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参数化圆柱齿轮的建立方法
Proe5.0柱形直齿轮建模详细图文教程

图 1 “参数”对话框
(3)在“参数”对话框内单击 按钮,可以看到“参数”对话框增加了一行,依次输 入新参数的名称、值、和说明等。
需要输入的参数如表 1 所示。
表 1 齿轮参数设置
名称
值
说明
名称
值
说明
z
25
齿数
ha
0
齿顶高
m
3
模数
hf
0
齿根高
angle
20
压力角
da
0
齿顶圆直径
hax
1
齿顶高系数
d
0
图 17 “基准轴”对话框
图 18 “基准轴”创建完成 -8-
(5)在工具栏内单击 按钮,或者依次在主菜单上单击“插入”→“模型基准”→“平
面”,系统弹出“基准平面”对话框。 (6)在绘图区单击选取“A_1”轴作为参照,按住Ctrl键,继续单击基准点“PNT0”作
为参照,如图19所示,点击确定完成基准面“DTM1”的创建。
图 24 完成后的镜像渐开线
- 10 -
5. 创建齿根圆 (1)在工具栏内单击 按钮,或者依次在主菜单内单击“插入”→“拉伸”,弹出 “拉伸”定义操控面板,在面板内单击“放置”→“定义”,弹出“草绘”定义对话框。 (2)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选取“RIGHT”面作为参考平面,参考方向为向 “顶”,如图25所示。单击【草绘】进入草绘环境。
ProE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

ProE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摘要:本文阐述了用Pro/E参数关系式设计渐开线齿面的原理及操作过程,推导出了设计渐开线齿面的公式模板,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标准渐开线齿轮的相关参数用Pro/E完成了整个渐开线标准直齿轮的设计,文中所述标准渐开线直齿轮设计方法简洁,操作过程简单高效,可资同行借鉴。
关键词:渐开线基圆关系式可变截面扫描镜像渐开线齿轮传动由于其定传动比、运动精度高、冲击振动较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传动中。
Pro/E可变截面扫描特征可加入描述渐开线生成规律的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可绘制任一齿数模数的渐开线齿面;在Pro/E中采取恰当的方法很容易满足在分度圆上齿厚与齿槽宽相等这一设计要求,从而精确完整的完成标准渐开线直齿轮的三维模型设计。
1、渐开线的形成原理及其特性当一直线沿半径为的圆作纯滚动时(如图1所示),此直线上任意一点K 的轨迹AK 称为该圆的渐开线,该圆称为基圆,该直线称为发生线,渐开线所对应的中心角称为渐开线AK 段的展角。
渐开线齿面上的截面线到中心线的距离在图1中OK用表示,在图2中用表示,则,设为图1中的弧度值,则在发生线沿基圆作纯滚动形成渐开线齿面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如下的数量关系:2、Pro/E渐开线齿面生成原理作渐开线齿轮的关键在于作渐开线齿面,Pro/E用可变截面扫描特征作渐开线齿面。
首先绘制一个圆心角约15°的基圆,(见图5所示基圆,用于限制齿面的扫描的范围),然后选取此基圆弧作为产生渐开线齿面的原始轨迹线,在草绘界面绘制扫描截面线,截面线是平行于齿轮中心线的直线,(也就是图2中剖面初始位置与终止位置的夹角,剖面绕齿轮中心线旋转),在扫描过程度中,随着值逐渐加大,截面线离开中心的距离为(见图1、图2)将按关系式2不断加大,并且此截面线始终位于垂直于基圆的剖面内,部面的旋转角度由所作基圆的圆心角决定,一般15°即可,这样扫描的结果就得到了渐开线齿面。
Pro ENGINEER Wildfire 5.0 齿轮用螺旋线进行参数化精确建模

Pro ENGINEER Wildfire 5.0圆柱齿轮用螺旋线进行参数化精确建模关键词:proe渐开线、圆柱螺旋线、圆柱齿轮精确建模、参数化、通用模型、proe圆柱齿轮旋向控制、渐开线变位旋转增量。
齿轮传动是最重要的机械传动之一。
齿轮零件具有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结构紧凑等优点。
因而齿轮零件应用广泛,同时齿轮零件的结构形式也多种多样。
根据齿廓的发生线不同,齿轮可以分为渐开线齿轮和圆弧齿轮。
根据齿轮的结构形式的不同,齿轮又可以分为直齿轮、斜齿轮和锥齿轮等。
本章将详细介绍用Pro/E创建标准直齿轮、斜齿轮、圆锥齿轮、圆弧齿轮以及蜗轮蜗杆的设计过程。
