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目:打碎杯子后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定要珍惜好好复习。
高考频道将第一时间发布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届时请广大考生关注本网站,还有更新高考资讯尽在本网。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发布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范文发布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解析高考作文写作技巧这是显而易见的,但却是立竿见影的方法。
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
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
尽可能的多读著作吧,再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
特别是开头。
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吸引读者,他们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
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的构思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
当你听到别人谈话的只言片语所有顿悟时,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
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你及时的记录下来,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
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每天找一段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
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
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
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
如果你跟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很多人写的很正式,但是我发现最好是写得像我们说话一样会更流畅,更通俗。
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
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
2014福建、重庆高考作文答案修改版

2014福建卷高考作文一、审题提示:材料有三个关键词,即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
“空谷”,其本义是空荡寂静的山谷(客观环境)。
“悬崖峭壁”指高耸陡峭的山崖,常比喻危险的境地。
“栈道桥梁”起连接此岸与彼岸的作用,可以让沟壑成大道,天堑变通途。
整则材料的核心含意是: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人有不同的联想。
这应该是考生写作的关键点。
抓住这个关键点之后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来确立写作方向。
如,不同的联想包含着什么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空谷、悬崖峭壁、栈道桥梁在生活中有什么隐喻?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联想,人的联想的发源点是什么?二、立意提示:1、从认识论的角度立意:“横看成岭侧成峰”,面对“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峭壁”,有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据此可立意为:面对同一事物或现象,观念不同,认识不同;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2、从心态的角度立意:若把“空谷”看作所处的环境,面对空谷,有的人用悲观的心态去看待它,眼前就会有一道不可逾越的悬崖和峭壁(山重水复疑无路);有的人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他,想到“栈道桥梁”,通过“栈道桥梁”找出爬出“空谷”的途径(柳暗花明又一村),实现人生的飞跃和困境的突破。
据此可立意为:面对“空谷”,悲观消极者难有作为,乐观积极者才会有精彩人生。
3、从思辨的角度立意。
既不把空谷想成悬崖峭壁,也不盲目想象栈道桥梁,空谷就是空谷,客观看待它,既发现它的缺点,也欣赏它的美丽,最难得的是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客观看待人生境遇,既不悲观绝望,也不盲目乐观。
4、从审美的角度立意:“悬崖峭壁”与“栈道桥梁”,一个是自然风光,一个是人造风景,哪个更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可立意为:空谷只有悬崖,危险重重,与世隔绝,可望而不可即;为空谷架设桥梁,天堑变通途,便于领略险处的无限风光。
也可立意为:悬崖峭壁,危乎高哉,自有一种自然、神秘、野性的美,何必带上人工斧凿之痕?5、从反弹琵琶的角度立意。
大部分考生否定批判想到悬崖峭壁的人,肯定赞赏想到栈道桥梁的人。
求真求善求美 回归生活本质——浅析2014年高考语文试题(重庆卷)

浅析2 0 1 4 年高考语文试题 ( 重庆卷 )的价值引领
◇ 朱
近 日阅读 2 O 1 4 年 高考 语 文试题 ( 重庆 卷 ), 可谓 心潮起 回报 。 伏,感慨 万千 。竞 欲视命题 组老师 为人生 知 己, 只因试题 内容 材料 中出现两 组对 比,一是亲朋好友 不予资助与群 丐以行 体 现了难能可贵 的价值 引领 :求真求善求美, 回归生 活本质 。 乞所得 资助,二 是先生发达 后亲故逢迎讨 好与群 丐绝不拖累 、
后 ,老 人仔 细 地将 玻 璃碎 片 一一 捡 了 出来 ,放 人 另一 个垃 圾 靠创 新型人 才,创新型 人才的培养 离不开科学精 神 。这 则说 明 袋,写上 : “ 玻璃碎 片,危险!” 曾有记 者邀 请 任万 杰 本人 谈审 题 立意 ,他 说 :多 为其 他 文材料启示我们 回归 科学精神 ,回归教育本质。
如滚滚 红尘 中的一朵青 莲,体现 一种价值 引领 ,彰 显责任 与担 涵 ,探 讨人生价值 和 时代精 神, 以利 于逐步形成 自己的思想 、 行为准 则,树立 积极 向上 的人生理想 ,增强为 民族 振兴而 努力 当 、宽容与原则 ,让 人深 受触 动,启示人们 回归人性之美 。 的使命 感和社会 责任感 。 课程标准 》 中还建议 :高 中语 文教 学应重 视情感 、态度 、价值 观的正确导 向,充分 发挥本课程 的 现代文 材料 选 自四川阆 中地方 风情小说 家何晓的 东 坛井 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质 的提高 。 的陈皮 匠》 。陈皮匠用大 半生 的时间收集 老书,他 藏书不 只是 2 0 1 4 年 高考语文试题 ( 重庆卷 )充分 体现 了 ( 《 课程 标准》 爱好,其 心愿更在 于彰显 古城 的文化底蕴 和家族 的历史荣光 。 的精 神 。试 题 与 课程 标 准》 的较 完美 契 合提 示我 们 ,教 材 当其他古 城人更 多关注 的是开发历 史文化 资源带来 的商业价值 ( 尤其地 方教材 )编写应 充分 体现时 代特 点和现代 意识,有 助 时,陈 皮匠表现 出对商业 冲击恬静淡 泊 的人生态度 和对传统 文 学生树立正确 、人生观和价值观 。 化的守护 。小说 肯定 了守 护传统 文化的行 为,批判将 传统文化 2 0 i 4 年高 考语 文试 题 ( 重 庆卷 )对教 师 的指 导意 义体 现 遗产过度商 业化 的现象 ,表达对 时下强烈功 利化 的社 会现象 的 在教师 职能 的回归。早在一 千多年前 ,苟子就在 劝学》 中指 忧 虑 。在 大搞开 发建设, 追求经济 效益 的今天,你 还能见到几 出 :师者 ,传道受 业解惑也 。指 出教师所 传之道不 只是句读 , 条真正 的古 街,几 座真正 的古城 ?这 则材料 引领大 家思考经济 更应是 处世之道 。试题提示教 师加强 自身修养 ,不 断完善完美 建设 与历史文化传承 的关系,值得 每个人深思 。 自己, 才能真 正做 到 “ 桃 李不 言,下 自成 蹊”, 才能真正实 现
201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再多想一点点

