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工车圆锥总结
车工工作总结

车工工作总结
在过去一年中,我作为一名车工在公司工作,我对自己的工作
成绩感到非常满意。
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学会了更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以下是我在这一年里的工作
总结:
首先,我在工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的机械加工技术。
通过不断
的学习和实践,我掌握了更多的加工工艺和技巧,能够熟练操作各
种车床和机床设备,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
我还学会了根据图纸
和要求进行加工,确保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
其次,我在团队合作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我和同事们相互配合,互相帮助,共同解决了很多加工中的难题。
我们一起讨论问题、分享经验,不断改进工艺和方法,提高了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另外,我也在工作中学会了更多的沟通技巧。
和客户、领导、
同事之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学会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
意见,也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意见。
这样的沟通能力不
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增进了团队之间的合作和友谊。
总的来说,我在这一年里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还学会了更多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车工锥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加工行业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选择了车工实习,希望通过实际操作掌握车床操作技能,尤其是锥度加工的技巧。
此次实习,我选择了我国某知名机械制造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锥度车工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锥度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 掌握车床操作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 学习锥度加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4. 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习内容1. 锥度加工基本原理锥度加工是指工件表面形成锥形的一种加工方法。
在车床上进行锥度加工,通常采用车削、磨削等方法。
本次实习主要针对车削锥度进行学习。
2. 车床操作技巧(1)熟悉车床结构:了解车床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功能,如主轴、刀架、尾座、丝杠等。
(2)掌握车床操作步骤:正确安装工件、刀具和卡具,调整车床参数,进行试车和正式加工。
(3)掌握刀具选择和磨削: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进行刀具磨削。
3. 锥度加工工艺流程(1)工件装夹:将工件安装在车床卡具上,确保工件定位准确。
(2)刀具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如外圆车刀、锥度车刀等。
(3)调整车床参数:根据工件尺寸和加工要求,调整车床转速、进给量等参数。
(4)试车:进行试车,检查工件加工质量,调整刀具位置和参数。
(5)正式加工:按照工艺流程进行正式加工,直至工件达到设计要求。
4. 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工件加工精度不足:检查刀具磨损情况,及时更换刀具;调整车床参数,提高加工精度。
(2)工件表面出现划痕:检查刀具锋利度,及时磨削刀具;调整刀具位置,避免刀具与工件表面接触。
(3)工件加工变形:加强工件装夹,确保工件定位准确;调整车床参数,减小加工应力。
四、实习总结1. 通过本次实习,我对锥度加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车床操作技巧和锥度加工工艺流程。
2.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处理锥度加工中常见的问题,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车工工艺第四章4-4圆锥的检验

掌握万能角度尺检验圆锥
重点
掌握万能角度尺检验圆锥
难点
掌握万能角度尺检验圆锥
教法
启发、引导、讲练结合
学法
了解、理解、掌握
