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多重耐药菌知识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知识ppt课件

10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和 控制措施
11
一、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 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 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 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 置引流管等操作时,避免污染, 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12
二、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 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使用过的抹布、 拖布必须消毒处理。 对患者接触的周围环境、物体表面及医疗设施表 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病房所有设备表面及房间的地面、桌面每天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的医用器械用 1000~2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增加清 洁和消毒频次。
13

病人的衣物、床单被套每日更换。

病人衣物先消毒后清洗,医用被服用双 层防渗垃圾袋包裹,并送洗衣房先消毒 后清洗单独处理。 监护室所有的污物袋均作好标记并进行 集中处理。 出现或者疑似有MRSA感染暴发时,增 加清洁和消毒频次,避免交叉感染。


14
三、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医生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 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 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要求, 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 果,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 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7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的常见因素(一) 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持续使用,利于耐药菌株出现、 繁殖、传播。 抗菌药物选择不正确 缺少微生物实验室指导的经验处方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治PPT课件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治PPT课件

2024/10/15
.
17
治疗
• 抗假单胞菌ß-内酰胺类 哌拉西林及其复方 头孢哌酮及其复方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 亚胺培南、美洛培南
• 喹诺酮类 • 氨基糖苷类 • 粘菌素类
2024/10/15
.
18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 简称艰难梭菌,为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
• 艰难梭菌的芽孢可在医院等场所长期存活, 因而患者可在住院期间摄取到艰难梭菌的 芽孢。此时如果肠道正常菌群由于使用抗 菌药物(尤其是广谱抗菌药物)而破坏, 艰难梭菌可在结肠大量繁殖并成为优势菌 种,分泌肠毒素和细胞毒素从而导致腹泻 或者伪膜性肠炎。通过感染或者定植的患 者或医务人员还可导致医院内腹泻的暴发。
• 全耐药(PDR):对所有抗菌药物种类中所有 药物菌不敏感。
2024/10/15
.
2
细菌耐药机制(固有、获得性)
主动外排
15%
孔蛋白改变
10%
灭活酶产生
45%
15%
其他机制…
15%
靶点改变
.
3
耐药菌: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科细菌 • 多重耐药不动杆菌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 •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2024/10/15
.
6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 对苯唑西林(新青霉素Ⅱ)和(或)头孢 西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MRSA对除头孢洛林外所有临床使用的β内酰胺酶类均耐药,包括青霉素类、头孢 菌素类、碳青霉烯和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的复合制剂等。另外还往往对氨基糖苷类、 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和林可霉素类等 耐药

多重耐药菌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 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感染已成 为医院内感染的主要 病原体之一。
原因分析
不合理使用抗生素
临床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较为普 遍,如无指征用药、用药剂量不当等, 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强。
医疗环境及设备
医院内交叉感染是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 要原因之一,医疗设备及环境的消毒不 彻底可导致耐药菌株的传播。
患者免疫力低下
患者免疫力低下可增加感染多重耐药菌 的风险。
详细描述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耐药的细菌,这类细菌在临床上较 为常见,给治疗和感染控制带来较大挑战。根据耐药性的不同,多重耐药菌可 分为不同类型,如泛耐药菌、全耐药菌等。
传播途径与防控措施
总结词
多重耐药菌主要通过接触传播,防控措施包括手卫生、隔离、消毒等。
详细描述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播,即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分泌物等途径传播给其他人。为防控多重耐 药菌的传播,应加强手卫生,做到勤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对感染者要进行隔离,避免其与他人接触;同时加强 环境消毒,减少环境中细菌的残留。
提高患者免疫力及支持治疗
提高免疫力
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患 者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
支持治疗
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 、水分补充等支持治疗, 以增强抵抗力。
预防接种
鼓励患者接种针对多重耐 药菌的疫苗,提高免疫力 。
07
总结与展望
多重耐药菌防控的难点与挑战
总结
多重耐药菌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 要病原菌,其传播途径广泛,危 害严重,耐药机制复杂,治疗难 度大,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03
避免伤口接触
避免皮肤或伤口接触到病人的 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遵守医院感染防控规定
01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护理课件
培训目标
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
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
护理目标
确保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护理,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措施
严格执行手卫生、接触隔离、环 境清洁与消毒等措施,关注患者 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
施。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多重耐药菌的 危害及预防措施,提高患者及家
属的自我防护意识。
医疗废弃物处理与环境清洁
流行病学现状与挑战
流行病学现状
挑战
02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与影响
对患者的影响
增加治疗难度
病程延长
并发症增多
病死率增加
多重耐药菌使患者难以 获得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增加疾病治愈的难度。
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 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 护理,导致病程延长。
多重耐药菌感染易引发 其他并发症,如器官功
能衰竭、败血症等。
多重耐药菌相关知识护 理课件
目 录
• 多重耐药菌概述 •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与影响 •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 • 多重耐药菌的护理实践 • 多重耐药菌的科研进展与展望
contents
01
多重耐药菌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特性
传播方式与途径
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
多重耐药菌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 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导致感染 的扩散和传播。
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监测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 选用抗菌药物。
对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进行监测,及 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限制抗菌药物的滥用
避免无针对性地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01
均衡饮食
02
适量运动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PPT课件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PPT课件

