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合集下载

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套

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套

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口腔门诊工作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口腔门诊遵循医德、医术、医风,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做到医患和谐。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口腔门诊所有工作人员,所有人员必须遵守。

第四条口腔门诊工作人员应当遵守职业操守,保守医疗秘密,严禁泄露患者隐私信息。

第五条口腔门诊工作人员应当服从医院领导安排,积极开展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门诊咨询第六条门诊咨询处设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负责接待患者的咨询及挂号等工作。

第七条咨询处工作人员应当礼貌待人,为患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服务。

第八条患者在咨询时应当如实提供个人身份信息和病情状况,不得故意隐瞒。

第九条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确的分诊,将患者引导至相应的科室就诊。

第三章医疗服务第十条医务人员应当在诊疗过程中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其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范操作程序,提供规范、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第十二条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当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解释诊治方案,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治疗。

第十三条医务人员应当妥善保管病历资料,确保信息安全,不得擅自篡改或泄露。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医疗原则,杜绝治疗过程中的宰客行为。

第四章卫生保健第十五条口腔门诊应当严格执行院内卫生制度,确保医疗环境清洁卫生。

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应当做好个人和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专业形象。

第十七条医疗器械应当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作业,确保医疗设施的安全。

第五章职业操守第十八条口腔门诊工作人员应当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共同为医院的发展做出努力。

第十九条口腔门诊工作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学习进步,提高医疗水平。

第二十条口腔门诊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受医疗行贿或擅自收费,严禁与患者有不正当利益关系。

第六章违纪处罚第二十一条口腔门诊工作人员如违反本规章制度,将按照医院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

口腔门诊医疗规章制度9条

口腔门诊医疗规章制度9条

口腔门诊医疗规章制度9条
《口腔门诊医疗规章制度》
1. 严格遵守医疗伦理
口腔门诊医疗人员应始终遵循医疗伦理规范,对患者负责,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严禁以患者为目的从事不道德的行为。

2. 遵守诊疗纪律
医疗人员应严格遵守门诊诊疗规范,不得擅自变更治疗方案或药物使用,确保医疗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保护患者隐私
医疗人员应严格保守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病情信息,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权。

4. 合理开处方
医疗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具处方,不得滥用处方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5. 安全使用医疗设备
医疗人员应对门诊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认真的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6. 精心管理医疗废物
医疗人员应合理处理门诊产生的医疗废物,按规定分类存放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患者健康。

7. 定期接受医疗培训
医疗人员应定期参加医疗培训,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8. 保持良好仪表和言行举止
医疗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仪表和言行举止,与患者和同事和睦相处,维护医疗门诊的良好形象。

9. 积极参与医疗安全工作
医疗人员应积极参与医疗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篇)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三篇)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口腔科门诊的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口腔科门诊是本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负责提供口腔科诊疗服务。

第三条口腔科门诊的管理要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和谐的原则。

第四条口腔科门诊的工作目标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高质量的口腔科医疗服务,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第五条口腔科门诊的工作职责是开展口腔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参与口腔科相关的科研工作。

第六条口腔科门诊实行门诊挂号制度,对患者进行预约、挂号、排队等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妥善的安排和处理。

第七条口腔科门诊给予老年、残疾患者、急诊患者等特殊人群优先安排就诊。

第八条口腔科门诊应当对门诊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门诊服务第九条口腔科门诊提供以下服务:1. 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牙齿拔除、修复和矫正等相关治疗;3. 牙周病的治疗和预防;4. 口腔外科手术;5. 口腔疾病的影像学检查;6. 口腔健康教育和预防工作。

第十条口腔科门诊的医生应当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做出口腔疾病的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第十一条口腔科门诊的医生应当做到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受任何个人偏见的影响。

第十二条口腔科门诊应当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严格遵守医疗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第十三条口腔科门诊应当建立和完善患者档案管理制度,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诊疗记录以及用药情况等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十四条口腔科门诊应当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门诊服务的满意度,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第十五条口腔科门诊应当遵守诊疗纪律,严禁开展非法、虚假、欺诈的医疗活动。

