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肩周炎30例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肩周炎60例

治 疗 方 法
治 疗 组 : 部 取 穴 : 肩 针 ( 髑 、 局 取 肩 肩 、 贞 ) 臂 肩 、 懦 、 前 及 阿 是 穴 。循 经 取 穴 : 太 阴 经 病 症 取 太 渊 、 肩 手 孔 最 ; 阳明经 病症 圾 { 问 、 池 ; 少 阳 经病 症 取 【渚 、 手 曲 手 I 】
程 , 短 6天 . 最 典 型 病 例
10例 患 者 均 为 门诊 病 人 , 刺 配 合 穴 位 注 射 6 2 针 0 例, 单纯 穴 位 注 射 6 O例 。引‘ 配 合 穴 位 注 射 组 ( 刺 治疗
组) 中男 性 2 8例 , 性 3 女 2例 ; 龄 最 大 7 年 8岁 , 小 2 最 8
注射 治疗 1 疗程 后 疼 痛 减轻 , 关 节功 能 有 所 恢 复 , 个 肩
继 续 治 疗 1个 疗 程 后 疼 痛 完 全 消 失 , 关 节 功 能 基 本 肩 恢复。 讨 论
外 关 ; 太 阳经病症 取 后溪 、 手 小海 ; 合型 取 上述各 经上 混
穴 。 针 刺 方 法 : 规 消 毒 后 , 2 号 】 2寸 不 锈 钢 毫 常 取 8 ~
效 0例 , 效 0例 , 显 率 l ( , 愈 率 8 . 。 对 照 无 痊 j 痊 O 17
般 资 料
组 6 o例 , 愈 3 痊 4例 , 效 2 显 2例 , 效 4例 , 有 无效 0例 ,
痊 显 率 9 . , 愈 率 5 . 。 治 疗 时 间 最 长 3个 疗 33 痊 67
穴 位 注 射 方 法 : 规 穴 位 消 毒 , 速 垂 直 进 针 , 插 捻 转 常 快 提
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36例效果分析

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36例效果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
通过对36例患者的治疗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针灸治疗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方面有显著效果。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总体安全性较高。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轻病症痛苦方面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综合研究结果得出,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具有较好的疗效,且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未来研究应着眼于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机制,并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关键词】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效果分析、患者资料、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评估、并发症、统计分析结果、临床应用、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如何,以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6例颈椎性肩周炎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同时为针灸疗法在肩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并对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评估。
目的在于通过对36例患者的治疗过程和效果进行分析,评估针灸在颈椎性肩周炎中的疗效,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并探讨针灸在治疗这一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通过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和分析,提出预防和应对策略,确保患者安全。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希望能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经验总结和治疗方案,进一步完善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治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体验。
本研究旨在全面探讨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和应用前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颈椎性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困扰。
