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基础知识
志书编修年度个人总结(3篇)

尊敬的领导、同事们:随着2023年的结束,我有幸参与了我市地方志的编修工作,现将本年度的个人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一、工作回顾1. 培训与学习本年度,我参加了地方志编修培训,学习了地方志的基本理论、编纂方法、编纂规范等知识,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资料搜集与整理在编修过程中,我负责搜集整理了大量地方文献、历史档案、照片等资料,确保了志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 编写与校对根据分工,我负责撰写了部分章节内容,并在撰写过程中严格遵循编纂规范,力求准确、客观、生动地反映地方历史与现状。
同时,我还对志书进行了多轮校对,确保了志书的质量。
4. 沟通与协作在编修过程中,我与同事们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商讨问题,分享经验,确保了编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经验与教训1. 经验(1)重视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参加培训,我掌握了地方志编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2)注重资料搜集与整理,确保志书质量。
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我注重甄别、筛选,确保了志书内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工作合力。
与同事们保持密切沟通,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1)时间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编修过程中,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导致部分工作进度滞后。
(2)对地方历史了解不足。
在撰写部分章节时,由于对地方历史了解不够深入,导致内容不够丰富。
三、展望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我市地方志编修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深入学习地方历史,提高自身素养。
2. 加强时间管理,确保工作进度。
3. 深入挖掘地方特色,丰富志书内容。
4. 加强与同事们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编修任务。
最后,感谢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关心与支持,在新的一年里,我将继续努力,为我市地方志编修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敬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此致敬礼![您的姓名][年月日]第2篇2021年,我有幸参与了我所在地区的志书编修工作,这是一项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任务。
史料知识点归纳总结

史料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史料的定义及种类1. 史料的定义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是指供给史学研究所需的各种资料。
它主要包括文字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文字史料是历史的主要载体,包括历史文献、史书、碑铭、笔记、日记、书信、文件、地方志等;实物史料是指各种历史遗物,如古器物、古建筑、古代生活用品等;口述史料是历史的生动记录,包括口头传统、口述历史和采访记录等。
2. 史料的种类(1)历史文献:历史文献是研究历史的基本材料,它包括历史记载、地方志、档案资料、历史文书等。
历史文献有重要的史实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2)史书:史书是古代的历史文献,包括编年史、断代史、官修史书、地方志等,是古代历史记载的主要形式。
(3)碑铭:碑铭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古代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事迹和重要建筑的建立经过等,是了解古代社会历史、思想、文化和艺术的重要原始资料。
(4)笔记、日记、书信:这些是个人记录历史的形式,它们反映了个人对于历史事件的看法和见解,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
(5)文件:文件是政府机关、组织机构和个人事务的重要记录,包括官方文件、商业契约、政治文书、公证文书等,它们是研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历史的重要史料。
