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直肠癌的维持治疗

合集下载

晚期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晚期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晚期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晚期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针对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其中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技术备受关注。

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和生长,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的目的。

本文将对晚期结直肠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以期为医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一、晚期结直肠癌的特点和治疗挑战晚期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病情往往在确诊时已经到了晚期,肿瘤细胞已经扩散到周围组织和器官,甚至转移至远处的部位。

这种情况给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难度较大,常规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在晚期结直肠癌中,肿瘤血管的新生和生长对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起着关键作用。

肿瘤细胞需要大量的营养和氧气来维持其生长和分裂,而这些物质主要通过血管供应。

肿瘤细胞产生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刺激附近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分化,形成新的血管,从而为肿瘤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

这一过程被称为血管生成,它是肿瘤生长和扩散的重要途径。

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成为了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一个重要策略。

二、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的原理和方法1. 抗血管生成因子治疗:通过抑制肿瘤产生的血管生成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本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阻断血管生成的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和生长。

2. 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通过使用特定的分子靶向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针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抑制肿瘤血管的新生和生长。

3. 多靶点抗血管生成治疗:结合不同的抗血管生成药物或治疗策略,同时干扰肿瘤血管生成的多个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从而加强抗血管生成的疗效。

以上这些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方法均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临床效果。

这为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FOLFOX/FOLFIRI/CapeOx
6个周期
CR/PR/SD
卡培他滨
2015 ASCO Abstract 3580
FOLFOX/CapeOx
18-22 周
CR/PR/SD
卡培他滨
MACRO
CapeOx+Bev
6个周期
-
Bev
MACRO-2
mFOLFOX-6+西妥昔单抗
8个周期
-
西妥昔单抗
OPTIMOX-3
不良反应减少
OPTIMOX-2:维持治疗显著优于间歇治疗
DDC FOLFOX 7 FOLFOX 7
LV5FU2维持治疗 无治疗
PD
PFS FOLFOX 7
PD
FOLFOX 7
N DDC(m) OS(m) PFS(m) OS
98 13.1 23.8 8.6
P=0.046 P=0.042 P=0.0017
OPTIMOX-1:维持治疗与持续治疗疗效相当
FOLFOX 4直至治疗失败
FOLFOX 7 LV5FU2维持治疗
FOLF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N DDC(m) OS(m) PFS(m) 311 9.0 19.3 9.0
P=0.89 P=0.49 P=0.47
309 10.6 21.2 8.7
疗效相同
Tournigand C,et al. J Clin Oncol. 2006; 24(3): 394-400.
CapeOx a FOLFIRI a,b
每 2 周重复 奥沙利铂 130 mg/m2 静脉输注>2 h,第 1 天 卡培他滨 850~1000 mg/m2,每天 2 次口服,第 1~14 天,随后休息 7 天,每 3 周重复 伊立替康 180 mg/m2 静脉输注>30~90 min,第 1 天

姑息放疗联合希罗达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对于生存时间的影响

姑息放疗联合希罗达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对于生存时间的影响

姑息放疗联合希罗达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对于生存时间的影响韦韡【摘要】目的探讨姑息放疗联合希罗达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对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1 5年1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姑息放疗联合化疗方法,治疗组加用口服希罗达化疗维持6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o%,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36.7%,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为主,治疗组的毒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清IL-6和IL-10含量也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都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姑息放疗联合希罗达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降低毒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治疗总体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期刊名称】《结直肠肛门外科》【年(卷),期】2015(021)004【总页数】4页(P259-262)【作者】韦韡【作者单位】山阳县人民医院普外科陕西山阳 726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增长以及老龄化作用的逐渐显现,我国恶性肿瘤负担逐年增加。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1]。

近年来,随着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广泛应用及综合治疗的规范化,结直肠癌的预后生存时间得到明显延长[2]。

但是结直肠癌早期发病比较隐匿,很多患者在晚期时才被确诊,患者已经不适宜行手术治疗,因此姑息放疗与化疗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中居重要地位[3、4]。

