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读者。
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人物一直是她笔下的重要角色,她们或娇艳妩媚,或坚韧独立,或优雅贵气,或激情澎湃,塑造出了一幅精彩绝伦的女性世界。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她们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精神和女性意识。
本文将从《小团圆》、《金锁记》和《色戒》三部代表作品中,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形象塑造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来看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情感上的表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她们或孤独无助,或倔强顽强,或迷茫彷徨,或激情澎湃,展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情感状态。
《小团圆》中的少妇贝儿,她原本是一个顶着光鲜外衣的幸福家庭主妇,然而面对丈夫的背叛和家庭的瓦解,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挣扎和痛苦。
贝儿在感情上的复杂矛盾、内心的痛苦挣扎都成为了她形象的一部分,使她成为了一个鲜活而富有张力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社会地位和命运上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往往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束缚和压迫,她们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受到男性权力的控制和束缚。
《金锁记》中的金锁,她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她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却因为家族命运和男性权力的摆布,最终陷入了悲惨的命运。
金锁的形象既是一个受害者,又是一个奋发向前的斗士,她的遭遇和命运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普通女性的命运,也凸显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拷问。
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性格上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娇媚可人,有的刚强独立,有的含蓄温柔,有的热情奔放,展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魅力。
《色戒》中的玫瑰,她既是一个风情万种的舞女,又是一个游走于爱恨矛盾之间的女子,她的性格复杂而丰富,使得她成为了张爱玲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一、绝望和苍凉在张爱玲的作品里,绝望与苍凉充斥其中,很少有大团圆的结局。
这是张爱玲的创作风格,张爱玲作为一个女性书写者,她以老辣犀利的笔触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以独有的绝望和苍凉的人生意识揭示了她们的生存困境,表现了她们面对这种困境时的异化以及抗争。
对女性生存困境的探索,张爱玲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挖掘女性不能脱离困境的原因,揭示女性在经济、精神上的难以自立,展现女性个性解放的艰难。
女儿,阴影下的生存与毁灭张爱玲自小生活在一个充满遗少气氛和现代文明相交杂的环境中。
父亲是一个典型的旧式文人加大家族浪荡子式的人物,而母亲和姑姑则是接受了西方文明洗礼的新代人物。
面对这样一种新旧文明“犯冲”的状况,她深深体味到自我在家庭中,她所属的那个没落阶层在社会中,人类在荒凉的时空背景中等诸种失落:这种失落感构成作者的情绪基调,笼罩在作品中,使人物的内心体验都呈现出宿命的虚无感,形成了她作品主题的总特色:悲观、虚无。
我们知道,作家童年的性经验缺失对于作家以后的创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张爱玲自小在豪门巨族中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
旧式豪门巨族的腐朽生活在她面前上演了一幅幅鸦片烟、姨太太、争遗产、狎妓的丑剧,同时她又经历了父母离异的痛苦,16岁时在“继母”的统治下讨生活。
其间曾被父亲幽禁,“他扬言要用手枪打死我。
”逃离之后,进入母亲的家。
虽然精神上比以前要充实一些,但每每陷入物质困境。
有着彻骨经验的作者,作品所体现出来的内容也是极为深刻的。
作为一个爸爸不疼妈妈不爱的女儿,张爱玲笔下的女儿几乎都是不幸的。
川嫦死去的原因绝望和苍凉是张爱玲作品的底色,也是其笔下女性形象表现出的共同的生存状态。
她们一直笼罩在绝望的挣扎和苍凉的人生况味之中。
自私,是人性的魔障,也是血缘亲情的天敌。
张爱玲尖刻地挑剔着人的生存世相后面隐藏的人性真相,她总是能够发现种种装饰性表象后面隐藏的空虚、自私、盲目。
“为门第所限,郑家的女儿不能当女店员,女打字员,做‘女结婚员’是她们唯一的选择。
