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状

合集下载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人类遗传性状调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类遗传性状调查篇一: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学生设计性实验论文题目: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姓名高雪学号20xx132104专业生物技术班级123相关实验课程名称__指导教师赵文婧实验学期20xx~20xx学年二学期太原师范学院教务处编印人类遗传性状的调查及分析姓名:高雪同组者:薛花兰、康俊、王瑞良、薛凡(生物系生物技术学号20xx132104指导老师:赵文婧)摘要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一个特定人群的某一性状进行调查,将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可以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

通过对太原师范学院南区流动人群及其学生和他们的家属的一些遗传性状的调查统计,并具体分析几位同学的遗传系谱图,初步了解这三种性状的遗传方式和控制其基因的性质。

关键词双眼皮单眼皮酒窝耳垂遗传分析前言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状是人类遗传学的重要指标,人类正常性状的遗传包括体表性状、生理和生化的特征,身体素质、行为和智力等方面的性状遗传。

关于人类遗传性状有美人尖、十指自然相嵌、大拇指自然弯曲度、酒窝、上眼睑、耳垂、卷舌等,而对其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张新伟和张慧英[1]对汉族和回族单双眼皮性状的调查及遗传性分析,张建龙和潘伟槐[2]对绍兴地区的美人尖等四对性状的调查分析,余跃生等[3]对贵州多个名族的遗传规律的研究,此外还有季克强[4]、邵文全[5]对眼睑性状的研究。

但对酒窝的研究比较少见,有张建龙[2]等对山西汉族性状遗传的调查研究可进一步了解本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对研究数据库进行补充丰富,尤其是关于酒窝研究的数据资料补充,具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初步了解某一性状的遗传方式、控制性状基因的性质,有利于其他研究的参考。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太原师范学院南校区流动人群及学生1.2方法本次调查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人类的眼睑和酒窝等性状进行调查,制作如下表格,在某一地点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并总结调查结果,绘制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家庭的遗传图谱。

第四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四章  数量性状遗传

第五章数量性状§1 数量性状的特征一、数量性状的特征:遗传性状分为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两类。

质量性状:在可以遗传的性状中,性状在后代的变异中是表现为不连续的变异,在它们之间可以明显的分组,进行频率的统计。

是由一对或少数n对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方式一般能符合孟德尔的遗传原则。

例如前几章所讲的豌豆的红花和白花,豆粒的黄色和绿色,家鸡的羽毛的黑白、芦花等,都是彼此差别明显,一般没有中间过渡的类型的性状。

数量性状:性状的变异是呈现连续性的,性状间的变化没有明显的类别,不易分组,是由微效的多基因控制的。

例如:产量,荚的多少、粒的大小,蛋白、脂肪的含量等。

数量性状的特点:1.性状的变化表现为连续的,不易分组进行组内的频率统计。

例如:水和小麦、玉米等植株的高矮。

生育期的长短,产量的高低等性状。

不同品种杂交后F2、F3等后代群体都有广泛的变异的类型,不能明显的求出分离的比例,只能用一定的度量单位进行测量。

2.数量性状极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混淆,使遗传的动态和性质模糊不清。

二、数量性状在遗传中的特点:而数量性状在遗传中的特点又是怎样呢?我们以玉米果穗不同长度的品种的杂交及后代的分布频率来说明此题:P2页表从上面这个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数量性状遗传的主要的特点:1.某一数量性状在杂交中,F1的平均值大约介于两个亲本的平均数之间,呈中间型,但有时倾向于其中的一个亲本。

2.F2个体的平均数与F1的平均数相似。

3.F2出现明显的连续性变异,不容易分组,因而也就不能求出不同组之间的比例,变异的幅度比较大,变异基本上是以平均数为中心的对称的正态分布曲线,即常态分布。

100cm(A1A1A2A2a3a3) × 70cm(a1a1a2a2A3A3)↓F1 A1a1A2a2A3a3 (85cm)↓F2 A1A1A2A2A3A3(130cm):a1a1a2a2a3a3(40cm)4.F2会出现超出双亲的变异的类型:<当双亲不是极端类型时>100天 A×B 80天↓F1 90天→F2:75~110天值得说明的是: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之间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同一性状在不同亲本的杂交组合中可以表现不同。

