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的成功之道_创业故事
米其林“发家史”

米其林“发家史”相信无论是精通汽车工业,还是热爱美食生活的朋友,米其林这个名字一定不会让您陌生。
作为法国百年汽车轮胎品牌,这家企业的历史正如法国人的性格一样,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同时也给世界留下了太多值得一提的文化符号。
本期轮胎企业巡礼,让我们走近米其林,回顾其百年演变之路,以及那些历史背后的趣闻轶事。
(文章较长,您可选择观看文中视频)早期米其林1832年,法国工匠巴比尔·米其林在法国中部城市克莱蒙费朗开办了一家农机厂,主要就是经销一些马车制动块和橡胶带子之类的橡胶制品。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巴比尔和他的表兄多伯利逐渐地把农机厂的生意发展成了一项家族产业,虽然比不上后来的家大业大,但也算是家有出口实力的企业。
19世纪末,年事已高的老巴比尔功成身退,将生意交给了自己的两个孙子——爱德华和安德鲁,也就是后来大众熟知的“米其林兄弟”。
在米其林兄弟接手企业的年代,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看着自家作坊式的生产模式逐渐落伍,爱德华和安德鲁决心公司再也不能这么活。
于是,1889年,兄弟两人成立了米其林公司,我们熟悉的现代米其林公司终于来了。
米其林兄弟的历史性创新新公司有了,接下来就是经营什么产品了而至于新生的米其林怎么和汽车轮胎搭上了界,还要从一次历史性技术革新开始。
世界上第一条轮胎的发明和米其林没什么关系,1888年,英吉利海峡另一边的邓禄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充气轮胎,但当时的充气轮胎只能整轮更换,这玩意儿维修难度大不说,成本还高的一批。
米其林兄弟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在1891年研发了可以快速拆卸的充气轮胎,奠定了近代轮胎的雏形。
不过在1895年,汽车轮胎概念尚不被人看好,原因在于当时的硬质轮胎并不能很好保护汽车结构,车速快起来之后,车辆解体的速度也快了,所以没人敢用带轮胎的汽车。
为此,米其林兄弟将充气轮胎技术应用在了自己制造的汽车上,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亲自上阵参加了法国汽车赛事,出色地跑完了全程。
餐饮品牌故事范文

餐饮品牌故事范文在当今社会,餐饮行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
无论是大型连锁餐饮品牌还是小而精致的餐厅,都在不断地努力创新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每个餐饮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吸引顾客,更是为了传承和延续品牌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餐饮品牌的故事,以期能够给读者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一家名为“老北京炸酱面”的餐饮品牌。
这家餐饮品牌的故事源自于北京的传统美食文化。
创始人是一位热爱北京传统美食的年轻人,他在外地求学时常常怀念家乡的味道。
于是,他决定将老北京的炸酱面带到了外地,并开设了一家以炸酱面为主打产品的餐厅。
他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这种美食。
他将自家的炸酱面制作工艺公之于众,甚至还开设了炸酱面制作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够学会制作这种美食。
这样一来,他的餐饮品牌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接着,我们来看看一家名为“茶颜悦色”的餐饮品牌。
这家品牌的故事源自于创始人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热爱。
他曾经在国外留学,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回国后,他决定创办一家以茶饮为主打产品的餐厅。
他不仅仅是为了推广中国茶文化,更是希望能够将茶饮与时尚、健康相结合。
他将茶饮制作过程公之于众,甚至还开设了茶艺表演和茶文化讲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中国茶文化。
他的餐饮品牌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一家名为“米其林餐厅”的餐饮品牌。
这家品牌的故事源自于创始人对美食的极致追求。
他曾经在国外学习厨艺,对美食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理解。
回国后,他决定创办一家以高端美食为主打产品的餐厅。
他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是希望能够将高端美食带给更多的人。
他将自己的烹饪技艺公之于众,甚至还开设了美食讲座和烹饪课程,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高端美食。
他的餐饮品牌不仅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一种美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在这些餐饮品牌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创始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美食的热爱和追求。
从洗碗工到米其林餐厅股东

