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3篇

合集下载

幼儿园大班春节的教案(集合6篇)

幼儿园大班春节的教案(集合6篇)

幼儿园大班春节的教案(集合6篇)幼儿园大班春节的教案第1篇设计意识:拜年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人们相互问候,互致祝福。

通过拜年活动可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应该学会拜年的礼仪和方式。

活动目标:一、通过拜年活动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感受新年祝福的喜悦。

二、学会新年祝福的语言,养成良好的交往能力。

三、懂得在别人面前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四、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五、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扮演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的头饰或其他道具,小红包等。

活动过程:1、导入,放"新年好"的音乐,营造过年的气氛。

指导语:(1)、小朋友们跟着老师进来,请你们边听音乐边找个位置坐下。

(2)、小朋友们坐好没?那刚刚听到过的音乐是什么样的一首歌?那这首歌什么时候唱的话最好呢?2、拜年的礼仪指导语:(1)、小朋友们说说:新年的时侯唱歌之外还可以做什么?(2)、我们过新年时向别人拜年时是吧,那怎样向别人拜年?最常见的可以说:"恭喜,恭喜"和"新年好"的祝福话。

小结:春节里人们互致问侯和祝福的礼仪是拜年。

初一清晨,大家都要早早起床去拜年,戴新貌,表示新的一年的开始。

拜年时要双手握拳,抱在胸前;一边晃动一边鞠躬,说祝福的话,最常见的"恭喜,恭喜"和"新年好。

"3、情景游戏"拜大年"。

指导语:(1)、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过新年时:你碰到爷爷奶奶的话;你会爷爷奶奶怎么拜年?(2)、小朋友想不想玩"拜大年"的游戏?那在游戏中有六个人物,分别是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

我们要选六个小朋友来分别扮演他们,一起表演拜年的情景好吗?(3)、先朋友自由分配角色,老师再给你们教你表演的人的身份要说的话,老师给你们讲时好好听,不同身份的人说话不一样,祝福语也不样。

幼儿园大班新年语言课教案范文总结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新年语言课教案范文总结精选【5篇】

幼儿园大班新年语言课教案范文总结精选【5篇】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喧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下面是我供应的幼儿园大班新年语言教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幼儿园大班新年语言课教案范文一:活动由来:春节对幼儿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忘的喜庆节日,美丽的新衣服,一把把的压岁钱,好看的舞龙炮,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让他们笑开了花。

为了让幼儿重新回味过年的趣事、乐事,学会与别人共享自己的欢乐,特意为大班幼儿设计了过年真喧闹的语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1、沟通过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力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学会与别人共享自己的欢乐,感受喜庆的春节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3、学会把自己的生活实景创编成儿歌,促进幼儿规律思维力量的进展。

活动重难点:1、把自己过年的真实生活场景编成儿歌。

2、引导幼儿大胆、流利的与别人沟通自己过年的点点滴滴。

活动预备:1、过年的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

2、迎新年过新年庆新年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1、老师播放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什么时候能听到这样的声音?2、老师提问: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幼儿相互沟通自己在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3、老师:小伴侣们真棒,我们来看看其他小伴侣是怎样过年的?(播放预备过年过年的课件。

)4、老师:其他小伴侣过年和你们过年一样吗?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让幼儿了解我国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开拓幼儿眼界。

)5、老师小结:过年的许多习俗都是相同的,让我们把这些习俗编成一首儿歌吧!过年前,我们要做什么?春节到了,我们又做什么?看到什么?活动延长:1、在幼儿园的语言区,可以给幼儿供应有关过年的图画书、连环画等,激发幼儿的阅读爱好,加深对年的熟悉。

2、可争取家长协作,关心幼儿收集过年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如用塑料盘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爱小人等。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欢欢乐乐过新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欢欢乐乐过新年》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欢欢乐乐过新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掌握并认读《欢欢乐乐过新年》的文本;
2.了解中国春节和传统文化;
3.通过参与语言活动和角色扮演,提高口语表达和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
1.《欢欢乐乐过新年》的绘本;
2.模拟物品:红包、灯笼、糖果等;
3.活动准备:小朋友的名字牌、角色扮演服装等。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1.通过观察绘本封面和翻阅几页内容,向学生慢慢介绍本课要学习的文本《欢欢乐乐过新年》;
2.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们与家长一起过新年的经历,介绍中国春节和传统文化。