二、史料的价值及利用1. 史料的价值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它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影响,揭示历史的规律和规律性;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描绘历史的风云人物和历史的风云事件;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揭示历史社会和历史时代的面貌和特征。
2. 史料的利用(1)史料的保存:史料是珍贵的历史资料,它应得到妥善的保存和保护,以便后人继续进行研究和利用。
对于文字史料,应当进行数字化存储和整理,以减缓纸质史料的损耗和灭失;对于实物史料,应当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加强对古建筑、古遗址、古器物等史料的保护工作;对于口述史料,应当及时进行采集、整理和保管,以保证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编写志书初稿基本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

• 又如:“回顾过去,令人振奋;展望未来, 信心百倍”;“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 地”; “海南乡镇企业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是落后的,差距是 悬殊的。造成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 是主要地由于海南岛地处国防前哨,长期 备战。地方工业落后,基础差,商品经济 不发达,没有大的工业辐射。”此话均属 空话套话,写了则显得累赘。失去志书语 言的简洁性。
• 下面举几个例子进行说明: • 如:(1)总结报告式语言 • 在送来的志稿中有这样写的:“这些私招工人的单
位,违反了劳动法令,必须及时纠正。”在这句话 中“必须及时纠正”明显是领导作批示的口气,如 果说我们想用这个材料来反映当时的这种情况,那 么应改写为:“这些私招工人的单位,违反了劳动 法令,被责令纠正。”
• (4)教科书式写法。
• 如:送来的志稿有这样写的:“年度计划 是根据国家下达的指导性的计划任务和市 场需求编制的年度内有关生产、技术、财 务等方面的计划。”这就是对年度计划作 解释。
• 第二条,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 除引文和特殊情况外,以第三人称记述, 不用第一人称。
• 志书是记事、纪实的资料性文献,它的价 值在于真实和科学。这就决定了志书行文 中不能滥用形容词,有什么就记什么,该 详的详,该略的略,尽量做到文约事丰, 同时文字语言还要让群众容易理解和接受。
• (七)录:就是附录,凡门类志中不便收 录而又有存史价值的文件、文稿、名录、 奇闻轶事等,均可收录。
• (八)索引:起指引查阅的作用。因此要 名称概念清楚,标注页码准确。
二、志书的行文规范
(一) 文体、文风要求 • 第一条,志书的记述,除引文外,一律使
用规范的现代语体文记述,不用文言文、 文白相夹的半文言文、方言、土语、俗语 和口头语。不用总结报告、新闻报道、文 学作品、教科书、论文等写法。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一、公文种类公文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四大类,分别是公文类文书、事务类文书、会议类文书、礼仪类文书。
其中,公文类文书又分通用公文和规章公文,各类公文种类达几十种之多。
公文类文书:公文类文书有25种,其中,通用公文有15种,分别是决议、命令、公告、通告、决定、报告、通报、批复、通知、意见、请示、议案、函、会议纪要、公报;规章公文有10种,分别是条例、章程、公约、办法、细则、制度、守则、规定、规则、规程。
事务类文书:主要有5种,分别是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先进典型事迹材料以及竞聘、就职、述职、离职调动讲话稿等。
会议类文书:主要有领导讲话稿、发言稿、主持词、开幕词、闭幕词、会议记录等。
礼仪类文书;大致有7种,一是欢迎词、欢送词、答谢词;二是贺信、贺电、请柬、喜报、捷报;三是推荐信、公开信、表扬信、批评信;四是感谢信、慰问信、介绍信、证明信;五是倡议书、建议书、决心书、保证书;六是讣告、唁电、生平、悼词;七是涉外事务公文写作,如邀请信、感谢函电、祝贺函电、外事总结、外事函电请示等。
此外还有司法文书(如起诉状、申诉状、答辩状、仲裁申请书、协议书、公证书等);经贸文书(如协议书、合同、合作意向书、招、投标书、审计报告、财务分析报告等);宣传文书(启示、声明、新闻评论、发刊词、编者按等);传记史志(简历、传记、地方志、工作、读书笔记等)。
这些能叫得上名称的各类文书共计8大类110种之多。
企事业单位与党政机关相比要少一点,我们最常用的是通用公文、规章公文和事务类文书,礼仪类文书以及其它文书,虽然不像通用公文那频繁样使用,但在日常工作中也会遇到,也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今天讲讲最基础、最常用的几种公文写作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
二、公文写作基础(一)通用公文顾名思义,通常使用或使用比较多的公文文种。
主要是决议、命令、公告、通告、决定、报告、通报、批复、通知、意见、请示、议案、函、会议纪要、公报。
编写志书初稿基本方法及常见问题处理

(五)、时间表述要求
