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氏骗局

合集下载

涉及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庞氏骗局,最后会如何收场?

涉及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庞氏骗局,最后会如何收场?

涉及几百亿甚至上千亿的庞氏骗局,最后会如何收场?在一个4-5线城市,旁氏骗局很多,例如存10万,月返3000多的,,同事很多亲戚深信不疑,,有些已经玩了2年多了,,而且每个月的确有返,导致玩的人越投越多钱进去。

还有什么银联汇之类的,买东西可以退钱的等等。

身边的朋友少则几万,多则几百万都有投,跟他们说了也不听。

因为也不属于那种很亲密的朋友,你也不可能苦口婆心怎么去劝,说了几次别人不听甚至反感,你也没办法。

就一个4-5线小城,进入这种旁氏骗局的随便也有几个亿,所以据此计算,全国有几百甚至上千亿,那是非常正常的。

所以,就想讨论下,这种骗局啥时候就会出问题,最终会如何收场。

转债小白要是没有败家子,贵族老爷永远是贵族老爷,地主儿子永远是地主儿子的社会不会让人绝望吗?除了勤奋与努力,贪婪和愚蠢也是社会流动的润滑剂。

annali有人说买房是庞氏,人家玩了20年都没出问题,凭啥听你的?拿个小破伦这东西劝不了,春节前我母亲刚刚得到3年的固收收益5万块,立马就迫不及待买了不知几年的保健品,其实就一瓶眼药水那么大卖1000多,保质期10年叫什么细胞修复液的东西。

买了多少,价格啥的都不说实话,少部分藏家里其他估计都在店里。

好家伙卖货的比子女还孝顺,吃喝玩乐,外带洗温泉按摩。

母亲花掉5万后,手头零用钱不够管我要了2万,我每年除了报销几万块医药费,还得报销点智商费。

看来有扩大趋势。

母亲有40万元固收吃息兼作日用花销,本金有父亲保管。

父亲现在不敢管理了,交给我管理,下次再跳坑,就得逼我提取本金了。

有了神药,还攒什么医药费,有退休金足够了。

这东西家里人都管不住,一般朋友随他去吧。

lipeter2012规劝是没用的,我这边也有亲戚朋友玩这个,说是做外汇,其实就是二元期权,承诺月收益至少2%,年收益24%,最少签订合同三个月,据说今年定下的目标是入金一千万美元!招了一些女孩子,用MT4软件培训培训,然后就开始代客理财了,再让这些女孩子拉客户(一般是拉的自己的亲戚朋友),拉到客户貌似是有什么流量收入之类(俗称“被动收入),而且这些客户确实获得了年化24%的收益,拉客户的女孩子确实获得了流量收入(而且貌似收入还挺可观,有的买了车,动不动各处旅游,并且开始憧憬什么时候可以年入百万了)!低姿态给楼主两个方法。

庞氏骗局(证券投资)

庞氏骗局(证券投资)

庞氏骗局(1)庞氏骗局-含义(英语:Ponzi scheme),是层压式推销方式的一种。

参与者要先付一笔钱作为入会代价,而所赚的钱是来自其他新加入的参加者,而非公司本身透过业务所赚的钱。

投资者通过吸引新的投资者加入付钱,以支付上线投资者,通常在短时间内获得回报。

但随着更多人加入,资金流入不足,骗局泡沫爆破时,最下线的投资者便会蒙受金钱损失。

“庞兹骗局”称谓源自美国一名意大利移民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

(2)庞氏骗局- 来源旁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

“庞兹骗局”称谓源自美国一名意大利移民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他于1919年开始策划一个阴谋,成立一空壳公司,骗人向这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庞兹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兹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被戳破,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查尔斯·旁兹制造的“旁氏骗局”是20世纪最典型的骗局之一,后来的许多骗术都是从“旁氏骗局”衍生出来的。

“庞齐骗局”如今成为一个专门名词,意思是指用后来的“投资者”的钱,给前面的“投资者”以回报。

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

(3)庞氏骗局- 历史查尔斯·庞兹在1903年移民到美国,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油漆工等粗工。

他曾经在加拿大因伪造罪而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大因人口贩卖而进过监狱。

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方法就是金融工具,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自己的过去,并抵达波士顿,设计了一个投资计划向美国人兜售。

