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
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带答案

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带答案§1.1生活处处有哲学姓名:学习目标(明确目标,心中有数)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学习重难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学习过程【基础梳理】(A级,请快速浏览教材,完成下列内容,并记住它)(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为什么要学哲学)1、哲学的本义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是一门、的学问。
在汉语中,哲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哲学是智慧,哲学更是对智慧的“爱”和“追求”。
2、哲学的任务(作用、功能)(1)“两个看待”+“三个对待”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特别提示】一是哲学上所讲的世界,包括:客观世界(即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主观世界即(人的思维),这与我们通常说的世界有所不同。
二是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哲学就是在这两项活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三是人的三对关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
人们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实践中,需要哲学智慧【问题探究】(B、C级,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下列问题,要认真思考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究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页虚框,思考:1.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一道”,孔子为什么不愿意呢?孔子认为当仁就仁,不当仁就不仁;不夸夸其谈,大辩若讷;不呈匹夫之勇,当勇则勇,当怯则怯。
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导向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哲学的起源,并能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联系身边发生的事情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2、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自学导引】思考下列问题:1.哲学智慧产生于哪里?2.哲学的本义是什么?3.为什么说:学好哲学,终生受益”4.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课堂巩固】1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下列体现这一观点的是(①在古希腊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②在汉语中,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③马克思曾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2•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①杞人忧天②用烛光装满小屋③揠苗助长④司马光砸缸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课后反思】1.如何理解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同和对世界的思考”这两个结论之间的关系?2.能举例说明在自己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哪些方面体现了哲学智慧?【强化练习】1.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表明()A •哲学源于思考B •哲学是在人们生活实践中自发形成的C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D •哲学能给人智慧、使人聪明2•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白马非马”田忌赛马”刻'舟求剑”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A •产生于寓言故事B •产生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C •源于古典文献的流传D •源于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生活处处有哲学 导学案

子洲中学思想政治——导学案学生姓名:班级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1生活处处有哲学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三、知识梳理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但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活动中,在_______________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________________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在汉语中,哲学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进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阿凡提智胜国王的哲理故事:有一次,国王出了一道难题,问世界的中心在哪,12000名学者谁也答不出来。
国王得意极了,出告示宣布:谁答对了有赏,答不对的要受罚。
阿凡提看了告示,立即骑毛驴进了王宫。
国王问:“怎么,你知道世界的中心在哪儿?”阿凡提回答说:“我知道。
世界的中心就在我的驴子左前蹄的地方。
”国王一听,气得暴跳如雷:“胡说,我不信!”阿凡提却不慌不忙地说:“您不信,就请您自己去量一量吧,错了就罚我好了!”(评:目前,人们可以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地球100多亿光年,世界没有边缘,能量吗?把问题踢给对方。
)简析:中心与边缘是一对矛盾,矛盾双方互为存在的前提,矛盾的任何一方,如果没有对方,也就没有自身,失去一方,另一方也就不能存在。
生活处处有哲学 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导学案(一)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设置情景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教学重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课前15分钟学生自学完成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填空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和对世界的。
(3)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和。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是一门、的学问。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5)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2)哲学的任务。
哲学的任务就是,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课后10分钟练习基础测试提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源于()A.对事物的惊讶和迷惑B.人们的好奇心C.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D.对生活的总结2.哲学的本义是指()A.智慧B.聪明的人C.真理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3.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题的理性思考。
这主要说明()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学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出发点4.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

《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生活处处有哲学》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哲学才智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世界的思考。
3.哲学是给人才智、使人聪慧的学问。
4.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奇妙,它就在我们四周的生活和实践中。
力气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同学的思维层次,熬炼同学的思维力气。
2.通过学习,使同学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才智的眼光熟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进展的力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同学宠爱哲学,宠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才智,生活需要哲学。
2.使同学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熟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老师】一谈到哲学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很奇妙,特殊的浅显。
真是这样的么?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看一个小故事。
(播放视频:司马光砸缸)【老师】好,故事看完了,大家思考一下为何面对困难有的人能想特别妙方法,有的人则无计可施?【同学】由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
【老师】对。
在我们生活中假如学会了用哲学的方式去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我们就可以做到就可以站得高、看得远,就可以游刃有余、举一反三。
所以是一门让人变才智的学科。
下面就让我们开启这段才智之旅吧。
【幻灯片】标题:生活处处有哲学探究一:【老师】看教材第4页内容,思考孔子为何不情愿与弟子交换?他的才智是如何获得的?我说一下要求:首先自己仔细阅读这个小故事,并试着回答问题。
然后小组沟通,最终形成书面材料,到讲台呈现。
【板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点拨】刚才这两个小组的结论都特殊好,都指出了孔子的才智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学习,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经受中的提炼形成的。
