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方法概论PPT课件
合集下载
科学方法论概论

普遍
• 从哲学的认 识论的高度 来论述的最 一般的方法 论
• 是关于一般方法的理论,是关于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内在联系 和变化发展的理论体系,是关于获取科学认识的一般程序的系统理论。
科学方法论
科学认识的 一般过程
是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获取科学事实,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 研究方法经科学抽象,提出假说,确证后形成科学理论,进一步加以实验的和 逻辑的检验,以及社会评价。科学方法论就是研究这一系列程序如何进行,以 及怎样才能有效地进行的理论。
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的系统理论。
科学方法论
的研究对象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
(1)选题
发现、提出和确证 问题的方法
(2)获取 科学事实
观察实验方法,理 性思维方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进行思维加工
创造性思维方法: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的方法, 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科学假说。
(6)理论评价
哲学家柏拉图指出,理念的直观是直接知识的形式;
原始前提的了解,它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
古希腊哲学家借助直觉方法和科学抽象方法获得了天才的认识成果
第一个探究世界万物本源问题的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万物 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空间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就有直觉的
的始基是水”
观念,当然也有逻辑方法。
2. 古代逻辑方法
古希腊的亚里士 多德(公元前 384-前322)
逻辑方法:归纳 -演绎,三段论
形式逻辑
古希腊政治生活 中盛行的辨论术
古典数学
亚氏有关推理和证明的论述是从几何学证明方法中抽象出 来的。而欧氏几何学之所以成为完整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离不开亚氏的逻辑方法。自古以来,数学和逻辑学在思想 方法上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科研训练课件_第一章

33
特殊方法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2. 科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按普适性) :
(1)哲学方法 (2)一般方法 (3)特殊方法
个别领域和学科中的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如物 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中的比色方法、生物 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方法
三个层次的方向为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34
大学生科研常用方法
发展性研究的特点:
(1)研究风险较小:因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2)一般不会一事无成,但往往缺乏创造性 (3)研究成果在企业中视为宝贵财富,保密性强
30
(三)科学研究方法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节 科学研究与方法概论
一、科学研究与科研方法的概念、特点 主要内容 (一)科学研究概念 (二)科学研究内容与类型
26
按研究性质分类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1) 按研究性质 : 探索性研究 发展性研究
定义:开拓或探索新研究领域的研究 。
27
探索性研究特点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1) 按研究性质 : 探索性研究 发展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1)前人可借鉴的经验较少
(2)研究“风险”较大:研究者可能获得重大发现, 一鸣惊人,也可能毫无收获,一事无成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三)大学生科研常用方法(补充) 1. 归纳法
(1)分类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定义:通过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所具有的某一 特性的分析,得出关于这类事物具有该种 特性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
35
完全归纳法特点
特殊方法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2. 科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按普适性) :
(1)哲学方法 (2)一般方法 (3)特殊方法
个别领域和学科中的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如物 理学中的光谱分析法、化学中的比色方法、生物 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方法
三个层次的方向为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34
