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的生产工艺

双孢菇的生产工艺1、浸料:依据化验结果确定配比;铲车作业,粪(鸡粪、牛粪)、草(麦草)、水充分混合;2、建堆:铲车作业,将堆肥捞出建堆,沥水。
3、入一次发酵隧道:铲车配合抛料机作业,将堆肥均匀抛洒在隧道内;均匀加入石膏、豆粕等辅料;在此需要转隧道2次(以补充水分让原料均匀的发酵)。
4、入二次发酵隧道:铲车配合抛料机作业,将堆肥均匀抛洒在隧道内;根据堆肥情况补水;此过程需要按照发酵要求,严格控制温度,确保原料均匀发酵。
5、上料、播种:铲车配合基料运输车及上料机组工作;菌种均匀混拌在培养料中;上料后清理菇房;覆膜;6、发菌阶段: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控制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湿度。
7、覆土:铲车配合覆土机组作业,将覆土均匀、平整的覆盖在培养料上。
8、覆土接种/菌丝培育/覆土层水份调节:刮料面;观察菌丝生长情况;监测料温、空温、覆土层水份、CO2浓度;适量浇水;9、降温、扭结期:根据需求以及品种来确定降温的时间长短,双孢菇:大面积菇,3~4天料温降至21℃下,空温16~18℃,新风量50~80%,湿度80~85%;均匀出菇,4~6天料温降至20℃下,空温17~19℃,新风量40~70%,湿度85~88%;褐菇(大):6~7天料温降至20℃下,空温18~20℃,新风量30~60%,湿度90~92%;10、采菇/清床作业:采菇阶段要保持房间内的湿度不可超过70%,房间内地面保持干爽;空调机风速调小,开大新风量,防止蘑菇起鳞;空温控制在15~17℃;降低CO2浓度800~1200ppm;清床时不可破坏覆土层;保证所有小菇、死菇等清理干净(杂菌区域特别注意);空温升至19℃;提高CO2浓度。
11、转潮期:清床后立刻浇水,将覆土层水份补充至85~90%左右,一般情况下第1天可浇1~1.2L/㎡1~2次,后续依覆土层水份而定(一般情况下,不超过3L/㎡);空温18~19℃;(总朝次为4次)12、蒸汽消毒,下料:当采收完四朝次后,使用蒸汽将菇房熏蒸,用高温将杂菌消灭。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双孢菇

工厂化种植双孢菇工艺技术方案6.1主要技术方案总体思路1、在人为条件下进行工厂化周年生产。
2、筛选出适合我地材料的培养基配方。
3、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栽培料配方的含水量、PH值、持水性、透气性、灭菌时间、接种量的大小、菌丝萌发的快慢、接种成功率和产量的高低等,形成科学的生产技术。
4、对菇房内影响菇类生长的各种温度、光照、气温、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以实现高产稳产。
5、实现双孢菇堆料工厂化生产技术的成果转化,研究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各项参数指标,并进行示范性推广。
6.2工艺技术及工艺流程1、工厂化生产双孢菇堆料工厂化堆制培养料就是按照双孢蘑菇培养料制备工艺要求,利用机械化设备及发酵隧道,在室内完成培养料的前发酵和后发酵的培养料堆制方法,工艺流程为:原料收集(秸杆、牛粪)一机器研磨一发酵一掺合一包装堆制培养料的全过程需要25天左右,建堆时间在播种前期5天进行。
培养成料堆制选在地平、不存水、无污染、有水源的地方;建堆前2-3天,将麦秸或秸秆浸水后捞出,逐层均匀撒入石灰粉,再将麦秸堆成长方形大堆,逐层踏实,同时将牛粪土预湿;建堆时先在堆料场上铺一层湿好的麦秸,厚薄15—20cm,然后再在麦秸上撒一层粪,共计10-12层,从第二层开始适量加水,分四次进行翻堆,第一次在建堆后的第七天进行,以后每次间隔5-6天,每次翻堆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其优点(1):劳动强度低,栽培双孢蘑菇菇农不需要自己堆制培养料,可以直接向堆肥厂购买;(2)受天气影响小;(3)培养料的质量好,产量高;(4)培养料成熟度好、发酵度均匀、培养料疏松、含水均匀,无厌气、无氨气等不良气体;(5)经济效益高,菇农采购工厂化堆料价格比手工堆制培养料降低成本30%左右。
