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5及答案.doc

合集下载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5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5

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5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0,分数:10.00)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______。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同性原则√解析: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就是巩固性原则。

2.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______。

A.教学程序B.教学步骤C.教学组织形式√D.教学阶段解析: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

3.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______。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解析: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

信度受随机误差的影响,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效度是指一个测验能够正确地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和特点的程度。

区分度指测验对被试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难度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4.在信息技术整合的课堂中,学生每人拥有一台电脑,并与教师的电脑相连形成局域网,同时配有网络教学监控系统,这属于______的课堂组织形式。

A.小组活动B.全班活动√C.个别活动D.集体活动解析:5.有经验的医师能从模糊不清的X光照底片上发现病兆,这是______。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解析:在知觉当前事物的时候,人总是在以往知识经验的参与下,以此为工具,对该对象进行加工,并以概念的形式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

知觉的这种特性称之为知觉的理解性。

6.学生看黑板时,白色字体往往成为知觉对象,而黑色板面成为背景。

这是______。

A.知觉的整体性B.知觉的选择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解析:人们进行知觉时总是选择少数事物作为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

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共五套)2020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专业理论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一、选择题(1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后的括号里)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自给(jǐ)自足不卑不亢(kànɡ)如饥似(sì)渴崇(chónɡ)山峻岭B.自怨自艾(yì)屡见不鲜(xiǎn) 处(chù)心积虑随声附和(hè) C.不屈不挠(náo)瞠(chēnɡ)目结舌茅塞(sāi)顿开从(cónɡ)容不迫D.无的(dì)放矢揠(yè)苗助长宁(nìnɡ)死不屈买椟(dú)还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好高务远兴国安邦再接再厉举世无双B.引人注目莫明其妙斩钉截铁爱不释手C.勇往直前翩翩起舞言简意该惊弓之鸟D.一张一驰争分夺秒喜出望外轻而易举3.有些汉字非常奇妙,几个字经过组合后会成为一个新字,一个字中又可能含有其它字。

仔细观察,“器”字里面藏有多少个汉字?正确的一项是()A.5个B.6个C.7个D.最少8个4.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A.化险为夷B.口蜜腹剑C.前赴后继D.阳奉阴违5.写动物叫喊的词语有较为固定的搭配和习惯用法。

下列词语中搭配形蟮囊蛔槭牵ā。

?A.狗吠猿鸣B.马嘶蝉噪C.鹤啼虎啸D.鸡叫狼嚎6.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A.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7.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教师招聘考试是评估人才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帮助考生备战考试,本文将提供一份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以下各部分将分别涵盖不同科目的题目,供考生学习和练习。

一、教育学1. 什么是教育的本质和任务?答案: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智力、德育、体育和美育的全面发展。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答案: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形而上学时期、实证主义时期、现代教育学时期以及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3. 请解释一下“教学设计”的概念。

答案:教学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过程。

二、心理学1. 什么是学习理论?答案:学习理论是指对学习活动进行解释和说明的理论体系,涉及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

2. 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学习理论。

答案: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认知理论等。

3. 请解释一下“社会认知理论”。

答案:社会认知理论指出,在社会环境中,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从而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发展出认知过程。

三、语文学1. 请简要介绍一下文言文和白话文的特点。

答案:文言文具有古代汉字的特点,使用古代的语法结构和辞藻;白话文则更接近现代汉语,使用现代的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

2. 什么是写作教学?答案:写作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辅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的过程。

3. 请写一篇关于春天的150字作文。

答案:(略,此处以示例作答)四、数学学1. 请简要介绍一下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的研究对象。

答案:平面几何研究的对象是二维平面上的各种图形,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三维空间中的各种几何体。

2. 请解释一下“排列组合”。

答案:排列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进行有序排列,组合是指从一组元素中选取若干个进行无序排列。

3. 请计算 2 + 4 × 3 - 5 ÷ 2 的结果。

答案:先乘除后加减,2 + 4 × 3 - 5 ÷ 2 = 2 + 12 - 2.5 = 13.5。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分类模拟5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分类模拟5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美术分类模拟5(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认识摄影中景深的运用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维度属于______SSS_SINGLE_SEL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探究与发展分值: 1答案:A[解析] “认识、了解、理解……方法、知识、技能”,属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表述方式。