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多为药物治疗和物理理疗,但长期服用药物会带来不良反应,且效果有限。
苍龟探穴针法配合中医辨证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经交 会于颠顶 , 络 肾贯心 。 故针刺 四神聪穴 , 能益 智安神 , 醒 脑 开窍 ; 太 阳穴 为奇穴 , 善治 头痛 , 有镇静安 神作用 ; 足 三里
为 足 阳明胃经合穴 , 阳明经 多气多血 ; 三 阴交为 足三阴经交
会穴 , 善调理脾 、 肝、 肾脏腑功 能 ; 失眠多 因血不养 心 、 心 神失 养 而致 , 四穴合用 具有补血 养心 、 益 肾安神 、 健脑 催眠作 用 。 心胆虚怯亦 多因素体 虚弱 , 若气血 旺盛 , 心神得养 , 则怯懦 自
性, 右肩 多于左 肩 , 多见于体力劳动者 , 多为慢性发病 。 ( 3 ) 肩 周疼痛 , 以夜 间为甚 , 常 因天气变化及劳 累而诱 发 , 肩关节 活
兼 见脘腹痞 闷。 失 眠疾患 , 多 与心 、 肝、 脾、 肾脏器有关 , 四神
中五羟色胺 ( 5 一 H T) 含量和多 巴胺( D A) 含量 均明显提 高【 引 , 从
2 0 1 3年 7月
J u l y . 2 0 1 3
苍龟探 穴针 法配合 中医辨证治疗 肩周 炎 3 O 例 临床 观 察
杨 洗
【 河 南 省洛 阳 正 骨医 院 。 河南 省 正 骨研 究 院 , 河南
洛阳
4 7 1 0 0 2)
【 摘 要] 目的 : 观察苍 龟探 穴 法配合 中医辨证 治 疗肩周 炎的临床 疗效。 方法 : 用苍 龟探 穴法为主 配合 中医辨证 治疗3 O 例
治疗肩周炎6 O 例, 进行2 组之间疗效对 比, 结果显示苍龟探穴针
“ 冻 结肩 ” 、 “ 肩凝 症” , 是 临床上的常见 病 、 多发病 。 临床表现 以肩部持续性疼痛 , 局部压痛 , 并可 向颈部及肘部 、 肩关节 向 各个方向放射 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 限为主要症状『 1 1 。 国外文 献资料显示 , 其发病率约 占肩部疾患的4 2 %, 国内文献资料表 明, 肩 周炎 在城市发病率约 占人 口总数 的8 %闭 。 针灸治疗肩周 炎具有很好 的疗效 , 并且无毒副作用 等优点 。 这种疗法正在被
肩周炎针灸方

肩周炎针灸方肩周炎针灸特效穴位集锦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
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1.奇穴(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祖传的非常有效。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3.肩周炎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取三寸针同侧取穴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基本一次就可痊愈.我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试试吧各位.4. 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6、对侧找阳陵泉下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7、5个穴位,治肩周炎肩前部的疼痛取鱼际穴肩外侧的疼痛取三间穴肩后侧的疼痛取后溪穴抬不上的取肩髃穴后背不了的取天宗穴<<指迷>>茯苓丸:肩周炎之神方:茯苓12克.炒枳壳10克,姜半夏9克.芒硝3克.党参15克.白术25克.干姜10克.炙甘草6克.姜黄10克. 五剂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乌头汤主之。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1. 中风后遗症患者男,58岁,中风后遗症,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左侧肢体力量明显恢复,言语清晰。
2. 颈椎病患者女,45岁,颈椎病,颈部疼痛,手臂麻木。
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颈部疼痛缓解,手臂麻木症状消失。
3.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男,60岁,腰椎间盘突出,腰部疼痛,下肢麻木。
经过15次针灸治疗,患者腰部疼痛减轻,下肢麻木症状改善。
4.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女,62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疼痛,行动不便。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行动能力提高。
5. 面瘫患者男,35岁,面瘫,面部表情僵硬,口眼歪斜。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面部表情恢复正常,口眼不再歪斜。
6. 头痛患者女,42岁,头痛,经常性头痛,影响生活。
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头痛症状明显缓解。
