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高校预算管理是我国财政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预算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财务状况和持续发展能力,预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各项事业能否顺利实施和发展,但是现今高校的预算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一系列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预算管理意识,加强控制能力和完善内部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应对高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预算管理;现状;意识薄弱;对策

高等学校预算管理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高等学校年度内所要完成的事业计划和工作任务的货币表现,是高等学校日常组织收入和控制支出的依据。[1]高校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和考核,贯穿于全部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反映高校的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于是探索高校预算管理现状,发现不足并改进预算管理是当前高校预算管理的迫切要求。

一、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一)合理配置高校资源,体现战略目标。运用预算管理,合理分配资源,尽可能的将高校的预算资金配置于需求最强烈的项目上,通过调控预算资金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项目,有效维护高校的正常运转。

(二)适当控制财务风险。现阶段高校普遍依靠高额贷款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加强预算管理,可以避免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据以对支出、赤字和负债总量实施控制,可限制各部门过高的支出期望,树立勤俭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

[2]

二、现阶段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的内容不够全面。

随着高校预算管理的改革,高校实行了“大收入”、“大支出”的财务综合预算管理。从理论上来讲,这可能更有利于高校的资金全方位地管理,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如预期的满意,由于高校的资金来源多元化或者特意的隐瞒、逃避监督,导致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经营收入、培训收入、赞助收入等少部分纳入预算或不纳入预算的现象。

(二)管理层的预算管理意识淡薄,重视度不高。

长期以来,高校办学的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拨款,学校只是按上级批准的计划编制预算,简单地按开支标准管理支出,各个学院也只是被动地接受学校下达的预算,不能发挥

主观能动性。更有甚者,管理层认为预算可有可无,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与其他部门关系不大。

(三)预算管理控制、执行及监督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校的预算管理仍只注重预算的制定和下达,但是在下达后,却未能对预算执行过程及时有效地实施监控、跟踪和指标考核,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和进度信息也未及时反馈。而且预算管理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体系,难以令高校预算管理部门对执行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变化进行快速反应。

(四)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

各高校预算管理常常采用“基数+增长”即增量预算法以及经验加估计的方法来进行编制,这种编制方法是以上年度的支出数为基数,但是基数本身可能不合理,如此下去,预算数与实际支出情况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严重虚报的情况,造成资金配置不合理。

(五)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不健全。

绩效评价工作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强调的是责任和绩效。但目前各高校对预算执行情况普遍缺少完整有效的预算评价体系,缺乏应有的考核评价体系。由于节约没有奖励,超支也不惩罚,造成各部门忙于争资金,加剧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率。

(六)预算编制周期不合理。

高校现行编制预算是按照公历年度(1月1日-12月31日),而高校的日常工作都是按照学年来安排的,这使得预算的编制和实际情况不符合。当年9月份所收的学费等不仅仅要用于当年的开支,而且要一直用到来年的8月份,其收入的实际使用期间和预算核算期间产生差异。[3]

三、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一)转变预算管理观念,加强预算管理意识。

财务人员要加强预算管理学习,管理层要转变预算仅为财务部门编制的误区观念,预算其实是由各部门、各层次的组织和人员共同参与、组织和执行的综合性管理系统。于是管理层应当充分调动高校内部各方面的积极性,将预算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将预算目标的实施转化为全方位的管理过程。这样既可以提高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又可以促进信息广泛的传递、交流和反馈,为整个高校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应采用科学化的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编制方法有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增量预算等方法,对高校而言,为了

打破传统院系预算支出只增不减的问题,采用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较为科学,其他方法可以作为辅助编制方法。零基预算法指在编制预算时对于所有的预算支出,均以零为基底,不考虑以往情况如何,从根本上研究分析每项预算是否有支出的必要和支出数额的大小。通过对所有支出项目所涉及的人力、物力、财力等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能压缩经费支出,使高校有限的财力资源按照支出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得到合理地分配与利用。同时,在零基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可以使学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认识到预算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参与编制预算,严格控制预算支出,使编制的年度财务预算更具可操作性。

(三)加强预算管理控制、执行与监督体系。

对于预算管理控制,需建立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注重事前控制的同时,还需注重事中以及事后控制,将控制机制贯穿于预算的整个过程,提高预算的约束力,防止乱收乱支、遏制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

对于预算的执行,应根据预算计划把预算经费下拨给各部门、各院系,并对其用款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对预算执行中出现的一些特殊项目,比如需要提前支付的年度预算资金或调整预算项目的,可根据项目执行情况及时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后执行。各部门应分析评价预算支出的执行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效益,论证学校预算调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填写预算执行情况表。为配合预算项目检查的实时监控,还应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信息传递与反馈网络,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并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和调控。[4]

对于预算的监督,应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内部监督作用,将各院系预算管理执行情况纳入内部审计范畴,通过对各院系预算指标和预算执行结果的审计,评估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及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客观公正地评价各院系预算责任人在其岗位、管理职责范围,预算管理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四)建立有效地绩效考评体系,完善高校绩效评价标准。

绩效考评是高校预算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为此,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对学校和院系的支出项目和支出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检查,对部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进行评价,并对各部门预算指标和实际支出情况进行考核,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将考核和奖惩相结合,将各级预算责任人财经工作实绩的考核纳入日常人事考核工作之中,使其制度化,并充分调动各方面预算管理的积极性,更好地为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服务。

预算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指导作用,我们应该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指导性、监督性、可调节性以及预见性等作用。在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各阶层、各院系都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以保证高校的全面、稳健、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