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课件第11课 横折钩 西泠印社版(共28张)课件
三年级下册书法课件-第11课 横折钩 西泠印社版(共28张PPT)

临写下面例字。
“身”字横折钩横短竖长, “而”字横长竖短,竖粗 横细竖粗(为第一种写法) 向左斜(为第二种写法)
临写下面例字。 第十一课
十八缸水的故事
王献之七八岁时开始学习书法。 他十岁时,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 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3年就 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献之 又问:“那······那5年呢?” 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急 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 呢?” 王羲之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 “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 有骨架,才能站稳呢!”王献之听了 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 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 练习。后来他的书法大有长进,终于 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
第十一课
横折钩(一)
横折钩(二)
横细竖粗,向左上出钩。 横细向右上,竖粗朝左下,钩向左上。
第十一课
横折钩第一种形态:
横短竖长记心间, 起、行、收笔很关键。
起笔写横细而短, 转折提笔再下按, 按笔写竖粗而长, 顿笔回锋勾出尖。
横折钩第二种形态:
横长竖短记心间, 起、行、收笔很关键。
起笔写横斜而长, 转折提笔朝左按, 按笔写竖斜而粗, 顿笔回锋勾出尖。
巩固练习:
回去将“内、力”二字用今天 学的方法进行自学练习。
请本 各课 位已 同结 学束 勤, 加 练 习 。
第十一课
整 齐 摆 放 学 具
指实 掌虚 掌竖 腕平
头正 身直 臂开 肩平 足安
• 第十一课 第
横十 一折课钩六安市城北小学南校(城北二小) 陈璐璐
乐书园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
灵 飞 经 唐
》( )
(
城 北 小 学 南 校
横折钩ppt课件

横折钩与其他笔画的组合与变化
横折钩常常与其他笔画组合使用,如“句”字中 的横折钩与竖钩的组合,形成了一个完全的字。
在书写进程中,横折钩与其他笔画的组合与变化 也十分丰富,如“句”字中的横折钩与竖钩的组 合,形成了字的主干,而其他笔画则起到修饰和 补充的作用。
横折钩在简化字和繁体字中的差异
在简化字中,横折钩的形态和书写方式可能与繁体字有所不同,如“句”字的简化字中的横折 钩与繁体字中的横折钩形状有所差异。 简化字的横折钩通常更加简洁、流畅,而繁体字的横折钩则更加细致、复杂。
横折钩ppt课件
汇报人:
202X-12-31
目录
• 横折钩的起源与历史 • 横折钩的种类与特点 • 横折钩的书写技能与注意事项 • 横折钩在汉字中的应用与变化 • 横折钩的练习与提高 • 横折钩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01
横折钩的起源与历史
古代的横折钩
甲骨文中的横折钩
在甲骨文时期,横折钩已经出现,作为文字中的基本笔 画之一,用于构成象形字和指事字。
笔画较短,多用于草书和行书中。
02 长横折钩
笔画较长,多用于楷书和隶书中。
03 斜横折钩
笔画呈斜势,多用于篆书中。
横折钩的特点
01 转折自然
横折钩的转折处要自然流畅,不可过于生硬或过 于油滑。
02 钩要挺立
横折钩的钩部要挺立有力,不可过于曲折或软弱 无力。
03 笔画连贯
横折钩的笔画要连贯,不可出现断笔或滞笔的现 象。
THANKS
感谢观看
横折钩与中国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
横折钩是书法中常见的笔画之一,其特殊的形态和书写技能,体现了中国书法 的韵味和美感。
汉字演变
横折钩的演变历程,反应了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到现代汉字的演变进程,体现 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第11课 横折钩--小学毛笔字书法指导课件

第十一课
灵飞经
《灵飞经》是著名 的唐代小楷作品,字体 精妙,笔势圆劲,在历 代小楷中风格独特,千 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是学习小楷的优秀范本 之一。
第十一课
请 各 位 同 学 勤 加 练 习 。
本 课 已 结 束 ,
第十一课
小学 毛笔字
书法课
指导课件
(页面可编辑)
潘
第 十 一 课
横 折 钩
如图画两组线条。
第十一课
横折钩(一)
横细竖粗,向左上出钩。
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
横折钩(二)
横细向右上,竖粗朝左下,钩向左上。
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
临写下面例字。
第十一课
“用”字横折钩为第一种写法,横细竖粗, 顿笔后向左平行出钩,内侧形状类似直角。
返 回
第十一课
“身”字横折钩横短竖长、横细竖粗(为第一种写法)。
返 回
第十一课
“内”字第二笔横折钩从竖起笔处下方起笔, 横细竖粗,竖稍向左斜,在左下顿笔调锋后向 左上出钩,与垂露竖相对。
返 回
第十一课
“力”字横折钩的竖略长于横,竖向左稍倾,钩向左上 (为第二种写法)。
第十一课
下面这些字中有哪几种横折钩写法?折笔角度有什么不同?
低年级书法教学三年级横折的写法说课共19页PPT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低年级书法教学三年级横折的写法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三年级下册书法练习与指导《横折钩》优质课件