7. 失眠患者男,50岁,失眠,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入睡变得容易。
8. 肠胃炎患者女,38岁,肠胃炎,腹痛,腹泻。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腹痛缓解,腹泻症状消失。
9. 鼻炎患者男,28岁,鼻炎,鼻塞,呼吸不畅。
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鼻塞症状明显缓解,呼吸变得顺畅。
10. 肩周炎患者女,55岁,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肩部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提高。
11. 耳鸣患者男,40岁,耳鸣,耳朵嗡嗡作响,影响生活。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耳鸣症状消失。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女,65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双下肢疼痛,麻木。
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双下肢疼痛减轻,麻木症状改善。
13. 哮喘患者男,7岁,哮喘,呼吸困难,咳嗽。
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咳嗽症状消失。
14. 网球肘患者女,48岁,网球肘,肘部疼痛,活动受限。
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肘部疼痛减轻,活动能力提高。
15. 牙痛患者男,32岁,牙痛,牙齿疼痛,影响饮食。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

30个中医针灸疗效记录简介本文档记录了30个中医针灸疗效的案例。
这些案例旨在展示中医针灸在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上的有效性,并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疗效记录1. 病症:头痛治疗情况:经过5次针灸治疗,病症明显减轻,头痛发作频率由每天3次减少到每周1次。
2. 病症:失眠治疗情况: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的失眠症状明显改善,入睡时间缩短,睡眠质量提高。
3. 病症:胃痛治疗情况:经过3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胃痛明显减轻,胃痛发作频率从每天2次减少到每周1次。
4. 病症:颈椎病治疗情况: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明显减轻,颈部僵硬感明显改善。
5. 病症:肩周炎治疗情况: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肩周炎症状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
6. 病症:痛经治疗情况:经过4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痛经症状明显改善,疼痛程度减轻,经期不适明显减少。
7. 病症:冷疮治疗情况:经过5次针灸治疗,患者的冷疮症状明显减轻,疮口愈合速度加快。
8. 病症:过敏性鼻炎治疗情况: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减轻,鼻塞、流涕情况改善。
9. 病症:腰痛治疗情况:经过7次针灸治疗,患者的腰痛症状明显减轻,腰部僵硬感明显改善。
10. 病症:哮喘治疗情况: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的哮喘症状明显减轻,呼吸困难情况改善。
11. 病症:便秘治疗情况:经过6次针灸治疗,患者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排便顺畅度增加。
12. 病症:焦虑治疗情况:经过8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焦虑症状明显减轻,情绪稳定性提高。
13. 病症:面瘫治疗情况:经过10次针灸治疗,患者的面瘫症状明显减轻,面部肌肉运动恢复。
14. 病症:痛风治疗情况:经过9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痛风症状明显减轻,关节疼痛程度减轻。
15. 病症:焦虑失眠治疗情况:经过12次针灸治疗,患者的焦虑失眠症状明显改善,睡眠质量提高。
16. 病症:慢性胃炎治疗情况:经过7次针灸治疗,患者的慢性胃炎症状明显减轻,胃脘不适感明显改善。
肩周炎针灸治疗方法肩周炎针灸能治好吗

肩周炎针灸治疗方法肩周炎针灸能治好吗一、中平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陈某,男,60岁,美国某市针灸专家,1989年1月来京就诊。
主诉:右肩关节疼痛3年,以酸痛、胀痛、放射痛为主,影响上举、外展、后伸等功能。
检查:肩峰、三角肌处压痛(+++),上举150°,外展45°。
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
取穴:左侧中平穴(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或者足三里下1.5寸偏于腓侧)。
