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优质教案全册合集

合集下载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江南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江南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江南好》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能用明朗和谐的声音演唱《江南好》,唱出歌曲的情感和韵味。

2、欣赏苏州评弹《忆江南》,感受到苏州评弹之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了解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江南好》,并唱准装饰音、附点。

教学难点:
1、《江南好》中,能唱好装饰音,并能学唱一句吴语。

2、欣赏《忆江南》,能对比出与《江南好》的区别。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江南好》
1、课前播放林俊杰《江南》片段。

2、了解江南地理位置,并以《江南好》为背景音乐,欣赏江南风景。

2【讲授】教唱《江南好》
1、再次聆听《江南好》,思考歌曲的演唱方式是什么。

领唱+齐唱
2、教师范唱,并让学生找出歌谱的特殊记号及这些分别出现了几次。

介绍装饰音:上波音及倚音;教师范唱加装饰音及不加装饰音两种,并让学生对比二者有何不同。

提醒学生装饰音要唱的轻巧、略快。

加上使整个歌曲变得委婉、柔美、深情,江南的气息更加浓厚。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图片版):第一单元乐鸣江河第二课时黄河船夫曲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图片版):第一单元乐鸣江河第二课时黄河船夫曲
江苏省仪征市第三中学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图片版):第一单元乐鸣江河第二课时黄河船夫曲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黄河船夫曲》是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中的第一单元“乐鸣江河”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这首歌曲,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表现能力,使其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感内涵。
2.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学生在音乐基础知识方面,对音高、音长、音色等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辨别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在音乐技能方面,他们能够演奏一些简单的乐器,如钢琴、吉他等。在音乐素质方面,他们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和审美鉴赏有一定的认识。
3.行为习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表现各异,有的学生积极活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的学生则相对内向,需要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课程学习的影响较大,积极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而态度消极的学生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效果。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生理解《黄河船夫曲》的音乐特点。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黄河船夫曲》的音乐特点,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黄河船夫曲》的旋律、节奏、音色等音乐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苏少版(简谱)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课件【新教材】

苏少版(简谱)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课件【新教材】

竖笛通常是八孔的,为系列乐器,常用于 演奏的有五种,分别是超高音笛、高音笛、中 音笛、次中音笛和低音笛。竖笛音色温润纯朴 并具有田园风味,可做不同乐团角色的诠释。 乐曲从欢乐愉快至哀伤沉重,竖笛都可以轻松 担当。
》,并随录音 哼唱,感受江南田秧山歌的风格特点。
欣赏黄河船夫的图片。
唱一唱
歌曲旋律如下:
从歌词和曲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这 首行船号子以高亢的旋律,生动地塑造了黄 河船夫们面对惊涛骇浪时刚毅果敢、坚忍不 拔的形象。
练一练
视唱歌谱,注意歌曲有哪些重复和 对比的地方;学习倚音和滑音的唱法。
边做协调有致的划船动作边唱旋律, 感受旋律的律动。
聆听歌曲后分组讨论,《川江船夫 号子》各段在力度、速度、节奏、旋律 和情绪上有何变化,这些变化与船夫的 劳动有何联系?
小组进行讨论,谈一谈自己了解的号子还 有哪些?分别有什么特点?
说一说你对民歌的见解,以及不同的 民歌各自有什么特点。


大海啊,故乡
背景介绍
《大海啊,故乡》是朱明瑛演唱 的歌曲,由王立平作词及谱曲。该歌 曲是电影《大海在呼唤》的插曲。表 现了主人公对大海、故乡和祖国母亲 真挚的感情。
按照乐谱标记的连音记号演奏,要吹的连 贯优美。
第四小节的装饰音与本音需用连音演 奏。


川江船夫号子(男声合唱)
背景介绍
《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民歌,它由 《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 子》、《拼命号子》和《下滩号子》等八 首不同的号子联缀而成的一个既统一、又 有变化对比的大型号子联套。
唱一唱
《川江船夫号子》,内容丰富,个性鲜 明,撑篙、摇橹、拉纤、过滩,各有各的唱 法,各有各的韵味儿。尤其过险滩时,那号 子简直就是扯着嗓子呐喊出来的,似能看到 他们全身血液在奔突,因而,这号子就有了 一个悲壮的称呼,叫作“拼命号子”。所谓 原生态歌曲,《川江船夫号子》该是名副其 实的。

