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重庆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重庆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高2025届高二(下)期末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试卷自行保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K 39−−−−。

一、单项选择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不同的泡茶方法会对茶味产生影响,热水泡茶中涉及萃取、分液过程B. 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上抗旱保水、改良土壤C. 华为Mate60手机高清镜头中使用的COC /COP (环状聚烯烃)是高分子化合物,也是混合物D. 狼毫毛笔是我国古代绘画常用的一种毛笔,其笔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答案】A【解析】【详解】A .热水泡茶主要涉及茶叶中一些营养物质溶解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茶叶中的可溶性物质在热水的作用下溶解到茶汤中的过程,而不涉及萃取和分液操作,故A 错误;B .高吸水性树脂,也称为保水剂,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化合物具有溶胀比大、吸水速度快、保水能力强、释水性能好、供水时期长等特性,所以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上抗旱保水、改良土壤,故B 正确;C .环状聚烯烃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由于聚合度n 值为不确定值,所以环状聚烯烃是没有固定熔点的混合物,故C 正确;D .毛笔笔头的主要成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故D 正确;故选A 。

2. 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A. 键角:234H O NH CH >>B. 第一电离能:N O C >>C. 共价键的极性:O H −N H >−F H >−D. 熔点:2SiO >白磷NaI NaBr >>【答案】B【解析】【详解】A .甲烷分子、氨分子、水分子中碳原子、氮原子、氧原子的孤对电子对数分别为0、1、2,孤对电子对数越多,对成键电子对的斥力越大,键角越小,则键角的大小顺序为432CH >NH >H O ,故A 错误;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原子的2p 轨道为稳定的半充满结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 >O >C ,故B 正确;C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与氢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极性越强,元素电负性的大小顺序为F >O >N ,则共价键的极性强弱顺序为F —H >O —H >N —H ,故C 错误;D .一般情况下,分子晶体的熔点最低,则四种晶体中,白磷的熔点最低,且碘离子的离子半径大于溴离子,溴化钠中的离子键强于碘化钠,熔点高于碘化钠,故D 错误;故选B 。

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卷分析

莱钢高中高二化学期末检测试题试卷分析高二化学备课组一、试题结构及其特点1、试题总体评价:全卷满分100分,分Ⅰ、Ⅱ卷,客观试题题44分,主观性试题56分。

试题共23道题,第Ⅰ卷18个小题,全部为单选题,共44分,第Ⅱ卷为填空、计算等共5个学科内综合题,共56分。

试题以高二学生应该掌握的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溶液的pH计算的主干知识为命题的载体,灵活的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

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的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操作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化学计算的能力等。

试卷知识面分布很广,试题注重对双基的考查,试卷题量适中。

2、试题特点①覆盖面广:试题考察内容涵盖了化学反应原理及必修内容,覆盖面广,考察全面。

②、综合度较高,区分较大。

该试题对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较高要求,试题针对高二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抽查全校181份化学试卷,其中,及格线60分以上人员为78人,莱芜化学有效线为58分。

③、题量较大本套试题共23个题,其中涉及到计算的有7个题之多,其中第20大题的2个计算题,很多学生因计算能力较差而失分,也可导致部分题目无时间去做,或部分题目考虑不全。

④、能体现新课改要求新课改要求学生能自己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概括、自主完善知识体系,并能和是常生产生活相结合,所以在本套试题中,有许多能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题目,如一大题的2、4小题、19题,实验题等。

⑤、突出主干知识本册选修中的三大章内容在本套试题中得到突出地体现。

如化学平衡、离子反应、盐的水解和弱电解质的电离等。

二、学生答卷分析1.教学成效:⑴、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

⑵、有些学生对图象图表的分析能力较强。

⑶、有些学生掌握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

⑷、有些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比较透彻。

2.存在问题:⑴学生化学学习基础较薄弱,对化学概念、原理的理解不深、不透;化学用语的含义和书写较差。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2020年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评析高二化学备课组一、试题评价及试卷结构1.试题评价:本次试卷采用联考的形式,以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和选修五为考试内容。