• 第十六条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的 表述,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一律按中华人民共和 国1996年6月1日实施的《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 定》第五条执行。 • 如公元前8年不能写成公元前八年。20世纪60年代 不能写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 第十七条 年份不能简写。如1996年不能写成‚96 年‛或‚九六年‛。 • 第十八条 世纪、年代的起迄和人的生卒年用波浪 线连接号‚~‛表示。如:20世纪~30世纪、 1956年~1990年(或1956年至1990年);王国兴 (1894~1975)等。
• 其中的时间是‚1990年至2010年‛,范围是‚白 沙县‛,主体内容是‚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情况‛, 表格性质是‚统计表‛。表格的右上方要标明表 的计量单位。表格样式统一用经纬线分明,两边 不封边,栏目中要有具体内容,如转页续表,须 在表体上面左侧注明‚续上表‛字样。所有图、 表紧随其文,不在图、表之前标‚附‛字,或 ‚见某某表(图)‛之类的文字。 • 第十三条,文中图统一编号。 • 另外入志图照均须有简练、准确的文字说明。应 注明照片的时间,主要内容,涉及的人物应标出 主要人物的位臵、拍摄者或供稿人(单位)等。
• 在志书中不能出现模糊时间概念的词语, 如‚不久、过去、后来、目前,最近、近 来‛等这种词语,时间书写要准确、具体。 可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如‚1965年、 1987年5月、1988年8月1日‛等等。 • 在志稿中也常有出现使用评价语和空泛词 句。 • 评价语。如‚海南乡镇企业取得的初步成 绩,充分显示了它在推动海南经济发展中 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评价语最好慎 用。
• 第七条,今地名使用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 地名。历史地名使用当时名称,括注志书 下限时名称。涉及其他行政区域地名的, 其行政隶属关系明确。 • 地名应以本地地名普查办公室核定的地名 为准,不能任意简写或通假。 • 政区名称,如市、区、县、乡、村、街道 等,均按记事当时名称书写。如:1990年 这条街道叫‚人民路‛,2000年改为‚解 放路‛,至2010年还叫解放路,那么应写 成人民路(今解放路)‛。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范标准

地方志基础知识和编写规一、地方志的概念(一)什么是地方志地方志是地方志书及地方志类书的总称。
关于“地方志”的定义,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宋朝的大史学家司马光称地方志为“博物之书”;清朝的方志大师章学诚认为地方志是“一方之全史”;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原中国地方史志协会学术顾问傅振伦称“方志是以行政地区为主的历史”,“以地区为主的历史书,名曰方志”;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主编的《方志学概论》中称“方志,或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定地区(或行政区划)的自然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著述”;《辞海》和《辞源》中称“志”为“记事的书或文章”;还有许多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称地方志为“一方古今览”、“地方之百科全书”等等。
因此,直至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地方志仍无一个统一的、确切的、为各方各界都接受的概念和定义。
只能说在社会主义新方志第一轮志书编纂初期及以前,人们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地方志有各种不同的认识。
尽管如此,这些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共同之处:(1)地域性和记述性。
地方志主要指的就是这一点,“地方志”也称“方志”,“方”就是地域性,说明它有一定的区域围;“志”就是记述性,古人说“志者,记也”,说明它是以记述为主的。
(2)时间性。
地方志书有一定的断限,但又不同于历史的分期。
(3)门类性。
地方志书按事物的性质分门别类地进行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横排竖写”。
(4)综合性。
即地方志书要进行综合记述,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志书记述的整体性。
自开展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后,经过20余年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至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7号主席令所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中,才正式对地方志书(地方志)有了统一的科学的定义,《地方志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二)地方志的作用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纂之初,人们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还停留在旧方志编纂者对地方志作用的理解上,即地方志的作用是“存史、资政、教化”,“存史”是第一位的,随后才是“资政”、“教化”。
