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PN输注方法:配置与即用型

合集下载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
危重症患者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
肠外营养(PN)的应用时机
• 对于营养风险较高的患者(NRS 2002≥5分,NUTRIC≥6 分),若48~72 h内EN无法满足机体需要的能量及蛋白质 的 60% 时,建议给予SPN。
• 对于胃肠功能严重障碍且不能使用 EN 的重度营养不良患者, 建议尽早启动 PN。
• PN 相关感染性并发症多由于静脉导管、肠源性和配置过程 污染,规范选择导管途径和标准化维护、尽可能恢复肠内喂 养是预防感染的重要举措。
•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预防导管相关感染无益。 • 较长时间PN治疗易发生PNALD,尽早启动肠内喂养、优化
PN 处方、控制感染及合理使用保肝药物是防治的重要方法 。
• 为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应避免长时间过高热量及过量葡 萄糖的摄入,适当调整 PN 处方,如使用中/长链或结构脂 肪乳剂或鱼油脂肪乳剂。
• 在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经口进食或经胃肠道支持喂养 ,补充熊去氧胆酸等利胆药物以减少胆汁淤积均可减少肝功 能损害的发生。
肠外营养(PN)的停止时机
• 持续肠外营养时间越长,发生导管相关感染和肠外营养相关 肝病的风险就越大。
肠外营养(PN)的输注途径
• 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放置在右心房与上腔静脉交界处的水平 ,右侧入路优先于左侧入路,以降低血栓形成风险。
• 单腔静脉导管可降低导管阻塞或感染的发生率。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穿刺风险较低,
感染性并发症较少,是较长时间 PN 输注的主要途径。
肠外营养(PN)相关感染性并发症
肠外营养(PN)的配制方法
• 与单瓶输注相比,“全合一”PN可减少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相关感染风险,更符合机体生理代谢过程,是PN建 议的应用模式。

肠外营养配制

肠外营养配制
7
肠外营养支持的要点
①重症病人急性应激期营养支持应掌握“允许性低热 卡”原则(20-25 kcal/kg•day);在应激与代谢状态 稳定后,能量供给量需要适当的增加 (30-35 kcal/kg•day)。(C级)
②葡萄糖是肠外营养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一般 占非蛋白质热卡的50~60%,应根据糖代谢状态进行调 整。(C级) ③脂肪补充量一般为非蛋白质热卡的40%~50%;摄 入量可达1~1.5g/kg.d,应根据血脂廓清能力进行调整, 脂肪乳剂应匀速缓慢输注。(B级)

必须脂肪酸的缺乏 糖代谢紊乱 高血糖: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酮症酸中毒 脂肪肝 免疫功能受损 低血糖:低血糖休克与死亡 低血磷 机体脂肪与水增加 静脉炎与血栓形成
38
为什么要提供脂肪乳剂?




提供非蛋白质热卡 • (9 kcal/g fat) 提供必需脂肪酸 • 亚油酸 • 亚麻酸 提供脂溶性维生素 免疫调控




电解质紊乱:定期监测血电解质水平,纠正补充 必需脂肪酸缺乏:长期TPN 不注意补充脂乳 皮肤干燥、鳞状脱屑、脱发及伤口延迟愈合 每周输注脂肪乳剂1~2 次 微量元素缺乏:长期TPN 锌缺乏多见 口周及肢体皮疹,皮肤皱痕及神经炎等 缺铜:小细胞性贫血;缺铬:难治性高血糖 长期TPN应每日补充微量元素
16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代谢方面

蛋白质代谢异常 1.高血氨(与氨基酸输入速度有关) 2.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氨基酸液含氯高) 3.谷氨酰氨(GLN)外援性缺乏 4.氨基酸配比不当所致并发症 5.肉毒碱缺乏,影响脂肪酸氧化过程
17
肠外营养的并发症—代谢方面


脂肪代谢异常 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缺乏 2.脂肪超载综合征(脂肪最大用量3g/kg· day,占总热量 70%) 应用脂肪乳剂的禁忌症---组织正常氧运输得不到保障时 不宜应用 1.糖尿病昏迷 2.维生素B1缺乏造成的乳酸酸中毒 3.急性肝坏死 4.急性重症肝炎 5.任何类型的休克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及应用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及应用

肠外营养液(TPN)的配置及临床应用一、TPN的定义即不经口也不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二、TPN的适应症及禁忌症1、适应症:(1)胃肠道梗阻;(2)胃肠道吸收功能障碍;(3)重症胰腺炎;(4)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5)严重营养不良的肿瘤病人。

2、禁忌症:(1)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2)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3)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而耽误时间。

