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第一篇:《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首曲子是由郑路、马洪业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12月,“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作曲家用苗、彝民族音乐的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寨,各族人民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

乐曲是多乐段结构,由引子、六个乐段、尾声组成。

全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音乐使音乐显得更加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苗、彝族音乐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2、通过对比欣赏,感受各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使学生能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3、培养及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4、通过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和苗、彝族音乐的风格。

教学难点:感受各主题旋律的速度、力度、节奏、音色及情绪的不同,使学生能听辨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三、教学过程课前,播放音乐,教师随音乐舞蹈。

(一)欣赏乐曲,初步感受。

1、揭题,师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

2、播放全曲,学生完整聆听。

(同时播放民族风情图片)3、学生用语言描述对乐曲的整体感受或想象到的画面。

4、了解管弦乐器及音色。

(二)分段对比欣赏,听辨音色及音乐形象。

1、引子+主题1,感受圆号的音色,力度的变化,它模仿号角、象征喜讯从北京传出,越传越远。

听辨第一主题力度、速度、旋律、节奏的变化,感受音乐情绪。

模唱第一主题旋律。

2、主题2 让学生聆听双簧管模仿芦笙、打击乐模仿女孩的银饰发出清脆的响声,联想小孩对舞的情景。

师引导学生分组随音乐舞蹈,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3、主题3 聆听双响筒表现的急促的马蹄声。

4、主题4 再次聆听双簧管柔和的音色表现出的优美抒情的情绪。

听辨降3音,用“Lu”模唱旋律,用手指划一划姑娘优美的舞姿。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2课《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2课《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2课《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2课的一首歌曲。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表达了北京喜讯传到边寨的喜悦心情。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明快的节奏和跳动的旋律表现喜悦的心情,第二乐段以抒情的旋律表达边寨人民的感激之情。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一定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他们喜欢欢快的音乐,能够参与合唱活动,并能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欣赏和理解上,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

五. 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讲解、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乐谱和录音。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绪。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的乐谱,让学生观察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针对学生的演唱情况,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教师检查学生的演唱效果,并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歌曲的特点和演唱要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并尝试分析歌曲的民族特点。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6北京喜讯到边寨|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6北京喜讯到边寨|人教新课标(2023秋)
-学唱歌曲时,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唱出旋律,不跑调,歌词是否清晰,节奏是否准确。
-在乐理知识方面,重点讲解歌曲中的特定节奏型和音符时值,并通过实际演唱让学生体验和掌握。
-分析歌曲结构时,强调引子、主题、副歌和尾声在歌曲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构建完整的音乐形象。
-在理解民族文化时,着重介绍歌曲反映的民族特色和地域风情,让学生认识到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舞蹈动作协调方面,教师可以简化动作,逐步教学,并提供充分的练习时间,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节奏感。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北京喜讯到边寨》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经历过庆祝和分享喜悦的时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首歌曲传递的喜悦和团结的力量。
举例解释:
-针对音准问题,教师可以通过钢琴伴奏或音乐软件辅助学生练习,强调呼吸控制和音高的准确性。
-对于复杂的节奏,教师可以分解节奏,让学生先练习基础节奏,再逐步组合,通过拍手、敲击等方式帮助学生感知和掌握。
-情感表达可以通过讨论歌曲背景,模拟情景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并在演唱时尝试表达。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6北京喜讯到边寨|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材,章节1.6《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学唱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感。
2.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高、节奏、音符时值等,并能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3.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了解其由引子、主题、副歌和尾声组成的四部分。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歌曲的背景及特点;(2)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3)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演奏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体验歌曲的魅力;(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3)运用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2)增强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3)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介绍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歌曲的背景及特点;2. 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的特点;3. 学习歌曲的歌词,理解歌词的意义;4. 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5. 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如何更好地表现歌曲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旋律等方面的处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2. 讲解:介绍歌曲的背景、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等;3. 学习:教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的音准、节奏等方面的表现;4. 实践:分组进行歌曲演唱,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表现力;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复习北京喜讯到边寨歌曲,加强记忆;2. 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确保教学质量;3. 鼓励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如学校音乐会、社区演出等。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2. 演唱技巧: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在北京喜讯到边寨歌曲演唱方面的进步,包括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

3. 情感态度: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等环节,了解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程度,以及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公开课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公开课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歌曲的背景、风格及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包括音准、节奏、唱腔等。