渐开线的几何分析渐开线是由一条线段绕齿轮基圆旋转形成的曲线。
渐开线的几何分析如图3-1所示。
线段s绕圆弧旋转,其一端点A划过的一条轨迹即为渐开线。
图中点(x1,y1)的坐标为:x1=r*cos(ang),y1=r*sin(ang) 。
(其中r为圆半径,ang为图示角度)对于Pro/E关系式,系统存在一个变量t,t的变化范围是0~1。
从而可以通过(x1,y1)建立(x,y)的坐标,即为渐开线的方程。
图3-1渐开线的几何分析ang=t*90s=(PI*r*t)/2x1=r*cos(ang)y1=r*sin(ang)x=x1+(s*sin(ang))y=y1-(s*cos(ang))z=0以上为定义在xy平面上的渐开线方程,可通过修改x,y,z的坐标关系来定义在其它面上的方程,在此不再重复。
/*在编辑器里填写如下渐开线函数曲线方程程序Rb=DB/2/*基圆半径theta=t*45/*滚动角x=Rb*cos(theta)+rb*sin(theta)*theta*pi/180y=Rb*sin(theta)-Rb*cos(theta)*theta*pi/180z=0【摘要】现代机械设计基本上都是采用3D建模,一些典型零件如齿轮、链轮、皮带轮、弹簧等和系列化通用部件如运输皮带机的托辊系列、皮带架、滚筒等可以采用参数化设计,建立标准零件和组件,作为模板,用于参数化修改设计,方便快捷。
Creo3.0参数化绘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Creo3.0参数化绘制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用Creo3.0参数化绘制一个渐开线型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用到的命令有拉伸,旋转,阵列等。
1.打开Creo3.0,设置工作目录,新建文件(输入文件名),选择mmns_part_solid模板,设置模型属性,更改密度设为7.85e-9,单位默认是t/mm^3。
2.选择工具/参数,添加参数,模数m=2,齿数z=20,压力角angl=20,齿宽b=50,无变位。
添加关系式:r=m*z*cos(angl)/2,r为渐开线基圆半径。
3.选择基准/曲线/来自方程的曲线,笛卡尔坐标系,打开曲线方程编辑器。
输入渐开线方程:theta=t*90y=r*cos(theta)+r*sin(theta)*theta*(pi/180)z=r*sin(theta)-r*cos(theta)*theta*(pi/180)x=0确定后,自动生成一条渐开线。
4.进入草绘,依次随机绘制3个同心圆,分别作为为齿顶圆,分度圆,齿根圆,确认退出。
5.在3D模式下,选取3个同心圆,添加关系式:d0=(z+2)*md1=z*md2=(z-2.5)*m自动生成由关系式控制的尺寸:44,40,35。
6.选择拉伸命令,绘制一个以齿顶圆为直径的圆柱体,再为圆柱体添加关系d3=b(齿宽)。
7.选择拉伸/去除材料,绘制一个齿槽。
再绘制轮槽截面时应注意,如图红色圈标记处,当齿数z<41.5时,齿根圆<基圆,此时渐开线到齿根圆可用相切直线替代;当齿数Z>41.5时,齿根圆>基圆,直接为渐开线。
8.完成一个齿槽后,再为齿槽添加关系式:d5=b,(槽宽半角)d6=90/z。
9.再将轮槽进行阵列,阵列个数随机输入。
再为阵列添加关系式p13=z,再生。
10.改变颜色外观。
11.打开参数编辑器,更改参数m=5,z=40,再生完成,此时齿轮形状已改变。
12.旋转/去除材料绘制轴孔。
13. 拉伸/去除材料绘制键槽,采用矩形花键连接,花键大径102,内径92,宽度14,槽数10,先绘制一组键槽。
ProE实例训练教程—齿轮类零件

Pro/E实例训练教程—齿轮类零件1. 圆柱齿轮(1)建立新零件。
单击系统工具栏新建按钮图标,输入零件名称chilun,选择“mmns-part-solid”模板。
(2)设置参数单击系统菜单栏中【工具】→【参数】,出现【参数】对话框,单击添加参数按钮,添加m、z、alpha三个参数,如图2-所示,单击【确定】。
图2- 设置参数图2-(3)添加关系单击系统菜单栏中【工具】→【关系】,出现【关系】对话框,在【关系】文本框中输入如图2-所示关系式。
(4)草绘基准曲线1)单击草绘基准曲线按钮,选择FRONT面为草绘平面,其余选择默认设置。
2)草绘三个同心圆如图2-所示,分别修改直径为d、da、df,系统弹出如图2-所示提示对话框,单击【是】。
图2- 草绘三个圆图2- 提示对话框(5)基准曲线1) 单击基准曲线按钮,系统打开【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如图2-所示,单击【从方程】→【完成】。
2) 在图形区单选择坐标系,在【设置坐标类型】菜单管理器中选择【柱坐标】,在记事本中输入如图2-所示的方程,单击【文件】→【保存】→【退出】。
