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导读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水浒传》导读课教学反思初中语文

《水浒传》导读课教学反思初中语文

《水浒传》导读课教学反思初中语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曾经讲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著的阅读也不例外,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究。

高尔基讲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经典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明白得能力、鉴赏能力,积存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体会,激发他们的制造思维、进取精神。

«新课标»对中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打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许多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让学生想阅读、爱阅读,在阅读中受益、在阅读中成长。

然而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学习压力确实专门大,因此喜爱阅读校园、青春、网络、游戏、侦察、言情、卡通、武侠等读物,用以在紧张的应试教育压力下获得一种缓解、开释、调剂和放松。

关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枯燥和乏味。

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所谓名著,是差不多被证明了的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里面丰富的内涵能够增强我们的人文底蕴,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不至于成为〝文明的野蛮人〞。

名著的内涵博大精深,只有学生真正喜爱上了名著,名著的阅读才会成为其阅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成为他们要紧的精神食粮,才会真正增加他们的人文底蕴,进而潜移默化的阻碍他们的人一辈子。

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让他们期望找时刻去阅读、去了解、去消化,就成了教师导读名著的重中之重。

一部«水浒传»杰出纷呈,故情况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短短一节导读课不管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杰出全部教授给学生。

那么,水浒人物、小讲主题、成书背景、艺术成就等等需要讲的看起来专门多专门多,怎么讲该从哪里入手呢?面面俱到明显不可能,也确实办不到。

《水浒传》教学反思

《水浒传》教学反思

《水浒传》教学反思水浒传教学反思引言本文是对《水浒传》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的文档。

目标设定在教学《水浒传》时,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该作品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并能分析其中的道德与社会问题。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 组织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让他们能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复杂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角色扮演:通过组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品的内容,增强他们的参与和理解。

3. 组织作文比赛:通过组织作文比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观,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水浒传》的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比如学生们对作品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他们在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中表现积极。

同时,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我们无法全面覆盖作品中的所有情节和人物,导致学生对一些细节理解不够深入;其次,一些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投入不够,没有完全理解和表达角色的内涵;最后,一些学生在写作比赛中展示出的思考和表达能力还有待提高。

改进措施为了改进教学效果,我们打算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加大时间安排:在教学计划中增加一些时间段,以便更全面地覆盖作品内容,并留出时间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2. 强化角色扮演活动:在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时,加强对角色内涵的解读,鼓励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角色形象。

3. 提供写作指导:在写作比赛前,给予学生更多的写作指导和范例,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结论通过反思和总结,《水浒传》教学的效果是有一些进展的,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对《水浒传》教学的反思和改进措施的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_《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浒传》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结合具体情节分析《水浒传》人物形象。

2.学习比较法全面客观的认识、品评《水浒传》人物形象。

一、串情节导入同学们,这些日子,我们一起读了名著《水浒传》,从书中,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好汉。

今天,我们将重点品读一个人物——鲁智深。

考考大家,你能说出多少关于鲁智深的故事情节?请抢答。

如果我让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你能排列得又快又准吗?我请人回答。

屏显PPT交流明确:③⑤④⑦②⑩①⑨⑥⑧看来同学们对鲁智深的故事把握比较全面。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鲁智深,先粗略地把握他的人物形象。

二、粗识智深一会儿,请同学们这样说话:我从情节,读出鲁智深是一个的人。

之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同学们就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对人物形象进行归纳概括。

我汇总了一下,一个小组选择课件方式,其他组以思维导图与手抄报的方式归纳。

我这里选择了一少部分导图与手抄报,与大家展示分享。

投屏展示。

大家看,模样不一,各有精彩。

下面,先请同学们根据你们以前的阅读积累,小组内简单交流准备,2分钟后我们全班交流。

好,小组开始准备吧。

我们小结一下:鲁智深陌路相逢的平民百姓如金氏父女,可以丢官弃职;为了有情有义的兄弟,可以坐牢,甚至送命;为了知己朋友,可以丢弃前程,甚至流落江湖。

嫉恶如仇、一路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鲁智深。

有人说交朋友就交鲁智深。

过渡:《水浒传》中这样的好汉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通过对比阅读的方法,深入把握鲁智深形象,从而学得一点阅读名著的方法。

