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教程和经验分享
transcad交通影响评价步骤讲解学习

Transcad 交通影响评价步骤-以意露冷藏有限公司项目为例文件:规划路网图、现状路网图、小区图、现状道路基本情况表,路段调查流量表,规划道路基本情况表,各种用地出行生成率表,建设项目影响范围内的用地情况。
一、创建路网和小区1、在Autocad中导入底图,插入-光栅图像,规划路网底图.jpg, 交通小区划分图.jpg,建立小区图层、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图层,运用多段线在不同的图层描图,保存为规划路网和小区图.dxf,导入到Transcad。
在路网层和小区层分别,运用tools-geographic utilities-rubbersheet 根据google earth 查找三个控制点坐标。
调整地理文件的路网的位置和大小。
重新打开调整后的路网和小区。
表1 控制坐标位置南六环与京津塘高速立交南六环与环宇路立交京津塘高速与景盛中街相交处纬度39.750737°39.747845°39.738944°经度116.564130°116.558148°116.579801°置tools-imagery,新建line,area地理文件描图。
3、路网和小区的调整:立交的创建,将相交道路双向化tools-map editing-dualize segments,根据实际立交类型,运用地理文件编辑工具tools-map editing-toolbox,结合tools-map editing-create interchanges,创建立交。
5、检查路网的连通情况:选择路网层-tools-mapediting-check line layer connectivity,设置检查的阈值,节点间距在此阈值范围内的点都选择出来,有问题的节点自动建立选择集并呈现在地图上,可以通过transcad tools-map editing –toolbox地理文件编辑工具进行修改。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教程和经验分享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教程和经验分享交评总的大纲根据个人经验,本人将交评的制作主要分为六部分:调查前准备工作、交评调查、调查资料分析、交通预测、交通影响评价及改善、项目分工安排。
一、调查前准备工作首先,当我们接到一个项目的时候,第一步是对接收到项目的总平图和地库图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有:①地面:检查项目出入口与最近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看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②地面:量出项目出入口的宽度,判断是否满足单双向的最小宽度要求;③地面:量出项目内部地面上各个车道的宽度,看其是否满足单双向的最小宽度要求;④地面:弄清地面地库出入口的数量及宽度,以及不同地库出入口之间的最小距离判断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⑤对技术指标表进行核查:根据记住表中不同的建筑面积,按照国家和当地建筑相关规范对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的数量进行计算;⑥地库:对地下所有的车库坡道数量的宽度进行核查;⑦地库:对地下所有的车库内部通道宽度以及转弯半径进行核查;⑧地库:对地下所有车库的车位数进行人工数,检查其是否与技术指标表中表明的车位数相等。
上面这些检查头目均需要一一核查,不管哪一条款不满足要求,均需要一一写出来做一个审图文档反馈给甲方,让设计院根据我们的审图建议进行修改。
二、交评调查当设计院按照我们的审图意见将项目进行修改完以后,我们需要按照修改后版本的文件进行资料调查,其具体的步骤如下:①根据总平图的总建筑面积,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区域进行围合,看其是围合一圈还是两圈,并以什么样的等级道路仅进行围合;②结合该城市未来年的用地规划图和路网规划图对围合道路进行选择,使其按照相应等级的路围合诚闭合的圈;③根据围合的影响范围和项目地理位置,在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进行截图,在截图上找到相应的项目位置和围合影响范围。
确定前提资料,然后进行现场的实地勘察,勘察的内容有:④车流量:对每条道路的车流量进行调查,对每个交叉口各个方向的直行、左转、右转车流量进行记录,同时大概记录一下单位时间内每条道路的非机动车流量和人流量;⑤拍照:对每一条路的基本路段进行拍照,每条路至少拍照一次,对每个交叉口各个方向的进口道那里进行拍照;⑥对于有信号交叉口,需要对其信号配时进行记录,同时对各个进口道的车道数以及有无加宽和渠化方式进行记录;⑦路段:对每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以及路边是否有机动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并进行拍照记录;⑧对每条道路上的公交站点、公交线路、公交乘客等进行调查记录,对影响范围内的地铁站点等进行调查。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在咱们聊起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这档子事儿,得先整明白,这就像是给城市的大动脉做次全面体检,还得看看新建的项目会不会给这动脉添堵。
咱们得用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事儿说得明明白白,让大伙儿一听就懂,心里头有数。
首先啊,咱们得知道为啥要做这个评价。