投资计划为投资某样商品便可获得高额回报,但庞兹刻意将计划化简为繁,让一般人难以摸清。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甫结束,世界经济体系混乱,庞兹便趁混乱放出消息。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所谓庞氏骗局,所谓庞氏骗局是指骗人向虚设的企业投资,以后来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者以诱使更多人上当。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

庞氏骗局由来1917年,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的经济带来的混乱,觉得有机可乘。

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移居波士顿在那里开设了一家所谓的―证券交易公司‖,向外界宣称该公司将从西班牙购入法、德两国的国际回邮优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润转手以美元卖给美国邮政局,以此赚取美元与战后货币严重贬值的法、德两国货币的―价差‖。

事实上这个计划根本赚不到钱,但还是有些人冲着一个半月内能获得50%的回报率去尝试投资,让那些初期投资者感到狂喜的是,他们如期获得了红利。

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由于获得了难以置信的赢利,这一―消息‖大范围地扩散开去,庞齐成功地在几个月内吸引了数万名投资者,累积获得的投资就超过了1500万美元。

后来当波士顿媒体的报道造成新投资者对公司的质疑和观望,使公司没有新的资金来源去支付先期投资者的利息时,他关掉店门,带着约4万名投资人的毕生积蓄逃之夭夭。

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的实质庞氏骗局实质上是将后一轮投资者的投资作为投资收益支付给前一轮的投资者,依此类推使卷入的人和资金越来越多。

毕竟投资者和资金是有限的,当投资者和资金难以为继时,庞氏骗局必然骤然崩溃。

事实上,庞氏骗局既不是起源于庞齐、也不可能止于庞齐,而在人类的经济活动中广泛地存在。

庞齐的骗局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罢了。

庞氏骗局的特征庞氏骗局得以长期延续的方式:无限接近极限、不断调整骗局标的物、拆东墙补西墙。

庞氏骗局形式上不尽相同,但实质上是一致的。

判断庞氏骗局的特征:一是鼓吹无极限的单向性增长(尤其是几何级数的增长);二是增长的基础建立在―良好预期‖,而―良好预期‖远远偏离现实状况;三是维持某种持续增长局面的前提是社会公众普遍持有某一―信念‖,而这一―信念‖并无可信的物质基础;四是当某一―信念‖变得脆弱之时,―信念‖标的物出现调整,而通过树立新的―信念‖来维持局面不被打破。

庞氏骗局—搜狗百科

庞氏骗局—搜狗百科

庞⽒骗局—搜狗百科查尔斯-庞兹“庞⽒骗局”源⾃于⼀个名叫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他是⼀个意⼤利⼈,1903年移民到美国。

在美国⼲过各种⼯作,包括油漆⼯,⼀⼼想发⼤财。

他曾因伪造罪在加拿⼤坐过牢,在美国亚特兰⼤因⾛私⼈⼝⽽蹲过监狱。

经过美国式发财梦⼗⼏年的熏陶,庞兹发现最快速赚钱的⽅法就是⾦融,于是,从1919年起,庞兹隐瞒了⾃⼰的历史来到了波⼠顿,设计了⼀个投资计划,向美国⼤众兜售。

这个投资计划说起来很简单,就是投资⼀种东西,然后获得⾼额回报。

但是,庞兹故意把这个计划弄得⾮常复杂,让普通⼈根本搞不清楚。

1919年,第⼀次世界⼤战刚刚结束,世界经济体系⼀⽚混乱,庞兹便利⽤了这种混乱。

他宣称,购买欧洲的某种邮政票据,再卖给美国,便可以赚钱。

国家之间由于政策、汇率等等因素,很多经济⾏为普通⼈⼀般确实不容易搞清楚。

其实,只要懂⼀点⾦融知识,专家都会指出,这种⽅式根本不可能赚钱。

然⽽,庞兹⼀⽅⾯在⾦融⽅⾯故弄⽞虚,另⼀⽅⾯则设置了巨⼤的诱饵,他宣称,所有的投资,在45天之内都可以获得50%的回报。

⽽且,他还给⼈们“眼见为实”的证据:最初的⼀批“投资者”的确在规定时间内拿到了庞兹所承诺的回报。

于是,后⾯的“投资者”⼤量跟进。

在⼀年左右的时间⾥,差不多有4万名波⼠顿市民,傻⼦⼀样变成庞兹赚钱计划的投资者,⽽且⼤部分是怀抱发财梦想的穷⼈,庞兹共收到约1500万美元的⼩额投资,平均每⼈“投资”⼏百美元。