学习阶段
1.逐句朗读文本,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2.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词和词组,如:红包、灯笼、糖果等;
3.结合课本提供的角色扮演实物和小朋友名字牌,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拓展阶段
1.反复回味课文,让学生对故事情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帮助他们记住所学新词汇;
2.引导小朋友们进行学习心得分享,交流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估
1.学生能够背诵文本;
2.学生通过参与角色扮演,表演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3.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中文传统春节祝福和话语。

小结
本节课《欢欢乐乐过新年》是一门优秀的语言教学资源,通过学生们的体验和参与,更好地理解中国春节和灯笼、红包等传统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口语表达和社交技能,通过角色扮演和互相学习成就更好的自我。

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5篇)

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5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大班《过年》教案1活动来源:新年过后,孩子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有的说“过年的时候到处都很漂亮”、有的说“我过年穿的新衣服”、“我看了耍龙灯”、“我去钻了龙”、“我过年每晚都放了鞭炮才睡”……他们一边说着,还一边比划着。

有几个孩子干脆拿纸条学起了舞龙,其他孩子兴奋地又叫又跳。

有些孩子还问:“老师,人们为什么要过年呢?…‘老师,年是什么?”“过年为什么要舞龙灯呢?”等等,听到孩子们的议论和疑问,我想,“春节”是我们国家的最传统的节日,“过年”也有很多的风俗习惯,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春节这个节日的真正含义,了解“过年”这一民俗。

因此,我们设计了“过年啦”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1、感受中国传统的节日——“春节”,了解“年”这一民俗的传说。

2、体验舞龙带来的快乐,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为自己是中国人——龙的传人骄傲、自豪。

3。

通过舞龙活动逐步形成节奏感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小龙人》、《新年好》的音乐;舞龙课件;故事《年的传说》;布袋;各种辫子、彩条、布带等;一面鼓。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过新年,放鞭炮(玩一玩)(幼儿和老师一边做游戏,一边进入活动场地)儿歌:“噼里啪啦,噼里啪啦,(一边后踢步跳跃,二边拍手)砰!做开合的动作)二、教师故事讲述:《年的传说》(听一听)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是为什么呢?听老师讲故事。

砰!砰!”(双脚跳跃转圈,双手有力地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三、师生讨论:认识“春节”和“年”——过“春节”的含义;“舞龙的意义,(说一说)(1)年是什么?年被赶走了,大家的心情怎样?(2)人们是怎样庆祝的?(3)在我们隆昌又是怎样庆祝年被赶走的呢?(4)小结:隆昌用舞龙的方式欢庆“年”被赶走!同时预祝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模版(三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模版(三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模版活动目标:1、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培养其良好的倾听习惯,通过分享过年的经历。

2、教育幼儿学会与他人分享快乐,体验春节带来的喜庆氛围。

3、鼓励幼儿将生活情景转化为儿歌,以促进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重难点:1、引导幼儿将真实的过年生活场景融入到儿歌创作中。

2、激发幼儿大胆、流畅地与他人交流过年时的点滴体验。

活动准备:1、包含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资料。

2、关于新年庆祝活动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1、教师播放录音,询问幼儿听到了什么声音,以及这些声音在何时出现。

2、教师提问幼儿春节是如何度过的,做了哪些活动,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鼓励他们互相分享。

3、教师展示其他幼儿的过年场景(通过课件),并引导他们观察和比较。

4、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地区的过年习俗,了解中国南北的过年差异,拓宽幼儿的视野。

5、教师总结共通的过年习俗,并提议将它们编入儿歌中。

6、教师与幼儿共同朗诵过年儿歌,以多种方式(如分组、角色扮演)加深对过年的记忆。

7、教师引导幼儿扮演角色,模拟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等活动,以游戏形式结束教学。

