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概述

合集下载

地质学

地质学

张家界砂岩峰林与桂林石灰岩峰林的不同资环1001 傅晓岩20102050 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岩层产状平缓,地壳水平上升,流水沿构造破裂面的节理侵蚀及重力崩塌作用造就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基本形态。

地貌形态的物质基础是特定的岩性。

石英砂岩峰林地貌主要由方山、台地、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

其岩石胶结良好,刚性强,节理发育。

物理风化很强烈,风化物和土壤十分疏松,内聚力小,抗蚀能力弱。

存在着水土流失的潜在地质条件。

另外,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本身的地貌特点,水文气象要素都促使其山体风化、崩塌,景观消亡。

为了保证景区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桂林的石灰岩峰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桂林喀斯特又称岩溶,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

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

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

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

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

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

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

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

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

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

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

青海省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地貌及其国内对比

青海省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地貌及其国内对比

第51卷第3期西#$届Vol. 51 No. 3 2018 年(总 209 期)NORTHWESTERN GEOLOGY 2018(Sum209)青海省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地貌及其国内对比保广普,张海龙,陈光庭(青海省青藏高原北部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地质调查院,青海西宁810012)摘要:砂碎岩峰林地貌在地质遗迹类型划分中归到地貌景观大类一岩土体地貌类一碎肩岩地貌亚类,是地貌景观中的一大研究热点。

曲什安砂砾岩峰林是高原寒、旱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砂砾岩地貌景观,从地貌形态、形成条件、形成过程方面分析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地貌蕴含的科学内涵,并与国内砂砾岩地貌对比研究,发现曲什安砂砾岩峰林在形成时代、沉积环境、岩性、形成过程、地貌特征方面差别很大,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美学价值和进一步开发旅游价值。

关键词:早更新世;曲什安;地质遗迹;碎屑岩地貌;砂砾岩峰林中图分类号:F592. 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6248(2018)03-0253-06 Glutenite Peak-forest Landform in Qushi,an, Qinghai P rovince and Its Dome BAO G uangpu,ZH A N G H ailong,C H EN G uangting(Qinghai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Northern Qinghai-Tibet Plateau,Qing/ai Geological Survey Institue,Xining 810012,Qing/ai,China)A bstract:Based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relics,the gravel peak-forest landform belongsto the clastic geom orphic subtype of rock-soil body type in geom orphologica which serves as a m ajor hotspot in geom orphological landscapes research.The Q ushi!an peak-for­est is a unique glutenite landscape form ed by the cold and dry climate conditions in t T 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his glutenite peak-forest landform has been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topographic form s,form ation conditions,and form ation process.And th e n,this glutenite peak-forest landform has been com pared w ith the dom estic glutenite geom orpholo­gy.T 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glutenite peak-forest is very different from other geom orphologicalfeatures in the form ation ag e,sedim entary environm ent,lithological characters,form ationprocesses and geom orphological features.T herefo re,it has high scientific value,aesthetic valueand tourism value for further developm ent.Keywords:Early Pleistocene;Qushi’an;geological relic;clastic rock landscape;glutenite peak-forest根据2015年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地质遗迹调查 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17)将砂砾岩 峰林地貌划归到地质遗迹地貌景观大类一岩土体地 貌类一碎屑岩地貌亚类。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美学价值赏析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美学价值赏析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美学价值赏析张家界武陵源位于湖南省的西北部,由张家界市(原大庸市)、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约五百平方公里。

一九九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武陵源风景区的地层以红砂岩、石英砂岩为主,经长期地质变化、水流切割、风化剥蚀,形成罕见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数以千计的石峰危岩平地拔起,形态各异。

其罕见的奇秀峰群,多彩的湖瀑涧泉,迷人的洞岩地宫,浩瀚的绿色森林。

一切都充满着原始的自然美,游人到此就犹如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和风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不禁发出犹如仙境的感叹。

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共有石峰3103座,峰体分布在海拔500~1100米,高度由几十米至400米不等。