当时的庞兹被⼀些愚昧的美国⼈称为与哥伦布、马尔孔尼(⽆线电发明者)齐名的最伟⼤的三个意⼤利⼈之⼀,因为他像哥伦布发现新⼤陆⼀样“发现了钱”。

庞兹住上了有20个房间的别墅,买了100多套昂贵的西装,并配上专门的⽪鞋,拥有数⼗根镶⾦的拐杖,还给他的妻⼦购买了⽆数昂贵的⾸饰,连他的烟⽃都镶嵌着钻⽯。

当某个⾦融专家揭露庞兹的投资骗术时,庞兹还在报纸上发表⽂章反驳⾦融专家,说⾦融专家什么都不懂。

预防旁氏骗局

预防旁氏骗局

预防“旁氏骗局”的再次发生发布时间:2010-4-12 浏览数:449次“旁氏骗局”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旁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手段,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金融诈骗犯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是一位意大利裔投机商,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他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他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

简单说来“旁氏骗局”是指以高资金回报率为许诺,骗取投资者投资,用后来投资者的投资去偿付前期投资者的欺骗行为。

不幸的是,近年来,“旁氏骗局”在中国也大行其道,受害者众多,如我市江干区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近期办结的“荣鑫洋非法经营黄金期货案”,其涉案金额达2000多万元,受骗者达500多人。

最为著名的“旁氏骗局”案例莫过于2008年底浮出水面的“麦道夫诈骗案件”。

现年70岁的麦道夫是美国华尔街呼风唤雨的人物,曾任美国纳斯达克的主席,其所经营的投资公司曾是全美最为著名的投资公司,想要将钱交给他来进行投资没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做不到的。

因此,想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类似于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人介绍是不能进的,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经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就算加入后也没有人知道他的投资策略到底是什么,麦道夫从不解释,而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把你踢出局。

麦道夫的“旁氏骗局”一直持续到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要求将债券赎回,同时新的投资又接近枯竭,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麦道夫发现他那“拆东墙补西墙”的把戏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于是让世人震惊的投资神话破灭了。

庞氏骗局名词解释

庞氏骗局名词解释

庞氏骗局名词解释
鲍氏骗局是一种以财务谎言为特征的诈骗行为。

骗子会发出虚假
财务声明来骗取投资者相信其债券或股票有较高的回报,但实际上这
些投资都会失败而导致投资者损失惨重。

此骗局由19世纪末的美国前议员和投机家鲍勃·鲍氏发起,他
能做出看似合理的虚假财务声明来吸引投资者,并利用它赚取数千万
美元。

其他人也开始效仿他的做法,这种现象被称为“鲍氏骗局”,
并被列为1906年《联邦证券法》第9章所要管辖范围之一。

鲍氏骗局比较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三种:伪造有关财务活动的文件、利用金融结构进行交易管理、利用不正当的方式进行定价工具的买卖。

伪造文件是最常见的,它要求伪造大量的有关财务活动的文件,以便
欺骗投资者,让他们相信在买入或持有该公司的股票时可以赚取更多
的利润。

利用金融结构进行交易管理时,骗子会通过作弊和欺诈的手
段让投资者认为其股票价值比实际价值高出许多,这样投资者就会不
断增加投资,而骗子则可以获得大量暴利。

此外,有些骗子还利用不
正当的方式进行定价工具的买卖,如虚假报告、伪造股票、短线操作等,从而获得不正当的利润。

虽然鲍氏骗局能够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同时也会给投资者带来
巨大的损失。

要想防范骗局,投资者必须要求真实有效的财务资料,
并且熟悉相关的监管规定,并定期检查账户的资金流向、证券转让情
况等信息。

只有投资者充分谨慎,才能避免被骗。

庞氏骗局的经典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的经典案例分析

庞氏骗局的经典案例分析庞氏骗局是对金融领域投资诈骗的称呼,金字塔骗局(Pyramid scheme)的始祖,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兹的投机商人“发明”的。

以下是blanche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庞氏骗局的经典案例分析,一起来看看庞氏骗局十大经典案例吧!庞氏骗局的经典案例分析案例1:庞氏骗局的中国例子——德隆案备注:那是个委托理财极度盛行的时代。

德隆只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数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50亿。