你想啊,一座新大楼拔地而起,或者一条新马路横空出世,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看看它对周围的交通有啥影响。
是会让交通更顺畅呢,还是会让大家伙儿出门更头疼?这就像是你往家里添了个大件儿家具,得先看看门儿能不能过得去,对吧?那么,咱们怎么来做这个评价呢?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
第一步,摸清底细。
这可不是说去当间谍啊,咱们得把项目周边的交通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比如,早上上班高峰期,车流多不多?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还有电动车,它们都是怎么走的?哪些地方容易堵车?这些都得心里有数。
这一步啊,就像是玩游戏前的“侦察兵”,得把地图上的每个角落都看清楚。
第二步,预测未来。
有了底细,咱们就可以开始“算命”了。
当然不是真的算命,而是用科学的方法预测项目建成后,交通会怎么变。
比如,新增了多少停车位,会不会吸引更多车来这儿?新的大楼会不会让更多人在这儿上班,导致早上出门更挤?这一步啊,就像是天气预报员,得提前告诉大家明天会不会下雨,好让大家有所准备。
第三步,出谋划策。
知道了问题所在,咱们就得想办法解决了。
怎么优化交通流?是不是得增设信号灯、拓宽马路或者建个天桥?还有啊,能不能鼓励大家多坐公交、少开车?这些都得考虑进去。
这一步啊,就像是医生给病人开药方,得对症下药才行。
在整个过程中啊,咱们还得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啊,得跟老百姓多沟通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毕竟交通这事儿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嘛。
还有啊咱们得用些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专业术语别让大伙儿听得云里雾里的。
说完了这些啊我觉得咱们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啊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城市大冒险”。
咱们得像个侦探一样搜集线索、预测未来还得像个设计师一样规划解决方案。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课件

定性分析方法
专家评估
邀请交通规划专家对建设项目的 交通影响进行评估。
公众参与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公 众对建设项目交通影响的意见。
案例比较
将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与类似项目 进行比较,评估其影响程度。
综合分析方法
综合定量和定性分析
将定量分析的结果与定性分析的结论 相结合,全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交通影响 评价的范围,将环境、社会和经 济等因素纳入评价体系,实现更 加全面的评价。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引进 国外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推 动交通影响评价领域的共同进步。
提高评价精度 加强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研究, 提高交通影响评价的精度和可靠 性,为决策提供更加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分析工业园区建设前 后的交通流量变化, 包括货运流量、人员 流动等。
评估工业园区建设对 周边道路网络、公共 交通设施的影响。
提出有效的交通管理 措施,如优化运输路 线、提高运输效率、 发展多式联运等。
交通影响评价的意义与价值
促进交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 发展
交通影响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 进行评估,为城市规划提供依据,确保交 通系统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预测分析
交通需求预测
根据现状数据和规划要求,预测项目实施后各年度的交通需求。
交通影响程度预测
分析项目对周边交通设施、交通流量的影响程度,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评价与决策
01
02
03
制定评价标准
根据项目特点和城市交通 规划要求,制定具体的评 价标准。
评价结论
根据预测结果和评价标准, 得出项目对周边交通影响 的评价结论。
建目交通影价 件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_整合版

1.主干道两侧能够建设大型超市吗?答:不能。
主干道主要用来联系重要交通枢纽(国道、省道等)、重要生产区(工矿企业等)、重要公共场所(集会中心、政党委机关、商业中心等)及其他重要地点。
主干道车流量较大,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并且部分大城市主干道针对货车进行限行。
大型超市交通吸引量较大,会增加主干道交通流量,降低服务水平;主干道两侧建设大型超市,道路开口个数增加,汇入、流出车辆增加,加大了管理难度;由于主干道货车限行,会给超市货品供给提供或不便;出入超市人流量较大,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停车问题也会突出;公交换乘问题等。
