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学《论语》9.17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9 誓道如川【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9.17》)杨伯峻: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钱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
”详解:相信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一章时,往往望文生义,仿佛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河边,眼睛里充满迷茫和忧伤,嘴里在吟诵着诗句:“青春在时光的隧道里已经褪去令人羡慕的光芒,就像这滔滔江水一样,不舍昼夜,逝去远方……”这个人就是孔子,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感伤诗人。
这就是看文学为义的结果。
所以,这是古文最忌讳的。
你应该对古文有很好的了解,对古文有明智的认识。
只有上帝才能开悟。
如何判断某个论点是否正确,理论上是以实践来检验。
但是有人却以书本为标准,离开书本,他就无法判断,这种人称为书蠹[dù];要不他凡事就看大多数人的态度,叫做随众心态,俗称随大流;这样,他自己的脑袋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当然,一个人的判断能力也很关键,这个能力取决于一个人的天赋和实践。
其实,对现代文也不能一味地望文生义,例如,方便,就包含大便小便,如“去方便一下”,因此看到“方便”二字,就会联想到大小二便,但是,如果依靠望文生义,当你看到“方便面”,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回头再看看杨、钱俩大师所描绘的孔子,甚至连小资情调也没有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
”——简直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糟老头,腐儒眼中的孔子基本如此,这就是朱熹精心塑造的孔子形象。
如果将这一章与前面几章联系起来,将意思贯通起来,就不难理解了。
这一章承着上一章《终身行道》的脉络,孔子依然说的是坚持圣人之道的理念,这就叫做融会贯通。
这一章与1.5章《持道始终》“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主题思想基本相通,但是更加浪漫,更加形象,更有艺术,也就更具感染力。
——这就是将篇章重新排序的好处,可以加深原文思想的深度和说理的顺畅,这叫做一脉相承,又称为一以贯之。
逝者如斯夫下一句是?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孔子的一句名言,是指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出自论语《子罕》。
逝者如斯夫的下一句是:不舍昼夜。
原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本篇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此外,还记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动。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

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意思那天,我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碰见了老王。
老王是个退休教师,教了一辈子书,说起话来总是文绉绉的。
他正捧着一本《论语》,摇头晃脑地念叨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我凑过去,笑着问:“老王,这又是哪一出?”老王抬起头,眯着眼看了我一眼,慢悠悠地说:“老李啊,这可是孔老夫子的话,说的是时间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我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这老王真是越老越像个书呆子。
不过,这话倒是让我想起了村里的那些事儿。
村东头的张大爷,年轻时是个种田的好手,如今老了,田也不种了,整天坐在门口晒太阳。
我问他:“张大爷,您年轻时那么能干,现在怎么不种田了?”张大爷叹了口气,说:“老李啊,人老了,力气也跟不上了。
你看,这时间不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吗?”我听了,心里一阵酸楚。
张大爷的话,让我想起了村里的年轻人,一个个都往城里跑,留下老人和孩子。
时间啊,真是无情。
正想着,村西头的王二麻子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老李,你听说了吗?村长家的闺女要嫁人了,嫁的是城里的大老板!”我笑了笑,说:“这有什么稀奇的,村长家的闺女长得漂亮,嫁个好人家也是应该的。
”王二麻子摇摇头,说:“老李,你不懂,这年头,时间就是金钱,村长家的闺女嫁得好,村长家也就跟着沾光了。
”我听了,心里一阵感慨。
是啊,时间就是金钱,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机会。
