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_-_战略大决战__PPT课件_(1)分解

合集下载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课件


5、标志统治人民22年之久 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6、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 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 有殇。 在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当“诗人总理”温家 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 会场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世纪90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百 万 雄 师 过 大 江
渡 江 战 役 中 的 水 手 老 大娘
渡江战役的意义
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 权垮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的总代表被推翻); 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维护了国家统一。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1948年11月 津 ─ 49年1月 平津战役 1948年11月
的主力基本 歼灭和改编 奠定了解放长 上被消灭, 中间突破 江以南各省地 肢解敌军 区。 国民党军队 大大加速了 先打两头 基本解放 人民解放战 后取中间 150 多万人 华北全境 争在全国的 胜利
明确指出作战目标是什么?
毛 泽 东 朱 德
新保安
北平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塘沽
战略决战时间、作战方针和战果简表
战役名称
三大战役
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时 间 发起时间
作战方针 共计歼敌人数
战 历史意义 果
国民党军队 解放东 北全境
辽 沈 1948年9月 年月 9月 ─ 11 辽沈战役 1948

原创课件:八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原创课件:八上第18课《战略大决战》

双十协定 “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 1946 6 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双十协定 中原解放区 “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发动疯狂
人民解放军登上南京总统府 人民解放军扯下国民党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阅读后思考
解放战争第一年主要战场在哪里? 为什么要选在哪里? 我军是处于战略进攻还是战略防御? 作战方役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
1948年11月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意 义
1949年4月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长 春
沈阳
黑山、大 虎山
关 门 打 狗
各 个 击 破
锦 州
塔山
返 回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肢 解 敌 人
蚌埠
中 间 突 破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平津战役
张家口
(1948.11.29--1949.1.31)
新保安
北平
分割包围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天津 塘沽
三 大 战 役 渡 江 战 役
三大战役,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加速了人民的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在军事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准备 了条件。
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粉碎 了国民党军队反动派内战失败后妄图 “国共划江而治”图谋。并占领了国民 党统治的老巢-----南京,推翻了国民 党的反动统治。

4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4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是全国人民利益和要求,顺应了抗 战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所进行的事业是进步的, 正义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 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的。
谢谢大家
再见
决战的条件
解放战争初期 共产党军队 130万 国民党军队 430万
1948年7月 280万 365万
解 放 军 的 坦 克
跃解 参放 加区 解青 放年 军踊Leabharlann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 放 区 人 民 踊 跃 支 前
的分 解到 放土 区地 农后 民喜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③平津战役
聂荣臻 罗荣桓 林彪
张家口 新保安
北平
天津
傅作义
探究: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 所向,共产党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顺应了民 心。(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 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保护了古都的文物, 免遭战争的破坏。(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 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 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敌之 兵,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国 统 区 学 生 的 示 威 游 行
国 统 区 的 饥 民
战役 名称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8战略大决战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18战略大决战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9年5月27日, 解放军进入上海
1949年5月27日,人民解放 军解放上海。进城部队为了 不惊扰市民,露宿街头。
1947年春,全国大饥荒.
国统区货币急剧贬值,人们不得不 携带大捆大捆的钞票,抢购日用品。
背 景 1
敌我力量对比表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共 产 党 国 民 党
130万 下 430万 降 上 升 280万
1948年8月 机 动 兵 力 多
士 气
后 方 巩 固 危 机 四 伏
高 昂
365万

低 落
背 景 2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战争形势发生了 巨大变化。在解放军的大规模进攻面前,国民党军 队的五个战略集团分别被牵制在西北、中原、华东、 东北五个战场上。8月,国民党决定采取重点防御的 战略方针,企图垂死挣扎。毛泽东根据这种形势, 根据敌我力量对比变化,认为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 军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到来。故当机立断,决定 对敌发动战略决战。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发起时间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1949 年1月 1948年11月—1949 年1月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பைடு நூலகம்
国民党军队的主 歼灭和改编 力基本上被消灭, 敌人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人民 解放战争在全国 人。 的胜利。
1948年底的国内外形势
逆民意 失民心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八年级历史上册 18战略大决战精品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8战略大决战精品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蒋介石1949年元旦发表“求和”声明
国民党: 划江而治 目的 东山再起
迅速结束战争 共产党: 实现国内和平 减少人民痛苦
百万雄师过大江
抵 灭 底 奋 抗 中 、 勇 的 国 干 前 国 境 净 进 民 内 、 , 党 一 全 坚 反 切 部 决 动 敢 地 、 德 派 于 歼 彻 , 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 放军下达渡江作战命令 中 国 领 土 主 权 的 独 立 ----
长 春
关 门 打 狗
各 个 击 破
锦 州
塔山
沈阳
关门打狗
黑山、大 虎山
辽沈战役中解放军进攻锦州 黑山阻击战中的解放军炮兵阵地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辽沈战役的 意义是什么 ?
300 290 万人万人
解放东北全境
辽沈战役结束后
淮海战役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55万余人
60万
80万
三大战役的背景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
战略进攻
毛泽东转战陕北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主力决战时机已成熟
1947年夏
战略大决战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三大战役
沈阳
北平
徐州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11月 歼敌47万余人
林 彪
罗荣桓
辽沈战役指挥者林彪(中)、 罗荣桓(右)等在作战前线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和 完 整 。 毛 泽 东 朱
解 放 全 国 人 民 , 保 卫
渡江战役示意图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江 南京 江阴
苏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江

