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伯牙绝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备课资料.伯牙绝弦》备课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备课资料.伯牙绝弦》备课资料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5.伯牙绝弦》备课资料会昌县右水中心小学饶金华伯牙绝弦资料(一)伯牙在楚国做宫廷乐师。

一天,楚王君臣饮宴,请伯牙弹琴助兴。

伯牙弹了他的成名大作《水仙操》。

他弹得非常投入,把琴曲所描写的红日、云霞、山林、海浪,以及风、雨、雷、电等变幻多端的海上风光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他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首优秀的乐曲,却不能引起楚王君臣的丝毫兴趣。

楚王听了这首乐曲连连摇头说:“太嘈杂了,换首别的弹弹吧!”伯牙只好改弦更张,换了一首《高山流水》。

这时,楚王君臣已经喝得酩酊大醉,甚至有些人在琴声中已昏昏睡着了。

伯牙又气愤又伤心,在这所谓的上流社会里,艺术竟然遭到如此的践踏。

他心中产生了疑问——天底下究竟有没有知音?志在潇潇细雨、皎皎明月、徐徐清风、皑皑白雪……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好皎洁的月色呀!)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 善哉,依依兮若杨柳!(是那么的柔美)当伯牙鼓琴志在芳草 ------善哉,萋萋乎若芳草!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那些毫无价值的、没有意义的、空虚的、肤浅的赞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所以独自一人来到山间排遣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万万没想到,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却能听得懂他的琴声。

欣喜、喜极而泣、异常开心……善听的子期听懂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吗?还是什么?心声、情怀、志向、苦恼、快乐……这就是心心相印、心有灵犀,这就是知心人。

清风徐徐杨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烟袅袅流水淙淙芳草萋萋霞光灼灼春雨绵绵伯牙既然是春秋时期楚国有名的宫廷乐师,他一定会把自己的琴视为心爱之物,那他为什么要把琴弦挑断呢?意味着他的音乐再也无人能理解,他的志向再也无人能明白。

意味着他要回到以前孤独寂寞的日子中了,他不堪承受这种痛苦,所以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他把自己的快乐、自己的前程都绝断了,他万念俱灰,恨不得追随子期于地下,又哪里在乎这琴这弦呢?备课资料(二)伯牙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2套)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2套)

《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2套)《25、伯牙绝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难点:1.重心: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

教学准备:课件、《高山流水》的乐曲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有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记载了两个好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一篇文言文《伯牙绝弦》。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

2.生再读课文,根据自己对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顿恰当。

3.指名读,学生评议,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读好文言文的节奏。

4.放录音范读,齐读,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读流畅。

5.指导朗读,出示课件。

三、读懂课文,领会文境1.这是一个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主人公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课文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学习文言文有哪些方法?(课件示)(借助课后的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通过平时学习古诗知道学古文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用自己的话读懂课文的意思)2.学生自学,弄懂课文的意思。

3. 小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学习情况,互相补充,疏通文意。

4. 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在学生汇报时,老师相机重心指导文中四个“善”字的不同用法和含有“善”的句子意思,弄懂全文的意思。

(1)课件出示含有“善”的句子:“善鼓”、“善听”中的“善”解释为“善于、善于”;两个“善哉”中的“善”解释为“太好、太妙”。

(2)创设情境,引导想象:伯牙弹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的场景,还会有哪些动人的场景?假如你是子期,透过伯牙的琴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概括呢?这时候,你是怎样赞叹呢?(3)分角色表演:老师当伯牙,学生是子期。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是由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传说创作的。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吧!伯牙绝弦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的故事:春秋时期,有一个人名叫伯牙,随成连先生学古琴。

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感到他演奏时,常常是理解不深,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少了点神韵,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老师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有一天,成连先生对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居住在东海,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

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能够大大提高你的艺术水平。

”于是师徒两人备了干粮,驾船出发。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成连先生对伯牙说:“你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

”说罢,就摇船渐渐远离。

过了十天,成连先生还没回来。

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眺。

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

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翩翩,感到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

伯牙产生了创作激情,要把自己的感受谱成音乐,于是他架起琴,把满腔激情倾注到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了一曲《高山流水》。

没多久,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感情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伯牙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5课《伯牙绝弦》课后习题含答案一、语音标注(给下列汉字注音)弦()兮()哉()谓()二、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峨()弦()谓()泰()娥()眩()渭()秦()蛾()舷()猬()奏()三、各就各位(选择字义,填序号)。

善:①擅长,长于②好,表示赞同③言行、品质好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⑥熟悉1.伯牙善鼓琴。

