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后海中心区规划分析报告修订版
后海金融中心数据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预计2015年入 甲级写字楼 市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综合体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预计2016年入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市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综合体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甲级写字楼(总部基地)
深圳湾金融商务区(后海中心区)概念规划图 滨海大道商务办公来自项目/地块发展商
建筑面积(㎡) 办公面积(㎡)
63200(一期) 78000 196037 58065 113000 63800 38000 236645 550000 41500 200000 171190 61496 81400 35000 80000 58000 39600 47300 58000 38000 108300 61500 2478033 —— 46800 98019 34839 —— —— —— —— —— 40000 140000 102714 36898 48840 21000 16400 —— —— —— —— —— —— —— 预计168万
后海
定位金融企业总部,发展以金融、 商务办公、商业服务为主。
规模: 用地总面积2.3平方公里 规划: 230万平方米的商务办公区; 12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 50余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所(总部基 地) 定位: 将发展为以金融、商务办公、商业服务 、公共设施为主的现代化的具有滨海环 境气息的城市区域中心区。 开发现状: 近6年总计成功出让了19块总部用地。
南山区城市用地规划方案

南山区城市用地规划方案介绍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了国内外投资者的热点区域。
为了更好地适应区域发展和市民生活需求的变化,制定合理的城市用地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南山区城市用地规划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规划目标南山区城市用地规划方案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优化用地结构:合理调整用地结构,提高空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不同需求的发展要求。
2.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留绿地、湖泊和山岭等自然资源,营造优美环境,提升居民生态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3. 建设宜居社区:促进社区建设,提高公共设施和服务水平,改善市民生活品质。
4. 推动产业发展:合理安排产业用地,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提高南山区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总体布局基于上述目标,南山区城市用地规划方案的总体布局如下:1. 商业中心区商业中心区位于南山区的核心地带,其中包括购物中心、商业办公区和金融中心等。
合理规划商业用地,建设现代化、便利化的商业区,吸引国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入驻,提升南山区商务形象。
2. 居住区居住区位于商业中心区的周边,设置多个小区和社区。
注重人文环境建设,建设宜居社区,提供全方位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满足市民的居住需求。
3. 教育科研区教育科研区位于南山区的东部,规划一流的教育资源,打造高水平的学校和研究机构,吸引高素质人才和科研项目,为南山区乃至整个深圳市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 产业创新区产业创新区位于南山区的西部,重点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引进创新型企业和研发中心,提升南山区的产业竞争力,并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
5. 文化娱乐区文化娱乐区位于南山区的南部,规划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提升南山区的文化内涵和市民的文化消费水平。
6. 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位于南山区的北部,保留绿化空间、湖泊和山岭等自然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旅游开发,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
南山区分区布局结构与片区发展策略

南山区分区布局结构与片区发展策略第十六条总体布局:顺应深圳带形组团城市结构发展的要求,结合南山区自身南北向布局的形态特征,构建“双十字”型的空间发展主轴,建设前、后海中心区,整合各大片区的用地布局,创造融“山海城”为一体的整体意象,满足城市动态发展的要求。