2.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整体性、灵活性、______、可操作性。

SSS_SINGLE_SELA 层次性B 发展性C 条件性D 从属性分值: 1答案:A[解析] 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事项是整体性、灵活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

3.在美术教学中,通常采用哪些方法突出教学重点______①提前预习②着重讲解③作业练习④板书提示SSS_SINGLE_SEL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②③D ③④分值: 1答案:B[解析] 在美术教学中,对于教学重点,教师要在课堂上详细讲解,使学生理解从而达到记忆。

但在课堂仅有的时间内,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也会有学生没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

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弥补课堂上的缺失。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将重点内容层次清晰地展现给学生,除了借助语言的表述外,简洁的板书也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练习巩固和理解,才能使知识形成能力。

4.某教师在优质课比赛中,圆满地完成了课前导入、新课传授、巩固练习和小结。

试分析,在这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可能遗忘的是______SSS_SINGLE_SELA 作业布置B 讲解试题C 分析教学内容D 环节互动分值: 1答案:A[解析] 一般完整的课堂教学环节,还包括布置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作业。

5.______也称课时计划,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

SSS_SINGLE_SELA 教学目的B 课时C 教学过程D 教案分值: 1答案:D[解析] 考查对教案定义的掌握。

2023版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nm

2023版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nm

2023版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1、(判断题)人类受到飞鸟的启发而发明了飞机,这种现象属于问题解决中的原型启发。

A正确B错误答案及解析L【答案】A解析原型启发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意指根据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产生新的设想和创意。

本题中,人类通过鸟类飞翔的原理进而发明了原本没有的飞机,这属于原型启发的问题解决方式。

2、(判断题)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A正确B错误解析: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心理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做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

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能够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心理定势的存在会束缚我们的思维,使我们只用常规方法去解决问,而不求用其他〃捷径〃突破,因而也会给解决问顿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3、(判断题)很好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是问题解决的首要环节。

()A正确B错误答案及解析3、【答案】B解析:提出假设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4、(判断题)问题解决是指排除障碍,由初始状态达到标状态的过程。

A正确B错误答案及解析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问题解决的定义。

所谓问题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条件,即问题起始状态;二是可题的目标状态,即问题的答案;三是存在的障碍即找到答案必须经历的思维活动。

所以题干提法确。

5、(判断题)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A正确B错误答案及解析5、【答案】A解析: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是倒〃U〃型关系:一般情况下,动机过弱不能激起问题解决的积极性,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问题解决的效率也增加;中等强度的动机是问题解决的最佳水平;超过这一动机强度,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反比,即随着动机强度的增加,问题解决的效率却下降。

而且,问随的性质(指容易、一般程度、困难)不同,最佳的动机水平也有所不同。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4分)1.传统教育派的“三中心”主张不包括( )。

A.教师中心B.教材中心C.活动课程中心D.课堂中心1.【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三中心论;杜威是进步主义代表,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新三中心论。

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我国最早提到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

A.《大学》B.《四书》C.《战国》D.《学记》2.【答案】D。

解析:《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描述的是教学相长思想。

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答案】C。

解析:互补性要求教育应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4.班主任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二是( )。

A.职权影响力、个性影响力B.个性影响力、学术影响力C.年龄影响力、职权影响力D.职权影响力、学术影响力4.【答案】A。

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5.某学生在学校放假期间擅自翻越学校围墙摔倒在地,导致腿部受伤。

经治疗花去医疗费5000元,对于该名同学受到的伤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学校没有错,无需承担赔偿责任B学校没有过错,但要承担部分责任C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全部赔偿责任D学校存在过错,应当承担部分赔偿责任5.【答案】A。

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3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试题(含答案)单选题(共60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本书中指出:“对幼儿照料与教育,就像纬线和经线一样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这句话强调()。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B.家园配合C.因材施教D.保教结合【答案】 D2、倡导创造力研究的()认为,创造力包括诸如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等。

A.威特金B.吉尔福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 B3、我们说的“黑眼珠”、“蓝眼睛”实际上是()的颜色。

A.眼球B.睫状体C.脉络膜D.虹膜【答案】 D4、冬天人们用煤炉取暖,而且窗户紧闭时有时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