活动延伸:1、在语言区提供相关书籍,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加深他们对年的理解。

2、邀请家长协助收集过年后的废弃物,引导幼儿利用这些物品进行创意制作,如制作螃蟹、小人等。

儿歌:新年乐融融年前时,灌香肠,购年货,满心欢喜迎新岁;贴春联,挂福字,亮灯笼,热热闹闹真喜庆;吃团圆饭,穿新衣,去拜年,娃娃笑颜如花儿;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灯,人人脸上喜气洋洋。

注意事项:1、教师需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个人的过年体验,学会与他人共享快乐。

2、教师应逐步指导幼儿将春节生活场景融入儿歌创作,以锻炼其思维能力。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方案模版(二)【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PPT中的图像,协助幼儿理解"同行"的含义,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他们在同行中经过的地点。

2、激发幼儿勇于表达,让他们尝试描述故事中火车与太阳的简单对话。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春节》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春节》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快乐的春节》教案准备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1.了解中国春节的相关知识,包括日期、风俗、习惯等;2.学会表达祝福和问候,并能在语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内容;3.提升听、说和读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教学资源1.教师准备的教具:PPT、黑板、贴纸、红包等;2.配合教具的教学材料:课文《快乐的春节》。

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5分钟引入播放视频《春节快乐》视觉、听觉交互10分钟学习课文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2. 教师逐句解释生词和长句;3. 学生自由阅读实践口语表达教师讲解、学生互动15分钟模仿说话1. 教师示范祝福语和问候语,学生模仿;2. 学生根据场景语境进行问答或对话教师演示、学生互动10分钟拓展阅读1.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化背景资料;2. 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教师讲解、学生互动5分钟总结 1. 教师点评优秀表现的学生;2.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教师点评、学生反思教学反思教学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优点:1.在引入环节播放了视频,丰富了学生的视听感受,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教师在学习课文环节中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3.教师在模仿说话环节中注重了口语表达的实践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能力;4.在拓展阅读环节中引入了文化背景的阅读,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春节文化。

不足:1.教学流程、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某些环节时间紧张,某些环节略显单薄;2.教材贴近生活,但缺乏足够的情境和情感的渗透,不利于情感体验和记忆。

改进方案1.在教学流程、时间的安排上更加精细和合理,避免出现时间不足的情况;2.考虑在教学环节中增加教材与情境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情感共鸣;3.深入挖掘教材内涵,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深化对中国春节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6篇.doc

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6篇.doc

2021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6篇2021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1【活动设计】正月里一、活动目标1、知道正月是一个热闹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庆气氛。

2、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3、尝试与他人合作制作花烛二、活动准备录像带、各种花灯、日历、竹条、棉线、铁丝、彩色皱纹纸、卡纸等三、活动过程1、观看录像,感受正月里(春节、元宵节)的节日(1)观看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录像,让幼儿积,让幼儿让幼儿积累更多的经验。

(2)帮助幼儿分析和整理录像中节日活动的名称。

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户户张贴春联、门神,有的还挂上大红灯笼,小区、村镇的街道也挂上了彩旗、灯笼。

除夕的下午家家户户包饺子、备酒宴,看春节联欢晚会。

2、谈话活动,回忆自己过节的情况。

(1)“孩子们,刚才咱们看到录像片中人们过节的热闹气氛,我看到你们都很高兴,那现在来说说咱们自己是怎么过节的好吗?”(2)孩子回忆讲述自己过节的情况。

(3)"正月五看花灯,吃元宵汤圆,小朋友们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过元宵节的好吗?”(4)孩子讲述过元宵节。

认识各种花灯,激发幼儿自己制作花灯的兴趣(5)欣赏花灯,说说自己喜欢的花灯的名称。

(6)讨论制作花灯的程序,尝试制作花灯,教师指导,提示幼儿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赏评论。

四、活动延伸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灯会上,供大家欣赏,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用废旧材料制作花炷。

2021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2【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体验与分享节日的快乐。