峰林造型景体完美元缺,若人、若神、若仙、若禽、若兽、若物,变化万千。

景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包括珍惜的植物资源、宝贵的野生珍稀动物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气候景观资源以及千姿百态的山体石峰等景观,其中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山体景观构成了武陵源景区最主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其独特的地质地貌包括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构造溶蚀地貌、剥蚀构造地貌、河谷侵蚀堆积地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是武陵源景区最主要的地质地貌,登上天子山、黄石寨、腰子寨、鹰窝寨等高台地,举目回顾,无论是高山之上,还是群山环抱之中,都耸立着高低参差,奇形怪状的石峰,令人美不胜收。

武陵源石峰从峰体造型看,或浑厚粗犷,险峻高大,或怡秀清丽,小巧玲珑。

阳刚之气与阴柔之姿并具,从整体气势上来品评符合"清、丑、顽、拙"的品石美学法则,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

再从峰体的色彩来看,由于石英砂岩的特殊岩质,使其峰体色彩既没有苍白之容,也无暮年之态,似潇洒侗傥鲜活红润的少男少女,朝气勃勃,魅力无穷,具有奔放不绢的野性美。

武陵源景区形态各异的峰林造型带给了游客强烈而独特的审美体验,这跟这一地区大面积的发育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是分不开的,而石英砂岩峰林独特的美学个性主要表现在雄壮美、造型美、意境美、流动美和朴拙美五个方面:一、雄壮美。

砂岩景观及其成因

砂岩景观及其成因

一、砂岩砂岩:粒径为2-0.0625(0.05) 毫米的砂占全部碎屑50%的碎屑岩。

碎屑岩是沉积岩的一种。

表沉积岩类型砂岩由碎屑和填充物组成。

石英是砂岩的主要矿物碎屑,它在地表条件下最稳定,是大多数砂岩的主要成分。

其次为长石。

填充物包括化学胶结物和杂基。

胶结物中占绝对优势的是硅质和碳酸盐质。

硅质胶结物一般为次生加大的石英,较少见的为玉髓和蛋白石。

碳酸盐质胶结物中以方解石较常见,白云石和菱铁矿少见。

一般情况下,在较古老的砂岩中,硅质胶结物较普遍,而中生代及以后的砂岩中,常以碳酸盐胶结物为主。

杂基也称基质或粉砂杂基,是指小于0.0315毫米的细粉砂级的石英和长石碎屑和粘土矿物。

二、砂岩的形成先成岩石的风化砂的搬运河流、波浪、风。

悬移、跃移、推移砂的堆积成岩作用三、砂岩的基本特性层理:沉积岩中由于不同成分、不同颜色、不同结构构造等的变化、相互更替或沉积间断形成的成层性,称为层理。

斜层理:层内的微细层理与主层面斜交,称斜层理。

如果不同方向的斜层理互相交替,称斜交层理。

四、砂岩景观形成原因:构造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作用景观特征悬崖陡壁(嶂石岩)。

方山台寨(丹霞地貌,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崖奇峰的总称。

) 岩峰石柱(张家界砂岩峰林景观,金鞭岩,拔地而起达320米,南天一柱高300米)丹霞山为广东四大名山之一,位于仁化县城南8公里处,由水平状厚层红色砂砾岩构成。

“色渥(wo)如丹,灿若明霞。

”湖南省大庸市东北武陵源区,辖张家界、索溪峪和天子山比邻地域,发育千崖万壑,瑰奇多姿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距今3.8亿年前的海滨砂岩-肉红色、灰白色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组成的岩层,胶结坚固。

以流水为主,重力崩塌和生物作用及温差变化等,造成岩层分崩离析,化整为零,形成大小奇峰异石。

福建省武夷山市南10公里,方圆60平方公里,有“秀甲东南,”“武夷山水天下奇”之称。

有36峰,99岩之胜。

九曲溪蜿蜒于峰岩之间,岩石凝紫,溪水碧绿,有“碧水丹山”的佳誉。

张家界黄石寨砂岩峰林

张家界黄石寨砂岩峰林

张家界黄石寨砂岩峰林
晓生
【期刊名称】《地质学刊》
【年(卷),期】2012(36)2
【摘要】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是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和自然地理特征,它发育于中生代泥盆系云台观组和黄家磴组,峰林集中分布区面积86km^2。