201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再多想一点点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待要签合同时,就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来一个。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持续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义,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作文展示:再多想一点点人与人相处在一起,就构成社会。
人与人的美好关系,就构成了社会的美好。
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总会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错误,如果相互之间多一点体谅,多一点宽容,社会就会和谐,人生就会美好。
不过,宽容是有限度的,有些事情如果无底线地宽容了,后果就不堪设想。
就像到海边度假的那位游客,他打碎玻璃杯是无意的,可以宽容,他把玻璃碎片收拾干净值得肯定,但是,他把玻璃碎片,随手扔进垃圾桶,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如果收拾垃圾的清洁工因为不知道而划破了手,他就可能因此而感染,又可能因为怕耽误工作延误了治疗而病入膏肓,他可能因此不能再工作,家里没有父亲的孩子衣食无着落……这真像丢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失了一位国王;损失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这样的后果,都只因为少想一点点。
如果,游客多想一点点,想到玻璃碎片可能导致的后果,他就会小心地把它装进袋子里,再工整地写上说明——像房东那样。
2014年高考作文点评

2014年重庆高考作文点评:碎的是玻璃,不碎的是责任如果说2011年的重庆市高考作文“情有独钟”传递了生命的热度与理想信念,2012年的“拯救冷库工人”体现了浓厚的人文情怀,2013年的“大豆”彰显了思维的创造性,那么,今年的“玻璃碎片,危险!”则体现了一种责任与关怀、宽容与原则。
材料丰厚,富有深意。
“文似看山不喜平”,今年的材料作文可谓一波三折,情节跌宕,有波澜、有起伏。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打算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则友善地建议游客先“试住几天”再作决定。
几天后,深感满意的游客准备签合同,却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你不是故意的”,老人原谅了他。
但情节一转,老人却因为游客把玻璃杯碎片和其他垃圾一起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而拒绝游客的租房请求。
结尾处可谓“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体现了一种价值引领,彰显了一种责任担当,让人深受触动。
这个材料贴近生活,耐人寻味,具有多元化的含义。
考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去思考与挖掘,诸如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以及生态与环保等。
这一材料有叙述、有对话、有起伏,有冲突,易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而且说真话、说实话,利于考察学生真实的作文水平。
意蕴丰富,立意深远。
小材料蕴涵深主题、小细节彰显厚关爱、小对话体现大境界。
这一作文可以发掘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一个人的道德情操。
它体现了一种友善、敬业的做人准则,启示我们修德明辨,将关爱化作言行,将责任注入品质、将原则铭记心扉、将道德提升为境界。
关爱与责任:游客打算租房,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做决定”。
老人的提议展示了为他人考虑的一种人文情怀,也体现了一种关爱从点滴开始的素养,更蕴含了消费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
善良与宽容:当游客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老人,他打碎了一个精美的玻璃杯时,老人则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老人宽慰的话语不仅抚慰了游客的心,也揭示了他的善良。
201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语文满分作文