1.“双十字”型城市空间发展主轴:以深南大道、滨海大道为主要骨架的东西向发展轴,传递城市东西向轴向延伸的发展动力,并成为珠江口东岸城镇与产业发展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工业大道——南油大道、沙河西路为主要骨架的南北向发展轴,顺应南山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整合全区城市空间。
2.“山海城”融为一体的整体意象:利用南山区现有海、岛、湖、河、山等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景观整合,构筑山、城、海一体的特色城区。
3.主次分明的多元化服务中心:区级中心:以前后海中心区为核心形成一个哑铃状的区级服务中心。
前海中心:市级物流商务中心,规划期内同时是前海片区级服务中心,远期结合宝安中心区一体化建设形成更高一级服务中心。
后海中心:南山区区级服务中心,同时又是以游憩商业服务为特色的游憩商业文化中心(RBD)。
次区级中心(居住地区级):规划增设海上世界、南头、华侨城、西丽、龙珠、南油、大学城七个次区级中心,集中配置商业、服务业、文化娱乐、体育功能。
居住区级中心:居住区级公共活动中心是组织社区生活与服务的重要单元,规划要求严格按照《准则》的规定配置本级及以下各级公共设施项目。
并在法定图则的编制中保证落实。
第十七条片区划分:根据道路系统、河流水系、自然山脉等自然地形划分及上下层次规划管理的习惯性规定,结合法定图则标准统计区中的大区,将南山区分为11个片区。
第十八条南油片区片区面积9.5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6.1万人,包括南油老区和后海新区。
本片区的主要功能是:南油老区是以一般居住区为主的综合功能区;后海新区是以游憩商业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滨海高尚生活、综合服务功能区。
规划要求严格控制南油老工业区印染等污染产业的新建或规模扩张行为,加强对污染产业的环保监测,引导对污染产业的环保技术改造。
深湾广场壹号(北区)项目给排水系统设计

深湾广场壹号(北区)项目给排水系统设计作者:魏文英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深湾广场壹号发展项目位于深圳南山后海金融中心区(市政府规划的金融商务中心和企业总部基地),是集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项目北区为深湾广场壹号发展项目一期,由公寓、办公、商业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10.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21.7m,地下三层;介绍了北区给排水系统设计,并对公寓配置户内燃气即热式热水器(增设热回水水泵)热水系统以及本项目不同类型的泳池过滤循环系统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给排水设计;即热式热水器(增设热回水水泵)热水系统;泳池过滤循环系统中图分类号: S2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项目简介深湾广场壹号(北区)项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科苑大道与东滨路交汇处西北侧,其中地块西北侧为20层的T1栋塔楼,塔楼主体为办公楼(其中三层为架空花园),一、二层裙楼为商业配套,一层为小型商铺,二层设异国特色餐饮;西南侧为32层的T2栋塔楼,一、二层为商业配套,三层为架空花园,十七层和三十三层为架空花园兼避难层,其余为公寓;东侧布置较低的塔楼:其中东北侧为18层的T3栋塔楼,塔楼一至三层为商业配套,四层为架空花园,五层及以上为公寓;东南侧为18层的T4栋塔楼,一、二层裙楼为商业配套,三层设会所(屋顶设有室外游泳池),四、五层为架空花园,六层及以上为公寓;地块中部为中心庭院,地下室设三层,地下一层为T2、T3、T4栋塔楼的电梯厅、设备用房、垃圾收集站和商业卸货区等,二层为商业停车场,三层为办公、公寓停车场及设备用房。
图一:项目效果图图二:项目总图2.给水系统设计2.1生活给水系统① T1栋办公给水系统:办公T1部分采用独立的给水系统,分区供水,竖向分为3个区, 给水支管供水压力控制在0.35MPa内;a. 地下3层至地上1层为1区,由市政管网经办公水表后直接供水;b. 2层~12层为2区,采用低区变频泵供水设备供水;局部楼层超压将设置支管减压阀减压c. 13层~屋顶层为3区,采用高区变频泵供水设备供水;办公生活加压泵房设于地下三层,内设高、低区两套变频供水设备及办公生活不锈钢水箱(水箱分为两格),水箱容积按照办公区域冷水最高日用水量的25%计算。
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文本(1998-20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1998)、《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 (以下简称《准则》)、《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5)》、《南山区“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南山区内已批复的法定图则而制定.第二条本规划是南山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指导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及空间利用规划和一切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本次分区规划的期限为:1.近期规划:2002-2005年。