2、发展与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尝试用多种表达情感。

【活动准备】1、把教室布置成过年的气氛,创设宽松、自由、热烈的氛围。

2、歌曲《拜年》磁带。

娃娃家的头饰(爸爸妈妈宝宝)、表演材料。

3、幼儿自带和家人一起制作的有关过年的图画。

4、歌曲《拜年》录像带,彩绸、锣鼓等表演材料。

【活动重难点】有条理地清楚地表达。

【活动过程】(—)开始部分。

年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热闹的春节》

年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热闹的春节》

年级大班语言优秀教案《热闹的春节》
一、教案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春节”这一主题的故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
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和主要习俗,掌握与春节相关的基
本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
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
1.介绍中国春节的来历和意义;
2.学习与春节相关的基本词汇;
3.聆听或朗读有关春节的故事;
4.进行有关春节的问答活动;
5.制作春节主题的手工作品。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环节
•向学生介绍春节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习基本词汇
•教师讲解与春节相关的基本词汇,学生跟读并记忆。

3. 阅读故事
•教师朗读或请学生齐读与春节相关的故事,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统习俗。

4. 问答活动
•教师提出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检验学生对春节知识的了解程度。

5. 制作手工作品
•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与春节相关的手工作品,如贴春联、折纸灯笼等。

五、教学反思与展望
本节课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习到了关于春节的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春节文化体验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3篇
【导语】春节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喜庆节日,漂亮的新衣服,一把把的压岁钱,好看的舞龙炮,欢天喜地的放烟花,让他们笑开了花。

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知道春节时我国最重要的节日。

2、了解一些过年的习俗、基本的习惯和待人接物的礼仪。

3、愿意参加活动,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4、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5、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闹新年》mp3;《年兽来了》视频;红包、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以音乐“闹新年”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刚刚听的歌曲里唱什么呢?这是什么节日呢?
二、交流过年的习俗、礼节
1、分享过年时的习俗
师:你们过年的时候都做些什么好玩的事呢?人们是怎样庆祝的?你知道过年的时候,我们南方都有哪些习俗呢?
2、了解拜年时的礼节
大年初一我们要给长辈们拜年,那给亲戚朋友们拜年时我们要说哪些祝福的话呢?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来祝福他们新年好呢?
小结:我们过年的时候要放鞭炮、贴春年、除夕夜要吃年夜饭、大年初一要穿上新衣服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这时候大人会给你们送压岁钱,我们要有礼貌的接过来,并说一声“谢谢,恭喜发财”。

三、了解过年习俗的由来。

1、师幼相互讨论交流
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新年的时候要贴春联、穿红衣服、放鞭炮吗?
2、观看视频<年兽来了》
师:年兽最怕什么呢?人们做了什么事呢?最后怎么样?
小结:年兽最怕:光、声响、还有红色。

所以人们为了吓跑年兽,就用了贴春联、穿红衣服、放鞭炮等方式来过年。

并且大家在见面的时候还相互祝福。

四、玩“送祝福”的游戏
玩法:小朋友把自己想送给别人的新年祝福用画画的形式画下来(如果会写字的也可以写下来),装进红包里,然后把红包送给自己想送的好朋友。

师:小朋友都画好了吗?现在我们拿着自己的红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吧!记得要有礼貌哦!
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
1、交流过年的所见所闻所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学会与别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喜庆的春节给人们带来的快乐。

3、学会把自己的生活实景创编成儿歌,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活动重难点:
1、把自己过年的真实生活场景编成儿歌。

2、引导幼儿大胆、流利的与别人交流自己过年的点点滴滴。

活动准备:
1、过年的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

2、迎新年过新年庆新年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鞭炮声、锣鼓声、拜年声的录音磁带,提问幼儿听到了什么?什么时候
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2、老师提问:春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做了什么事?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
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在春节的所见所闻所感。


3、老师:小朋友们真棒,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样过年的?(播放准备过年过
年的课件。


