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肉鸡肾型传支治疗方法
肉鸡肾传支的治疗方案

肉鸡肾传支的治疗方案鸡肾型传支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鸡肾型传支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的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肾传支主要发生于15~40日龄的鸡,有的10日龄鸡也发病。
肉鸡15天到25天之间的发病为常见,且死亡率高,严重影响生产性能,由于发病日龄早,体重小,危害也非常严重,养殖户想提早出栏,因体重而无人收购,给肉鸡养殖带来严重的损失。
本病发病有阶段性:阶段有短期(1~4天)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如无混合感染,经3~4天呼吸道症状减轻或消失。
第二阶段开始发生拉稀现象,初期病鸡排白色米汤样粪便,后来排出水样粪便,鸡脱水而死。
如有继发或合并感染则症状更为复杂,其症状除肾传支症状外还表现继发或合并感染病的症状,大群精神较差,呆立,呼吸急促,一般单纯肾传支死亡率为10%~30%,如有其他感染则死亡率增高。
发病中期死亡鸡只大多有以下病理变化:肾肿大,肾小管因聚集尿酸盐使肾脏呈槟榔样花斑状,呈现花瓣肾和大白肾变化,输尿管变粗,肾及输尿管内有大量尿酸盐沉积,甚者出现尿酸盐在心脏、肝脏、肾脏和在胸、腹腔中沉积,两侧输尿管因沉积尿酸盐而变得明显扩张,增粗发白。
胴体脱水严重,有的皮肤与肌肉难以分离,分离皮肤时连肉一起掀起,两条大腿,与腹部的皮肤连接紧凑不易分开,气管干脆有的有白色干斑。
直肠、泄殖腔积满白石灰膏状尿酸盐排泄物。
发病后期:大多继发气囊炎死亡。
肾传支引起的伤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恢复过程感染大肠杆菌。
常规药物治疗后,一般只能暂时减少死亡率。
本病的并发症多,例如:气囊炎、腹泻不止等症状。
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预防好大肠杆菌,多次临床经验的总结:肾立舒和一次七天对治疗肾传支有不可取代的作用。
一次管七天:清热解毒,活血化愈,对病毒和细菌造成的损伤都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
肾立舒:温阳利水,利尿通淋,有效解除清除体内的尿酸盐,恢复肾脏功能。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案

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以及防治方案白羽肉鸡肾型传支多在肉鸡20日龄左右发病,鸡群呼吸道突然加重,拉黄白色米汤样稀便,此时鸡群死亡正常,经过3-5天后,随着鸡群呼吸道症状的减轻,死亡增加,死亡鸡多因肾肿脱水死亡。
那么白羽肉鸡肾性传支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白羽肉鸡肾型传支多在肉鸡20日龄左右发病,鸡群呼吸道突然加重,拉黄白色米汤样稀便,此时鸡群死亡正常,经过3-5天后,随着鸡群呼吸道症状的减轻,死亡增加,死亡鸡多因肾肿脱水死亡。
那么白羽肉鸡肾性传支发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白羽肉鸡肾性传支的症状有哪些?如何防治?白羽肉鸡肾性传支发病原因:1、温度忽高忽低,鸡群受凉。
这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
传支是条件应激病,温度过低,鸡群易受凉,抵抗力下降,极易引发传支。
2、通风不良或通风过大。
(1)通风不良:冬春季节,由于鸡舍条件的限制,当通风与保温发生矛盾时,管理者常常倾向与保温而减少通风。
这样会导致鸡舍内NH3、H2S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对眼、鼻、气管粘膜造成损伤,传支病毒极易通过损伤的创口感染鸡群,引起发病。
(2)通风过大:我们常常认为通风不良等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是传支发病的主要诱因。
但是在现在的标准化肉鸡舍,通风过大是传支发病的主要原因。
近年,肉鸡养殖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传统意义的大棚式简易鸡舍逐渐被纵向通风加湿帘式鸡舍替代。
标准化鸡舍温度控制一般不会出现问题,通风量也是按照温度设定。
但在开春与立秋之间,极易出现通风过大,在温度表显示温度正常的情况下,鸡群受凉,引发传支。
这一时间,由于外界温度较高,鸡群在10天后常常出现超温,管理者通常会加大通风量。
由于进风温度较高,即使加大通风,温度也会超温。
这样,由于通风过大,会导致鸡群的体感温度下降,鸡群受凉而引发传支,这是夏季前后标准化鸡舍发病的主要原因。
风速过大还会对眼、鼻、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破坏粘膜的完整性,传支病毒极易通过损伤的创口感染鸡群,引发疾病。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治

