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各省城市公共交通情况-运营线路网长度(公里)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上海市第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一、上海市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介绍城市交通是上海市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科学制订全市交通战略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交通矛盾,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市性的综合交通调查,持续更新综合交通基础数据,内容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车辆停放、交通信息、交通环境等方面,以及有关的城市基础信息。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揭示交通发展内在规律,更新和优化交通预测模型,应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热点问题研究,这些成果在本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86年第一次综合交通调查为做好首轮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于1986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也是国内城市首次开展的综合性交通调查。
为上海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交通数据基础,开发了本市交通模型,是世界银行在上海贷款所承认的唯一的交通信息库。
为编制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内环高架等市政建设的前期研究,以及政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1995年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为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要求,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交通大调查,专门成立了交通调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查工作的执行。
通过调查更新了原有调查数据,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掌握的信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调查数据为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等的编制以及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还于199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小样本交通调查,实现对交通数据的常年维护与更新。
(3)2004年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更新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和交通模型,编制了《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2006-2020)》、《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时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世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战略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城市公交线网评价参考指标

高峰小时满载率=主要线路高单向高断面通过量/车辆通过高端面的客位数总和*100%
换乘时间
换乘时间=乘客在换乘中的步行时间+候车时间
运营效率
公交客运量
公交客运量(人次)=普票乘客人次+月票乘客人次+包车乘客人次
高峰配车总数
高峰配车总数=高峰时段公交车辆总数
车公里载客量
车公里载客量=客运量/(配车总数*公交线路长度)
营运线网密度=公共交通运营线路总长度/有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用地总面积
站点覆盖率
站点覆盖率=公交站点服务面积/城市用面积*100%
平均换乘系数
(乘车出行人次+换乘人次)/乘车出行人次*100%
服务水平
平均运送速度
平均运送速度(km/h)=运营线路起点至终点里程/单程行驶时间*60
平均出行时耗
平均出行时耗=乘客从出发地到目的地所花费的时间
城市公交线网评价——参考指标
准则层
评价指标
指标计算方法与计算公式
网络性能
线路总里程
运营线路总里程=∑各条运营线路的长度=1/2(上行起点至终点里程+下行起点至终点的里程+上下行终点调头里程)
线路网总里程=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运营线路总里程-∑重复的线路长度
线网密度
纯线网密度=有公共交通线路经过的道路中心线总长度/有公共交通服务的城市用地总面积
城市公共交通工程术语标准
上海市综合交通2024年度报告

2024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各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升、
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上海市加大了对交通网络的改善和完善力度。
全年新增道路总里程达到300公里,共投入25亿元用于道路改造工程;新增地铁线路200公里,新开通的地铁线路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的轨道
交通网络;新增公交线路400条,公交车辆总数达到9000余辆。
同时,
上海市还推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等基础设施
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城市交通运输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方面,上海市积极推进“智慧交通”建设,通过应
用信息技术,提升了公共交通系统的管理和运营效率。
实施“一卡通”系统,方便市民出行;推广实时公交到站查询、路况信息发布等服务,提高
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此外,上海市还加大了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力度,优化
了公交运营服务,提高运力供给,确保市民的出行需求得到满足。
交通安全管理方面,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降低了交通事故
发生率。
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加强危险路
段的管理,加大对酒驾、超速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通过这些措施,上海市的交通事故发生率大幅下降,有效提升了市民的出行安全感。
总的来说,2024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城市
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交通事业
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了市民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已经实现了多元
化的发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铁交通
上海市地铁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1年,上海市地铁已经开通有16条线路,总长度超过700公里,通达城
市的各个角落。
并且还有数条线路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地铁交通的优
点在于速度快、车辆密度大、对环境污染较小等等。
二、公共汽车交通
公共汽车依然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的公共汽车网络非
常完备,到达的区域较为广泛。
但是由于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公共
汽车交通也逐渐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在这方面,上海市的交通部门正
在思考更好的政策和策略,以提高公共汽车交通的运营效率。
三、出租车服务
出租车服务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的出租车数量相对较大,但同样也面临着车辆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
而随着网约车的出现,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上海市的自行车道系
统逐渐完备,但由于中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的使用较少,自行车交通
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城市交通工具。
总体而言,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在
未来,上海市的交通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交通网络的优化和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

