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

合集下载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资料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资料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品德与社会3、课时:第一课时二、教学活动课题活动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祖国的宝岛台湾》。

活动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和丰富的资源,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

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了解台湾的历史渊源,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根脉相连。

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激发学生热爱台湾的自豪之情,以及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信心和责任感。

活动重难点:1.重点: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和丰富的资源,知道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了解台湾的历史渊源,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体会宝岛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根脉相连。

2.难点: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深切感受台湾与祖国同祖同源,根脉相连,不可分割。

三、教材分析《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中的第三个主题,课文整合了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历史开发、台湾人民的社会生活、台湾的屈辱历史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宝岛台湾,渴盼台湾回归祖国怀抱的教育,较好地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四、教学活动准备预习教材内容,利用百度搜索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视频和历史故事等资料。

了解教学的重难点,确定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五、教学活动方法交流法,讲读法、观察法等。

激趣促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观察地图和师生互动,多角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美丽富饶,了解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大陆和台湾同祖同源、根脉相连。

六、教学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1.小朋友们,你们有亲戚朋友或网友在台湾吗?(有的话让其简介台湾)2.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台湾吗?(有去过的话让其简介台湾)3.小朋友们,你们想去台湾吗?(想)——那么请你们先谈谈自己了了解的台湾的情况吧,,(学生交流)师:很好。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但对于台湾的了解相对较为片面。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台湾的自然风光、文化特色产生浓厚兴趣,但同时对于台湾的历史背景可能存在一些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台湾的历史和现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2.难点:台湾的历史背景,以及学生对台湾问题的正确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台湾问题。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等相关图片和视频。

2.资料:关于台湾的书籍、文章、新闻等,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

3.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台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搜集和处理相关信息。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正确理解台湾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回答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台湾知识的掌握程度。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 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  公开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祖国的宝岛台湾》,属于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地图,向学生展示了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使学生了解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对祖国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

但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报道,缺乏系统的、全面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台湾,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说出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了解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台湾,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台湾的美景和文化。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2.设计好教学课件,以便引导学生有序学习。

3.准备好相关的历史、地理知识资料,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准确的解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特色,引导学生关注台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对台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 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  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祖国的宝岛台湾,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于台湾这个名词也不陌生。

但是,他们对台湾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们全面了解台湾,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营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台湾地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课件。

2.视频:准备与台湾相关的视频资料。

3.图片:收集台湾的图片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台湾的历史文化,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发展历程,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台湾经济发展状况,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台湾知识的掌握程度,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的现状和未来发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教案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

教案设计:祖国的宝岛—台湾
六、教学准备
教师:PPT课件,琴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练声曲:
1 23 4︱5 –︱ⅰ5.︱ⅰ5.︱5 43 2︱1 –‖
(师)同学们好! (生)您好!您好!刘老师您好!
我们来唱歌,LaLa!LaLa!LaLa!LaLaLa!
火车开动了,WuWu!WuWu! WuWu!WuWuWu!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方面:
⑴、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让学生能感受、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
⑵、学习四拍子,通过用拍节奏为《放纸鹞》伴奏,让学生体现四拍子的节拍感,为下一课时探索影响歌曲风格的因素做铺垫。
2、教育方面:了解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
2、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出示课题:祖国的宝岛——台湾。
3、朗诵《台湾岛》的歌词。
a、采用提问题的方式引入:你觉得歌曲对台湾的描述美吗?你们想去吗?你们怎么把台湾的美和很想去的感情表达出来呢?刚才大家欣赏的歌曲叫《台湾岛》,(出示《台湾岛》的歌词)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歌词了解台湾岛,把台湾的美,和同学们对台湾的向往之情表达出来。
八、教后反思
我执教的《祖国的宝岛—台湾》这课的第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感受台湾民谣、童谣的美感,让同学们了解台湾从而爱上台湾。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了提问激趣的方法。一开始就对学生说,带同学们去春游,让他们通过欣赏歌曲去了解我们春游的地方以及当地的特产、风景。然后通过比赛朗诵《台湾岛》歌词、在地图上寻找台湾、讲讲台湾的事、说说有趣的闽南话等,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台湾,激发学生对台湾的兴趣。紧接着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为了欢迎我们准备了一首歌曲,但他们希望和我们一起来演绎这首歌,他们唱歌,我们用节奏来为他们伴奏﹍﹍”来引出四拍子的学习和初步了解台湾闽南语民谣《放纸鹞》。在学习四拍子节奏规律时引导学生寻找其他声源来表达四拍子的强弱规律,并为歌曲伴奏,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在最后让学生欣赏台湾风光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直观地了解台湾,激发学生对台湾的向往和热爱。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很活跃,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信息,自已发现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自已总结出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