执笔要领: 1.指实 2.掌虚 3.掌竖 4.腕平 5.管直
静心 头正 身直 臂开 足安 Nhomakorabea小小书法家
逆锋起笔指捏紧 中锋行笔横细长 上提斜按折粗短 左上出钩要饱满
执笔要领: 1.指实 2.掌虚 3.掌竖 4.腕平 5.管直
静心 头正 身直 臂开 足安
比较与发现
在一个字中, 横折钩的横 长时,折就 内收; 横短时,折 就坚挺
而:字形稍扁,左收右放。 左尖横上斜,撇画靠左。 中间两竖左短右长。
小小评论家
横折钩
逆锋起笔指捏紧 中锋行笔横细长 上提斜按折粗短 左上出钩要饱满
逆锋起笔指捏紧 中锋行笔横细长 上提斜按折粗短 左上出钩要饱满
执笔要领: 1.指实 2.掌虚 3.掌竖 4.腕平 5.管直
静心 头正 身直 臂开 足安
小小评论家
点评提示: 一、形态方面(粗细长短……) 二、运笔方面(起笔、行笔、收 笔)
三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第14课 横折弯钩》 西泠印社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第14课《横折弯钩》西泠印社版一、教材背景本课教材出自于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第14课,书法部分内容来自于西泠印社版的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材。
该课程是以横折弯钩为主题,介绍了该笔画的基本形态、起笔、落笔、用笔以及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运用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掌握横折弯钩基本笔画;•学习掌握横折弯钩的起笔、落笔、用笔方法;•学习掌握横折弯钩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运用。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顺利笔划和谐之美;•学生能够明白书法的规范和要素,发扬书法的传统美德;•学生能够对书法表达出浓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3. 学习策略•通过书法的实际练习过程中,加深对笔画、笔法的理解和掌握;•通过认真观察比较,加深对书法之美的理解;•通过自我反思和批评,吸取他人中得,不断改进,提高书法水平。
三、教材分析1. 教学内容:•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横折弯钩的起笔、落笔、用笔方法;•横折弯钩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运用。
2. 教学重难点:•横折弯钩的用笔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运用;•学会横折弯钩的基本画法。
3.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美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引导他们对今天要学习的横折弯钩笔画做积极的准备和思考。
2. 学习掌握横折弯钩基本笔画详细讲解横折弯钩的基本笔画(起笔、落笔、用笔),帮助学生掌握横折弯钩的笔画结构。
3. 学习掌握横折弯钩的起笔、落笔、用笔方法通过老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互相交流、学习掌握横折弯钩的起笔、落笔、用笔方法,提高他们对横折弯钩的认识和掌握。
4. 学习掌握横折弯钩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运用介绍横折弯钩与其他笔画的搭配运用,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进一步整个字符的书写。
通过练习的过程,教师进行即时点评,让学生对下笔的方法、力度、朝向做出分析,从而更好的提高自身的书法水平。
5. 总结布置书法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练习横折弯钩笔画的技巧和方法,及时反馈教学内容进度,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向。
三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第14课 横折弯钩》 西泠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说课稿-《第14课横折弯钩》西泠版一、教材解析本课学习的是西泠版三年级下册第14课《横折弯钩》,讲解的是这一篇书法作品的基本概念、技巧和要点。
本课书法作品是篆刻体,篆刻体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是印章专用的文字体。
特点是笔画厚重、筋道,点画狭长、粗大,具有印刷效果,是用刻刀、笔等器具进行书写。
学习本课作品要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这是篆刻体中常用的笔画组合,也是篆刻体的基本要素之一。
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横折弯钩的特点和要领。
2.学生能够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包括横折、弯钩、结尾的写法和顺序。
3.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书写篆刻体字中。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如何在篆刻体中应用所学知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解释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如何进行篆刻体的书写实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篆刻体作品的图片或视频来导入学生。
问: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哪些篆刻体的字呢?2. 学习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在学习本课篆刻体作品《横折弯钩》之前,先要掌握横折弯钩的写法和要领。
2.1 横折横折是横平竖直中的一种,用画横线的方法来表示。
在书写时,先画出一条横线,再在横线的末端向下画一个钩子。
例如:一、二、三、世等字都有横折的部分。
2.2 弯钩弯钩是指在横折的基础上,在其上方再画一个弯曲的线条。
弯钩的形状大小要有适当的比例,不能过大或过小。
例如:如、半、老等字都有弯钩的部分。
2.3 结尾在书写横折弯钩的过程中,结尾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点。
结尾的高度、形状和间距都会影响字的整体效果,必须要掌握好。
在上下结构的部分上,不可过于倾斜,否则会影响整个字的稳定性。
2.4 顺序书写横折弯钩的顺序是:先画横直线先画弯钩,最后是书写结尾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要将横折和弯钩之间的连接处处理好,不能出现断裂或不自然的地方。
3. 实践演练在掌握了篆刻体的基本概念和横折弯钩的写法之后,可以进行学生的实践演练。
横折钩PPT课件

