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教学课件-5.急性胰腺炎(定稿)

合集下载

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统疾病内科学课件

急性胰腺炎消化系统疾病内科学课件
胰腺分裂症→→副胰管引流胰液→→引流不畅
9
病因Etiology (四)手术与创伤
腹部手术:胰胆或胃手术 腹部顿挫伤 ERCP术后
10
病因Etiology (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高钙血症→→胰管钙化、胰管内结石 高血脂→→脂肪栓塞 妊娠
11
病因Etiology (六)感染:急性流行性腮腺炎等 (七)药物 (八)其他
率分别为10%和30%,可遗留胰腺功能不 全和慢性胰腺炎
54
可减轻
29
临床表现Clinical Features
2.恶心、呕吐及腹胀 3. 发热 4. 低血压或休克 5.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代谢紊乱
30
体征
MAP:症状与体征不相符 SAP:有腹部压痛、肌紧张,可有明显的腹胀、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腹膜炎时出现全腹压痛、反 跳痛,而胰腺与胰周大片坏死渗出时出现移动性 浊音。并发假性囊肿或脓肿时,上腹可扪及肿块。 血液、胰酶及坏死组织液穿过筋膜与肌层渗入腹 壁时,可见Grey-Turner征、Cullen征。 黄疸 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胆总管或壶腹部嵌 顿性结石引起,少数并发肝细胞损害引起肝细胞 性黄疸。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急性发作的剧烈而持续性上腹痛、恶心、 呕吐
血清淀粉酶活性增高(≥正常值上限3倍) 影像学提示胰评估(重症胰腺炎)
临床症状: 烦躁不安、四肢厥冷、皮肤 呈斑点状等休克症状
禁食 胃肠减压 静脉输液 止痛 抗生素 抑酸治疗
48
重 症治疗
监护 维持水、电解质,保持血容量 营养支持:尽早肠内营养 抗菌药物:喹诺酮类或亚胺培南 减少胰液分泌:生长抑素 抑制胰酶活性:加贝酯

《内科学》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内科学》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治疗
〉 轻症经3~5天积极治疗多可治愈。 1. 禁食 2. 胃肠减压 3. 静脉输液 4. 止痛治疗 5. 抗生素 6. 抑酸治疗
治疗〉 重症除上述措施外,还应:
内科
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
中医中药
外科治疗:腹腔灌洗、手术
治疗
〉 内科治疗
1.
监护
2. 维持水电平衡、保持血容量
实验室检查
4、血钙及其他电解质测定 血钙低于1.75mmol/L提示病情严重。 低血钾、低血镁、碱中毒 5、其他 血清正铁血白蛋白:重症起病72h内阳性 血糖升高、尿糖阳性 AST、LDH及胆红素升高、清蛋白下降
影像学检查
〉 腹部平片:肠麻痹征象、胆道结石。 〉 腹部B超 〉 CT
诊断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胆汁、肠肽酶、 细菌毒素、 游离胆酸等
内分泌代谢障碍(高钙血症)
感染
发病机制 〉 具有生物活性酶:淀粉酶、脂肪酶 〉 不具生物活性酶原:胰蛋白酶原、磷脂酶原、
弹力蛋白酶原等 磷脂酶A2——破坏细胞膜卵磷脂层 弹力蛋白酶——血管壁弹力纤维溶解 脂肪酶——脂肪坏死 激肽酶——激肽和缓激肽 氧自由基、炎症介质、细胞因子、血管活性物
体征
〉 体温 〉 腹膜刺激征 〉 其他;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手足抽搐 低血压或休克 Grey-turner、Cullen征 急性肠麻痹、腹水症 血性
休克的原因
〉 有效血容量不足 〉 缓激肽类致周围血管扩张 〉 胰腺坏死释放心肌抑制因子使心肌收缩不良 〉 感染 〉 消化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教学ppt