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通过对台湾多方面的了解,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体验两岸人民盼望团聚的情感。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课前收集信息,填写预习单。

教学过程:一、歌曲激趣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阿里山的姑娘》,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播放视频)师:同学们知道刚才歌曲中所唱的“阿里山”在哪里吗?生:(齐)在台湾。

师:对,台湾。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台湾,了解台湾。

同学们,台湾在什么位置呢?哪位同学可以在地图上指出来。

(出示中国地图)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

师:你真聪明。

台湾在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岛屿,它紧邻我国的福建省,是我国领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拿出预习单,小组内讨论交流以下几个问题(出示问题)生:小组内讨论(师巡视)师:哪个小组可以展示这个问题?生:台湾的具体位置在……师:同学们在地图上可以看到在台湾岛与祖国大陆之间有一条海峡,(出示课件问题)台湾海峡是怎样形成的?谁来回答?生:台湾海峡…..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现在让我们更详细的了解下台湾海峡的形成原因。

(播放视频)通过了解台湾海峡的形成原因我们知道了什么?生: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

师:台湾不仅是祖国大陆的一部分,还是祖国东南大陆的天然屏障。

(出示课件问题:为什么说…..)谁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因为…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师:刚才我们了解了台湾的地理情况,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台湾的风景名胜,台湾的云海、日出、晚霞、星空是世界著名的自然景观,现在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出示视频)师:在台湾象这样的美丽景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调查,哪个小组可以展示一下?生:(组长)由我们小组汇报展示这个问题,我们小组搜集的是…..的风景,这是…..、这是….(组长)我们小组汇报完毕,请其他小组点评、补充师:哪个小组给他们组进行点评?生:由我们组给……师:看了台湾这么多的美景,你觉得台湾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生:美丽的地方。

《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宝岛台湾》教学设计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宝岛台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教学内容,这篇文章内容非常丰富,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美丽与富饶,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热切祈盼祖国统一之情。

选编本课的主要意图是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台湾美丽与富饶及历史,理解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通过了解台湾的优美风景和丰富物产,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从而对台湾产生热爱;教育学生深切体会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真挚感情,两岸同胞一起热切盼望祖国的早日统一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3.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真切体验两岸人民祈盼统一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台湾风光、物产、历史等视频资料,中国版图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生自由表述)2.老师来考考大家。

(出示名胜古迹图片)由“日月潭”图片引出台湾。

3.(出示地图)师:俯视中华大地,在祖国东南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形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那就是我国的台湾岛,台湾是一个美丽、令人向往的地方,今天我们就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祖国的宝岛台湾。

(板书课题:祖国的宝岛台湾)。

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美丽的宝岛——台湾1. 欣赏视频“美丽的台湾”。

2.出示自学要求。

3.小组讨论你从视频资料及课本中了解到的台湾。

4.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台湾的知识台湾风景名胜节日风俗语言文字历史故事饮食文化5.请同学汇报了解的内容。

师:总结并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活动二体验情感,祈盼统一1.(出示图片“三只小鸡找妈妈的故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与社会
五年级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
一、教材分析:
《祖国的宝岛台湾》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5课内容,《宝岛台湾》包括三个内容:多山的海岛、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

