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地质资料

合集下载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地质图件制作要求

地质图件制作及注意事项大家好!我借此机会把各单位在汇交报告中,图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应注意的地方来给大家讲一下。

我本人对制图方面有所了解,但对地质方面不专业,在讲述过程中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谅解!在此也向大家说明一下,在过去验收图件中提出的问题有不对的地方请给予指出我及时改正。

第一方面:地质图的制作地质图是以表示地质内容为主的专题地图,图上的其余内容作为编图、用图的依据,但我们在编制地质图时必须掌握以下特点,才能突出主题,主次分明,使读图者能迅速地判读专业内容。

㈠、地质图件中地形要素的取舍要合理地质图是以地质要素为主,地形要素为辅。

地形内容是地质图的地理基础,它与普通地形图的主要区别,在于地形内容的选取是主要根据地质图的需要而定的。

因此我们在做地质图时不要直接把地质内容套到地形图上,这样呢地形内容载负量特别大,重点不突出,层次不清楚,让看图着就感觉图面特别乱,也不符合编图要求。

大家都知道地形图或者搜集来的地形图,它上面的内容比较多,地理内容、地形内容都比较详细,所以我们就要对地形内容进行选取,进行一定的取舍。

㈡、地形要素的选取要有所侧重地形要素的选取,不仅要考虑编图比例尺的大小,而且要根据各种地质图的不同需要有所侧重。

第一点:对综合性地质图的地形底图来说,一般需表示山峰和高程、水系、居民地、主要交通、境界和地貌等主要地形要素,应强调表示与地质、矿产有关的内容。

作为地形底图,一般不表示植被要素和与地质、矿产无密切关系的独立地物,管线等符号。

大比例尺地形底图,应适当考虑野外现场定向、定位以及寻找地质体所需要的方位物。

第二点:如矿区地形地质图,图的比例尺是以相同的或比地形图稍大的为底图,自1:500~1:1万不等。

图上表示等高线、水系、坐标线,主要厂房、桥梁、高压线路,主要交通线路等。

图上的各种地理注记,如城镇、居民点、以能说明矿区地理位置及经济条件为限,不宜过多。

下面讲一下各要素的表示方法:1、水系的表示:水系的含意是指四大类水系物体(海洋;河流、运河和沟渠;水井与水源)的总称。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验收方法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验收方法

f] 6 叶晨亮。 发射 光谱法快速测定银锡铜铅 锌钼铍【 _ J 岩矿测试 , ]
20 0 4,() 3 — 4 . 3 :2 8 2 0
定 ,结果 稳定 ,回避 了化学 分析 方法 中的试剂 等 不确
8 4
青滴 斛 技
2 1 年第 2 00 期
浅 析 提 高 电 解 铝 烟 气 净 化 率 的 途 径
填报 《 汇交资料保护登记表》 。
22 文字检 查 .
2 验 收 方 法
21 数 量检查 。
所有文字都要按 《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 式要求》 对字 体 、字号 、行距 、标题进行规定 的整
对汇交的地质资料要对照报告 的附图目录、附表
() 7 准确 度 :样 品分 析条件 以我 省二级标 准物 质 为
P F文 件是否 缺字 、插 图是否 显示 、有无 标签 等 。 D
23 图件 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检 查 电子 文 档 登 记 表 填 写 的 内 容 是 否 与 电子 文 档 一
致。
26 安全性 检查 .
逐图浏览 ,检查源文件和存档文件是否一致 ,是
1 引言
铝 电解烟 气来 自铝 冶炼 过 程 。 电解 烟 气 主要 成分
有可观 的经 济效 益 、环 境效益 和社 会效 益 。
电解烟气净化系统就是为解决氟化氢气体的污染
问题 而设 置 的 , 目前 由于 电解 烟气 干法 净化 技 术 H益 成 熟 和优点 突 出 ,而得 到 了广 泛应 用 。
出。
2. 7
装订 顺序 检查
质资料一致 ,所提供 的系统库和字库是否与 电子文件 相匹配。如上述各项均符合要求 ,还须与所提供 的纸

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格式

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格式

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格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化资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地质科研领域也不例外。