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详解

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详解

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详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各种音乐风格和流派,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识谱、演奏、指挥等基本技能。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情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第四章:流行音乐教学重点: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流行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元素。

2. 第五章:民族音乐教学重点: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历史、分类及特点。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乐器等特色。

3. 第六章:古典音乐教学重点:了解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学会欣赏古典音乐的旋律、和声、形式等要素。

4. 第七章:爵士乐教学重点:了解爵士乐的起源、风格特点及代表人物。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爵士乐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基本元素。

5. 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教学难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

2. 利用多媒体、音响、乐器等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 创设生动活泼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等。

2. 音乐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曲谱、作文等质量。

3. 音乐考试:测试学生对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四章:流行音乐(2课时)2. 第五章:民族音乐(2课时)3. 第六章:古典音乐(2课时)4. 第七章:爵士乐(2课时)5. 第八章:音乐欣赏与评价(2课时)六、第九章:音乐与生活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K12学习】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

【K12学习】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共6单元教案第一单元花季如歌第1课蓝天白云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教学过程导入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的轻音乐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XX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XX年。

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

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

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揭示课题——花季如歌学习歌曲《蓝天白云》 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4、节奏练习:OΧ | ΧΧΧΧΧΧΧ | ΧΧΧΧ O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谈一谈感受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

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

八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第一章:音乐鉴赏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使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1. 欣赏不期、不同地域的音乐作品。

2. 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3. 学习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

教学活动:1. 播放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3. 讲解音乐术语和表达方式。

第二章:声乐练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歌唱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

教学内容:1. 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练习音阶、旋律和歌曲。

3. 培养音准和节奏感。

教学活动:1. 讲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呼吸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音阶、旋律和歌曲的练习。

3. 纠正学生的歌唱错误,指导音准和节奏感。

第三章:乐器学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乐器演奏能力。

2. 使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练习乐器独奏和合奏。

3. 培养音乐表现力。

教学活动:1. 讲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乐器独奏和合奏的练习。

3. 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指导音乐表现力。

第四章:音乐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2. 使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3. 培养音乐创造力。

教学活动:1. 讲解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音乐作品的创作。

3. 评价学生的创作成果,鼓励创意和想象力。

第五章:音乐常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音乐常识水平。

2. 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乐理和音乐家。

3.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学习音乐的历史、乐理和音乐家的知识。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苏少版八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北龙港初级中学八下音乐教案第三单元清明雨花第一课时雨花石教学目标:1、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雨花石》2、通过歌曲《雨花石》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激发学生对和平生活的热爱与珍惜、对先烈的敬仰、对祖国的爱恋。

教学重点:通过歌曲的学唱,学生能用抒情优美、连贯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深入体验作品的情感,表现歌曲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正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掌握倚音的唱法和概念,并能正确演唱切分音、休止符。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深情范唱歌曲,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师:请听老师演唱一遍。

在聆听感受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的演唱速度又是怎样的?(播放雨花石的伴奏音乐,教师范唱)师:谁来说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抒情的、优美的、深情的……师:歌曲的演唱速度又是怎样的?北龙港初级中学八下音乐教案生:中速师:对,歌曲的情绪是深情的,速度为中速。

2、简单介绍歌曲产生的的背景: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歌曲。

(播放课件)师:这首《雨花石》是以雨花石为题创编的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的主题歌,它讲述了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旧社会里,受尽苦难,最后在地下党孙大叔的指引下,踏着革命烈士的足迹,终于光荣地成为了一名新四军战士的故事。

这样就使得‘雨花石’成了中国人民缅怀先烈的一种象征。

3、播放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一下歌词,体会雨花石它被赋予的神圣的内涵吧。

(感受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师生在雨花石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播放雨花石的伴奏音乐)师:同学们朗读的很有感情。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从歌声中去感受一下雨花石的精神。

4、播放范唱音乐,生了解歌词的内容。

师:在聆听的同时,请你思考:雨花石向我们诉说了些什么?(播放范唱)师:雨花石向我们诉说了些什么?生:它向我们诉说了它的心愿:我愿铺起一条五彩的路,让人们去迎接黎明,迎接欢乐!师:那你能告诉我它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吗?生:甘愿自我牺牲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