2014年全国高考重庆卷语文满分作文高考作文2014-07-04 02002014年重庆市高考语文卷满分作文材料一:香港大学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
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2009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着凉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
他在22年检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
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10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体验与感悟,以“情有独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题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总体来说“情有独钟”这个话题可写性比较强,但是想拿高分也不那么容易。
今年的作文题目体现了如下特点:第一:生活气息浓厚,要求考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强。
材料一中香港大学的校工袁苏妹虽然没上过大学,但44年如一日,为学生做饭扫地这一平凡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学生跟周围的人。
材料二是重庆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在33年间为学生的辛勤付出。
校工袁苏妹和乡村教师赵世术,他们无疑都是普通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的因为坚守而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考生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会发现可写可感的人特别多,比如我们身边的老师,街边的报摊主人等等;当然也可以写我们熟悉的历史人物。
而且我们还可以写物,写自己对什么事物的情有独钟。
第二:灵活性非常强,要求考生会灵活运用文体知识。
“自选体裁,诗歌除外”,自拟标题,没有文体的限制。
考生可以写成一篇议论文。
可围绕材料来写人物,对其人物进行深入挖掘,或者以材料中的人物来思考当代人的精神追求。
考生也可以写成一篇记叙文,联系身边的人物来进行写作。
2014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

2014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重庆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五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 ”游客回答说,我已经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外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②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最美是那一声问候】工作累了,免了那一声声问候;生活忙了,忘了那一声声问候;人心冷了,烦了那一声声问候;可又有谁清楚的知道,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世界才春暖花开;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人间才处处充满温暖的气息;最是那一声声问候,这大地才风光无限。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将你从死亡的边缘拉回。
一个公司该有多少员工啊,就像花丛中无数只翩翩起舞的五彩蝴蝶,可是他们都忙着采蜜,就算是相见过无数次的同伴也不互相问候。
而只有你,每天上下班都问候门卫,“您好” “明天见”,多么简单的几个字,也只有你每天坚持说出。
所以,当你被关进冰库时,当你在死亡的边缘挣扎时,外面有一个人在苦苦寻找你,就是那个你天天问候的人——门卫,把你从悬崖边拉回。
最是那一声声问候,得以让你的心中春暖花开。
蓬首垢面,衣衫褴褛的你,坐在路边,俨然生活的重负已使你早已不堪重负,你望着眼前一个个行人,无人愿意停住脚步,好不容易看到一双脚,充满期望的抬起头,还没有看清模样,那人早已离去,只留下两行失望的泪。
高考作文系列

湖南卷示例1:《用心绽放最美丽的
风景》
为心灵之舟满载坚守之货,更轻松地驶 入一片“桃花源”。
周有光懂得坚守,终成人们称赞的“周百科”; 乔布斯懂得坚守,永不言弃,成就他的苹果梦; 蒲柏懂得一份坚守,即使再小的花也要怒放, 终成英国文学巨匠。
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彼岸,惟有懂得坚 守之人,方可勇敢地前往,闻到彼岸一 缕花香;悠然抱膝沙上,领略到最美风 光!
探索,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其实, 诚信教育,完全可以多一些摆事实、讲 道理,少一些走极端的哗众取宠式的现 身说法。
辩证分析有二种
其一为两相对照 其二为对立统一
辩证分析要点之两相对照
பைடு நூலகம்
1要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点 (谦虚与自卑:前者是自信与从容,后 者是逃避与怯懦) 2要分析关联者(自卑)的不利影响(宜 从略)。 3辩证分析的位置一般放在价值之后,条 件之前
请找出以下论题的关联者
勇敢之于—— 灵活之于—— 果断之于—— 忍让之于—— 喜爱之于—— 宽容之于——
勇敢之于鲁莽 灵活之于狡猾 果断之于轻率 忍让之于懦弱 喜爱之于偏爱(溺爱) 宽容之于纵容
宽容
例1:当然,宽容并不是纵容别人去犯错。宽容是要让 别人明白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避免因为一意孤行而犯 更大的错误。如果放任其自流,一味地迁就,那是无 原则和不负责任的表现,这也是非常有害的。 例2:当然,宽容不是无原则的忍让,更不是一种视而 不见的作风。无原则的宽容,便是一种纵容。纵容也 是一种力量,它会使被纵容的人更加有恃无恐,变得 更加放任和堕落。因此,纵容是一种能将你推向深渊 的力量!有了这种力量的助推,善良的人会变得邪恶; 质朴的人会变得贪婪;向上的力量将被消溶,被纵容 者将一事无成! 例3:当然,宽容不是软弱。唐代狄仁杰根本就瞧不起 娄师德,常常找其麻烦,但娄师德并不计较,还推荐 狄仁杰当宰相,被后人传为楷模。宽厚是一种宽广, 也包含谦逊,与人为善,化敌为友的胸怀。这种气度 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体现的是过人的胆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目:打碎杯子后
2014年重庆卷高考作文题:
材料内容: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游客回答说,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玻璃碎片,危险!”
要求:
1、结核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
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