()2.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这个叔叔很面善。

()4.心怀不善。

()5.他这个人狡猾善变。

()6.要想办法做好善后工作。

()四、字词解释(解释加点的词)。

1.洋洋兮若江河。

()2.峨峨兮若泰山。

()3.伯牙所念。

()4.乃破琴绝弦。

()5.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6.志在高山。

()五、一一对应(古字与今义连线)。

曰好像绝再,重新鼓于是,就复断若弹乃说,道六、古句今译。

1.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择优录取(选出停顿正确的项,打“√”)。

1.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3.峨峨兮∕若泰山!4.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八、佳句赏析。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从上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伯牙琴技__________,钟子期欣赏水平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伯牙绝弦 课前预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伯牙绝弦 课前预习-人教新课标
1.给划线字注音。 绝弦 ( xián ) 善哉 ( zāi )
兮 ( xī
)
峨( é
)
2.词语理解。 若: 好像。 擅长,长于。
善:
善哉: 峨峨: 洋洋: 破琴:
好啊。
高。 广大。
把琴摔碎。
真正了解自己的人。 弹。
知音:
鼓:
3.近义词: 知己 知音— ( 反义词: 得—失 ( ) 无—有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因为他已经把琴摔了,无琴可弹。
B.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 C.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已经没有配得上听他的琴的人了。
D.因为他太悲伤了,每次弹琴都控制不住自己。
3. 伯牙绝弦的故事让你想到了哪些词句? 示例:莫逆之交 刎颈之交 酒逢知己千杯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士为知己者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海之内皆兄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像 (
)
了解作者,查阅相关资料(看本课 “走近作者”) 主题引导 ,边读边思(带着“核心问 题”“串珠问题”“导思”读课文)

25伯牙绝弦

25伯牙绝弦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擅长,善于。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心里想 善:太妙了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啊、吧……) 兮:语气词,表示感叹(啊、吧……) 若: 好像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江河: 长江,黄河
伯牙鼓琴,志在 明月 ,钟子期曰: “ 善哉, 皎皎 兮若 玉盘 !”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片段)
——选自冯梦龙《警世通言》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 三尺/瑶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思考:从哪里看出伯牙和钟子期是 知音?
批注指引:
我从______句子中体会到伯牙和钟子期是 知音, 句中的字(词)____体会到________……
伯牙鼓琴,志在 云雾 ,钟子期曰: “ 善哉, 蒙蒙 兮若 仙境 !”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5伯牙绝弦[1]

25伯牙绝弦[1]

品读课文
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于倾听。俞伯 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 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 在我的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 期说:“弹得真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 江河(流过我的心中)!” 俞伯牙心里想到什 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 期去世后,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 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 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拓展提升
小练笔:
伯牙鼓琴,志在 ,钟子期曰: “ 善哉, !”志在 , 钟子期曰 :“善哉, !”
品读课文
你能想到伯牙摔琴 时的心情吗?如果当时 你在现场,你会对伯牙 说些什么?
心灵感悟
示例:伯牙,你失去的是千古难得 的知音,摔碎的是千古留名的瑶琴 ,却留下了这深入人心的佳话,真 羡慕你和子期之间的
①吉祥、美好 ②表示赞叹:好
③做得好,擅长
拓展提升
资料宝袋
钟子期,山村樵夫。
伯牙,春秋时期著名音乐家,官 至晋国上大夫。既是弹琴能手, 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
资料宝袋
字词乐园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弦 哉 兮
品读课文
2、读准节奏
指导:保证每一个节奏都是一个完整的意 义单位。
例:伯牙善 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品读课文
25伯牙绝弦
家有千金,行止由心。
有钱,任性。
与子同游,动辄覆舟。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请君莫羡解语花,腹有诗书气自华
主要看气质
天高地阔,欲往观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汝乃天骄,何不上九霄? 你这么厉害,咋不上天呢?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部编六年级上人教《25 伯牙绝弦》池伟萍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免费下载

部编六年级上人教《25 伯牙绝弦》池伟萍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免费下载

PPT课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PPT课件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PPT课件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PPT课件
伯牙鼓琴,志在
期曰:“善哉,
,钟子 !”
复鼓。
PPT课件
25 伯牙绝弦
擅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PPT课件
25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 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 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 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 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PPT课件
伯牙鼓琴,志在 期曰:“善哉,
,钟子 !”
PPT课件
伯牙鼓琴,志在 期曰:“善哉,
,钟子 !”
PPT课件
伯牙鼓琴,志在 期曰:“善哉,
,钟子 !”
PPT课件
伯牙鼓琴,志在 期曰:“善哉,
,钟子 !”
PPT课件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PPT课件
小练笔
如果你就是当时的伯牙,你最想 对自己的知音子期说些什么?
优秀PPT课件”
PP人T课教件 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伯牙绝弦
路南小学 池伟萍
PPT课件
25 伯牙绝弦
断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伯牙绝弦
——楚雄开发区实验小心赵华目标:
1.在读通读出节奏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并初步学会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感知文言文的特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理解故事对于我们的启示。

重点:
1.把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学会背诵;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朗读。

准备:课件、布置课前预习
课时:1课时
过程:
课前活动:(2分钟,第二分钟)
(出示词语,自由读、齐读、轮读引导积累)
徐徐清风、淙淙流水、依依杨柳、茵茵芳草、皎皎明月、灼灼霞光、皑皑白雪、绵绵春雨
一、导入:(3分钟,第五分钟)
1.(出示音乐《高山流水》)师:“我请大家欣赏一首曲子,请同学们边听边想一想听到这样一曲音乐你想到了哪些词语形容它的特点。


