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实验报告_4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1、引言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刺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
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这里的噪音不仅是指纯音信号出现时的其他噪音而言的, 如果把噪音除外, 人类个体所测定的感受性及主观态度就可以被分开。
理想的信号检测是既不漏报也不虚报, 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将损失尽可能降到最小。
提高信号检测的能力就意味着要提高信号检测的正确率, 使结果更为可靠, 减少盲目性(何立国,2001), 而观察者是否报告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个是信号出现的概率P(SN), 一个是对观察者回答的奖惩程度(朱滢, 2000)。
被试反应“有”,或者“无”,这个反应标准的选择由很多因素(如感受性、利益得失、动机、态度、情绪、意志等)决定。
这个反应标准就是阈限,,而不是感觉本身的东西,它包括两个独立指标:一个是反应偏向,可用似然比值(β)或报告标准(C)来表示,它包括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另一个是辨别力指标(d’),表示感知能力(王志毅, 2003)。
有无法是信号检测论测定阈限的基本方法。
主要步骤为,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予以口头报告,被试只做“有”或“无”的简单反应。
被试的可能反应类型有四种:(1)刺激出现并报告“有”, 这种反应被称为“击中”(hit);(2)刺激出现并报告“无”, 这种反应被称为“漏报”(miss);(3)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有”, 这种反应被称为“虚惊”(false alarm);(4)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无”, 这种反应被称为“正确拒斥”(correct rejection)。
信号检测论用似然比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 选用辨别力指标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 β值大小决定被试的决策是偏向于严格还是偏向于宽松。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本科学生一名, 20岁, 女生。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信号检测理论是指在一个存在噪声的通信信道中,如何有效地识别出发送方发送的信息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存在噪声的干扰,接收到的信号可能会失真、变形或者降低信噪比。
因此,需要一些技术和方法保证信号能够正确地被接收、识别和解码。
信号检测论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误差概率。
误差概率是指在接收到某一信号时,出现把该信号误判为其他信号或者无信号的概率。
误差概率越小,说明系统的可靠性越高,通信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因此,信号检测论的研究重点在于如何减小误差概率,提高接收功率和提高信噪比。
在信号检测论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贝叶斯准则,将接收到的信号分为两个类别,即有信号和无信号。
通过对信号进行分类,可以选择合适的信噪比阈值和决策规则,从而实现对信号的检测识别和分析。
而对于信道来说,信号的检测主要包含三个步骤:检测、识别和解码。
其中,检测过程是将接收的信号与已知信号进行比较,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来自已知信号源;识别过程是确定该信号属于哪一个已知信号源;解码过程是利用已知信号的编码解码规则将信号还原成原始信息。
信号检测论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检测器。
检测器的设计需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具体特点和要求,包括信道模型、噪声类型、带宽、功率等因素。
常用的检测器有信号幅度门限检测器、异相比较器、最大后验概率检测器等。
此外,信号检测论的优化方法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其中包括最小误差率检测、最小平均检测时间、最小平均检测代价等。
这些优化方法可以提高检测器的性能,并且可以适应不同的信道条件和通信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
例如,利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可以检测医学图像中的异常区域,计算机视觉中的物体识别等。
在通信领域,利用信号检测论的方法可以提高无线局域网中的信号传输速率、提高卫星通信中的信号接收容限等。
总之,信号检测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关注信号传播和噪声干扰的影响,还考虑了检测器设计和优化方法,以及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
信号检测论

信号检测论1 引言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 把它运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信号检测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此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示,这是它优于古典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地方。