传播途径
01
02
03
接触传播
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污染 的物品表面传播,如手、 医疗器械等。
空气传播
通过飞沫或气溶胶形式在 空气中传播,如患者咳嗽 、打喷嚏等。
水和食物传播
污染的水源和食物可引起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预防措施与建议
手卫生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手 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 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
消毒剂。
THANKS
感谢观看
分类
根据耐药机制和特点,多重耐药菌可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两大类 ,具体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细菌基因突变、抗菌药物滥用、感染 控制措施不力等。
危险因素
包括患者因素(如年龄、基础疾病、 免疫力等)、医疗因素(如侵入性操 作、抗菌药物使用等)和环境因素( 如医院内环境、医疗器械污染等)。
合理用药建议与注意事项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避免滥用抗生素等药物,减少 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合理选择药物
根据病原菌种类、感染部位、 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选择具 有针对性且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
规范用药流程
按照医嘱规定的用药剂量、频 次和时间进行用药,确保治疗 效果和患者安全。
加强用药监测
密切关注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变 化及不良反应情况,及时调整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多重耐药菌感染可引起各种临床综合征,如肺炎、血流感染 、尿路感染等,严重者可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 。
诊断方法
包括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其中,细菌 培养和药敏试验是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常规方法,分子生 物学检测可用于快速鉴定和分型。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课件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课件

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性治疗
加强手卫生
医务人员和患者应严格执行手 卫生规范,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隔离措施
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隔 离措施,防止病原体传播。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遵循抗菌药物使用原则,避免 滥用抗菌药物,减少多重耐药 菌的产生。
提高免疫力
通过均衡饮食、适当锻炼等方 式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
02
感染多重耐药菌可能导致患者死 亡,尤其是对于老年人、儿童、 孕妇、身体虚弱的人来说,风险 更大。
对社会的危害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不仅威胁个人的健 康,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由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医疗资源被 过度消耗,导致其他疾病的治疗受到 影响。
对医疗机构的危害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给医疗机构带来极大的挑战,增加了医院内感染的风险,影响 医疗质量和安全。
抗生素耐药性增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多重耐 药菌株的出现频率将越来越高,
抗生素的耐药性将不断增强。
传播范围扩大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范围将进一步 扩大,不仅限于医院等医疗机构,
还可能在社会和家庭中传播。
新耐药机制的出现
未来可能出现新的耐药机制,使 得现有的抗生素更加无效,治疗 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将更加困难。
多重耐药菌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接触传播、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学习等。这些细菌可以在医院、养 老院、学校等人群密集的场所传播,给患者和易感人群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非 常重要。
02 多重耐药菌的危害
对个人的危害
01
感染多重耐药菌的患者,治疗难 度大,治愈率低,可能导致长期 甚至终身的感染,严重影响生活 质量。
四环素类
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主要 作用于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等,对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作用较弱。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ppt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ppt