在地质科研中,各种成果的资料收集整理和汇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为了更好地进行电子汇交,制定一套统一规范的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格式非常必要。

本文将就此展开介绍。

一、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的意义1. 提高汇交效率:采用电子化汇交,大大减少了纸张质量的占用和时间成本,有利于提高汇交效率。

2. 方便查阅使用:电子化资料便于在多种设备上查看、使用、传递,同时也方便将资料与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整合。

3. 保证汇交质量:规范的电子汇交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手工汇交可能带来的疏漏和错误,保证汇交质量。

4. 推动科研进步:通过规范电子汇交,有助于加强地质科研成果的归纳总结和共享,推动科研的进步。

二、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的内容地质成果资料包括测量、观测、分析、测试、试验等各种数据、结果及其附属的图例和表格等。

为了形成一套完善的电子汇交标准,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分类和规范化,以下为具体内容:1. 资料归档:成果资料提供者应按照规定顺序,按照格式进行归档,如采用专业的文件夹命名格式,以及内部文件的命名格式等。

2. 数据文件:包括电子地图数据、可视化模型、数字化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地图等;3. 表格:包括采样表格、测试表格、分类表格、统计表格等,应当使用标准格式,方便数字化处理和查阅;4. 图例:包括地理信息辅助图、地图、剖面图、地景图、特色图等,应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制作,清晰、准确、易于理解;5. 信息摘要:应当提供有关样品、试验、分析、模拟的数据、结果、结论等。

三、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的格式1. 数据文件的格式:数据文件的格式应当选择通用的开放式数据格式,如CSV、TXT、JSON等,以保证文件的通用性;2. 表格的格式:表格类数据应当采用Excel等电子表格软件进行处理,并且采用通用格式进行保存;3. 图例的格式:图例应当根据地质成果资料电子汇交标准制定统一的格式规范,以便实现格式的一致性管理;4. 信息摘要的格式:应当遵循标准化的组织方式,明确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和结论,便于其他科研工作者理解。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

SZ 国土资源部数字国土工程工作标准SZ1999002-2001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The Norm of Electronic Documentsof Geological ReportSZ1999002—2000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2SZ1999002—2001目次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标准 (1)3. 定义 (1)4.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分类和命名 (2)5.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的文件格式及编制 (3)6. 电子文档三级目录的编制 (5)7. 成果地质资料汇交介质和电子文档在介质中的放置 (6)8.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的检查与录制 (7)附录A(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名示例 (8)附录B(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光盘目录文件示例 (9)附录C(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登记表 (11)附录D(提示的附录)成果地质资料光盘外标签 (14)SZ1999002—2001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资料数字化已成为地质资料生产、管理、保存和社会化服务的必然。

为充分发挥成果地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修订草案)要求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和服务,国土资源部也把数字国土工程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加快了国土资源信息化的进程。

为此,从事地质研究、地质考察、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等地质工作的单位或个人,在按规定汇交纸介质成果地质资料的同时,必须汇交与其内容相一致的电子文档。

电子文件中记录的是数字化信息,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记录在纸张上或以模拟信号记录在其它载体上的文件。

为保证数字化成果地质资料生产、管理、保存和社会化服务的正常进行,必须对汇交的电子文件格式进行统一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国际合作与科技司,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共同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归口。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细则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细则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细则(征求意见二稿)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二○○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目录中国地质调查局成果地质调查资料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成果资料的汇交 (1)第三章成果资料的接收、验收 (3)第四章成果资料的整理 (4)第六章成果资料的利用服务位 (6)第七章资料统计分析 (7)第八章附则 (8)附件地调成果资料接收、整理、保管、利用工作制度附件1成果地质调查资料制作要求 (10)附件2成果地质资料的整理规定 (18)附件3成果地质资料库房管理制度 (20)附件4资料档案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22)附件5成果地质调查资料借阅利用办法(暂行) (23)附件6成果地质调查资料内部借阅利用办法 (25)附件7地调成果资料利用收费办法 (26)附件8地调成果资料利用收费项目与标准 (27)附件9阅者需知 (28)附件10地调成果资料管理人员守则 (29)附件11地质调查成果资料著录单 (30)附件12内容提要编写要求 (3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办法》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资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成果地质调查资料(以下简称成果资料),是指地调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形成,并经最终审查后的成果报告、附件、附表、附图、计算机软件系统及源代码、数据库系统、说明书及地调局要求上缴的其它数据、资料。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地调局组织实施地质调查项目所形成的成果资料的汇交、接收、验收、整理、保管和利用管理;其它渠道形成的地质资料管理参照执行。