信号检测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其中,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因为评价法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做出判断,还要求被试按规定的等级做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
在信号检测论中,根据击中率与虚报率可以绘制ROC曲线,又称操作特征曲线、等感受性曲线,是以虚报率为横坐标,以击中率为纵坐标,可以形象的看出随着标准的变化,击中率与虚报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的情景。
本次实验使用的是有无法,目的是检验当呈现信号和噪音的先验概率发生变化时,对被试的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是否都有影响,并学习绘制ROC曲线。
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女生一名,年龄20岁。
2.2 仪器两套数字卡片(SN和N),各100张,卡片正面写有1或2位的数字。
二个数字总体分布见表1。
表1 数字分布表A(N)B(SN)数字 f 数字 f20 1 24 119 1 23 118 3 22 317 6 21 616 12 20 1215 17 19 1714 20 18 2013 17 17 1712 12 16 1211 6 15 610 3 14 39 1 13 18 1 12 1n 100 100平均数14 18标准差 2 22.3 程序⑴确定五种SN呈现的先验概率,分别是10%、30%、50%、70%、90%,为了消除顺序效应。
⑵以先验概率为10%的实验为例,主试将100张SN洗匀,顺次抽取5张,再将总体N洗匀,顺次抽45张,组成50张的样本,最后将这50张样本洗匀即可。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报告作者:韦琳廖倩黄彬芯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19期1 前言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心理物理法,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
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
常以SN(信号加噪音)表示信号,以N表示噪音[1]。
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在信号检测论中,噪音就是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
信号检测论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它将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分离,使实验者可以用一些方法测量反应的倾向性,并使测得的被试的辨别力不受反应倾向性的影响。
通过信号检测论可以排除主观标准设定的变动,求得感觉系统对某一强度刺激的感受性,信号检测论多选用辨别力指标d’来作为反映客观感受性的指标;用似然比β或报告标准C来对反应倾向进行衡量[2]。
信号检测论增进人们对于阈限的理解以及提供传统和现代心里物理学整合的可能性。
2 方法2.1 被试大二学生,女,20岁。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本实验采用成都中医药大学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实验程序,根据给定的各种文字或图形材料定义实验参数。
2.3 实验程序进入实验操作后在“信号+噪音数量”后面选择信号与噪音的总数量为80,在“先验概率P (SN)”中定义信号呈现的先验概率,本实验中,先验概率依次为0.1,0.3,0.5,0.7,0.9。
选择“提取图片”按钮,之后再预览图片,然后单击“保存图片”按钮,保存图片材料。
准备进行正式实验。
以0.5先验概率为例,主试选择主界面“正式实验”菜单中,选择“给定图形材料”。
被试开始进行实验,屏幕出现指导语:下面是一个测验你的辨别能力的实验。
实验开始时,首先在屏幕中心一次呈现一系列的图片材料,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材料,呈现完这些材料之后,计算机将呈现两倍数量的图片,其中部分是刚才呈现过的,并要求你判断哪一个呈现过,哪一个没有呈现过。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姓名(上海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上海,201418)摘要本实验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个基础实验程序——有无法,考察两名被试在不同的先定概率的情况下,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的大小。
实验发现:(1)信号检测论是一种心理学实验常用的有效研究方法;(2)击中率和虚报率会随着先定概率的提高而增加;(3)被试对声音频率的辨别力和判断标准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辨别力;判定标准1 导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信息论的重要分支领域,由美国心理学家坦纳(W. P. Tanner)和斯威茨(J. A. Swets)应用于知觉研究。
信号检测论与心理物理学均认为,物理刺激所引发的心理感受是一个正态连续变量。
两者的区别在于: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阈限概念假设了一种理想状态,其中刺激出现时是完全纯净的,个体对刺激的知觉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信号检测论认为,信号总是在噪音的伴随下出现的,因此对信号刺激的知觉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各种噪音的干扰。
一切影响到信号侦测的背景都是噪音,它可能由内部自发的神经活动所引起,也可能由外部的实验处理或环境变化所导致。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中最基本的两个概念。
在心理学领域,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而噪音就是信号所伴随着的背景。