大学生科研常用方法
发展性研究的特点:
(1)研究风险较小:因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2)一般不会一事无成,但往往缺乏创造性 (3)研究成果在企业中视为宝贵财富,保密性强
30
(三)科学研究方法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节 科学研究与方法概论
一、科学研究与科研方法的概念、特点 主要内容 (一)科学研究概念 (二)科学研究内容与类型
26
按研究性质分类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1) 按研究性质 : 探索性研究 发展性研究
定义:开拓或探索新研究领域的研究 。
27
探索性研究特点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1) 按研究性质 : 探索性研究 发展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1)前人可借鉴的经验较少
(2)研究“风险”较大:研究者可能获得重大发现, 一鸣惊人,也可能毫无收获,一事无成
Ch1 科学研究方法
§1 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三)大学生科研常用方法(补充) 1. 归纳法
(1)分类 完全归纳法 不完全归纳法
定义:通过对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所具有的某一 特性的分析,得出关于这类事物具有该种 特性的一般性或普遍性结论。
35
完全归纳法特点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群体政治心理分析
1、投票行为 2、政治态度 2、社会变革的心理基础
社会政治心理分析
1、政治运动心理分析
国际政治心理分析
1.个体心理分析在对外政策问题中的应用 2.国际安全与冲突的心理分析
3.种族主义、族群冲突和种族灭绝的心理分析
4.恐怖主义的心理分析
政治运动的产生
亨廷顿曾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中提到“由于经济发展、集团分化、利益冲 突、价值转变及民众参与期望提高,形成了 对政治体制的超负荷压力,由于没有健全的 制度化体制加以疏导,这种期望会变成强烈 的挫折感,从而转化为不稳定的暴力。” 作者认为,当心理上的需要期望和现实中的需要满足 程度之间造成差别时,人们就会产生被剥削感和挫折 感,革命便由此而来了。 心理基础: 高期望值与社会满足感 按劳取酬与社会不公平感 政治参与要求与制度承受能力 政治权威的合法性基础
社会改革中除了政治经济体制,人们的传统心理和守旧思想也是改革的对象。改革 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才能顺利进行。这些心理障碍主要有心理 定势、落后舆论的压力、失衡心理和期望效应等。可以通过重视宣传、加强意见沟 通、满足各类需要、提高承受能力等来达到克服障碍、促进改革的目的。 在中国有深厚基础的是封建统治传统和小生产者的狭 隘意识,正是这两者结合起来,构成了阻碍中国前进、 发展的巨大思想障碍。改革开放的历史也就是一部思 想解放史。改革是我国的第二次革命,它不仅冲决着 僵化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也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生活 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心态,为政治心理 的变革提供了深厚土壤。 由狭隘顺从心理向参与心理转化; 由为民作主意识向民自为主意识转化; 自由平等意识正在取代等级依附意识; 由权威性格向民主性格过渡; 由人治意识向法制意识的转化;
方法论概论课件

无论是科学研究始于观察和实验的观点,还是科学研究始于问题 的观点都是与当时的科学研究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研究始于观察 和实验(实践)着眼于认识的来源;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则着眼于 科学研究的步骤和程序,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科 学研究始于问题绝不意味着对实践基础的否定。
☆
方法论概论
方法论概论
方法论概论
1999年60+岁人口百分数,
10~19%
方法论概论
2050年60+岁人口百分数
10~19% 30+%
方法论概论
亚洲各国 60+人口百分数, 2000 和2025
35
30
2000
2025 25
20
15
1.3亿
10
2.9亿!
5
0 J日ap本an 中国
印In度dia 印尼
年龄相关疾病——一个战略问题
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纷繁 复杂的现象中抽取本质规律的过程。 科学抽象的形式:科学概念、科学符号、思维模式。
科学逻辑 ★ 数学方法
☆
方法论概论
逻辑方法
比较与分类 类比与移植 ★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
方法论概论
类比与移植
类比方法——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 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在别的方面也可能 相似或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
“疑难”(Puzzle):求解的理想与特定智能主体当前能
力的差距。Pu=I-A ★
☆
方法论概论
“难度”(degree of difficulty)
D(Bs(t),P) 问题P相对于当前科技背景能力所构成的难度
难
度
D(b(t),P) 问题P相对于解题者当前能力所构成的难度
☆
方法论概论
方法论概论
方法论概论
1999年60+岁人口百分数,
10~19%
方法论概论
2050年60+岁人口百分数
10~19% 30+%
方法论概论
亚洲各国 60+人口百分数, 2000 和2025
35
30
2000
2025 25
20
15
1.3亿
10
2.9亿!