苏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第一课《音乐鉴赏-20世纪音乐》教学目标- 了解20世纪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培养学生对不同音乐流派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20世纪音乐的特点及代表作品- 研究各个音乐流派的特点教学难点- 理解现代音乐的创作技巧和思想内涵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 听音辨曲- 观看视频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让学生听一段20世纪音乐,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这首曲子的特点。

2. 结合多媒体工具,让学生了解20世纪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流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3. 研究现代音乐的创作技巧和思想内涵,老师结合相应视频进行深入讲解。

4. 通过听音辨曲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20世纪音乐的代表作品,加深学生们对不同音乐流派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PPT或海报的形式展示20世纪音乐流派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第二课《音乐与人生》教学目标- 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发现并发掘音乐中的情感,感悟音乐中的文化内涵教学重点- 理解音乐与人生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难点- 通过音乐感悟文化内涵教学方法- 听音欣赏- 组内合作与交流- 思维导图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音乐与人生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所感所想。

2. 听音乐时,让学生仔细聆听,做到心静如水,在听完后,老师引导学生从曲式、节奏、旋律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和分析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不同类型的音乐与人生的联系,形成自己的见解。

4. 思维导图是一种让大脑逻辑思维能力发挥的好方法,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自己的感悟与思考浓缩到图形笔记里。

5. 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导图收集到“音乐与人生”主题板块,用故事、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第三课《音乐创意设计》教学目标- 利用音乐创意设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音乐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重点- 利用音乐创意设计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难点- 创新创意的培养教学方法- 个人创作- 同桌分享- 课堂展示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音乐创意设计的相关概念及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初中八年级音乐下册精品教案全册合集第一单元花季如歌第1课蓝天白云教学内容: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2、欣赏歌曲《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我听见时光的声音》学习目标:1、学习歌曲《蓝天白云》,唱出自由自在、乐观向上的情感2、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感受现代青少年的青春活力和时代气息教学重点:感受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音乐作品,并能用自己的歌声传达出新时代少年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教学难点:对音乐作品的评析和表现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前音乐:播放展现美丽风景(风轻云淡)的轻音乐2、语言设境:我们送走了满载收获的2004年,迎来了崭新的充满希望的2005年。

对于亲爱的同学们,也告别了天真浪漫的童年,步入了风华正茂的花季岁月。

处处都洋溢着诗意和歌声,像蓝天和白云,沐浴着一片爱的阳光!(二)揭示课题——花季如歌(小黑板)(三)学习歌曲《蓝天白云》1、听赏《蓝天白云》,感受歌曲情绪2、说一说歌曲的情绪、节奏等→找出歌曲中重复和变化重复的地方,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教师归纳总结3、再次听赏《蓝天白云》,轻声跟唱,熟悉旋律4、节奏练习:OΧ|ΧΧΧΧΧΧΧ|ΧΧΧΧO5、跟琴填词演唱→视谱演唱,注意唱好弱起拍、切分以及句末休止处6、歌曲处理: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齐唱、领唱齐唱等),用欢乐的歌声唱出超越昨天的信心和对今天世界的热爱!(四)欣赏《为我们的今天喝彩》1、听赏歌曲,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谈一谈感受2、教师归纳,简介歌曲3、再次听赏,并跟唱,体会歌曲浪漫热烈的情绪和富有动感的旋律(五)听赏《我听见时光的声音》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2、说一说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谈谈感受(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欣赏了三首表现花季少年生活的歌曲,我从同学们的歌声里深深地感受到了自由自在、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青春气息!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欢乐和幸福!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超越昨天、珍惜今天、收获美好的明天!第2课那不勒斯舞曲一、组织教学:播放上节课所学歌曲《牧场上的家》,让学生听着音乐,愉快地走进教室。

(目的是营造音乐课轻松、愉快的氛围)二、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测试:请大家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教师在喊出"预备--开始"口令的同时,有意夸张地把手贴在脸颊上。