在化疗方案中,FOLFOX和FOLFIRI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标准化疗方案,但是长期使用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等药物,会因药物累积毒性,从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常使患者放弃继续化疗,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国产与进口卡培他滨片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后维持治疗的对照研究

国产与进口卡培他滨片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后维持治疗的对照研究

国产与进口卡培他滨片用于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后维持治疗的对照研究田锋奇;于卫江;杨微;蒋征奎;张文周;赵秀莉【摘要】目的比较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后使用国产和进口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7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进口组(26例)和国产组(21例),两组分别使用进口和国产卡培他滨片,每天2.5 g/m2,连用14 d,服用14 d后停药7d,21 d为1个周期.观察两组维持治疗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结直肠癌联合化疗后使用国产卡培他滨片维持治疗与进口卡培他滨片相比同样安全有效.【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7(026)017【总页数】3页(P3080-3082)【关键词】卡培他滨;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作者】田锋奇;于卫江;杨微;蒋征奎;张文周;赵秀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4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和第5位[1],结直肠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方法是晚期患者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有报道称约3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发现病患时就已出现局部或远处转移,联合化疗成为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其中主要以FOLFOX/FOLFIRI/XELOX为主[2]。

联合化疗往往在改善患者预后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及经济负担等问题。

直肠癌中晚还是晚期能治疗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中晚还是晚期能治疗吗,治疗方法

直肠癌中晚还是晚期能治疗吗,治疗方法直肠癌是指发生在直肠的癌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

但即使中晚期或晚期,仍然可以采取一些治疗方法来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症状,并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针对直肠癌中晚期或晚期的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和解析。

一、直肠癌中晚期或晚期的治疗方法1.手术治疗尽可能切除癌组织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

但是,中晚期或晚期的直肠癌已经在局部或其他部位扩散,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佳。

但一些患者仍然可能从手术中获得益处。

例如,手术可以缓解直肠癌引起的症状,如肠梗阻。

此外,为了预防术后再次复发,手术过程中切除部分正常肠道组织也是必要的。

2.放疗放射线治疗可以对局部直肠癌的控制效果显著。

在放射疗法中,医生在直肠周围区域照射高能X射线或其他粒子,以破坏或减缓癌细胞的增长。

对于中晚期和晚期的直肠癌,放疗通常与其它治疗方法配合使用。

例如,可以在化疗或手术之前或之后进行放疗,以增强治疗效果。

3.化疗化疗是直肠癌中晚期或晚期的基本治疗方法之一。

它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控制癌细胞的增长。

对于中晚期或晚期的直肠癌,化疗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如疼痛和恶心,并延缓病情的进展。

在多数情况下,化疗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能给中晚期或晚期的直肠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化疗药物可能会引起不同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脱发等。

因此,患者需要密切监视自己的身体状况,并遵循医生的用药建议及指示。

4.生物治疗生物治疗也称为免疫治疗。

它通过激活或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细胞。

对于直肠癌中晚期或晚期的患者,生物治疗可以通过增强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但是,生物治疗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二、直肠癌中晚期或晚期的注意事项1.注意饮食饮食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一环。

在中晚期或晚期的直肠癌中,患者需要遵循一些饮食原则,如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避免食物过烫或过凉,避免或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直肠癌晚期维持治疗方案

直肠癌晚期维持治疗方案

一、引言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晚期直肠癌患者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晚期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也在不断更新。

本文将针对直肠癌晚期患者的维持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二、晚期直肠癌维持治疗原则1. 延长生存时间: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病情严重,治疗目的主要是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2. 控制肿瘤进展:通过药物治疗、放疗、介入治疗等手段,控制肿瘤进展,减轻患者痛苦。

3. 减轻症状:针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改善预后:通过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三、晚期直肠癌维持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晚期直肠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口服、静脉注射等方式给药。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等。

化疗方案可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进行调整。

(2)靶向治疗:针对直肠癌患者中具有EGFR、VEGF等靶点的基因,采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