患者取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28号毫针3寸一根,行直刺法,病人感到针感闪电式传至大脚趾,疼痛立即缓解,令其活动患肢,上举达170°,外展达70°,1991年8月随诊,功能正常,未见复发。
二、颈中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赵某,女,51岁,工人,1987年6月3日就诊。
3个月前不明原因右肩疼痛,活动受限,自贴伤湿止痛膏及内服中西药未效来诊。
查肩部无红肿,右上肢前屈小于30°,外展小于30°,后伸小于15°,内旋小于30°,肩贞、肩髃、天宗、肩前穴可明显压痛,肩关节活动受限,穿衣取物困难,生活不能自理,舌质淡,苔薄腻,脉细。
肩周炎,针刺右“颈中”穴1次,患者自述肩关节活动轻松,当即右上肢前屈上举大于150°,外展大于140°,后伸大于60°,内旋大于95°,后背上举能触到对侧后背及腋后线。
又针1次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
肩周炎的食疗方1.白花蛇酒治疗制作原料:白花蛇1条,白酒500ml。
制作方法:将白花蛇浸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治疗方法: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
2.丹参酒治疗制作原料:丹参30g,白酒500ml。
制作方法:将丹参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治疗方法:每次服20ml,每日2次。
居家治疗肩周炎的妙招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退行性、炎症性病变而引起以肩部疼痛及功能受限为特点的病症。
肩周炎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夜间加重,活动受限,过度劳累和寒冷时加剧。
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观察

针刺结合火针治疗肩周炎 3 0例 临床 观察
高 艳
( 北京 市 西城 区展 览路 社 区卫 生服 务 中心 , 北京 1 0 0 0 3 7 )
关键 词 肩周 炎 针 刺 疗 法 火针
中 图分 类 号
R 6 8 6 . 0 5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2 — 3 9 7 X( 2 0 1 3 ) 0 6 — 0 0 5 1 — 0 2
寸 .行 强 刺 激 .其余 穴 位 均 用 3 O号 1 . 5寸 毫 针 刺
பைடு நூலகம்
肩 周 炎 的治 疗 关 键 是解 决 “ 痛” 和“ 动” 的问题 ,
入, 行捻 转提插 , 得气 后 , 留针 3 0 mi n , 每隔 1 0 m i n 动辄 痛甚 , 因痛而 不 动[ 2 1 , 因此 治疗 肩周 炎首 在止 痛 , 行针 1 次。 取针后 , 用 安尔 碘 消毒 阿是穴 , 取 中号 火 痛 止则肩 可 动 。肩 周 炎肩 痛所 及部 位 以手 阳 明大肠
3 . 1 观 察指 标 参照 《 中医病 证诊 断 疗效 标 准 》 有
1 . 1 一般 资 料 2 0 0 9年 8月 至 2 0 1 2年 9月 本 社 关 肩周 炎 的疗效 判定 标准川 。临床 治愈 : 肩关 节疼 痛
区卫 生服 务 中 心 门诊患 者 6 0例 ,按 随机 数 字 表 法 消失 , 活 动 自如 . 上 臂上 举 ≥1 5 0 。 , 前 伸 ≥9 0 。 。 外 展> 分 为 2组 。 治疗组 3 0例 : 男性 1 2例 , 女性 l 8例 ; 年 9 0 。 ,肩关 节 功能恢 复 正常 ,肌 肉萎缩 基本 恢 复 : 显 龄4 2 6 O岁 , 平均 年龄 ( 5 1 . 1 0 + _ 4 . 9 8 ) 岁; 病 程 最 短 效 : 肩 关 节疼 痛 消失 或偶 有 酸痛 , 上臂 上 举 ≥1 3 0 。 , 者半个 月 , 最长 者 1 5个 月 , 平 均病程 ( 4 . 7 3 ± 3 . 6 9 ) 前伸 t >7 5 。 , 外展 / >7 5 。 . 肩关 节 功 能 基 本 恢 复 正 常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肩周炎30例
发表时间:2011-09-02T11:23:23.2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9期供稿作者:于华红[导读] 肩周炎中医又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
多发于40到60岁的中老年人。
于华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50000)
【中图分类号】R2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19-0424-01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针灸治疗肩周炎。
结果痊愈15例,显效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达100%。
结论肩周炎以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在治疗上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各不相同,针灸治疗肩周炎有着安全、价廉、疗效显著等特点,且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地运用。