多山的海岛主要说台湾的地理概况、环境问题;美丽富饶的宝岛,向我们介绍了台湾岛的美丽、地形、气候以及丰富的物产;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让学生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二、学情分析:
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美丽富饶,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通过地图了解台湾的相关知识,热爱我们祖国宝岛台湾,通过多媒体感悟这美丽是离不开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悉心经营的结果,感悟到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情,使学生们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台湾做一些贡献而奋斗的决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方面:
通过学生观察地图和师生互动活动,多角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美丽富饶。

明白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分不开。

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宝岛台湾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了解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

技能方面: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台湾地理概况,培养学生识图、指图、认图的能力。

通过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激趣促学,营造和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角度地了解台湾,通过学习交流,感性体悟学习内容。

树立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感受台湾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宝岛,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树立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台湾美丽富饶,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懂得祖国一定要统一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课件等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活动一:了解台湾地理概况。

1、创设情景,以《外婆的澎湖湾》的歌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俯视中华大地,在祖国东南辽阔的海域上,有一座形似芭蕉叶的岛屿,显得格外翠绿,那就是祖国的宝岛——台湾。

伴随着这首动听的歌声,生于大陆,长于大陆的你,对那湾浅浅的海峡那头的台湾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台湾,进一步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

(板书:美丽的宝岛——台湾)
2、课件展示地图。

①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周围是什么?大陆与台湾最近的一个省是哪个省,让学明确台湾因地壳运动而与福建分离的知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台湾的有关地形、气候、面积等知识)。

②了解台湾的面积。

(3.5万平方千米)
③台湾山地面积占全岛面积的三分之二,3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62座。

活动二:美丽富饶的台湾。

1、美丽的台湾
①课件展示台湾日月潭、阿里山的风光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台湾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台湾宝岛的喜爱之情)。

②课件展示台北府城北门风光图片(激发学生爱祖国宝岛台湾)。

③课件展示台湾其它的迷人风光。

④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

很早以前,人们就对宝岛台湾进行了开发,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种、悉心经营。

)。

2、富饶的台湾
①物产丰富:课件展示台湾岛的丰富物产。

②课件展示台湾的水果图片,使学生明白“水果之乡”的由来(使学生知道这里的物产丰富)。

③学生还知道台湾的哪些别称(告诉学生“珊瑚王国”、“森林之海”、“东南盐库”、“东方糖库”等)。

④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别称,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别称的由来。

小组代表汇报(这里除汇报之外,还可自由展示)。

⑤关于台湾物产的知识竞答(让同学们对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面积、气候进一步了解)。

⑥让我们一起赞美祖国的宝岛台湾吧﹕美丽富饶的台湾岛啊,你是祖国海上的鱼米之乡。

海是聚宝盆,地是金银库。

鱼虾肥又鲜,大米白又香。

林果甘蔗样样有,海上处处是渔场。

活动三:台湾历史上就与祖国血脉相连。

1、阅读课本上的内容,了解人们分别是在什么时候,怎样开发台湾的(指名回答)?
【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人们就渡海去台湾,对台湾进行了开发。


2、集体交流有关台湾历史的资料(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代,政府派万余人去台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居在岛上,和当地居民一起开发台湾。

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中国政府正式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中央政府对台湾的开发更加深入。

祖国大陆和台湾同胞心相系、脉相连,共有中华传统习俗,共享中华灿烂文明。

台湾故宫博物院是中国宫殿式建筑,馆藏有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

台湾台南孔子庙内奉祀着中国古代各位圣贤:孔子、孟子、朱熹等。

),这些资料告诉我们什么?(大陆与台湾不可分割,祖国与台湾就像一对母子啊)。

3、内容升华(让我们一起朗读余光中的诗句,期盼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吧)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板书设计:
祖国的宝岛台湾
多山的海岛
美丽富饶
血脉相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