2、双孢菇示范性种植双孢菇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菇类蔬菜,其种植的关键在于堆料的生产,传统的堆料生产费时费力,且成熟度不易控制,从而对双孢菇的产量和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是目前双孢菇种植推广的主要技术瓶颈。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1. 培育菌种:选择高质量的双孢菇菌种进行培养,通常是通过遗传育种或者自然分离获得高产菌种。
培育好的菌种用于接种培养基。
2. 制备培养基:双孢菇的培养基一般由秸秆、麸皮、玉米秸秆等原料混合而成,经过处理后得到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培养基。
3. 接种培养基: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将培育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4. 发酵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进行固态或液态发酵,促进双孢菇的生长和繁殖。
5. 培养条件控制:控制好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和通气等条件,保持良好的生长环境。
6. 收获成品:在双孢菇的生长周期内,定期检查双孢菇的生长情况,当双孢菇成熟时进行收获。
7. 包装和储存:将收获的双孢菇进行清洗、分类和包装,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使其能够长时间保存。
通过以上生产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双孢菇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并为人们提供新鲜、健康的食用菌产品。
双孢菇的生产工艺流程可以分为培育菌种、制备培养基、接种培养基、发酵培养、培养条件控制、收获成品及包装和储存等步骤。
在这些步骤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和管理,以确保双孢菇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在培育菌种的阶段,首先需要选择高质量的双孢菇菌种,这一步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优质的菌种不仅能够保证双孢菇生产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提高产量和抵抗力。
培养好的菌种用于接种培养基。
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也非常关键,因为培养基是双孢菇生长的基础和提供养分的来源。
一般来说,双孢菇的培养基由秸秆、麸皮、玉米秸秆等原料混合而成,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得到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培养基。
培养基的质量和配方对双孢菇的生长和产量有着直接影响。
接种培养基是指将培育好的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菌种有效地扩散并利用培养基中的养分,从而快速生长和繁殖。
在接种之后,需要进行发酵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进行固态或液态发酵,促进双孢菇的生长和繁殖。
发酵培养的条件和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控,以获得理想的发酵效果。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规程

