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红高粱---罗汉大爷剖析

合集下载

从平凡到超越——“《红高粱》之罗汉大爷”课例

从平凡到超越——“《红高粱》之罗汉大爷”课例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课例分析撒等愿職趣—“《红高梁》之罗汉大爷”课例杨帆(邢台市第19中学,河北邢台054000)关键词:中学语文;原生态阅读;思辨式阅读;拓展式阅读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010X(2021 )11-0060-05教学设想: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求学生阅 读整本书、大部头,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师生 都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 要带领学生品读重要名著节选,贴近文本细致 分析,层层递进深人阅读,以达到窥一斑而见全 豹的效果。

本课教学设计旨在立足原生态阅读 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思辨式阅读中把握人物 形象,在拓展式阅读中丰富阅读体验,进而帮助 学生增进对整部作品主题的把握。

本课是髙中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烽火岁月”中的一篇小说节选。

选自 莫言的小说《红高粱》。

—、导入新课师:这张照片上的四个人是谁,大家知道吗?这张照片拍摄于1987年,在山东高密也就是莫 言的家乡拍摄电影《红高粱》。

拍摄间隙,莫言作为东道主请张艺谋、巩俐、姜文去他家吃饼。

在 莫言家的院子里,三位男士和巩俐一起留下了 这张珍贵的合影。

据说吃饭当天姜文一不小心 把莫言家里唯一一个暖水壶踢爆了。

莫言情商 很高,赶忙打趣说道:“这电影肯定会爆!”果不 其然,这个电影火爆至极,获得了 1988年柏林 电影节的最高奖项金熊奖!那一年,电影在国内 公映卖出票房4000万,你可要知道,当时的电 影票四毛五一张,1988年的4000万是什么概 念?大约相当于电影观影人次超过了 4亿!那么 我们不禁想问,电影、著作《红高粱》为什么如此 吸引人呢?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我们就一起走 进原著《红高粱》,体验文字的力量,感受作品的 魅力。

二、学习过程第一部分:原生态阅读(一) 初读体验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红高粱》这部作品的 内容梗概。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九单元18《红高梁》 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九单元18《红高梁》 含解析

18《红高粱》罗汉大爷罗汉大爷只是普通的农民,日本人来了,打破了他惯常的生活。

被抓去当苦力、被监工打骂,他想跑;看见别人跑了,他也跑了;跑了又挂念两头大黑骡,又回来拉骡子。

可是骡子竟然不认他,踢他,这让罗汉大爷“心头火起”:“竟然不认主人啦”——“好两个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至此,罗汉大爷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也爆发出来。

[技法点拨]倒叙的技巧:1.先写事件结局。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事情的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

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2.先写后面发生的事情。

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顺序,因此,必须注意到“倒”“顺”之间的起、迄点,要运用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以及前后照应。

3.倒叙时要精心设计,不可截下一段就轻易地往前提,那样会弄巧成拙。

4.开头倒叙部分,要简洁、生动,不能平淡冗长。

在开始追述的时候,要用三言两语表明以下是在追述往事。

⊙精彩运用请运用倒叙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文字。

【示例】同样在下雨,同样在出租车里……一切同那个雨夜完全一样,我听着车外的雨声,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思绪……那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家,可天空不作美,下起倾盆大雨。