如贝伐珠单抗、西妥昔单抗等。

(3)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提高机体对肿瘤的杀伤力。

如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

2. 放疗放疗是晚期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化疗联合应用。

放疗可分为外照射和近距离照射,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放疗方式。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针对直肠癌晚期患者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等。

通过导管将化疗药物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提高化疗药物的局部浓度,减轻全身毒副作用。

4. 支持治疗(1)营养支持:晚期直肠癌患者由于肿瘤消耗和并发症的影响,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营养支持治疗包括饮食调理、营养补充剂等。

(2)对症治疗:针对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并发症,如疼痛、便秘、腹泻等,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措施。

(3)心理支持:晚期直肠癌患者面临着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支持治疗包括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

晚期结肠癌多线治疗病例

晚期结肠癌多线治疗病例

3mg连续性治疗组 4.2(2.9-9.5)
整体
5.6(4.3-7.5)

呋喹替尼5mg 2w+信迪利单抗 200mg Q3W 呋喹替尼3mg+信迪利单抗 200mg Q3W 整体
中位OS(95%CI) 5mg间歇性治疗组 11.8(8.8-)
3mg连续性治疗组 -(4.2-)
整体
11.8(8.2-)
TAS-102
FDA批
FDA批
准:
准:
瑞戈非
TAS-

102
2017
2012
2014 2015
FRESCO研究 周期
NMPA批准: 瑞戈非尼
2018
NMPA批准: 呋喹替尼
FRESCO-2研 究周期
2019
2020
2022
NMPA批准: TAS-102
分层
I 级推荐
西妥昔单抗±伊立替康(之前
已接受过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 (MSS或MSI-L/pMMR,RAS和BRAF
研究 治疗(N)
mOS (mos)
FRESCO- 2
呋喹替尼 (461)
BSC (230)
7.4
4.8
HR 0.66 P<0.001
CORRECT
瑞戈非尼 (505)
BSC (255)
6.4
5.0
HR 0.77 P=0.0052
RECOURSE
TAS-102 (534)
BSC (266)
7.1
5.3
27(10%) 23(8.5%) 5(1.8%)
NA 73(14%) 22(4%)
最常见≥3级TEAE
高血压 (13.6%)