2.如何通过交通影响分析维护道路的功能等级?答:交通影响分析(Traffic Impact Analysis)或者称交通影响评价(Traffic Impact Assessment),就是对城市开发项目与交通需求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进而确定相应的对策或修改方案,以减小开发方案对交通的影响。
根据道路等级,道路的级别一般分为高速路(Free Ways),主干路(Principal A rterial)、次干路(M inor A rterial),主要集散路(Principal C ollector),次要集散路(Minor C ollector)和区域路(Local)。
根据规划发展项目类型的不同,对不同功能道路的接口要求有不同的限制。
例如,某些项目的接口仅限制设置在区域一级的道路上,而不准许在省一级的公路,以保证主要干道的畅通和保持原有的功能。
在确定道路等级的基础上,参照相关规范,通过交通影响分析,确定道路沿线可设置的建筑,维护道路的功能等级。
3.如果次干道和支路的数量不足,将会发生什么情况?答:(1).无法起到分流的作用,主干道压力剧增(2).城市道路质量低,通行能力差(3)交通拥堵加剧(4)路面停车问题严重(5)主干道之间的连通性降低(6)降低整个路网的通达性(7)对道路两侧区域内的居民提供服务能力减弱Ps:主要从次干路和支路的功能角度,反过来讲就好啦!1、综合考虑。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在当今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从住宅小区的兴建到大型商业中心的规划,从工厂园区的扩建到学校医院的新建,这些项目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为了确保建设项目与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应运而生。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简单来说,就是在建设项目规划或设计阶段,对其可能产生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和建议。
它就像是一位“交通医生”,在项目实施前对其“把脉问诊”,提前发现可能存在的交通问题,并开出“药方”,以实现建设项目与交通系统的良性互动。
为什么要进行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呢?首先,它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
通过评估建设项目的交通需求,可以确定项目周边的交通设施是否能够满足需求。
如果不能,就可以在规划阶段对土地利用进行调整,避免出现建设项目过度集中导致交通拥堵的情况。
其次,它能够优化交通设施配置。
根据交通影响评价的结果,可以合理规划道路、停车场、公交站点等交通设施,提高交通设施的利用效率。
再者,它有利于保障交通安全。
通过分析项目周边的交通流量和交通组织,可以提前发现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最后,它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的交通规划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竞争力。
那么,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交通需求预测。
这是交通影响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需要预测建设项目产生的交通量,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出行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项目建成后对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
二是交通设施供应分析。
对项目周边的道路网络、公共交通设施、停车设施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评估其现状供应能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
三是交通影响程度评价。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2、平面控制网是公路平面控制测量的主控制网,沿线各种工点平面控制网应
联系于主控制网上,主控制网宜全线贯通,统一平差。
第一节 公路初测
3、平面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三角测量、三边 测量和导线测量等方法。 4、各级公路、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测量等级的确定,应符合 表7-1的规定。 5、采用“现场定线法”进行初测的导线或中线,应根据地形变化钉设加桩, 以供测绘地图使用。 6、应利用路线经过地区已有国家或其他有关部门的平面控制资料,但应进行 以下工作: 1)对原有控制点进行检测; 2)控制测量的坐标系统与本路的坐标系统不一致时,应进行换算; 3)原有平面控制点不能满足公路放线要求,应按规定予以加密。
第一节 公路初测
公路及构造物的水准测量等级
测量项目 等级
表7-2
水准路线最大长度
4000m以上特长隧道、2000m以上特大桥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1000~2000m特大桥、2000~4000m长隧道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1000m以下桥梁、2000m以下隧道
二等 四等 五等
50 16 10
6、应利用路线经过地区已有国家或其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门设置水准点,但应进行下列工作:
第一节 公路初测
(二)准备工作
1、搜集资料
1)可供利用的各种比例地形图、航测图,国家及有关部门设置的三角点、导线 点、水准点资料; 2)搜集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3)搜集沿线农林、水利、铁路、公路、航运、城建、电力、通讯、文物、环保 等有关部门与本路有关系的规划、设计、规定及科研成果等资料; 4)对于改建公路还应收集原路的测设、施工、养护及路况等挡案资料。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公路建设项目是现代交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施公路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可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壤、水体、大气、生物多样性等方面。
因此,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需要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本文将介绍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1.环境基线调查环境基线调查是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第一步。
该调查通过采集大量的环境数据和资料,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人口分布、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对环境基线的了解,可以评估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2.影响辨识与预测在环境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公路建设项目的影响辨识与预测。
该过程包括对已知环境数据的分析,评估公路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各种环境影响。
例如,公路建设可能导致土地开垦、土壤侵蚀、水体污染、野生动物迁徙受阻等。
3.环境影响评估在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影响进行预测之后,需要对影响进行评估。
环境影响评估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项目对环境质量、人类健康、生态系统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评估的结果可以用来指导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提供相关的环境保护措施。
4.环境管理计划制定在对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之后,需要制定环境管理计划。
该计划包括具体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以减轻公路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针对公路建设项目可能引发的土壤侵蚀问题,可以采取植被恢复和土壤保护措施;针对水体污染问题,可以采取雨水收集和处理措施等。
5.环境监测与评估在公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环境监测与评估,以监测和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
监测的内容可以包括水体质量、大气污染、噪音、野生动物迁徙等方面。
通过环境监测与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公路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通过环境基线调查、影响辨识与预测、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管理计划制定以及环境监测与评估等步骤来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教程和经验分享交评总的大纲根据个人经验,本人将交评的制作主要分为六部分:调查前准备工作、交评调查、调查资料分析、交通预测、交通影响评价及改善、项目分工安排。
一、调查前准备工作首先,当我们接到一个项目的时候,第一步是对接收到项目的总平图和地库图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主要有:①地面:检查项目出入口与最近不同等级道路交叉口之间的距离,看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②地面:量出项目出入口的宽度,判断是否满足单双向的最小宽度要求;③地面:量出项目内部地面上各个车道的宽度,看其是否满足单双向的最小宽度要求;④地面:弄清地面地库出入口的数量及宽度,以及不同地库出入口之间的最小距离判断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⑤对技术指标表进行核查:根据记住表中不同的建筑面积,按照国家和当地建筑相关规范对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的数量进行计算;⑥地库:对地下所有的车库坡道数量的宽度进行核查;⑦地库:对地下所有的车库内部通道宽度以及转弯半径进行核查;⑧地库:对地下所有车库的车位数进行人工数,检查其是否与技术指标表中表明的车位数相等。