主要内容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原电池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内容。

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及综合分析能力。

本卷的立意和题型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试卷注重对双基的考查,同时也注重对能力的考查。

具体表现在:①试题的优点:能从考察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出发,涉及了高中化学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和选修五大部分内容,对基本知识的考察侧重点突出,难易恰当,深广度适中,学生成绩有梯度,整体呈正态分布,基本实现了新课标对教与学的评价目标。

②试题的不足: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考察,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较少,特别实验考查和题量偏少。

③命题原则: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业评价要在试题中实现,试题要发挥对教与学的指导评价作用。

2.试卷结构试题共21道化学题,满分100分,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只有两部分,选择题共16题小题,均为单选题,总计48分,非选择题部分,只有填空题总计52分。

试卷检测时间90分钟,题量比较适中,从试题内容来看,试卷中等难度题所占比例约占分值的28%,容易题约占72%,试卷难度:中等偏下。

试卷区分度:较好。

3、全校学生成绩分析结果:及格率31.7%,优秀率5.75%、平均分:48.4分,最高分87分,最低分0分。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以抽取本校80份试卷进行分析:1、选择题答题情况分析(抽样80人)选择题答题最高分满48分,最低分0分。

从上表可看出失分较多的是第5、8、9、14、15五个题目。

从选择题的1、2、7、11、12、16、的得分率看,学生总体上对高二学段中的基本概念、化学用语掌握的此较好,但对化学用语中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仍没有到位。

从5、9、12、13的得分率看学生对实验操作的一些具体细节掌握远未到位。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

高二化学试卷分析一、抽样数二、难度系数1、每一小题难度系数①Ⅰ卷选择题②Ⅱ卷非选择题2、整体难度系数:0.823、试卷的整体难度:容易三、错误分析选择题部分除17题外,其他题难度很小,几乎没有区分度,看不出有明显的错误;填空题19题主要错在AgNO3水溶液的电解方程式的书写上,如反应物写错,方程式没有配平,反应条件“电解”缺少,对于常见几种电解质离子的放电顺序模糊,电解方程式不熟悉,导致电极产物判断失误,得出错误的比例关系式。

填空题22题考查的是弱电解质的基础知识,本身并不难,但由于这部分内容较多同时很繁杂,学生学习时理解不透彻,加上练习量较小,容易遗忘,学生答题时往往理解不透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的真正含义,分不清水溶液中电解质浓度、离子浓度、Ph的关系,导致得分偏低。

选择题17题是整套试卷中得分最低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只考虑到加热对弱电解质NH3·H2O电离的促进作用,而没有考虑到NH3·H2O的不稳定性,加热容易分解生成NH3和H2O,本题对学生考虑问题的缜密性、全面性、系统性是一次很好的检测,也是试卷的亮点之一。

建议以后加强对学生的电解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加大弱电解质的概念练习,彻底让学生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和部分电离的含义。

四、总体评价试卷反映出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基本能力较高,及格人数完全符合学校既定要求,学生得分上获得全面的大丰收。

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试卷难度太小,学生得分普遍很高,同比近几年高考化学试卷我校学生得分差别悬殊,试题没有区分度,九十分以上人数所占比例太大,掩盖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学生来说,平时学习刻苦的这一次成绩没有多大的优势,可能导致以后学习化学过程中有负面影响,认为学与不学都差不多,平时没有必要花大力气学化学。

建议以后试卷控制整体难度,有一定的区分度,既能反映学生学的实际情况,又能体现教师教的水平,做到有信度又有效度,让考试真正的为提高“教”与“学”双方服务。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本次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总体上难度适中,考察知识点覆盖面较广,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兼具一定的区分度。

下面就试卷质量进行详细分析。

一、试卷结构本次试卷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题1分,总计3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总计70分。