论文提纲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提纲
前言
张爱玲的文字是凄美的,故事中的人物主要是关于女性的命运及出路更是使人产生恻隐之心,主要有两种轨迹:一为由妾而寡;一为由良而娼。
本文就从几部经典作品中品味这两种命运的轨迹及她的作品如此悲凉的原因。
一、张爱玲经典作品中女性形象分析
1、《沉香屑第一炉香》中薇龙的姑母梁太太年轻时不顾家人的反对一如反在顾地嫁给香港富商做小妾,丈夫死后不甘寂寞周旋于形形色色的男人之中,还利用薇龙做诱饵时常在家办聚会而薇龙则从一个一心求学的单纯姑娘蜕变成一位堕落沉迷洒色的失足女子,最终无脸再回家。
2、《倾城之恋》中白流苏与范柳原的调情故事,虽然最终两人走在一了一起却是战争的成全,白流苏得到的婚宴只是一座没有爱情的空壳。
3、《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为自己委屈嫁给了患骨痨病的丈夫做偏房而得不到爱情得不到尊重以此来报复自己的儿子和女儿,结局令人唏嘘。
4、《心经》中小寒的好朋友绫卿与她的父亲扭曲的爱情,她的母亲为了维持这个家庭的完整一直忍辱负重地不道破她父亲的婚外情,最终也只能以泪洗面,而女儿的反对最终也显得苍白无力只能去北方的“三舅母”家暂住。
二、小说中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
1、时代的影响;
2、生活环境影响;
3、中西文化的影响。
三、总结。
论《荷花淀》中的女性形象

论《荷花淀》中的女性形象《荷花淀》是中国现代知名作家张爱玲的一部小说,小说以20世纪初的上海为背景,描述了一段荒诞不羁的爱情故事。
在小说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们展现了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认知和对待。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荷花淀》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她们的命运、性格及对爱情的态度。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多种多样,有些是聪慧、果敢的,有些是温柔、柔弱的,有些是世故、精明的。
小说主要描述了三位女性角色:颜色、清玉和静珠,她们展现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
首先是颜色,她是一个性格果敢、豪迈的女子,对爱情勇敢追求,她不畏惧社会的眼光和传统的束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所爱的人。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颜色是一个有主见的女性,她不甘于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是积极地争取自己所想要的东西。
她对待爱情坦诚直接,不畏惧外界的非议和压力,她秉持着对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在当时旧社会的压力下,颜色最终还是被迫与自己所爱的人分开,她的爱情故事以悲剧收场。
颜色的形象展现了当时女性的坚韧和执着,她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女性爱情观念和价值观的束缚和限制。
其次是清玉,她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善良温柔的女子,对待他人充满着爱心和善意。
清玉的形象展现了当时女性的柔弱和温柔,同时也反映了她们对爱情的向往和渴望。
在小说中,清玉对待爱情的态度是坦诚和真挚,她愿意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一切,甚至不计得失。
清玉最终也无法逃脱世俗的限制和命运的捉弄,她的爱情故事同样以悲剧收场。
清玉的形象展现了当时女性的柔弱和坚强,她的遭遇也反映了当时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爱情观念的局限和束缚。
最后是静珠,她是一个世故、聪明的女子,对自己的命运有着清晰的认知和把握。
静珠的形象展现了当时女性的狡诈和聪明,她不甘于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安排,而是努力地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和生存空间。
在小说中,静珠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现实和理性,她愿意为自己争取更好的生活和更大的利益,不愿意为爱情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评析

看到女 儿与 童世舫 和谐 交往 ,并 终 驱使 她 失 掉 了 与生 俱 来 的母 了她全 部的青春 ,内心 的不甘 使
以 惊 人 的毅 力 戒 掉 鸦 片 , 与 童 世 性 。
她 滋生 了扭 曲的嫉妒心理 ,并 报
舫 谈婚论嫁 ,便大骂童世舫是 看
密秋 儿 太 太 (《沉香 屑 ·第 二 复 在 年 轻 女 孩 身 上 ,用 金 钱 作 为
张爱玲笔 下的女性形象评析 兄长嫁给大户姜家得 了“骨痨”的
二儿子。她还没有等到爱情 的降
了嫉 妒 与 怨 恨 。 逐 渐 衰 老 的 曼璐 嫁 给了人 面兽 心的祝鸿才 ,本 以
临就必须在爱情与婚娴上作 出选
为是 得 到 了 一 个 幸 福 的 归 宿 ,却
择 ,在 金 钱 的 诱 惑 下 ,她 屈 服 了 ,