3) 单击【曲线:从方程】对话框中【确定】。
创建齿轮渐开线,如图2-所示。
图2-【曲线选项】菜单管理器 图2- 记事本 图2- 渐开线(6)基准轴线1) 单击右边工具栏基准轴线按钮,在图形区选择TOP 面和RIGHT 面,过这两个面创建一条基准轴线A-1,如图2-所示。
图2- 基准轴线 图2- 基准点面板 图2- 创建基准点(7)基准点单击右边工具栏基准点按钮,系统打开基准点面板如图2-所示,在图形区选择分度圆和渐开线,过这两条线创建基准点PNT0,如图2-所示。
(8)基准面单击右边工具栏基准面按钮,在图形区点选步骤(6)创建的基准轴线A-1和步骤(7)创建的基准点PNT0,过这两个图元创建基准面DTM1,如图2-所示。
渐开线图2- 创建基准面DTM1 图2-复制基准面DTM2 图2- 镜像渐开线(9)复制基准面1)单击系统菜单栏中的【编辑】→【特征操作】,打开【特征】菜单。
proe创建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PRO/E小设计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09级工业工程班宋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知识要点】使用【拉伸】工具、【基准曲线】工具、【倒圆角】工具、【阵列】工具、【倒角】工具等完成模型的绘制。
绘制一个模数为3,齿数为20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三维模型,效果如图1所示图1【操作步骤】1)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命令,弹出【新建】对话框。
选择新建类型为【零件】,子类型为【实体】,取消【使用缺省模板】选择框,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选择模板为【mmns_part_solid】,单击【确定】按钮,创建一个新文件。
2)选择【拉伸】工具,弹出拉伸特征操作控制面板,单击按钮,弹出【放置】上滑面板,单击按钮,弹出【草绘】对话框。
悬着基准面FRONT作为草绘平面,采用默认的参照平面及草绘方向,单击按钮,系统进入草绘。
3)选择【圆】工具,绘制一个直径为66的圆作为齿轮的齿顶圆,如图2所示。
绘制完成后,单击按钮,返回拉伸特征操作控制面板,输入拉伸的深度为30,单击按钮完成拉伸特征,如图3所示。
4)选择【基准曲线】工具,系统弹出【菜单管理器】,如图4所示,选择【从方程】/【完成】命令,系统弹出【曲线:从方程】对话框,同时提示选取坐标系,如图5所示。
在绘图区域选择系统坐标系作为曲线方程坐标系,如图6所示。
选择完成后菜单管理器提示设置坐标系类型,设置坐标系类型为【笛卡儿】,如图7所示。
接着系统又弹出记事本,在记事本中输入渐开线方程,如图8所示,方程输入完成后首先保存然后单击按钮关闭记事本,单击【曲线:从方程】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渐开线曲线的绘制,效果如图9所示。
图4图2 图3图6图7图9 图85)选择【拉伸】工具,弹出拉伸特征操作控制面板,单击按钮,图5弹出【放置】上滑面面板。
单击按钮,系统弹出【草绘】对话框,单击按钮,使用上一次拉伸特征的草绘平面,系统直接进入草绘。
6)选择【隐藏线】工具,以隐藏线模式观察图形。
论述基于PROE的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

论述基于PRO/E的圆柱齿轮参数化设计1 设计基本方法直齿圆柱齿轮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机械零件,它的一些基本参数,如模数、齿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变位系数、齿宽等。
另外通过这些基本的参数也可以计算齿轮的其他参数,如齿顶圆、齿根圆、分度圆、基圆等。
而这些基本参数经常变化的参数也只有模数、齿数、齿宽和变位系数,其它参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一般是不变化的,所以我们这里将模数、齿数、齿宽和变位系数定义为关键参数。
设计齿轮的基本方法为:(1)建立关键参数和基本参数;(2)建立模型和定义关系;(3)验证关键参数;(4)调用齿轮。