第三章挂号管理第十六条口腔科门诊实行预约挂号制度。

第十七条患者可以通过现场挂号、电话挂号、网上挂号等方式进行挂号。

第十八条口腔科门诊应当根据医生的医疗水平和休假情况确定每天的预约数量和可挂号时间段。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4篇)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一、门诊时间和预约方式规定:1. 口腔科门诊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8:00至12:00,下午14:00至18:00。

具体的门诊时间可能会根据医院安排有所调整,患者可提前咨询或在门诊大厅查看公告。

2. 患者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者现场预约的方式预约门诊就诊。

预约时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并告知主诉症状或所需治疗项目。

二、就诊流程及规范:1. 患者到达口腔科门诊后,应前往挂号处进行登记,填写就诊相关表格。

若已提前预约,则应提供预约信息。

2. 患者在等候区等待叫号就诊,应保持室内秩序,遵守医院的相关规定,不得在等候区吸烟、大声喧哗等影响他人就诊。

3. 叫号时,患者应前往相应的就诊诊室,配合医务人员完成就诊流程。

4. 在诊室内,患者应如实反映病情,配合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不得故意隐瞒病情或提供虚假信息。

5. 就诊结束后,医务人员会为患者开具病历和医嘱等相关文件,患者应妥善保管,并按要求缴费结算。

三、门诊医疗费用和结算规定:1. 口腔科门诊的医疗费用根据国家和医院的有关规定进行批复,并通过医保、自费或其他付款方式进行结算。

2. 患者在就诊前应咨询相关医疗费用,并了解自费项目和医保报销比例,做好费用准备。

3. 结算时,患者应提供有效的医保卡、身份证以及其他医保报销相关证明,按规定缴纳自费部分费用。

四、医患沟通和隐私保护:1. 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应保持良好的沟通,如对诊疗方案有疑问或不满意,可以主动与医务人员沟通交流,寻求解决方案。

2. 患者的个人隐私应得到严格保护,医务人员应保密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诊疗资料,不得擅自泄露或使用。

以上是口腔科门诊的管理规章制度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实施细则可能因医院的规定而有所差异。

患者在就诊前应仔细阅读和遵守医院提供的相关规定,以保证就诊的顺利进行。

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范文(2)口腔科门诊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口腔科门诊的管理,提高门诊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口腔诊所规章制度范本(范文20篇)

口腔诊所规章制度范本(范文20篇)

口腔诊所规章制度范本免费(范文20篇)口腔诊所规章制度范本免费篇11、认真学习本诊所消毒隔离制度并严格遵守,避免医源性交叉感染。

2、接诊每一位患者时首先要说,“你请坐?”引导患者在椅位上就座“你怎么了”“你哪里牙不好”“或者你有什么需要?”患者叙述病史时要耍耐必倾听,并通过提问交流掌握患者的整个病程,患者的心理需要以信患者的期望。

3、医生在检查、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戴口罩和手套,检查的动作要轻柔,口镜避免压迫牙附着龈区引起患者不适。

4、治疗前应向患者提出二至三种治疗方案,并耐心介绍各种方案治疗的时间、次数、优缺点及大致的.价格,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再开始治疗,阻生齿拔出、小手术需要签同意书。

5、治疗中在每一步操作之前,必须向患者事先提醒,要进钟、磨牙、探诊、叩诊、冲洗、放药等步骤之前都必须向患者提醒可能的症状和感觉,治疗必须严格按照治疗的操作规程进行,6、治疗中如果暂时离开椅位应向患者说明情况,并注意关掉椅位的照明灯。

7、治疗过程中必须向患者介绍该疾病的一般常识并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的宣教。

8、治疗后必须清洁患者口腔周围的血迹、唾液以及印材料,用小镜子介绍今天治疗的效果,叮嘱治疗后的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有的症状的处理方法。

