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升初句式转换
小 升初专题复习-----句式转换

句式转换常考题型
1.陈述句与反问句
2.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 3.直接叙述句与间接叙述句
反问句和陈述句的相互转换
转换规则:
1,陈述句→反问句 ↑ (1)陈述句包括肯定陈述句(简称“肯定句”)和否定陈述句 (简称“否定句”) 。 (2)将肯定句中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
。
2,双重否定句→肯定句
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 定的词语。
*3,否定句→三重否定句
在句首添加表双重否定意思的成语。
例:我没写完作业,妈妈不会带我去看电影。 毋庸置疑,我没写完作业,妈妈不会带我去看电影。
真题演练2
1.表示判断 。“是”→“谁也不能否认”。 例: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双重否定句:谁也不能否认周总理是我们的好总理。 2.表示全部。“全” “全都” “全部”→“没有…不” “无不”等。 例: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都感到自豪。 双重否定句:我班被评为先进集体,全班同学无不感到自豪。
3.表示叙述做过某事。 例:我预习了新课。
谓语动词→没有不+谓语动词
双重否定句:我们没有不预习新课。
4.表示非常肯定。 “一定” “必须”→“非......不可” “不能不” 。 例: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得加倍努力学习。 双重否定句:离毕业还有一个月时间,我们非得加倍努力学习不可。
5.表示不情愿、不得已。 “只能” “只好” “只得”→“不得不”。 例:楚王只好尊重晏子了。 双重否定句: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了。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 理
6,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 进的象征。
小升初 句式转换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技巧总复习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例: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间接叙述)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陈述句改反问句与之相反: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疑问词“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疑问词“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三、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一)双重否定句(1)定义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不得不就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二)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方法2: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四,把字句与被字句(一)转换方法:“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二)举例分析(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把字句、被字句)[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变为被字句)[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另: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五、扩句和缩句(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完整版)小升初语文知识点专项复习专题一基础知识句式转换归纳

基础知识句式转换归纳一、反问句与陈述句间的转换: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陈→反: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二、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三、调换顺序意思不变:时间(地点、重点强调的内容)+逗号(,)+其余句子内容四、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如:直接→间接小明告诉我:“我明天要去春游。
”小明告诉我,他明天要去春游。
五、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有两个否定词)方法: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这些作业我非要完成不可!(句号→感叹号)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六、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七、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被描述的对象一般是动物或植物,改拟人句就是赋予他们人的动作或行为。
(好处:生动、形象)八、直接叙述与转述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小升初英语语法句型转换-一般将来时(全国通用版)

am going to go
will go
1.I am tired. I __________
(go) to bed early
tonight.
2.Mary’s birthday is next Monday. Her brother
_____________(give)
her a present.
(2)否定句:
主语+ be + not going to +动词原形+其他.
如:
I am not going to plant trees this weekend. 这个周
末我不打算去种树。
They aren’t going to climb mountains this week.
这周他们不打算去爬山。
下周你们要去做什么?
—We will have a picnic in the park.
我们将去公园野餐。
一般将来时的用法
1. 时间标志词:
1⃣️tomorrow系列
2⃣️next系列
3⃣️in the future
4⃣️in+一段时间 等表示将来的时间状语。
如:
We will go to Shanghai next week.
week.(改否定)
won’t
go
Shirley ____ ____ to visit her grandma next
week.(改否定)
练习
We will hold a meeting this evening.(改一般疑
问句)
you
Will
____ ____ hold a meeting this evening?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

2024年小升初语文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对于____年小升初语文考试,考查句式转换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句式转换总结与练习,帮助您更好地备考。
一、主从复合句转换为简单句1. 主句作状语主从复合句:因为下雨,他没有去打篮球。
简单句:下雨了,他没有去打篮球。
2. 主句作目的状语主从复合句: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她每天都很努力学习。
简单句:她每天都很努力学习,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
3. 主句作结果状语主从复合句:他很努力地学习,所以考试考得很好。
简单句:他很努力地学习,考试考得很好。
二、简单句转换为主从复合句1. 用“因为/由于/既然/如果”引导原因状语从句简单句:他很努力学习。
主从复合句:因为他很努力学习,所以考试考得很好。
2. 用“因为/由于/既然/如果”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简单句:明天下雨。
主从复合句:如果明天下雨,我就不去打篮球了。
3. 用“当/一旦”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简单句:你来了。
主从复合句:当你来了,我们就出发。
三、主谓宾句型转换为主语从句主谓宾句型:我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
主语从句:我觉得这个故事是很有趣的。
四、祈使句转换为陈述句祈使句:请你不要乱抛垃圾。
陈述句:你不要乱抛垃圾。
练习:1. 把下面的主句变为原因状语从句他们队员训练很扎实。
2. 把下面的主句变为目的状语从句我每天学习很努力。
3. 把下面的简单句变为主谓宾句型我们看了一场电影。
4. 把下面的祈使句变为陈述句请把书放在桌子上。
参考答案:1. 因为他们队员训练很扎实。
2. 我每天学习很努力,为了取得好成绩。
3. 我们看一场电影。
4. 你把书放在桌子上。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语文句式转换完整版