为什么多重耐药菌 受到关注?
南亚“超级病菌”恐袭全球 已致多人感 死亡
❖ 2007年11月: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病 菌” 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万 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性 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 2007年11月:新华社记者内参报告,上海发现“超 级细菌”感染患者
❖ 1.细菌靶位的变异; ❖ 2.产生β-内酰胺酶; ❖ 3.膜通透性改变; ❖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主动排外。
本次课重点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 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 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 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 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 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 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传播
❖ 呼吸机应用;
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
❖治疗费用高、 ❖疗效不佳、 ❖病死率高、 ❖毒性可能增加、 ❖医疗安全的质量降低、
本次课重点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

本次课重点
❖ (一)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
❖ (二)减少或消除定值
❖ (三) 阻断传播: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
MRSA?ESBL?VRE?PDRAB?白念?曲霉?
❖ 用机关枪打鸟或用牛刀杀鸡的时代已经过去 ❖ 抗感染需要:瞄准器、激光制导炸弹……
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附加损害 密切相关
三 代 头 喹孢 诺菌 酮素
MRSA VRE 产ESBLs 菌株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MDR铜绿假单胞菌 MDR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培训相关知识ppt

多重耐药菌培训相关知识ppt

监测
监测应注意的问题
区分感染与定植、污染:
○ 通常需综合患者有无感染临床症状与 体征,标本的采集部位和采集方法是 否正确,采集标本的质量评价,分离 细菌种类与耐药特性,以及抗菌药物 的治疗反应等信息进行全面分析。
○ 痰液、创面分泌物等易被定植菌污染 的标本,若标本采集过程操作不规范, 讲影响培养结果的可靠性
防控措施二:隔离预防措 施的实施
诊疗用品专人专用 采取标准预防 执行手卫生 及时使用手套和隔离衣
防控措施二:隔离预防 措施的实施
当执行有产生飞沫的操作 时,在有烧伤创面污染的 环境工作时,或接触分泌 物、压疮、引流伤口、粪 便等排泄物以及造瘘管、 造瘘袋时,应使用手套和 隔离衣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 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 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 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 者安排在最后进行。
1Hale Waihona Puke 手 管卫 理生
坏境和设
3 备清洁消
毒的落实
2
隔 防
离 措
预 施
防控措施一:手卫生
手卫生能有效切断主要接触传 播途径之一的经手传播病原体, 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严 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
实施手卫生的五个时刻:
接触患者前 实施清洁/无菌操作前 接触患者后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后 接触患者环境后
1000~2000mg/L过 氧乙酸消毒剂擦拭,作用时间3 0min;
其他符合有关规范的消毒产品如 消毒湿巾,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 项等应参照产品使用说明书
(三)环境和设备 的清洁与消毒
○ 目测法:最常用。目测 坏境干净、干燥、无尘、 无污垢、无碎屑。
○ 此外还有ATP检测法, 荧光标记法等。
暴发医院感染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重耐药菌产生和扩散的原因
❖30-40%为医院工作人员的手 ❖20-25%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 ❖20-25%是社区获得性病原菌 ❖20%来源不明(如环境污染及工
作人员携带)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手易被细菌污染
某位护士的 手印
培养24 小时后
❖ 培养皿显示: 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MRSA?ESBL?VRE? PDR-AB?白念?曲霉?
❖ 用机关枪打鸟或用牛刀杀鸡的时代已经过去 ❖ 抗感染需要:瞄准多重器耐药、菌知识激培训光制导炸弹……
多重耐药菌与抗菌药物附加损害 密切相关
三 代 头 喹孢 诺菌 酮素
MRSA
VRE 产ESBLs 菌株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
四代头孢菌素 (头孢吡肟)
❖多重耐药或多重药耐药性 (multidrug resistance—MDR):指一种微 生物对三类(如氨基糖苷类、红霉素类、β-内酰胺类)或三类以上抗菌 药物同时有耐药性,而不是同类中的三种药物。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s— MDROs ):是指有多 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通常是指对三类或三类以上不同抗菌药物耐药的细 菌。