二、教学内容1. 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背景介绍。

2. 歌曲的旋律分析,讲解歌曲的调性、节奏、音符等。

3. 歌曲的歌词解析,理解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4. 教学演唱技巧,包括呼吸、发音、共鸣等。

5. 实践活动:分组演唱、合唱、表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特殊音阶、节奏变化和感情表达。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歌曲背景、旋律分析、歌词解析等。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分组演唱、合唱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4. 互动法:鼓励学生提问、分享心得,增强课堂活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频、视频资料,图片、文字等。

2. 乐器:钢琴、吉他等,用于伴奏和演示。

3. 乐谱:打印或准备电子版《北京喜讯到边寨》乐谱。

4. 教学场地:教室或音乐厅,具备音响、投影等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北京喜讯到边寨》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氛围。

2. 讲解歌曲背景:介绍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3. 旋律分析:讲解歌曲的调性、节奏、音符等,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结构。

4. 歌词解析:解读歌词中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表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主题。

5. 演唱技巧教学:讲解呼吸、发音、共鸣等演唱技巧,并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6. 实践活动:分组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演唱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给予相应的评价。

2. 演唱能力:评价学生在演唱练习中的音准、节奏、唱腔等方面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北京喜讯到边寨》-沪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沪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 - 沪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京韵大鼓,了解它的特点和演奏形式。

2.能够模仿和演唱《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京韵大鼓曲目,掌握其中的节奏和音调。

3.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在一起完成这支曲目的演唱和表演。

二、教学内容1.京韵大鼓的特点和演奏形式2.《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演唱和表演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通过介绍中国民族音乐中的京韵大鼓,让学生了解它的特点和演奏形式。

引导学生聆听京韵大鼓的演奏,感受其气势恢宏、节奏清晰明快的特点。

第二步:讲解歌曲内容通过听歌曲和学习歌词,让学生理解《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曲目所表达的内容。

这首歌曲讲述了一场北京喜讯传遍整个边寨的壮观场面。

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看一些图片或视频,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

第三步:教唱歌曲教师先让学生跟随节奏拍手打拍子,然后慢慢引导他们模仿歌曲的节奏和音调,一边唱一边动手做表演动作。

第四步:练习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练习这首曲目。

每组可以分工合作,每个学生都要有机会担任不同的角色,比如唱主唱、做和声、打鼓等等。

让他们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和完善自己的音乐技能,并且提高与他人的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五步:表演在学生熟练掌握这首曲目后,可以安排班级音乐会或者校内演出,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成果。

这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促进班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学生们对京韵大鼓这一国粹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学会了这首京韵大鼓曲目《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演唱和表演。

通过分组练习和班级表演,学生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的能力,学会了相互协作和配合。

唯一可惜的是,没有机会和家长们展示这份成果,但相信这次的教学对于学生们的未来音乐之路会是一个不小的启示。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目标是通过聆听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形象,并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情。

在活动中,学生将会哼唱本曲的第一主题和第四主题。

教师将合理引导学生,让他们相互合作,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本节课的重点是第二主题和第四主题的欣赏和活动,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大胆、自信地上台展示。

教学用具包括筷子和沙槌,教学方法是启发和聆听。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步骤。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通过提问引出课题,即乐曲的创作背景。

学生观看《北京喜讯到边寨》的视频,并回答教师的问题,感受到乐曲欢快、喜悦的气氛。

教师简要介绍边寨指的是祖国的哪些地方。

三、熟悉乐段,爱边寨。

首先播放引子部分,然后分组讨论引子部分由两个乐句构成,这两句在力度上有区别吗?作曲家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接下来,学生分组比较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聆听第二主题,用节奏卡和击掌的方式模击节奏,演唱第二主题的旋律,并用筷子伴奏第三主题。

最后,学生用口风琴演奏第四主题,四位女同学则用舞步表现第四主题,用沙槌伴奏第五、第六主题。

四、再现第一主题和尾声。

播放音乐,让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与前面的哪个主题相似,再现部分在这首乐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教师总结,随乐律动,结束本节课。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案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教学年级:五年级教学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十册第三课教材分析:《北京喜讯到边寨》是郑路、马洪业合作完成的一首管弦乐曲,创作于1976年。

“喜讯”指的是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阴谋,把中国从危难中解救出来。

作曲家运用苗族和彝族的音乐风格表现了喜讯从北京传到西南边疆,各族人民纷纷奔走相告、载歌载舞、万众欢腾的情景。

乐曲是多乐段单乐章结构。

由引子、六个乐段、尾声组成。

全曲风格统一,富于变化,节奏明快,旋律流畅,浓郁的民族音乐风格更显得绚丽多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风格特征,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结构,运用图形谱记忆旋律、捕捉乐曲中每个主题的旋律走向。