整张试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知识点分布试卷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同时也兼具一定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具体知识点分布如下:1、基本概念:试卷对化学基本概念进行了重点考察,如物质的量、化学键、化学反应速率等。

2、基础理论:试卷涉及了四大平衡理论、电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等。

3、元素化合物:试卷对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应用和转化进行了考察,如氮、硫、铁等元素。

4、有机化学:试卷对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进行了重点考察,如有机物的分类、命名、基本结构等。

5、化学实验:试卷对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进行了考察,如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处理等。

三、难度分析本次试卷总体难度适中,其中选择题难度较低,适合大部分学生;非选择题中部分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对知识点有深刻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总体来说,试卷具有较好的区分度,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建议与改进1、进一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

2、增加对知识点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当增加题目难度和题型多样性,以提高试卷的区分度和挑战性。

4、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察,包括实验设计、操作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总之,本次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总体质量较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有效的测试平台。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最新台州市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最新台州市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台州市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试卷分析XXX中学XXX一、命题背景本次命题是以《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为本,依托省化学教学指导意见,根据台州市教研室的要求对市内11所省一级重点中学全体高二学生进行命题,且难度系数控制在0.65—0.68之间。

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化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阅读解题能力等科学素养的考查。

试卷对教材各章内容都有一定的覆盖面,又突出了重点内容,无偏题、怪题,总体难度控制得较好(实测为0.691)。

二. 试卷结构本次化学试卷的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全卷共32题,其中选择题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主观题7题,共50分。

选择题与主观题的分值比例为1:1。

三、试卷内容分布情况四、试卷成绩统计表2 201X年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各校成绩统计简表学校考生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标准差标准分差异系数优秀率优良率及格率台州中学93075.91002514.370.47320.79833.01186.34496.667天台中学 796 75.8 100 20 14.393 0.466 20.831 32.915 85.804 96.859 温岭中学 123375.7 100 12 14.823 0.446 21.452 33.739 83.698 97.161 路桥中学 609 72.8 99 31 14.65 0.253 21.202 24.631 79.31 95.567 台州一中 916 70 100 17 16.522 0.055 23.912 22.598 71.725 92.904 总体 8764 69.1 100 1217.224.863 207090黄岩中学 621 67.8 99 22 16.733 -0.077 24.217 17.713 65.862 90.177 温岭二中 636 66.6 99 12 16.714 -0.149 24.189 16.824 64.308 91.667 仙居中学 742 66.6 99 1617.46 -0.143 25.269 19.272 64.151 88.005 三门中学 709 64.2 99 13 18.354 -0.267 26.562 14.386 59.803 84.767 回浦中学 704 60.7 95 12 16.327 -0.514 23.629 6.108 51.705 83.381 新河中学86858.49215 17.141 -0.624 24.808 5.069 46.083 78.687表3 201X 年11校高二年级期末化学各校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简表学校 100—90 90—80 80—70 70—60 60—50 50—40 40—30 30—20 20—10 10—0 台州中学 166 261 235 147 72 27 17 5 0 0 天台中学 130 245 180 139 54 34 10 4 0 0 温岭中学 223 375 268 181 101 62 19 3 1 0 路桥中学 68 170 144 107 69 35 16 0 0 0 台州一中 101 205 199 171 125 70 35 8 2 0 总体 930 1957 1801 1597 1170761 402 128 18 0 黄岩中学 52 130 123 116 99 67 30 4 0 0 温岭二中 47 125 120 130 105 69 29 9 2 0 仙居中学 63 148 130 149 110 83 49 8 2 0 三门中学 57 111 131 139 115 81 42 29 4 0 回浦中学 12 81 141 148 137 102 60 21 2 0 新河中学1110613017018313195375五、学生得分情况统计表4 客观题学生答题统计情况表(八校)分数段人数 学校表6 主观题各题答题统计情况表六、学生答题典型错误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5题:对聚氯乙烯塑料和苯酚的应用了解遗忘。