第四条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和沈阳、天津、南京、宜昌、成都、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以下简称地调中心)是地调局成果资料管理单位。

发展中心负责地调项目成果资料的集中统一管理工作;各地调中心负责地调项目工作区隶属所辖行政区成果资料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成果资料的汇交第五条地质调查工作项目的承担单位法人为成果资料汇交人,汇交人负责本单位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成果资料的汇交工作。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本要求适用于各类地质工作形成的成果地质资料中正文、审批件、附图、附表、附件、数据库、软件、多媒体及其他等各类成果的电子文件的制作与汇交。

一、定义、分类和命名(一)定义。

1.地质资料指在地质工作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电磁介质等形式的原始地质资料、成果地质资料和岩矿芯、各类标本、光薄片、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

2.成果地质资料各类地质工作与科学研究项目完成时,按相应技术规范和原项目设计要求,以文字、图、表、多媒体、数据库和软件等形式提供的反映工作成果的一整套科技文件材料。

3.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生成,载有成果地质资料信息,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4.源电子文件指通过使用文字处理、制表、制图、数据库建设、系统开发以及多媒体制作等工具软件进行创建而直接得到的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保持原有文件格式及存储方式,未经过编辑修改的数据源文件。

5.存档电子文件指通过对成果地质资料的源电子文件进行格式转换或制作而间接得到的符合通用规范要求的文件存储格式的电子文件。

6.管理性文件在制作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过程中所产生的在源电子文件和存档电子文件之外,用于对成果地质资料进行说明、登记和著录等的管理类附加性电子文件,以及与成果地质资料对应的地质档案文件目录、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等原始地质资料、实物地质资料信息文件。

7.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按照本要求将一份成果地质资料中所有的源电子文件、存档电子文件以及管理性文件等进行组织编制后所得到的电子文件的总和。

本要求中简称电子文档。

8.真实性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9.完整性指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著录信息等无缺损。