听辨圆号、小提琴等乐器的音色。

3.哼唱音乐主题,记忆音乐。

4.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教学设计意图:《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部充满激情的作品,作品为多段体结构,音乐素材取于苗族、彝族的民间音乐,表达了边寨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乐曲包括引子和六个主题以及第一主题的反复再现。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听懂这部作品,了解它的音乐风格特征,分析它的音乐要素,记忆它的主题,都是需要老师有效的引导。

本节课根据五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设计分段聆听,从教学难点入手,在教学中运用图形谱,把乐曲中六个主题的旋律走向分别用一个简单的线条表现出来,有效帮助学生捕捉旋律、记忆旋律。

教学中还运用了哼唱、律动和打击乐器伴奏等多种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并表现音乐。

另外,为了注重调动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音乐思维,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在聆听的过程中去判断、联想,逐步了解音乐的特点和结构。

教学设计亮点:运用了画图谱、律动、哼唱等方法来辅助教学,使学生积极参与体验音乐和表现音乐,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形成对各段主题的理解、体验、记忆以及对音乐风格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
年级:五年级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卡片、钢琴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材分析:
《北京喜讯到边寨》是一首热情奔放的舞曲。

音乐主题取材于苗族和彝族的民间音乐, 曲调新颖, 节奏明快, 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舞蹈性的伴奏贯穿始终, 乐曲情绪强烈;调性和力度多变, 使乐曲富有色彩和对比;乐曲各主题的风格既统一, 又各有情趣;音乐形象鲜明, 情景交融, 富有动感。

教学目标:
1、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能从丰富多彩的音色中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意境,了解少数民族音乐风格。

2、能听辨各主题乐段,感受各乐段音乐要素的变化,
并能用相应的方式参与音乐体验。

重点——能准确听辨乐曲的各个主题,并为乐曲排序。

难点——听辨乐曲的五个音乐主题,并能用相应的方式表现。

教学过程:
二、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准备:初步调查学生对“管弦乐”知识的了解情况,了解管
弦乐的分布及组成。

2、谈话导入本课教学内容,播放“引子”乐段。

(1)你能从这段音乐中感受到对比吗?
(2)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3、师带生再次聆听音乐,并用动作表示“号角”的强弱力度。

(一)聆听主题乐段一
(师):你们知道这段音乐是独奏还是合奏的?
1、师介绍管弦乐。

2、分别出示“圆号、双簧管、小提琴、小号、木琴”等乐器。

(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乐队中的主要乐器。

3、师带生跟用“咚—咚—∣咚咚咚咚‖”节奏型拍凳子的方式为该乐段伴奏。

(师):这么欢快、热烈的乐曲,让我们也用身边的乐器为少数民族的朋友们一起伴奏。

(二)聆听主题乐段四
(师):听,这段音乐让你想到这是谁在舞蹈?
1、聆听主题音乐四,请学生感受这是谁在舞蹈?
(师):这么优美、柔和的音乐让我们想到了这是少女在独舞。

那你们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2、出示双簧管、小提琴、木琴请学生选择演奏的乐器。

(三)聆听主题乐段五六
(师):这里有两副图,分别是姑娘和小伙子的对舞,少女们的群舞,请你来听听音乐,找找答案。

1、出示“男女对舞、少女群舞”等图片,播放男女对舞的视频,请学生选择图片。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听辨小号与木琴的音色。

(师):让我们一同来为为他们的舞蹈呐喊鼓劲。


3、请学生为该段乐曲伴奏。

出示节奏:0 0 0 0 ┃嘿嘿嘿嘿┃
0 0 0 0 ┃哟哟哟哟‖
(师):让我们为他们的对舞呐喊助威吧。

(四)聆听主题乐段二
(师):姑娘们的舞蹈来了,听,这里有两段音乐,谁知道,是哪段音乐表现姑娘们的舞蹈?
1、出示“姑娘群舞”的图片,分别聆听主题音乐二,主题音乐三。

通过看图选音乐的方式,请学生听辨其中的乐器音色,判断音乐所表现的舞蹈形式。

(双簧管、木琴)引出姑娘们在群舞。

(师):姑娘们让我们一起舞蹈吧。

邀请小伙子们一起来舞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