遗传实验报告——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遗传实验报告——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实验组序号:日期:实验项目: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实验目的:1.了解人类一些常见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

2.了解群体控制不同遗传性状的基因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人类的遗传性状有许多是单基因性状,易于观察且具有典型的显隐性关系,在一定群体中进行调查,可以了解其遗传方式。

在自然界,无论动植物一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有同样的机会与其相反性别的任何一个个体交配。

假设某一位点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A基因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p,a基因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q;基因型AA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D,基因型Aa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H,基因型aa在群体出现的频率为R。

群体(D,H,R)交配是完全随机的,那么这一群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关系是:D=p2、H=2pq、R=q2。

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对象:某群体实验用品: 1、器材玻璃棒、纱布块、乙醇棉球、镊子、量角器2、试剂 PTC1~14溶液、浓度递减实验内容与步骤1、卷舌在人群中,有的人能够卷舌,在近舌尖处两侧边缘向上甚至卷成管状,有的人则不能。

卷舌对不能卷舌为显性。

实验组成员间可互相观察,并记录下来,算出各类型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出该群体中相应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记录观察结果,绘成系谱图,通过系谱分析其遗传方式。

2、耳垂形状人类耳垂可明显区分为有耳垂和无耳垂两种形状,前者为显性后者为隐形。

观察家庭成员的耳垂形状,看是否与上述遗传方式相符。

3、前额发际在人群中,有些人前额发际基本上属于平线,有些人在前额中部发际向下延伸呈峰形,试讨论这种形状属于哪种遗传方式。

4、将上述三个以及其他易于观察的形状的观察结果记录在附表上。

实验观察人类遗传性状与疾病关联调查表姓名曹雪班级麻醉112班学号6301611062。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共30张PPT)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共30张PPT)

质的惟一媒介,
基因可以随配
子代代相传。
a
基因随着配子的结合传递给下一 代
配子结合时基因自由组合
亲 代有耳垂Aa
配精
子 子A a
有耳垂Aa


胞A
a
AA Aa

Aa aa代Fra bibliotek有耳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next
亲 代
Aa 有耳垂

子A a
AA 有耳垂 A
子 AA
Aa

有耳垂 有耳垂
next
性状表现决定 于基因组成
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 的性状。
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控 制的性状。
显性基因(A)对隐性基因(a)有掩盖作用。
next
等位基因
Aa
AA
aa
隐性基因(a)
显性基因(A)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next
下列基因是等位基因的是(
1
10
2
11
3
12
4
13
5
14
6
15
1和10;)
2和11; 4和13; 8和17
7
16
随配子代代相传。
如果父母的基因型是Aa或aa时,他们的性状表现是什么?又会产生什么精子或卵细胞?
我们知道,体细胞中位于染色
体上成对的基因,一个是来自父本,
一个是来自母本,那么父母的基
因(如耳垂基因)是如何传递给 精
子女的?

前面我们在第19章已经学过,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
而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
表现型
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next

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

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

遗传性状的遗传方式遗传是指通过基因的传递和分离,将一代的遗传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在生物学中,遗传性状是指在遗传过程中能够被传递的特定特征。

遗传性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遗传,主要有显性遗传、隐性遗传、共显遗传、不完全显性遗传、多基因遗传以及性别-linked遗传等方式。

本文将探讨这些遗传方式的特点及其相关例子。

1. 显性遗传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传方式,其中一个等位基因表现为显性,而另一个等位基因表现为隐性。

显性遗传方式的特点是当一个个体拥有至少一个显性等位基因时,该基因的表达就会在个体中显现出来。

例如,在人类的眼睛颜色中,棕色眼睛(B)是显性遗传特征,而蓝色眼睛(b)是隐性遗传特征。

如果一个人拥有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Bb),他们的眼睛就会显示为棕色,因为显性基因的表达会覆盖隐性基因。

2. 隐性遗传隐性遗传是一种遗传方式,其中一个等位基因表现为显性,而另一个等位基因表现为隐性。

隐性遗传方式的特点是,只有当个体中没有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能够表达出隐性基因。