【关键词】肩周炎针灸治疗
肩周炎中医又称漏肩风,冻结肩,五十肩等。
多发于40到60岁的中老年人。
女性多于男性。
以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活动功能障碍为主。
日久可导致患侧肩部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肩部经脉和经筋,肝肾不足气血虚弱为其本,风寒湿邪侵袭或外伤致气血瘀滞是其标,在治疗上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疗效各不相同,其中针灸治疗疗效较佳,且无毒副作用易于被患者接受。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女17例男13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62岁,本组患者均为单侧型病程最长两年最短一个月,均有明显的肩痛及压痛,疼痛夜间加重甚则夜不能寐,伴有不同程度的肩关节活动受限及肩关节周围的肌肉萎缩。
1.2 临床表现
1.2.1 眩晕:眩晕是颈椎病病人的常见症状。
1.2.2 头痛:头痛和眩晕症状一般同时存在。
其中枕大神经病变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原因。
1.2.3 视觉障碍:少数病人可出现视力减退或视野缺损,严重者甚至可以引起失明现象。
1.2.4 突然摔倒:当病人颈部旋转时突然感到下肢发软而摔倒。
临床特征是:发病时病人意识清楚,短时间内能自己起来,甚至行走。
1.2.5 根性症状
(1)颈部症状:颈部疼痛、颈部酸胀、颈部发僵活动或者按摩后好转;活动颈部有“嘎嘎”响声; (2)肩部症状:双肩发沉;肩部酸痛胀痛;颈部肌肉痉挛,按压颈部有疼痛,有时疼痛剧烈;劳累、久坐和姿势不当加重; (3)背部症状:背部肌肉发紧、发僵,活动后或者按摩后好转;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以2寸毫针针刺患肩对侧阳陵泉,进针一寸半得气后行捻转泻法同时配合患侧上肢运动运动幅度以患者能承受为度。
行针十分钟后起针。
出针后取患肩肩髃,肩前,肩贞,臂臑,曲池为主穴进行针刺,配合辩经取穴,手阳明经证痛以肩前为主者加合谷,手少阳经证痛以肩外侧为主者取外关,手太阳经证痛以肩后侧为主者取后溪。
常规进针,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起针。
治疗后嘱患者做功能锻炼,如患肢的爬墙动作,患肢后旋背手动作及外展动作,幅度由小到大以患肩能承受为度以增大患肩的活动范围,10日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好转:临床症状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
3.2 结果
痊愈15例,疼痛消失,患肢运动自如,随访一年未复发。
显效9例患肢疼痛明显减轻,患肢活动轻度受限,但未恢复正常。
好转6例,肩部疼痛较治疗前减轻,关节活动较治疗前进步。
总有效率达100%。
4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以脏腑虚寒、经络阻滞为基本病机,从脏腑而言本病属本虚标实证,多由于正气虚弱或外伤劳损后风寒侵袭肩部,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不通,不通则痛。
阳陵泉为胆经合穴,足少阳经循行路线过肩,且肩部为手三阴、手三阳经及部分足经经筋结聚之所,根据上病下取之原则选筋会阳陵泉能调和气血、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通经,达到通则不痛的效果,配合局部取穴,以疏通肩部局部经络气血,此外加上辩经取穴增强治疗针对性以提高疗效。
中医认为肩周炎发生的原因不同,致病有寒、热、虚、实之别,邪气侵犯的经脉及病变的部位不同,所以只有在中医八纲辨证与循经辨证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下,才能得到满意疗效。
针和灸都是根据祖国医学中的经络学说,通过体表的穴位,施行一定的操作手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临床上可根据病情单用针刺或灸法,但联合应用更为普遍,针灸治疗手法也很多。
5 预防保健
5.1 适当增加工间休息长期从事案头工作的人,应增加工间休息和活动时间,以增强全身的血液循环,消除局部肌肉疲劳,预防和缓解颈椎的劳损。
5.2 配合日常的颈椎病辅助工具增强颈椎肌肉,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5.3 合适的枕头对预防和治疗颈椎病有重要意义。
习惯侧卧者应将枕头充塞到面部与肩部的空隙中,以减轻颈部的负担。
5.4 平时应防止颈部外伤及落枕,以免颈椎韧带损伤,使颈椎的稳定性受到破坏,进而诱发或加重颈椎病。
5.5 加强颈部锻炼可以预防和延缓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文霞.针灸治疗肩周炎180例临床观察.温州医学院学报,1994;24(1):42 .
[2]奚向东,袁杰.粗针扇形刺加同名经巨刺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3:23(3):158.
[3]黄琴峰,王正明.针灸治疗肩周炎.上海针灸杂志,2001;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