信号检测论假定,噪音总是存在于系统之中,无法消除——无论这个系统是一个收音机,还是人的神经系统。
信号检测论有三个基础的实验程序: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注释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口头报告。
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但判断的条件概率一般只用击中的条件概率和虚报的条件概率,因为其他的两个是这两个条件概率的互补。
信号伴随噪音和单独出现噪音,这两种情况下,分别可以在心理感受量值上形成两个分布:信号加噪音分布和噪音分布,前者也常常简称为信号分布。
由于信号总是叠加在噪音背景之上,因此总体上信号分别总是比噪音分布的心理感受更强些。
信号检测论实验报告

连续标题:信号检测论下先验概率信号检测论下先验概率对被试判定标准的影响王文博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摘要本实验方法是信号检测论--有无法,目的在于考察不同先验概率对被试的影响和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实验被试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本科二年级学生一名,实验要求被试在不同先验概率下进行重量类型信号噪音的判别,信号出现的先验概率次序依次为50%、20%、80%,并计算被试在不同情况下辨别力指标d’和判定标准β,绘制ROC曲线,通过ROC 曲线测出被试对信号和噪音的辨别能力。
结果显示,信号(SN)的先验概率越大,被试的判断标准β也越随之变松;同时被试辨别力d’也受到先验概率的影响。
信号检测论下先验概率对被试判定标准的影响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先验概率(Prior probability)是指根据以往经验和分析得到的概率,如全概率公式,它往往作为"由因求果"问题中的"因"出现,在本实验中即为给定的信号出现概率。
实验用两个不同重量的刺激作为“信号”和“噪声”随机呈现。
根据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计算辨别力d’和判定标准β并绘制操被试操作特性曲线即ROC曲线。
研究假设被试的判断标准和辨别力会受到先验概率的影响,先验概率越大,判断标准越松。
方法被试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大二本科生一名,对重量有清楚的感受,辨别能力正常。
仪器JGW—E型心理试验台,重量阈标称物,记录纸。
流程准备:主试了解操作流程之后,在JGW—E型心理试验台中进入实验目录界面首页,由键盘输入“29”,选中信号检测法实验图标进入实验参数选择界面。
把104克、108克和112克的重量分别和100克的重量比较10次,选出一个10次比较重7次或8次觉得比100克重的重量作为信号刺激,100克重量作为噪音。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一、引言在通信系统中,我们用信号(signal)来表示信息(information)。
通常,信息是通过改变或调制载波(carrier)传输的。
但是,我们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如噪声,多路径传输等,这些干扰会影响信号的质量以及传输距离。
那么如何检测信号的存在以及信号质量如何呢?这就需要我们使用信号检测技术。
二、信号检测基础信号检测技术基础是通过检测入射信号的信噪比来判断信号的存在和质量。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SNR=信号功率/噪声功率SNR决定了信号的可靠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信号检测技术来判断信号是否存在、信号功率大小以及信号质量(即SNR)。
三、基于能量检测的信号检测能量检测技术是一种用时间域上信号能量来判断信号存在的技术。
能量检测通常适用于低信噪比条件下对无调制信号进行检测。
基于能量检测的信号检测步骤如下:(1)接收信号并加以采样;(2)计算每个采样值平方的和,即信号的能量;(3)计算一个阈值,该阈值与预先规定的信号能量阈值相比较。
如果信号能量大于该阈值,则认为信号存在;如果信号能量小于该阈值,则认为信号不存在。
该阈值的计算依赖于信噪比和误警概率等参数,常用的阈值有固定门限和自适应门限。
能量检测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实现,能够适应不同信号类型和传输环境等方面的条件,不需要事先对信号进行分析和解调。
缺点是:对信噪比要求较高,且只适用于一些特定场合。
四、基于相关检测的信号检测相关检测技术是一种利用信号与已知基准信号相关性的技术。
基于相关检测的信号检测步骤如下:五、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号检测卡尔曼滤波是一种最优估计的方法,适用于线性系统的滤波和预测问题。
卡尔曼滤波具有非常好的性能,在噪声条件下对信号进行预测和滤波。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信号检测步骤如下:(1)接收信号并加以采样;(2)利用卡尔曼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获得信号的预测值;(3)将预测值与门限比较,如果预测值大于门限,则认为信号存在;如果预测值小于门限,则认为信号不存在。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张羽(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临汾 041000 )摘要:本实验的目的在于:(1)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的指标d'、β、C;(2)学习绘制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用途;(3)了解信号的先定概率对再认回忆的影响。
实验结果:该被试的ROC曲线在标准曲线的下面,说明被试的感受性判断力非常不好。
关键词:有无法1引言信号检测论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在心理学领域中,由于人的感官以及中枢分析综合过程可以看做一个信息处理系统,这样我们就可以用信号检测论中的一些概念和方法来进行研究。