抱蘑菇生产技术规程(DB41/T947—2014)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抱蘑菇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环境和栽培基质、菌种、生产季节、菇房建造、培养料配制、播种和发菌期管理、覆土、出菇期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和贮藏、生产档案建立和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河南省双孢蘑菇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隹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安全使用准则GB/T 12728-2006食用菌术语GB 19171-2003双抱蘑菇菌种NY/T 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 528-2010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 5099-2002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 5358-2007无公害食品食用菌产地环境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 12728-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菇房用于生产的房屋及设施。
3.2堆料将培养料按一定规格堆制发酵的过程。
3.3前发酵也称一次发酵或室外发酵。
培养料在室外堆制自然发酵的过程。
3.4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或室内发酵。
经过一次发酵的培养料,在室内控温条件下进行巴斯德消毒发酵的过程。
4产地环境和栽培基质4.1产地环境应符合NY 5358-2007的规定。
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周围3 km以内没有污染企业。
地势高燥平坦,交通便利,空气清新,水质良好,排灌方便。
4.2栽培基质应符合NY 5099-2002的规定,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要求。
5菌种5.1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状好的品种。
5.2菌种生产按GB 19171-2003和NY/T 528-2010 的规定执行。
6生产季节根据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特性,利用自然气温安排生产,7月下旬〜8月中旬堆制培养料,9月上旬前后播种,9月中旬〜9月下旬覆土,10月初〜12月中旬为秋菇生长期,12月下旬〜翌年3月上旬为越冬期,翌年3月中旬〜4月下旬为春菇生长期。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双抱菇生产工艺流程■一次发酵的工艺操作■隧道的工艺管理■ 1、发酵工艺流程图■预湿一>建堆T翻堆T翻堆一>翻堆一>进一次隧道一>倒仓T 倒仓->倒仓■浇水、添加浇水浇水浇水B辅料添加石膏■-进二次隧道-出二次隧道■i1■■■II ■■ ■1.1预湿■预湿的目的■要让鸡粪和麦草充分的混合均匀,麦草充分的吸收水分。
■预湿的方式■我们采取将原材料全部浸泡的方式进行预湿。
■预湿的步骤■先放足需要的水分,再将鸡粪铲入池中搅拌均匀,推入麦草霍庄,使爰草折匀吸足水分。
浸疱時间4?5小时,季节、气候不同,时间不同。
1.2建堆■将预湿好的原材料捞到水泥地面上,建成宽4.5?5米,高3米,长度不限的料堆。
■做到料堆松紧适当、一致,表面无坑。
料堆底侧要及时修堆,让料堆内多余的水分能及时流岀,避免或减少培养料形成厌氧发酵。
1.3 翻堆■翻堆的目的-要让培养料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可控的发酵。
翻堆根据气候、培养料的自身条件分为2?3次进行,间隔时间天。
第一次翻堆时要添加花生饼、尿素等辅料,促进发酵快速进行,翻堆时要补充适量水分,以保证培养料的含水量。
1 -4 进一次隧道-进一次隧道的要求■要求培养料经过填料机均匀的散落在一次隧道内,填料高度3米,要求料面高度一致、平整,填满整条一次发酵隧道,所有岀风口都要有培养料覆盖(如缺料,要堵住岀风口)。
并把温度传感器安插在培养料内,温度传感器外露20厘米。
保证培养料的水分在75%以上。
1 -4 进一次隧道■培养料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前,要检查隧道内的通风孔是否被堵塞■通风孔槽是否清理干净■校对温度传感器是否准确1.5培养料倒仓■培养料倒仓的前提-培养料经过在一次发酵隧道内4?5天的发酵,料温升到75-80°C,并且有下降趋势时,就要进行倒仓。