A.煤燃烧用去了大部公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人窒息B.由于各种原因,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阻止人的血液与氧的结合C.煤炭中会含有少量的硫等矿物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有剧毒D.有些人对煤燃烧后的气体过敏【答案】 B5、关于智力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的陈述正确的是()。

A.智力越高,学业成绩越好B.在所有因素中,智力是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C.中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业成绩最好D.智力与学业成绩存在中等程度的正相关【答案】 D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了()对管理的重要性。

A.计划B.控制C.领导D.组织【答案】 A7、()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

A.“一国两制”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答案】 D8、1907年,__________在罗马贫民区创设“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幼儿。

()A.杜威B.蒙台梭利C.维果茨基D.皮亚杰【答案】 B9、在下列犯罪构成的一般要件中,提示犯罪实质特征的要件是()。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答案】 A10、()岁是学习语言的敏感期。

A.0~6B.1~4C.2~6D.3~6【答案】 B11、儿童出生时大脑在结构上已经接近成人,此后脑重量增长迅速,到()时的脑重己接近成人范围。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nm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nm

2023版教师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库全考点含答案解析(单选)1.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是蔡元培主编的《新教育大纲》。

A.正确B错误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单选)2.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A.正确B错误答案及解析2.【答案】B【解析】儿童发展的Jll页序性决定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

故错误。

(多选)3.义务教育又属于强迫教育,其基本特点是()A自愿性B.强制性C.普及性D.免费性答案及解析3.【答案】BC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义务教育。

所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Wo 特征:(1)具有强制性(2)具有普遍(及)性(3)具有免费性。

BCD 项正确。

A项:义务教育是强制的,并非基于自愿,说法错误,排除。

综上所述,本题选BCD o(单选)4.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学B.班级管理C.发展学生智力D.教书育人答案及解析4.【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概念。

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D项正确。

(单选)5.在教学中,学生的地位是()A,教育活动的客体B.教育活动的主体C.既是客体又是主体D.都不是答案及解析5.【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活动的指向对象,即教育活动的客体。

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仅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作用,也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的能动作用。

因为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观意志和意识的人,他们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他们具有主动性,他们的学习具有选择性,因此,受教育者不仅以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规定着教育者的活动,而且还以自身的意识、意志作用于教育者,同时,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思想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题5及答案教育理论综合(中学部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A.杜威B.巴甫洛夫C.华生D.斯金纳2. 终身教育思潮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保罗•朗格朗B.罗杰斯C.索尔蒂斯D.布鲁纳3. 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B.发现法C.讲授法D.雄辩术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属于( )。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建构主义D.新行为主义5. 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练习B.学习C.强化D.巩固6.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霍尔B.高尔顿C.洛克D.华生7. 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着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是( )。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凯洛夫的《教育学》D.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8. 墨子的教育思想中,除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外,主要的思想是( )。

A.“兼爱、非攻”B.“弃仁绝义”C.“道法自然”D.“化性起伪”9. 国家对在中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称为( )。

A.中学教育目的B.中学教育目标C.中学教育原则D.中学教育内容10.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 )。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验法D.发现法11.根据《水浒传》的描述,在头脑中再造出武松打虎的情景的过程,就属于( )。

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12.假定某个年龄组的平均分数为70分,标准差为10分。

某生测验得60分,则该生的智商为( )。

A.80B.60C.85D.9013.在个体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发展中,要求他用新近学到的知识技能对原来的知识技能加以补充、改组,或者矫正,最后,使新的知识技能与已有的知识技能融为一体,这是( )。

A.早期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发展社会化D.再社会化14.“教学相长”的思想来源于以下哪本著作?( )A.《论语》B.《荀子》C.《孟子》D.《学记》15.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

A.学生B.人和动物C.动物D.儿童16.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二、多项选择题(在所给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中)17.教育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8.脑由( )等部分组成。

A.脑干B.间脑C.大脑D.小脑19。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分为(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

A. 能力B. 气质C. 性格D. 感知21.布鲁纳的学习过程的三个阶段是( )。

A.转化B.获得C.评价D.同化22.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

A.执行成分B.认识成分C.情感成分D.意志成分三、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23.最先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________。