板书:对比三、比较阅读,品析人物之前我们已经布置,在比较阅读环节,我们主要在鲁智深和李逵、林冲还有杨志中比较,你们可以在这些人的相同之处寻找差别,也可以比对人物的不同之处。

还是先请小组内交流,理顺思路,2分钟后派代表上台交流。

下面,我们请小组上台展示。

期待你们的精彩表现。

(一)鲁智深和李逵对比——鲁而自知1.小组PPT投屏展示比较语段,分享交流。

2.师点评:这个小组的选点很好,他们是同中寻异。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及反思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及反思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设计1【设计说明】《水浒传》作为一部经典的长篇小说,人物众多,情节曲折而又繁杂,对其主题思想的评价更是众说纷纭,对于初中生来说,要想真正读懂这部经典名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初中生读《水浒传》,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去关注紧张的情节和感兴趣的人物,而忽视对其文学性和思想性的探究,使得自己的阅读只停留在作品的表面,而没有深入分析,没有读懂作品的精髓。

【教学目标】1.学习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分析小说中的人物,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2.尝试创造性阅读,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学习合作探究,敢于表达不同的见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以画像激趣。

用多媒体显示戴敦邦所画的水浒人物,重点展示宋江、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主要人物,同时说明:戴敦邦是当代著名的人物画家,他所画的水浒人物,造型生动而又略有夸张,表现了水浒好汉的个性和英雄气,在电视剧《水浒传》(央视版)片尾出现的水浒人物画像,就是他的作品。

然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一:读了《水浒传》之后,你的头脑中会出现一些主要人物的形象,看一看画家笔下的水浒人物,同自己想象的人物形象是否一致?问题二:同自己的想象相比,你认为画家所画的人物有哪些好的地方或者不好的地方?问题三:大家都看过电视剧《水浒传》,你认为剧中的人物造型好不好?举例说明。

这些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兴趣,要敢于拿出时间让学生讨论和交流。

对于学生的表达,凡是言之成理的看法,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二、表达思考与发现。

要求:用“假如我是_____(宋江、武松、鲁智深、李逵……)”这样的句式说一段话,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理解,结合人物的特点,展开想象,说出人物另外的结局。

创意说明:一千个读者,便会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

读经典最忌人云亦云,要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

读《水浒传》之后,很多人都会对主要人物的结局不甚满意,用上述方式,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也利于其表达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初中语文_《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水浒传〉名著导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目标:1.通过典型人物的引读,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2.通过精彩段落的品读,掌握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

一、导语课前播放《好汉歌》,进行气氛渲染。

同学们,《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听了之后让人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古典名著《水浒》,对于《水浒》你了解多少呢?(要点提示:学生畅所欲言,可能想到的作者施耐庵,108将,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虽然大家以前通过电视、书籍对其中的故事有所了解,但把这本书全部读下来的人不多,对其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的更是不多,要想读好这部巨著不容易,所以希望通过今天这堂课,同学们能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然后真正走进《水浒》中,去充分感受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魅力。

二、读故事、识林冲在众多英雄中,老师先引领大家来认识林冲,讲一讲林冲的故事,看看他是怎样一步步由八十万禁军的教头,走上了反叛之路。

(一)把林冲的娘子拦着道:“你且上楼去,和你说话。

”林冲娘子红了脸道:“清平世界,是何道理,把良人调戏!”林冲赶到跟前,把那后生肩胛只一扳过来,喝道:“调戏良人妻子,当得何罪!”……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手软了。

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

……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

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

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

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请同学朗读这一下这段话,说说你看到了林冲怎样的内心变化?明确:林冲先是愤怒,喝斥调戏自己妻子的后生,但是看到是高俅的干儿子时,自己的手先软了下来了,即使鲁达要带人去打,也被他以高衙内不认识自己妻子的理由给挡了下来。

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明确:林冲顾忌到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以及高衙内是自己上司的干儿子的身份,即使心有怨怒,也不能、也不敢一释为快,这是林冲软弱性格表现之一。