车到了小区门口,我匆匆掏出几张搞得乱七八糟的纸币当作七元钱付给了出租车司机后便冲进了雨帘。

“小伙子!小伙子!”淅淅沥沥的雨中隐约传来几声呼喊,我并没有在意。

而身后的呼唤愈来愈清晰,脚步愈来愈急促,我终于停了下来,回头一看,昏暗的路灯下出现了那位出租司机四处奔波而憔悴的面孔,而那双炯炯有神的眼中分明闪着真诚。

“小伙子!对不起,我忘找你钱了。

”他憨厚的一笑,边说边塞给我几张皱皱巴巴,没沾一点雨星的钱。

我愣住了,明明是我交错了钱,他却说忘了找我钱。

我刚要说“谢谢”,他已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了……今晚,当我递给出租车司机一分不差的七元车费,听着车外唰唰的雨声时,我又想起了那位真诚的出租车司机。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课件:9.18-罗汉大爷(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剖析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课件:9.18-罗汉大爷(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剖析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2.课文是怎样写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的变化过程的?
答案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考点链接 概括内容要点 概括内容要点实质上就是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整体的内
容要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要恰当地概括文章要点, 需要阅读者具有较强的阐释能力和综合能力。要概括文章的 内容要点,必须总览全文,把握整篇文章,而不可拘泥于某 些词语,要善于找全文、全段的中心句、指示句、过渡句、 起首句、总结句,把握全文脉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找 准内容要点,不遗漏,也不把无关紧要的内容筛选进去。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它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三四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 野性的生活,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 唤起了人们对那个疯狂而无序的年代里的英雄所具有的那种 漫溢的激情、漫溢的野性和漫溢的自由的追求。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温馨晨读 自主积累 合作探究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二、写作背景 《红高粱》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从
不同的角度,或许是更加真实的角度去诠释那个年代的一些 事情,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景象都用来描绘由土 匪司令余占鳌组织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 乡野世界中的各种野性故事,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中充满着 强烈的感情控诉。那片广袤狂野的高粱地,也被渲染成一个 把历史、传统、城乡纵横交错的辽阔绚丽空间。
第九单元 烽火岁月
2.辨形组词
掂惦
揣惴
截戳









答案 掂量/惦记/踮脚 揣摩/惴惴不安/湍急 截断/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九单元18《红高梁》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九单元18《红高梁》 Word版含解析

18 《红高粱》罗汉大爷罗汉大爷只是普通的农民,日本人来了,打破了他惯常的生活。

被抓去当苦力、被监工打骂,他想跑;看见别人跑了,他也跑了;跑了又挂念两头大黑骡,又回来拉骡子。

可是骡子竟然不认他,踢他,这让罗汉大爷“心头火起”:“竟然不认主人啦”——“好两个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至此,罗汉大爷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也爆发出来。

[技法点拨]倒叙的技巧:1.先写事件结局。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事情的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

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2.先写后面发生的事情。

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顺序,因此,必须注意到“倒”“顺”之间的起、迄点,要运用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以及前后照应。

3.倒叙时要精心设计,不可截下一段就轻易地往前提,那样会弄巧成拙。

4.开头倒叙部分,要简洁、生动,不能平淡冗长。

在开始追述的时候,要用三言两语表明以下是在追述往事。

⊙精彩运用请运用倒叙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文字。

【示例】同样在下雨,同样在出租车里……一切同那个雨夜完全一样,我听着车外的雨声,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思绪……那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家,可天空不作美,下起倾盆大雨。

车到了小区门口,我匆匆掏出几张搞得乱七八糟的纸币当作七元钱付给了出租车司机后便冲进了雨帘。

“小伙子!小伙子!”淅淅沥沥的雨中隐约传来几声呼喊,我并没有在意。

而身后的呼唤愈来愈清晰,脚步愈来愈急促,我终于停了下来,回头一看,昏暗的路灯下出现了那位出租司机四处奔波而憔悴的面孔,而那双炯炯有神的眼中分明闪着真诚。

“小伙子!对不起,我忘找你钱了。

”他憨厚的一笑,边说边塞给我几张皱皱巴巴,没沾一点雨星的钱。

我愣住了,明明是我交错了钱,他却说忘了找我钱。

我刚要说“谢谢”,他已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了……今晚,当我递给出租车司机一分不差的七元车费,听着车外唰唰的雨声时,我又想起了那位真诚的出租车司机。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九单元18《红高梁》 Word版含解析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习题:第九单元18《红高梁》 Word版含解析

18《红高粱》罗汉大爷罗汉大爷只是普通的农民,日本人来了,打破了他惯常的生活。

被抓去当苦力、被监工打骂,他想跑;看见别人跑了,他也跑了;跑了又挂念两头大黑骡,又回来拉骡子。

可是骡子竟然不认他,踢他,这让罗汉大爷“心头火起”:“竟然不认主人啦”——“好两个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至此,罗汉大爷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也爆发出来。

隆冬时节,酷寒酷冷。

不是无根基的谣传,确实比往年要冷得厚实。

《罗汉大爷》一开头,作者就把视角拉到现在,用倒叙的手法,追溯那段不平常的历史。

山东快板和县志记载,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等待着英雄们的出场。

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一切都变成了传说,罗汉大爷也是读者期待中的一个英雄。

[技法点拨]倒叙的技巧:1.先写事件结局。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事情的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

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2.先写后面发生的事情。

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顺序,因此,必须注意到“倒”“顺”之间的起、迄点,要运用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以及前后照应。