教学内容
活动
【复习】
1、仿形法车圆锥面
2、宽刃刀车削圆锥面
3、铰内圆锥法车圆锥面
【导入】
对于配合精度要求较高的锥度零件,在工厂中一般采用涂色检验法,以检查接触面积大小来评定锥度精度。
【新课】
一、角度和锥度的检验
1、万能角度尺
a、测量范围:0—320
b、结构
c、示值2’与5’
d、读数原理
主尺每格1,游标上总角度为29,并分为30格,
故游标上每格的刻度值为58’
精度1-58’=2’
0—50角尺与直尺
50—140直尺
140—230角尺
230—320无
e、注意事项
1)、根据测量工件的不同角度正确选用直尺和90角尺
圆锥塞规:
小端擦着,大端没擦着,说明圆锥角大了,反之同理
圆锥套规:
大端擦着,小端没擦着,说明圆锥角大了,反之同理
二、圆锥的尺寸检验
圆锥的大小端直径可用圆锥界限量规来测量
【课堂练习】
【小结】
、用万能角度尺检验圆锥
2、用角度样板检验圆锥
3、用圆规量规检验圆锥
【作业】
P707、8
【教学后记】
【预习指导】
课题
§4-4圆锥的检验
授课日期
教材
分析
主要介绍角度和锥度的检验,用万能角度尺,用角度样板,用圆锥量规等方法,以及圆锥的尺寸检验
学情
分析
其中一种检验方法万能角度尺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应用过,较熟悉,其他方法作为了解内容
车圆锥实训结果与分析

车圆锥实训结果与分析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班,于本学期进行了车工工艺学实训活动。
在本班同学、贺发军师傅、刘玉壁师傅及相关老师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了为期14周共56学时的车工实训。
回顾本学期实训教学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较好的效果:一、无安全事故发生车工教学实验不像是通常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实验车间里学生直面的就是高速旋转的机床,在车床上随时可以因为操作方式不当而飞过高速运动的工件、刀具、金属碎块等,除了高速旋转的砂轮,且随时因操作方式摔伤而着火。
这些都可能将对学生的人身甚至就是生命安全形成很大威胁,这也就是车工教学实验课堂上的最小隐患。
而做为教学实验指导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不忘安全第一的教学思想,每节课听课前的分散都必须特别强调安全,学生操作过程中始终能够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方式,同时老师们也随时制止和告诫存有安全隐患的同学,被迫辞职前的总结都必须把存有的安全隐患予以特别强调。
老师不厌其烦的讲安全、特别强调安全,不断培育学生践行安全操作方式意识,从而确保了整个教学实验过程中并无安全事故出现。
二、认真备好每次项目教学内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上不好实习课就要底上课,底上课是上不好实习课的先决条件,也就是教学全过程推行质量掌控的首要环节。
我们复习不仅对备教材,对备进修操作方式的各种方法,还提早制订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力求从各个方面抓起,球盖本进修项目的内容,注重传授一些必要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在进修教学全过程中横跨工艺课的传授。
比如说,同学们须在进修操作方式之前熟练掌握卡尺、千分尺等各种量具的应用领域,这样才有助于实习课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三、正确选择实训项目,努力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正确地采用训练项目,对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有著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挑选课题内容和题型上,我们本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对每一个项目的教学,都建议学生根据课题图纸建议,认真思考,集体或与老师探讨,确认加工工艺,从工艺上确保尺寸精度,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等达至设计建议,确保加工的合格率。
车工实训总结报告

车工实训总结报告
一、实训概述
在车工实训过程中,我们主要学习了车床的使用方法、参数设置、如何正确操作车床以及安全操作车床等知识。
实训内容大致
包括:车削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圆锥面、镗孔、攻螺纹、切断、平面加工等。
二、实训成果
1. 对车床的操作和参数设置更加熟练。
2. 学习并掌握了车削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圆锥面、镗孔、攻
螺纹、切断、平面加工等实用技能。
3. 加强安全意识,避免了危险事故的发生。
三、实训收获
通过这次实训,我们掌握了很多实用的技能,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了我们的人身安全。
实训过程中,我们也向老师提出了许多问题,得到了老师的解答,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