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

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

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它在高中阶段被列为一门必修学科。

在高二学年,学生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化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应用。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的特点和应试策略,本文将对高二化学学科试卷进行分析与解读。

首先,我们来分析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的整体结构。

一般而言,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定义概念、化学方程式、实验结果解读等。

非选择题则更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常包括计算题、图表题、实验设计等。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高二化学学科试卷的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对于选择题,学生在做题时应注意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然后逐个选项仔细比较,最后选择正确答案。

此外,对于选择题而言,背诵和理解化学公式、化学方程式等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要注意单位换算和数据整理,确保计算过程准确无误。

对于图表题和实验设计题,学生需要结合所学的实验方法和相关知识,合理解答问题,并给出充分的解释。

在解答非选择题时,学生应先审题,理清思路。

对于计算题和图表题,我们可以通过构建逻辑框架来解决问题。

化学计算往往需要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因此在平时学习中,要重点掌握和熟悉各种计算方法和公式的应用。

对于图表题,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图表中的数据,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

在实验设计题中,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方案,并针对实验结果给出有力的解释。

除了解题技巧,高二化学学科试卷还要求学生对知识点的扩展和深化理解。

在回答开放性问题时,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提出合理的观点和论证。

此外,在解答实际应用题时,学生需要将所学化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举一反三,拓宽思路。

综上所述,高二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与解读,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熟悉各类题型的解题技巧,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主动拓展和深化化学知识。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是用两根金属铂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H2和O2,下解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入H2的电极为负极B.通入O2的一极电极反应为4H2O+O2+8e=8OH-C.随着放电的进行,负极附近pH下降D.标准状况下通入5.6LO2完全反应后有1mol电子转移参考答案:B2. 用示意图或图示的方法能够直观形象地将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下列示意图或图示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3. 为了配制CH3COO-与Na+离子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的溶液,可向CH3COONa溶液中加入A.适量的盐酸 B.适量的NaOH固体 C.适量的KOH固体 D.适量的NaCl固体参考答案:C4.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A .固体氯化钾 B.液态氯化氢C.气态硝酸D.作电极的碳棒参考答案:D5. 下列除去括号内杂质的试剂及方法有错误的是()A.FeCl2(FeCl3)→足量氯气B.Fe(Al)→NaOH溶液,过滤,洗涤C.MgCl2(AlCl3)→足量NaOH溶液,过滤,盐酸D.Fe2O3(SiO2)→NaOH溶液,过滤参考答案:A解:A.FeCl2被氧化生成FeCl3,应加入铁粉除杂,故A错误;B.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而铝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除杂,故B正确;C.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加入盐酸,可得到氯化镁,故C正确;D.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氧化铁不反应,可除杂,故D正确.故选A.6. 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O-2、I2、HgB、CO2、KCl 、SiO2C、Na 、K 、RbD、SiC 、NaCl 、SO2参考答案:B略7. pH=2的A、B两种酸溶液各l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0 mL,其溶液的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溶液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溶液酸性比B溶液强C.a=5时,A是强酸,B是弱酸D.若A、B都是弱酸,则2<a=5参考答案:C略8. 已知苯与一卤代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可生成苯的同系物在催化剂存在下,由苯和下列各组物质合成乙苯最好应选用的是()A.CH3CH3和I2 B.CH2=CH2和HCl C.CH2=CH2和Cl2 D.CH3CH3和HCl参考答案:B略9.一个空瓶重51.00g,如果装满某气态烃时重51.40g,而装满同温同压下的氢气时重51.02g ,则该烃的分子式为A.B.C.D.参考答案:B10. 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焦作市2012-2013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化学试卷
非选择题评卷情况分析
第18题
18题评分标准:第一小题顺序错误0分,全对3分,第二小题没有带单位和计算错误0分,全对3分,第三小题多选、错选0分,少选1个2分,少选2个1分,全选3分。