(4)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三、TPN的处方组成TPN处方主要包含糖类、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等成分,此外可根据病情需要加入胰岛素等药物。

通常情况TPN的处方总液量为1.5L-2.5L。

1.糖类:是主要热能来源,每克葡萄糖代谢可产热量4.1Kcal。

TPN处方中葡萄糖含量为5%-25%。

对于创伤应激和糖尿病患者行TPN支持时需加用外源性胰岛素,一般用量为4-8克糖比1个单位胰岛素。

2.脂肪:脂肪乳一般浓度为10%、20%,每克可产热量9.3Kcal,且可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3.氨基酸:人体所需氨基酸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类。

为使人体保持正氮平衡.所输氨基酸输液中必须含有各一定比例的复方制剂,即非必需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总氮盈之比为2:l或3:1。

4. 维生素:在体内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于代谢过程,使机体各有关生化反应能正常进行。

分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现在常用于TPN的多数为复合维生素制剂。

5. 电解质:最常使用的有10%KCl和10%NaCl。

成人每天的输入量分别为Na+40~160 mmol。

K+60~100mmol。

6. 微量元素:长期TPN支持的患者可因微量元素的摄入不足而导致机体不适。

现在使用的一般为多种微量元素的复合制剂。

四、TPN的配置(一) 配制前准备:1、与药品有关的准备及检查(1)根据医嘱单准备所需药品;(2)检查药物的有效期,有无浑浊、变质、沉淀、松裂等,核对营养配方,包括床号、姓名、年龄、性别等;(3)检查“三升袋”的效期、消毒时间、有无漏气等。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方法

肠外营养液的配置方法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经静脉途径供应患者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TPN)和部分肠外营养(PPN),其中完全肠外营养指既不经口也不经胃肠造口,仅经静脉输注营养液来供应患者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全营养混合液(TNA)又称「全合一(all in one)」营养液,典型的 TNA 是指在无菌条件下严格按无菌操作的要求和混合顺序配制,将每天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氨基酸、水、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置入由聚合材料制成的输液袋(三升袋)内,然后输注给需要 TPNA 支持的患者。

TNA 的配方多种,配制顺序有考究,若不了解 TNA 配制的相关知识,简单的以为把所有的药物混合即可,就有可能出现医疗事故。

配制肠外营养液的方法:一、计算能量需要量能量需要量是指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要的能量,确定适当的能量摄入,避免摄入过度或不足十分必要。

1. 拇指法则:即成人每日热量目标约为 25~30 kcal·kg-1。

肥胖患者采用校正体重,透析患者采用干体重。

2. 用 Harris-Benedict(H-B)公式估算静息状态下的基础能量消耗(BEE):男:BEE(kcal/d)= 66.47+13.75W+5.0 H-6.765A 女:BEE(kcal/d)= 655.10+9.56W+1.85 H-4.67A (W: 体重,kg;H: 身高,cm;A: 年龄, 岁)能量需求 = BEE ×活动系数×应激系数 3. 氨基酸供给:健康成人每日氨基酸需要量是 1.2~1.5 g·kg-1,1 g 氨基酸可提供约 4 kcal 热量。

氮量 (g)= 氨基酸量 (g)×16%,氨基酸的终浓度≥ 2.5% 为宜。

4. 非蛋白质热量:即葡萄糖与脂肪所提供的热量,1 g 葡萄糖可提供 3.4 kcal 热量,1 g 脂肪可提供约 9 kcal 热量。

肠外营养(PN)的路径、方法及制剂选择

肠外营养(PN)的路径、方法及制剂选择

肠外营养(PN)的路径、方法及制剂选择置管方式:中心静脉营养(CPN):多由上腔静脉穿刺置管周围静脉营养(PPN):多由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周围静脉营养在病人肠内营养摄入不足情况下应用,病人可以经肠道摄取一定量的营养物质,不足部分由静脉途径补充。

其优点是对机体全身代谢的影响较小,并发症也少。

肠外营养的选择:一、病人的选择对于无法经胃肠道途径获得必需营养需要的病人,必需及时采用恰当的肠外营养支持方法,以避免或纠正营养不良,促进疾病康复。

二、肠外营养输注途径的选择中心静脉置管途径:导管末端位于中心静脉,通常在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汇处周围静脉置管途径:导管位于周围静脉(一)中心静脉营养适用于预计肠外营养治疗需2周以上的病人由于选择管径较粗、血流较快的上/下腔静脉做为营养输注途径,可用高渗溶液(>900mOsm/L)和高浓度营养液经腔静脉置管输液不受输入液体浓度和速度的限制,而且能在24h内持续不断地输注液体,能最大限度地依据机体的需要,较大幅度地调整输液量、液体浓度和输液速度。