同时,实训也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总之,这次车工实训让我们受益匪浅。
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它教会了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车圆锥实训报告

车圆锥实训报告本次实训内容包括车圆锥工,钳工。
我班分为六组,我被分在第五组,我组的安排状况是x月x日实训钳工,x月x日实训车工。
在实训开始时我们看了规章行为准则,对我们所要实习的工种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大致地说了一下在实习中就应注意基本常识和安全事项。
实习的基本要求是一切听从老师的安排,不得擅自开启专用设备和机器,安全第一。
实习前需在记录本上签到,随后由老师对将要进行的工作和机器做简要务必的介绍和示范操作,我们需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步动作,以免在自己操作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同时在操作中应个性注意安全,对于比较危险的动作需向老师请教确认之后才能操作,以免发生不必要的事故和机器故障。
在实习结束时应打扫一下工厂卫生,在老师允许的状况下方可离去。
我们此次钳工实训的任务是制作一个锤头。
老师交给我们一个钢棒,要求我们自己削成11cm的钢棒,然后开始就是累死人的锯了。
我们用的钢材是普通的45号钢,钢锯相对来说还算简单,但是还是花费了好些时间才锯了一个平面。
钳工的实习说实话是很枯燥的,可能干一个上午却都是在反反复复着一个动作,还要有力气,还要做到位。
我下锯过深,锯的大了。
还得麻烦老师帮我修正。
锤头的尾部要做成八边形,四个棱角真的好难下锯,出来的不太对称。
整个锯的过程我断了一根锯条,幸好每人配发两条锯条。
务必说锉,一说磨,老师的脸就拉长了。
)手握锉刀在工件上来来回回的锉,锉到中午时,整个人的手都酸疼的,腿也站的有一些僵直了(我有时偷懒用衣服袖子衬着锉,因为上一组的同学光手锉,手掌磨出了好几个大泡),然而每每累时,却能看见老师在一旁来回指导,并且亲自示范给每个工作台上的同学,他也是蛮辛苦的,看到这每每给我以动力。
一个星期之后,看着自己的加工成果,我们最想说的就是感谢指导我们的老师了。
生产实习是我们机械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13 圆锥简介[1]
![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13 圆锥简介[1]](https://img.taocdn.com/s3/m/3367e0d6da38376baf1fae24.png)
56
67 84 107 135 187 25 34
52
63 78 98 125 177 21 29 186 220 254 286 321 388
5.4
6.6 8.2 12.2 16.2 19.3 2.5 3.5 26.3 32.3 38.3 44.3 50.3 62.3
19
22 27 32 38 47 8 12 52 60 68 76 84 100
2018年3月13日星期二
项目四 车削圆锥面
在机床与工具中,圆锥面配合应用广泛。如车床主轴孔与顶尖锥柄的配 合;车床尾座锥孔与麻花钻锥柄的配合;磨床主轴与砂轮法兰的配合等。 本项目通过对圆锥基本知识和车削工艺的学习,熟知锥体零件的特点与 相关计算,掌握车削圆锥的常用方法并达到技能要求,同时熟知圆锥的检测 方法并能正确操作。 本项目按如下顺序讨论: 4.1 4.2 算 4.3 4.4 4.5 4.6 圆锥工件简介 圆锥组成部分及其计
1.圆锥半角和其他三个参数的关系
在图样上一般都注明D、d、L,但在车削圆锥时,经
常采用转动小滑板的方法,所以必须计算出圆锥半角 α /2 。 圆锥半角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项目四 车削圆锥面 4.2 圆锥组成部分及其计算
二、圆锥的计算
其他三个参数与圆锥半角的关系为:
项目四 车削圆锥面 4.2 圆锥组成部分及其计算
l不小DΒιβλιοθήκη D1dl1
l2
a
d1
于
0
1 莫 2 3 氏 4 5 6 4 6 米 80 100
9.045
12.065 17.780 23.825 31.267 44.399 63.348 4 6 80 100
9.212
12.240 17.980 24.051 31.542 44.731 63.760 4.1 6.15 80.4 100.5
车削外圆锥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使我对车削外圆锥的加工过程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车削外圆锥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内容1. 实习设备(1)C620-1型卧式车床(2)外圆车刀(3)游标卡尺(4)千分尺2. 实习材料(1)毛坯:45号钢(2)外圆车刀:高速钢车刀3. 实习任务按照图纸要求,加工出符合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的圆锥零件。
三、实习过程1. 理论学习(1)了解车削外圆锥的基本原理:车削外圆锥是通过车床主轴带动工件旋转,刀具沿工件轴向进给,从而完成圆锥表面的加工。
(2)熟悉外圆车刀的种类、用途及切削参数的选择。