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

水浒传阅读教学设计及反思水浒传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文化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教学设计和反思两个方面进行讨论,以探究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水浒传的阅读。

一、教学设计1. 目标设定在教学设计之初,我们需明确教学目标。

作为老师,我们希望学生通过阅读水浒传,能够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描写、故事情节以及其中蕴含的社会背景和价值观念。

同时,也期望学生能够通过思考和讨论,对水浒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学习要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将学习内容细化为几个重要的要点,以便帮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

比如,挖掘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宋江、林冲、李逵等,并对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进行分析;探究故事情节,把握主要的发展脉络和高潮迭起的情节转折;理解水浒传所反映的宋代社会背景和人文风貌等。

3. 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采用传统的课堂讲解方式,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和互动平台等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

比如,可以投影水浒传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呈现,引导学生进行线上讨论和交流。

4. 教学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可以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比如,给学生出一份水浒传的角色扮演作业,让学生选择并扮演自己喜欢的水浒传人物;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展示并分享自己对水浒传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如写一篇与水浒传相关的短文、演讲或者工艺品制作等。

二、反思1. 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反馈。

通过形成性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水浒传的理解程度和思考深度,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可以通过学生的作品和互动表现等,来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和方法。

2. 学生表现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现学生的优点和差距,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激励。

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助资料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水浒传。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及反思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案及反思
《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 统美德和道德观念,如忠诚、义气、仁爱、勇敢等。这些美 德和道德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有助于培养人 们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怀
《水浒传》所描绘的梁山好汉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体现了中华 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争取自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 重要意义,可以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丰富多彩,涉及历史、文化、哲学、心理等多个领域。通过阅读《水浒传》,可以拓宽 人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促进全面发展。同时,《水浒传》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也可以启迪人们的思想和智慧, 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课程主要内容及成果
创意写作:续写或改编水浒传故事
续写故事
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选择一个水浒传中的故事进行续 写。要求学生们在续写时保持故事的内在逻辑和人物形象 的一致性,同时注入新的创意和元素。
改编故事
学生们可以尝试对水浒传中的故事进行改编,将其置于现 代背景之下或者赋予新的解读。通过改编,帮助学生们理 解故事的普世价值和现实意义。
水浒传故事演讲比赛
01
故事选择
要求学生们从水浒传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作为演讲主题。
02 03
演讲准备
学生们在准备演讲时,需要对所选故事进行深入分析,并提炼出故事的 主题和意义。同时,他们还需要运用恰当的演讲技巧,如声音控制、肢 体语言等,以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演讲比赛
组织学生们进行水浒传故事演讲比赛,评选出优秀演讲者。通过比赛的 形式,激发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表达能力。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含反思

《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推进课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结合课内学习古典文学名著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文本。

2. 借助配音,拓宽学生的阅读方式。

3.以推进课为抓手,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1.结合课内学习古典文学名著的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外文本。

2. 借助配音,拓宽学生的阅读方式。

教学难点:以推进课为抓手,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方法:激趣导读法讨论交流法教学过程:一、导课早上好,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深呼吸,有没有闻到童年的味道?把书放在鼻边,再次深呼吸,什么味?淡淡的书墨香,这就是童年应该有的香气,童年因阅读而美好,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水浒传阅读进行时。

苏联大百科全书这样评价水浒传,水浒传是14世纪中国文学的纪念碑。

足以看出水浒传在我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二、读情节小说是什么呢?小说就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情节来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老师建议读小说一定要读长篇小说,因为长篇小说的人物会更加丰满,但是长篇小说对于我们而言,读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我们正在读的这本古典名著《水浒传》,是不是?老师这里摘录了一些名著原句,说来惭愧,凡是蓝色的字体我通通不了解它的意思。

两个虞候告诉道:“杨家那厮,强杀只是我相公门下一个提辖!直这般做大!”老都管道:“须是我相公当面分付道,道休要和他鳖拗,因此我不做声。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

