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原地运球教学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章《篮球基本技能》,详细内容包括:篮球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练习方法以及原地运球的趣味游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要领,提高控球能力。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 通过篮球运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运动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腕灵活运用。

教学重点: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姿势、手臂摆动、手腕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若干个,篮球架若干个。

学具:每位学生自备一个篮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篮球架摆放成趣味障碍,让学生穿越障碍进行接力比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2. 技能讲解与示范(5分钟)讲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包括站立姿势、手臂摆动、手腕翻动,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例题讲解(5分钟)以一名学生为例,讲解原地运球的正确动作,强调手腕灵活运用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6. 趣味游戏(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接力比赛,增加运动乐趣。

六、板书设计1. 篮球原地运球动作要领站立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弯。

手臂摆动:手臂自然摆动,手腕灵活翻动。

2. 原地运球注意事项保持身体平衡,眼睛注视篮球。

手腕灵活运用,控制篮球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每人录制一段自己原地运球的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2. 答案:视频展示学生的原地运球动作,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篮球社团,提高篮球技能,培养团队精神。

同时,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技能。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原地运球时的手腕灵活运用。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4篇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4篇

You pretend to work hard,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deceives yourself. Never use tactical diligence to cover upstrategic laziness.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篮球原地运球教案4篇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本课的教学设计思想: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课的设计抓住学生好奇心强,模仿能力强等特点,将简单枯燥的《原地运球》一开始教师“耍帅”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再通过情境教学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的各环节都针对学生的不同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使学生乐于参与,积极拼搏,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选择水平三篮球教学部分内容,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

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儿童少年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篮球运动的对抗性,有利于学生在经历挫折和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篮球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是水平三(五年级)的学生,学生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贯穿课的始终,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熟练篮球的球性,使90%的学生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方法。

2、体能与健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展学生上肢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

小学生原地运球体育课教案分享

小学生原地运球体育课教案分享

小学生原地运球体育课教案分享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运球技能2.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3.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身体健康发展二、教学内容1.基本技能的讲解和演示2.定位练习-原地运球三、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1)让学生了解运球的意义,介绍运球的基本要素(手指控制、肘部固定、没有腕的摆动等)(2)演示正确的运球方法,提醒学生运球时注意事项(比如不要过度用力,不要让球太靠近身体等)2.定位训练-原地运球(1)让学生站在原地,双手持球,手指弯曲,将球放在身体的正前方(2)手指双手向下用力,球跳起来时利用手指和肘部的力量控制球的跳跃,不要让球超过腰线(3)将球弹回手中,反复练习,直到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3.提高练习(1)学生站在原地进行练习,将练习难度逐渐提高(2)增加时间和连续反复练习,更好地提高技能四、教学重点1.手指和肘部的力量控制球的跳跃2.不要让球太靠近身体,控制好球的运动五、教学难点1.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和运动技巧2.加强意识和体力训练六、教学后记在这次课程中,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体验了原地运球的快感,更加感受到了身体的力量和身体的魅力。

这不仅培养了他们的身体素质,更加锻炼了他们的意志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为他们创造了热情洋溢和兴奋的氛围。

这样的体验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健康的锻炼方式,也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就像运动员一样,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练习,才能真正掌握和发扬自己的体育技能。

我们坚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勤奋的实践,小学生们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运动员和健康的人。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小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小篮球“原地运球”教案引言:小篮球是小学体育和健康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身体协调性和运球技巧。

其中,“原地运球”是小篮球中的基本技能之一,是其他篮球动作的基础。

本教案将介绍“原地运球”的教学方法和步骤,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基本技能。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原地运球”的概念和意义;2. 熟练掌握正确的运球姿势和手部动作;3. 通过练习提高运球的控制力和反应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参与精神。

二、教学准备:1. 足够的篮球和运动场地;2. 音乐播放设备;3. 教师准备好运球示范视频。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原地运球”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原地运球”的定义和作用:即在原地运球,通过双手持球,使球保持低位运动,提高控制力和身体协调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原地运球”的好处,如增强手眼协调能力、培养运球和控球能力等。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篮球明星关于原地运球的故事和经历。

