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阿基米德演示器

合集下载

《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创新物理实验设计

《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创新物理实验设计
《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创新物理实验设计
作品全称
直观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
自治区评委会意见
(1)实验目的
通过试验,直观地看到:不管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是多少,它受到的浮力总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及其附件、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金属块、粗铁丝、小杯。
(3)实验方法
把弹簧测力计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粗铁丝做一个框,挂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在粗铁丝框上端悬吊一个金属块,下端放一个小杯。在金属块的正下方,有一个溢水杯,溢水杯放置在铁架台的支架上,溢水杯跟金属块、粗铁丝都不接触。这时,测力计的读数表示金属块、铁丝框和小杯的总重力。如图甲所示。
(盖Hale Waihona Puke )年月日(图甲:)
在溢水杯中倒水,是杯中水面恰好平齐溢水口。平稳的抬高溢水杯支架,使金属块浸入水中,如图乙所示。
(图乙)
由于水对金属块有浮力,导致测力计的示数减小,测力计示数减小的数值就等于浮力的大小。但从溢水杯中排开的水流进了铁丝框上的小杯中,小杯中的水有导致了测力计示数增加,由此增加的示数就等于小杯中水的重力。实验结果表明,最终测力计的表示数既没有怎加也没有减小,说明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跟小杯中水的重力相等,而小杯中的水就是金属块排开的水。不管溢水杯抬到那个位置,测力计的示数都不变。这说明:金属块浸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总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这就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

一台别具特色的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一台别具特色的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作者: 张青岷
作者机构: 山东省无棣县马山子镇中学,251907
出版物刊名: 实验教学与仪器
页码: 41-41页
主题词: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金属铝;铁架台;弹簧秤;立方体;玻璃管;塑料瓶;导流
摘要:如图1所示,铁架台的最上端用双顶丝固定一根金属杆,金属杆左边悬挂一只弹簧秤,弹簧秤下面通过细线吊着一只小桶,右边通过双顶丝固定一根下端带钩的金属杆;另一弹簧秤挂至钩上。

秤下端吊着实验用立方体(可用边长4cm左右的正立方体金属铝块)。

铁架台中部用双顶丝固定一个大金属夹,金属夹夹持着一个倒置的截取了底部的厚壁塑料瓶(瓶的截面直径约10cm左右)。

曲玻璃管透过橡皮塞,以乳胶管将曲玻璃管跟导流管连接起来,导流管用双顶丝固定在铁架台立柱下端。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11级物理二班 宋徐林 20111041204一、实验目的演示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G F排浮=)二、实验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G F排浮=)下面为实验原理图 三、实验仪器阿基米德演示器、水、烧杯、溢液杯、铁架台 四、实验步骤介绍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的结构 1、 设套在外边的小桶质量m 1、套在里面的柱体质量m 2。

柱体体积与外桶容积相同。

2、 将弹簧秤固定在铁架台上。

用柱体套在小桶中,一起挂在弹簧秤下端,柱体套在小桶都在空气中。

记下弹簧秤拉伸的位置记号1:3、 将柱体挂在小桶下面,互相分开,外桶在上,柱体在下,仍挂在弹簧秤的下端,柱体套在小桶都在空气中。

弹簧秤拉伸位置记号应不变仍为1; 分析说明:这时候可根据平衡得:()gm 211m F +=将溢液杯置于柱体下方,在溢液杯内放满水。

4、 将柱体慢慢地全部浸入在水中时,外桶在空气中观察弹簧秤伸长量的变化。

标记下弹簧秤伸长量的变化量的新位置25、 保持柱体完全浸入在水中,将收集起来的水注入小桶内,看到;排开的水的等于小桶的体积;观察弹簧伸长量又恢复到位置1. 6、 通过简单的推到便可得出:G 排浮=F五、注意事项由于实验仪器年代比较久远,所以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坏仪器。

六、实验改进 方案一:.采用常用实验器材和生活材料作成阿基米德原理演示装置替代教材中的实验装置,现象直观,便于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推导出结论,利于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方案二:重新设计的实验装置,不但能完成传统实验所进行的各步测量,而且由于“两个力”(浮力和物体同时排开液体的重力)的测量是在两个测量系统中进行,两个弹簧秤“共用”一根标尺,以及它们位置上的巧妙组合等原因,所以,它既不受物体浸人液体中的多少而限制,二力数值上的等值改变又能通过两指针示数的对称变化而直接显现。

气体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气体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气体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
浦军
【期刊名称】《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年(卷),期】1995(000)006
【摘要】气体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监利县电教仪器站浦军(433300)阿基
米德定律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我设计的气体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能近似地验证该定律,使学生能更具体地理解这段内容。

本仪器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曾在荆州地区自制教具评比中获奖。

一、制作取...
【总页数】1页(P2-2)
【作者】浦军
【作者单位】监利县电教仪器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7
【相关文献】
1.多功能气体制取和性质验证系列实验演示器的开发与应用 [J],
2.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 [J], 冯志长;韩独石
3.“密闭气体压强大小变化演示器”的制作及演示方案 [J], 王来喜
4.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组合演示器 [J], 罗伟群
5.使用阿基米德定律计算气体浮力与“气体分子运动论”的结论相矛盾吗?──学
习分子物理学的一点体会 [J], 虞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初中科学)

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初中科学)