■倒仓的目的-要使培养料充分混合均匀,把表面的生料和里面附執疯混合在一起,是培养癌发曄一致1.5培养料倒仓■培养料倒仓分为3次进行,每次倒仓间隔时间为4天、3天、2天。
双孢菇高产栽培技术课件

二次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 1、升温阶段:向室内通入蒸气加温。温度升 到60~62℃,维持6~8小时,杀灭有害微生 物。 2、持温阶段:将料温降至50~55℃,维持6 ~8天。使培养料中的营养更多地转化为双孢 菇可以吸收利用的状态。这是二次发酵的主要 阶段。 3、降温阶段:打开门窗通风,使料温降至 25℃左右。
效果
第2~3天, 料温应升至 70℃左右
建堆
播种前一 个月
第一次 翻堆 第二次 翻堆 第三次 翻堆 第四次 翻堆 第五次 翻堆
建堆后 6~7天 上次翻堆 后5~6天 上次翻堆 后4~5天 上次翻堆 后4天 上次翻堆 后3~4天
余下的石膏 过磷酸钙一半 余下的过磷酸钙 石灰一半 余下的石灰
逐层浇足水
48小时后料 温可升至 75~80℃ 料温可达 60~65℃ 继续腐熟 继续腐熟 灭虫
4.清理床面
七、出菇期管理
1.喷水 2.通风 3.控温
每潮菇采收后 清理床面
4.清理床面
小结:
重点内容回顾
双孢菇的 生产流程
双孢菇的 生活条件
二次发酵的 三阶段控温
小结:
重点内容回顾
双孢菇的 生产流程
双孢菇的 生活条件
二次发酵的 三阶段控温
原料准备 ↓ 发酵 ↓ 播种 ↓ 覆土 ↓ 出菇
小结:
预处理
→
建堆
→
翻堆
一次发酵双孢菇培养料堆制方法
堆制 进程
时间
操作要点
选用堆料病虫少,无霉变,无 杀菌剂残留,并且堆料经过预处 理 草粪各10层,堆高1.5米,宽2.5 米,堆顶龟背形,最上一层为 粪 把草料抖松,内翻外,上翻下
加料
粪、草、饼肥、 尿素等全量 石膏一半量
双孢菇生产技术流程2

双孢菇生产技术流程一. 品种选择1.AS2796: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品种。
该菌株为杂交型,菌丝白色,基内和气生菌丝均很发达,菇体圆整、盖厚、色白、商品性状较好。
10-32℃菌丝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为24-28℃。
出菇温度10-24℃,最适温度为14-20℃。
耐肥、耐水和耐高温,适于用二次发酵培养料栽培。
2.F56、F60、F62品系:菇体洁白,圆正,质密,商品率高。
转潮快,后劲足,抗杂力强,并对培养料适应广泛,抗逆性强。
3.夏季种植可选“新登96”,出菇温度20-35度。
二. 原料配方原料配方:麦草2250公斤、干鸡粪750公斤、菜籽饼10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石灰50公斤、石膏75公斤注:稻草要求新鲜、干透、无霉变,鸡粪要求新纯度高,石灰、石膏等辅料要求纯度要高。
三.温室生产布局在温室地面种植双孢菇,由北到南制畦宽度及路面分布分别为1m畦、0.5m路循环、靠北墙规划0.6米宽的东西路一条。
四. 双孢菇生产规程/E_ReadNews.asp?NewsID=1511. 原料一次发酵原料发酵程序表(1) 预堆堆料场的选择上,要求选择地势较高、排水方便、又近水源的地方为堆料场地。
在建堆体积上,一般栽培100平方米,料堆长6米左右,宽2米左右,高1.7米左右。
稻草切短,在1%的石灰水中浸泡充分预湿,捞起随堆随踩成长方形,鸡粪碾碎过筛,均匀混入饼粉,加水预湿堆成长方形,含水量掌握在手抓成团放地松散即可。
(100公斤干粪肥加水110公斤拌匀)(2) 建堆底层铺30cm厚的稻草,然后交替上鸡粪(3cm)和稻草,每层高度25cm左右,层数10-12层,一直堆到料高达1.5米左右,铺稻草时既要疏松抖乱,又要扎边切墙,料对边应基本垂直,铺盖粪肥要求边上多,里面少,下层少,上层多,从第三层起开始均匀加入水和尿素,并逐层增加。
顶层保持鸡粪厚层覆盖,增加上层压力,水分掌握在有少量水流出为准。
(3)翻堆翻堆时应上、下、里、外、生料和熟料相对调位,把粪草充分抖松,干湿拌合均匀,各种铺助材料按程序均匀加入。
富硒双孢菇生产技术

富硒双孢菇生产技术(一)基本配方:基本配方一:麦草(或稻草)5000千克,牛粪粉4500千克,麦麸500千克,石灰粉200千克,石膏粉100千克,轻质碳酸钙50千克,富硒双孢菇营养料5千克。
基本配方二:玉米芯4000千克,玉米秸3000千克,牛粪粉3000千克,麦麸500千克,棉籽饼150千克,石灰粉280千克,石膏粉120千克,碳酸钙80千克,富硒双孢菇营养料5千克。
(二)材料准备:麦草、稻草可用原长秸秆,也可铡碎,前者适合人工生产,后者方便机器生产;玉米芯、玉米秸应予粉碎;棉籽饼提前3天打碎浸泡。