1.静脉选择多选用上腔静脉,可穿刺锁骨下静脉、锁骨上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将静脉导管送入上腔静脉。

或切开这些静脉的属支插入导管,一般插入13~15cm即达上腔静脉。

当上腔静脉不能进行时,可采用下腔静脉。

2.导管硅胶管刺激性小、保留时间长,正常维护可用三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必要时,可用X线透视检查导管位置。

3.穿刺患者平卧,双肩后垂,头后仰15°,使静脉充盈,头转向对侧。

常规手术消毒铺无菌巾穿刺途径•锁骨下静脉锁骨上入径•锁骨下静脉锁骨下入径•颈内静脉颈前下方入径•颈内静脉颈后方入径4.导管护理护理内容(二)周围静脉营养周围静脉营养疗程一般在15天以内,主要是改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状况,纠正营养不良。

所用营养液的渗透压应小于900mOsm/L(以600mOsm/L以下为宜),以避免对静脉造成损害。

1.静脉选择采用浅表静脉,多为上肢末梢静脉。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26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N组成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27页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28页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29页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30页
谢 谢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31页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9页
(一)导管相关并发症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难以解释严重临床症状。预防办法有在拔管前注意使患者取仰卧位或垂头仰卧位,当患者有脱水症时应防止拔管,导管拔出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同时注意夹闭导管腔或用手指压在拔管皮肤切口上,但要防止过分按压或用力摩擦颈动脉,切口处涂抗生素软膏,并嘱患者静卧 30 分钟。
第20页
营养液配制次序
5、将配制好脂肪乳加入已装有氨基酸液及葡萄糖营养袋内。6、将配制好溶液轻轻摇匀。7、注意钙和磷不能加入同一配置溶液内,且最终混合次序为先磷后钙,确保二者都充分稀释后最终相互接触。8、维生素C量普通在1-2g适宜,确保每升溶液中配置维生素C不超出2g。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21页
1
2
3
高分解代谢状态: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
4
严重营养不良肿瘤病人:蛋白质-热量缺乏型营养不良常伴胃肠功效障碍,无法耐受肠内营养。
5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5页
二、TPN 禁忌证
胃肠道功效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心血管功效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而耽搁时间。
肠道外营养液配置规范
第25页
十、养监测指标
1、体重:体重改变可直接反应成人营养情况,可每七天测量1~2次; 2、人体测量:测量上臂围,即测量上臂中点周径,可反应全身骨骼肌蛋白含量改变,测量三头肌皮褶厚度,可反应全身脂肪储量改变,每七天测定1次; 3、氮平衡:可天天测算,并计算某段连续时间内累积氮平衡量; 4、肌酐/身高指数:搜集患者24h尿液,测定肌酐排出量,除以理想肌酐值,可求出数值。如小于0.8提醒有营养不良。可每2周测定1次; 5、血清氨基酸谱分析:可每七天测定1次,以指导调整肠外营养配方; 6、血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浓度:怀疑患者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时可作测定; 7、尿3- 甲基组氨酸含量: 尿中3 一甲基组氨酸含量能反应肌肉蛋白质分解程度,其排出量增加是蛋白分解代谢加重可靠指标。 可动态观察患者尿中 3- 甲基组氨酸含量改变。

肠外营养PN输注方法:配置与即用型_图文62页PPT

肠外营养PN输注方法:配置与即用型_图文62页PPT
肠外营养PN输注方法:配置与即用型 _图文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Biblioteka ou

肠外营养注射剂配置与合理使用

肠外营养注射剂配置与合理使用
——欧洲ESPEN指南推荐 2002 Ⅱ、确定时机
ESPEN推荐应用“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的内容
推荐使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 >营养状况受损评分(0-3分)
作为判断患者是否需要
营养支持的工具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0-3分)
肠外营养禁忌症
①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的; ②计需PN支持少于5d的; ③心血管功能紊乱或严重代谢紊乱尚未控制或纠正期; ④预计发生 PN并发症的风险大于其可能带来的益处的; ⑤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PN; ⑥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肠外营养注射剂的组成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乳
电解质
多种微量元素
维生素

