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地位的变化——以富格尔家族为例
经济瓶颈引发的大混战——三十年战争

经济瓶颈引发的大混战——三十年战争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次大规模的欧洲国家混战,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全欧洲大战。
地理大发现100年之后,西欧经济受制于供需疲软,达到天花板,在技术革命和制度转型之前,西欧这块经济蛋糕难以继续增大。
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使西欧告别千篇一律的中世纪封建统治,形成了不同的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直接后果就是西欧各国的不均衡发展。
经济停滞和财富分配不均引发西欧各国争夺利益,终于爆发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是欧洲各国利益矛盾以及宗教纠纷激化的产物,名义上它是宗教战争的高潮,实质上宗教彻底成为战争的幌子,是一场最不纯粹的宗教战争。
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欧洲秩序,是西欧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此时正是明亡清兴时期,1618年努尔哈赤誓师伐明,1644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
与三十年战争的时间基本吻合,十分巧合。
一德意志五十年“冷战”与宗教改革一样,三十年战争起始于德意志内乱,战场也在德意志。
我们先来看看德意志的情况。
1政治胜利,而非宗教胜利16世纪下半叶,当英法等国忙着处理国内的宗教战争时,德意志并没有卷入其中。
1555年《奥格斯堡条约》,在德意志天主教和路德教之间换来了来之不易的停战,一直持续到1618年。
《奥格斯堡条约》的指导原则是“诸侯决定领土范围内的宗教信仰”,天主教诸侯可以将天主教教义强加到所有臣民身上,路德教诸侯也是如此。
按照宗教的不同,德意志分成了南北两部分:南部天主教,北部路德教,从此德意志不再可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紫色是路德教,灰色是天主教但是,与英格兰、苏格兰和尼德兰的宗教战争结局不同,《奥格斯堡条约》是宗教妥协,而不是政治妥协。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它是诸侯为巩固自身权利的维稳措施,对整个德意志和单个诸侯国的政治体制没有造成影响。
所以,这个条约谈不上是路德教的胜利,而是诸侯的胜利。
与加尔文教奋力向天主教和封建传统发起猛烈攻击不同,路德教“自甘堕落”地倒向诸侯怀抱,丧失活力。
(名师整理)历史九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习题精练获奖课件

(1)富格尔对国王的说话方式体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态度:强硬。
(2)这说明当时存在一种什么样的现象?
说明:以富格尔为代表的商人经济实力非常雄厚, 经济地位非常显赫,同时制约着王权,享有较高的 政治地位。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因为工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商人巨贾成为强化 王权需要的政治力量。
第13课 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了解中世纪晚期,农村垦殖运动的发展,分析欧洲庄园逐 渐衰落和瓦解的原因;能够概括租地农场的特点以及新的手 工业经营的特点。 2.通过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认识中世纪欧洲资 本主义的萌芽;了解中世纪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的出现及其 意义。 3.理解农村城市的社会阶级结构发生的变化,为欧洲向近代 社会过渡奠定了基础。
逐渐取代劳役地租,使农奴变成了人身自由的佃农,从 而引发了经济的变化。 (3)城市与王权结盟,促使王权加强,国家出现了不 与封土相联系的官吏;同时市民阶级参与政治,城市自 治和城市议会的发展,催生了议会制度的出现,从而引 发了政治的变化。 (4)随着城市的出现,产生了市民日常需要的世俗文 化和世俗教育,文化教育不再为教士所垄断,这为日后 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从而引发了文化的变 化。
3.影响: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 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__本__主__义_化_,开始改变中世纪欧 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二、新的社会阶层:富裕农民和市民阶级
1.农村中富裕农民:13、14世纪,富裕农民、骑士、 乡绅通过不断集中土地,以新的经营方式掌握了生产、 交换等环节,控制了乡村__行__政____事务,成为 ___农_村____中富有生气的阶级力量。 2.城市中的市民阶级 (1)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居民,享有新的 ___契__约___关系赋予的权利。 (2)政治权利的扩大:富商巨贾与贵族联姻或成为官 员,抬高自己的身份,成为强化_王__权_____需要的政治 力量。
八年级历史下册《商人的地位变了》教学设计 粤教版