老 板 看 到 他 的做 法后 .好 奇 地 问 :“其 实原 先的 做 法 已经 足 够 了,为什 么还 要 在 这 么小 的 事上下功 夫 呢?”阿里 ·索 科 说 :“先 生 ,我 认 为足 够 并不 代 表最 好 ,不 管做 什 么,最 小 的亨也 要 有最 好 的办 法,这 样 才能 使我 满意 。”
责任编 辑 :庄 丈静
093
从洗碗工到米其林餐厅股东 /管理者更应关注下属的品格
哲理的故事 : 阿里 ·索 科 是一 名丹 麦 米其 林 餐 厅 的 洗 碗 工 ,
餐厅老板 在观 察过他的工作方式后 便立 刻邀请他 成 为餐 厅 的 股 东,并 愿意 先垫 上 入股 资金 。其 他 的 员 工十 分不 理 解 阿里 -索科 的工 作和 他 们 相差 无 几 只 不过 他 有 些 小聪 明 罢 了 但 餐厅 的 老 板 看 中的正 是他 的 “小 聪 明 ”。
这 家 名 叫 诺 玛 的 餐 厅 洗 碗 要 经 历 三 个 步骤 ,先 是将 碗 在 含 洗 洁精 的 水 池 里 进 行 清 洁 ,然 后 再在 清 水j也中一 涮一 tP,最 后 放 人 消毒 柜 消毒 、但 阿里 ·索 科 刚任 职 的 时候 发现 ,碗 上 的 水 还 殳干 就 被 直 接 孜 进 消毒 柜 fr_这 样 容 易导致 消毒 柜 的 电管 潮湿短 路 。 于是 阿里 ·索 科 添 加 了一 个 新 步骤 :在 清 水 冲 涮 后, 他 先把 碗 倒 放 在 架 子上 等碗 上 的 水 晾干 得 差不 多 丁,这 才放 入消毒 柜 ,避 允 了担 心 的状 ;兄发生 。
轮胎制造商案例分析:走出困境的领袖智慧

米其林轮胎案例分析:走出困境的领袖智慧米其林中国米其林(Michelin)是法国知名的世界级轮胎制造商。
20世纪80和90年代,许多跨国公司都被中国的市场规模和多样性所吸引,纷纷来华创办企业,米其林也在其中。
1988年,米其林开始向中国销售轮胎。
但它更迫切地希望在中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以争取更多商机,为此,它于1996年在沈阳建立了第一个合资企业。
2001年,当上海筹建中国最大的轮胎制造基地时,米其林将此视为更大的商机,并做好了一展身手的准备。
分析师预测,2000年至2005年,中国的轮胎业将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2010年的轮胎需求将增长到1.08亿条。
预期子午线轮胎的需求量增长将更为迅猛,2000-2005年期间可以翻三番,在轿车市场和卡车市场上的渗透率将分别达到100%和40%。
米其林将与市场共谋发展。
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制定了明确的战略,要使中国生产的轮胎达到我们在世界各国的质量水准。
米其林中国,CEO兼董事长,艾里克·祖杰(Eric Jugier)毫无疑问,中国提供了获利的良机,但是风险和挑战也同时并存。
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管理文化的差异,并将米其林的文化融入中国的大环境。
祖杰认为:更新生产设施以生产符合米其林质量标准的轮胎不仅仅是一个资金的问题,也是一个胆识的问题。
我们必须仔细斟酌:是否应该调整米其林的管理模式以适应中国文化,还是应该在中国推行米其林的全球管理政策。
米其林中国作为引领世界轮胎技术的生产商,米其林在全球经营着近80个制造基地,控制了全球轮胎市场20%左右的份额。
2001年3月,经过18个月的谈判,米其林与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Tire & Rubber Co. Ltd,简称STRC)签订了一份2亿美元的合约,拟建一家股份制公司: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有限公司(Shanghai Michelin Warrior Tire Co. Ltd, 简称SMW),米其林控股70%。
卖轮胎的米其林凭啥给全球餐厅评星

卖轮胎的米其林凭啥给全球餐厅评星
佚名
【期刊名称】《共产党员(河北)》
【年(卷),期】2016(000)023
【摘要】轮胎又不能吃,为什么一个轮胎制造商竟然莫名其妙地成为了餐饮业的权威鉴定机构?答案是,这不仅不莫名其妙,恰恰相反,这简直是一个天才的营销案例。
【总页数】1页(P48-4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56.567
【相关文献】
1.广州富力丽思卡尔顿酒店中餐厅丽轩荣获2018广州《米其林指南》一星餐厅殊荣 [J], ;
2.为什么有些中餐厅能得到米其林三星?听听人类学家怎么说 [J], 庄祖宜;
3.米其林三星餐厅的成功秘方 [J], 商业评论网
4.波兰餐厅首次获得《米其林指南欧洲2013》一星评级 [J], 雪松
5.《米其林指南欧洲主要城市2014》上市发售新收录雅典二星餐厅 [J], 慈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其林的星_人生故事