18题考查了酸碱中和滴定实验,得满分9分的不多,平均分5.04分,第一小题考查操作顺序:D、C位置写反和E、F位置写反的较多,第二小题考查浓度的计算:错的最多的是没有带单位,其次是没有看到括号中的保留4位小数,第三小题是考查误差分析:是本题失分率最高的,没有选A的最多,多选B的最多。

通过本题说明学生对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掌握的一般,误差分析中的混有杂质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掌握的最不好。

第19题
19题:本题着重考察了溶液PH的简单比较和计算以及盐类水解,并且让学生书写Al3+与HCO3-的双水解方程式,试题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区分度。

但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在书写规范上失分不少,所以导致本题平均得分仅5.4。

第一小题得分不错,少数学生没有分步书写导致失分;第二小题第一空部分学生写成Al(OH)3没有看清灼烧后的产物;第二空失分率比较高,一部分同学不会书写双水解方程式,一部分书写出来未注意化简所以失分;第三小题对盐类水解中越弱越水解理解不到位导致错选;第4小题错误率最高,碳酸钠与盐酸
等物质的量反应转化成了碳酸氢钠呈碱性所以PH最大;第5小题考察学生计算能力,学生写成11:9的占不小一部分,酸碱混合溶液的PH计算方面学生应该加强;第6小题学生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酸碱等体积混合得出错误的结论导致本题失分率也不低。

通过本题来看学生对溶液酸碱性以及盐类水解方面掌握的不是特别扎实,我们应该在以后的复习中强化这方面的知识!另外在审题上,书写规范上我们也应该多强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第20题
一、分值统计
总分:12分最高分:12分最低分:0分平均分:7.8分
二、试卷分析
该题比较容易,是常见题型,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从卷面看一部分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扎实,书写不规范,计算能力不强,思维不严谨。

(1)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
主要错误有: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未标明
②反应热的负号、单位未写,数值计算错误
③书写不规范乱写反应条件,标气体符号
(2)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
丢分原因:数值计算错误
(3)①考查平衡常数表达式
主要错误有:书写不规范,概念不清晰。

如:分子分母位置
写反,幂写成倍数,幂的写法不规范,写到物质的后面
②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
丢分原因:学生不明确压强与物质的量的关系,不会应用
“三段式”解化学平衡计算
③考查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丢分原因:不会利用反应的热效应判断反应移动方向,进一步判断K值变化
④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定
主要错误有:多选,少选,错选
丢分原因:基础知识不牢固,概念不清晰,平衡状态标志不明确
第21题
21题分析:本题考查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含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电极反应的计算以及该原理的综合应用等基本技能。

该题情景熟悉,思维容量不大,但形式变化多样,涉及到多种类型的电解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属于中等偏易的试题。

对考察高二学生电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来讲是一道很不错的试题。

从评卷过程来看,该题平均分7.22分,得分率不够理想。

该题以电流方向为切入点判断电解池的阴阳两极学生大多能够做到,对于电极反应特征也基本掌握。

第(1)定性判断电解液性质的变化正确率较高,而对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总方程式的书写规范性不
够。

常见的错误有忘写“电解”这一条件、用可逆符号、不配平、反应物判断不准、审题不清写成离子方程式等。

第(2)题一二问正确率较高,仍有少数同学阴阳极颠倒,电极反应物判断不清。

第三问失分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电解精炼铜过程认识不清晰、不全面造成少选或误选。

第(3)题正确率在一半左右,可能由于对阴极反应方程式书写不对或没有考虑到转移电子守恒不少同学计算结果是4.48或其他答案。

第(4)题是该题的一个难点,这一问在本题中得分率最低。

主要是学生对电解原理不能灵活应用,不能从氧化还原角度确定电极反应特征。

不少学生无从下手答案五花八门。

从阅卷情况看,我认为学生基础知识还不够扎实,基本技能还不够全面,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

启发我们教学过程中还应多引到学生梳理、归纳总结所学过的知识,强化训练形成做题技能提高应用能力。

像电化学基础等这些知识最好一步到位为高三复习减轻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