❖ 2007年11月: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印发《对耐甲氧西 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病例监测与控制方案》的通知
❖ 200RSA的流行和危害可能超过美国
❖ 2008年卫生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自2010年8月11日《柳叶刀-感染》杂志披露英国、印度, 巴基斯坦存在“超级细菌” NDM-1又名-“新德里金属-β -内酰胺酶1”,或者简称为NDM-1以来,在不足三个月 的时间内,“超级耐药菌”疫情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8月11日,加拿大发现2例病例;8月13日,法国出现病例。 10月4日台湾发现1例病例;截止到10月8日,日本的感染 患者激增到53人,并且出现4例死亡病例。“超级细菌” 疫情已经波及十余个国家。感染“超级细菌”的人数不 断攀升、死亡病例不断增加。数月前,只在印度、英国 小规模爆发的“超级细菌”疫情,目前已经形成在全球 范围内大规模流行的态势。10月26日,我国发现三例 “超级细菌”感染病例:在宁夏的两名新生儿和福建的 一名老年死亡病例者身上,分别检出了三株“超级耐药 菌”。中国的感染病例没有“跨国医疗旅游”的经历, 并且发现的“超级细菌”也属于人体的正常菌群或条件 致病菌。这与此前国外报道的“超级细菌”感染病例明 显不同。我国检出的“超级细菌”虽也携带“NDM-1”耐 药基因,但却呈现出“多来重路耐药不菌知明识培,训致病性不强”的特点。
多重耐药菌及其监测与控制
儿科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1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 2 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 3 如何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什么是多重耐药菌?(MDROs)定义
❖指对下列5类抗生素中的3类及3类以上抗生素耐药,为多重耐药 (multiple drug resistanceMRD)。5类抗生素都耐药称为泛耐药(pandrug resistance, PDR)。1.抗假単胞菌的头孢菌素类、2.碳青酶烯类、 3.β-内酰胺酶复合制剂、4.喹诺酮类、5.氨基糖苷类、(林克霉素类,多 肽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
❖ 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或长期应用抗菌药物
❖ 呼吸机应用;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细菌耐药性的五大危害
❖治疗费用高、 ❖疗效不佳、 ❖病死率高、 ❖毒性可能增加、 ❖医疗安全的质量降低、
MDR铜绿假单胞菌 MDR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极少数文献报道哌拉西林/他唑多巴重耐坦药的菌知使识用培训与上述耐药菌株的发生相关
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
❖ 既往携带或感染了MDROs
❖ 在MDROs感染率高的科住院
❖ 高龄患者
❖ 高危手术
❖ 免疫抑制剂应用
❖ 插管或侵入性操作
❖ 长期住院患者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为什么多重耐药菌受到关注?
❖ 2007年11月: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为“超级病 菌” 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有超过9 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决感染 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 2007年11月:新华社记者内参报告,上海发现“超 级细菌”感染患者
❖ MDRO( multidrug resistant organism— MDRO)通常指某个多重 耐药菌,如M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PA(多重耐药铜 绿假单胞菌)等 。 ❖泛耐药菌(P-resisitence ):对常用的抗菌药物全部耐药的细菌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卫生部要求加强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株包括
细菌产生耐药的机制
❖ 1.细菌靶位的变异; ❖ 2.产生β-内酰胺酶; ❖ 3.膜通透性改变; ❖ .细菌对抗菌药物的主动排外。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耐药菌增加的原因
❖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 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 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 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 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 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 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 药菌在医院间多甚重耐至药菌知社识培训区进行传播
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 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全球产NDM-1细菌流行 情况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 超级细菌的“泛耐药性”与“流行性” ❖ 病症当属 “感染”而非“传染” ❖ 威胁在于“耐药性”而非“致病力” ❖ 源头是“发展中国家抗生素滥用”而非
“印度新德里” ❖ 抵御超级细菌重在“监测”而非“限产” ❖ “抗生素时代”遭遇挑战但不会结束
多重耐药菌知识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