信号检测论有两个重要的指标:一个表示辨别的水平,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因素的影响,通常用辨别力d'=Z击中—Z虚惊;另一个是表示反应偏向的指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中的似然比值β,β=O击中/O虚惊,一种是报告标准C=[(I2-I1)/ d']*Z正确拒斥+I1,。
信号检测论可以用于再认的记忆研究。
在应用信号检测论的再认实验中,将新(未见过的)、旧(已经见过的)刺激分别视为噪音和信号,则d'的值低表示被试对新、旧不易鉴别;β或C之高表示被试对新旧侧击判断标准松,反之,表示判断标准严。
2方法2.1被试山西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心理系1002班全体成员,男10人,女38人。
2.2实验材料及仪器2.2.1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
2.2.2 材料:4种频率声音:1000Hz、1005Hz、1010Hz和1015Hz。
2.3实验程序2.3.1双击桌面“心仪心理实验平台”图标,弹出登录窗口。
对首次登录者请先注册用户;对已做过实验者用已有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双击“电脑实验”,打开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主界面。
选中左侧实验列表中的“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右边呈现实验说明。
单击“进入实验”弹出“指导语”窗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检测论(有无法)梁振宇2014级心理学2班 2014704217摘要本实验选取了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2014级心理学2 班的一名女生作为被试,运用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测量被试在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的大小,并绘制出ROC曲线,检验信号检测论的先定概率发生变化时,被试的击中率、虚报率、辨别力指数和判断标准是否受其影响。
结果发现:(1)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辨别力指数变化较大,判断标准变化不大;(2)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基本稳定。
关键词信号检测论有无法先定概率判断标准β 辨别力指数d‘Roc曲线1、引言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简称SDT),是一种心理物理法,是关于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如何作出决定的理论。
它是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P.Tanner和J.A.Swets把它运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里物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客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有两个独立指标:一是感觉辨别力指标(d‘=Z击中—Z虚报)表示感知能力,又称感觉敏感性;另一个是反应偏向,可用判断标准(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来表示,它包括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
信号和噪音是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概念。
信号检测论实验一般是在信号和背景分不清的条件下进行,对信号检测起干扰作用的背景称为“噪音”。
主试呈现的刺激,有时只呈现“噪音”刺激(以N表示);有时在信号刺激呈现的同时呈现噪音刺激(以SN表示),让被试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
在呈现刺激之前,主试告诉被试刺激N和SN各自出现的概率,这个概率称为先定概率,同时对被试说明判定结果的奖惩办法。
每次实验呈现的无论是N还是SN,都是随机安排的。
主试在呈现刺激之前要给被是一个预备信号。
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有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
击中,是当信号出现时(SN),被告报告为“有”,这称为击中,以Y/SN表示。
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击中的条件概率,以P(Y/SN)表示。
虚报,是当只有噪音出现时(N),被试报告“有”,这称为虚报。
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虚报条件概率,以P(Y/N)表示。
漏报,是当信号出现时(N),被试报告“无”,这称为漏报,以n/SN表示。
这种判定的概率被称为漏报条件概率,以P(n/SN)表示。
正确否定,是当噪音出现时(SN),被试报告“无”。
这个判定的概率被称为正确否定概率。
用三线表表示如下:反应Y n刺激信号SN f1f2噪音N f3f4三线表中:f 1为击中次数,f 2为漏报次数,f 3为虚报次数,f4为正确否定次数,击中概率P(Y/SN)=f 1/(f 1+f 2),虚报概率P(Y/N)=f 3/(f 3+ f4)。
主试通过改变先定概率P (SN)和P(N),改变判定结果的奖惩方法以及改变指导语等来改变被试采用的判断标准β=击中率的纵坐标/虚报率的纵坐标,而辨别力指数d‘=Z击中—Z虚报,则不受情绪、动机等影响。
显然被试会由于主试改变先定概率等因素,而采取不同态度,即判断标准,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β>1被试掌握的标准较严,β=1说明被试掌握的标准不严不松,β<1说明被试掌握的标准较松),d‘越大表示敏感性越高,d‘越小,表示敏感性越低。
信号检测论有三种方法:有无法、评价法和迫选法。
有无法的基本程序是当主试呈现刺激后,让被试判定所呈现的刺激中有无信号,并给予口头报告,被试的反应很简单。