口腔诊所规章制度范本免费篇2一、本口腔诊所实行主任负责制诊所所有工作人员接受主任的管理服从主任的安排诊所人员的工作分配方案等诊所主任决定。

二、对就诊病人实行电脑管理和病历记录认真记录病史安排顺序就诊。

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文明礼貌有责任感工作要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四、对所有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均按消毒标准严格消毒。

每天紫外线消毒。

五、对待病员及家属态度和蔼解答问题要耐心有礼貌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病人决不与病人发生争吵对待特殊病人应适当予以照顾。

六、做好班前准备工作准时开诊工作要细致、及时进行各项治疗操作时必须思想集中严肃认真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范进行。

七、学习和掌握有效的表达方式加强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而健康的医生与病人的关系。

口腔门诊规章制度(精选10篇)

口腔门诊规章制度(精选10篇)

口腔门诊规章制度口腔门诊规章制度一、制度制定目的为了保障患者及员工的权益、确保医疗、卫生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规范和强化门诊运营管理,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口腔门诊,所有医疗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必须遵守。

三、制度制定程序公司口腔门诊规章制度由公司管理部和医务部联合起草,经公司领导批准后正式发布。

制定后,各门诊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实施,负责执行的具体岗位须与制度进行明确对接。

四、规章制度(一)制度名称口腔门诊规章制度(二)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口腔门诊,内部所有医疗工作和相关管理工作。

(三)制定目的为了规范口腔门诊的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及员工的权益、确保医疗、卫生和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内容1. 医疗服务规范(1)医生必须拥有相应的执业证书和相关工作经验;(2)医疗服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确保患者安全;(3)拥有高度敬业精神,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4)门诊对患者的就诊必须按人性化服务,严格遵循一站式服务和绿色就医的原则。

2. 安全生产规定(1)医务室内应保持清洁、整洁;(2)检查设备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和使用,保证设备完好;(3)口腔手术中应先排查卫生、安全等因素,确保手术安全进行。

3. 质量监管(1)严格质量控制,科研成果转化应对临床应用实践有良好的效果;(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工作流程,提高门诊办公工作效率。

4. 管理全过程(1)门诊医疗服务、药品配置、采购、库存管理、药品的配送和回收处理等均需进行管理;(2)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医疗处置程序,制定应对措施,增强管理效率并规避风险。

5. 劳动安全保障(1)门诊必须建立健全的劳动保护制度;(2)按照国家产业安全标准和正常工作时注意各种应对紧急情况,包括火灾、自然灾害等。

(五)责任主体1. 医疗服务规范的执行主体: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

2. 安全生产规定的执行主体:医务室的管理人员和所有医务人员。

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口腔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口腔门诊是一个重要的医疗场所,为了确保医务人员有序工作,保障患者的利益,门诊必须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

以下是口腔门诊的各项规章制度。

一、医疗服务准则1.建立医院门诊的基本准则,如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2.严禁医务人员擅自隐瞒病情诊断结果,保证患者知情权。

3.医务人员在接诊时应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保护患者隐私。

二、医疗工作制度1.医务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服务时间及时到岗,并做好交接工作。

2.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做好病历记录,确保医疗质量和病情追踪。

3.制定医疗会诊制度,确保多学科团队合作。

4.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遵守医疗纪律,不得违反操作规程。

三、疫情防控规定1.制定职工防护工作方案,确保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措施。

2.对于有呼吸道传染病症状的患者,要判断是否需要隔离、复诊等相关措施。

3.门诊要定期对医院内部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四、医疗设备使用规定1.医疗设备应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防止设备损坏或交叉感染。

2.对于需要使用医疗设备的患者,医务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操作指导,并保证设备的清洁卫生。

五、患者权益保障规定1.建立患者隐私保护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2.医院门诊应建立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投诉及矛盾纠纷。

六、药品管理规定1.严格遵守处方开具规范,确保处方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药品库房要进行定期点验和清洁,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七、费用管理规定1.口腔门诊要依照国家政策规定,及时公布医疗服务价格表。