正说着,村里的老赵头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串钥匙,笑呵呵地说:“老李,你看看,这是我新买的房子,城里的大房子!”我看了看老赵头,心里一阵羡慕。
老赵头年轻时是个木匠,如今老了,却成了村里第一个在城里买房的人。
时间啊,真是公平,谁努力,谁就能抓住它。
正想着,老王又开口了:“老李,你看,这时间就像流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逝。
我们啊,得好好珍惜。
”我点点头,心里却想着,这老王真是越老越像个哲学家。
不过,他的话倒是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时间啊,就像流水一样,谁也留不住。
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抓住每一个机会。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

孔子、孟子:儒家之道,道则高矣,美矣(原文及译文赏析)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陆洋【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禅解】此叹境也,即叹观也。
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
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
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
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孔子在川岸上看水时,说了这两句感叹的话:逝者就像这水,日夜不停的流去。
不舍昼夜的舍字,当止字讲,不舍就是不停止的意思。
逝者的逝字,依古注,当往去讲。
逝者,指世间一切人事物,无一不像川水,迁流无常,谁也不能使其常有。
孔子这两句话,有诗意,有禅意,只许意会,难以讲解。
【原文】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1)日‘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原泉混混,(2)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3)放乎四海。
(4)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
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5)沟、浍皆盈,(6)其涸也可立而待也。
故声闻过情,(7)君子耻之。
”【注释】(1)徐子:即本书《滕文公上》篇中提到的孟子弟子徐辟。
仲尼亟称于水:徐子所提到的孔子言论今已无可究桔,仅《论语子罕》中有“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之言。
(2)混混:朱熹《集注》云:“涌出之貌。
”(3)科:赵注、朱熹均训为“坎”,即洼地。
朱熹《集注》云:“言其进以渐也。
”(4)放:赵注云:“至也。
至于四海者,有原本也。
”(5)七八月之间:周页的七八月,相当于农历的五六月,正是北方的乡雨季节。
(6)浍:朱熹《集注》云:“田间水道也。
”(7)声闻:朱熹《集注》云:“名誉也。
”清:赵注训作“实”,即实际。
【译文】徐子说:“孔子多次对水加以赞誉,说‘水呀,水呀’,水有哪一点可取呢?”盂子说:“从源头流出的水滚滚向前,昼夜不停,注满了低洼才继续向前,一直流入海洋。
离骚与逝者如斯夫意思的句子

离骚与逝者如斯夫意思的句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出自论语《子罕》。
传说孔子在2500年前闻听吕梁洪(今徐州吕梁山)乃四险之最,带得意弟子数人,前去观洪。
不料孔子同弟子快马加鞭路过一个山旮旯时,因山路崎岖,车轴“咔嚓”而断,不得不留宿两日,因有圣人寄宿,圣人窝村也由此得名。
孔子师徒看到山下奔流的泗水(今故黄河),有感而发,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音shì zhě rú sī fú,bù shè zhòu yè。
[3]夫(fú):〈书〉助词。
用在一句话的开始:夫战,勇气也。
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处这句话出自《论语·子罕》,原文是“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意思是:孔子在河边说道:“奔流而去的河水是这样匆忙啊。
白天黑夜地不停流。
”对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传统的解释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优,朱熹从理学家的立场出发将这句话的意思概括为四个字“进学不已”,也就是说要不断地学习,这个解释对于我们的学习态度仍然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孔夫子的本意也包涵了这一层意思,与孔子一生“学而不厌”的治学态度是吻合的。
然而,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时光如流水,在我们身边静静地淌过,我们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
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
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注释①逝:往,离去。
②斯:代词,这,指河水。
