱1. 柱的临界压力:P_cr = π^2·E·I/(K·l_r^2)七、悬链线1. 悬链线的切线方向张力公式:T = w·cosh(x/h)2. 悬链线的法向方向张力公式:H = w·sinh(x/h)八、杆件1. 杆件的弯曲刚度:EI = ∑(A_i·E_i·l_i^3)2. 杆件的最大挠度:δ_max = (5·F·l^4)/(384·E·∑(A_i·L_i^3))3. 杆件的自振频率:f = (1/2π)·√(E·∑(A_i·L_i^3)/(m·l^3))九、结构稳定性1. 结构的稳定条件:ΣN_c·sinθ_c=0, ΣN_c·cosθ_c=M, ΣN_c=02. 梁的屈曲临界力:P_cr = π^2·E·I/(l_r^2)3. 柱的屈曲临界力:P_cr = π^2·E·A/(l_r^2)十、总结通过对北京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中结构力学重点公式的总结和速记技巧的介绍,相信大家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复习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三跨等跨梁的力和挠度系数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3.3 四跨等跨连续梁力和挠度系数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3.4 五跨等跨连续梁力和挠度系数
注:同三跨等跨连续梁。
3.5 二不等跨梁的力系数
5.上列各项几何及力学特征,主要用于验算构件截面的承载力和刚度。
2、单跨梁的力及变形表
2.1 简支梁的反力、剪力、弯矩、挠度
2.2 悬臂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3 一端简支另一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4 两端固定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2.5 外伸梁的反力、剪力、弯矩和挠度
3.等截面连续梁的力及变形表
结构力学公式大全
1、常用截面几何与力学特征表
注:1.I称为截面对主轴(形心轴)的截面惯性矩(mm4)。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2.W称为截面抵抗矩(mm3),它表示截面抵抗弯曲变形能力的大小,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3.i称截面回转半径(mm),其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4.上列各式中,A为截面面积(mm2),y为截面边缘到主轴(形心轴)的距离(mm),I为对主轴(形心轴)的惯性矩。
K=1
(2)带拉杆双铰拱
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力变形修正系数
式中E——拱圈材料的弹性模量;
E1——拉杆材料的弹性模量;
A1——拉杆的截面积。
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力变形修正系数(略去拱圈轴向力变形影响)
式中f——为矢高;
l——为拱的跨度。
6.刚架力计算表
力的正负号规定如下:
V——向上者为正;
注:1.M=表中系数×ql21;V=表中系数×ql1;
2.(Mmax)、(Vmax)表示它为相应跨的.M=表中系数×ql21;V=表中系数×ql1;
2.(Mmax)、(Vmax)为荷载在最不利布置时的最大力。
4.双向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力及变形系数表
符号说明如下:
=(-36.75)+(-27.64)=-64.39kN·m
VB左=(-0.625×11.76×5)+(-0.688×29.4)
=(-36.75)+(-20.23)=-56.98kN
[例2]已知三跨等跨梁l=6m,均布荷载q=11.76kN/m,求边跨最大跨中弯矩。
[解]M1=0.080×11.76×62=33.87kN·m。
式中Ic——拱顶截面惯性矩;
Ac——拱顶截面面积;
A——拱上任意点截面面积。
当为矩形等宽度实腹式变截面拱时,公式I=Ic/cosθ所代表的截面惯性矩变化规律相当于下列的截面面积变化公式:
此时,上式中的n可表达成如下形式:
下表中列出了矩形等宽度实腹式变截面拱的n值。
2)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力变形修正系数,近似取
刚度
式中E——弹性模量;
h——板厚;
ν——泊松比;
ω、ωmax——分别为板中心点的挠度和最大挠度;
Mx——为平行于lx方向板中心点的弯矩;
My——为平行于ly方向板中心点的弯矩;
Mx0——固定边中点沿lx方向的弯矩;
My0——固定边中点沿ly方向的弯矩。
正负号的规定:
弯矩——使板的受荷面受压者为正;
3.1 二跨等跨梁的力和挠度系数
注:1.在均布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ql2;V=表中系数×ql;。
2.在集中荷载作用下:M=表中系数×Fl;V=表中系数×F;。
[例1]已知二跨等跨梁l=5m,均布荷载q=11.76kN/m,每跨各有一集中荷载F=29.4kN,求中间支座的最大弯矩和剪力。
[解]MB支=(-0.125×11.76×52)+(-0.188×29.4×5)
挠度——变位方向与荷载方向相同者为正。
4.1 四边简支
4.2 三边简支,一边固定
4.3 两边简支,两边固定
4.4 一边简支,三边固定
4.4 四边固定
4.5 两边简支,两边固定
5.拱的力计算表
5.1各种荷载作用下双铰抛物线拱计算公式
注:表中的K为轴向力变形影响的修正系数。
(1)无拉杆双铰拱
1)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轴向力变形修正系数
H——向者为正;
M——刚架中虚线的一面受拉为正。
6.1 “┌┐”形刚架力计算表(一)
6.2“┌┐”形刚架力计算表(二)
6.3“
”形刚架的力计算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