志书资料的征集、整理与考订

志书资料的征集、整理与考订与首届志书相比,续志所记述的上下时限,历史背景、时代特点、内容范围等均有所不同。
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如何做好续志资料的征集、整理与考订工作,从而使我们所编续志成为“经世致用”的良志,是每位修志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和认真做好的。
资料在志书中的地位清代著名学者章学诚在论述方志性质时说过两句名言:一是“方志乃一方之全史”;二是志属“信史”。
这“全史”指的是志书资料的广泛性和丰富性,“信史”指的是志书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章学诚的话阐明了志书的本质属性——资料性。
胡乔木在1987年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对志书的属性作了更明确的阐述,他说:“方志有多种特性,如地方性、时代性、综合性和资料性等等,但资料性是其本质属性,只有通过资料,才能体现其它各性;方志的功能也只有通过资料,才能发挥出来。
”因此,方志是一部朴实的、严谨的、科学资料汇集。
一、志书功用与其资料质量关系李铁映在1997年全国获奖地方志颁奖大会上指出:“修志的目的在于用志,不仅为当代人用,也为后世人用。
”就一部良志而言,它之所以能服务当代,惠及后世,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其中的资料既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又能客观地表现事物兴衰起伏的发展过程和有机联系,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反之,如果某志书的资料纵向断线,横项缺门,支离破碎,曲解史实,掺夹水分等,它不但不能实现人们修志的目的,而且浪费了国家大量的、宝贵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重要的是还会给国家、人民和事业带来种种难以估量的危害。
因此,志书资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志书功用。
二、志书的编纂基础原中指组组长曾三在1986年全国地方志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新编地方志应是一部科学的文献。
它的科学性表现在志书的各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它所占有的资料的翔实、系统和准确上面,这是一部好的地方志必不可少的基础。
……要对所掌握的资料加以科学的处理和组织,使之能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当地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合乎客观规律表现事物的发展过程。
档案学理论基础题库

19
档案事业管理行政方法的特点有_______
具体性强制性权威性
20
著录条目的编排要遵循___________原则
科学性 系统性 实用性统一性
21
电子文件归档方式有______________
逻辑归档物理归档
22
下列机构属于明代的档案建筑有______
皇史宬后湖黄册库
23
档案部门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的方式途径有____
思想上的正确性体例上的系统性内容上的充实性史料上的真实性
6
来源原则基本内容有______________
尊重全宗内的原始整理体系
尊重全宗完整性尊重来源
7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
计划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法制方法行政方法
8
档案保管工作的内容有______________
档案库房管理
34
档案学学科体系由______________等理论知识单元组成
档案管理技术理论档案学
应用档案学
35
档案编研成果种类有_____________
大事记 科技成果简介
企业年鉴 组织沿革
36
档案公布的方式有______________
通过报刊等出版物发表
公开场合宣读、播放档案原文
陈列、展览档案或其复制件
正确
32
档案全宗理论是档案馆对档案实体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同一形成者所形成的所有档案,归集为一个全宗,不得分散;对于不同形成者的档案,不得混杂
正确
33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正确
34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集中统一、条块结合,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档案事业管理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的、分级管理全国、本地区的档案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文字标准。简洁、严谨、朴实、流畅、 行文规范、校对准确。