2 具体创建过程2.1 建立关键参数和基本参数首先新建文件并在工具-程序中编辑设计中的INPUT和END INPUT加入如下语句:M number "输入直齿轮的模数M:"Z number "输入直齿轮的齿数Z:"X number "输入直齿轮的变位系数X:"B number "输入直齿轮的齿轮宽度B:"这样用程序的方式定义了四个关键参数,并保存文件,输入初始值,在参数对话框中创建好齿轮的一些基本参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顶隙系数等,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四个关键参数,具体设计见表1。
2.2 建立模型和定义关系(1)创建齿轮的基本圆。
用草绘曲线的方法,选择“FRONT”面作为草绘平面,选取“RIGHT”面作为参考平面,参考方向为向“左”,从里到外创建齿轮的四个基本圆:齿根圆(SD0)、基圆(SD1)、分度圆(SD2)、齿顶圆(SD3),并且用设置好的参数在关系功能对话框中控制齿轮四个基本圆的大小关系。
SD3=M*Z+2*(HAX+X)*MSD2=M*ZSD1=M*Z*COS(ALPHA)SD0=M*Z-2*(HAX+CX-X)*M选择菜单“编辑-再生”,以当前值再生图形,并完成基本圆草图的建立。
proe直齿渐开线圆柱齿轮制作

基础知识:圆柱坐标下的渐开线参数方程在ProE 中,设基圆半径为rb ,设压力角k θ与展开角k α的和为beta ,并从0到60度,则有: beta = 60*tr = (rb^2 + (rb*beta*pi/180)^2)^0.5 theta = beta-atan((rb*beta*pi/180)/rb) z = 0/cos tan k b kK K K K r r inv αθααα=⎫⎬==-⎭1、设计参数打开参数窗口,向模型中添加的参数主要有齿数(z),模数(m),压力角(alpha),齿顶高系数(ha),顶隙系数(c),分度圆直径(d),基圆直径(db),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齿宽(b)。
确定具体参数时分度圆直径、基圆直径、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齿宽值设置为零、并通过关系式进行计算。
示例见表1。
说明:1.本表适用于渐开线圆柱齿轮。
对斜齿轮是指法面模数。
2.选用模数时,应优先选用第一系列,其次是第二系列,括号内的模数尽可能不用。
压力角标准值:我国规定标准值一般为20°。
某些行业也采用14.5°,15°。
齿顶高系数ha*齿顶高ha用齿顶高系数ha*与模数的乘积表示:顶隙系数c*齿根高hf用齿顶高系数ha*与顶隙系数c*之和乘以模数表示:齿顶高系数与顶隙系数的标准值正常齿制当m≥1mm时,ha*=1, c*=0.25当m<1mm时,ha*=1, c*=0.35短齿制ha*=0.8, c*=0.32、创建基本曲线通过关系式生成基本曲线,首先草绘四个圆形,分别为齿顶圆、基圆、分度圆、齿根圆曲线,随意设置圆的直径数值,其具体数值将通过关系式确定。
打开关系窗口,选择特征项,选中刚刚绘制的曲线将其尺寸标注切换为符号显示形式( d0, d1, d2)。
在关系的编辑窗口中建立如下约束条件。
d=m*zdb=m*z*cos(alpha)ha=1IF m<1c=0.35elsec=0.25ENDIFda=m*(z+2*ha )df=m*z-2*m*(ha+c)d0=dfd1=dbd2=dd3=da完成关系式的输入后,执行/校验关系并按关系创建新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参数化圆柱齿轮的建立1.新建并命名零件的名称为yuanzhuchilun.prt 。
2.创建用户参数:齿轮模数-M,齿轮齿数-Z,齿轮厚度-B ,齿轮压力角-ANGLE 。
在主菜单选择“工具”→“参数”命令,打开如图2-1所示的“参数”对话框然后单击四次 按钮,在名称栏中依次输入参数名m 、z 、b 、angle ,类型栏中全部为实数,参数值分别为4、20、20、20.3.创建基准曲线:在特征工具栏单击草绘按钮,选取front 基准面为草绘平面,绘制草图,如图2-2所示(直径值可以任意给出,以后将由关系式控制),在特征工具栏单击完成 按钮退出草绘。
4.在零件模型中创建关系:在主菜单选择“工具”→“关系”命令,打开如图2-3所示的“关系”对话框,然后选择上一步所绘制的基准曲线,此时系统显示出此基准曲线的所有尺寸参数符号,如图2-4所示:在“关系”对话框的关系编辑区,键入如下关系式:d0=m*z-m*2.5d1=d2*cos (angle )d2=m*zd3=m*z+m*2说明:在以上关系中,d2代表分度圆直径,d0代表齿根圆直径,d1代表基圆直径,d3代表齿顶圆直径。
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关系定义,然后单击工具栏中的“再生” 按钮,再生模型。