2.远期规划:2006-2010年。
3.远景规划:2011年及其以后。
第四条本次分区规划的范围即南山区行政辖区,包括填海区和内伶仃岛,总规划用地面积178.59平方公里。
第二章分区发展目标与原则第五条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国际化城市和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规划确定南山区城市建设的目标: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旅游及教育科研基地为支柱,以前海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设为契机,在规划期内把南山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优美、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的生态型海滨城区。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提升产业结构: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支柱产业,强化旅游和教育等特色产业,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增强南山产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优先提供上述产业发展所必需的空间。
•整合空间结构:培育区级中心区,完善片区级和社区服务中心的建设,构筑功能互补的多层次服务中心体系,引导城市各大区块均衡协调发展。
•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市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建立健全高标准高质量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深圳南山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

行业聚焦 Industry Focus深圳南山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一、区发改局加强党的建设情况(一)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
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2020年局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38次、支部党员大会10次、支委会会议12次、支部书记讲党课4次、周一支部“固定学习日”26次、结合业务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
强化党建工作制度的建设,制定了《局党组会议议事决策规则》、《局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等5个党建工作制度。
结合岗位特点查找廉政风险点108个,签订了35份《南山区发改局公职人员廉洁从政承诺书》。
(二)局党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局党组对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召开局党组会、党组(扩大)会议38次、集体研究“三重一大”事项111个。
坚持依法行政,强化局法律顾问对议题合法性审查,重大制度、合同等须经局法律顾问审核。
(三)加强对支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根据“五好六有”党支部建设标准,设置专门的党员活动室。
对优秀党员及时进行表扬宣传,对犯有轻微错误的党员干部指定专人谈心谈话,先后树立先进典型12人次,通报表扬23人次,通报批评1人次,“一把手”谈话20余人次。
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累计退回、拒收服务对象礼品11件。
二、2020年工作亮点(一)扎实做好“稳投资”各项工作1、成立“稳投资”专班,积极谋划重大项目。
协调解决建设工程中的主要问题10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87亿元,完成量位居全市前列。
推动全省第一个新冠疫苗研发生产基地(康泰疫苗)建设,生产车间(一期)10月建成,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认可。
2、政府投资向民生领域倾斜。
2020年度安排区政府投资项目计划总规模108.4亿元,其中70%的政府投资向学校、医院建设等民生项目倾斜。
3、用好专项债精准稳投资。
共下达我区抗疫国债10.40亿元,已全部支出完毕。
各专项债使用主要用于医院扩建、水污染综合治理、文体中心建设、疫情防控、援企稳岗等民生项目。
带形城市

图1.
1882年索里亚·伊·马塔的带形城市草图
图1.
1882年索里亚伊马塔的带形城市草图
1.1 带形空间发展模式的优点
生态性 均质性 可持续性 多中心性 可变性
1.2 带形空间发展模式的局限
分散发展忽视了商业经济和市场利益; 居民心里缺少中心感, 居民心里缺少中心感,城市内聚力薄弱; 形态骨架难于构建且耗资较大;
案 例
丹下健三东京规划(1960)
带形组团 人为规划 综合决定
性,组团保持一定间距,强化城市组团间交通 联系 多见于新城规划,但形态易受冲击,保持不易 形态发展选择主体由人为规划、自然选择、经 济发展等综合因素决定,形态较稳定
城市形态发展选择主体以人为规划意志为主, 马塔马德里周围带形城市