(一) 资料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1、反映人、事、物的基本要素要齐全,对人、 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研究。
2、反映事物发展的始末要完整,注意相关内 容的连续性。
3、资料层次要丰富,注意兼收综合性资料和 典型资料。
述而不作,寓论于叙
例:1959年3月,全县数万人上山栽树。 当时县林业局提出“奋战几个月,植树 十万亩”的高指标要求。各参加单位以 ‘鼓干劲,出大力,挖一锄,栽一棵, 誓叫荒山披新装’为口号,开展你追我 赶的竞赛,上半年补植和新造林十万余 亩。经查,由于不少树根暴露于土外, 加以大面积浇水不便,树苗成活率为 30%。
如何提高资料年报质量
主讲人 市志办副主任 研究员 胡巧利
一、地方志资料的重要性
起居注
地方志的学术定义 : 地方志是以独特体例记载一地一个时
期自然和社会情况的资料性著述。
《地方志工作条例》规定: 地方志书是指全面系统地记述本行
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 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
(一)地方志用资料表明观点
班和无形资产评估培训班,学员共65人。 1997年举办卫生专业中、初级人员培训 班,学员64人,时间15天。1999年举办 中医中、初级人员培训班,学员45人, 时间15天。2000年举办建筑工程中、初 级人员培训班,学员75人,时间15天。
1.要从志书的功能出发选择材料, 树立修志为用的观点。
9月2日,某派出所破获一起伪造汇款单的 诈骗案,追回赃款20万元。9月5日,某公 司给该派出所送上一面“擒骗贼,剑闪寒 光;追赃物,法显神威”的锦旗,感谢派 出所迅速破案及时追赃,为该公司挽回20 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一县志记当地的耕地,《概述》中记有 耕地142万亩,《自然资源》里记是144 万亩;《农业》里说是131万亩,前后不 一致。怀圣寺光塔的直径,宗教志为 8.85米,建筑志为7.5米。
C.逻辑审校。
一个县志记当地人口,1368年27794人 (近2.8万);1892年全境533999人 (53万多);1910年1285820人(128 万多);1912年453093人(45万多)。
1976~1979年,进行饲养观察、专题研究, 弄清楚该昆虫在当地的生活史、习性、 危害情况,发生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提出防治措施。该昆虫是国内新记录种。
1985年~1986年,共训练学生7680名,经 考核成绩均达良好以上。通过军事训练, 受训学生增长了军事知识,提高了政治 思想觉悟,养成了守纪律、听指挥的好 作风。
(二)地方志靠资料反映事物 的兴衰起伏、因果关系以及经 验教训
1958年大跃进时,在全县大搞农田深翻, 不看土质薄厚,一律要求越深越好,提
倡要深至一丈,结果把熟土都翻到底下
去了,把生土全部翻到上面来了,造成 严重土层破坏。全县共深翻土地XX万亩, 占全县农田面积的X%。结果,当年全县 粮食亩产为XX公斤,比1956年的平均亩 产下降XX公斤。
再次,有疑点莫随意作结, 可多说并存。
在资料后面括注“存疑”
审核数据的主要方法:
A.计算审核。
本县总面积为1089平方公里,高山、丘 陵、平原三者兼而有之,高山面积471平 方公里,丘陵面积55平方公里,平原面 积563平方公里,各占全县总面积的43%、 5%、51%。
B、对交叉记述的事物进行核对。
(二)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首先,要认真负责,细心观察, 克服急于求成、马虎了事的思想
《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其中有一首 唐代杜牧的诗: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秋尽江南草木凋”
其次,科学分析,深入调查研 究,消除偏见。
詹氏钩,火车上的自动挂钩。发明者是 美国人埃利·汉密尔顿·詹尼,因姓詹尼, 故称詹氏钩。教科书误以为是詹天佑发 明的。
2.要围绕观点选择材料, 避免取材的盲目性
有一部《政法志》志稿选用了这样一个 案例:“1946年11月9日,当地有两个刑 事犯图财害命,在荒郊佛山堂打死一名 外地商人。案发后,凶手赵某某、张某 某被陕甘宁边区政府判处死刑。其中张 某要求参军,杀敌立功,居然此人被批 准入伍。”
3.要避虚就实,挖掘有存史价值 的信息
(三)提升资料的使用价值 (可用性)
厘清两点认识:
1、资料丰富,并不是以资料量多为衡量 标准。
2、资料详实,并不是以记述细致为衡量 标准,
1992年举办了建筑工程初级人员培训班, 学员60人,时间29天。1993年举办经济 专业人员培训班,学员42人,时间14天, 1994年举办建筑工程高、中级人员培训
三、几点工作Leabharlann 求1、今年上半年务必完成2007年的年报,下半 年完成2008年的年报。
2、要把本行业、本部门与广州亚运会筹办、 举办相关的工作情况,作为2007年~2010年年 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记述。
3、向领导汇报这次培训班上提出的年报工作 要求,积极争取领导的支持和重视。
4、认真学习年报工作手册,进一步消化课堂 上学习的内容。
(三)地方志靠资料表现人物的 性格和业绩
司马迁《史记》记项羽: “见始皇出巡 车驾之盛”,曰:“彼可取而代也”。
(四)资料是决定志书质量和 生命力的关键
二、如何提高资料年报的质量
年报的质量要求
1、政治标准。观点正确,遵守法规,实 事求是。
2、体例标准。体裁运用恰当,编写符合 志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