3.倒叙时要精心设计,不可截下一段就轻易地往前提,那样会弄巧成拙。

4.开头倒叙部分,要简洁、生动,不能平淡冗长。

在开始追述的时候,要用三言两语表明以下是在追述往事。

⊙精彩运用请运用倒叙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文字。

【示例】同样在下雨,同样在出租车里……一切同那个雨夜完全一样,我听着车外的雨声,再也抑制不住我的思绪……那晚我乘坐出租车回家,可天空不作美,下起倾盆大雨。

车到了小区门口,我匆匆掏出几张搞得乱七八糟的纸币当作七元钱付给了出租车司机后便冲进了雨帘。

“小伙子!小伙子!”淅淅沥沥的雨中隐约传来几声呼喊,我并没有在意。

而身后的呼唤愈来愈清晰,脚步愈来愈急促,我终于停了下来,回头一看,昏暗的路灯下出现了那位出租司机四处奔波而憔悴的面孔,而那双炯炯有神的眼中分明闪着真诚。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9.18《罗汉大爷》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9.18《罗汉大爷》导学案(含答案)

第18课《红高粱》——罗汉大爷一、阅读延伸《红高粱》酿出民族壮阳之酒舒克张艺谋用他的《红高粱》酿出了我们民族的“滋阴壮阳”之酒,它让人一次又一次地冲动,它让人感受到一种宣泄的满足,它让人找到了一种无需用语言表达的自尊与自信。

几千年来,咱们民族原有的一种豪迈之气节、壮烈之本欲,却又被久久地深埋,替而代之的,只是奴颜、懒惰、贪婪、阴谋……这一回,被张艺谋一坛撒上一泡男儿猛“尿”的烈酒,全然凸显了出来。

听:喝了咱的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咱的酒哇/滋阴壮阳嘴不臭/喝了咱的酒哇/一人敢走青杀口/喝了咱的酒哇/见了皇帝不磕头……多畅快!多淋漓!这“滋阴壮阳”的“十八里红”高粱酒,不断地冲破酒窖酒坛往外喷泻,银幕前,你感觉到这酒能够汇聚成滚滚浪涛,荡涤着那些污垢,这是对民族叛逆精神的呼唤和礼赞!“颠轿”,这场看似轿夫汉子们与新娘子打趣逗乐的镜头,实际却正是这帮贫苦民众积蓄已久的悲愤情绪的宣泄。

不是吗?有多少个“我奶奶”,十七八岁的黄花闺女,就这么坐在花轿上,被抬着扔给了那“流白脓淌黄水的不中用的老头子”。

而对这些个壮如雄狮般的抬轿汉子们,她是连看都不能看一眼的。

这就是命运,就是旧中国女子的命运,就是几千年中国人决不能忍受而又不得不忍受的命运。

轿夫们,实乃张艺谋们,实乃我们一代青年们,正是要借助着这个颠轿狂舞,来把压抑心中无数年的、不能忍受的那种情绪;把心底对“我奶奶”们的同情、怜爱、感愤;把世道的可悲、可鄙、可憎以及一切的一切,统统“颠”翻个个儿。

这阵狂颠,与其说是对轿中新娘的戏谑,莫若说是对不平人间的嘲讽。

“我爷爷”及其轿夫、酒夫的形象,真实、准确地完成了一个阳刚群体的塑造,形成了一组自强自尊、自我亢奋的人物雕像。

他们宁肯用最土最原始的方式,来反击压迫。

虽然因此而遭受肉体的毁灭,但却为历史写下豪情激越的神奇的悲壮记略。

在“野合”这场戏中,“我爷爷”对“我奶奶”那种强悍的、粗野的、暴力的挟持“抢人”与脚踏青纱帐,和阿Q 对吴妈那种酸弱的、胆怯的、沮丧的双膝下跪与满口胡言,形成了截然相反的艺术反差。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梁---罗汉大爷》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第18课《红高梁---罗汉大爷》优秀教案
牵骡
伴骡
救骡
铲骡不屈不挠、嫉恶如仇
顺从→反抗
探讨二:课文是如何写罗汉大爷由顺从到反抗的变化过程的?
(1)顺从——火起——逃跑——反抗
(2)你如何看待这样顺从、隐忍的罗汉大爷?
(3)选文是如何写罗汉大爷的反抗意识的?
(4)罗汉大爷怒骂、怒铲骡子的情节让你有怎样的感受?
选文是如何写罗汉大爷的反抗意识的?
结束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让我们努力学习、锻炼身体,成为中国的脊梁,这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
三、初识罗汉大爷:
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完善罗汉大爷名片:
姓名:
籍贯:
属性:
身份:
职责:
四、全面认识罗汉大爷:
1、回顾:如何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这一课,我们可以如何把握罗汉大爷这个人物形象?
3、罗汉大爷与骡子:
探讨一:快速浏览课文,尝试用几个短语概括罗汉大爷与骡子的故事,并分析罗汉大爷的性格。
护骡忠诚、隐忍、善良、坚韧、勤劳……
莫言在献词的最后一句以祭文的形式,用被酱油腌透了的心,祭奠祖宗,他是在为已经丧失了原始粗犷的生命活力、沉浸在名利中卑微苟活着的人们而羞愧。他是要寻根,寻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生命之根。
结合课文及中国历史你认为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根是什么?(欣赏视频“铭记2008”)
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靠的就是磅礴正气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的支撑就在于许许多多具有民族精神的,热爱这片土地的中国的“脊梁”。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18红高梁习题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九单元18红高梁习题含答案解析