10.有效性指电子文件应具备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二)分类。

原始资料归档与成果地质资料汇交-wps2017-地质资料王陈教授制作

原始资料归档与成果地质资料汇交-wps2017-地质资料王陈教授制作

• 附表类(册,B):成果地质资料中除正文插表外的各种表格 文件,可以单个表成册也可以合订成册,也可以与正文合订。 • 附件类(册,J):成果地质资料所附的技术性或说明性文件, 包括与成果报告正文密切相关的试验、测试、研究报告等;单 独成册的照片集、图版也作为附件。附件可以原则上是单独成 册,很薄的附件可以合订也可以与正文合订。
地质资料管理机构
保存境内外中央出资项目成 果资料、原始资料电子文件
保存全国经筛选的重要实 物地质资料 保存辖区项目成果资料、原 始资料电子文件、实物资料
武 汉电原始资料、实物资料
保存命脉行业项目成果资料、电子 原始资料、重要实物地质资料
地质资料存档与汇交内容
成果技术报告 存档纸电台帐 与“成果资料”相对
与“成果资料”相对
成果“其他”类 原始“文”类
成果“审批”类 原始“底稿”之一
方便汇交过程文 件统计、交接、 建设数据库等
原 底稿承担单位存档, 复印件汇交全国馆 始 资 资料原稿承担单位存档, [2017]1号文规定的原始地 料 质资料细目电子版汇交 电 子全国实物中心回执指定保存单位 文 件 原件承担单位存档, 按 复印件汇交全国馆 新 原件承担单位存档, 规 几 复印件汇交全国馆 乎 全 汇 交 !
原本档案与汇交 文件区别 归档 资料类别 成果地质资料
生产活动直接产生的原始文件 原本档案类别 成果底稿、底图类 测绘资料类 野外地质观察类 勘探工程及现场试验类 采样测试鉴定类 试油、试采、采油类 代字/代号 底/D 测/C 观/G
“复制”的汇交文件 汇交文件二级分类 新规分9类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汇交电子文件代号
合订册:在纸质资料管理中为了方便管理经常将一类文件合订成一册 ,对于合订册原则要求如下: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成果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息服务 , 做好 地质 资料 汇交 工作 成 为首 要任 务 。
应的纸介质 ; ③扫描的审批件缺页或张冠李戴 ; ④漏盖
汇交 人及 编 制单位 公 章 。
1 13 文 字 部 分 . .
1 成 果 地 质 资 料 验 收 中存 在 的 问题
随着计 算机 的 普及 及 应 用 , 质 资 料 管 理 从 传 统 地
的纯手 工管 理发 展 到 现 在 的数 字 化 管 理 , 国土 资 源 部
汇交 的文字部 分 电子 文 件 存 在 的 问题 : 交 报 告 汇
正文 中字 体小 于 5号字 ; 文 目录 手工 录入 , 自动 生 正 未 成 ; 题 定义 定级 别不 正确 , 定 了章 节或 定 义 了多 余 标 漏 的 内容 ; 在插 入 A 3幅面 或横 向 幅面 出现 空 白页时未 进 行调 整 , 使 页 码 无 法 连 续 ; 告 目录与 汇 交 内 容 不 致 报 符; 图件 名称 或 比例 尺与报 告 目录不符 ; 附表 中控 制 点
名称 与正 文 内表述 不 一致 。
1 14 P . . DF转 换
针对 数 字 化 地 质 资 料 的 汇 交 先 后 制 定 了 相 关 规 范 S 19 0 2 o 1《 果地 质 资料 电子 文 件 汇交 格 式 》 Z 9 9 0 —2 0 成 ( 试行 ) 国土资 发 [ 0 6 2 0号 《 果地 质 资料 电子 和 20 ] 1 成 文件 汇交格 式要 求 》 即 新 规范 ) 由 于两 个 规 范颁 布 ( 。 时 间间隔较 短 , 新 规范 变动 较大 , 层 资料 管 理人 员 且 基 及 电子 文档 制作 人员 对新 规 范认识 和 解 读不 够 。 目前 所掌握 的情 况表 明 , 按照新 规 范 的要求 , 成果 地 质 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附图类电子文件的格式及编制
• ①附图源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
• 附图类源电子文件的格式原则上不作限制 ,但应尽可能地采用遵循OGC(开放地理信 息系统协会)协议的主流工具软件来制作。 图件制作完成后提交相应格式的电子文件 ,以及运行这些电子文件绘图时所必须的 相关文件(如二次开发软件、系统库、外 部链接文件、字库和文件等),并保证这 些文件可以被再利用。
与原标准的变化对比
• 5. 放开了对附图类源电子文件(即原标准中的附图 二类电子文件)汇交格式的限制以及所有制作软件版 本的限制; • 6. 扩充了电子文件登记表的内容; • 7. 完善了电子文件制作的技术要求和质量验收标准; • 8. 修改了电子文档在存储介质中的组织方式。