步骤二:讲解运球姿势和手部动作(20分钟)1. 教师示范正确的运球姿势和手部动作,包括弯曲膝盖、腰部稍微前倾、背部挺直、双手持球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运球姿势和手部动作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明确的动作指令进行引导和调整,确保学生的姿势正确。

3. 强调双手持球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保持手臂和手腕的柔软,以便更好地控制球。

步骤三:练习原地运球(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站在一边,让他们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原地运球。

2.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节奏和速度的音乐来调整练习的难度,增加学生的运球技巧和反应能力。

3.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巡视并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和鼓励,纠正他们可能出现的错误动作,并提供个别辅导。

步骤四:团队合作练习(25分钟)1. 将两个小组合并,让学生进行双方的对抗练习。

2. 每组学生在自己的半场进行原地运球,并保持持球者在原地运球时不允许移动,其他队员可以试图抢断。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会熟练运用脚底、手部和腰部来运球;
2、能够会使用身体位置、动作和节奏来控制皮球;
3、能够会控制距离和速度,掌握原地运球技巧。

二、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准备球类运动器材,如篮球、空气筒等;
学生方面:穿着运动服,头部要有安全罩罩住,脚上穿运动鞋;并且学生的双手、脚步、腰部、头部和身体的其他部位都应该有相应的保护保险。

三、教学步骤
1、热身:用空气筒热身,让学生们挥动双臂,圈动腰部,跳跃双腿,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为后面运动作好准备。

2、介绍:介绍球类运动中的原地运球,用手脚来控制皮球的距离和速度,不能将球抛出去,不能让皮球掉地上,操作时要小心。

3、游戏:用球类运动器材,运用脚底、手部和腰部来熟练地将球运回自己身前,同时配套介绍动作、节奏、步骤、距离和速度的调节,控制目标即可。

4、挑战:挑战学生们将球从一端控制到另一端,应用自身身体发展运动能力,提高学生们运球能力。

5、收尾:让学生们用球类运动器材一个圈子回到原位,回想前面运动的技巧。

四、总结
通过本次原地运球的活动,使学生们有机会熟悉身体位置、动作和节奏的控制,利用身体各个部位的发展来调节距离的速度,掌握原地运球的技巧,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教材,具体章节为四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原地运球》。

原地运球是篮球基本技术之一,通过学习原地运球,可以使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运球技巧,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原地运球。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难点: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以及团队配合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标志桶、障碍物、计时器学具:篮球、运动服、运动鞋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包括手型、运球姿势、眼神聚焦等。

讲解结束后,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地运球的动作要领。

3. 学生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动作偏差,提出改进意见。

4. 实践比赛(10分钟)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原地运球技术要领:1. 手型:掌心空出,手指自然弯曲,握住篮球2. 运球姿势: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3. 眼神聚焦:注视篮球,保持专注4. 动作连贯性:运球时,手臂要自然摆动,保持动作连贯5. 协调性:身体协调,手眼协调,提高运球稳定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原地运球练习作业要求:回家后,自行安排时间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拍摄视频,发送给教师进行反馈。

2. 作业题目:篮球比赛观后感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篮球社团活动,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加强篮球技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篮球水平。

还可以邀请专业篮球教练进行授课,丰富学生的篮球知识,提高学生的篮球技能。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

小学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一年级篮球原地运球部分。

具体内容包括: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动作要领以及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

2. 培养学生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

难点: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篮球若干、篮球场地。

学具:篮球、运动服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动作热身,引导学生进入篮球教学情境。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教师讲解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原地运球练习。

3. 分组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实践比赛(10分钟)学生进行分组比赛,运用原地运球技巧进行对抗。

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篮球原地运球1. 基本手势2. 动作要领3. 基本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动作练习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自行练习篮球原地运球基本动作,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2. 作业题目:篮球原地运球技巧挑战答案:学生分组进行原地运球技巧挑战,拍摄视频或照片,提交给教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篮球比赛,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比赛中,提高学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同时,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和家长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和动作要领,难点是让学生掌握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技巧。

重点解析:1. 基本手势:篮球原地运球的基本手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的手势是进行原地运球的基础。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三篇