哲学的才智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1.1导学案

1.1《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探究点一哲学的产生1.甲认为,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甲的认识对吗?2.乙认为,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实践活动自发地形成哲学。
你是怎样理解乙的观点的?探究点二哲学的作用3.丙认为,哲学启迪智慧,使人聪明,学好了哲学就会使人聪明起来。
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1. 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说法不正确的是()A. 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 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产生的C. 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产生的D. 哲学智慧是从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2.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A. 马克思对哲学很感兴趣B. 哲学与生活分不开C. 所有哲学都对社会有积极的指导作用D 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 马克思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
意思是()A. 只有现世才有智慧B. 人人都有智慧C. 哲学是哲学家所独创的D.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4. 哲学和我们生活之间的关系是()①哲学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不大②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③人人都懂哲学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5. 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
这说明()A. 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 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C. 哲学是我们生活中的疑问D. 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6.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有()①杞人忧天②用烛光装满小屋③揠苗助长④司马光砸缸A. ①②B. ②④C.①③D. ③④7. 朱嘉小时候就问其父亲“天上有何物”;陆九渊3、4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波普尔8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1课时生活处处有哲学1.知识目标:(1)知道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2)懂得哲学的形成和起源,理解哲学的功能;(3)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使学生初步具备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与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1.本节的重点内容:(1)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3)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看待宇宙和人生。
2.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在本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典故或者名人名言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对哲学与生活关系进行思考,学生可以根据案例或者名人名言中蕴含的哲学道理进行思考和讨论,初步感悟哲学的魅力。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①。
2.哲学源于人们②。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就是一门③的学问。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④。
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⑤。
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指导人们⑥。
【答案】①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③给人智慧、使人聪明④“文化的活的灵魂”⑤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⑥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如何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3.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生活处处有哲学 导学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正确结论;联系身边发生的事情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二教学重点、难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三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法交流展示四自主学习:1、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学习建议】1、哲学的起源2、哲学的涵义、功能及任务2、制作思维导图(1)图示(2)本框所涉及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原理内容:方法论要求:3、个人问题清单五、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探究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4—5页,思考:1、哲学的智慧是不是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2、是否说,人们只要参加了实践活动,就会产生哲学智慧?3、“人们远在知道什么事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恩格斯)说明了什么道理?探究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源于人们。
【探究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6页第一个探究材料:(1)思考并回答问题(2)探究结论:哲学是一门、的学问。
【探究三】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5—6页第二个探究材料:(1)思考并回答问题(2)探究结论: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
哲学是指导人们的艺术。
【综合探究】:阅读哲理小故事《哲学家泰勒斯》,结合教材思考有关问题泰勒斯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唯物主义者,是当时最有名望的“七贤”之一,在哲学、天文、气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泰勒斯有一次晚上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神情专注,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
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
泰勒斯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导学案
编写:高二政治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
【使用说明】
1.通过自主学习知识填写,熟悉基础知识,并要求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并要求摘自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把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
2.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解决疑难问题,巩固教材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认识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理解哲学起源于人们对生活、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理解哲学的任务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体会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哲学的本义与任务
难点:哲学与实践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探究一:(先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要点,再通过讨论完善答案)
泰勒斯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唯物主义者,是当时最有名望的“七贤”之一,在哲学、天文、气象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贡献。
杜勒斯有一次晚上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的星象,神情专注,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
这情景被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
泰勒斯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由于泰勒斯整天忙于各种研究,生活过得相当窘迫,一些没有眼光的势利小人时常嘲笑他,说他尽做些没有用的事情。
泰勒斯对这些人说:“你们可以嘲笑我没用,但要说知识没用,那就大错特错了。
”没过多久,他就找到了一个反击的机会。
有一年,由于天气不好,橄榄歉收,许多做橄榄生意的商人都有些心灰意冷。
但泰勒斯经过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天象,认定来年会风调雨顺,橄榄将大获丰收。
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把米利都和丘斯地区的全部橄榄榨油机都租用过来,由于没有人跟他竞争,因而租金很低。
第二年,橄榄果然获得大丰收,需要很多榨油机,人们纷纷向泰勒斯租用,泰勒斯趁机抬高价格,从中赚了一大笔。
这时,泰勒斯对那些认为哲学无用的人说:“这回你们知道了吧,哲学家们只要愿意,是很容易发财致富的。
不过,我的雄心不是发财,而是研究科学罢了。
”
1.哲学是怎么产生的?