二.扭 曲罪恶的“亲情 ”
暖 ,给 张 爱 玲 的刺 激 很 深 ,形 成 了
母 爱 尚 且 如 此 ,其 他 手 足 之
她 孤 僻 冷 漠 的性 格 ,也形 成 了 她
情 和骨 肉亲 情 就更 是 不 堪 一 击
独 特 的 审 美 观 。她 以 犀 利 的 眼 光
了。《十八春》中的顾曼璐 ,为了担
学 教 育
张爱玲是一位极 富传 奇色彩 和特别魅力 的女作家 。她 出生 于 上 海 租 界 一 个 没 落 的 贵 族 家 庭 , 亲 身感 受 到 了她 父 母 两 大 家族 的 没 落 与 瓦解 。 家 世 变 迁 ,人 情 冷
圃
魏
汉
武
炉香》)、川娥 的母亲 (《花凋 》)、顾 太太 (《十八 春》)等人物跟曹七巧 一 样 都 是 狠 毒 异 常 、残 害 人 命 的 暴 君 “母 亲 ”。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而受到广泛赞誉。
在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中,女性人物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们以各种形象和角色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创造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思考。
在本文中,我们将以《红玫瑰与白玫瑰》、《小团圆》、《倾城之恋》和《谈艺录》等作品为例,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往往是个性鲜明、独立自主的。
她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追求,并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红玫瑰和白玫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红玫瑰是一个坚强、独立且善良的女子,而白玫瑰则是一个虚荣、自私却又内心脆弱的人。
通过对比,张爱玲展示了女性在面对命运的时候,不同的选择和态度所带来的不同结果。
在《倾城之恋》中,贾平凹是一个勇敢追求自由和爱情的女性形象,她放弃了传统的婚姻观念和家庭责任,选择了远离尘嚣的生活。
她的形象给人以勇气和启示,尤其是对于那些被社会束缚的女性来说。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常常是情感丰富、内心纠结的。
她们有着复杂的感情和思想,同时也经历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情感纠葛。
在《小团圆》中,王砚如是一个婚后生活过得并不幸福的女性,她对婚姻和家庭感到迷茫和苦恼。
在《谈艺录》中,主人公王妙可以说是一个内心戏剧化的女性形象,她对情感的诉求和追求不断地驱使着她的行动和思考。
这些女性人物的形象反映了张爱玲对女性情感和内心世界的关注,同时也传递了作者对人性的独特见解。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往往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
她们往往身处于社会的边缘,有着痛苦的命运和悲伤的遭遇。
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红玫瑰最终被迫嫁给了一个她并不爱的男人,而白玫瑰则在婚后不久因为自杀身亡。
在《小团圆》中,王砚如的婚姻幸福的前景也被作者给予了不小的怀疑。
这些悲剧性的命运和遭遇使得她们成为了具有深度和高度的艺术形象,也凸显了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思考和关注。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她们以各种形象和角色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创造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度思考。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社会角色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揭示女性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为主题。
在她的小说中,女性形象被塑造得极为丰满和复杂,展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习俗的批判。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形象往往是以独立、自主和坚强的形象出现。
她们有着独立思考和追求自由的意识,不愿受制于传统的束缚。
例如,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主角白玫瑰拒绝了传统的婚姻安排,坚持追求自己的爱情和事业。
她不愿意成为一个被动的配角,而是要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张爱玲通过这样的女性形象,呼吁女性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不要被社会的期望束缚住。
然而,张爱玲的作品中也揭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边缘化和被动角色。
她的女性形象常常处于家庭和婚姻的困境中。