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断的四种结果:击中、虚报、漏报和正确否定,但判断的条件概率一般只用击中的条件概率和虚报的条件概率,因为其他的两个是这两个条件概率的互补。
ROC曲线——操作者特征曲线,又叫做等感受性曲线,以虚报率为横坐标,击中率为纵坐标绘出。
ROC曲线的曲率代表着被试对信号的感受性以及他(她)的反应指标。
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时,ROC曲线向左边弯得更高;当信号变弱,ROC曲线就向45度对角线靠拢。
换句话说,即ROC曲线的曲率是由信号强度来决定的,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它是由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共同决定的。
前人对应用信号检测论的研究有很多,但我们现在的目的是通过重量鉴别,学习信号检测论实验的有无法。
2、实验方法2.1 被试被试是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14级心理学(师范)2班一名女生,年龄19,智力正常,身体健康。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EPT512ZH重量鉴别器中的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显示屏挡板一个2.3 实验方法主试把104克,108克和112克分别让被试和100克比较10次,总共30次,选出一个在10次比较中7次或8次觉得比100克重的作为信号刺激,最后选定了108克。
100克作为噪音。
主试按以下三种不同的SN和N出现的先定概率安排实验顺序如下:顺序(1)(2)(3)先定概率P(SN) 20 50 80P(N) 80 50 20每种先定概率做100次(分两轮,每轮50次),主试做好实验记录。
每50次实验开始之前,主试先让被试熟悉以下信号刺激(SN)和噪音刺激(N)的区别,同时告诉被试这50次中信号出现的概率和噪音出现的概率。
接着开始实验,主试给被试冲量刺激。
举例:记录表中第一大列0.50概率。
第一次主试呈现刺激,被试回答“信号”,则主试记录“+”,第二次呈现信号,被试回答“噪音”,则主试记录“—”,第三次呈现噪音,被试回答“噪音”。
则记录“—”,第四次呈现噪音,被试回答“信号”,则记录“+”。
第五次呈现信号,回答“噪音”则记录“—”。
总之,主试按随机原则呈现信号和噪音,只要信号呈现满足先定概率即刻。
每做完50次,休息3分钟,然后告诉被试下面要做实验的先定概率及让其熟悉信号和噪音。
再按上述方法测试,直到做完300次为止。
两次呈现刺激时间间隔应大于3秒。
被试用优势手绕过迷宫的挡板接受刺激,被试提举重量时,提的高低,快慢要前后一致,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啊办稿“信号”和“噪音”。
2.4 数据处理采用Excel数据分析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通过查P-Z-O转换表找出相应的数值计算出判断标准β和辨别力指数d’3、结果分析3.1三种先定概率的实验结先定概率(0.2)报告(Y)报告(n)SN 17 3N 28 52表1先定概率P(SN)为0.2的实验结果先定概率(0.5)报告(Y)报告(n)SN 40 10N 18 32表2先定概率P(SN)为0.5的实验结果先定概率(0.8)报告(Y)报告(n)SN 69 11N 8 12表3先定概率P(SN)为0.8的实验结果先定概率P(Y/SN)P(Y/N)0.20 0.85 0.350.50 0.80 0.360.80 0.86 0.40表4 不同先定概率P(SN)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3.2不同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β根据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查找P-Z-O转换表,计算出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如下表先定概率P(SN) 0.20 0.50 0.80P Z O P Z O P Z O Y/SN 0.85 1.036 0.233 0.80 0.841 0.280 0.86 1.08 0.223Y/N 0.35 -0.385 0.371 0.36 -0.358 0.374 0.40 -0.253 0.386dˊ0.651 0.483 0.827β0.628 0.749 0.578表5 不同先定概率下的辨别力指数d‘和判断标准β3.3 根据不同先定概率下的击中率和虚报率绘制ROC曲线4、讨论当信号本身的强度很大时,它容易被觉察,因此ROC曲线向左弯得更高;当信号变弱时,ROC曲线就向45度对角线靠拢。
换句话说,即ROC曲线的曲率是有信号强度决定的,与被试的判断标准无关。
当然,信号增强也保证了信号能更多地被觉察,因此,ROC曲线的曲率是有由被试的感受性和信号强度所共同决定的。
根据数据得到的ROC曲线离对角线(辨别力指数d’=0)较近,说明被试的感受性较低。
每一个人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不会影响判断标准。
我们知道影响被试判断标准的因素主要有信号出现的概率P(SN)(先定概率)和对被试的奖惩方法,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SN的先定概率。
当先定概率低时,被试不轻易回答有信号,表明被试的判断标准高。
当先定概率高时,被试倾向于回多说信号,表明被试的判断标准低。
换句话说,即当信号不经常出现时,被试获得很强的感觉才说有信号;而当信号频频发生时,被试获得轻微的感觉就说有信号了。
但是当几轮实验中,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先定概率不同时,被试的辨别力指数dˊ并不稳定,发生较大的变化,说明结果并不符合理论上应为随着先定概率增大,判断标准减小。
说明本组实验不够严谨,实验过程误差控制没做好,没有有效验正经典实验。
被试的客观感受性较大,被试的判断标准严松不一判断标准的变化是由于被试的不同预期产生的,与信号无光。
5、结论(1)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辨别力指数变化较大,判断标准变化不大。
(2)当先定概率增加时,被试的击中率和虚报率基本稳定。
6、参考文献朱滢(2014).《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金圣才(2007).《实验心理学》笔记和习题讲解.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