刘庆瑶《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刘庆瑶《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共产党
130万人
接收100万日军 基本上是步枪 武器装备 的装备,取得 美国大量武器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大城市,绝大 拥有地区 部分铁路交通 线 小城镇、乡村、 偏远地区
国共力量相差这样悬殊,为什么共产 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打败 国民党呢?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 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大小车
30.5万副
88万辆
牲畜
船只 筹粮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请你说说人 民群众在解 放战争中的 作用
挑子
20.6万副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 众 对解放战争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一、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解放战 争,使人民解放军获得深厚的兵源。 二、人民群众组织民兵,保卫后方。 三、人民群众大力支前。
新中国成立至今,国民党主席和亲民党主 席第一次访问大陆,这在台湾和大陆关系 发展史上掀开了新的一页。 (1)现在台湾问题是怎样造成的? (2)你认为阻挠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 一 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为实现祖国统一的神圣目标,青少 年 应如何做?
第18课
公平学校 刘庆瑶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大战役 名称
发起 时间
指挥 重要歼 敌地点 者
战果
三大战役 的意义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江 苏 南京 江阴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1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1PPT课件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挺进大别山
全面内战爆发
进攻中原解放区 转入进攻
战略防御 1946年
战略反攻 1947年
? 1948年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第 18 课
3
为什么说到1948年底决战的时 机已经成熟?
14
南京
江江阴阴
湖口口
15
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标志着统治全国22年 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16
国共力量相差悬殊,为 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 内就由弱转强,打败国民 党呢?
17
一,中国共产党 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 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不得民心!
三,国民党指挥失当,共产党战术战略选择 正确。
1.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奋战, 在力量对比上已大大增强。
2.国民党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 徐州等战略要地
4
试一试:
战役 时间
名称
指挥者 意义
7
战役 名称
辽沈战 役
时间 指挥者
1948年9- 林彪 11月 罗荣桓
意义
解放了东 北全境。
淮海战 1948年11

月至1949 年1月
平津战 1948年11
18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ng and asking.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课件(共26张PPT)
A、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A、上海 C、武汉 B、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B、南京 D、北平
2、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 军攻占
A、北平 C、武汉 B、南京 D、上海
4. 辽 沈 战 役 中 , 最 关 键 的 一 仗 是 攻 克 A.长春 B.沈阳 C.锦州 D.天津 5.淮海战役的中心地区是 A.长春 B.徐州 C.南京 D.天津 6.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哪座 城市,标志着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A.北平 B.武汉 C.上海 D.南京
3、主要作战地区: 锦州 4、战果:解放东北全境
㈡、淮海战役 — 1948.11至1949.1
1、统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 粟裕、谭震林 2、主要作战地区: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3、战果: 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粟裕 邓小平 刘伯承 陈毅 谭震林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 用小车推出来的。 —— 陈毅
温故Hale Waihona Puke 新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学习目标:
了解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 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 的主要原因。
锦州
北平
徐州
探究活动1:
完 领 国 党 整 土 人 反 主 民 动 。 毛 权 , 派 泽 的 保 , 东 独 卫 解 立 中 放 朱 和 国 全 德
切 敢 于 抵 抗 的 国 民
地 歼 灭 中 国 境 内 一
彻 底 、 干 净 、 全 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掌握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史实。
2 通过学习三大战役,培养我们分析和解 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学习,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的 道理。
时 间:1948年9月—11月 指 挥 者: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歼敌人数: 47万余人 意 义 : 解放东北全境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队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 谭震林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歼敌人数 意义
55万余人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
省的基础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 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请你说说人 民群众在解 放战争中的
作用
时 间: 1948年11月—1949年月 参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解放军 歼敌人数: 52万余人 意 义: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 为解放江南地区奠定基础的战役是(C) A 辽沈战役 B 平津战役 C 淮海战役 D 渡江战役
2 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B) A 天津 B 北平 C 新保安 D 张家口
3 统治人民达22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
垮台的标志(B)
A 北平的和平解放 B 南京的解放
C 三大战役的胜利 D 上海的解放
考考你
在平津战役中,为什么要用和平的 方式解放北平?
帮你解决
• 1 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 2 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
财产安全,保护文物和古迹,保护环境不 受破坏。 • 3 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请你作为历史评论员评论三大 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 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 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大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C)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