限制人员进出鸡舍,避免病毒由人员带入 。
确保饲料和水源干净卫生,避免病毒通过 食物和水源传播。
饲养管理措施
提高鸡舍通风
保持良好的通风,降低鸡舍内病毒和细菌的 浓度。
合理饲养密度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避免鸡群过于拥挤, 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保持鸡舍温度适宜
适宜的温度有助于鸡只保持健康,减少病毒 入侵的机会。
症状
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羽毛蓬乱、拉水样粪 便等。
传播途径
01
02
03
空气传播
病毒可随呼吸道分泌物和 飞沫传播。
饮水传播
病毒可污染水源,通过饮 水传播给其他鸡。
接触传播
病鸡与健康鸡直接接触, 或与污染的饲料、饮水、 用具等间接接触,可导致 病毒传播。
易感鸡群与危害
易感鸡群
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最为易感。
接种效果评估
通过血清学调查和抗体检测,评估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接种疫苗的鸡群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接种的鸡群,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明显降低。
案例三
01
生物安全措施
某鸡场采取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包括鸡舍内外环境的消毒、人员进出
控制、饲料和水源的监控等。
02 03
执行情况
定期进行消毒和卫生检查,确保鸡舍内外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对人员进 出进行严格控制,避免携带病原菌;对饲料和水源进行监控,确保质量 和安全。
使用抗炎药物
使用抗炎药物如地塞米松 、泼尼松等,减轻炎症反 应,缓解呼吸道症状。
对症治疗
补充营养
为病鸡提供充足的营养,如添 加鱼肝油、维生素等,以增强
抵抗力。
改善环境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降低饲养密度 ,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应 激因素。
肾传支的治疗

肾传支的治疗再说传支目前来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仍然是困扰广大养殖户的重要疾病,30%左右的养殖户为之头疼,如果防疫和管理不善或者治疗不恰当,延误治疗时机,就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IB的病原属于日冕型病毒,不耐热,对干燥,腐败缺乏抵抗力,所以在死鸡机体内很难分离到病毒,而且传支病毒对消毒药一般都比较敏感,比如在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中3m in就可以将其杀死。
IB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呼吸道渗出物中,肝脾肾法氏囊中也能发现这种病毒,而且在肾和法氏囊中停留的时间可能会比肺和气管中还要长。
现在有很多的养殖户或者兽医工作者把这一类病统称呼吸道病,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殊不知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找到病因,比如流感,新城疫,传喉,传支,支原体等,都会造成呼吸道病变,不能找到病因,对因治疗,就会使病程恶化,抗药性增强,加大养殖成本的提高,所以说,技术,开不得半点玩笑,尤其是现在,单一出现的病变非常少,混感居多,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
我们搞禽病治疗的都知道,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
而且这个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很难感染,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是尤其雏鸡最为严重,母源抗体高的雏鸡有一定免疫力。
临床上外观症状,4周龄以下的小鸡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有特殊罗音,病鸡精神不振,羽毛松乱,昏睡,常挤在一起,借以保暖,个别鸡鼻窦肿胀,流黏性鼻液或流泪。
5-6周龄以上的小鸡症状较轻,突出症状是罗音,气喘或微咳,同时伴有减食或废绝,精神沉郁或者有下痢出现。
成年鸡感染本病一般出现轻微的呼吸道症状,主要表现为产蛋鸡产蛋下降,产出软皮蛋,畸形蛋,蛋的质量变差,蛋白稀薄的像水一样,蛋黄和蛋白分离并且蛋白黏着于壳膜表面等。
那么IB的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气管下段,支气管,鼻腔和窦内有浆液性,卡它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
气囊可能浑浊或有黄白色干酪样物,气管后段和支气管中可能有纤维素性干酪样栓子形成,在大的支气管周围可以看见小灶性肺炎,产蛋母鸡可见卵黄性腹膜炎,卵泡出血,充血,变形,小日龄得过IBV的小鸡,性成熟后形成假产或不产,失去经济价值。
鸡传支的控制三措施