5.创建渐开线: 在特征工具栏单击“曲线”按钮,在弹出的如图2-5所示的“菜单管理器”中,选择图2-1“参数”对话框图2-2 截面草图“从方程”→“完成”命令,此时系统弹出如图2-6所示的信息框,选取默认坐标系PRT_CSYS_DEF ,并在弹出的如图2-7所示的“菜单管理器”中选择笛卡尔命令,系统弹出如图2-8所示的记事本,在文本输入区,输入如下所示的渐开线方程:r=d1/2theta=t*90x=r*cos(theta)+r*sin(theta)* theta*(pi/180)y=r*sin(theta)-r*cos(theta)* theta*(pi/180)z=0完成后将其保存然后退出记事本,单击“曲线 从方程”信息框中的确定按钮,完成渐开线的建立,如图2-9所示。
6.拉伸曲面:在特征工具栏单击拉伸按钮,在拉伸面板中按下曲面按钮,选择front 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进入草绘环境后,单击使用边按钮,绘制如图2-10所示的截面,然后单击完成按钮退出草绘。
在拉伸面板中输入深度值为25(可以任意给出,以后将由关系式控制),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拉伸曲面的建立,如图2-11所示。
图2-3“关系”对话框 图2-4 截面参数图2-5 菜单管理器 图2-6 信息对话图2-7菜单管理器 图2-8输入渐开线方程7.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12,创建上一步拉伸曲面的深度关系式d4=b ,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8.延伸曲面:选取如图2-13所示的边作为要延伸的边,然后在菜单中选择“编辑”→“延伸”,此时弹出如图2-14所示的操控板,在操控面板中单击“选项”,在其下拉列表中选择“方法”为相切。
操控板中的距离值可以任意给出,它将由关系式确定。
单击完成按钮,则零件模型如图2-15所示。
9.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16,创建上一步延伸曲面的长度关系式d5=d0/2,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10.创建如图2-17所示的基准轴:选取TOP 和RIGHT 基准面为参照。
11.创建基准点:选取图2-18所示的曲面和基准曲线(分度圆)作为参照,它们的交点即为所要创建的基准点pnt0。
12.创建基准平面:选取基准点PNT0和基准轴A_1轴为参照,创建如图2-19所示的基准平面DTM1。
图2-9 渐开线 图2-11 拉伸曲面图2-10 截面草图 图2-12 选取参数 图2-13 选取边线 图2-14 操控板 图2-15 延伸曲面图2-16 选取参数图2-17 创建A-1轴13.创建基准平面:先选取基准平面DTM1作为参照,再选取基准轴A_1作为参照,将旋转角度值设为-10。
建立如图2-20所示的基准平面DTM2。
14.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21,创建上一步建立的基准平面的角度关系式d7=90/z ,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15.镜像平面:如图2-22所示,在零件模型的右上角选择面组。
选择如图2-23箭头所指的曲面,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镜像按钮,选择DTM2为镜像平面,完成后如图2-24所示。
16.合并曲面:按住ctrl 键,选择镜像前后的两个曲面,在特征工具栏单击合并按钮,完成后模型如图2-25所示。
17.拉伸曲面:在特征工具栏单击拉伸按钮,在拉伸面板中按下曲面按钮,选择front 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进入草绘环境后,单击使用边按钮,绘制如图2-26所示的截面,然后单击完成按钮退出草绘。
在拉伸面板中输入深度值为25(可以任意给出,以后将由关系式控制),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拉伸曲面的建立,如图2-27所示。