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思考相关试题及答案

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思考相关试题及答案

晚期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思考相关试题及答案
诱导化疗CapOX或FOLFOX方案者,可以()或更早出现不能耐受神经毒性时开始维持治疗
A、1月后
B、2月后
C、3月后
D、4月后
E、5月后
结直肠癌一线诱导治疗通常()后获得最大获益
A、1~3个月
B、3~6个月
C、6~9个月
D、9~12个月
E、12个月以上
不可手术晚期肠癌的治疗目标是()
A、延长生存
B、改善肿瘤相关症状
C、阻止肿瘤进展
D、保证生活质量
E、以上均正确
结直肠癌诱导化疗时间不低于()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5个月
维持治疗与持续治疗相比的优势是()
A、减少毒副反应
B、提高生活质量
C、保存患者继续接受进一步治疗的能力
D、降低治疗费用
E、以上均正确
2016年晚期肠癌维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更适合的维持治疗方案是()
A、单药FU类化疗药物
B、卡培他滨
C、化疗+BEV
D、BEV或单药Cet
E、双靶向药物联合
奥沙利铂再引入的疾病控制率在()左右
A、30%
B、40%
C、50%
D、60%
在中国()作为肠癌维持治疗的研究最为充分
A、卡培他滨
B、奥沙利铂
C、伊立替康
D、贝伐单抗
E、西妥昔
结直肠癌一线诱导治疗()毒性反应累积明显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E、4~6个月
答案:CBECEADA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行低毒性药物的联合/单药维持治疗?
OPTIMOX1-维持治疗 vs. 持续治疗
OPTIMOX1: J Clin Oncol. 2006;24(3):394-400.
56 institutions in five countries
OPTIMOX1-维持治疗 vs.持续治疗
OPTIMOX1试验设计:
Turkish Trial-维持治疗: 联合化疗+靶向 vs. 单药化疗+靶向
Turkish Trial试验设计:
1. 试验人群:mCRC
2.
3. 4. 5. 6.
总人数:132名患者
方案:XELOX+Bev(6→) 方法:RCT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S、ORR、 AE/SAE
Turkish Trial-维持治疗: 联合化疗+靶向 vs. 单药化疗+靶向
8
10
12
DREAM (OPTIMOX3)---最终结果
随机患者 贝伐珠单抗 (N=224) 9.23 贝伐珠单抗 + 厄洛替尼 (N=222) 10.22 HR [95% CI] 0.73 p值
PFS (自登记起)
OS (自登记起)
0.0045
27.90
28.50
0.73
>0.05
亚组分析:无论在KRAS野生型或突变型患者中,两 组PFS及OS
Turkish Trial:试验结果:
mPFS: 11.0 vs. 8.3 months
Turkish Trial:试验结果:
mOS: 23.8 vs. 20.2 months
HR: 0.60; P=0.002;
log-rank test; P=0.10;
Turkish Trial-维持治疗组较联合化疗组的不良反应:无差异
95%CI:0.89 -1.35
mOS: 23.2 vs. 20.0 months HR: 1.05; ACRO-维持治疗:靶向 vs. 联合化疗+靶向
MACRO试验结果:
ORR: P>0.05; RR+ SD: P>0.05
MACRO-维持治疗的不良反应:单独靶向低于联合化疗+靶向
效与贝伐单抗+厄洛替尼治疗一致;
2. 仅OPTIMOX3试验mPFS有差异;
3. 但mOS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4. 不良反应:厄洛替尼组带来了20%的3-4级皮肤毒性; 5. KRAS 状态无助于筛选对厄洛替尼治疗受益的 患者群体。 启示:mCRC一线标准治疗后,贝伐单抗的维持治疗暂不考虑联 合其他TKI。
TT2PD
卡培他滨 625 mg/m2 bid, 连续 贝伐珠单抗 7.5 mg/kg iv, d1, q3w
Koopman M, et al. 2013 ASCO Abstract 3502.
贝伐单抗 ---CAIRO3:PFS1与PFS2
1.0 0.8 观察组 维持治疗组 分层 HR (95 % CI) p-值 4.1 8.5
Nordic ACT Trial-维持治疗: Bev+TKI vs. Bev
Nordic ACT: Ann Oncol. 2013;24(9):2335-2341.
Nordic ACT-维持治疗:靶向 vs. 化疗+靶向
Nordic ACT试验设计: 1. 2. 3. 试验人群:mCRC 总人数:247名患者 方案:XELOX/XELIRI (6) 或 FOLFOX/FOLFIRI(9) →Arm
2014 ASCO GI
中位PFS1
4.1 个月 [95%CI:3.9-4.2] 8.5 个月 [95%CI:6.5-10.3] 0.43 [0.36‒0.52] <0.0001
PFS1
0.6
0.4 0.2 00 1.0 0.8 6 12
18 时间 (月) 观察组 维持治疗组
24
30 中位PFS2
36
OPTIMOX2-维持治疗 vs.空白治疗组
OPTIMOX2试验设计:
1. 试验人群:mCRC
2.
3. 4. 5. 6.
总人数:202名患者
方案:mFOLFOX7; LV+5FU 方法:RCT 主要终点:DDC 次要终点:OS、PFS、 AE/SAE
OPTIMOX2-维持治疗的疗效优于空白治疗组
2014 NCCN 指南
化疗药物维持? 靶向药物维持? 化疗+靶向药物、靶向+靶向维持?
MACRO-维持治疗:靶向 vs. 联合化疗+靶向
MACRO: The Oncologist; 2012, 17:15-25.
MACRO-维持治疗:靶向 vs. 联合化疗+靶向
MACRO试验设计:
1. 试验人群:mCRC
DREAM(OPTIMOX3) Trial-维持治疗:靶向 vs. 化疗+靶向
诱导阶段 (N=700) 维持阶段 (N=446)
贝伐珠单抗
(7.5 mg/kg q3w)