鸡传支的控制三措施
本文为大家介绍鸡传支的控制三措施。
对肾型传支、用消肾肿药(如0.1%碳酸氢钠)让鸡饮水3天,降低日粮中蛋白含量。
合理地给予抗菌药,增加日粮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的含量。
本文为大家介绍鸡传支的控制三措施。
1、对肾型传支、用消肾肿药(如0.1%碳酸氢钠)让鸡饮水3天,降低日粮中蛋白含量。
2、合理地给予抗菌药,选用土霉素、甲砜霉素、强力霉素、丹诺沙星或氨苄青霉素等,以控制细菌感染。
3、增加日粮中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A)的含量。
合理配制日粮、加强饲养管理、提高舍温,注意湿度要合适、注意环境消毒、带鸡消毒。
鸡肾传支治疗

鸡肾传支治疗肾传支是鸡的常见病毒病,其病原、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我就不再说了,随便找本禽病书都有,我只说几个我的观点。
1、肾传支时饮水多的原因现阶段的肾传支发病后很少有零星发病的,一但发病往往大群症状明显,最明显的就是饮水量猛增,大群鸡拉白稀便,有的基本就是水便。
因为中医理论有“肾主水”的观点,所以一些人认为是肾传支损伤了肾脏而引起的水样腹泻。
我的观点是脾脏的原因导致的水泻。
其原因是水吸收障碍,喝进去的水不能很好的吸收,吸收不了的就随粪便排出体外,而水吸收的少了,鸡的渴欲得不到满足,所以鸡不停的喝水,导致水样腹泻。
这个与其他一些病毒性疾病及热应激导致的饮欲增加是不一样的,新城疫、热应激时鸡的体温升高明显,鸡是为了降温才大量饮水。
而肾传支时虽然体温也升高,但是以轻微的低烧为主,不足以导致饮水量的明显增加。
2、肾脏尿酸盐沉积的原因现在的主导观点是肾传支损伤了肾脏,导致蛋白的代谢产物——尿酸盐排泄障碍。
我的观点是肾脏本身并没有受损或受损很轻微,如果肾脏受损,那绝对不是简单的花斑肾,肾脏会充血、坏死。
肾脏尿酸盐沉积的真正原因是肾缺水,因为水的吸收障碍。
导致肾脏可以排出的水不足,而大家都知道,体内代谢的产物经肾脏排出必须有足够的水做载体,肾脏靠水的运行才能把尿酸盐排出体外。
发生本病后肾脏严重缺水,导致溶解性差的尿酸盐在肾、输尿管内沉积,形成花斑肾。
3、治疗肾传支时用不用降蛋白现在治疗肾传支普遍的做法是降低饲料中的蛋白含量,我的观点是没有必要,因为肾脏本身受损不严重,在发病前期、中期,肾脏的病变是可逆的,也就是说是可以恢复的,虽然大群鸡会出现严重腹泻,但是只有少数发病严重的鸡有花斑肾出现,而降低蛋白含量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大群鸡营养供应不足,影响大群的生长,同时也降低了鸡的抵抗力,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这个损失是相当大的,我们兽医治病的目的是让养殖户赚到更多的钱,而不是让他们的鸡活着。
用咱们论坛飘逸老师的一句话就是“降蛋白只会影响生长,并不会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蛋白可能会造成集群的营养水平和抵抗力的下降。
鸡新型肾传支的有效的防治方案

方案2023-11-05CATALOGUE 目录•鸡新型肾传支的概述•鸡新型肾传支的预防措施•鸡新型肾传支的治疗方案•鸡新型肾传支的防治效果评估•鸡新型肾传支防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01鸡新型肾传支的概述鸡新型肾传支是一种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变异株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该病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首次爆发以来,逐渐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疾病之一。
鸡新型肾传支的背景鸡新型肾传支的传播途径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环境,进而感染其他鸡。
鸡新型肾传支也可以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下一代雏鸡。
鸡新型肾传支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经空气中的飞沫感染健康鸡群。
鸡新型肾传支的症状表现病鸡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羽毛蓬乱、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病鸡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等。
产蛋鸡感染后会导致产蛋量下降、蛋品质下降等问题。
在病情严重时,病鸡会出现肾炎和肠炎症状,如排尿增多、腹泻、脱水等。
鸡新型肾传支的潜伏期短,感染后24小时内即可出现症状。
02鸡新型肾传支的预防措施鸡场生物安全措施鸡舍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污浊空气,可减少细菌滋生和病毒传播的机会。
定期检测对鸡群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疾病。
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的进出鸡场应限制无关人员进出,并定期对鸡场进行消毒。
饲料和水源等物品也应严格控制,避免带入病原菌。
03免疫接种操作规范进行免疫接种时,应做好人员培训,确保操作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免疫失败。
鸡群疫苗接种计划0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鸡群年龄、品种和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制定适合的免疫程序,并定期进行抗体检测,确保免疫效果。
02选择合适的疫苗针对鸡新型肾传支,选择质量优良、免疫效果好的疫苗,并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
每天定时清理鸡舍,保持舍内干燥、卫生。
清理后的鸡舍应进行消毒,可选用环保、高效的消毒剂。
鸡场清洁卫生制度鸡舍清洁定期检查饮水器和水质,确保水源清洁、无污染。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治疗