此时出现微妙的情形:全体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都会随教师把手贴在脸颊上。

教师让同学们互相观察手放的位置,提出问题:"刚才老师讲的要求是什么"?同学们会流畅的回答:"听到老师'预备--开始'的口令后,把手贴到下巴上"。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听到老师的口令后,大家都把手错放到脸颊上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同学们都看到老师是把手放到脸颊上的,所以也都把手放到了脸颊上。

这个现象说明一点,那就是同学们相信眼睛看到的胜于相信耳朵听到的。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也说明这是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但是,世界是由多元化组成的,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的视觉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还可以用耳朵的听觉去发现和感受这世界的另一面。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因此,学习音乐是培养和发展我们用听觉去发现和感受周围世界的能力。

今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几种西洋铜管乐器,并和大家一起欣赏一首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就是要求同学们在用眼睛观察西洋铜管乐器形状及演奏姿势的同时,注意用听觉去感受西洋铜管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表现特点。

三、西洋铜管乐器介绍:1、展示多媒体课件,呈现课题《那不勒斯舞曲》和本课的四个教学内容标题:(1)西洋铜管乐器介绍;(2)巩固练习;(3)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4)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

2、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小号、长号、圆号和大号的乐器形状(图像)、音色特征及声音特点介绍(文字和解说)、演奏姿势(图像)和乐器演奏音乐实例(音乐)多方位整合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观察乐器的同时可以看到有关乐器的音色特征和声音特点的解说文字,听到解说声音;在聆听某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实例时可以看到使用本乐器的演奏姿势和方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向学生介绍过程中,注意重点简要提示各乐器的声音特点,小号:声音高而明亮;长号:声音有些撕裂的感觉;圆号:声音带有一种朦胧感;大号:声音浑厚低沉。

)四、巩固练习: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在大屏幕上呈现出各种铜管乐器的图像,学生每组选出两名代表,听播放的音乐片段,说出所听音乐的主奏乐器名称。

判断回答错的可以由本组其他学生给予补充和纠正。

五、为欣赏做准备的练习:1、在大屏幕上由简到繁按顺序呈现《那不勒斯舞曲》第一、第二和第三乐段的主题音乐节奏,引导学生按乐段音乐主题分别进行节奏视读。

2、结合谱例,指导学生分析、归纳三个乐段的主题音乐在节奏上的不同之处。

第一乐段:主题每一句的节奏型都是由八分休止符紧接十六分音符来开始;第二乐段:节奏型与第一乐段相近,但开始句不是十六分音符,而是用附点音符;第三乐段:由八分音符开始,紧接着是顿音与连音相间的一大串十六分音符。

3、操作课件,把节奏谱变为乐谱,让学生看着曲谱听教师用钢琴弹奏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也可以随琴轻声视唱旋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各乐段音乐主题旋律。

六、欣赏: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1、大屏幕呈现文字并伴以解说声音,向学生介绍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的作者和乐曲结构、风格等。

并用具有俄罗斯风格的风车建筑小图片,衬托出一种异国情调,创设欣赏情景。

2、初听: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音乐时,按乐段出现时间同步呈现各乐段主题音乐旋律曲谱,同时,根据音乐的情绪表现,在第一乐段音乐中可爱的天鹅缓慢地游进画面;第二乐段中出现英俊的王子,并使可爱的天鹅变为美丽的公主;第三乐段中随着快速的音流,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自下而上地升起。

用这些简单的动画,启发学生的音乐联想。

3、初听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1)三个段落的主题旋律都是从小节中什么位置(强拍、弱拍或次强拍)上开始的?(2)乐曲的高潮出现在哪一段中?并根据讨论在课本17页第(4)题中的123选择划"√"。

4、复听:为给学生留出充分想象的空间,复听时,在大屏幕上只呈现出一幅水雾朦胧,依山傍水的俄罗斯城堡郊景画面,并在水雾弥漫的水面上清晰的列出:边听边找出三个段落主题出现的顺序,完成课本"听听想想"填写练习的音乐复听要求。

让同学们在充分领略音乐魅力,发展想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对三个乐段音乐主题的认识。

七、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课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结束全课。

第3课欣赏“波尔卡”音乐教学内容:听赏〈〈闲聊波尔卡〉〉四首乐曲。

教学目标:通过乐曲〈〈闲聊波尔卡〉〉等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波尔卡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听赏导入:师:播放〈波尔卡〉〉。