你们在阅读时有没有类似的经历?那你们是怎样来解决这些困难的?【预设】借助工具书结合上下文推测借助影视剧积累跳过去(和《忆读书》中的冰心一样囫囵吞枣式的读)我们可以采用借、猜、跳来完成我们的阅读。

老师这里只节选了一小部分,还有很多词的意思不了解,考考你们:知道这段文字选自于哪个回目吗?(我知道这个难不住你请继续听题)那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这个故事吗?请你根据故事情节给连环画排序吗?【小结】看来不明白字词的音和意思,并不影响我们对故事情节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浒导读》教学反思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名著的阅读也不例外,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教师应不断探索。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阅读经典名著,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鉴赏能力,积累他们的文化底蕴、处世经验,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进取精神。

《新课标》对学生名著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想阅读、爱阅读,在阅读中受益、在阅读中成长。

但是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他们学习压力确实很大,因此喜欢阅读校园、青春、网络、游戏、侦探、言情、卡通、武侠等读物,用以在紧张的应试教育压力下获得一种缓解、释放、调节和放松。

对于课标要求阅读的名著,他们普遍感到枯燥和乏味。

没有主动阅读的欲望,所谓名著,是已经被证明了的我们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它里面丰富的内涵可以增强我们的人文底蕴,健全我们的人格,使我们不至于成为“文明的野蛮人”。

名著的内涵博大精深,只有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名著,名著的阅读才会成为其阅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才会成为他们主要的精神食粮,才会真正增加他们的人文底蕴,进而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的人生。

所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渴望找时间去阅读、去了解、去消化,就成了教师导读名著的重中之重。

一部《水浒传》精彩纷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水浒人物不胜枚举,短短一节导读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其中的精彩全部教授给学生。

那么,水浒人物、小说主题、成书背景、艺术成就等等需要讲的好像很多很多,究竟该从哪里入
手呢?面面俱到显然不可能,也确实办不到。

于是我就把重点定在激发学生对《水浒》的兴趣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采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感受《水浒》的精彩,进而想去读、想去品味,这样就达到了导读的目的。

因此,这一节课我就没有涉及关于写作背景、小说主题等方面的内容,甚至对《水浒》的艺术特色也讲的很少。

因为将来如果他们认真的读了,这些肯定会接触到、体会到的。

我把这节课分成了“我看我知道”、“我讲我记牢”、、“老师考考我”、“我品我明了”等四个板块,让学生去看、去讲、去品、去悟。

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通过比较、品读、思考、竞争,阅读《水浒》成了他们的阅读目标和阅读需要。

在“我讲我牢记”这个板块,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大胆的讲出自己所了解的水浒故事,不过要注意条理。

学生也很积极,讲的也很精彩,课堂掌声不断。

原来预设学生通过看视频,再次感受形象的人物、多彩的画面效果、生动可感的语言,全方位的感受了《水浒》的魅力,视频没播放。

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为什么电视剧拍的这么好呢?导演的艺术才思来源于哪里呢?很显然来自于原著的精髓,于是带领学生继续品读故事,然后自然地引出学生的思考:看电视剧能够代替阅读名著吗?为什么?让学生自由讨论。

讨论后再畅所欲言,发表见解,最后教师小结,看电视剧确实不能代替阅读名著,但它对阅读名著还是有积极的引导作用的,看电视剧成了不愿看书又想要了解一下名著内容的学生的最佳选择,但电视剧是改编者和演员对角色的诠释,它离原著还是有距离的,作为读者来说就会受到限制。

在电视画面、色彩、音响等艺术手段背后,留给我们的空间很少。

阅读原著“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看电视剧“一千个观众就只有一个哈姆雷特”。

原著可以更好地激发读者去进
行思维再创造,所以教师向学生推荐《水浒》原著,提示《水浒》的艺术特色,师生探讨阅读名著的方法及步骤。

最后激发兴趣是我这一节课最大的目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这一节课的致力追求,尽管我进行了有益的积极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也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还有少数学生主动性仍然不够,有待于以后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总之引导学生读名著,就如同引导学生与大师共携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多实践、多思考、多努力,想尽一切办法放开手脚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