5
0 J日ap本an 中国
印In度dia 印尼
年龄相关疾病——一个战略问题
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从纷繁 复杂的现象中抽取本质规律的过程。 科学抽象的形式:科学概念、科学符号、思维模式。
科学逻辑 ★ 数学方法
☆
方法论概论
逻辑方法
比较与分类 类比与移植 ★ 分析与综合 归纳与演绎
☆
方法论概论
类比与移植
类比方法——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 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在别的方面也可能 相似或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
“疑难”(Puzzle):求解的理想与特定智能主体当前能
力的差距。Pu=I-A ★
☆
方法论概论
“难度”(degree of difficulty)
D(Bs(t),P) 问题P相对于当前科技背景能力所构成的难度
难
度
D(b(t),P) 问题P相对于解题者当前能力所构成的难度
医学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一、医学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确立科研方向和选择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 )科研结果、数据等的归纳与总结 认识误区:只有做实验才是搞科研。 科学研究常常通过科学实验完成,但科学研究决不仅仅是做实验,做实验只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研究也不仅仅是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客观真实。
01
基础医学研究
02
临床医学研究
03
卫生学研究
04
药学研究
05
中医学研究
06
中药学研究
2)医学科学研究按学科分类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以实验为基本研究手段, 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二大类。
调查性研究(investigative research):以人群为对象进行调查,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医学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科研选题
科研设计
综述撰写
科研标书撰写
科研论文撰写
实验误差及控制
科研记录书写
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
医学与实验伦理
本课程包括的主要内容
绪 言
医学科学研究 医学:关于人体及其疾病的科学。 包括:预防医学:防止健康向疾病转化 临床医学: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 基础医学:认识健康和疾病互相转 化的规律。
研究。
01
03
02
一、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01
对所要进行研究的领域具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包括:
02
了解这一领域的背景知识;
03
掌握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04
明确这一领域中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
二、科研选题的前提
科学研究的三个组成部分: )确立科研方向和选择科研课题 )科学研究的具体实践 )科研结果、数据等的归纳与总结 认识误区:只有做实验才是搞科研。 科学研究常常通过科学实验完成,但科学研究决不仅仅是做实验,做实验只是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科学研究也不仅仅是对先进技术的使用,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客观真实。
01
基础医学研究
02
临床医学研究
03
卫生学研究
04
药学研究
05
中医学研究
06
中药学研究
2)医学科学研究按学科分类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research):以实验为基本研究手段, 可分为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二大类。
调查性研究(investigative research):以人群为对象进行调查,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科学结论。
医学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科研选题
科研设计
综述撰写
科研标书撰写
科研论文撰写
实验误差及控制
科研记录书写
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
医学与实验伦理
本课程包括的主要内容
绪 言
医学科学研究 医学:关于人体及其疾病的科学。 包括:预防医学:防止健康向疾病转化 临床医学:促进疾病向健康转化 基础医学:认识健康和疾病互相转 化的规律。
研究。
01
03
02
一、科研选题的重要性
01
对所要进行研究的领域具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包括:
02
了解这一领域的背景知识;
03
掌握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04
明确这一领域中尚未解决的学术问题。
二、科研选题的前提
第一课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ppt课件

.
参考资料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俞爱宗等《教育科学研究概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3)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华国栋《教育科研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陶保平等《教育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张建《研究报告撰写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陈伙平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1)梁永平等《教育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各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以及电子资料。
为什么学习?——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反思实践者、行动研究者
懂得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研究
基本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
.
课程内容
课序
理论内容及学时
实训内容及学时
第一课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
思考题
不同理论的产生,相应地形成了种种 不同的教育学流派及其教育研究方法。
.
三、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与体系
1.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方法论基础 借鉴一般科学方法论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体现教育科研自身特点
2.教育科研方法论体系
哲学认识论 系统方法论
参考资料
(1)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俞爱宗等《教育科学研究概论》(延边大学出版社,1999); (3)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5)华国栋《教育科研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6)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7)陶保平等《教育调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张建《研究报告撰写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9)丁念金《研究方法的新进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陈伙平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1)梁永平等《教育研究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2)各相关学科的学术期刊以及电子资料。
为什么学习?——教师成为研究者 教师成为终身学习者、反思实践者、行动研究者
懂得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学会研究
基本内容
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 教育科学研究论文的撰写
.
课程内容
课序
理论内容及学时
实训内容及学时
第一课 教育研究方法概论
.
思考题
不同理论的产生,相应地形成了种种 不同的教育学流派及其教育研究方法。
.