主要原料加水和石灰粉先行堆酵。
(三)基本处理:麦草(或稻草)堆酵3~5天后,与配方中除富硒双孢菇营养料以外的原辅料共同拌匀,进行发酵处理,小规模散户生产的一般采取一次性发酵法,即在室外连续发酵24~28天,期间翻堆5次左右,每次翻堆均应予以补水;完成发酵后,将富硒双孢菇营养料溶入100千克水中,均匀洒入基料,拌匀后,即可进棚铺料、播种。
玉米芯、玉米秸堆酵5天左右。
(四)播种发菌:1.管理指标:播种后,将料床覆盖,随即喷洒一遍300倍赛百药物,然后即应关闭菇棚通气孔,使之处于密闭状态约3~5天,使菌种尽快愈合萌发并定植;基本管理指标如下。
(1)温度:秋高气爽的季节,温度任其自然即可,不必调整。
(2)湿度:保持70%及其以下水平,就低不就高;该季节里除非特殊因素,否则,不可用水。
(3)通风:适量的通风,尤其晚间的通风可以迫使菌丝在基料内生长而不会往料表发展,而在中午时分的通风,则会提高棚温,一般九月份的温候状况,可以轻松提高5℃以上。
建议温度管理就低不就高。
2.覆土后的管理(1)覆土厚度:应根据覆土材料的理化性状决定,一般在3厘米左右,草炭土材料可加厚至5厘米,如土质黏重或砂性土壤则可适当减少厚度至2厘米左右。
(2)覆土后的管理:覆土后,每3~5天对棚内地毯式喷洒一次百病傻或赛百溶液,用以预防杂菌类侵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培养料进二次发酵的要求 § 填料高度为1.7-1.9米,料面高度一致、平整,
填满整条二次发酵隧道,所有出风口都要有培养 料覆盖。 § 进二次隧道的培养料水分含量在70-72%,不足 水分在进而此前补充。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2、隧道管理
§ 一次隧道管理 § 风机控制管理 § 要根据培养料在一次隧道内的发酵进程来控制通
风时间,主要通过温度来实现。温度越低,通风 间隔时间越长,温度越高,通风间隔时间越短。 § 倒仓时间管理 § 要根据培养料的温度,结合培养料在一隧道内的 时间以及培养料的活性程度,确定培养料倒仓的 时间。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工厂的卫生消毒管理
§ 上料、覆土阶段 § 场地、设备、工具和人员是否有效执行卫生消毒
制度,工作过程中是否有疏漏 § 工作结束后有没有对场地、设备、工具再进行认
真的清理、清洗和消毒;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垃 圾有没有及时运走;在工作过程中有没有人为带 进新的污染源,制造出新的垃圾(吃食物、抽烟、 把落地料、土或脚踏料、土上到菇床上,有没有 及时关闭大门等等)。
推入麦草碾压,使麦草均匀吸足水分。浸泡时间 4-5小时,季节、气候不同,时间不同。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2 建堆
§ 将预湿好的原材料捞到水泥地面上,建成 宽4.5-5米,高3米,长度不限的料堆。
§ 做到料堆松紧适当、一致,表面无坑。料 堆底侧要及时修堆,让料堆内多余的水分 能及时流出,避免或减少培养料形成厌氧 发酵。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2、隧道管理
§ 二次隧道管理 § 培养料在二次隧道内的发酵要更多的依靠人为干
预的方式进行。 § 二次发酵阶段的流程 § 均温阶段 § 升温阶段 § 巴氏消毒 § 降温阶段 § 保温和排氨阶段 § 降温出料阶段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2、隧道管理
§ 二次发酵阶段的注意事项 § 及时调整发酵隧道的数据参数,使培养料始终处于最佳发酵状态。 § 工作区域要保持干净整洁,二次发酵隧道门前和风机通道每天要喷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3 翻堆
§ 翻堆的目的 § 要让培养料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可控的发
酵。翻堆根据气候、培养料的自身条件分 为2-3次进行,间隔时间1-2天。第一次翻 堆时要添加花生饼、尿素等辅料,促进发 酵快速进行,翻堆时要补充适量水分,以 保证培养料的含水量。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4 进一次隧道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3、双孢菇工厂的卫生消毒管理