德隆2001年到2004年利用六家金融机构非法吸存460亿元资金。

而据报道,司法机关统计的六家金融机构460亿元的非法吸存额,时间段为2001年到2004年,实际仅占其总吸存额的一半方式:保底委托理财。

德隆旗下机构一直从事“保底委托理财”业务。

法院裁定这种“保底委托理财”业务是一种变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判决书认定:“友联等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32658笔或与693个单位和1073名个人签订合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37.437亿余元,其中未兑付资金余额为167.052亿余元人民币”。

法院判决书认定“保底委托理财”,即承诺保底和支付固定收益获取客户资金的方式,其行为不符合证券市场的资产管理特征,与吸收存款还本付息的基本性质一致,应属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结局:德隆崩盘,唐万新被判刑。

由于股价完全脱离企业内在价值的支持,这一游戏之得以维持,必须确保委托理财业务融资额的持续扩张。

与传销的性质相仿,传销的产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本身的价值无关紧要,核心的是整个传销架构的搭建和资金链的金字塔效应。

从2001年开始,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媒体的不断报道揭发,终使德隆旗下机构不断发生挤兑风波,银行警觉,被银监会盯上.....案例2:以股票市场为例投机性的股票交易牛市就是以庞氏骗局方式制造出来的。

通过一轮一轮的投入不断抬高股价,依靠后一轮的资金投入来给前轮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这样的游戏一直持续着、直至没有新的承接者而崩溃。

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分析

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分析

非法集资“庞氏骗局”分析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手段集资,承诺高额回报但实质上是一种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由美国人查尔斯·庞帝(Charles Ponzi)发明并风行的一种诈骗手段。

庞氏骗局通过吸引投资者投资,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新的投资者的钱来偿还老的投资者,让投资者误以为自己获得了高额回报,实际上是一场烟雾弹,最终骗取大量资金。

近年来,庞氏骗局式的非法集资案件层出不穷,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对庞氏骗局进行深入分析,可以有效帮助人们识别非法集资,并有效防范和打击庞氏骗局。

一、非法集资的特点1、高额回报承诺庞氏骗局最大的特点就是承诺高额回报,吸引投资者追捧。

庞氏骗局通常会称其所谋划的投资项目为“高风险高回报”、“绝对安全”、“绝对保证”等,通过吸引投资者的贪婪心理,鼓动投资者进行投资。

2、资金融通庞氏骗局通常会以锦上添花进行宣传,通过招商引资、加盟分店等形式,扩大规模,进而达到吸金目的。

庞氏骗局还会以“股权众筹”、“互联网金融”等名目吸引投资者,同时也会向投资者宣传“套利”、“投资专家”等名目。

3、资金兜底庞氏骗局通常会将资金兜底作为创立时便进行的一项基本安排。

资金兜底是指庞氏骗局集资后,利用最后加入者的资金充当初始投资者的本金,以维持庞氏骗局持续的时间。

4、口头承诺庞氏骗局通常会以口头承诺为投资者进行宣传,通过一些虚假的文字和图片进行引诱,传达一种虚假的公司资质或人员经验等。

以庞氏骗局宣传文章为“广告”,通过各种媒体传播的宣传手段进行引诱。

5、高消费品位庞氏骗局通常会选取高消费品位、小黄金、高消费服务项目等作为吸引投资者,从而获得更多资金。

二、庞氏骗局的危害1、对社会的危害庞氏骗局通过集资吸金的方式虚假宣传高额回报,进而引诱投资者进行投资。

一旦抽离了这种资产投资高额回报的设想,投资者资金很多时候因为无法继续支持承诺的高利润,而被卷入非法集资的骗局。

庞氏骗局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吸金,一旦资金团结起来抗拒要求归还设施资金,可能会发展成为一场风暴,对社会造成严重伤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氏骗局的特点是什么?
1.低风险、高回报的反投资规律
骗子们以较高的回报率吸引投资者,从不强调投资的风险。

2.拆东墙、补西墙的资金腾挪回补特征
靠新用户的资金维持给老用户承诺的回报,整个过程本身不产生收益。

3.投资诀窍的不可知和不可复制性
骗子们竭力渲染投资的神秘性,将投资诀窍秘而不宣,努力塑造自己的“天才”或“专家”形象。

4.投资的反周期性特征
投资项目永远不受投资周期的影响,总是稳赚不赔。

5.投资者结构的金字塔特征
为了支付先加入投资者的高额回报,“庞氏骗局”必须不断地发展下线,通过利诱、劝说、亲情、人脉等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投资者结构。