【总页数】1页(P146-146)
【关键词】砂岩峰林;张家界;黄石;自然地理特征;地貌形态;峰林地貌;黄家磴组;云台观组
【作者】晓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901
【相关文献】
1.国家地质公园系列—独一无二的张家界砂岩峰林 [J], 李云镜
2.张家界砂岩峰林国家地质公园 [J],
3.张家界砂岩峰林景观成因机制 [J], 唐云松;陈文光;朱诚
4.张家界砂岩峰林 [J], 刘德镒
5.张家界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奇峰三千之遥感佐证 [J], 胡慧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的三大砂岩地貌

中国的三大砂岩地貌

中国的三大砂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丹霞山地貌、张家界地貌)之一,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了一种新型的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

被地质、地理学家命名为嶂石岩地貌。

丹霞山地貌
丹霞山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

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

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

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
张家界的山,多是拔地而起,高低悬殊,奇峰林立,千姿百态。

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如剑。

这举世罕见奇山异景,就是典型的砂岩峰林地貌。

她既不同于以溶蚀现象为主导作用的桂林喀斯特地貌,也不同于白垩第三系谷钙的红色状砂岩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张家界地貌则是以侵蚀构造为主导作用,由石英砂岩形成的砂岩峰林地貌。

据考证,大约在3.8亿年以前,整个湘西北地区发生大面积海侵,一片汪洋。

以后经过漫长而又复杂的沉积成岩过程和造山运动,便形成了今天所见到的总厚度达500余米的石英砂岩。

砂岩90%以上为石英,杂质很少。

因砂岩颗粒均匀,结构细密,具有很强的抗蚀能力。

所以,她能昂然挺立,如剑如刀,直插云霄,却很少崩塌。

目前,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正处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壮年时期,是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知识点:地貌旅游景观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知识点:地貌旅游景观

【导语】汗⽔和丰收是忠实的伙伴,勤学和知识是⼀对最美丽的情侣。

整理了“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三章知识点:地貌旅游景观”,欢迎阅读参考!更多相关讯息请关注! ⼀、常见地貌类型 (⼀)花岗岩地貌 中国是世界上拥有花岗岩地貌景区最多的国家之⼀。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深层侵⼊岩,岩性坚硬,岩体造型丰富。

⼀般来说,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名⼭常有群峰簇拥、峭拔危⽴、雄伟险峻的特点。

花岗岩易发⽣球状风化,形成巨⼤的“⽯蛋”造型或浑圆多姿的巨⽯兀⽴形态。

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有⼭东泰⼭、崂⼭,安徽黄⼭、九华⼭,陕西华⼭,江西三清⼭,浙江普陀⼭,福建⿎浪屿等。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是在巨厚的红⾊沙砾岩层上,由内外营⼒作⽤形成的顶平、⾝陡、麓缓的⽅⼭、⽯墙、⽯峰、⽯柱等奇特的地貌形态,这种地貌以⼴东丹霞⼭最为典型,因此得名。

我国的丹霞地貌景观有⼴东丹霞⼭、福建武夷⼭、江西龙虎⼭、浙江江郎⼭、安徽齐云⼭、湖南崀⼭、贵州⾚⽔、⽢肃张掖等。

(三)岩溶地貌 岩溶地貌⼜称喀斯特地貌,是指地下⽔和地表⽔对以碳酸岩为代表的可溶性岩⽯进⾏破坏和改造⽽形成的地貌。

喀斯特地貌有各种类型,⼀般可以分为地表喀斯特和地下喀斯特两种,喀斯特景观有峰林、峰丛、⽯林、溶洞、峡⾕、天坑、天⽣桥、地表钙华堆积、桌⼭等。

中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泛、发育最充分、类型最齐全的国家,以⼴西、云贵⾼原最为集中。

代表性景观有⼴西桂林⼭⽔,云南⽯林,贵州织⾦洞、贵州荔波喀斯特,重庆武隆喀斯特、重庆⾦佛⼭、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景观,四川九寨沟、黄龙,湖南张家界黄龙洞,北京⽯花洞等。