2.师导语引入:“从这委婉动人的旋律里,我们似乎倾听到了一段委婉动人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伯牙绝弦》的故事。

”(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6分钟,第十一分钟)
1.自由大声读课文3遍,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并指名读: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2)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指名生读全文,其他同学仔细听。

(读完后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进行强调)
4.指导读出节奏:“文言文与我们的白话文不同,我们不仅要把它读通顺还得读出它特有的节奏,读出文言文的韵味。

”(出示标了节奏的文章)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1)生勾出节奏并自由练习。

(2)师配乐范读,生小声跟读。

(3)生自由练习后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引导读悟:
(1分钟,第十二分钟)
1.师:“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谁能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是谁为谁绝弦?”(伯牙再也不弹琴了。

伯牙为子期绝弦。


2.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于是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这句话仅仅是讲伯牙终身不弹琴吗?他还向世人宣告了什么?(这世上再也没有知音,再弹也没有意思了。

)”
(6分钟,第十八分钟)
3.(1)师:“何为‘知音?’简单说就是相识还必须相知的朋友。

那请请同学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来子期和伯牙是知音呢?”
(生自由读后知名交流,并课件出示)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指名读、齐读。

(课件标出“志”、“善哉”、“念”)师:“请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谁能说说在文中它们的意思?”
师:“谁能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3)师小结:“是呀,就像故事中说的那样,子期不仅能听出琴声中高山流水的声音,更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了他高山一样的志向和流水般的胸怀。

正如文中所说:伯牙所念——(生接)钟子期必得之。


(4)师:““‘善’字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大家很快找一找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
(课件出示)善鼓琴善听善哉善哉
指名交流:善在这四个词语中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前两个是“擅长”,后两个是“语气词表示赞叹。

”)
4.扩展想象:(5分钟,第二十三分钟)
(1)师过渡并引导:“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善弹的伯牙一定不仅能用音乐表现出高山流水,还能表现很多美好的景物。

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
(引导学生想象回答:袅袅炊烟、潇潇春雨、徐徐清风、淙淙流水、依依杨柳、茵茵芳草、皎皎明月、灼灼霞光、皑皑白雪、绵绵春雨……)
(2)(出示扩展练习)“来,我们看看能不能也成为伯牙的知音!”
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兮若!”
志在,钟子期曰:“!”
(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4分钟,第二十七分钟)
5(1)师:“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预设答案:因为其他人听不懂,而钟子期能听懂他的琴声。

……)(2)师:“那么,别人对他的赞美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你能想象别人那种空虚的赞美吗?(学生自由说)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沮丧、无奈、寂寞)
师:“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你猜他呼唤什么?”(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
“于是,此时钟子期出现了,他就是伯牙一直以来呼唤的知音!你能想象到此时他的心情吗?”(快乐。

激动。

充满希望。

欣慰……)“知伯牙者唯子期是也,你觉得他们仅仅是音乐上的知音吗?”(是生活中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
(3)师课件出示句子并指导朗读:“是呀,知音是难遇难求的,所以我们在读这两个句子的时候既要读出伯牙高山般的志向和广大的胸怀又要读出子期发自内心由衷的赞美。


(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4分钟,第三十一分钟)
6.师谈话过渡:“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去世。

”(出示句子)学生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师引导:“你能体会此时伯牙的心情吗?是什么样的?”(失望、寂寞、忧虑、渴望……)“为什么让他如此失望、如此忧虑、如此寂寞,更是如此渴望?”(因为他再也听不到子期由衷的赞美了)
师小结:“子期死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

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是故事的结果,也点明了中心思想。

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句话。


(课件出示并齐读)“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分钟,第三十四分钟)
7.引导背诵:“读到这,我想大家已经被伯牙绝弦的故事深深的感动,你能把这篇文章试着背下来吗?请大家自己试一试。


(生自由背诵后出示填空引导背诵)
伯牙善,钟子期。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志在,钟子期曰:“!”伯牙所念,钟子期。

子期死,伯牙谓世,乃,。

四、拓展延伸:
(6分钟,第四十分钟)
1. 师:“有记载,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经来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写下了一首短歌。

你们想知道吗?”(配乐,教师深情朗诵):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杯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2. “知音难寻也是古今许多人的感慨,老师给大家搜集了几句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的句
子,请大家读一读。


摔破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列御寇《高山流水觅知音》
千载朱弦无此悲,欲弹孤绝鬼神疑。

故人舍我归黄壤,流水高山深相知。

——王安石《伯牙》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薛涛《寄张元夫》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3.全文小结:
读到这里,老师也忍不住在想,其实,我们每个人难道不是在苦苦寻觅吗?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难觅”,如果遇到了知音,我们应该珍惜……也许一无所获,但是事情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追求。

愿你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温暖。

让我们一起伴随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深情地朗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