§ 双孢菇工厂的卫生消毒管理 § 菇房室内卫生消毒 § 菇房室外卫生消毒 § 发酵场地的卫生消毒 § 二次发酵隧道周围的卫生消毒 § 设备设施的卫生消毒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工厂的卫生消毒管理
§ 卫生消毒工作的重要性
§ 一位意大利种植双孢菇的大师说过“ 一个蘑菇 工厂能否盈利,在于种植者的技术水平;而一个 蘑菇工厂能否持续生产,在于其卫生消毒工作能 否持续做的很好”。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2020/11/14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操作与管理
§ 一次发酵的工艺操作 § 隧道的工艺管理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发酵工艺流程
§ 1、发酵工艺流程图
§ 预湿→建堆→翻堆→翻堆→翻堆→进一次隧道→倒仓→倒仓→倒仓
§
↗↑ ↑ ↑
↑
↑
§
浇水、添加 浇水 浇水 浇水
添加
§
辅料
石膏
§ →进二次隧道→出二次隧道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5 培养料倒仓
§ 培养料倒仓分为3次进行,每次倒仓间隔 时间为4天、3天、2天。
§ 在第一次倒仓时添加石膏。要求石膏和培 养料混合均匀,石膏不得结团。可分成23段进行,防止石膏遇水结块,并预留一 部分石膏在填料机旁边随时补充。
§ 在倒仓时,要根据培养料的水分含量,及 时补充水分。
洒一次甲醛(2%)消毒,根据要求喷洒杀虫剂、杀螨剂。 § 发酵隧道原始记录表要保持整洁,记录保证准确,不得错记、漏记、
涂改。 § 出现突发情况时,要立即报告(包括停电、设备损坏等),并做好
详细记录。 § 每次发酵隧道进料前,要校对温度传感器。如有偏差,要立即报告、
调整。 § 及时更换进风口的防尘网和过滤器。
§ 进一次隧道的要求 § 要求培养料经过填料机均匀的散落在一次
隧道内,填料高度3米,要求料面高度一 致、平整,填满整条一次发酵隧道,所有 出风口都要有培养料覆盖(如缺料,要堵 住出风口)。并把温度传感器安插在培养 料内,温度传感器外露20厘米。 § 保证培养料的水分在75%以上。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4 进一次隧道
§ 卫生消毒工作实际上是对病虫害预防的最好办法, 不给其生存的条件,自然不会爆发病虫害,生产 就能够顺利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工厂的卫生消毒管理
§ 卫生消毒在生产中各个工艺实施控制点的 具体体现
§ 发酵阶段:场地卫生、机械设备、生产垃 圾、原材料存储与运输过程中是否制造了 新的污染、二次发酵隧道周边是否清理的 干净、彻底,有没有认真的、系统的进行 管理,做到长期有效管理,而非阶段性的 清理。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5 培养料倒仓
§ 要求培养料经过填料机均匀的散落在一次 隧道内,填料高度2.5米,要求料面高度一 致、平整,填满整条一次发酵隧道,所有 出风口都要有培养料覆盖(如缺料,要堵 住出风口)。并把温度传感器安插在培养 料内,温度传感器外露20厘米。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7 进二次发酵隧道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1 预湿
§ 预湿的目的 § 要让鸡粪和麦草充分的混合均匀,麦草充分的吸
收水分。 § 预湿的方式 § 我们采取将原材料全部浸泡的方式进行预湿。 § 预湿的步骤 § 先放足需要的水分,再将鸡粪铲入池中搅拌均匀,
§ 培养料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前,要检查隧道 内的通风孔是否被堵塞
§ 通风孔槽是否清理干净 § 校对温度传感器是否准确
双孢菇生产工艺流程
1.5 培养料倒仓
§ 培养料倒仓的前提 § 培养料经过在一次发酵隧道内4-5天的发
酵,料温升到75-80℃,并且有下降趋势 时,就要进行倒仓。 § 倒仓的目的 § 要使培养料充分混合均匀,把表面的生料 和里面的熟料混合在一起,是培养料发酵 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