《商人的地位变了》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把握商人的经营方式、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的变化和贵族走向没落情况以及农民角色的转变,理解手工工场的出现、工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国家的经济政策、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从中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社会变革的基本历史发展规律。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工业文明取代农耕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能不被淘汰。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使学生获得积极、合作的情感学习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早期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产生)。
教学难点:14-16世纪西欧国家一系列社会变革的背后是手工工场的形成和发展的推动,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社会的变革这一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四、教学设计
五、板书设计:
生产力变化决定生产关系变化
(农耕文明)手工作坊作坊主失地农民
手工工场富商雇佣工人(工业文明)(资产阶级)(工人阶级)。
第八章 资本富豪家族的兴衰666

第八章资本富豪家族的兴衰信贷这一工具能够带来什么,我们可以从奥格斯堡的一个著名商人家族的命运中看到:富格尔家族。
他们的历史开始于1367年。
当时,一个农民的儿子汉斯-富格尔,从勒希费尔德的格拉本村来到了奥格斯堡,在那里富格尔逐渐扩大了他的业务,后成为一个商人。
富格尔家族很快成为奥格斯堡的首富。
他的儿子雅格布·富格尔,把公司变成了一家商行,并在欧洲各地设立了分号:从俄罗斯的诺沃格罗德直至西班牙的塞维利亚,从伦敦直至那不勒斯。
而他的儿子雅格布,生活在1459年至1525年,使富格尔家族成为欧洲的一种政治势力。
他的方法就是把商务和金融结合在一起;让钱为他效力,钱变成了资本。
雅格布26岁时来到因斯布鲁克。
当时在提罗尔首府的统治者是公爵西格蒙德·封·哈布斯堡,他有个外号是“钱币富有者”。
雅格布-富格尔巧妙并无情地利用了西格蒙德的弱点,借给公爵很多钱,作为担保把提罗尔银矿的开采权作为抵押。
由于西格蒙德无法偿还债务,所以这个银币来源,也就落入富格尔的手中。
后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使提罗尔和奥地利实行了统一,并让儿子菲利普和西班牙王室的继承人约翰娜联姻,从而哈布斯堡就成了欧洲最强大的统治者家族了——而在这个兴起的过程中,富格尔就是它的付款人和业务伙伴。
最后,马克西米利安于1508年被选为德意志皇帝。
马克西米利安更需要钱,需要量决不亚于他的表哥西格蒙德。
从1487年到1494年,富格尔向哈布斯堡家族提供了62万古尔登的支持,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
一方面,富格尔同需要钱的君王们打交道,另一方面,他又和想与对自己财富保密的富人们保持往来。
而他的同欧洲各国都有联系的商行,又有可能使这两方面获得利益。
那些想遮掩自己财富的顾客,如布利克森主教,在这种关系中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因为不必担心他们会把钱取出去。
富格尔这个银行家和商人就可以利用这些资金长期做生意。
雅格布·富格尔使这种业务具有莫大的权势。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人教八年级下全册教案集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第一课时工厂从这里发展而来●课程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比较图文资料,了解手工工场的生产情况,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促使西欧工商业的兴起。
2.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开始向工业文明时代过渡。
3. 尝试收集有关西欧与中国手工工场的某方面事例,分析说明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资料说出手工工场与手工作坊的不同,手工工场的特点及其作用;能说出工商业兴起后出现的新阶层及其他们产生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历史性的判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读第五单元的单元篇章页,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派代表汇报小组合作中在单元篇章页的文字和图片中发现的信息。
如:左图为新航路开辟时正在海上航行的一艘帆船,右上图为中国清朝的乾隆皇帝,右下图为拿破仑骑在战马上的英姿。
教师再提纲挈领地从全球的视野整体把握14~18世纪是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兴起于欧洲,包括物质文明的“工商业的兴起”、精神文明的“冲破思想的牢笼”、“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政治文明的“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中国在农耕文明的轨道上运行,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面临巨大的挑战。
教师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课课题“我们上学期学习了人类社会的前两个历史阶段,是哪两个阶段?”(人类社会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代、农耕文明时代。
到14世纪,首先从西欧开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时代的探索阶段。
这种探索是从工商业的兴起开始的)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二、手工作坊向手工工场的转变●比一比:1、手工作坊主自己纺线织布,家里人帮忙;人手不够的时候,还会收一名学徒,或者请两名妇女来帮忙。
商人的地位变了