本标准的工作对象
在形成非油气成果地质报告电子文档中的报告文本 部分(如正文、审批、附表、附件、插图、照片等) 和附图(如地质图、地形图、钻孔分布图、钻孔柱状 图、剖面图等)以及数据库和软件、多媒体所采用 的数据文件或图形文件的格式。 两层含意:
• 1、针对的对象是非油气成果地质报告。
• 2、不针对报告内容的构成和文字编排格式,后者 原则上仍以原有地质行业标准为准。
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汇交格式要求
• 前言 • 一、定义、分类和命名 • (一)定义 1、成果地质资料 2、成果地质资料文本部分 3、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件 4、矢量图形文件 5、栅格图形文件 6、源电子文件 7、存档电子文件 8、附加文件 9、成果地质资料电子文档
• 编排格式
• 文本部分电子文件的编排格式(如字体、 字号等)应按照“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 规定”的要求执行,但总体上上字号最小 不得小于5号字,行距最少不得低于单倍行 距。 • 页面尺寸以A4为宜,特殊情况(如附表、 插表、插图等)按实际尺寸制作。
• 标题命令
• 报告的题名、篇名(部分名)、章名、节名等标 题必须使用标题命令定义,标题的阶次依次降低( 如依次采用标题1─4,见例),同一层次标题的 阶次应相同。
• 汇交时的具体要求:
• 以数据为主的数据库(如属性数据库)应汇交包括 所有数据在内的表文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文件等。 • 以图形为主的数据库(如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应汇 交所有图形文件、图层文件、外挂库和浏览数据库 所必须的系统库、字库、属性库、外部链接文件等 相关文件。
• 以光栅图像为主的数据库应汇交所有图像文件及与 之相关的其他文件。
• ②附图存档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
• 附图类存档电子文件采用下列5种格式之一: 压 缩的JPEG、EPS(不分色,文字变曲线)、GIF、 PDF和CCITT tiff g4。 • 附图类的存档电子文件应尽可能通过对源电子文 件进行制作或转换而得。对于特殊情况,也可以 采用扫描等数字化方法形成,但不得使用数码相 机拍照的方式形成。 • 在制作或转换形成存档电子文件时,分辨率的选 取以保证图形的精度和清晰度为准,一般可取 300dpi;对压缩的JPEG格式质量因子取75以上。
• 审批类电子文件的内容必须与正式批件一致,编 排格式与正式文件尽量一致。
• 审批类源电子文件在制作时宜采用手工录入,同 时,也允许采用插入栅格图形文件。
• 附表和文中插表的编制
• 内容类别不同的附表应分册制作,每一个表格均 应有表名和表栏头。
• 制作附表类文件时,应采用表格命令或插入表格 文件的方式来直接制作,不得采用超链接的办法 链接其它软件制作的表格。表格的纵向尺寸应以 版芯尺寸为界限,如横向或纵向超出,可用续表 解决。续表中表名可以省略,表栏头仍要保留。 • 使用Excel制作附表时,原则上不对表格做切割。 一册附表放在同一个Excel文件(工作簿)中,该 册附表中的每张表使用工作薄中的一个工作表来 表示,工作表的标签即为其表名。
• (三)命名(示例见附录A)
正 文
Z
审 批
S
附 图
T
附 附 B 表 件
J
多媒 其 M Q 体 它
• 例如: Z01_0001.doc
命名的例外:
附图类的源电子文件以及数据库和软 件类电子文件的命名按照制图或建库时的 相关规范或自身的命名规则进行,本标准 不作具体规定。 电子文件登记表、载体外标签、著录表 等附加文件
• 源电子文件:在本标准中,专指通过使用字处理、制图、系 统开发等工具软件进行制作而直接得到的电子文件,如文本 部分的 “doc、xls” 文件,附图类的各种矢量图形文件(原 标准二类文件),数据库的“mdb” 等文件,软件类的安装程 序、源代码等文件。 • 存档电子文件:专指通过对源电子文件进行格式转换而间接 得到的电子文件,如文本部分“pdf” 文件,附图类的“jpg 、tiff、eps、pdf、gif” 文件。 • 注意:数据库和软件类以及多媒体类只有源电子文件一类。 • 附加文件:归于其他类中,且与资料的保存和管理直接相关 的文件。
• ③附图类电子文件的编制要求
• 在编制附图类电子文件时,应按照一张图一个顺序 号的原则统一编号,且其内容和图号数要与纸介质 资料相对应。 • 在制作时,要按照存档电子文件一张图对应一个电 子文件、源电子文件一张图对应一个文件夹的原则 组织制作。 • 对超A0幅面图件的电子文件原则上不分割。当影响 浏览时可切割成多张图,切割后各电子文件应能独 立使用。对分成多个文件的同一幅柱状图,每个文 件中均应有图头。