2.医务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费用构成,不得随意增加费用。

八、安全管理规定1.制定安全警示标识,例如消防标识、禁烟标识等,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2.防火措施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进行定期检查和演练。

以上是口腔门诊的一些规章制度。

实践中,医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补充和调整,以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高效和有序。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全一、门诊营业时间与挂号规定1.门诊营业时间为每天早上8:00至下午5:00,中午12:00至1:00为午休时间。

2.挂号方式包括现场挂号和电话预约挂号。

3.现场挂号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电话预约挂号需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并在预约时间前15分钟到达门诊等候。

4.就诊顺序按照挂号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特殊情况(如急诊)将优先安排。

二、门诊医生就诊流程1.患者到达门诊后,先在挂号处办理挂号手续。

2.挂号成功后,请等候医生调度。

3.患者根据医生的呼叫,按照顺序进入就诊室,与医生进行面诊。

4.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诊疗方案制定和治疗操作。

5.患者根据医生要求,进行相应检查和治疗,如有需要,进行进一步预约或转诊。

三、门诊诊疗费用及支付规定1.门诊诊疗费用采用医保支付与自费支付相结合的方式。

2.患者持有有效医保卡就诊,根据医保政策报销医疗费用。

3.患者可选择自费支付方式,如现金支付或银行卡刷卡支付。

4.门诊收费标准按照国家及地方规定执行,患者可向医务人员索取明细账单。

四、门诊行为规范1.患者在门诊期间应保持良好的仪表和卫生习惯,文明待人、尊重医务人员。

2.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保持门诊环境整洁。

3.在门诊排队时,请尽量保持秩序,不得插队或其他形式的干扰他人就诊的行为。

4.保护公共设施,不得损坏或滥用门诊的医疗设备和物品。

五、门诊隐私保护规定1.门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承诺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2.除非法律法规规定需要披露患者个人信息,否则门诊医务人员需严格保护患者隐私。

3.患者就诊时,医生或护士应尽量减少其他患者对其隐私的观察。

4.门诊医疗记录及资料应妥善保存,确保安全性和机密性。

六、门诊感染控制与消毒规定1.门诊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相关消毒和无菌操作规程。

2.门诊设备和器械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3.患者就诊时,医生和护士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七、门诊紧急救护规定1.门诊医生应具备紧急抢救技能,及时进行急救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科门诊各项规章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2、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3、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4、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制度
各类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
5、口腔科诊疗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
的消毒制度
6、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
测制度
7、口腔器械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积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主任领导下开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领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3、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4、定期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做到合理使用抗感染药。

5、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6、认真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7、医务人员掌握自我防护知识,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

8、做好卫生员、陪人、探视者、配膳员的卫生管理。

科室医院感染规章制度
1、在院领导及院内感染管理部门的领导下,积极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监测、消毒隔离等工作,定期分析与考评,层层负责,及时寻找原因,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控制。

2、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则。

3、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4、在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医务人员应当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戴防目镜,每处理完一个病人更换一付手套并洗手或者手消毒。

5、传染病患预诊离开后,一切用物立即更换并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6、各诊室内应有流动水洗手及消毒液泡手设备,开诊前后用消毒液擦拭诊室内物品表面及拖洗地面。

7、诊室、治疗室、消毒室每日照射消毒二次,“84”消毒液按规定更换,监测并登记。

8、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的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

口腔科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本科兼职监控医师、护士组成,并在科室主任领导下工展工作。

2、遵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进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积极协助调查。

有医院感染反馈,改进及处理登记本。

3、门诊布局合理,分区无逆流与交叉,各牙椅之间用适宜的隔帘分隔(高1.6米左右),并有配套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快速干手设备及手消毒液。

有独立的器械消洗、消毒、灭菌室。

各诊室加强自然通风,治疗前后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座椅及地面。

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或臭氧进行空气消毒
30min-60min分钟;每周对工作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

4、口腔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疾病标准预防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加强工作人员及清洁器械工人的岗位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医务人员进行口腔诊疗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及手术隔离衣(小围兜)、防护屏、护目镜,接诊、治疗每个患者前后均戴手套,一人一换,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手消毒。

