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复习课 金属专题复习公开课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课教案

初中化学金属复习课教案
教学内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教学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及分类,掌握金属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
教学重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
教学难点:金属的一些常见化学反应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实验装置、实验原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本节课将学习金属的性质和分类,请同学们回想一下金属的一些性质,并谈谈你们对金属的认识。

二、讲解金属的性质和分类(15分钟)
1.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强度大等;
2. 金属的分类:可划分为碱金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等。

三、实验演示(15分钟)
进行金属的蚀刻实验,观察不同金属在盐酸溶液中的反应情况。

四、小组讨论(10分钟)
分组讨论金属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铝制品、铁制品等。

五、总结(5分钟)
总结金属的性质和分类,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相应习题。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金属的性质和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继续巩固和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初三化学复习课 金属专题复习公开课 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复习课  金属专题复习公开课  教学设计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思路】作为常见的物质的金属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近三年的广州中考,2006年占8分,2007年12分,2008年18分,这三年有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加强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的训练。

本专题复习主要涉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和铁的合金等,还有在现实生活中金属会被锈蚀,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所以本课设计从练习入手进行复习,主要复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梳理知识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3)知道铁的两种合金的区别和铁的冶炼。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习题呈现知识点。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金属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科学习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金属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过程】活动一:情景引入(时间约1分钟)展示生活中金属的用途,如生活用品、汽车、飞机、火箭、桥梁、卫星、国防等都需要用到金属。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到金属的重要性,激起学生为复习金属的相关性质做好铺垫)活动二:根据上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归纳金属的物理性质: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第一轮⏹ 有金属光泽,大部分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有导热、导电性⏹ 有延展性⏹ 密度比较大⏹ 熔点比较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金属相关的物理性质)活动三:(1) 铝常温下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光亮的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不久后会慢慢变暗(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之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3.掌握金属的应用,如金属在建筑、电子、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4.能够运用金属的性质和制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金属性质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数据分析等,研究金属的制取和应用。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2.要求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探究金属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学习,如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验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提醒学生注意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金属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创设: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故事引入金属的概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金属的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情境创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抽象的金属知识变得生动形象。
3.组织小组间的交流与讨论,促进学生间的思维碰撞和知识共享。
4.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金属性质、制取方法和应用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性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金属材料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让他们在探索金属的奥秘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矿物 复习课 教学设计.doc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金属和金属矿物 复习课 教学设计.doc

金属与金属矿物教学设计授课人单位授课时间课题金属与金属矿物课型复习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和合金的主要特性及其应用,2、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规律及其简单应用。

3、知道铁的冶炼原理、钢铁锈蚀的原因及其防护。

4、认识合金在改善物质的性能、开发新材料的重要意义。

5、树立珍惜资源的意识和环保意识体验“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化学理念。

教学重点难点: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金属活动性规律的应用,炼铁原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实验探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问题情境:搜索记忆,展示走进钢厂进入车间认识工业炼铁。

二、复习过程中:第一站:铁的冶炼: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选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

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矿石是:_________________ ;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

炼铁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co 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污染物,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其具有还原性,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co 气体能使人中毒,其原因是实验中玻璃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 。

实验中石灰水的现象是学生思索,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视频学生讨论,交流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为课题的引入作 .铺垫。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知炼铁原理设备原料和重要化学反应引出开放性的实验改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迁移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用调动学生思辨,培养自我反思的能力和共享合作意识。

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观察能(1)实验开始时要先通_____ ,后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 颠倒顺序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_ O(2)实验结束时先_________ ,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原因是颠倒顺序造成的后果是。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特别是金属资源的保护意识,同样具有重要性和挑战性。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教学,我将采用以下策略:
-利用图表、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加深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认识。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表达、交流、讨论的能力。
4.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和练习,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3.各小组要做好合作,共同完成小组作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家长参与作业时,要积极参与,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
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一下午放学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
-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熟悉金属与氧气、酸、盐等物质的化学反应,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判断反应过程。
4.掌握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原理,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培养环保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讨论,主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4.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金属和金属材料奥秘的热情。
2.通过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相关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金属资源的特点和利用,培养学生的资源忧患意识,激发学生为我国金属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贡献力量的决心。
1.学生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兴趣较为浓厚,但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一,需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2.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加强指导,培养学生规范、安全的实验操作习惯。
3.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经过前两年的化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金属和金属材料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金属的性质、反应类型等方面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实际应用和综合分析方面仍存在不足。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3.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性质、用途、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知识。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金属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金属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
(2)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方法。
(3)金属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课》教学设计
(2)利用废旧金属材料,进行创意制作,如制作艺术品、实用工具等,展示金属材料的再利用价值。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提交前,进行自评和互评,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金属的性质、分类和应用;
(2)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3)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4)金属合金的性质和用途。
2.教学难点:
(1)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与应用;
(2)金属腐蚀原因及防护方法的掌握;
(3)金属合金的制备原理及其性质的探究。
(二)教学设想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提问、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3.反馈与评价:教师及时批改学生的练习,给予反馈,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讲解。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采用思维导图、概念图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结构。
2.利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金属腐蚀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4.通过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相关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以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理解不同金属的冶炼原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4.掌握金属合金的概念、性质和用途,能够分析不同合金的优缺点。
5.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掌握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及其防护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我为学生布置一道关于金属的实践作业,要求他们利用所学的金属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的成分和性质。通过作业小结,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同时,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验、讨论、总结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我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如铁锅、铝制饮料罐、铜电线等,引导学生关注金属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然后,我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金属是如何得到的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性?”以此引发学生对金属的兴趣和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知
我根据教材内容,系统地讲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如金属与氧气、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等。在讲解过程中,我结合实验现象和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金属的化学性质。同时,我还介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在反应中的作用。
(三)学生小组讨论
我为学生提供一些金属反应的实验现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金属的化学性质和活动性。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交流,深入探究金属的性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我让学生分别汇报他们的讨论成果,总结金属的化学性质、活动性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我进行点评和补充,使学生对金属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在教学开始时,我创设了一个与金属相关的生活情境,如修筑高速公路时使用的钢筋。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钢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它为什么能够承受巨大的压力?”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情景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金属的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金属材料专题复习
授课老师:大塘中学洪接年
【教学设计思路】作为常见的物质的金属在中考中的分值占有一定的比例,据统计近三年的广州中考,2006年占8分,2007年12分,2008年18分,这三年有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老师们的重视,加强对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的训练。