1.5 “带形城市”的发展期 带形城市”
3.3 南山区分区规划
根据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2002-2010) 根据深圳市南山区分区规划(2002-2010) 文本 : 第十六条总体布局:顺应深圳带形组团城 第十六条总体布局:顺应深圳带形组团城 市结构发展的要求,结合南山区自身南北 向布 局的形态特征,构建“双十字”型的 局的形态特征,构建“双十字” 空间发展主轴,建设前、后海中心区,整 合各大片区的 用地布局,创造融“山海城” 用地布局,创造融“山海城” 为一体的整体意象,满足城市动态发展的 要求。
“带形城市”理论及其实践
“带形城市”理论及其实践
1.4“带形城市”的类 型
类 别 划 分 带形连绵 形 态 特 征 选 择 主 体 特 点
沿交通主轴带形连绵发展, 强调城市发展的均 质性和均好性,中心性较弱,城市要素间距大 沿交通主轴带形组团发展,强调等级多中心 柯伦“爱尔康”理论和朗科 恩城市规划 深圳市城 市总体规划 (1985/1996) 方案(1892) 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 (1985/1996)
XX城市中心演变与规划建设历程回顾

1990年1月成立福田区,年末深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69㎞²,1987年末全市常住 人口105万人,1990年人口167万人,开始准备建设福田区新的城市中心
深圳特区10周年资料照片,1990年末,深圳特区已建成8个工业区、1个科学 工业园、50个居住小区,6个港口、5个出入境口岸。四普人口168万人,全 市建成区面积139平方公里(特区7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人)
1990年
1992-1997年深圳行政区划图,城市中心随经济发展扩展,城市的发展 也是市中心扩展的过程。
1996年深圳城区图(全市GDP突破1000亿元,建成区面积325㎞²) 城市用地规模不足主要指城市中心区土地紧缺
2000年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城市总体规划 1996—2010年 规划至2010年人口430万(其中常住人口200万人)建设用地控制在480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目标:区域经济中心城市、花园式城市和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从深圳城市中心的演变 看福田中心区规划建设三十年历程
主要内容分三部分: 一、深圳城市中心的历史演变 二、福田中心区规划建设的四个阶段 三、福田中心区规划实施经验教训与
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 深圳城市中心的历史演变
2012年2月之后,深圳规划国土管理的新变化是国土、海洋一体化管理,全市陆域面积1991平 方公里,海域面积11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257公里。
深圳陆域1996平方公里,海域1145平方公里,海岸线257公里 2012年全市GDP12950亿元,年末常住人口1054万人
前海中心区 后海中心区 (2020年后) (2010年后)
福田中心区 (90年代)
罗湖中心区 (80年代)
前海
深圳湾
华侨城地区
深圳作为带状城市,后海是继罗湖中心区、福田中心区后新 的城市金融商业服务副中心,与前海共同构成第二个城市主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山后海中心区规划分析报告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南山后海中心区规划分析报告1:南山区规划分析2:后海片区规划分析1:南山区规划分析、南山区“十三五”规划南山区依托四大功能定位重点布局六大片2016年4月12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到2020年,深圳GDP总量将达到万亿元,对比2015年的万亿元,接近1万亿的增量。
年均增速需达%,这意味着未来5年内深圳的年均经济增速要保持%左右的中高速水平。
明确提出将重点打造前海、南山和宝安中心区域为新的市级中心。
其中前海中心包括了南山建成区的核心区域。
从罗湖到福田,再从福田到南山、前海,过去三十多年,深圳城市中心漂移的路径渐趋明显,重点布局六大片区——前海、蛇口、深圳湾、后海、留仙洞、高新北,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成为深圳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也将是南山“中心城区”的内涵与主体。
、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科技创新中心南山优势十分突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占全市的1/3,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的1/4,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的1/3,区域创新孵化能力被省社科院评为全国第一,未来需要不断巩固创新强区地位,追赶国内甚至国际科技创新强区。
文化中心南山已有深圳湾体育中心、保利剧院、南山文体中心等一批文体场所,有世界之窗、欢乐谷等着名5A级景区,且南山文化产业实力雄厚,占全市的1/3,这些都为打造文化中心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下一步,深圳市歌剧院等市级重点文化设施也将布局深圳湾,为南山文化中心的功能注入更具活力的支撑。