第 6 课 横折钩
.
7
“逆”
第 6 课 横折钩
“顿”
逆锋起笔先写横
顿笔折锋直向下
“钩”
回锋向左再出钩 横细竖粗要记牢
“回”
.
8
头正 身直 臂开 脚平
.
9
第 6 课 横折钩
左 低 右 高
对比:横折钩的变化
.
10
第 6 课 横折钩
左 低 右 高
对比:横折钩的变化
.
11
第 6 课 横折钩
用 猜字谜:月字加一笔 ( )
丨
窄
宽
体会:横折钩的再次变化
.
12
第 6 课 横折钩
用 猜字谜:月字加一笔 ( )
窄
宽
体会:横折钩的再次变化
.13Biblioteka 第 6 课 横折钩善变的横折钩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谢 谢!
.
23
河北美术出版社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课
横折钩
执教:婺源县紫阳三小 张 毅
.
1
.
2
河北美术出版社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6课
横折钩
执教:婺源县紫阳三小 张 毅
.
3
横平竖直撇如刀 点如瓜子捺如扫
提似短剑勾有力
一笔一画有章法
.
4
第 6 课 横折钩 横
横短竖长 竖
横细竖粗 钩
.
5
第 6 课 横折钩
.
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实 掌虚 掌竖 腕平
头正 身直 臂开 肩平 足安
• 第十一课 第
横
十 一
折
课
钩
六安市城北小学南校(城北二小) 陈璐璐
乐书园
(唐)颜真卿《多宝塔碑》
《
灵 飞 经 唐
》( )
(
城 北 小 学 南 校
城 北 二 小 )
陈 璐 璐
如图画两组线条。
先横后竖
方折的纵横连结
巩固练习:
回去将“内、力”二字用今天 学的方法进行自学练习。
请本 各课 位已 同结 学束 勤, 加 练 习 。
第十一课
临写下面例字。
“身”字横折钩横短竖长, “而”字横长竖短,竖粗 横细竖粗(为第一种写法) 向左斜课
十八缸水的故事
王献之七八岁时开始学习书法。 他十岁时,自认为字写得不错了。一 天,他去问父亲:“我的字再练3年就 够好了吧?”王羲之笑而不答,献之 又问:“那······那5年呢?” 母亲摇着头说:“远着呢!”献之急 着追问:“那究竟多少年才能练好字 呢?” 王羲之指着院内的一排大缸说: “你呀,写完那十八口大缸水,字才 有骨架,才能站稳呢!”王献之听了 父亲的教导后,就再也不敢偷懒贪图 捷径了,而是夜以继日,脚踏实地地 练习。后来他的书法大有长进,终于 成为举世闻名的书法家。
第一种形态: 一横二提三按四竖五顿六回七勾
第二种形态: 一斜二提三按四斜五顿六回七勾
第十一课
第十一课
临写下面例字。
“身”字横折钩横短竖长, “而”字横长竖短,竖粗 横细竖粗(为第一种写法) 向左斜(为第二种写法)
第十一课
三步临写法
-
读帖口诀 临前先读帖,读帖是分析。 第一看字形,整体形拿准。 第二看笔画,角度与外形。
第十一课
横折钩(一)
横折钩(二)
横细竖粗,向左上出钩。 横细向右上,竖粗朝左下,钩向左上。
第十一课
横折钩第一种形态:
横短竖长记心间, 起、行、收笔很关键。
起笔写横细而短, 转折提笔再下按, 按笔写竖粗而长, 顿笔回锋勾出尖。
横折钩第二种形态:
横长竖短记心间, 起、行、收笔很关键。
起笔写横斜而长, 转折提笔朝左按, 按笔写竖斜而粗, 顿笔回锋勾出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