小学句式
一、去“枝”留“干”法
小学句式
凡是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尽量去掉,包括 : 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的词。
例: 二十四只草船的草把子插满了曹军射过来的箭。 缩句:草把子插满了箭。
二、借助“的、地、得”。
小学句式
这是最简单的方法:把“的、地”前面的词语删除, 去除“得”后面的词语。
小学句式
被字句变把字句
小学句式
1、首先将被前面的宾语放在“被”的后面,“被”后面 主语的放在“被”的前面;
2、然后将“被”换成“把”。
例如:
睡梦中的小芳被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 一阵清脆的铃声把睡梦中的小芳惊醒了。
练习:
1、教室被我们打扫干净了。 2、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3、我们被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了。 4、从破船上搬下来的食物被他吃光了。 5、小狗被我牵住了。
例句: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
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练习:
小学句式
1、香港回归伟大的祖国,我们感到无比自豪。 2、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足以表达您对中国
人民的友谊。 3、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小动物。 4、我对同学们的勇敢精神,从心底里感到无限的敬佩。 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6、这是伟大的奇观。
三、肯定句与否定句
小学句式
否定句有两种情况:
一是单纯否定句。这是指否定句中只有一个否定词。 例如:他不知道问题这样严重。
二是双重否定句。这是指否定句中有两个否定副词。
例如:此时此刻,同学们没有一个不被邱少云的顽强毅力所震 撼。
肯定句换成单纯否定句,可按照“否定词+原词的反义词”的形 式来换。
练习:
小学句式
例如: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是真理。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句式转换

我懂了!
课堂练习
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小鸟被我养在家里。(改为把字句) 我把小鸟养在家里。
2、风儿把乌云吹散了。(改为被字句) 乌云被风儿吹散了。
3、这片竹林被那场无情的大火烧光花儿。(改为被字句) 花儿被春风吹红了。
新知讲解 五、把陈述句改为拟人句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句式转换
新知导入
方法
一、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恰当的位置加上反问语气词 (难道、怎么、吗、呢);
2、把句子主要的肯定词(否定词) 变成否定词(肯定词);
3、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4、再读句子检查,看意思是否一致。
新知讲解
好像不难哦!
例1: 陈述句: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反问句:功课没做完,怎么能去看电影呢? 例2: 陈述句: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反问句: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难道不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吗?
我们不得不承认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双重否定)
例4、巴迪的诗写得一般,但还是有希望的。
巴迪的诗写得一般,但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双重否定)
课堂练习
把下列肯定句改写双重否定句
1、你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你不得不承认电子计算机是“天之骄子”。 2、爹妈都不在家,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爹妈都不在家,不得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3、在共产党面前,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在共产党面前,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4、星期天,我们必须去看排球赛。 星期天,我们非去看排球赛不可。
3、太阳慢慢地从东边升起来了。 太阳懒洋洋地从东边爬上来。
4、春风吹来,每一朵小花都开放了。 春风吹来,每一朵小花都绽开了笑脸。
新知导入
三、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方法
双重否定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在谓 语动词前加上“不得不、不能不、 无不”等双重否定词就可以了。
小升初课件 句型转换