以豌豆为例,花色是一种隐性遗传特征。

纯合子黄花(yy)的豌豆植株会产生黄色的花,而纯合子紫花(YY)的植株会产生紫色的花。

然而,杂合子(Yy)的植株会产生紫色的花,因为紫色是显性基因的表达。

3. 共显遗传共显遗传是一种遗传方式,其中两个等位基因同时表现出来,而不是一个等位基因压制另一个等位基因。

共显遗传的特点是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影响表型的表达。

例如,在人类的血型系统中,A和B血型是共显遗传。

如果一个个体同时拥有A和B血型的等位基因(AB),那么他们就会表现为AB 血型,这是A血型和B血型的共同表达。

4. 不完全显性遗传不完全显性遗传是一种遗传方式,其中两个等位基因之间没有完全的显性-隐性关系。

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特点是,在杂合子个体中,两个等位基因的表达会产生中间的表型。

例如,在一些花色变种的绘蝶鱼中,红色(RR)和白色(WW)的等位基因是不完全显性的。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性状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性状

《实验六调查人群中的遗传性状》具体实施方案及要求
同学们学习过有关遗传的内容,今天我们就要用我们学习过的知识来做一项调查。

在国庆放假回家的期间,大家一起调查人群中的遗传性状。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了解怎么调查。

1、大家要进行分组,两个人一组进行。

2、我们主要调查两个性状:卷舌性状和眼脸性状
所以接下来我们要了解这两种性状,卷舌性状包括卷舌和不卷舌,而且卷舌为显性性状。

大家可以看以下这两幅图:
图18-1 卷舌(左)与非卷舌(右)
眼睑性状:人群中的眼睑可分为单重睑(俗称单眼皮,)和双重睑(俗称双眼皮)两种性状。

双眼皮受显性基因控制,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左为双眼皮,右为单眼皮
但是有些人的眼睑一边单一边双,有些人有时单有时双,那么我们把这类的都认为是显性性状,统计的时候要注意。

3、我们要调查两种性状,那么可以调查一个家族的两种性状或则是对两个家族分别调查两
种性状,调查的时候要记录调查的时间地点、家族。

调查这个家族要尽量完整,至少要
调查报告
1、调查的时间地点、家族(注明调查的是一个家族还是两个家族)
2、画遗传系谱图(男性用正方形,女性用圆形,若是隐形性状请将其涂黑)至少三代,尽
量调查将家族调查完整。

动物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

动物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基础

8 D(X+Y)= D(X)+D(Y)+ 2Cov(X,Y)
命题3 两个原因共同对结果的决定系数等于两原因的相关系数 与各原因到结果的通径系数的乘积的两倍。
命题4 当结果的直接原因间无相关,间接原因间也无相关时, 间接原因到结果的通径系数等于该间接原因到结果的通径链的 所有组成的全部系数之乘积;通过一个直接原因,而作用于结 果的全部间接原因,它们对结果的决定系数之和等于该直接原 因对结果的决定系数;间接原因到结果的相关系数就等于通径 系数。
数量性状:是指那些在类型间没有明显界限,具有连续性 变异的性状,如产奶量、产卵量、产毛量、日增重、饲料 利用率等。
阈性状:是指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呈现不连续变异的性 状。这类性状具有潜在的连续分布遗传基础,但其表型特 征却能够明显的区分,例如,产子数,成活或死亡,精子 形态正常或畸形,这类性状的基因效应是累积的,只有达 到阈值水平才能表现出来。
将控制一个数量性状的所有基因座上基因 的加性效应总和称为基因的加性效应值,它可 以通过育种改良稳定改进。个体加性效应值的 高低反映了它在育种上的贡献大小,因此也将 这部分效应称为育种值。
一、遗传力
数量性状的表现既受到个体遗传基础的控制, 同时又受到所处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这两种不同 的效应又可以作进一步的剖分。应该如何从量的角 度来推断出影响一个数量性状表现的遗传效应有多 大?环境效应有多大?
实现遗传力:是指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通过
亲代获得的选择效果,在子代能得到的选择反应大 小所占的比值,这一概念反映了遗传力的实质。
子代平均值
hR2