③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解析孔子在河岸上,一定是仰观俯察,再看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
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自可包罗万象。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及解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及解释名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摘自:《论语·子罕篇》解释: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白天和黑夜都不会停止。
赏析:孔子感叹时间像流水一般逝去,联想到时光的不可倒流,感慨人生世事变化无常,更要珍惜每分每秒努力学习,增强自身道德修养。
子罕篇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
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翻译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原文翻译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翻译:孔子在河岸上说: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关键字词解释:①殁:往,离开。
②斯:代词,这,指河水。
③夫:语气词,用作句末,则表示感慨。
其出处:《论语—子罕》一、注音:shì zhě rú sī fú ,bù shě zhòu yè。
夫(fú):〈书〉①命令词。
那;这:富豪之家不见踪影夫螳螂乎?②代词。
他:使夫往而研习矣。
③助词。
a)用在一句话的已经开始:夫战,勇气也。
b)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滞的地方则表示感慨:人定胜天,信夫│逝者如斯夫,不息。
夫(fū):①丈夫。
②成年男子。
③称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
④旧时指服劳役的人,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
二、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夫,音牵。
比涅,上声。
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Chinian,无一息之停在,实乃道体之本然也。
然其可指而易见者,莫如川流。
故于此播发当众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并无安然无恙之间割断也。
程子曰:“此道体也。
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去,寒往则暑来,水流而汹涌,物生而不愁,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
就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
及其至也,氢铵亦不已矣。
”又曰:“自汉以来,儒者皆不识此义。
此见到圣人之心,氢铵亦不已也。
氢铵亦不已,实乃天德也。
存有天德,便可以语王道,其必须只在谨独。
”仁义按: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自修不已之言。
论语《子罕》篇记载:「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这里的逝字,汉儒注,以及尔雅、说文,都当往字讲,而往字依古注可作两种解释,一是既往,一是前往。
依照既往解,则逝字就是消逝的意思,依照前往解,则逝字就是前进的意思。
两者都有根据,究竟以何者为是,颇难推敲,这就要在字句以外寻绎了。
三、注解:①逝者:指流逝的时光。
②斯:这里指“川”,即河水。
③舍:停四、译文:孔子在河边感叹道;“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舍的意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舍的意思》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中“舍”这个字的意思。
先来讲讲这句话的背景。
孔子站在河边,看着河水不停地流淌,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那“舍”在这里呀,可不是咱们平常说的“舍弃”“舍去”的意思哦。
它表示“停止”。
想象一下,河水一直不停地向前流,不分白天黑夜,永不停息。
就好像时间一样,一直在走,从不停止。
比如说,我们的成长。
小时候,我们可能觉得时间过得很慢,盼着快点长大。
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们就长大了,时间从来没有“舍”过,一直在前进。
再比如,我们学习知识。
每天都要积累一点,不能有一天“舍”了,不然就会落后。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小朋友,他学习很努力,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从不“舍”一天。
可是有一天,他觉得累了,就想休息一天不学习。
结果第二天再学习的时候,发现很多知识都有点陌生了,这就是因为他“舍”了一天。
又比如,运动员们训练。