一般句式、把字句、被字句之间的转换
一般句式:主语+动作(谓语)+动作对象 (宾语部分)
把字句:主语+把+动作对象(宾语部分)+ 动作(谓语部分)
被字句:动作对象(宾语)+被+主语+动作 (谓语部分)
例如:
↑(动作对象)
一般句式:猴子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
大笑。
↓(主语)↓(动作)
把字句:熊猫有趣的动作把孩子们逗得哈哈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例如: 你为我付出如此高的代价,难道不足以表达你对中国的
友谊? 你为我付出如此高的代价,足以表达你对中国的友谊。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
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或将否定句中的 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 能、会等); 2、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加“怎、怎么、难道、岂” 等反问语气词; 3、在结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 ,句号改为
“把”字句与“被”字句的转换练习:
1、我把爸爸的自行车一直保存在前屋里。 爸爸的自行车被我一直保存在前屋里。
2、网上的蜘蛛被一阵轰隆的雷声吓跑了。
一阵轰隆的雷声把网上的蜘蛛吓跑了。
3、犹如一只狼狈的小狗的我被宋妈抱上了 洋车。 宋妈把犹如一只狼狈的小狗的我抱上了洋 车。
问号。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练习:
1、不对呀,你怎么会没考及格呢?
不对呀,你不会考不及格! 2 、他刚刚出院,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
他刚刚出院,不可以交给你们。 3、 你看,烈日当空,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
似火最好的解释吗? 你看,烈日当空,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就是对骄阳似火 最好的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必考——句式转换技巧总复习
一、直接引述改成间接转述
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即改成第三者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例: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改为第三者转述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
一般的说来,直接叙述改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变化:
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叙述的冒号改为逗号.
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叙述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
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直接叙述改为间接叙述的原则:第一,不改变原句的意思;第二,句子通顺,无语病. 如果想把说话人的语气、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写得有声有色,就用直接叙述;如果只需要表达说话的内容,就用间接叙述.
例:①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我是温家宝爷爷,你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直接叙述)温总理对废墟中的孩子说,他是温家宝爷爷,让孩子们一定要挺住,一定会得救的.(间接叙述)
②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你得想想办法啊!”(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对向导说,要向导得想想办法.(间接叙述)同伴焦急地要向导想想办法.(间接叙述)两种句式相比较,可以看出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所表达的内容完全相同.只是用直接叙述的方式表达,更能彰现说话人当时的语感、情态,使人物形象更具体生动,用间接叙述的方式来写,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表达,读来不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
二、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例:①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不会望而却步.(陈述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反问句)
②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陈述句)看着老班长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怎能不觉得好象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呢?(反问句)反问句改陈述句要注意三点:
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
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
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陈述句改反问句与之相反:
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疑问词“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疑问词“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
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
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三、双重否定句和陈述句的转换
(一)双重否定句
(1)定义双重否定就是有两个否定词,即表示肯定的意思.双重否定句是相对于单纯否定句而言的,它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语意.一般的语法书普遍认为,双重否定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例如:“他不是不来”意思是他要来的.“我不得不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不得不就
是双重否定,这句话的原意为:我承认那个本是我的.
(2)双重否定的两种形式:1、由两个不构成.如:这件事我不得不做. 2、由一个反问词(难道,怎能等)加一个不组成,构成反问句.但也是双重否定句.
注:确定句子到底是肯或否,先数一下有几个否定词.偶数个否定词,句意为肯;奇数个否定词,句意为否.表示否定的词大概有:未、非、否、莫、不等等.
(二)陈述句变双重否定句
方法1:先找出句子的中心,即主谓宾部分,在动词前面加上或改为“不得不,不能不……”或两个否定词之类的词语,使其变为双重否定句,但是最后一定要检查一下,不要改变句子原来的本意.
方法2:用前面讲过的把陈述句变反问句的
四,把字句与被字句
(一)转换方法: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
(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把字句、被字句)
[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变为被字句)
[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
另: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所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例如: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苍蝇和蜘蛛.(陈述句)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整个儿包住了.(把字句)苍蝇和蜘蛛被一大滴松脂整个儿包住了.(被字句)由上例可知,把字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句的主语是动作的被执行者. 变换的具体方法是:找出陈述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执行者与被执行者关系.
2、把字句:要强调执行者,就将句中执行者(例:一大滴松脂)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把”字和被执行者,即成把字句.
3、被字句:要强调被执行者,就将句中的被执行者(例:苍蝇和蜘蛛)调到句首做主语,后面再加上“被”字和执行者,即成被字句.
五、扩句和缩句
(一)扩句就是给句子添枝加叶,即把只有基本意思、表达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给其添加一些修饰、限制的词语,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
扩句的基本步骤:要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语,在句子的主干词语前填加合适的修饰、限制词语。
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干词语,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例①老班长钓鱼。
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的老班长在草地的水塘边专心致志地钓鱼。
(扩句)
(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
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
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老班长?在什么地方?怎样地钓鱼?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
②我看着这一幕。
瘦小的我呆呆地看着这感人的一幕。
(扩句)
扩句的注意事项:1、扩句不能另加主干,如:主语“我”不能变成“我们”或“我和某某”。
2、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句型。
3、增添的词语要和原句中的词语搭配恰当。
(二)缩句就是给句子去掉枝叶,即把一个表达具体、生动的句子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保持句子最基本的成分。
缩句的基本步骤: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
3、找到“的、地、得”,去除“的、地”以及前面的词语,去除“得”以及后面的词语。
4、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例①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
我思念着启蒙老师们。
(缩句)
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②都江堰是两千多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建的一条大堤。
都江堰是大堤。
(缩句)
③我和同伴们低垂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前进。
我和同伴们前进。
(缩句)
④这位“当代神农氏”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是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活字印刷之后,对人类做出的“第五大贡献”。
杂交水稻是“第五大贡献”。
(缩句)
缩句的注意事项: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句子要完整,句型不变。
2、去掉修饰和限制的词语时要一次去完。
3、否定句中的否定词要保留,疑问句中表示疑问的词语要保留,缩句后的句子不能保留“的、地、得”,但可以保留“着、了、过”。
4、句子中的专用词不能去掉。
如:“启蒙老师们”,“第五大贡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