药理营养素:谷氨酰胺、ω-3脂肪酸等,
药物:胰岛素、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三小营养素
电解质: 钾、钠、钙、氯、镁、磷 微量元素:铁、碘、锌、硒、氟 铜、钼、铬、锰(9种) 维生素:水溶性2种(维生素B、C) 脂溶性4种(维生素A、D、E、K)
肠外营养配制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各种物质维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不降解,而相容性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包装、运输、储存和输注过程)物质间无相 互作用。 肠外营养混合液成分复杂,因此必须考虑在混合及储存过程中, 各营养成分的稳定性相比单一制剂的稳定性可能有所下降,实 际营养供给量可能不足,甚至不同营养成分之间可能发生配伍 禁忌,危害患者生命健康。
27.2
UK 普外科 肾内 17~44 95.1
30.0
UK
炎性肠病神总经计/平3均0~50
86.7 95.7
11.3 18.7
营养风险 (%)
29.0 42.0 37.9 46.8 43.0 37.8 38.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ay......
营养不良患者接受营养支持,可能减少医疗费用、
可能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短肠患者”接受营养支持提高生存质量。
住院病人的营养不良分布情况(英国)
普通内科46%; 呼吸科45%;
外科27%; 老年人43%。
中国营养不良风险调查基本一致
营养不良易增加医院内感染
1. 目前已介入到多科室
2. 不同的研究表明营养小组的工作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代谢性、导管)
和住院费用。*
3. 入院时进行筛查,能够判断营养不良危险的患者〉50%,早实施营养疗
法有助于减少费用,缩短住院日,Tucker研究证实了这一点。* 4. 营养小组的存在是营养疗法成功的基础。*
%
*Isabel Correia,MD,Ph D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4 ,12(增刊)21
2.肠外营养在我院的进展 3.制定配方原则 4.营养液输注技术的进展 5.国外营养液输注的新进展
什么是肠外营养?
经静脉补充的小分子营养素 称之为:肠外营养 人工胃肠
建立营养支持组(Nutrition Support Service, NSS)(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的重要意义
CHO
CHO
AA
P
电解质 微量元素
Fat
维他利匹特
Ca
水乐维他
混合液
这种输液方法不对
混合所有 软包装 营养基质 糖
蛋白
X
病人
这种输液方法是最好的
混合所有 软包装 营养基质 糖
病人
糖尿病患者输注方法
混合所有 软包装 营养基质 糖
RI-泵
三通
病人
特殊及免疫功能低下者输注方法—使用终端滤器
混合所有 软包装 营养基质 糖
按不同的速度同时输入
软包装
AA
FAT

复杂、麻烦 要用输液泵 可能有并发症
3-5 hr
4-7 hr
8-12 hr
病人
用三通接病人静脉
国外营养液输注的新进展
英国的大医院到 1995年已全部使用 AIO;
配方个体化和商业化--即用型(RTU);
1999年有80%的成人患者 PN, 需用“即用型” 配方;
AA
X
病人
这种输液方法CHO & AA没有混合、 疗效差!

AA
病人
X
这种输液方法CHO & AA没有混合、 疗效差!
AA
软包装

X
病人
单输脂肪乳剂:并发症多,疗效差!
FAT
X
病人
这种输液方法易出现意外
糖 FAT
X
病人
这种输液方法CHO & AA没有混合 疗效差!
FAT
软包装

X
病人
这种输液方法易出现危险
警告:
过度的营养供给,尤其是在疾病状态
下,或不正确的供给营养,可能是有害的。
谢谢各位
欢迎提问
祝大家都有一 个健康的身体
70 60 50 40 30 20 10 0 88年 91年 95年 营养小组
临床营养的新概念
途径
中心静脉,包括PICC
肠外营养
周围静(Itima 软针)
临床营养 肠内营养 天然饮食
要素型 非要素型
疾病特异型
组件型
作用
治疗
支持
肠瘘
痊愈
减少手术complication


1.临床营养的新概念,名词解释
2003年引进进口即用型PN
肠外营养的基本原理及名词解释
肠外营养成分:无菌无热原氮源的氨基酸、脂肪、糖 类、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组成,由中心或周围
静脉滴入或泵入。
肠外营养是高水平药物和器材相结合的有效临床治疗
方法。
1971-1975年间曾用过“静脉高营养”一词,1975年 后认识到营养过高和营养不足同样对病人有害,应该用 “肠外营养”一词。
8. CHO+ AA
9. CHO+ AA + Fa t 10. 特殊营养素谷胺酰氨、W-3脂肪酸、精氨酸、肉毒硷等
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制剂展览
脏器功能正常时基本营养液的入量
水入量:40-60ml/kg/d;
热卡:CV 20-35卡/kg/d, PV 15-20卡/kg/d;
Fat 40%~50%,CHO 60-50%;
营养学作者Lust的话:
对营养问题的正确理解是:
研究不同疾病状态下,什么样的底物被破坏?
应当补充什么底物? 补充多少?
肠外营养在我院的进展
60年代时应用水解蛋白,中心静脉
70年代中,使用葡萄糖瓶均匀配置的方法输液; 80年代初应用混合配置技术(All-in-One) ; 90年代研究谷氨酰胺和重组生长激素在体内的作用, 并研究营养素分子水平与肠道粘膜。
卡文 专职人 时间 ---短 混合配置 需要 长
污染
操作者外伤
-------
易出现