她们要面对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压力,同时也要面对自己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例如,在《金锁记》中,女主角珍妮面临着家庭和事业的选择,她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艰难的取舍。
这个形象展示了张爱玲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除了家庭和婚姻问题,张爱玲的作品还反映了女性在职场和社会中的困境。
她的女性形象往往要面对男性主导的职场环境和社会规范。
她们要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同时也要面对性别歧视和职场压力。
例如,在《色戒》中,女主角王佳芝为了获取情报而被迫接近男主角梁思成,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面对自己的道德困境,还要忍受男性的控制和压迫。
这个形象揭示了女性在职场中的边缘化和被动地位,同时也呼吁女性要为自己的权益和尊严而奋斗。
总的来说,张爱玲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习俗的批判。
她通过描绘独立、自主和坚强的女性形象,呼吁女性要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同时,她也揭示了女性在家庭、婚姻和职场中的困境和被动地位。
她的作品引起了读者对女性地位和社会习俗的思考,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引言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女作家,其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矛盾和女性的处境,刻画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
本文将就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展开探讨。
女性在张爱玲小说中的形象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既有清纯可爱的女孩儿,也有沉醉于荒淫生活的女人;既有受尽折磨却坚强自立的女性,也有被爱情瑟缩的女子。
女性形象鲜明生动,风格独特,表现出了张爱玲作为一位女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洞察力。
女性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在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处境经常是比较不利的。
与传统观念相比,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女性的自主和地位,但是张爱玲的小说中却常常强调女性处于社会角色的矛盾,既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的影响,又受到了西方社会文化的反传统影响。
她们内心深处的矛盾不断地影响着她们的日常生活,这种矛盾和冲突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主题之一。
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经常是女性形象的突出特点之一。
她们在爱情中得到了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彰显,罔顾一切地追求爱情。
但是,爱情也常常成为了女性的枷锁,使她们处于弱势和被动状态。
张爱玲小说中,女性被爱情所束缚,也因此承受着爱情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女性独立自主的追求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常常表现出对独立自主的追求。
她们希望摆脱传统社会中缺乏独立自主的女性角色模式,表达出一种破除束缚的冲动和独立自主的精神,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价值的通途。
因此,张爱玲小说中一些女性经常具有一种表现出女性个性和独立性的倾向。
结语张爱玲的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塑造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深刻揭示了现代女性的处境和矛盾。
女性意识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引起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