5、进入患者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的要求,各类诊疗器械按《医院消毒技术》要求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

口腔检查器材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弯盘、一次性垫巾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

凡接触患者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必须达到灭菌。

修复、正畸印模须用消毒液
浸泡,石膏模型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6、传染病患者就诊完后应严格按传染患者敷料、器械处理,防止污染,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其他终末消毒。

7、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正确,标识清楚,锐器放置正确。

口腔医疗废物及使用后的一次性器具均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由专人统一回收、运送、焚烧处理并有记录备查。

8、口腔科医务人员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立即局部处理,申请保健科,按医院《针刺伤处理条例》进行进一步检查与处理,并备有记录。

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灭菌制度各类口腔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的消毒制度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洁牙机、各类车针、根管治疗器械(牙锉、侧牙针、拨髓针、光滑髓针、测量尺等)、手术器械(组织剪、组织镊、持针器、血管钳、刀柄等)、拨牙器械(牙钳、牙铤、骨凿、骨膜分离器等)、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有效的压力蒸汽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或者使用一次性口腔检查器械者,必须标识齐全,无过期、无漏气、无破损,并禁止重复使用。

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热牙胶充填仪、牙胶棒、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置紫外线、臭氧机灯下一米距离内照射30分钟备用。

5、光固化机头使用时必须用一次性薄膜套住,并一人一用一丢弃,纸尖、牙胶尖采用一次性用品,并使用后做无害化处理。

口腔科诊疗环境、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的消毒制度
1、诊室开诊前半小时开窗、开门,保持空气自然流通,开诊后严格控制人员流动,诊室结诊后中午、晚上定时用紫外线动态灭菌机进行空气消毒一小时。

2、治疗工作结束后,用含氯的消毒剂擦抹工作台和地面,每周对诊室内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处理,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窗、墙面、桌椅等。

3、牙科综合治疗台及附属设施(包括头托、扶手、各种开关、医师座椅等)用一次性垫巾覆盖并及时更换,不能覆盖者用含氯消毒液每天擦拭消毒,有污染时及时擦拭消毒。

吐盆应在治疗每一病人后及时冲洗,每日下班前用含氯消毒剂清洗消毒。

4、每名病人治疗后均应采用合适的方式彻底清洗负压吸唾装置,必要时采用含氯消毒剂清洗。

各类口腔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的监测制度
1、医院感染质控科定期对我科诊疗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效果进行采样监测,我科工作人员必须积极配合,送回的监测报告护士长、科主任要过目知晓,有异常时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与医院感染质控科沟通达成共识。

2、我科压力蒸汽灭菌锅每周进行生物监测,并留存记录以备用,新的压力蒸汽灭菌锅及维修后的压力蒸汽灭菌锅应进行B-D实验后才能使用。

口腔器械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培训制度
1、必须采用正规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口腔检查盘,使用后毁形,禁止重复使用。

2、能够耐受压力蒸汽灭菌的器械全部应用压力蒸汽灭菌,包括玻璃板、牙钳、牙周治疗用物、根管治疗用物等一系列器械。

3、各类仪器及设施用一次性薄膜包裹后再使用,并一用一丢弃,包括光固化机、根管测量仪、热牙胶充填器、机扩主机等,牙科综合治疗台配合设施。

4、在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着装整齐,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围兜,头发不过肩,必要时戴防护镜,不佩戴手饰,不染指甲,不留长指甲,口罩污染随时更换,工作期间严禁吸烟。

5、治疗每位病人前后进行有效的洗手及干手。

工作人员操作中的手不能够接触与治疗操作无关的物体及不能触摸持物钳、贮物槽、消毒液容器等医疗物品。

6、治疗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使用中的一次性消毒手套发现破损立即更换。

7、工作人员从业中定期体检及预防接种。

工作人员皮肤被治疗器械刺破或损伤后立即局部处理,申报保健科,按医院《针刺伤处理条例》进一步检查与处理,并备有记录以追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