上面这些检查头目均需要一一核查,不管哪一条款不满足要求,均需要一一写出来做一个审图文档反馈给甲方,让设计院根据我们的审图建议进行修改。
二、交评调查当设计院按照我们的审图意见将项目进行修改完以后,我们需要按照修改后版本的文件进行资料调查,其具体的步骤如下:①根据总平图的总建筑面积,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区域进行围合,看其是围合一圈还是两圈,并以什么样的等级道路仅进行围合;②结合该城市未来年的用地规划图和路网规划图对围合道路进行选择,使其按照相应等级的路围合诚闭合的圈;③根据围合的影响范围和项目地理位置,在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进行截图,在截图上找到相应的项目位置和围合影响范围。
确定前提资料,然后进行现场的实地勘察,勘察的内容有:④车流量:对每条道路的车流量进行调查,对每个交叉口各个方向的直行、左转、右转车流量进行记录,同时大概记录一下单位时间内每条道路的非机动车流量和人流量;⑤拍照:对每一条路的基本路段进行拍照,每条路至少拍照一次,对每个交叉口各个方向的进口道那里进行拍照;⑥对于有信号交叉口,需要对其信号配时进行记录,同时对各个进口道的车道数以及有无加宽和渠化方式进行记录;⑦路段:对每条道路的标准横断面进行测量,并进行记录,以及路边是否有机动车停车场和非机动车停车区域,并进行拍照记录;⑧对每条道路上的公交站点、公交线路、公交乘客等进行调查记录,对影响范围内的地铁站点等进行调查。
以下四部分主要是内业资料的整理和交评报告的编辑。
三、调查资料分析、交通调查资料分析主要对应文本你的第1~4章的内容,本节主要针对这四章具体怎么做进行详细的介绍和经验分享。
具体分析内容如下:3.1建设项目概述建设项目概述主要包括一下几个内容:1、项目来源的介绍,主要讲项目位于什么位置,以及主要用途和性质说明清楚。
2、项目区位,主要对项目临近的城市道路进行分析,以及其余飞机场、高铁站、火车站等的距离,这里需要1~2张区位图。
3、项目规划指标,这里首先是对总平图中的技术指标表进行分析,然后对其对交通的影响做一些简要的说明即可。
4、编制依据,主要对文本和附图制作过程中需要应用到的规范进行说明。
5、评价内容和技术路线,这里主要是对交评文本主要分为哪几部分内容进行简要说明,并制作一个技术路线图,这里的内容均不需要更改,直接用模板的内容即可。
3.2评价范围、年限、评价日和时段此章节主要包括影响项目的交通评价范围、评价年份、交通分析的评价日以及交通量评价时段,具体分析如下:1、项目的基本条件介绍,主要建筑限制、具体位置、建成时间和投入使用时间。
2、项目启动阈值的选取,阈值的取值决定了项目是围合几圈,其主要根据《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CJJ/T141-2010)》的规定,阈值范围如下,然后根据项目的建筑性质和地理位置对阈值进行确定。
3、评价范围选取,其主要用项目总的建筑面积与除以确定好的阈值,得到R值,然后根据下表,对R值进行判断,得到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范围,结合实际路网和城市规划路网,对评价范围的进行选取,其中主要是对一圈或者两圈的围合道路进行选取,围合道路一定要满足规范的要求,其中铁路、高速、以及河流等天然屏障均可以作为一条围合路段,然后在实景地图中把对应的范围截取出来,并应用Visio等绘图软件对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图进行绘制。
4、评价年限的选取,根据上文得到的R值,应用下表对R值进行判定,得到对应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偶家年限。
5、评价时段与评价日的选取,按照常规的经验,像住宅、金融、工厂、学校等项目,一般选择工作日的早高峰或者晚高峰,像医院、娱乐中心、游乐场、旅游基地等,一般选择周末的中午或者晚高峰进行评价。
3.3评价范围现状与规划情况项目评价范围内现状与规划情况分析主要针对评价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和道路交通的现状与规划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分析如下:1、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饭内的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首先对评价范围内的现状用地进行分析,在百度地图或者谷歌地图中将评价范围内现状各种类型土地进行统计和绘制,并对其所占面积分别进行分析,算出其各占百分比的表格;然后,对评价范围内的规划用地进行分析,在城市用地规划的总图中将评价范围内的规划土地粘贴复制出来做为一个图,并对各种类型土地所占面积进行分析,算出其各占百分比的表格,最后将现状用地与规划用地之间的变化进行分析,并说明其对本项目的影响。
2、道路交通系统现状与规划,结合实际调查资料和规划资料,对评价影响范围内的道路网、公共交通、非机动车、轨道交通、停车设施、交通管理设施的现状与规划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并需要做出相应的图表,具体的图表和分析内容见案例文本的第3.2章节。
根据本人制作交评的经验,其中重点需要介绍道路网、公共交通以及轨道交通这三部分,分析内容需要结合实际要求。
3.4现状交通分析现状交通分析的主要环节为区域道路现状的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主要分析项目周边研究范围内的主要道路现状情况,可分为从道路网络、道路路段、道路交叉口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内容如下:1、对调查方案进行确定,其主要包括调查时间、调查范围、调查目的和调查内容。