生:(自由阐述)1:这首曲子很有意思,它的音乐好象不是拉或弹出来的。

2:是不是敲出来的?3:它的情绪比较活泼、轻松。

师:这首曲子的演奏手法是很特别,它完全是拨弦拨出来的,而这个音乐的风格就叫:波尔卡。

二介绍“波尔卡”“波尔卡”是音乐的一种体裁,属于男女对舞用的舞曲。

起源于捷克民间,曾经风行全欧,西洋不少著名作曲家都用过这种体裁写过音乐作品。

它一般为二拍子,节奏活泼、欢快。

典型的节奏型是:XXXXXX|XXX0|。

鉴赏《闲聊波尔卡》1第一遍欣赏,要求:给音乐起名字。

生:(可能会有学生知道,不知道就让他们自己随便)师:曲子的名称是《闲聊波尔卡》,也叫《唧唧喳喳波尔卡》或《叽叽嘎嘎波尔卡》2第二遍欣赏,要求:在笔记本上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可以用各种形式。

3简介作品:这也是小施特劳斯作于1858年的一首力作。

管弦乐曲。

也是一首舞曲小品。

作品诙谐热闹、有声有色地表现了妇女们嚷着叫着笑着闲聊的情景。

4尝试听出音乐的主要主题,并哼一哼:(1=Ba2/4)5|5555|5554|7123|5226|2226|22271|23456712|355|5教师可以适当再对音乐作一个详细的描述:这首曲子中运用了许多小倚音,生动逼真地刻画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的音乐形象。

在接着的其他段落中,乐曲以这一主题为基调,频繁地采用倚音、波音、颤音等装饰音技巧,使音乐显得细碎活跃,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妇女快活的说笑声。

同时,乐曲还采用顿音、重音等演奏手法,进一步突出了妇女说笑声中各种不同特点的语言音调。

6听音乐让学生模仿曲子了的场景,并尝试写曲式结构。

让学生展示他们所知道的“波尔卡”音乐,并做一定的分析。

第二单元雨花石一教学目标1在音乐活动中,加深对先烈的敬仰,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加深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珍惜。

2能深情而流畅地被厂歌曲《雨花石》,演唱《共和国之恋》。

乐意尝试在表演活动中运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身心投入地聆听《烈士日记》、《辛德勒的名单》等欣赏作品,体验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尝试结合音乐要素理解作品的内涵,作出适当的评价。

4积极参与“雨花随想”的创造活动,结合历史文化,用多种艺术形式创编节目,在班内演出。

第一课时一导入1师:同学们知道新中国成立的时间吗?你们可知道在新中国成立背后有多少英雄儿女甘洒热血,牺牲自我的故事吗?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2展示有关“渣滓洞”、“白公馆”的图片,请同学们讲讲小萝卜头的故事。

二欣赏《蝴蝶飞呀飞》1播放音乐,感受情绪。

2板书:你觉得这守曲子中最能感动你的是什么地方?为什么?3学生进行讨论评价。

(说地有理就行)4教师进行总结补充:。

三新授《雨花石》1展示雨花石实物以及南京大屠杀的有关图片。

2师:在我们江苏南京,有一座烈士陵园雨花台。

在那有一种非常漂亮的石头-----雨花石。

雨花石色彩斑斓,非常好看。

但它是因为它的颜色而美丽,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回答。

3感受歌曲播放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

了解歌曲的意义。

4学唱歌曲。

可以采用跟唱的方式。

重点指出学生把握的不好的地方。

如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音符。

5拓展歌曲根据歌曲的意义,引导学生用适当的声音和情绪演唱。

6个别表演。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1背唱歌曲2收集有关二战时期的历史资料或图片。

3带上竖笛第二课时一复习1师:在歌曲《雨花石》中,雨花石已经不是普通的石头,它体现了人们的崇高精神境界,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让我们一起来复习这首歌曲,希望能用流畅和谐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

生:全体演唱。

(录音)2播放录音,学生自我评价,并改正。

二欣赏《辛德勒的名单》1播放影片片段。

2简介电影背景。

生:交流收集的材料师补充: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纳粹德军先后占领了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攻入法国,进驻保加利亚,入侵南斯拉夫、希腊,进攻苏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