平民—巨商
2、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分为哪几个阶层?
平民、商人、贵族
3、你是否赞成两个女儿对待金钱的态度?为什么?
生回答
新课过程:
一、商人地位的变化
师:高老头的社会地位从平民变成了巨商,也就是商人,那么在十六世纪西欧的商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富商福格尔的故事。
重难点突破:
小组探究法、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期目标
情景导入:
《高老头》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描述的是一个出身寒微的老头在年轻时以贩卖挂画为业,后来当上了供应军队粮食的承包商而发了大财。他疼爱两个女儿,让他们打扮得珠光宝气、花枝招展,最后以价值巨万的陪嫁把她们嫁到了贵族子弟,使面粉商的女儿成了伯爵夫人,然而两个女儿挥金如土,像吸血鬼似的榨取父亲的钱财,当老头一贫如洗的时候,她们再也不许父亲登门,使他贫困地死在一间破烂的小阁楼上,甚至连葬礼都不参加。据此讨论问题,导入新课。
十六世纪,欧洲有个富商叫富格尔,看一个书上关于他的介绍。(图片)这是一个真实的画面,这幅画完成于1516年,富格尔就站在他的帐房先生面前,他的后面的橱子上写着很多城市的名字,这些都是富格尔家开有银行分号的地方,其中有罗马、里斯本等,他还有其他的生意,像矿山、工厂、农场等,旁边是一封富格尔写给国王的信,看完材料后,咱们来探讨一下:富格尔的身份当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业。
三、农民的变化
师:那么最广大的农民,在工商业中,又何去何从呢?
生:回答
师: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沦为雇佣工人。这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在英国历史上,
有非常著名的“圈地运动”呢绒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羊毛作原料,当贵族们原有的土地无法满足扩大的市场需求时,很多的贵族就把原来租种他们土地的农民赶走,把土地圈占起来,有些甚至把整个村庄和附近的土地都圈起来,变成养羊的牧场,从15世纪70年代到18世纪,差不多,全国一半以上的土地都变成了牧场,这就是圈地运动,也是羊吃人的一场运动。而另一方面,这些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了流浪者,很多进入城市沦为雇佣工人,成为城市无产者。下面这两首诗歌反映了工人和资本家截然不同的生活状况,雇佣工人受到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不堪,而商人,也就是早期的资本家,他们的社会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实力强大,这种反差也为工人阶级进行革命奠定了基础。
商人的地位变了

商人的地位变了本课特色:1.重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以探究活动教学为主,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即“重过程方法,不重传授结论”,整个教学过程经历了学生观察、比较思考、文字表述、比较项目的归纳、概括性表述等学习过程;教师始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这就是“重过程方法,不重传授结论”。
2.显人文特色。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商人富格尔角色的扮演和情景假设的设计突出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的理念,关注对学生的探究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达双赢目的。
教学过程设计环环相扣,以致能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又能提高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课标理解:4-3 列举这一时期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
“列举”是对学生的第一层次要求即识记层次,也就是要知道本课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富格尔和伊丽莎白女王。
“说明”是对学生的第二层次要求即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探究来整理、归纳出他们对商人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分析富格尔家族来说明商人地位的提高,培养分析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了解伊丽莎白女王的利商政策,理解利商政策的影响;了解贵族没落的情况;了解西欧新的社会阶级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的扮演,情景的假设,材料的分析,表格的填写,阅读卡的朗诵, 歌谣的感悟来理解社会阶层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角色扮演和情景假设中体会商人地位的变化。
通过对知识的概括这个过程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社会阶层的变化:商人、贵族、农民。
难点:理解发生这些社会阶层变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情景教学法,探究活动法,利用案例材料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面对新的情景,进行历史性的判断。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本课采取版块的形式,以三大版块贯穿全课。
第一版块是:寻变。
也就是寻找变化,通过情景教学和探究活动的方法发现商人、贵族和农民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商人的地位变了