禽
鸡 肾型传染性 支气管 炎的综 合治疗 口, 口 7 J
王 蕾 , 陈振 勇
( 1 . 山东省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 ,诸城 2 6 2 2 0 0 ;2 . 山东省诸城 市畜牧兽 医管理局 ,诸城 2 6 2 2 0 0 )
DO1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1 — 6 0 2 7 . 2 0 1 4. 0 7 . 1 O 3
主组 成 。
4 . 6 尿液酸化剂 据资料介绍 “ C a — N a 一尿酸盐在碱性 环境
中, 不 仅溶 解度 不高 , 反 而降低 , 只有使 尿 液酸 化 , 才能 使
C a — N a 一尿酸盐溶解度升高 。因此 , 这也是传统治疗肾病药物 疗效 不佳 的原因之一。” 尿液酸化剂 主要有氯化铵 、 硫酸铵 、 D L 一蛋氨 酸 、 2 一羟 一 4 一甲基丁酸。常用 氯化铵 , 因其成本低 ,
肾衰竭药物 , 早发现 、 早用 药 , 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 的发展 和
酸氢钠 、 枸橼 酸钾配合碳 酸氢钠 、 柠檬酸钠 配合氯化钾 为代
表。 这些药物可以平衡 电解质 、 维持机体正常的渗透压 、 调节 体液 的酸 碱平衡 , 并具有增 加鸡 的饮水 量 , 以增加尿量 带动 尿酸排泄 的作用 , 乙酰水杨 酸钠 还具有抑 制肾小管对尿酸重
4 . 4 饲料 中添加抗痛风药物
抗痛 风药 物有丙磺 舒 、别 嘌
醇、 秋水 仙碱 、 苯澳 马龙等 。临床 常用抗痛风药物为别 嘌醇 , 系次黄 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能阻止次黄 嘌呤氧化酶 的作 用 ,
使尿 酸合成减少 , 而血 中尿酸浓度 降低 , 并减少尿 酸盐在 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标准化养殖白羽肉鸡肾型传支的诊治病例
一、发病情况:
山东某标准化养殖场,养殖白羽肉鸡10万只,全场配备风机、水帘、水线、料线、自动供暖线等。
5月底,因天气炎热,鸡舍内温度过高,在雏鸡9日龄时,饲养管理员开启风机及水帘,当时开启风速过大,导致鸡舍内温度下降过快,于10日龄突然出现呼吸道症状,而且传播速度很快,当天基本遍布全群。
饲养管理员当天投服抗病毒中药,呼吸道消炎药,及抗菌药,应用3天后,大群不见好转,粪便开始变稀,大群饮水量开始增加。
解剖病死鸡只可见:
二、解剖症状:
肾脏肿大,呈苍白色,肾小管充满尿酸盐结晶,外形呈白线网状,俗称“花斑肾”。
输尿管扩张,充满白色的尿酸盐,肠黏膜呈卡他性炎变化,全身皮肤和肌肉发绀,肌肉失水。
三、诊断:
结合发病情况及解剖症状,初步诊断为因通风过大,导致冷热应激引发的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四、治疗:
1、治疗原则:抗病毒、通肾、防继发感染、补充体液、降低饲料蛋白(配合玉米面拌料,比例按10%—20%)。
2、治疗方案:
(1)速效肾传支(抗病毒、通肾双效合一)+倍耐欣(防大肠杆菌继发感染)+口服补液盐(补充体液),连用3—5天。
五、效果反馈:
1、用药24小时,大群死亡即可得到控制。
2、用药2天,饮水量明显减少,大群粪便逐渐成形,饮水量基本趋于正常。
3、用药4天,大群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