塔尖的少数知情者通过榨取塔底和塔中的大量参与者而谋利。

为什么在经济繁荣时期更容易出现旁氏骗局?
查尔斯·金德伯格教授在其《疯狂、惊恐和崩溃》一书中这样写道:“我们相信,欺骗是由需求决定的……在繁荣时期,财富被创造出来,人们是贪婪的,骗子就会出来利用人们对财富的渴望。


在经济繁荣的时期,更多的人会想着怎样赚更多的钱,整个金融市场是狂热的,各方面的监管力度也会相对宽松,庞氏骗局利用的是人们贪婪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骗局更容易发生。

投资者们更容易被迷惑。

而在经济萧条的时候,人们或许都没有多余的钱来投资,对于投资的钱也会更谨慎,旁氏骗局不易出现。

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类似麦道夫事件的庞氏骗局发生?
(一)金融市场提高监管
1.金融市场要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加强各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提高监督的效率;加强对投资理财产品,尤其是金融创新产品的市场管理,以便投资者能够核实投资策略、获利渠道或交易方式;加强专业审计机构对投资理财产品运作情况的审计管理,确保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供公正的审计报告。

2.完善法律体制,增加惩罚力度
在中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违规后,大多只是收到行政处罚,投资者的损失并没有办法挽回,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去阻止金融诈骗的发生,所以应当保护被欺诈的投资者,完善法律体系,保护投资者利益,增加惩罚力度。

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信息透明真实
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也是麦道夫骗局成功的原因之一,虽然信息披露制度在逐渐成熟,但是对于投资者和监管层并没有很好地去重视,透过信息披露制度来
约束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

保障信息透明真实是保障投资者权益的方法之一,监管层须投放精力留意上市公司等披露的信息,投资者自身也应加强警惕和关注。

(二)投资者谨慎投资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在投资一个产品前要充分理解其运作模式,不能因为晦涩难懂的金融理论而完全听信于中介机构、投资公司,时常保持怀疑的态度。

更不能轻信会有短时间有高回报但是低风险的投资。

面对打着金融创新的产品,必须完全理解这些金融产品的信息,多次向管理者咨询,而不是完全交托给金融中介,投资机构。

之后要密切关注着公司的信息披露情况。

必须清楚自己所投资的钱,自己的账户是否真的在交易,是否真的有钱。

麦道夫处于完全神秘的交易,但并不是越神秘越能获得高收益。

对于熟悉市场运作的投资高手和机构投资者,必须时常保持理性,对于或许存在的一些暗箱操作或者合谋必须及时发现并处理。

不要忽视简单的原理,盲目认为自己了解市场上稳赚不赔的生意。

中国发生过哪些庞氏骗局?
2007年“蚁力神”事件,有一百二十万人参与,金额高达200亿以上,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诈骗案,号称10000元的投入,14个月后可以拿到13250元,年化收益率达到32.5%。

2008年“东北大造林”事件,涉及3万人,13亿元资金。

2014年河北三地合作社事件,涉及全国16个省市,集资人数超10万人,涉嫌非法集资80多亿元。

2018年初钱宝网事件,超百万人卷入300亿资金黑洞。

2019年e租宝案,殃及31个省市,涉案金额高达700多亿元,受害者高达90万人。

中国的旁氏骗局和国外有何差异?
1.中国的旁氏骗局出现时间较晚
国外的旁氏骗局自1919年查尔斯-庞兹开始,一直层出不穷。

中国的旁氏骗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才大量涌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南方地区曾经出现一种“老鼠会”,就是“庞齐骗局”的翻版。

2.中国的旁氏骗局较初级
国外的旁氏骗局,涉及人数更多,资金更大,骗术的种类更多。

以非法集资为特点的哥伦比亚“金字塔骗局”受害人数达200万之多,麦道夫案件受骗人数难以计数,除美国本土,麦氏欺诈案还波及英国、法国、瑞士、西班牙、日本等国,资金更是达到了500亿美元。

骗术更复杂让投资者防不胜防。

中国各方面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监管没有国外一些市场完善,从监管方面看更容易出现旁氏骗局,例如现在一些P2P等等最后被发现是骗局,但是和国外相比还是比较初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