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女性意识在张爱玲小说中的表现,并在此基础上深刻探讨现代女性自我实现和价值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学 院 文学院专 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 号 93080106学 生 姓 名 李相美指导教师姓名沈庆利指导教师职称 教授指导教师单位现代文学研究所2012 年 4 月 10 日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李相美日期: 2012年 5 月10日北京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论文(设计)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有关收集、保留和使用学士学位论文(设计)的规定,即:本科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设计)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师范大学。
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学位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本论文(是、否)保密论文。
保密论文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人签名:李相美日期: 2012年 5 月10日目录引言 (1)1.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简介 (1)2.论述男权社会下欲望的奴隶者 (2)2.1《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 (2)2.2《第一炉香》中梁太太的人物形象 (3)2.3《连环套》中霓喜的人物形象 (4)3.论述无自我意识的顺从者 (5)3.1《金锁记》中长安的人物形象 (5)3.2《花凋》中川嫦的人物形象 (6)4.论述试图命运挣扎的抗争者 (7)4.1《倾城之恋》中白流苏的人物形象 (7)4.2《半生缘》中顾曼桢的人物形象 (8)5.结语 (9)中文摘要: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上,张爱玲这个“传奇”女子如彗星般划破苍穹,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她的作品常常以旧社会传统女性为主体,利用她那锋利而又多彩的文笔,塑造出很多“错位”、“疯狂”、“扭曲”、“挣扎”的女性形象,其借由这些生动形象的描绘,将世人的眼球牵引到当时各类女性生存层面上来,对她们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存意识形态予以关注。
本文正是要借由对张爱玲这些优秀文学作品中不同的、生动的、具备独特思想内涵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全面了解与深度剖析,去体味那些在旧时代生活中挣扎的女性们的思想状态与意识形态,并对张爱玲内心深处所期盼与渴望的理想女性人生状态予以探索。
关键词:张爱玲;女性群体;女性形象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Eileen Chang "legendary" woman such as comet-like cut through the sky, left a deep impact to the world, her works are often old social traditions, women, the use of her sharp and colorful writing, create a lot of "dislocation", "crazy" and "distort" the image of women "struggle" by these vivid depiction, the eye of the world are drawn to the various female survival level up, their survival status, living environment, survival ideology attention. This article is to borrow from these outstanding literary works in Zhang Ailing,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depth profile of the vivid, the female characters with unique ideological content to appreciate the state of mind of those women who struggle in the old Time-Life ideology, and Zhang Ailing hearts expect to be explored with the life status of the ideal female desire.Keywords:Eileen Chang; groups of women; image of women引言:在时代的重压之下,张爱玲的出现似乎是一个奇迹。
她以对人性、情欲的挖掘,重视人性的表现,引起了文坛的注意。
由于她出生名门望族,父亲是旧派纨绔子弟,母亲崇尚西洋文明,她从小受到西方小说的影响,接受了现代文化观念,这样的社会背景和家庭环境就使得她熟悉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丑陋,她以华美绚丽的文辞来表现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经历,特别是以女性的视角展现都市女性在现代社会的生存处境、所受的压力以及精神重负,细致地描绘她们的痛苦与挣扎,在种种畸型变态的两性关系中,透露出对女性生命终级意义的审视1。