急性胰腺炎教学ppt
由坏死组织的感染侵蚀了腹腔内大血管所致,常见的有脾静脉和胰上、 下血管,出血量大、速度快。若不及时手术,可危急生命。止血后, 在其周围安置一鬈有效的灌洗系统,以避免再受其害。
三、胰瘘
急性重症胰腺炎时,无数小胰管因坏死病灶而受 损害,但随着胰腺坏死组织的清除和感染的控制, 受损的胰管大多能逐步愈合,仅残留极个别较大 胰管,一般也能在3-6个月内自行愈合,仅个别病 例形成窦道。6个月后仍不愈合,需要作窦道造影, 了解窦道的行径,空腔大小,以及与脏器的情况, 发便制定进一步的治疗方案。
4.高血脂症 5.创伤:钝器伤、穿通伤、手术及ERCP中插管造影可引
起胰腺炎。 6.其他:药物如皮质激素、双氢克尿噻、雌激素等,及
遗传因素、精神因素。
分类
急性胰腺炎的基本病变可分为急性水肿型(轻型)胰 腺炎(占88~97%)和急性出血坏死型(重型)胰腺炎两种 (以前分为水肿性、出血性和坏死性胰腺炎)。轻型胰腺 炎的病理变化近似于临床上所称的水肿型胰腺炎,其 病理表现是胰腺实质和间质水肿,也可有胰,周脂肪 坏死。重型胰腺炎即临床上所称的出血、坏死性胰腺 炎,其病理变化表现为广泛的胰周和胰内脂肪及实质 的出血和坏死。从临床角度来看,两者的预后截然不 同、疗效相差极大。
病因 可能有如下几种: 1. 通道梗阻 约70%的人胆胰管共同开口于Vater壶腹,由于多种原因,包 括壶腹部结石、蛔虫或肿瘤压迫而阻塞,或胆道近段结石下移, 造成Oddi括约肌炎性狭窄,或胆系结石及其炎症引起括约肌痉 挛水肿,或十二指肠乳头炎、开口纤维化,或乳头旁十二指肠 憩室等,均使胆汁不能通畅流入十二指肠内,而返流至胰管内, 胰管内压升高,致胰腺腺泡破裂,胆汁胰液及被激活的胰酶渗 入胰实质中,具有高度活性的胰蛋白酶进行“自我消化”,发生 胰腺炎。据统计约30~80%为胆囊炎胆石症所引起。

急性胰腺炎知识要点PPT(共52张PPT)(2024版)

急性胰腺炎知识要点PPT(共52张PPT)(2024版)
特点
❖ 多见于病毒感染
❖ 病情相对较轻,症状、体征不明显
❖ 随感染愈合而自行消退
病因
药物
❖ 直接损伤胰腺组织 ❖ 胰液分泌增加 ❖ 胰液粘稠度增加
病因
其他
❖ 十二指肠球后穿透性溃疡
❖ 十二指肠憩室炎 ❖ 胃部手术后输入袢综合征
❖ 肾或心脏移植术后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 血管性疾病及遗传因素等 ❖ 特发性胰腺炎,病因不明,5~25%
可扪及包块,脓肿或囊肿形成 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
胰腺脓肿
病后2-3周,表现为高热、腹痛、上腹肿块 和中毒症状。
假性囊肿
病后3-4周,多位于胰体尾部,大小几毫米 至几十厘米。
胰腺假性囊肿形成
并发症
❖全身并发症
胰性脑病

急性呼吸衰竭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
消化道出血

慢性胰腺炎
重,呕吐胃内容物1次,腹胀,未排 胰腺间质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散在
❖ 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 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质脆,胰腺周
胰腺肿大+胰周明显渗出+单个积液积聚 胰腺炎症累及肠道,肠胀气、肠麻痹
❖ 腹部查体无阳性体征 凝固性坏死,细胞结构消失,炎性细胞浸润,
病后3-4周,多位于胰体尾部,大小几毫米至几十厘米。 构消失,较大范围脂肪坏死。
现病史:
患者8小时前与朋友聚餐后出现持 续性上腹部疼痛,呈钝痛,伴阵发性加
剧,疼痛放散至腰背部。病情进行性加 重,呕吐胃内容物1次,腹胀,未排
便、排气。病来发热,手足抽搐,尿正
常。 体格检查:
T38.5℃,P110次/分, Bp90/60mmHg,R28次/分。神