2、道路系统现状分析,首先是对交叉口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交叉口分为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将属于两种信号交叉口的具体名称写出来,并分别作出现状有信号、无信号交叉口概况图,然后结合交叉口和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规范和公式,分别算出有信号交叉口和无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并分别对其进行评价,指出现状交叉口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年解决问题采取的措施。
最后结合道路通行能力的算法,对评价范围内的现状道路服务水平进行分析,制作出拟建项目相邻路段断面的机动车流量及服务水平(pcu/h)的表和图,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现状道路存在的问题。
3、公共交通分析,主要对现状范围内公交线路和地铁线路进行分析,判断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能否满足建设项目未来年的公交交通需求。
4、慢性交通分析,主要对评价范围内的行人流量和非机动车流量以及配套设施进行分析,判断现状道路系统是否满足现状以及未来年的慢行交通需求,如果不满足需要提出相应的交通改善措施。
5、现状停车分析,主要对评价范围内的停车设施进行分析,判断其能否满足现状的停车需求,如果不满足,建议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满足未来年的停车需求。
6、最后是对现状交通系统进行一个整体的评价总结。
四、交通预测交通影响分析是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项目建设所带来的交通影响及其程度,判断这种影响是否在未来交通网络承载能力可以接受的限度内,并确定合理的项目出入口位置及交通组织方案。
交通需求预测即对项目交通量进行预测,是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的核心及前提,具体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四部分,其中采用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法来进行预测。
1、预测内容及方法,本章节主要对交通预测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介绍,交通预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非项目交通量预测,又称为项目的背景交通量预测。
第二部分为项目新生成交通量预测,主要是根据项目的建设性质及规模,预测目标年的项目交通生成量,即交通产生量与吸引量。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将因项目而产生的交通量分配到周围道路上,得到项目相关交通量。
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四阶段法对目标年的区域背景交通量进行预测,利用影响区域内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交通产生于吸引预测,利用各小区间的阻抗进行交通分布,预测研究区域内交通方式分担情况进行交通方式划分,利用影响区域内的道路网规划进行交通分配,得到未来年路段、交叉口背景流量。
利用原单位法预测项目的交通产生与吸引,利用各小区间的阻抗进行项目交通的交通分布,考虑项目办公的特点对项目出行方式比例进行预测,叠加背景与项目的出行量进行交通分配,得到未来年路段、交叉口的项目流量。
2、预测准备工作,遵循交通小区划分原则,对研究区域内进行小区划分,neibu8小区:一般将研究区域内划分为4~10个小区左右,外部小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般每个方向划分两个小区,具体案例见文本。
然后对每个交通小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进行统计,并做成相应的表,利于分析。
3、研究区域内路段背景交通量预测:①评价区域外围道路背景交通量预测:建设项目依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用地布局进行交通产生/吸引预测。
其中,评价范围内部各交通小区高峰小时交通出行产生/吸引量根据小区土地利用性质得到;而对于评价范围外部的虚拟小区,考虑到其对评价范围内路网流量影响较小,故目标年只考虑评价区域外围道路车辆的增长趋势。
评价区域外围道路的高峰小时交通出行产生/吸引量采用增长率法推算得到。
②评价区域内部道路背景交通量预测:评价范围内部各交通小区高峰小时交通出行产生/吸引量根据小区土地利用性质进行预测。
该方法的原理是将土地按照使用功能进行分类,通过各类用地的出行吸引率来推算交通产生/吸引量,据交通小区划分结果,结合各小区用地性质、面积统计情况,参照规范中关于各类用地容积率的规定(如文本的表5-6)求得各类用地的建筑面积,最后由规划局《关于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编制与管理措施的规定》,并参考《交通出行率手册》中关于不同类别建设项目出行率的研究之值(如文本图5-7),求得各内部小区的出行生成量。
由于项目产生吸引交通量对评价范围内交通的影响程度需要重点评判,因此,在计算时将项目用地面积从所在的小区中扣除。
计算结果见案例文本表5-8和5-9。
其中,建成率指标的选取参考了调查范围内在建项目的建成目标年限和入住率。
参考高峰时段不同出行方式比例进行交通方式分担,得出项目影响范围内各个评价年的道路高峰小时背景机动车交通量。
根据出行分布方向,路网交通流量的流向比例,将项目内部道路背景交通量分配到路网上,求出评价区域内部道路高峰小时背景交通量及服务水平预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