贵族的变化
贵族虽仍
没
然享有特权,
落
但在经济上却
贵
陷入困境之中,
族
开始走向没落。
当时的贵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始走向没落; 一些贵族开始经营工商业。
织布女工
看书 回答
那个时期的农民又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手工工场 的雇佣工人,形成又一个新的社会 阶层——早期工人阶级。
工人说:
商人说:
商人地位变化的原因:工场手工业 和商业的发展使得他们的经济实力壮大。
商人地位变化的结果:他们中的富 商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早期的 资产阶级。
温故知新
O手工工场的出现给人类社会带来 哪些方面的变化?
手工工场的出现,不仅改善了 人们的生活,促进了贸易的发展, 还促使整个社会的阶级、阶级结 构等发生了变化。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人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
不堪。这种强烈的反差为工 人阶级进行革命奠定了基础 。
小结:
工厂从 这里发 展而来:
生产力 的变化
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富格尔家以何为生? 以手工作坊生产亚麻织品为生。
材料二:
儿子约翰内斯继承了父亲的作坊,并将 之规模扩大经营,他只负责组织生产和销售, 成为一个亚麻织物贩子。 富格尔家族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他们具有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的双重身份。
材料三:
家族第三代安德雷斯买到了一个贵族封号,结 下了一门门当户对的婚姻并推出商界。家族事业由 其弟雅各布继续推动。他在羊毛纺织和亚麻纺织之 外又增加了棉纺织业,在威尼斯购买原料,运回奥 格斯堡自己的工场加工制度,另外还从事丝绸、皮 货、西班牙柠檬、武器、弹药等多种贸易。雅各布 富格尔,被称为富格尔金融帝国的缔造者,欧洲多 位国王的债权人,名副其实的当时世界首富。
商人的地位变了
——以富格尔家族为例
百年首富
2012年得世界首富——微 软总裁比尔· 盖茨
16世纪的世界首富—— 德国人雅各布· 富格尔
材料一:
14世纪中期在德国南部的奥格斯堡乡村有一位 普通的叫约翰内斯 富格尔的亚麻纺织工,经过大半 辈子的辛苦积累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亚麻纺织作坊 。他必须从离家很远的市场上买来亚麻原材料,自 己纺线织布,再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工作辛苦,忙 的时候家里人都要帮忙。
材料七: 17世纪下半期,德国的商品经济和商业资本得到 较大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手工工场手工业开始出现, 于是重商主义在德国兴起。出现许多经济学家,他们 认为金银货币是真正的社会财富,商业是利润和财富 的源泉。 材料八: 1781年,在奥地利,在约瑟夫二世的主持下进行 改革,他下令奖励工商业,实行保护关税,成立国家 工场,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因为工商业发 展可以带来更多的税收。
材料六:
同一时期,德国的农民们在工商业兴起 的浪潮中被淹没。失去土地的他们涌入富格 尔的各种工场,成为工人。他们的生活是悲 惨的:他们一无所有,他们睡在装满稻草的 麻袋上,吃的是稀稀菜汤上飘着零星的面包 ,喝的是来自最近的水,哪怕是被污染的水 ,这些使他们的抵抗力很差。医疗对他们来 说太奢侈太遥远。 农民阶级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们的生活 状况如何? 破产的农民成为雇佣工人,成为早期工人 阶级。
富格尔家族的经济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经济实力大大提高,超过王公贵族。
材料四:
家族第四代雅各布·富格 尔第二利用家族的财富将银行 开到了罗马、克拉科夫、里斯 本等,还贷款给了哈布斯堡王 朝菲利普二世以维持帝国花销。 至1562年,单是以前贷款的利 息就必须支付143万杜卡特, 占该年预算1/4以上。在无力 偿还巨额贷款后,王室采取了 极端的办法——宣布财政破产。
பைடு நூலகம்
以富格尔为代表的商人的经济地位上升时, 王室贵族们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贵族开始走向没落。
材料五:(角色扮演)
富格尔在给国王的信中写道: 你应该记住,没有我的帮助你是不可能豋 位的,对此,我可以向你出示你的宫廷所立下 的一切文字证据。现在希望你弥补我的损失, 把借款连带利息立即付还。 富格尔当时的口吻应该是怎样的?反映了 商人哪方面的地位发生变化? 强硬的口吻。说明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了。
思考:联系上述材料及教材,说明商人地 位提高的原因是什么? 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思考: 富格尔家族的发展史反应了哪些变化?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角度回答)为什么会 有产生这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