G排
F浮=F1-F2
F浮=F向上-F向下
1.比较下列物体受到的浮力
(1)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浸没在水中
F浮铝 = F浮铁= F浮铜
轻松过关
(2)如图所示,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F浮A< F浮B
A
(3)如图所示,A、B两个金属块的体积相等,哪个受到的浮力大?
B

酒精
不存在因为物体浸没到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
2.从阿基米德原理公式可知,浮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或者说与ρ液和V排有关。
加油啊
3.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浸没的深度有没有关系?请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加以验证。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与它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阿基米德定律公式中 F浮=G排= ρ液V排g
※ V排不一定等于V物,只有在物 体完全浸没时V排才等于V物.
※ρ液指的是液体的密度;
注意:
※浮力的大小只与ρ液、V排有关(即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F浮=ρ液· V排 · g
※公式中注意单位代入:
思考与讨论:
1.有一金属块,如果先后浸没在水中2m深处和4m深处,它受到的浮力是否也存在2倍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
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 F浮=G排
∵ G排= m排g
∴ F浮=G排 = ρ液V排g
m排= ρ液V排
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的情况
用酒精、盐水代替水做上述实验:
你会发现:
F浮(酒精) = G排酒精 =ρ酒精V排酒精g

阿基米德原理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阿基米德原理器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的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阿基为米德原理的探究是《浮力》一节的一个重要实验,但根据教材中的测量方法是直接用烧杯装水排出水再用小烧杯装水进行测量,水很容易从杯口沿杯壁流下到台面,这样小烧杯就不能把溢出的水全部接住,使测量的结果不够准确。

为了使实验简便易行且测量结果更准确,我在上课前用身边的物品简单制作了一个浮力测量器。

下面介绍制作和使用方法:
器材:2个雪碧瓶、中间带孔的软塞、玻璃管、橡胶管等。

一、制作方法:
1、把两个雪碧瓶一个剪去下半部和上端一部分,并在侧壁开一个口;另一个只剪掉下半部。

2、再按下图组装好即可。

二、使用方法:
如上图所示,步骤如下:
1、把被测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上,测出物体的重为G
2、测出空烧杯的重为G1。

3、往上面的雪碧瓶中装水,直到有水从管中滴出(此时先不要用烧杯装)。

4、把小烧杯放在管下方,把物体浸入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F弹。

5、再测出烧杯和所装水的总重G2。

6、计算:F浮=G—F弹G排=G2—G1分析数据可得:F浮=G排。

创新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演示仪

创新实验:阿基米德原理演示仪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的关系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仪
一、课本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原型
图3-1
F浮
G排
实验步骤: 1、如图3-1甲,用测力计测出某物体所受的重力。 2、如图3-1乙,把被测物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 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同时,用小桶收集物体排开的水。 3、如图3-1丙,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 4、如图3-1丁,测出小桶所受的重力。
操作简便; 效果直观; 易得结论。
阿基米德原理
一、课本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原型
把测量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根据实验数据,看看该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更换大小不同的物体做实验,看看是否都存在这种关系。从而得出结论。
二、课本实验方法设计——不足之处
1. 用手提测力计因手的颤抖不能准确收集到所溢出的 水;且颤抖的手拉住测力计,会影响到测力计的稳 定性,进而不能准确读数。
2. 实验操作步骤比较繁琐,实验现象直观性不太强。
2. 记录的数据太多,不易直接看出所受浮力大小与排 开液体重量的等量关系。
二、课本实验方法设计——不足之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繁琐
不明显
三、实验方法设计——实验创新之处
F浮
图新一:升降台,防止手颤带来一些列不良影响,同时解放了双手。 创新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一目了然 创新三:改为使用红色液体,效果更加直观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阿基米德演示器PPT教案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阿基米德演示器PPT教案

原实验的不足:不直观

测量排

开液体

的重量
学生需四次读数,再两两相减才能得出结果 ,即比较:F2-F1和F4-F3的大小
实验创新:
多 功 能 测 力 计

清 零
基 米 德
测原
力理
计演



器材创新:
浮 力 测 力 计
创新一:
直接读取 浮力大小。
器材创新:
液 重 测 力 计
创新二:
直接读取排开 液体的重量。
初中物理实验创新大赛——阿基米德演 示器
会计学
1
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是初中力学中的一个重 点和难点。它是量化浮力大小的核 心;又是学习下节《沉与浮》的基 础;更是解决浮力有关应用问题的 依据。
原实验的不足:
记录的数据太多,不易直接看 出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量的 等量关系。
注:涉及教材 人教版 沪科版 教科版
器材创新: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装置
“浮力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 的重力相等”
一果直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设计者:陈鹤斌
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本实验是初中力学中的一个重 点和难点。它是量化浮力大小的核 心;又是学习下节《沉与浮》的基 础;更是解决浮力有关应用问题的 依据。
原实验的不足:
记录的数据太多,不易直接看 出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量的 等量关系。
注:涉及教材 人教版 沪科版 教科版
原实验的不足:不直观
测 浮 力
测量排 开液体 的重量
学生需四次读数,再两两相减才能得出结果, 即比较:F2-F1和F4-F3的大小
实验创新:
多 功 能 测 力 计
清 零 测 力 计
阿 基 米 德 原 理 演 示 装 读取 浮力大小。
器材创新:
液 重 测 力 计
创新二:
直接读取排开 液体的重量。
器材创新: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装置
“浮力大小与 物体排开液体 的重力相等”
一目了然
效果及评价:
器材优化; 操作简便;
效果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