R S

PO PP

命题1 当一个结果的两原因互不相关时,两原因对此结果的各 决定系数之和等于1,各原因到此结果的通径系数等于该原因 与此结果间的相关系数。

医学遗传学实验五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医学遗传学实验五人类遗传性状分析

实验原理
2、人类ABO血型系统的遗传
存在于人类红细胞表面的抗原性质是ABO血型划分的基础,这 种抗原决定于9q34上的一对复等位基因:IA、IB和i,且IA和IB 对i为显性,IA和IB为共显性。IA决定红细胞表面有抗原A,IB决 定红细胞表面有抗原B,i决定红细胞表面无抗原A和B。根据红 细胞表面是否含有抗原和所含抗原类型的不同,将人类的ABO血 型系统分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此外,在不同血型人 的血清中所含抗体不同,即A型血清中含有抗B抗体,B型血清中 含有抗A抗体,O型血清中同时含有两种抗体,而AB型血清中那 么不含有这两种抗体。由于在相应的抗原抗体之间会发生凝集反 应,故在输血时对供血、受血者的血型有一定的限制,输血前一 定要进行血型的配型。
实验步骤
1、PTC尝味
1〕取无菌棉签,分别蘸取不同浓度的PTC溶液,自低浓度向高浓 度依次进行尝味。根据本人所感受到苦涩味的最低浓度,确定自 己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2〕统计本实验室全体同学PTC尝味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将统计结 果填入下表。
实验室 总人 名称 数
1/750000尝味者 1/50000尝味者(Tt) 1/24000尝味者(tt)
实验原理
本实验通过调查的人类遗传性状,了解这些性状的遗传特性。
1、苯硫脲的味觉感受能力 人类味觉对苯硫脲〔又称苯基硫代碳酰二胺,PTC〕的敏感性由一
对等位基因〔T、t〕控制,属不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不同的个 体尝出含PTC溶液的浓度有明显的差异。为便于研究,将能尝出 PTC浓度在1/50000以下苦味者称为尝味者,对PTC浓度在 1/24000以上仍感觉无味者称为味盲者。
定时,必须重做。
实验结果
• 1、计算PTC尝味和ABO血型的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 • 2、根据PTC尝味实验的结果,理解不完全显性遗传的特点。 • 3、掌握ABO血型系统的原理、检测方法、结果分析和血型判定。 • 4、理解ABO血型系统的配型原那么及临床应用意义。2、ABO血型遗传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显性基因(IA,IB) 隐性基因(i)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婚配 A A B AB O
B
AB O
课堂练习
基因型 AAχAA AAχAa 表现型
AAχaa
AaχAa Aaχaa aaχaa
弯曲
弯曲 不弯曲
手指 左手拇指在上 嵌合 右手拇指在上
对于这些遗传现象,通过调查你想探 究些什么内容吗?



这些遗传性状有没有一定的遗传规律? 是什么? 这些遗传性状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在不同的民族中的比例一样吗? 在男女中比例一样吗? 某些遗传性状和人的性格有没有必然联系? 如:ABO血型,手指嵌合……
人类若干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
高二生命科学 刘 奕
什么是遗传性状?
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称 为性状。 如:人的肤色、个子…… 每种性状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称为 相对性状。 如: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 人的卷发和直发… 耳垂 相对性状 游离 自己 父亲 母亲 规律
ABO血型系统

人类有许多血 型系统,包括 红细胞血型、 白细胞血型和 血小板血型, 其中1901年 由 Landsteiner 发现的ABO 血型系统是人 类最基本的血 型系统。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同源染色体 是指一个来 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大小、形状相同的染色 体。 等位基因 位于一对同源 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 相对性状的基因。
附着
卷舌 “U”型 不会 大拇 指 小拇 指 手指 嵌合 不弯曲 弯曲 弯曲 不弯曲 左手拇指在上
右手拇指在上
高二年级若干遗传性状调查统计表
性状 相对性状 1 2 班 班 3 4 5 6 7 8 班 班 班 班 班 班 9 班 10 11 12 班 班 班
耳垂
卷舌 大拇 指 小拇 指
游离
附着 “U”型 不会 不弯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