终端滤器
输液泵 运输中破损
----------
需要
需要 多
占地面积
总费用


预防使用错误的输液方式措施
必须掌握:
1.肠外营养的适应症
2.营养液配方的搭配
3.营养液的输注方法
4.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治疗 5.巡视病人观察:生命体征、出入量情况、生化指标
美国70~80 年代NSS(NST)迅速增长,1976年有跨学科学会
83年已有521家医院有NSS(NST)
蒋朱明老师1982年在哈佛进修主要在NSS的营养实验室
90年后美国500张床以上的医院均有NSS(NST)。
NSS(NST)人员组成:营养师、护士和药剂师60%
外科医生占20%,
内科医生占20%
肺炎 菌血症 败血症 肠炎 泌尿系感染 伤口不愈合
营养不良的程度与并发症的关系
并发症的发生率造成医药费、护理费用的增加
轻度--------并发症高于正常人2.6倍, 中度--------并发症高于正常人3.4倍,
治疗费用与营养不良的程度成正比
营养液输注技术的进展 70年代前,输液是开放输入Venous内;
心衰患者:限量、速度、浓度、途径
肺衰患者:限量、速度、浓度、糖:脂比、途径
肝衰患者: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比 肾衰患者:入量、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比、限蛋白、限磷 肿瘤患者:糖:脂比,特殊营养物质
营养支持、治疗的作用、目的
如何体现医疗治疗水平的提高? 证据:降低死亡率,减少complication, cost, hospital
便于家庭静脉营养使用。
卡文---两个剂型的用法
1440ml :体重轻、部分补充
1920ml :大体重、全量补充
卡文的量给出补充其它液体的空间,如:胶体 、糖盐、输血等
卡文---两个剂型一周以上的用法 CHO
挤压后再加入微量元素
AA
FAT
维他利匹特+水乐维他 1支 2瓶
营养液的 即用型 (卡文)与混合配置营养液的区别
蛋白质 :35g~70g/d, N=0.1~0.2g/kg/d
其它: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钙,磷等,
大于一周适量补充谷氨酰胺。
北京协和医院肠外营养配制中心专用配方表 配制日期______使用日期
姓名__________ 性别 ______ 年龄______ 病历号_________ 病房_____ 床位 __________ 诊断 ____________________ 总液量 ________ml/袋 输液速度_____ 滴/分 葡萄糖_____克 脂肪_____ 克 氨基酸_____克 氯化钾_____克 氯化钠_____ 克 5% 葡萄糖盐 _____ ml 50%葡萄糖 _____ ml 20%力保肪宁 (250 ml /瓶) _____ ml 20%力保肪宁(100 ml/瓶) _____ ml 30%英脱利匹特(250 ml/瓶) ____ ml 20%英脱利匹特(250ml/瓶) _____ ml 10%中/长链脂肪(500 ml/瓶) ____ ml 20%力能(250ml/瓶) _____ml 20%力太(100 ml /瓶) _____ ml 5.5 %肾病氨基酸(250 ml /瓶) _____ ml 8%肝安 (250 ml /瓶) _____ ml 无菌配制室电话6039 5 %葡萄糖 _____ ml 水乐维他 _____ 瓶 10 %葡萄糖 _____ ml 维他利匹特_____ml 10%氯化钠 _____ ml 格利福斯 _____ ml 谷氨酸钾 _____ ml 25%硫酸镁 _____ ml 谷氨酸钠 _____ ml 10%硫酸镁 _____ ml 10%葡萄糖酸钙_____ml 潘南金 _____ ml 15%氯化钾 _____ml 安达美 _____ ml 8.5%乐凡命 (250 ml /瓶) ___ _ ml 其它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其它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终端滤器
病人
滤器的作用

阻挡细菌通过
滤除各种微粒 避免空气栓塞 避免因输液造成的肺栓塞

Normal Filter Membrane
Particles on Filter Membrane
Fungi on Filter Membrane
卡文的优点
不需配制,避免污染;
营养相对完全; 运输方便,减少工作量;
肠外营养液配方成分
1. Fa t ( 20% MCT/LCT 、10% MCT/LCT, 2. CHO(50%, 10%, 5%) 30%、20%、 1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