三、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与体系
1.教育科研方法论原则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方法论基础 借鉴一般科学方法论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方法论的合理移植和借鉴 体现教育科研自身特点
2.教育科研方法论体系
哲学认识论 系统方法论
中医药研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演示课件.ppt

是根据事物的某些共性和联系,抽取事物的某些属 性(主要是功能和关系方面),舍去另一些属性(主要 是物质基质方面),概括出抽象概念、建立理论模型, 如“脏象”、“经络”学说等等
精选课件
4.引证-验证的论证方法。 中医学对其假说的论证,一直是沿用引
证的自我证明、循环论证的方法。
精选课件
5.自然哲学理论思维 《黄帝内经》建构了以哲学方法和形象思
精选课件
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的结果,无论是观察者或观察
者客体,都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 这使得对结果的可重复性有更加严格的
要求。 这也是传统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重复性
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精选课件
根据证候特征进行“审证求因”的推理, 判断其发病原因(伤于六淫疫疠、伤于七情 劳倦等);进而结合地域、时令、乃至病人自 身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等各种特殊的社 会活动状况的心境状态,性情特征(个性倾向) 得出辨证的结论。
精选课件
3.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使用的新方法时期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特点:
(1)在观察和实验的科技方法中应用了大 量新技术新产品。
(2) 观察实验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 (3) 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增强。
形成了整体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现 代思维模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 方法的分类
1.获取信息的方法 属于实践层次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获得信息的过程就是对有关信息的识别
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过程。
逻辑方法的规则只能保证概念判断中逻 辑关系的正确性,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需要 通过实践来检验。
精选课件
(2)数学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技术,从带有偶然性的观
察值中找出规律性结论,是加工信息的主要 方法。
精选课件
4.引证-验证的论证方法。 中医学对其假说的论证,一直是沿用引
证的自我证明、循环论证的方法。
精选课件
5.自然哲学理论思维 《黄帝内经》建构了以哲学方法和形象思
精选课件
2.个案分析法 个案分析的结果,无论是观察者或观察
者客体,都有突出的个体性特征。 这使得对结果的可重复性有更加严格的
要求。 这也是传统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重复性
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精选课件
根据证候特征进行“审证求因”的推理, 判断其发病原因(伤于六淫疫疠、伤于七情 劳倦等);进而结合地域、时令、乃至病人自 身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等各种特殊的社 会活动状况的心境状态,性情特征(个性倾向) 得出辨证的结论。
精选课件
3.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使用的新方法时期 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特点:
(1)在观察和实验的科技方法中应用了大 量新技术新产品。
(2) 观察实验与理论思维方法相结合。 (3) 研究结果的重复性和可靠性增强。
形成了整体化、系统化、综合化的现 代思维模式。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三 方法的分类
1.获取信息的方法 属于实践层次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获得信息的过程就是对有关信息的识别
推理等形式对客观世界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过程。
逻辑方法的规则只能保证概念判断中逻 辑关系的正确性,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需要 通过实践来检验。
精选课件
(2)数学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技术,从带有偶然性的观
察值中找出规律性结论,是加工信息的主要 方法。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课件第八章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8.2 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理论认知
8.2.2 利益集团的基本框架
• 集团是团体分析的基本单位。本特利和杜鲁门 都主张团体分析方法的焦点应是集团而不是个 人。因为它假设集团比个人在政治过程的形成 上更有影响力。集团分析认为,政治系统是由 许多集团互动而形成的网络。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20世纪60年代初期是政治团体分析的颠峰。现代的政治 团体分析作为政治科学中土生土长的理论,已经奠定了其 作为政治研究中主要途径之一的地位。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8.1 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产生与发展