18《红高粱》罗汉大爷罗汉大爷只是普通的农民,日本人来了,打破了他惯常的生活。

被抓去当苦力、被监工打骂,他想跑;看见别人跑了,他也跑了;跑了又挂念两头大黑骡,又回来拉骡子。

可是骡子竟然不认他,踢他,这让罗汉大爷“心头火起”:“竟然不认主人啦”——“好两个畜生!”“你这个忘恩负义吃里扒外的混账东西!你这个里通外国的狗杂种!”至此,罗汉大爷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也爆发出来。

隆冬时节,酷寒酷冷。

不是无根基的谣传,确实比往年要冷得厚实。

不是一片片雪花,是一粒粒的雪榛子,心似茫然。

落到天亮,地上也只是薄薄的一层,疑是霜。

或是缺少了与大多数绿叶的接触与共鸣,所以少了欢欣与热闹,显得无边的寂寥与清冷,还有一片无色无力的苍白。

命里注定,落雪对那片绿叶的赴约终究只是一场心慌的梦。

指尖无奈地翻开日历的扉页,我心无奈。

一年一晃,一晃一年,太快了,让人不知所措。

年终岁首,各种纷至沓来的总结已告尾声,工作时间有了闲余。

坐在办公室,读着美丽、心仪的文章,享受冬日午后太阳射进《罗汉大爷》一开头,作者就把视角拉到现在,用倒叙的手法,追溯那段不平常的历史。

山东快板和县志记载,都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让读者等待着英雄们的出场。

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的一切都变成了传说,罗汉大爷也是读者期待中的一个英雄。

[技法点拨]倒叙的技巧:1.先写事件结局。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事情的结果)放在文章的开头。

然后,再按时间顺序叙述事件发生、发展的经过。

2.先写后面发生的事情。

叙述由“倒”转“顺”后,并不是叙述到开头写的那件事情为止,而是可以发展下去,写更多的事情。

由于“倒叙”改变了记叙的自然顺序,因此,必须注意到“倒”“顺”之间的起、迄点,要运用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以及前后照应。