图2-18 创建基准点 图2-19 创建基准平面 图2-20 创建基准平面 图2-21 选取参数 图2-24 镜像后的曲面 图2-23 选取镜像的曲面 图2-22 图2-25 合并后的曲面图2-27 拉伸后的曲面 图2-26 截面草图18.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28,创建上一步拉伸曲面的深度关系式d8=b ,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19.旋转复制曲面:选择第9步所合并的曲面,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再单击选择性粘贴按钮,出现如图2-29所示的操控面板,在操控面板中按下旋转按钮,选取旋转轴为A_1轴,旋转角度为-20(可以任意给出,以后将由关系式控制),再按下“选项”按钮,取消选中的“隐藏原始几何”复选框,单击完成按钮。
零件模型如图2-30所示。
20. 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31,创建上一步旋转复制曲面的角度关系式d10=360/z ,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21.阵列曲面:选择第19步的旋转复制后的曲面,单击特征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出现如图2-32所示的操控面板,选择如图2-33所示的尺寸18为引导尺寸,在弹出的文本框中输入角度增量值为18,按回车键。
在操控板中输入第一方向的阵列个数为19(阵列个数可以任意给出,以后将由关系式控制),然后单击完成按钮。
则零件模型如图2-34所示。
22. 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35,创建上一步阵列特征的角度及个数关系式d11=360/z 和p12=z-1,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23. 合并曲面:按住ctrl 键,选择16步和17步所创建的两个曲面,在特征工具栏单击合并按钮,完成后模型如图2-36所示。
图2-28选取参数图2-29 操控面板 图2-30 旋转复制曲面 图2-31 选取参数 图2-32 阵列操控面板 图2-33 选取引导尺寸图2-34 阵列特征 图2-35 选取参数24. 合并曲面:按住ctrl 键,选择上一步的合并曲面和19步所创建的旋转复制特征,在特征工具栏中单击合并按钮,完成后模型如图2-37所示。
25.阵列曲面:在模型树中选择上一步的合并曲面,在特征工具栏单击阵列按钮,单击操控面板中的完成按钮。
完成后模型如图2-38所示。
26. 拉伸曲面: 在特征工具栏单击拉伸按钮,在拉伸面板中按下曲面按钮,选择front 基准平面为草绘平面,进入草绘环境后,单击使用边按钮,绘制如图2-39所示的截面,然后单击完成按钮退出草绘。
在拉伸面板中输入深度值为25(可以任意给出,以后将由关系式控制),单击选项按钮,勾选复选框。
单击完成按钮,完成拉伸曲面的建立,如图2-40所示。
27. 创建关系:在零件模型中,参照步骤4和图2-41,创建上一步拉伸曲面的宽度关系式d31=b ,完成后单击再生按钮再生模型。
28.合并曲面:将25步和26步所创建的两个曲面进行合并。
完成后如图2-42所示。
29.实体化曲面:选择上一步合并的曲面,在主菜单中选择“编辑”→“实体化”命令,然后单击完成按钮完成实体化操作。
30.应用程序进行参数的输入控制:在主菜单选择“工具”→“程序”命令,系统弹出如图2-43所示菜单管理器,选择“编辑设计”命令,则系统弹出如图2-44所示记事本界面,在此界面编辑器的input 和endput 语句之间输入以下内容:M NUMBER“请输入齿轮的模数:”Z NUMBER“请输入齿轮的齿数:”B NUMBER“请输入齿轮的厚度:”输入完成后保存并退出,此时系统会弹出如图2-45所示的提示图2-36 合并曲面 图2-37 合并曲面 图2-38 阵列特征 图2-39 截面草图 图2-40 拉伸曲面 图2-41 选取参数 图2-42 合并曲面 图2-43 菜单管理器框,选择“是”。
则系统弹出如图2-46所示的菜单管理器,单击“当前值”,然后再单击按钮。
31.验证参数控制效果: 在工具栏中单击再生管理器按钮,系统弹出如图2-47所示的菜单管理器,选择其中的“输入”命令,则弹出如图2-48所示的菜单管理器,选中M 、Z 、B 这三个复选框,然后选择“完成选取”命令。
此时系统提示“请输入M 的新值”时,输入1.5,然后单击完成;系统又会提示“请输入Z 的新值”,输入40,单击完成;系统会再次提示“请输入B 的新值”,输入10,单击完成。
此时系统会弹出如图2-49所示再生框,单击再生生成新模型如图2-50所示。
图2-44 输入程序 图2-45信息提示框图2-46 菜单管理器图2-47 图2-48 图2-49 再生管理器 图2-50 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