上海市交通情况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上海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成为了城市面临的重要挑战和关注焦点之一。
为了进一步了解上海市的交通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交通情况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上海市的交通状况,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改善交通问题。
二、背景信息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上海市交通网络发达,包括地铁、公交、轮渡、出租车、自行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三、交通方式调查1.地铁:调查结果显示,地铁是上海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方式。
地铁网络覆盖了城市的大部分区域,线路密度高,运力充足。
不过,由于高峰时段的拥挤和空调问题,乘客对地铁的满意度有所下降。
2.公交:公交系统在上海市早已发展成熟,提供了广泛的路线覆盖,对于上班族和游客来说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选择。
但公交车辆拥堵问题和公交站点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了部分路段的拥堵。
3.出租车:调查显示,上海市的出租车服务质量普遍比较高,出租车司机的服务意识和驾驶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提升。
然而,早晚高峰时段出现的拥堵问题严重影响了出租车的运营效率。
4.骑行:自行车在上海市曾经是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车辆增加,骑行人数逐渐减少。
调查显示,上海市骑车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短途出行、购物等活动所需。
五、交通问题分析1.交通拥堵:上海市人口密集,车辆增长速度快,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拥堵尤为突出,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空气污染:交通密集的上海市,尤其是高峰时段,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导致空气污染问题突出。
这对居民的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3.交通安全: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交通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一方面,上海市车辆数量庞大,道路状况复杂,容易引发事故。
另一方面,部分驾驶员的不规范驾驶和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也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六、解决方案1.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加大对地铁、公交、轮渡等公共交通网络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运力和服务质量,引导居民减少小汽车使用。
关于上海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关于上海市交通拥堵情况的报告篇一:关内外交通拥堵的创新性规划上海为例关内外交通拥堵的创新性规划------上海为例摘要本次题目的要求是针对上海特区检查站关内外周边的交通拥堵状况进行定量分析,然后给出了如何改善拥堵情况,改善交通状况的合理化建议。
在数据方面,由于数据的来源广且反复,本文仅选取较为权威的网站,如上海市政府网站等进行摄取。
由于题目中存在数据缺失的情况,而量化指数需要这些缺失的数据,为尽量贴合现实,我们根据百度实时路况的软件对缺失的数据进行了填充。
模型一层次分析法。
将影响各区因素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量化,较为理想的体现出了各区的功能划分不合理之处。
模型二体现车辆需求的车辆行驶总时间数学模型,本文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从车辆行驶的角度考虑车流量以及检查站附近的车速等变量,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道路的路面情况或是道路两旁的商店等,调整已有的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研究等知识建立了车辆行驶总时间数学模型。
模型三路段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从车辆行驶的角度考虑车流量以及检查站附近的车速等变量,以及从道路两端功能分区的情况角度考虑影响道路车流量的因素,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道路的路面情况或是道路两旁的商店等。
同时此模型在模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着重考虑道路状况中的拥堵程度,弱化道路的车辆需求的体现,更加适合于表征一条路段的拥堵指数,进一步调整已有的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建立了路段拥堵指数模型。
模型四道路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道路状况进行简化,只考虑道路上各个路段在各自不同权重下的拥堵指数对整条道路拥堵指数的影响,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整条道路的路面情况,道路两旁的商店以及道路与路段的空间相对位置关系等。
利用加权法进行集成的方法建立了道路拥堵指数模型。
模型五路网拥堵指数模型,对现实中上海市路网状况进行简化,只考虑路网中各个道路在各自不同权重下的拥堵指数对整体路网拥堵指数的影响,而忽略次要矛盾例如上海市的气候、道路车辆通行政策,以及路网路况等。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

上海交通发展现状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海交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首先,地铁网络已经成为上海市内最为重要的公共交通系统之一。
截至2021年,上海地铁已经建成了16条线路,总长度达到了718.5公里,覆盖了市区和周边地区。
其次,高速公路网络也在不断完善。
目前,上海市内有多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市,包括沪杭高速、沪宁高速、沪苏高速等等。
此外,城市快速路系统也在不断扩展和改善。
二、智能交通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也逐渐成为上海交通发展的新趋势。
例如,在2019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推出了“智慧交通示范区”计划,在该区域内实现车辆自动驾驶、智慧停车等功能,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加精准的出行服务。
三、共享出行模式共享出行模式也是近年来上海交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变革。
例如摩拜单车和ofo共享单车的出现,为市民提供了一种新的出行方式。
此外,滴滴出行和Uber等网约车平台也在上海市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城市交通管理城市交通管理也是上海交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例如,在2019年,上海市政府推出了“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条例”,旨在加强对城市交通秩序的管理和规范。
同时,该条例还规定了对违法停车、占道经营等行为的处罚措施。
五、未来发展趋势未来,上海交通发展将继续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和共享化方向发展。
例如,在2020年,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20-2025年)》,计划到2025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0万辆以上,并建设1000个充电站点。
此外,在智慧交通方面,上海还将加强与科技公司的合作,推动自动驾驶技术和智慧出行服务的应用。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

上海市地铁发展现状地铁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交通工具。
在中国的大城市中,上海市的地铁发展水平领先于其他城市,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覆盖了上海市主城区和部分近郊区域。
本文将对上海市地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上海市地铁的建设始于1993年,当时地铁1号线的工程施工开始,1995年正式开通运营。
此后,随着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铁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目前,上海市地铁是全球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之一,已开通18条运营线路,总里程约705.5公里,共设有393座车站。
同时,上海市还在建设4条新的地铁线路,预计将在2021年投入运营,将会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地铁的交通网络。
二、上海市地铁的运营特点1.线路分布广泛。
上海市地铁的运营线路覆盖整个城市,串联起了主城区和近郊地区,不仅方便了市内居民的出行,也提高了城市进出的效率。
2.运营时间较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市民,上海市地铁的运营时间较长,每天一般从早上5:30开始运营,直至晚上11:00左右结束,早晚高峰期间甚至加开了需要的临时列车。
3.多元化的票务体系。
上海市地铁的票务体系较为复杂,市民可以通过购买单程票、公交一卡通、市民卡等多种方式购买车票,还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方式购票。
4.公共交通连接起来。
上海市地铁与公交、出租车等其他公共交通模式进行了紧密的连接,各种交通模式之间互相配合,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交通体验。
三、上海市地铁的发展与建设战略1.扩大运营网络。
上海市正计划增加4条新的地铁线路,进一步扩大地铁的覆盖面,提供更加便利的公共交通服务。
2.推广新技术。
上海市地铁正积极探索新技术,如智慧地铁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等,增强地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提高运营效率。
为了提高运营效率,上海市地铁正在推进“智慧运营”计划,通过新技术推动地铁的安全与准时的运营。
4.加强对环保的贡献。
上海市地铁将继续保持先进的技术手段,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并积极与其他公共交通模式合作,为市民提供更为清洁、绿色的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