1、作家作品人物形象简介在张爱玲小说中,对于女性形象的描写最为细腻。
与现代人们观念中,女性独立自强并为人们所关怀的理念不同,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往往都是被时代、被社会所压抑破坏的牺牲品。
在那个男权绝对化与封建婚姻体制条件之下,女性的命运往往只能无条件选择顺从,而且即使选择了顺从,女性在封建礼教约束之下仍旧无法获得认同。
在张爱玲笔下,女性往往在层层精神枷锁束缚之下,被迫害到无比丑恶地步2。
细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大致可以将张爱玲笔下那一个个丰富的女性形象归结为三个主要的方面:一是男权社会欲望之下的奴隶者。
《金锁记》中曹七巧,《第一炉香》中梁太太、《连环套》中的霓喜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她们都是在当时社会风气与环境影响之下,选择自甘堕落的牺牲品。
她们屈服于金钱,但当她们获得金钱的同时却失去了自己曾经的青春,在这种物质环境之下,她们的心理趋于扭曲与变态,为了报复为了发泄,她们利用自己已获得的金钱,转而去引诱、迫害其他的无辜人。
二是无自主意识的顺从者。
其中包括了《金锁记》中长安、《花凋》中川嫦等形象,在当时封建社会中,这些尚未成年的少女是最为无辜也是最为无助的群体,环境与封建社会的压迫之下,她们没有也无法选择反抗,只能无奈的选择屈从。
这种尚未成长尚未开放,便无奈被污浊的社会所同化、所迫害的少女是最让1王荣.遗弃与变异——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剖析[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6):32—332张丽.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17(2)人所同情的。
三是试图命运挣扎的抗争者。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半生缘》中顾曼桢都是这样的反抗者,她们受过教育,拥有追求独立、追求理想的美好希望,为此她们尝试着反抗,尝试着拥有真实的自我,但是最终生活呈现与她们的却是理想的破灭与为生计而不断奔波的窘迫与艰辛,最后她们或是选择屈服,以残剩的青春做赌,寻求另一次婚姻的庇护,或是默默承担着一切,与爱人擦肩而逝。
其实,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始终无时无刻不与她的女性观点,其以“母性”为基点,对人性予以探讨。
尽管在她的作品中,有着很多邪恶而丑陋的女性形象,但是就小说深处含义而言,张爱玲选择的却是是宽恕与同情,为此,我们也只有怀着这样的认知,才能真正意义上对她作品予以解析。
当然,对于拥有上百部小说创作的张爱玲而言,其作品中的女性人物自然不单单仅局限于此三种,其中《半生缘》中自我堕落、意图毁灭妹妹的曼璐,《心经》中心理偏执的许小寒、《怨女》中的柴银娣、《多少恨》里的虞家茵,《江鸾禧》中的娄太太等等这些人同样具有鲜明的个性与思想。
但就女性内在形象与整个社会而言,以上三种人物性格与形象的总结,其实才是最能反映出张爱玲作品及其对整个社会看法的直观归纳。
下面我们就对张爱玲那些经典做做中女性形象予以一一研读剖析。
2、 论述男权社会下欲望的奴隶者2.1《金锁记》中曹七巧的人物形象《金锁记》是张爱玲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曹七巧是其作品的核心表现载体。
张爱玲借助其将一个逐步步入金钱枷锁,造成心理变态,最终又以此金钱枷锁束缚他人、劈杀他人的女性形象深刻的表现出来。
七巧本是一个小业主的女儿,有着自己所爱的人,也有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但是现实社会却粉碎了她的梦想,代行父权的兄长曹大年为了金钱,将她嫁给了门第颇高的姜家残废“骨痨”二少爷。
长期正常情欲无法得到满足,七巧忍受着极大的压抑,为了发泄,七巧将这种欲望转化为对金钱的疯狂追逐,逐步沦陷于金钱枷锁之中。
然而随着这种“黄金之梦”对情欲之火不断掩盖,直至情欲变相借金钱之欲表现出来之时,七巧渐渐丧失了人性。
老舍曾说过“性欲的压迫几乎成为人生苦痛之源,下意识所藏的伤痕正式叫人们行为失常的动力”。
当得到分家财产之后,七巧为满足内心畸形的情欲,以对周边人变态的报复来获得弥补,“她的痛苦到了顶头,可是没完。
只换了方向,从心头沉到心底,越来越无名。
愤懑变成尖刻的怨毒,莫名其妙的只想发泄,不择对象”。
最终七巧将报复的对象定做自己的儿女,她想要用子女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自己曾经的不幸。
《金锁记》中最为让人痛心的便是七巧对儿女的断送与残忍的占有,这份占有不但包括儿女的感情与人生,连本能的“性”也要一并夺取。
“歇斯底里比疯狂还可怕,因为’她还有一个疯子的审慎与机智’”。
她哄着儿子长白吸食鸦片,“仅仅是为了让儿子在家守着她”,在儿子婚后,对儿媳非常仇视,“于是儿子的幸福,媳妇的幸福,在她眼里全变作恶毒的嘲笑,好比公牛面前的红旗”,她对儿子与儿媳婚后的生活严加掌控,一旦有所收获就对亲家母进行百般羞辱。
她说话刻薄毫不留情,“你那新嫂子这两片嘴唇,切切倒有一大碟子!”,最终儿媳受不了她的折磨致死,后来扶正的娟姑娘在生下孩子之后,“不到一年就吞鸦片烟自杀了”,自从长白彻底断了再娶的念头,儿子彻底归她所有。
在对女儿长安上,她教导女儿搬弄是非,处处提防人,在七巧影响之下,长安为人也越发刻薄,只有当她和童世舫相恋的时候,才有所好转,但是七巧为留住女儿,百般搅局,在童世舫上门拜访的时候将其吓跑,最终结束了长安最初也是最后的爱,至此,长安彻底断了结婚的念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