本专题复习主要涉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铁的冶炼和铁的合金等,还有在现实生活中金属会被锈蚀,使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所以本课设计从练习入手进行复习,主要复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梳理知识点,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2)了解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3)知道铁的两种合金的区别和铁的冶炼。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习题呈现知识点。

(2)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金属等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科学习兴趣,发展求知欲和探究激情。

培养学生从生活视角观察金属的存在及用途,再从社会视角分析其使用,体会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活动一:情景引入(时间约1分钟)
展示生活中金属的用途,如生活用品、汽车、飞机、火箭、桥梁、卫星、国防等都需要用到金属。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示,使学生认识到金属的重要性,激起学生为复习金属的相关性质做好铺垫)
活动二:
根据上图的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第一轮
⏹有金属光泽,大部分银白色(铜是紫红色,金是黄色)
⏹有导热、导电性
⏹有延展性
⏹密度比较大
⏹熔点比较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金属相关的物理性质)
活动三:
(1) 铝常温下氧化形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光亮的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不久后会慢慢变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归纳金属的化学性质之一:金属能与氧气反应。


活动四:
讨论:观察此图,你有何看法?
(设计意图:通过漫画引起学生回忆,活泼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1) 镁和稀盐酸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_________,并放出大量热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铁溶于稀硫酸中,有________产生,溶液由无色变___ ___色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 铝片置于稀硫酸中,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意图:练习巩固金属与酸的反应,引导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活动五:
(1)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_ _色固体覆盖,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
(2)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___ ___色金属覆盖,溶液由______色变______色,化学方程式为: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回忆起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


设问:
1.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2.金属是不是都能将盐溶液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设计意图:为引出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做铺垫)
归纳:(1)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活动六:
为了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兴趣小组的进行了如图 所示的实验。

十天后发现Ⅰ 试管中铁钉慢慢生锈, 且水面处铁钉生锈较严重,而Ⅱ、Ⅲ 试管中的铁钉 基本无变化。

试根据图中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Ⅱ试管中的铁钉为什么没有生锈?
(2) Ⅲ试管中的铁钉基本无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由上述实验可知钢铁锈蚀是 和 共同
作用的结果.
归纳:铁生锈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氧气和水。

防止金属锈蚀的措施:油漆、镀金属、氧化膜法
活动七:(走进中考)
1. (2007.广州)将金属Cu 投入金属A 的盐溶液中,观察到Cu 的表面出现银白色物质;金属B 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B 的表面有气泡产生。

下列关于金属A 、B 、Cu 的活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B>Cu>A
B .A>Cu>B
C .B>A>Cu
D .A>B>Cu 2. 1、(2008)人类每年从自然界中提取大量的金属铁,下列关于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是由钢冶炼成的
B .炼铁的过程是把铁矿石变成纯净的氧化铁
C .生铁是含碳的铁合金
D .被腐蚀后的铁制品属于不可回收垃圾 (设计意图:通过中考题目的练习,让学生意识到中考题目并不难,自己也能解决,从
而树立通过努力能在中考化学取得好成绩的信心)
活动八:(知识应用提高)
1.
根据以上信息,试设想这种金属的可能用途,请同学们至少写出两种用途:
2.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多数属于合金。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和性能。

由上表可以推断,与组成合金的纯金属相比,合金的优点一般有 。

①密度更大 ②硬度更高 ③熔点更高 ④抗腐蚀性能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培养学生分析能里,归纳的能力,处理数据的能力,能进行对比归纳和恰当使用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3. 下列物质中,不能用金属与稀盐酸直接反应得到的是 ( )
A .FeCl 2
B .ZnCl 2
C .MgCl 2
D .AgCl
4. 废旧计算机的某些部件含有Zn 、Fe 、Cu 、Ag 、Pt 、Au 等金属,经物理方法初步处理后,
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然后过滤。

剩余的固体中不应有的金属是 ( ) A 、Cu 、Ag
B 、Fe 、Zn
C 、Pt 、Cu
D 、Ag 、Au
(设计意图:练习巩固活泼金属能跟酸反应产生氢气。


5.有X 、Y 、Z 三种金属,把Y 投入X(NO3)2溶液中,Y 表面有X 析出; 把X 投入Z(NO3)2
溶液中,X 表面有Z 析出。

X 、Y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Z>Y>X B .Y>X>Z C .X>Y>Z D .X>Z>Y
6. 只用一种试剂就能一次性判断金属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这种试剂是( )
A .氯化镁溶液
B .稀硫酸
C .硫酸铜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活动九: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两位学生谈体会和收获)
板书设计: 金属复习专题 一、 金属的物理性质 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 铁的冶炼
1. 金属跟氧气反应。

2. 金属跟酸反应生成氢气。

3. 金属与盐的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