8.1.2 政治团体分析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20世纪第5一0年阶段 代的原始集 团理论阶段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8.2 政治团体分析方法的理论认知
8.2.1 小集团理论的分析方法
第三,小团体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次级理论类型:
• 场论,它认为团体是一个整体,每一团体都有其自身的 特征,不能简化为个体成员,小团体可以对环境做出反应, 学习关于环境的知识并影响乃至改变环境。 • 微观功能理论,它假定团体具有满足其成员心理需求的 功能,这些心理需求包括现实创造性、归属感和安全感等。 • 团体思想氛围理论,它主要是运用场论和微观功能理论 来解释一些小团体中特有的现象。它认为团体所提供的心 理功能比规定的团体工作任务更为重要。
第三,团体分析方法在
很大程度上介于个体研
究和整体宏观研究之间,
有承接不同层次理论和
方法的意义。
其次,团体分析方法具 有强烈的实证主义色彩, 并且具有强大的描述力。 1、在现代代议制民主 中,集团的功能代议可 以弥补区域代议的不足; 2、利益集团能够为决 策者提供信息和政策建 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量测 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灯盏花素 以野黄芩苷计)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 定总咖啡酸酯以1,5氧-二咖啡酰奎宁酸计 )
分光光度法(灯盏花素以灯 盏花乙素计)
分光光度法(总黄酮以芦丁 计)
分光光度法(灯盏花素以灯 盏花乙素计)
功 能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活血化瘀,通经活络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洽性,洞察力,准确度,统一性以及与其他 理论的相容程度和理论竞争等问题。
方法步骤:
1. 观察到一种特殊现象。 2. 提出假设去解释这个现象。 3. 利用假设作进一步的预测。 4. 设计实验检验以上预测。
科研素养
1.科研意识 2.科研知识 3.科研能力 4.科研精神
科研
利用一定的手段和设备,为了认识 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 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 动。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 论依据。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 认识未知。
起源
科学研究起源于问题,问题有两类 一类是经验问题,关注的是经验事实与理论
的相容性, 另一类是概念问题,关注的是理论本身的自
中药或中药复方化学成分多样,可能 单味中药含有几种上千种成分,可能作 用靶点各异,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具 有一定难度;而西药大多以单一成分给 药,靶点清晰,机理及物质基础明确。
中药质量受地域和气候的影响,西药 大多是合成产品,质量易于控制
2、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客体
伦理学影响 临床与研究的矛盾
证侯研究的临床标准 证侯研究的单一性与患者多重疾病
主 治
用于瘀血阻滞,中风偏瘫, 肢体麻木,口眼歪斜, 言语蹇涩及胸痹心痛; 缺血性中风、冠心病 心绞痛见以上症候者
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 心绞痛
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 心脉痹阻,胸痹心痛。 缺血性脑病、冠心病、 心绞痛见以上症候者
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 心绞痛
制剂 一清胶囊
三黄片
三黄片 三黄丸
2、对中医药本身理论研究是中医药研究 另一个起点
如:对“脏象理论”
基于代谢组学对“脾其液为涎”的 本质研究
“肾为先天之本”-----子代与母代的 关系------猫吓老鼠
对中医证侯的研究 对“血瘀证”、“肾阳虚”等证侯
的研究 临床上对证侯的研究举步维艰
对中药基本理论研究 四气五味归经,炮制理论
研究。
多采用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 结合的研究方法。
属于结构性跨学科研究
综上所述:
中医药研究发展的模式是以中医药
理论为基础,为指导思想;结合现代自
然科学技术发展成果,对中医药进行继
承性、创新性研究。
对中药的研究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
指导,以临床应用为导向,进行创新性
开发研究。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处方
制备工艺
大黄500g、 黄连 165g、 黄芩 250g
单味药材分别加水煎煮,合并滤液, 浓缩相对浓度为1.25
大黄300g 盐酸 小檗 碱 5g 黄芩 浸膏 21g
大黄150g原药材入药,另外150g以30% 乙醇提取浓缩入药;黄芩浸膏系 取黄芩,加水煎煮合并煎液, 滤过,滤液加盐酸调节pH值至 1~2,静置1小时,取沉淀,用 水洗涤使pH值至5~7,烘干, 粉碎成细粉入药。
一、中医药科学研究的起点
1、对人体生理及病理变化规律是进行中医药科研的 基本起点。 对人体生理代谢本质的探讨是生命科学发展的 前提(基因、蛋白、生物小分子代谢规律的阐明) 对恶性肿瘤、乙型肝炎、艾滋病、心脑血管 等疾病的形成、发展机理的探讨是一切医学发展的 基础
中医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叠加的矛盾 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个体差异
3、研究人员 研究什么? 研究的意义? 以什么理论为指导? 怎样研究? 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这些都取决与研究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和对问题的认识层次。
“中医药现代化”和“中医药现实化” 的争论
制剂名 称
灯盏细辛注射液
标准依 据
中国药典2005年版
中医药理 结合现
组合中药
论为基础 代科学
分子药理学
技术
胃肠动力学
……….