2024版内科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2024版内科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内科急性胰腺炎ppt课件•急性胰腺炎概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康复期管理与随访计划制定•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目录contents01急性胰腺炎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发病机制涉及胰液分泌增多和胰管内压力增高、胰腺微循环障碍以及胰腺自身消化等。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

发病率年龄与性别分布地域与季节分布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女比例相近。

地域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可影响发病率,如春季和冬季为高发期。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与分型临床表现急性胰腺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

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分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型急性胰腺炎。

轻型胰腺炎症状较轻,预后良好;重型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02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及流程诊断标准通常采用亚特兰大分类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诊断流程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格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得出诊断。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淀粉酶、脂肪酶、血糖、血钙等指标的测定,有助于评估胰腺功能和病情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常用腹部超声、CT、MRI等检查方法,可直观显示胰腺形态、炎症范围和并发症情况。

鉴别诊断及相关疾病鉴别诊断需与急性胃炎、急性胆囊炎、肠梗阻等疾病进行鉴别,通过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关疾病急性胰腺炎可能并发胰腺脓肿、假性囊肿、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03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抗感染治疗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预防和治疗感染。

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抑制胰液分泌,减轻胰腺自身消化。

镇痛、解痉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使用解痉药物减轻胰腺水肿和炎症反应。

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急性胰腺炎ppt课件
发病机制
涉及胰液分泌过度、胰管阻塞、 胰腺微循环障碍、炎症反应等多 个环节,其中炎症反应在急性胰 腺炎的发病过程中起核心作用。
流行病学特点
01
发病率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
02
年龄与性别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男性发病率高于 女性。
03
地域与季节分布
地域分布无明显差异,但季节变化可影响发病率,春秋 季节为高发期。
误区
1)认为所有腹痛都是急性胰腺炎引起的;2)忽视其他器官或系统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3)仅凭一次实验室检 查结果就做出诊断。
03 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原则
禁食、胃肠减压
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胰 腺负担,促进炎症消退 。
静脉输液
积极补充血容量,维持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镇痛
对于疼痛剧烈的患者, 可给予镇痛药物治疗。
中的疗效及研究进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精准医学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预测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精准医学技术在急性胰腺炎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人工智能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的应用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辅助诊断、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多学科协作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的推广
强调多学科协作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的重要性,预测未来多学科协作模式的发展趋势。
提高急性胰腺炎诊疗水平的建议
01
加强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识别和诊断
提倡对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以减少误诊和漏诊。
02
推广规范化治疗流程
建议制定和推广急性胰腺炎的规范化治疗流程,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
预后。
03
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急性胰腺炎内科学课件

急性胰腺炎内科学课件

急性胰腺炎的分类
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01
病因:胆道疾病、酒精中毒、 高脂血症等
03
诊断:血淀粉酶、尿淀粉酶、 CT等
05
预后: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 患者可发展为坏死性胰腺炎
02
症状:腹痛、恶心、呕吐、腹 胀等
04
治疗:禁食、补液、抗感染、 止痛等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01
病因:胆道疾病、酒 精中毒、高脂血症等
4
酶、脂肪酶、
CT等
治疗:禁食、补 5 液、抗感染、抑 制胰酶分泌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
腹痛:急性胰腺炎的主 要症状,表现为持续性、
剧烈的腹痛
恶心、呕吐:患者可能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发热:患者可能出现发 热,体温可高达38℃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 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
例增加
生化检查:血清淀粉酶、 脂肪酶、血糖等指标升 高
3
手术目的:清 除坏死组织、 引流、解除胆 道梗阻
4
术后护理:抗 感染、营养支 持、预防并发 症
并发症的处理
01
胰腺炎并发感染:使 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02
胰腺炎并发出血:使 用止血药物进行治疗
03
胰腺炎并发休克:使用 抗休克药物进行治疗
04
胰腺炎并发胰腺坏死: 使用手术治疗进行治疗
急性胰腺炎的预防
02
症状:腹痛、恶心、 呕吐、腹胀等
03
诊断:血淀粉酶、 脂肪酶、CT等
04
治疗:禁食、补液、 抗感染、手术等
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D
治疗:禁食、补液、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
C 诊断:CT、MRI、ERCP等
B 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黄疸等