米其林的星所有爱好美食的人都知道,米其林的星是全世界最好餐厅的保障。
米其林最开始和美食没有关系,它是靠生产轮胎起家的,今天米其林轮胎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轮胎之一。
米其林不光做汽车轮胎,也做飞机轮胎,协和式飞机的轮胎就是由米其林公司制做的。
协和式飞机是超音速飞机,起飞和降落的速度比一般的飞机要快,所以对轮胎的要求也非常高。
好的生意人永远都是高瞻远瞩的。
19世纪90年代,米其林公司的创办人米其林兄弟就精心研究怎么才能卖出更多的轮胎:要让轮胎卖得多,首先得让汽车卖得更多。
怎么才能让汽车卖得更多呢?那就得让大家都爱旅行。
让大家都爱旅行,就做一本杂志,告诉大家世界各地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有哪些好的旅店。
于是,米其林兄弟就做了一本《米其林指南》的杂志。
米其林公司是法国公司,法兰西民族是一个喜欢美食的民族,一顿饭吃3个多小时很正常。
一开始,《米其林指南》里边推荐各种旅馆、餐厅,接着就开始给餐厅评星级。
慢慢地,《米其林指南》就变成了最权威的全世界餐厅指南,没有谁能跟它竞争。
一家餐厅若能获得米其林的评价,是莫大的荣誉。
米其林评价餐厅的标准非常严格:首先,米其林调查员必须秘密到访,不能透露身份;其次,所有的米其林调查员是自费、义务造访,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再次,这名调查员一旦给这家餐厅评了星级,在以后若干年内都不能再来给这家餐厅做评价,以后再评价这家餐厅就得由其他的调查员来做,以防止某个人跟某家餐厅建立感情,使评价变得不客观。
在我们国家,厨师是技工,大厨最多也就是一个匠人。
但是在法国,厨师是艺术家,是非常有荣誉感的职业人。
如果你曾经在某家米其林餐厅里做过厨师,以后不论你到哪家饭店工作,那家饭店的菜单上都会写出——我们的主厨是米其林厨师。
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因为米其林并不评价厨师,只评价餐厅。
所谓“米其林厨师”,只是说这个人在一家米其林餐厅里当过厨师。
即便如此,做米其林餐厅的主厨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据说还有厨师因为自己的餐厅没被评上“米其林餐厅”而自杀。
米其林企业文化

---------------------------------------------------------------范文最新推荐------------------------------------------------------米其林企业文化法国百年老店——世界头号轮胎巨人“米其林(michelin)”以13万员工、18个国家,70多家工厂的雄厚实力,在全球市场中雄踞同业榜首。
米其林之所以获得如此骄人的业绩,与其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密不可分。
文化一:突出公司品牌和形象米其林很重视与媒体的关系,但其宣传的聚光灯却始终聚焦在米其林的品牌标志——轮胎人“必比登”(bibendum)身上,而不是老板爱德华·米其林(edouardmichelin)身上。
文化二:创新挑战自我现在人们一想起辐射层轮胎,就自然地联想起“米其林(michelin)”这个在轮胎界享有颇高威望的名字,因为这项1964年申请专利技术从拖拉机轮胎运用到飞机轮胎,足足冲击了40年的轮胎历史。
近百年来,米其林为世界轮胎的进步不断地研究、发明、创新……现在,米其林集团分别在法国、日本、美国及中国设有研究与测试中心,在全球生产及推广众多的品牌和产品。
除了轮胎以外,米其林集团还生产轮辋、钢丝、地图及旅游指南。
其中地图与指南出版机构是该领域的领导者。
著名的法国“红色指南”在2000年已有100岁。
1/ 9文化三:崇尚节俭对于一个年轻亿万富翁来说,爱德华·米其林始终保持简朴的生活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为公司上上下下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更有价值和作用。
1999年,当年仅36岁的爱德华从父亲手中接下米其林的帅印时,他成为法国cac40(4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俱乐部里年龄最小的成员,并跻身欧洲最年轻的富翁之列。
米其林家族历代掌门人生活简朴,作为欧洲最年轻的富翁之一,爱德华也毫无富豪的派头,过着同平凡人一样的生活。
关于米其林的故事