小学体育课教案《原地运球》三篇

【导语】篮球进攻永远离不开的就是运球。

就算你是个纯投⼿,也不可能完全不掌握⼀点运球的基本技术。

所以运球就成为了⼤家最关注的东西,也是最在乎的东西。

娴熟的运球不但能让你的进攻更为犀利,⽽且观赏性更强,变化更多,配合节奏的变化和爆发⼒的运⽤,往往让防守队员的防守阵型搅的四分五裂。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的指导思想。

以学⽣的发展需要为中⼼,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励学⽣通过练习与体验,探寻和纠正技能动作,启发学⽣⾃学⾃练、互帮互学,并逐步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促进学⽣学习能⼒的提⾼。

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章显学⽣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序的组织教学。

关注学⽣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在与同伴的合作学习中得到技能的逐步提⾼,⼼⾥的愉悦与满⾜。

在教学过程中学⽣初步体会练中⽣疑、练中思疑、练中释疑的体育学习⽅法,培养学⽣终⾝体育意识。

(⼆)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选⾃⼈教版⼩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第四册,内容是⼩篮球:原地运球和游戏:前赴后继。

(三)单元课次: ⼩篮球原地运球单元共安排3课次,本课是第3课次。

单元计划: 第⼀课次:初步学习篮球基本站姿、双⼿持球的⽅法,重点进⾏1—2种熟悉球性的练习,使85%的学⽣基本掌握1—2种的熟悉球性的练习⽅法。

第⼆课次:进⼀步进⾏熟悉球性的巩固练习,重点学习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使80%的学⽣正确掌握原地运球的技术动作。

第三课次:进⼀步进⾏原地运球的巩固练习,重点练习与纠正原地运球低头运球的错误动作,使80%的学⽣能都抬起头来运球。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在⼈教版教材中,⼩篮球从四年级开始出现⾄六年级,技术动作呈由易到难的递进,是⼩学球类教材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根据⼩学⽣年龄特点,⼩学篮球教学,主要抓熟悉球性、脚步移动、传接球、运球和投篮等最常⽤的⼏项主要技术动作进⾏教学,重点以学习基本技术和技能,提⾼⾝体基本活动能⼒为主,⽬的是使学⽣初步掌握基本技术,懂得⼀点⽐赛规则,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引导学⽣积极参与,主动学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低运球 • 低运球是常用于摆脱防守的一种方法。 • 动作要点:通常在膝关节部位上下按拍球 。以腕关节为轴,用手腕的力量按拍。
运球技术教学中易犯错误
• 1、掌心触球(拍球时有声响) 原因是手型不正确(没有成半球形);手没有 主动迎接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随球上引缓 冲不好;没有第一指节触及球. 纠正方法:讲清正确动作概念,做正确示范, 帮助分析原因;多做(体会)手指,手腕随球上 引和按拍的动作,如对墙连续拍球,坐在小凳 上拍球等.
题目:小学篮球 原地运球
所属学科单元:水平三 作者:李顺 作者单位:
教学内容
• 篮球运球技术
教学目的
• 1.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的活动的 乐趣。 • 2.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教学过程
• 1.高运球 • 高运球一般在没有防守阻挠的情况下,用 于行进间快速运球。 • 动作要点:原地运球时,手要控制球的正 上方。行时间运球时,手要控制球的后侧 上方,以肘关பைடு நூலகம்为轴做上下的按拍动作
• 2、带球跑 原因是对待球跑的概念理解不清,或衔接其 他动作时脚步动作不清楚,球运的太高。 • 纠正方法:运球教学要结合规则进行,讲清概 念,并对易犯的几种违例现象一一示范,进行 分析;练习中要严格要求,发现走步违例要及 时纠正,重做,反复练习;运球时用力要适度 。
• 3、两次运球 原因是手接触球的部位不正确,停止运球时 没有接稳球(注意力不集中或紧张);双手运 球。 纠正方法:结合规则讲清两次运球概念,并多 做正,误示范和模仿,严格要求,及时纠正,养 成好习惯.。

奥运会篮球比赛和世界篮球锦标赛的比 赛场地长度为28米,宽15米,其他比赛长 度可减少4米,宽度减少2米,要求其变动 互相成比例。球场的丈量从界线的内沿量 起所有新建球场均应符合国际篮联要求: 长28米,宽15米。

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