24.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_______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2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_______、_______、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26.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_______。

27.班级管理的主要模式有:_______、平等管理_______、和目标管理。

28.主张"有教无类"的古代教育家是_______。

29.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的时期发生在_______阶段。

四、名词解释31.道尔顿制32.想象33.同化五、简答题34.请列举提高学生记忆力的策略。

35.发现学习法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6.简述班级教学的主要特点。

六、案例分析题37.早读铃声响了,初二(1)班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不久小李(学习成绩位列班上的前几名)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王老师摆了一下手,示意他进去坐好。

过了一会儿,“差生”小赵跑来,看到班主任在教室,就在教室外喊声“报告”,王老师将其引至教学楼拐角处,做了十分钟的“思想工作”。

看到这两种情景的同学窃窃私语。

请分析王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B [解析]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通过观察狗的唾液分泌得出经典性条件反射。

2. A [解析]“终身教育”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由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于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首次提出的。

3. A [解析]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4. C [解析]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

5. C [解析]强化是联结学习理论的核心。

6. B [解析]高尔顿的典型论调为“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

7. D [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教育学者公认为是标志教育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的第一部教育学专著。

8. A [解析]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非攻”。

“弃仁绝义”和“道法自然”是道家的思想,“化性起伪”是由荀况提出的。

9. A [解析]教育目的规定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

即中学教育目的就是国家规定将中学生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

10.B[解析]演示法是指教师向学生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实验,使学生通过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11.B[解析]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者加上一定图样的示意,而在头脑中再造出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12.C[解析]该生测验得60分,他的智商IQ=15*(X-X)/S +100,代入上述公式,智商是85。

13.C[解析]发展社会化是指个体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个体产生的新的期待和要求他承担新的任务、扮演新的角色等。

14.D[解析]集儒家思想之大成的《学记》写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日:教学相长也。

”其中,“教学相长”蕴含着早期教育心理学的萌芽。

15.B [解析]根据学习心理学对学习的定义“学习是指从低等动物到人类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活动、练习,获得行为经验的过程”,可见学习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动物。

16.D[解析]根据普里马克原理,当我们运用强化手段去激发学生学习,必须是先有行为,后有强化,排除A;D选项是用儿童喜欢的“看电视”来刺激他原本不喜欢的“完成家庭作业”,符合普里马克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17.ACD[解析]直观性原则为教学原则。

18.ABCD[解析]脑位于颅腔内,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大脑也称为端脑。

19.ABCD[解析]皮亚杰将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依次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0.AB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指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特征和差异。

21.AB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三种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种过程是: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知识的评价。

22.BCD[解析]自我意识的成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

自我体验即为情感成分,自我调控即为意志成分。

三、填空题23.维果斯基24.马克思主义25.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26.道德两难27.常规管理、民主管理28.孔子29.初中四、名词解释30.课程:课业及其进程,是实现教育目的或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广义的课程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科目(即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31.道尔顿制:进步主义教育家帕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的道尔顿中学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按照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

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完成之后再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该教学组织形式重视学生的自学和独立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生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它过分强调个性差异,忽视了班集体作用,否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推行时往往形成了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32.想象就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33.同化是人的一种适应机能,当外部信息作用于人时,大脑通过各种水平的作用与转化,将新信息纳入已有认知结构中,构成自身新的知识系统,这就是所谓的“同化于己”五、简答题34.[答案要点]提高使用正确识记方法的能力;明确记忆目的,增强记忆的效率;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提高对记忆内容的兴趣;让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记忆活动;养成自我检查,提高正确再认和回忆的能力。

35.[答案要点]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强调信息提取。

36.[答案要点]第一,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第二,以“课时”为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第三,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六、案例分析题37.[答案要点]本案例中王老师对待两名迟到学生的不同做法,没有达到教师应有的平等对待、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公平与公正要求教师在育人的态度和行为上主持正义,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学生的性别、相貌、能力、天赋、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等主客观条件,都要用同一的标准对待学生。

王老师根据成绩的好坏区别对待学生,没有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只是还没有被教师发现或被教师忽视。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应平等对待,服务于全体学生,不应厚此薄彼。

王老师有失公平的做法可能会使他在学生中的威信下降,也会给那些受到歧视的学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