关于米其林的故事你知道米其林吗?那可不仅仅是个轮胎牌子,这里面的故事可老有趣了。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法国有个叫米其林的兄弟俩。
这哥俩啊,那可是相当有商业头脑。
当时汽车刚刚开始流行起来,可道路状况不咋地,轮胎老是出问题。
这米其林兄弟就瞅准了这个商机,想着:“咱要是能做出超棒的轮胎,那不得赚大发了?”于是啊,他们就开始捣鼓轮胎。
他们的轮胎质量那是杠杠的,可这兄弟俩觉得还不够。
他们琢磨着,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米其林轮胎好呢?这时候,他们想出了一个超级妙的主意——出一本指南。
这本指南可不是普通的指南哦。
刚开始呢,它主要就是给那些开车旅行的人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像哪里有加油站啊,哪条路好走啊之类的。
但是呢,这米其林兄弟太聪明了,他们想:“要是把餐馆啥的也写进去,那看这本指南的人不就更多了?”就这样,这本指南里慢慢加入了各种美食推荐。
你可别小看这个美食推荐。
米其林的评审员那都是神秘兮兮的人物,他们就像美食界的超级特工一样。
这些评审员会偷偷地跑到各个餐馆去试菜,从菜品的味道、食材的新鲜度,到餐馆的服务、环境,都要仔仔细细地考察一番。
要是一家餐馆被米其林评上了星星,那可就像是被美食界封了个爵位一样,立马就高大上起来了。
有个小餐馆啊,本来生意就那样,平平淡淡的。
结果有一天,米其林的评审员来了。
老板也不知道啊,就正常做菜。
没想到这评审员吃了之后觉得特别棒,就给这家小餐馆评了星。
这下可不得了,消息一传开,好多人都慕名而来,小餐馆的生意一下子就火爆得不行。
再说回轮胎。
米其林轮胎也因为这本指南变得更加出名了。
你想啊,人们拿着米其林指南到处去寻找美食,开着车在路上跑,那轮胎不就是米其林的嘛。
这就相当于一边享受美食之旅,一边给米其林轮胎做广告了。
而且啊,米其林轮胎也一直在创新。
不管是在赛车场上,那些超级酷炫的赛车装着米其林轮胎风驰电掣,还是在日常的马路上,各种汽车靠着米其林轮胎稳稳当当行驶,都证明了米其林轮胎的厉害之处。
到现在啊,米其林已经成了一个超级有名的大品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其林的成功之道
米其林的成功之道
1889年,爱德华·米其林在法国克莱蒙费朗创办了一家轮胎作坊,因为需求量大,他的轮胎作坊没几年就成了一家大公司。
随着规模越来越大,爱德华接触到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他发现造船挺赚钱,于是成立了一家造船厂;他觉得酿酒业也很不错,于是又成立了一家酿酒公司;随着项目的增加,他觉得运输业这笔钱也应该由自己来赚,于是又成立了一家铁路运输公司……
爱德华的商业帝国越来越大,就在他慢慢成为克莱蒙费朗最有钱的人时,问题开始出现了:他每天有处理不完的事情,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决定,他每天都忙得精疲力尽,可是几年之后,包括轮胎公司在内的所有业务却都开始亏损了。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是做不好?”爱德华纳闷极了。
有一天,爱德华因为酿酒公司原材料的问题来到一座葡萄园考察,他看到农户们正整篮整篮地把一些青葡萄摘下来倒掉,不无心疼地问:“这些葡萄看上去并没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要把它们摘下来扔掉呢?”
“如果不摘掉部分葡萄,所有葡萄会相互抢夺养分,最终所有葡萄都会长得不够大,不够甜,而摘掉一部分就能为其他葡萄省下更多养分,其他葡萄也就能长得更大更好了,不仅产量会更高,价格也能卖得更好。
”农户们笑笑补充说,“如果舍不得摘掉它们,我们反而会损失更多呢!”
农户们说着,继续忙活去了。
爱德华则开始反复咀嚼他们的话,渐渐地从中总结出一个道理:“这和我管理公司又何尝不是一样呢?我总以为揽下的业务越多就越成功,其实这是在分散我自己的精力,结果连一件事情也做不好。
”
在那一刻,爱德华做出一个决定,摘掉那些分散自己精力的业务!此后短短半年时间,爱德华就先后关闭或出售了除轮胎以外的所有公司和业务,全力以赴地做一件事,而最终这件事也成就了他的伟业。
到现在,他的轮胎业务已经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的轮胎——米其林,如今被誉为“全球轮胎科技的领导者”。
“舍得放弃,才能拥有更多。
”作为米其林的创始人,爱德华在晚年的时候曾这样教导他的子孙,“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才能真正创造成就,贪心不足只能让自己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