国际交往中心南山的国际化条件也比较好,坐拥深圳湾、前海湾,地处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入海口,辖区居住了深圳40%以上的外籍人士,全市9所国际学校有8所在南山,蛇口等三大港集装箱吞吐量占到了深圳的一半以上,有133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基本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也具备了打造国际交往中心的条件。
、南山区未来开发建筑体量目前的南山区,是全市最大的一个工地,有前海、蛇口、后海、深圳湾、留仙洞、高新区北区六个重点发展片区都在加快建设;经过初步核算,南山区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一共建成了90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目前正在建设的这六个重点发展片区和加上计划开展的城市更新项目,未来南山还要再建设7500万平方米的建筑体量。
预计会在15年时间完成建设,几乎是再造了一个新南山。
——南山区大沙河创新走廊深圳全力打造深圳湾超级总部经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大沙河创新走廊正成为重要支撑。
因为,在大沙河创新走廊这片深圳湾区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端创新资源汇聚:深圳三分之二的高端人才、三分之一的高新技术企业、60%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11月17日高交会期间,南山与市投资推广署一起,举行大沙河创新走廊重点项目投资推介会,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万科云城、留仙洞总部基地等19个项目亮相,一批新兴产业园授牌,力争吸引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落户。
目前,大沙河创新走廊规划编制已初步完成,实行”五个三工程”优化创新发展模式,新兴产业基地建设进展顺利,已建成56个新兴产业园。
其中,新增29个新兴产业园,总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未来的深圳湾,从东往南再往西,从后海湾,到蛇口渔港、太子湾,再到赤湾、妈湾、前海湾,长达公里的海岸线,不仅是一条美丽的滨海风光带,也是一条靓丽的产业风景线,更是深圳落实“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发展湾区经济的桥头堡和主战场。
——南山区新增长极——大沙河创新走廊”一带一路”目前,南山拥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三区叠加”的优势。
借助大沙河创新走廊,打造“南山—前海”城市中心,在这一创新要素聚集的区域,大沙河创新走廊有望崛起成为国际创新中心,成为深圳创新发展新的增长极。
从产业分布上看,大沙河下游的深圳湾高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林立,形成技术创新高地;大沙河上游的大学城,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形成知识创新高地;大沙河中游,正在加快开发的留仙洞园区和正在更新改造的一批旧工业区,即将形成产业创新高地。
随着深圳“十三五”规划蓝图的展开,大沙河创新走廊将要争取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支撑区、粤港澳大湾区先行区。
1:后海片区规划分析后海金融总部经济中心总体规划1、地理位置2、后海湾填海区位于南山蛇口东部,深圳湾与珠江出海口交汇处,由后海滨路以东、滨海大道以南和深圳湾围合而成,全部填海造陆而成,地形平坦,比较方正,大致呈东西长、南北短的长方形状,总面积公顷。
2、区域交通后海湾填海区拥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主要干道“四纵三横”形成闭路循环。
四纵:后海滨路、沙河西路、科苑大道、中心路(规划中)南北贯通整个区域,三横:滨海大道、东滨路、望海路东西贯通整个区域。
另外,创业路、登良路、工业八路、工业七路、招商路等也向东延伸进区域内。
另一个交通亮点是地铁线,地铁2号线沿后海滨路从区域西面经过,区域内设有四个地铁站,从北至南依次为后海站、登良站、海月站、湾厦站,使得片区内的物业几乎都成为地铁物业。
3、周边情况4、后海湾填海区狭长的地形使得其与周边多个组团连接,首先区域本身属于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的中部,拥有稀缺的海湾资源和生态景观,南段毗邻后海生活区、蛇口生活区、蛇口商务区、海上世界,北段毗邻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南油购物公园、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可见,后海湾填海区与多个居住区、商业区、旅游区相连,处于各功能组团的转换区,起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客观上要求该区域要承担多种城市功能,以继承和深化各组团的功能,使各组团形成连续的、一体化的布局,互补共生、协调发展。
5、4、景观规划6、区域内的景观以“一湖三带”为主,“一湖”即内湾湖,占地70万平方米,水域面积36万平方米的内湾湖像镶在区域内的一块蓝宝石,目前已经开发成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赛场,是区域的代表性景观亮点之一;“三带”即三条绿化带,东面沿岸为15公里滨海休闲带的中部,由北至南以此规划有小沙山、追风滑轮公园、流花山、弯月山谷、日出露天广场、婚庆广场、观桥公园、海风体育公园等休闲景点,西面沿中心路是一条南北贯通整个后海湾填海区的宽90米的带状公园,中部沿科苑大道深圳口岸段是一个宽70米的城墙公园。