4、老师:其他小朋友过年和你们过年一样吗?哪些是一样的?哪些是不一样的?
(让幼儿了解我国南北方的过年习俗,开拓幼儿眼界。


5、老师小结:过年的很多习俗都是相同的,让我们把这些习俗编成一首儿歌吧!过
年前,我们要做什么?春节到了,我们又做什么?看到什么?
6、老师和幼儿一起念过年真热闹的儿歌,回味过年的点点滴滴。

(老师通过不同的
方式引导幼儿念儿歌,如分组念,扮演角色念。


7、老师:过年这么热闹,让我们再来放一放鞭炮、敲一敲锣鼓、舞一舞龙炮吧!
(引导幼儿扮演角色,一起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到教室外,结束教学活动。

)活动延伸:
1、在幼儿园的语言区,可以给幼儿提供有关过年的图画书、连环画等,激发幼儿的
阅读兴趣,加深对年的认识。

2、可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幼儿收集过年的废旧物品,引导幼儿将废旧物品变废为宝,如用塑料盘制作螃蟹,用塑料瓶制作可爱小人等。

附儿歌:过年真热闹
临过年,灌腊肠,买年货,欢欢喜喜迎春节;
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忙忙碌碌真热闹;
吃年饭,穿新衣,去拜年,娃娃脸上笑哈哈;
放鞭炮,敲锣鼓,舞龙炮,人们脸上喜洋洋。

温馨提示:
1、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引导幼儿大胆的与别人交流,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是
怎样过年的,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快乐。

2、老师要逐步引导幼儿学会将自己在春节的生活场景创编成儿歌,锻炼幼儿的思维
能力。

(如过年前,我们是怎样迎接新的一年的?春节到了,我们都做什么?)
幼儿园大班春节语言教案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图片、故事,了解我国过年的几种传统习俗,了解“年”的来历。

2、充分运用各种感官感受过年热闹、喜庆的气氛
3、乐于参与活动,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
1、各种过年风俗习惯的图片制作PPT,收集“年”的来历的视频
2、收集各种有关过年的庆祝活动的图片:贴对联、福字、放烟花、买年货、穿新衣、压岁钱、拜年、包饺子、放鞭炮、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
3、音乐《喜洋洋》
4、白板、磁铁
活动流程:
一、由欣赏倾听音乐《喜洋洋》,感知“热闹、开心”的气氛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
呀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

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眼睛闭上,仔细听一听老师的音乐
(教师播放《喜洋洋》大概1min)
(音乐完)教师:好了,刚才我们听了好听的音乐。

①小朋友们能说说你们刚才听到了什么(放鞭炮、吹喇叭、敲锣打鼓)②感受到了什么(热闹、欢快、开心)
③你们在什么时候听到过这样的音乐(大概过年的时候)
二、感知音乐,自然过渡到谈话说说幼儿过年的经历教师:刚才呀,有小朋友听出来了,这是过年时候放的音乐,那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
①都做些什么呢
②都是怎么做的呢
③现在啊,不要慌着告诉老师,先和你们旁边的小朋友一起讨论一下,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上台来和大家分享
(幼儿讨论后)
请小朋友上来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过年经历,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进行相应图片展示,并贴出
三、由孩子回忆以有过年的经验,过渡到过年的各种习俗教师:刚才我们的小朋友都说了很多过年里要做的事,这些事情就叫做过年的习
俗。

那现在老师也收集了很多过年的习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还有那些习俗是小朋友们刚才没有说到的
播放PPT,一边引导幼儿讲述过年的习俗
四、由过年的习俗过渡到年的来历
教师:
①小朋友们刚才都说了那么多过年的习俗,那为什么我们要过年呢?②“年”是什么呢?
③“年”是怎么来的呢?
小朋友们说不上来,没有关系和老师一起来看看一个小短片,我们就知道了(播放视频“年的来历”)
教师:
①你们在短片里看到了些什么呢?
②他们都做了些什么?
③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告诉我们这是怎么样一个故事?
请幼儿复述故事,年的来历。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
①“年兽”的样子
②说出人们打败“年兽”的三大法宝
五、由教师总结:年的来历、过年的一些传统习俗过渡到让幼儿制作装饰过年的饰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