3.对传统的方法进行改进和提高 如:脉诊技术
描述模糊性、医生个体差异---诊断 差异性----脉诊技术标准化(研究中)
中药剂型
4.采用新技术开发中药材 野生抚育 人工育种
中药材资源 细胞培养 寻找替代品 提高药材利用率
中医药在某种意义上属于经验医学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齿更 发长;二七,……月事以时下;三七,…… 真牙生而长极”等生命现象(经验事实)。
二、中医学属于自然哲学医学 理论模式
中医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
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以
辩证论治为诊疗特色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以
灯盏花素注射液 中药部颁标准第20册
制备工 艺
0.2%碳酸氢钠溶液渗滤,酸 沉后过滤,滤液过聚 酰胺柱,90%乙醇洗 脱,沉淀用90%乙醇 提取三次,合并两种 乙醇液
同灯盏花素片
灯盏花颗粒 中药部颁标准第15册
75%乙醇回流
灯盏花素片
中药部颁标准第13册
用3~4倍量的75%乙醇冷浸 三次,第一、二次为 72小时,第三次为48 小时,碱溶酸沉后, 沉淀用甲醇回流
疗技术,从而引领现代医学进入预测性、预防性和个
性化的时代。
中医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 巨系统,“整体观”、“动态观”、“辩证观”是中 医理论的特色,与系统生物医学的研究思路不谋而合, 因此中医的发展可以借鉴系统生物医学等现代生命科 学文明成果。
2.建立新概念、新假说
分子中药
五、中医药学研究发展的模式
(一)对原有理论进行整理 保证原有理论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为目
标,对原有概念进行整理。 多采用经学方法,以经解注、注重考
证,引证而不注重验证。 这类研究多为文献研究项目,属于单
纯性研究。
2.理论联系实际,加强临床研究 在保持原有理论体系完整和稳定的基
础上,强调理论对临床的指导作用。
医是以疾病为核心,重点放在当机体出
现了疾病时,如何诊断和治疗。因此两
种体系在学术思想上和技术手段上迥然
不同。
自然疗法的治疗方法
1、营养疗法 2、植物药疗法 3、针灸疗法
…………..
植物药疗法
中药“四气”和“五味”是模型 “归经理论” 是用药法则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节:科研概论 第二节:中医药学的特点 第三节:中医药研究的特点 第四节 :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类型
科研意识
积极从事科研活动的动力,潜心捕 捉和研究问题的求知欲。即“想不想做 研究”。科研意识是科研素养的前提。
科研知识
包括科学专业知识、一般科学知识和 科学研究方法知识。科学知识是科研素 养的基础。
科研能力
人们在开展科学研究活动中,运用科 学方法探求事物内在规律过程中表现出 的能力。科研能力是科研素养的关键。
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 即得
质量标准
以黄芩苷为质 控标准, 每袋不 少于 21mg
以大黄素和大 黄酚计, 每片不 得少于 1.55mg
黄酮以黄芩甙 (C21H18 O11)计, 不得少 于70.0%
符合丸剂项下 有关的 各项规 定
来源
2005版 中 国 药 典
2005版 中 国 药 典
科研精神
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科研实践形成比较 稳定的从事科研活动的基本品质。
包括勇于探索与创新、实事求是、严 谨治学、甘于寂寞、不怕失败,坚持到 底的精神等。
第一章: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第一节:科研概论 第二节:中医药学的特点 第三节:中医药研究的特点 第四节 :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类型
1.通过概念建立联系 整体观
中医药 动态观
辩证观
概念
系统论 现代医学 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医学”是系统论与医学在全新的技术背
景下的结合,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把人体作为一个完
整的系统加以研究。通过大规模提取各类生物信息,
深入研究基因组、蛋白组和代谢组等生物信息与环境
信息的相互作用,阐明发病机理,研究新的诊断和治
大黄300g 盐酸 黄连 素5g 黄芩 总甙
21g
取大黄150g与黄芩总甙和盐酸黄连素 粉碎成细粉;剩余大黄粉碎成 粗粉,以30%乙醇加热回流提 取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 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加 入大黄等细粉及辅料适量,混 匀,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 片,包糖衣,即得
黄连、黄 芩 (炒)、 大黄 等分
第一节:科研概论 第二节:中医药学的特点 第三节:中医药研究的特点 第四节 :中医药研究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研究形式分类
1.实验性研究 具有明确的研究目的,是完全在人
工控制条件进行观察研究客观事物。
2.观察性研究 对研究对象加以部分控制,进行有
目的、有准备的观察并对观察的资料数 据作出客观准确的记录。
河北省 药 品 检 验 所
安徽省 药 品 检 验 所
三、中医药科研的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1、传统方法 2、现代自然科学方法 3、现代社会科学方法 4、现代哲学、逻辑学方法 5、现代科技综合方法
四、中医药研究中的继承与创新
(一) 继承性 1.中医药理论与经验是在相对隔绝的环境
研究多采用小样本的观察法,对观察 结果按照中医药思维模式进行分析。
这类研究多为临床观察项目
3.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推动中医药的研 究与发展
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与现代相渗透、 相结合而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