内科学第8版---急性胰腺炎 ppt课件

内科学第8版---急性胰腺炎  ppt课件

胰腺大量渗出,常有腹水、胸水
ppt课件
26
病理
ppt课件
27
病理
ppt课件
28
病理
肠系膜上的皂化斑
ppt课件
29
临床表现
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 , MAP)
急性腹痛,较剧烈,多位于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患者 腹痛向背部放射
病初可有恶心、呕吐、轻度发热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八章
第一节急性胰腺炎
(Acute Pancreatitis)
ppt课件
1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本病各种类型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及治 疗措施
2.熟悉本病的并发症、鉴别诊断及预防
3.了解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ppt课件
2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ppt课件
6
病因
ppt课件
7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病因及发病机制
ppt课件
10
病因---酒精
酒精引起急性胰腺炎机制
1.乙醇通过刺激胃酸分泌,使胰泌素与缩胆囊
素分泌,促使胰腺外分泌增加,当胰管流出道 不能充分引流大量胰液时,胰管内压升高,引 发腺泡损伤
2.酒精在胰腺内代谢时产生大量活性氧,有助
损伤的腺泡细胞,激活炎症反应的枢纽分子NF-κB,下 游炎症因子、活性氧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大量炎性 渗出
胰腺微循环障碍使胰腺出血、坏死
炎症过程的众多因素可以正反馈方式相互作用,炎症 逐级放大,超过机体的能力时,炎症向全身扩展,出 现多器官炎性损伤及功能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CT——诊断胰腺坏死的最佳方法
2020/12/29
15
诊断
(一)水肿型 1.剧烈而持续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轻
度发热 2.上腹部压痛,但无腹肌紧张 3.血、尿淀粉酶升高
2020/12/29
3
二、大量饮酒和暴饮暴食:
1.乙醇通过刺激胃酸分泌,使胰泌素与缩胆囊素分泌,促使胰 腺外分泌增加;
2.刺激Oddi括约肌痉挛和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胰液排出受阻, 使胰管内压增加;
3.长期酒癖者常有胰液内蛋白含量增高,易沉淀而形成蛋白栓, 致胰液排出不畅。
三、胰管阻塞:
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等均可引起胰管阻塞,当胰 液分泌旺盛时胰管内压增高,使胰管小分支和胰腺腺泡破 裂,胰液与消化酶渗入间质,引起AP。
大体上表现为红褐色或灰褐色,并有新鲜 出血区,分叶结构消失。
有较大范围的脂肪坏死灶或钙化斑。
2020/12/29
9
临床表现(重点)
一.症状 1.腹痛:
部位:中上腹、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 性质: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持续性、阵 发性加剧 体位:弯腰抱膝位可缓解疼痛 加重或缓解因素:进食加剧,不为一般胃肠解痉药 所缓解
2.胰腺导管内通透性增加,使活性胰酶渗入胰腺组织,加 重胰腺炎症。
2020/12/29
6
发病机制:
1.活化酶作用:
胆酸
溶血磷脂酰胆碱 胰实质凝固
磷脂酶A2
磷脂(细胞膜) 溶血脑磷脂
性坏死 脂肪组织坏死
溶血
激肽释放酶 缓激肽 血管舒张
激肽酶原
水肿 休克
胰激肽 通透性增加
弹性蛋白酶
血管弹性纤维 脂肪酶
胰性脑病等。
2020/12/29
11
二.体征
水肿型:体征较轻,上腹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 跳痛。可有腹胀和肠鸣音减少。
出血坏死型: (1)腹肌紧张,全腹显著压痛和反跳痛; (2)腹胀者,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可出现腹水,多为血性; (4)Grey-Turner征和Cullen征; (5)腹块:2~4周可有胰腺及周围脓肿或假性囊肿; (6)黄疸
消化系统疾病
急性胰腺炎
广西中医药大学 瑞康临床医学院 雷力民
2020/12/29
1
概述
化学性炎症——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 腺组织的自身消化
临床特点:
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及血尿淀 粉酶增高。
水肿型——轻,以胰腺水肿为主,病情有 自限性,数日后可恢复;
出血坏死型——重,以胰腺出血坏死,伴 腹膜炎、休克等多种并发症,死亡率高。
胰腺
无活性酶: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前磷脂酶
前弹性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原、前羟肽酶
生理性防御机制:
1.胰腺血液循环充沛,合成的胰酶多是无活性的酶原,酶 原颗 粒与细胞质是隔离的;
2.胰腺腺泡的胰管内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质,灭活少量的 有生物活性或提前激活的酶。
自身消化:
1.各种病因导致其腺泡内酶原激活,发生胰腺自身消化的 连锁反应;
溶解——出血、血栓形成
脂肪
坏死、液化
2020/12/29
7
2.炎性介质和血管活性物质:多种并发症和致死原因
炎性介质
氧自由基 血小板活化因子 前列腺素 白细胞三烯
介导作用
一氧化氮 血管活性物质
血栓素
胰腺血液循环障碍ຫໍສະໝຸດ 2020/12/298
病理
(一)水肿型: 大体上见胰腺肿大、水肿、分叶模糊,病
变累及部分或整个胰腺。 (二)出血坏死型 :
六、感染:继发于急性传染性疾病(急性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随感染痊愈而自行消退。
七、药物:噻嗪类利尿药、硫唑嘌呤、糖皮质激素、四环素、
磺胺类等 直接损伤胰腺组织,使胰液分泌或粘稠度增加,引起AP。
八、其他:仍有5-25%病因不明(特发性胰腺炎)
2020/12/29
5
发病机制
生物活性酶:淀粉酶、脂肪酶、核糖核酸酶等
2020/12/29
2
病因
一、胆石症与胆道疾病(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等):
1.共同通道学说 2.梗阻:壶腹部狭窄或/和Oddi括约肌痉挛,胆道内压力超过胰 管内压力,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引起AP; 3.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 胆石等移行中损伤胆总管、 壶腹部或胆道炎症引起暂时 性Oddi括约肌松弛,使富含 肠激酶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 胰管,损伤胰管; 4.胆道炎症时细菌毒素、游 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 血磷脂酰胆碱等,也可通过 胆胰间淋巴管交通支扩散到 胰腺,激活胰酶,引起AP。
2020/12/29
10
2.恶心、呕吐及腹胀: 呕吐后腹痛不能减轻 腹胀,甚至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3.发热 : 中度以上发热,持续3~5天
4.低血压或休克:有效血容量不足 出血坏死型,甚至发生猝死
5.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脱水、代酸、代碱,低钾、低镁、低钙血症
6.其它: 急性呼衰、急性肾衰、急性心衰和心律失常、
13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二)淀粉酶测定:
1.血淀粉酶:病后6~12h升高,2天后始下 降,持续3~5天。超过正常值3倍即可诊断 高低不反映病情轻重
2.尿淀粉酶:病后12~14h升高,下降慢, 持续1~2周
2020/12/29
14
(三)血清脂肪酶测定: 2~3天后始升高,持续7~10天
2020/12/29
12
并发症
(一)局部并发症: 1.胰腺脓肿:2~3周后出现,可有高热、腹痛、
下腹肿块和中毒症状 2.胰腺假性囊肿:病后3~4周形成 (二)全身并发症 1.消化道出血 2.败血症及真菌感染 3.多器官能功衰竭 4.胰性脑病 5.慢性胰腺炎和糖尿病
2020/12/29
四、手术与创伤:
1.直接或间接损伤胰腺组织与胰腺的血液供应引起AP; 2.ERCP检查后,因重复注射造影剂或注射压力过高,发生AP。
2020/12/29
4
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
1.高钙血症: ①引起胰管钙化、管内结石导致胰液引流不畅,甚至胰管破裂; ②刺激胰液分泌增加和促进胰蛋白酶原激活。 2.高血脂:胰液内脂质沉着或来自胰外脂肪栓塞并发AP; 3.妊娠、糖尿病昏迷、尿毒症:偶可发生AP。
(四)CRP:组织损伤和炎症的非特异性标志物血清 (五)生化检查: 1. 空腹血糖持久>10mmol/L:胰腺坏死,预后差 2. 低钙血症:与病情严重程度平行 3. 低氧血症:注意呼吸窘迫综合征 (六)影像学检查:
1.X线腹部平片 2.腹部B超(常规初筛检查) 3.CT 鉴别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