mFOLFOX7 + 贝伐珠单抗a XELOX2 + 贝伐珠单抗b 未 PD

+ 厄洛替尼
(150 mg/d)
直至PD n=222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grade 3 or 4 toxicity:
MACRO-维持治疗---贝伐单抗
结论:
1. 疗效:mCRC在XELOX+贝伐单抗一线治疗后,继以贝伐单抗
单药维持至进展,疗效与化疗+贝伐单抗维持治疗一致;
2. 不良反应:单药贝伐单抗的维持治疗,不良反应低于联合化
情况均无显著差异。
Tournigand C, et al. ASCO 2013abstract LBA3515.
Tournigand C, et al. ASCO 2012 abstract LBA3500.
mCRC维持治疗---双靶向联合维持的结论
1. mCRC在标准一线治疗后,继以贝伐单抗单药维持至进展,疗
b奥沙利铂
Tournigand C, et al. ASCO 2012 abstract LBA3500.
DREAM(OPTIMOX3) Trial-维持治疗:靶向 vs. 化疗+靶向
贝伐珠单抗
贝伐珠单抗 + 厄洛替尼 222
100
患者数
224
事件数
删失
177 (79%)
47 (21%)
150 (68%)
PFS2
观察
R
卡培他滨+ 贝伐珠单抗
PD
再次使用 XELOX+贝伐
PD
主要研究终点:PFS2
研究前诱导治疗:XELOX+贝伐 q3w x 6 –卡培他滨 1000 mg/m2 bid, op. d1-14 –奥沙利铂 130 mg/m2 iv, d1 –贝伐珠单抗 7.5 mg/kg iv, d1 维持治疗 – –
Bev维持治疗优选;那么维持PD之后又如何?
“一线→维持→PD→跨线”新模式CAIRO3
PFS1
组织学确认的mCRC 年龄≥18岁 WHO PS 0-1 6个周期XELOX+贝伐 一线治疗后SD/RR • 可进一步接受 XELOX+贝伐治疗 • 转移灶不可接受根治 性切除 (N=558) • • • •
8.5 个月 [95%CI:7.4-10.4] 11.7 个月 [95%CI:10.1-13.3] 0.67 (0.56‒0.81) <0.0001
A/B
4. 5. 6. 方法:RCT 主要终点:PFS 次要终点:OS、ORR、 AE/SAE
Nordic ACT Trial-维持治疗:靶向 vs. 化疗+靶向
Nordic ACT Trial试验结果:
mPFS: 5.73 vs. 4.23 months
HR: 0.79; P=0.19;
95%CI:0.55 -1.12 mOS: 21.5 vs. 22.8 months HR: 0.88; P=0.51; 95%CI:0.61-1.27 Safety: 相当
启示: mCRC 一线标准治疗后( XELOX+Bev ),贝伐单抗 + 卡培他滨的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
单药化疗+Bev维持良好;双靶向维持如何?
双靶向维持治疗选择的基础研究证据
Antitumor activity of bevacizumab and erlotinib against SW620 CRC xenografts (pooled data)

FOLFIRI + 贝伐珠单抗c 2007年1月4日-2011年10月13日
a奥沙利铂

贝伐珠单抗
(7.5 mg/kg q3w)
直至PD n=224
100 mg/m²d1 (6周期), 5-FU 2.4 g/m²d1–2, FA 400 mg/m²d1, bev 5 mg/kg d1, q2w, 6–12周期 100 mg/m²d1 (6周期), 卡培他滨1.25–1.5 g/m²bid d1–d8, bev 5 mg/kg d1 q2w, 6–12周期 c 伊立替康 180 mg/m² d1, 5-FU 2.4 mg/m²d1–2, FA 400 mg/m²d1, bev 5 mg/kg d1, q2w, 12周期
1. 试验人群:mCRC
2.
3.
总人数:620名患者
方案:FOLFOX4; FOLFOX7;
LV+5FU
4.
5.
方法:RCT
主要终点:DDC
6.
次要终点:OS、PFS、AE/SA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