他们每天都要坚持锻炼,不能“舍”下一天,因为一旦停下,之前的努力可能就白费了。
“不舍昼夜”就是告诉我们,时间是不会停下来等我们的。
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能浪费。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河水一样,不停地前进,不能“舍”下努力和坚持。
比如我们想学会一种乐器,每天都要练习,不能“舍”了练习的时间。
又比如我们想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每天都要读一点书,不能“舍”了读书的时光。
同学们,明白了“舍”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我们更要懂得珍惜时间,不停地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学《论语》9.17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起学《论语》9.17
子罕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白话】
孔子站在河边上,说:“流逝的时光就如同这水啊,它昼夜不停地向前。
”
【释词】
逝者:指流逝的时光,引申也指时光中的一切人、事、物。
逝,往也。
《注疏》:“言凡时事往者,如此川之流。
”
不舍昼夜:昼夜不停。
《集说》:“不舍昼夜者,言与昼夜相循环而不舍也。
”《四书解义》:“彻昼彻夜,流而不已,未尝有一息之停止也。
”刘宗周:“天地之化,运而不息,则生生不穷,如人元气运则肢体血脉日日充长。
”
【先贤精义】
《论语注疏》曰:此章记孔子感叹时事既往,不可追复也。
伊藤仁斋曰:此言君子之德,日新而不息,犹川流之混混不已也。
《论语正义》曰:明君子进德修业,孳孳不已,与水相似也。
赵岐《孟子章指》云:“言有本不竭,无本则涸,虚声过实,君子耻诸。
是以仲尼在川上曰:‘逝者如斯。
’”明夫子此语,既赞其不息,且知其有本也。
《论语集说》曰:天地之化,往者过,来者续,无一息之停。
其易见者莫如川流,故圣人于此指以示人,欲学者知无息之体而不使功力有毫厘之间断也。
朱子曰:于此发以示人,欲学者时时省察,而无毫发之间断也。
程子曰:此道体也。
天运而不已,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水流而不息,物生而不穷,皆与道为体,运乎昼夜,未尝已也。
是以君子法之,自强不息。
及其至也,纯亦不已焉。
又曰:纯亦不已,乃天德也。
有天德,便可语王道,其要只在谨独。
《论语稽》曰:穿地而流曰“川”,《家语》子贡曰:“君子见大川焉,必观,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
”盖即“智者乐水”之意也。
《四书解义》曰:此一章书是孔子就川流以指道妙也。
天地间大化流行,无时少息,随处可见。
然目前可以指示者,莫如川流,未尝有一息之停止也。
推而言之,天理流行,触处皆是,天运而不已,物生而不穷,日往则月来,寒往则暑来,大而造化之开阖,小而口鼻之呼吸,无在不有,无时不然,总是一无息之体。
论本体则自然不息,论工夫则自强不息,勉强之久,至于自然,而纯亦不已焉。
则天德在是,王道亦在是。
所谓中和位育,无非此理。
圣人察识其本体而扩充之,存诚主敬,无少间断,以造乎其极而已。
朱子曰:自此至篇终,皆勉人进学不已之辞。
【附录】
刘宗周曰:《诗》云:“维天之命,於穆不已。
”又曰:“文王之德之纯,纯亦不已。
”然则无息者,其道之体乎?道不可见,乘气机而流行,阖辟于其间。
此逝者,机也。
故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万化推迁皆是也。
川上之机,其撰更真,令人目击而会心,故夫子叹之。
蕅益大师曰:此叹境也,即叹观也。
盖天地万物,何一而非逝者。
但愚人于此,计断计常。
今既谓之逝者,则便非常。
又复如斯不舍昼夜,则便非断。
非断非常,即缘生正观。
引而申之,有逝逝,有逝不逝,有不逝逝,有不逝不逝。
非天下之至圣,孰能知之?
孙绰曰:川流不舍,年逝不停,时已晏矣,而道犹不兴,所以忧叹也。
钱穆曰:或说:本篇多有孔子晚年语,如凤鸟章,美玉章,九夷章,及此章,身不用,道不行,岁月如流,迟暮伤逝,盖伤道也。
【相关材料】
相传泗水发源处,今之泉林寺,在泗水县东五十里陪尾山下。
四源并发寺之左右,大泉十数,泓渟澄彻,互相灌输,会而成溪,是谓泗水。
茂树深樾,蔽亏曦景。
余曾往游,惟有咏郭景纯诗,林无静树,川无停流,觉神超形越,犹未足以况尔时矣。
(《四书释地》)水则源泉混混沄沄,昼夜不竭,既似力者。
盈科后行,既似持平者。
循微赴下,不遗小间,既似察者。
循溪谷不迷,或奏万里而必至,既似知者。
障防山而能清净,既似知命者。
不清而入,洁清而出,既似善化者。
赴下千仞之壑,入而不疑,既似勇者。
物皆困于火,而水独胜之,既似武者。
咸得之生,失之而死,既似有德者。
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此之谓也。
(《春秋繁露·山川颂篇》)
【本章参考书目】
《论语集解》《论语义疏》《论语注疏》《论语集注》《癸巳论语解》《论语集说》《论语集释》《论语讲要》《论语学案》《论语古义》《论语正义》《论语稽》《论语点睛》《四书解义》《春秋繁露》《四书释地》。
一起学《论语》课程公告
我们倡导的学习方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学而时习;尊重文化道统(荐读《论语》的文化传统系列文章);多措并举,解悟经典,感应圣贤气质:诵读原文、抄写原文、了解基础字意词意、领会先贤精义、品味原文并尝试自己解读、了解相关故事、旁通相关经典、与学友交流讨论、学以致用举一反三、也可以制定自己的日课,就近参加线下活动……
道德经 | 易经 | 论语| 管子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