3.倒叙时要精心设计,不可截下一段就轻易地往前提,那样会弄巧成拙。

4.开头倒叙部分,要简洁、生动,不能平淡冗长。

在开始追述的时候,要用三言两语表明以下是在追述往事。

⊙精彩运用请运用倒叙手法写一段200~300字的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节选部分赏析 选文描写的是罗汉大爷,虽然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奶奶”“爷 爷”,但是作者对罗汉大爷的刻画,仍然是一丝不苟,很下功夫 的。作者开篇即说“刘罗汉大爷是我们家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人 物”,而且扯出一段与“奶奶”暧昧不清的风流韵事,看似有些 “无聊”的“闲笔”,其实是有伏笔的。随后作者写到县志,写 到“农民刘罗汉”的“英雄事迹”: 农民刘罗汉,乘夜潜入,用铁锹铲伤骡蹄马腿无数,被捉获。翌 日,日军在拴马桩上将刘罗汉剥皮零割示众。刘面无惧色,骂不 绝口,至死方休。 而在文本中,刘罗汉几乎没有反抗,被拉到工地干活;面对恶劣 残酷的现实,他也忍气吞声;拉走黑骡,因为那是主人的财产 (如果他真和女主人有染,足见他对女主人的感情)。由此可见, 刘罗汉只是一般的饮食男女(和奶奶的一段韵事可佐证)。他铲 黑骡的腿,也并不是“乘夜潜入”,有意抗敌,更没有“铲伤骡 蹄马腿无数”(“无数”也有些夸张)。 小说的文本和“县志”,哪个叙述是“事实”呢?作者虚构了两 种“事实”让读者评判,为了什么目的呢?当然作者是偏向文本 的“事实”的。“县志”的陈述,是对革命战争以及其中人物传 统的“定义”,是历史教科书似的“事实”。而作者却要颠覆这 样的“事实”,颠覆以往对“战争”“英雄”的“定义”,从战 争的微观舞台──民间的视角,建构自己的叙述与评价体系,还
处女作:
1981《春夜雨霏霏》 成名作: 1986《红高粱家族》
代表作品:《红高粱》《檀香刑》《丰乳 肥臀》《酒国》《生死疲劳》、《蛙》 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1981 成名作:《红高粱家族》 1986
《红高粱家族》是莫言1986年向汉语文学、 乃至世界文学奉献的一部影响巨大的作品, 被译为二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小说 通过“我”的叙述,展现了抗日战争年代 “我”的祖先在高密东北乡上演的一幕幕 轰轰烈烈、英勇悲壮的故事。爷爷、奶奶、 父亲、姑姑等先辈,一方面奋起抗击残暴 的日本侵略者,一方面迸发着让子孙后代 相形见绌的传奇爱情。小说洋溢着丰富饱 满的想象,以汪洋恣肆之笔全力张扬着中 华民族的旺盛生命力。通过这部作品,作 者把他的“高密东北乡”安放在了世界文 学的版图上。
自学指导语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2.课文是如何刻画罗汉大爷的形象的? 3.罗汉大爷逃生后,为什么又回去拉 骡子?为什么最后又铲倒骡子?
自学检测
1.“我”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①“我”是一个隔了大半个世纪的事后叙述 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形成一种断裂又共时 的生命感受。 ②“我”又是一个小说的穿插着,便于叙事、 抒情。 ③“我”穿插文中,能够频繁和富有跳跃性 地进行时间切换,使时间、空间交叉在一起, 产生一种美妙而陌生的诱惑力。
四、节选部分前后的情节 《红高粱》的叙事呈现非常自由的时空结构,并 不按照一般小说的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安排情节。 节选部分是小说的第二、三节。 节选部分前的情节(第一节):土匪司令余占鳌 (我爷爷)带着儿子豆官和自己的队伍,在公路 旁边高粱地里等待伏击日本鬼子的车队。 节选部分后的情节(第四节):余占鳌等人在公 路边埋伏;追叙奶奶拉着余占鳌和另一支抗日武 装(国民党系统)的冷支队长一起喝掺有罗汉大 爷血的高粱酒,共同盟誓,为罗汉大爷报仇,打 日本鬼子;再追叙罗汉大爷怎样被日本鬼子活活 剥皮杀害。
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 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 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 色彩。2006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第20位, 2007年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1名,2011 年凭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2012年10月11日19:00获得2012年诺贝尔 文学奖。
红高粱 罗汉大爷
学习目标
1.掌握作者及《红高粱》的 相关知识。 2.分析小说的情节、人物、 环境描写的特点,深入理解 作品的思想内容。
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 家。香港公开大学荣誉文学博士。他自1980年代 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 “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 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 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 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 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 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三、概述小说故事内容 整个故事是这样的:“我奶奶”十九岁那年,曾外祖父把她 嫁给了十八里坡有麻风病的酒厂老板李大头,换回一头骡子。迎 亲路上,把轿头余占鳌领着轿夫们起哄颠轿。行至青杀口,高粱 地里杀出劫道人,余占鳌送他上了西天,我奶奶遂对他有了好感。 三天后奶奶回门,又遇蒙面人,原来是救她一命的余占鳌。 两人激情迸发,在高粱地里相亲相爱,作天地之合。从此他就成 了我爷爷。几天后奶奶回来,李大头被人杀了,奶奶留住众伙计, 开始主持酒厂。我爷爷酒醉后被扔进空酒缸,恰好这时土匪秃三 炮劫走了我奶奶。我爷爷酒后找秃三炮算账,居然逼得三炮求饶。 我爷爷回来后,朝高粱酒里撒了一泡尿,竟成了喷香的好酒—— 十八里红。 九年后,日本鬼子逼乡亲们砍倒高粱修公路,又将罗汉大爷 剥皮示众。当晚我奶奶搬出十八里红,伙计们喝完酒,准备打鬼 子报仇。第二天黄昏我奶奶给我爷爷他们送饭,倒在鬼子的机枪 下。我爷爷他们疯一样冲向日本军车,一声巨响,伙计们全死了。 九岁的我爹,找到了已经痴呆的爷爷,站在我奶奶的尸体旁。夕 阳如血,高粱如血,我爹唱起来:“娘!娘!上西南,宽宽的大 路长长的宝殿……”
·
主要成就:20世纪中文小说100 强 大家文学奖 鼎钧双年文学奖 颂福冈亚洲文化大奖 代表作品:《红高粱》《丰乳肥 臀》 处女作:《春夜雨霏霏》
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读书人年度文学类最佳书奖 荣登第一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问鼎中国作家实力榜第一名
代表作品: 《红高粱》《檀香刑》 《丰乳肥臀》《酒国》 《生死疲劳》、《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