• (五)多媒体类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 ①格式要求:
• 多媒体文件的格式原则上不作限制,本标准推荐采 用通用的MPEG或AVI格式,对于单纯的声音文件采用 通用的WAV或MP3格式。 • ②汇交要求: • 多媒体文件像素的选择以保证图像清晰为原则,文 件声音应清楚、音质良好。
• 多媒体文件不宜过大,不可以用压缩软件(如 winzip或winrar)进行压缩处理。当超过载体容量 时应分成多个电子文件。
• 其它类:成果地质资料中上述七类以外的文件。
• (二)类别
• 上述8类成果地质资料按其形成方式的不同,每一
类资料的电子文件(数据库和软件类以及多媒体类
除外)又分为源电子文件和存档电子文件两类,其
中数据库和软件类以及多媒体类只有源电子文件 一类。 • 注意:成果地质资料所有的源电子文件、存档电 子文件和附加文件均要进行汇交(数据库和软件 类以及多媒体类只汇交源电子文件)。
• (六)附加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 1、电子文件登记表
• 在制作电子文档的过程中必须填写电子文件登 记表,表中所有的内容都要齐全、完整、规范 地填写,不得有遗漏和错误。表的样式及编制 要求见附录B(表B1、表B2)。
• 电子文件登记表的源电子文件采用XLS、HTML 或XML格式,存档电子文件采用PDF格式。 • 电子文件登记表编制完成后,取名“电子文件 登记表”,纸质和电子的一并汇交。
• 二、格式要求及编制
• (一)总体要求
1、电子文件的内容应与纸介质资料相一致
2、成果地质资料所有的源电子文件、存档
电子文件和附加文件均要求汇交(数据库
和软件类及多媒体类只汇交源电子文件和
附加文件)
• (二)文本部分电子文件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 成果地质资料文本部分源电子文件的格式原则 上不作限制,但应为通用的文本文件格式。本 标准推荐采用Microsoft公司的Word简体中文格 式或WPS格式
• 文本部分审批类电子文件的有关规定
• 报告中的审批类文件必须单独组成一类电子文件 • 当存在多个审批验收文件时,应按照审批级次由 高到低依次进行编排。对同级的认定书、决议书 、审查意见书、评审意见书,以认定书、决议书 在前,审查意见书、评审意见书在后进行编排; 同级、同类的审批验收文件,按时间先后顺序由新 到老进行编排。
• 非独立使用的软件应提供相应的支持软件或控件, 无法提供时应说明其获取方式和途径及其版本、生 产商等相关信息。
• ③编制要求 • 在制作数据库和软件类电子文件时,原则上保持 其各类文件原来的组织方式和目录结构不变。在 编制时按照“数据库”、“安装程序”、“源代 码”、“技术文档”、等类别分类建立文件夹, 用以存放相应的电子文件。 • 数据库或软件所用到各种工具软件的系统库、字 库等相关文件要以独立的文件夹的形式与其它与 之相关的电子文件存放在一起。如果是整个系统 共用一套文件,则可将它们存放在上一级文件夹 中,并在电子文件登记表的“电子文档说明”中 给予说明。
• 对于附表类文件,除上述格式外,还可以采用 Microsoft Excel简体中文格式。 应转换或改写为上述文件 格式
(二)文本部分的格式要求及编制
• 文本部分中插图、插照的文件格式以能插入 文件,且在其中能正常使用清楚为原则,优 选格式是GIF、JPEG、WMF、CDR和CCITT tiff G4等。 • 插图、插照、图版等插入前的源图形文件也 应一并汇交,文件名与其在文字中的名称或 编号一致。
• (二)类别
• 正文类:成果地质资料全部正文。
• 审批类:由法定单位对成果报告进行评审、验收和审查时所 形成的文件。如最终认定书、决议书、审查或评审意见 • 附图类:成果地质资料中除文本部分插图外的各种图形文件 • 附表类:成果地质资料中除文本部分插表外的各种表格文件 • 附件类:成果地质资料所附的技术性或说明性文件。 • 数据库和软件类:成果地质资料中以数据库建设或系统开发 为主体工作内容而形成的各类数据库和软件。 • 多媒体类:成果地质资料所包含的各种音频、视频文件等
• 插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同附表一致。
• 文本部分电子文件的其他有关规定
• 当附件类文件中又含有一套附图、附表等类文件 时,应将它们合并到相应的类别中,并在电子文
件登记表中进行说明。
• 所有插图、插照、插表、图版等在电子文件中的
显示方向应向上,且应直接插入文字中的相应位
置,不得覆盖其他信息,也不得采用超链接的方 式链接其它软件制作的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