7、5、功能分区8、由于南北段所连接的组团不同,为了充分发挥各自的地段优势,规划上以东滨路为界将后海湾填海区分成南北两个区,南区命名蛇口东填海区,规划为居住和口岸用地,北区命名后海中心区,规划为商服旅游休闲用地。
9、、南区——蛇口东填海区10、11、蛇口东填海区由于其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蛇口镇以东、深圳湾与珠江出海口相交接的部分而得名,区域范围为后海滨路以东、东滨路以南和深圳湾围合的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公顷。
其中,南区又以西部通道口岸红线(大致沿科苑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规划用地面积公顷,西区规划面积公顷。
蛇口东填海区位于深圳中部滨海休闲带的中部地带,北部及其以东部分为深圳未来的沿海RBD发展中心,南部及西部为蛇口滨海生活区,因此,蛇口东填海区需要承担多种功能,为深圳市沿海旅游发展带与居住生活组团的转换区,既承担重要的滨海休闲区的功能,又承担为RBD及西部通道口岸进行生活配套的功能。
根据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不同,东西两个区的规划定位不同:东区定位为深圳市重要的交通枢纽、口岸商业及滨海休闲带;西区定位为延续蛇口独特风情的、代表深圳门户形象的滨海生活区。
规划居住人口约5万人,全部集中在西区。
蛇口东填海区规划总用地面积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公顷,占总用地%,非城市建设用地(包括特殊用地、发展备用地)公顷,占总面积的%。
在西区的公顷用地中,居住用地公顷,住宅用地公顷,分别占西区城市建设用地的%、%;东区公顷用地中,军事及备用地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公顷,占%。
根据规划,蛇口东填海区规划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总毛容积率。
其中,西区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毛容积率。
规划居住面积为万平方米,全部集中在西区;办公面积为万平方米,主要为东区的深圳湾口岸;商业面积为万平方米,大部分集中在西区,公共配套设施面积为万平方米,主要集中西区。
根据规划,本区规划有教育、医疗、文娱体育、行政管理、公安消防、邮电、商业等各种配套设施,具体规划如下:蛇口东填海区目前已经进入开发的高潮,口岸和西部通道已建成,各种配套设施正在有序的建设中,居住区全面开发,十个新盘拔地而起,预计2-3年内将会全部开发完毕,届时在深圳湾之滨将屹立一片现代化的高尚滨海住宅区。
东区的深圳湾口岸、西部通道已经建成并投入实用,城墙公园正在建设中。
西区的住宅区已经陆续开发,已开发或正在开发的项目有卓越维港、皇庭港湾、曦湾、宝能太古城、新天湾畔、三湘海尚、颐岸阅海、百丽湾、紫藤苑、鸿威海怡湾畔等十个项目。
带状公园的西区段目前正在建设中。
、北区——后海中心区后海中心区位于深圳湾滨海休闲带西侧,深圳湾口岸北侧,南山商业文化中心东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侧;并由滨海大道、沙河西路、东滨路以及后海滨路形成边界,规划总用地面积公顷。
后海中心区的发展定位:未来深圳城市的滨水生活中心、办公、商业、文化、体育、娱乐高度聚集,以滨海环境特征为主,有完善公共服务系统的特征鲜明的海傍新城。
体现深圳城市建设和城市空间及城市生活的新标准、新价值。
其城市功能将是城市中心功能、核心绿地、体育功能三位一体。
根据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不同后海中心区同样可以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承担的功能主要有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西区承担的功能主要有办公、商业等。
后海中心区总规划面积公顷,全部规划为商服、市政、绿地、水域、文体设施等非居住用地,具体如下表所示。
后海中心区东区的体育板块已经开始建设,其中,F1世界摩托艇国际锦标赛赛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深圳湾体育中心已月2008年9月动工建设;西区的金融区还处于待开发状态。
①内湾湖:占地7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36万平方米,环湖绿地34万平方米,已经建成F1世界摩托艇国际锦标赛赛场。
②深圳湾体育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为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分会场,工程采用“春茧”方案,已于2008年9月动工,将在2010年底竣工。
深圳湾体育中心坐落在深圳湾15公里滨海休闲带中段、南山后海中心区东北角,占地面积30.7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有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运动员接待服务中心、体育主题公园及商业运营设施,届时将承担足球预赛、乒乓球决赛、游泳等比赛和训练功能。
③深圳歌剧院:项目主要内容为一个2000座左右的歌剧场、一个800座左右的中型歌舞剧场、一个350座左右的实验剧场和配套若干个排练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