(3)掌握车削外圆锥的加工工艺过程。
2. 实习操作(1)装夹工件:将毛坯放置在车床卡盘上,调整好轴向和径向位置,使工件与刀具的加工轨迹相吻合。
(2)安装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外圆车刀,安装到车床刀架上,调整好刀具的安装角度和位置。
(3)加工外圆锥表面:①粗车:在车削外圆锥的粗车阶段,主要目的是去除工件表面的余量,为精车做准备。
此时,应适当加大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以提高加工效率。
②精车:在精车阶段,主要目的是保证圆锥表面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此时,应适当减小切削深度和进给量,以获得更好的加工效果。
③倒角:在圆锥表面加工完成后,对圆锥底部进行倒角处理,以提高工件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4)测量与调整:在加工过程中,定期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对工件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刀具的切削参数,以确保工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3. 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了解车削外圆锥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过程。
(2)熟练操作C620-1型卧式车床,安装和调整刀具。
(3)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切削参数,完成外圆锥表面的加工。
(4)使用游标卡尺和千分尺对工件进行测量,保证工件尺寸和形状的准确性。
四、实习体会1. 车削外圆锥的加工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了解加工原理和工艺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工车圆锥总结
1.首先播放车内、外圆锥的视频,叙述转动小滑板法的操作过程,自然引出小滑板转动方向和小滑板转动角度等内容。
通过以上视频很清晰地看出,小滑板的转动方向分别是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转动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逆时针转动呢?什么情况下顺时针转动呢?学生的回答一般会局限于车外圆锥。
这时不妨留下悬念,待讲完教材表9-1后,再来完善答案。
2.小滑板的转动角度通过表9-1中车顶尖(车齿轮坯)来讲解。
3.通过分析转动小滑板法的优点→缺点→如何克服这个不足→引出偏移尾座法。
其他车圆锥的方法也用这个思路引出
4.通过圆锥基本参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并讲解尾座偏移量s的几个公式5.仿形法车圆锥只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基本原理,至于复杂的靠模结构则不作要求。
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方法,或用挂图、模型、多媒体配合讲解,并为仿形法车成形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6.宽刃刀车圆锥属于成形法,可以从好理解的倒角开始讲起,CO.5→C1→c2→C3→宽刃刀车的圆锥。
倒角何尝不是一个长度较短的圆锥。
7.饺内圆锥法也属于成形法,可提前让学生复习较孔的相关知识,再学习饺内圆锥法就属于提高阶段,难度自然降低。
8.游标万能角度尺和游标卡尺一样都属于游标量具,维护、保养、读数方法基本相同,所以宜从学生熟练使用的游标卡尺引入
(1)首先,老师可把0.02mm游标卡尺的刻度正对学生,左右两手做用力向下弯曲状,于是游标卡尺就变成了游标万能角度尺,游标卡尺0.02mm的游标读数值就变成了游标分度值2’的游标万能角度尺。
这时,游标万能角度尺的读
数方法就很容易的被学生接受了
(2)然后再讲游标万能角度尺的结构(教材图9-1)和测量方法(教材表
9-4)。
由于角尺和直尺可以移动和互换,因而游标万能角度尺可以测量0~320间的任何大小的角度。
还要讲明如下3个问题:
测量O°~50°角时,按尺身上的第1排刻度读数;测量50~140°角时,按尺身上的第﹖排刻度读数;测量140~230°角时按尺身上的第3排刻度读数(3)建议用实物、放大模型或多媒体讲解万能角度尺的读数方法和使用方法,使用分组测量实验的教学方法,尽量使每位学生都有动手测量的机会9.重新演示圆锥套规检验外圆锥,圆锥塞规检验内圆锥的过程,引出并讲解圆锥素线的直线度误差——双曲线误差的内容
实验教学:教师可准备已产生了双曲线误差的圆锥工件,用涂色法来演示双曲线误差的现象,并分析其产生原因,最后提出预防措施
10.使用圆锥套规和圆锥塞规根据显示剂擦去的情况判断圆锥角的大小,很容易误判而引起相反的结论:也是该任务的难点之一,处理方法如下:(1)以“用圆锥套规检验外圆锥角度的方法”为主,分析透彻。
而“用圆锥塞规检验内圆锥的方法”不用分析,直接得出相反的结论即可。
(2)对比得出用圆锥量规检验圆锥角度的规律,归纳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