2.“哲学家们只要愿意,是很容易发财致富的。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3.哲学家泰勒斯整天忙于各种研究,过着相当窘迫的生活,并且能以坦然的态度面对别
人的嘲笑,表明了什么?
探究二:(先独立思考,并写下答案要点,再通过讨论完善答案)
屈原有一篇《天问》,里面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表达了其对世界本质的理性探索、对人类社会的总体认识,在那个时代,已不啻构建了一座精神的巨峰。
关于其写作灵感与缘由,汉朝王逸在《楚辞章句》里有一段描述:“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旻,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谲诡,……”于是“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就在我们身边”的?
当堂检测
1.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世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
这句话主要说明()A.哲学的智慧是人们主观自生的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2.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这表明()
①人们创造哲学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思考的是关于人生的一般本质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恩格斯说:“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一论断主要说明()A.辩证法不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
B.辩证法知识是不需要学习的
C.哲学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D.哲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4.《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
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①哲学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重要②应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
③哲学社会科学是第一生产力④不可忽视或轻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四、构建本节课知识体系
五、学后反思
1.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是:
2:你的困惑是:
六、巩固提高
1.下列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
①哲学来源于生活②哲学就是生活经验
③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④哲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2.柏拉图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
”这说明()A.惊讶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活动
B.惊讶才能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C.哲学开端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D.惊讶是一种哲学
3.学校组织义务劳动,某班班主任老师让学生提出劳动量分配的方案。
一个男生说:“所有的人都分配等量的劳动,这样最公平。
”一个女生反驳说:“这样不公平,我们女同学力气小,应该有差别地分配劳动量才公平。
”为此,大家围绕“什么是公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由此可见()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生活处处有哲学
③哲学争论的根源在于语言的含糊性④研究哲学问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实践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指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
上述言论主要表明 ( ) A.哲学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
B.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
C.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
5.陈云说:“学好哲学,终生受益。
”对此,可以这样理解()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③没有哲学的指导,人们就会寸步难行,一事无成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某班学生在开始学习“生活与哲学”是进行课堂讨论。
学生甲认为:哲学是专供哲学家研究的学问,与我们的生活无关。
学生乙则认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没有哲学就没有我们的生活。
如果你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你将怎样评价这两种观点?
参考答案
探究1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时间的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2)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3)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得失、名利,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的有益的指导。
哲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探究2
(1)“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因书其壁,呵而问之,遂成《天问》”,体现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表明了惊讶、追问和思考是哲学的起点,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3)整个材料表明,哲学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当堂检测1~4 CCCC
巩固提高 1-5 CCBCC
10、
(1)学生甲的观点否认了哲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是错误的。
学生乙虽然正确地指出了哲学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认为没有哲学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则是错误的。
(2)无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还是人们的生活,都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人们对实践和生活中一切实际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哲学家的研究为推动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从根本上讲,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且也是实践活动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所以认为哲学仅是哲学家研究的问题是错误的。
哲学作为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但认为没有哲学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否认哲学源于生活也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