(四)流纹岩地貌 流纹岩地貌是⽕⼭喷发出的岩浆、⽕⼭灰等在流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流纹状构造。

在岩体节理和裂隙特别发育的部位,易形成奇峰异洞、峭壁幽⾕等丰富奇特的造型地貌。

随着观者步移景迁,同⼀景物从不同⾓度呈现出多种不同的形象特征。

的流纹岩地貌景观有浙江雁荡⼭、神仙居、仙都峰,杭州西湖宝⽯⼭等。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概述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概述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一、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概述1.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定义砂岩由碎屑和填充物组成。

石英是砂岩的主要矿物碎屑,它在地表条件下最稳定,是大多数砂岩的主要成分。

唯有厚层石英砂岩,拥有丰富的垂直节理,后经地壳垂直抬升,并被流水剥蚀,才能形成砂岩峰林景观。

砂岩峰林地貌主要由方山,台山、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

其中以湖南张家界地貌最为典型。

张家界地貌发育过程完整,从台地→方山→石墙→石柱→峡谷演化过程清晰,发育时间因素可测性强,在砂岩地貌景观中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属性,拥有天子山、袁家界、金鞭溪、黄石寨等典型地貌区。

目前,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正处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壮年时期,是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张家界峰林地貌,石奇峰秀、寨高台平、壁险峡幽、山青水碧,其峰柱的高大、雄奇、险峻,集中呈林状分布体现了张家界武陵源砂岩峰林世界地质公园独特魅力,其美学价值以及内在的科学美被誉为“天下奇观”。

该景区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砂岩峰林地质景观的成因泥盆纪时期,地壳下降,海水浸入成为一片汪洋,流水源源不断的从临近的陆地冲入大量的松散细屑物质,伴随着海水中的硅酸盐一起沉淀、胶结、压固成形,形成了石英砂岩岩层。

二叠纪时期,石英砂岩因地壳隆起露出地面形成沼泽地,并有植物繁衍,形成了泥质石灰岩含煤层,将砂岩层覆盖了起来。

到了三叠纪末,随着造山运动的进行,平整的地层开始产生褶皱、断裂,形成山脉,不断上升,露出地表。

其后经过亿万年流水的冲刷、切割、节理的发育,终于形成千峰耸立的砂岩峰林景观。

3.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形成条件厚层石英砂岩是成景的物质条件,岩层产状平缓和区域垂直升降运动是成景的前提条件,棋盘格状垂直节理体系是成景的必要条件,而流水作用、磨蚀作用和崩塌是成景的主要动力条件。

在这四者的作用下,造就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
一、砂岩峰林地质景观概述
(砂岩峰林景观)
1.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定义
砂岩由碎屑和填充物组成。

石英是砂岩的主要矿物碎屑,它在地表条件下最稳定,是大多数砂岩的主要成分。

唯有厚层石英砂岩,拥有丰富的垂直节理,后经地壳垂直抬升,并被流水剥蚀,才能形成砂岩峰林景观。

砂岩峰林地貌主要由方山,台山、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

其中以湖南张家界地貌最为典型。

张家界地貌发育过程完整,从台地→方山→石墙→石柱→峡谷演化过程清晰,发育时间因素可测性强,在砂岩地貌景观中具有系统性、完整性、自然性、稀有性和典型性等自然属性,拥有天子山、袁家界、金鞭溪、黄石寨等典型地貌区。

目前,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地貌正处于一个风华正茂的壮年时期,是最辉煌的黄金时代。

张家界峰林地貌,石奇峰秀、寨高台平、壁险峡幽、山青水碧,其峰柱的高大、雄奇、险峻,集中呈林状分布体现了张家界武陵源砂岩峰林世界地质公园独特魅力,其美学价值以及内在的科学美被誉为“天下奇观”。

该景区于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2.砂岩峰林地质景观的成因
大凡有大片砂岩的地方皆是地质历史上的海滨海滩,经过漫长过程的沉积之后被积压胶结而成为砂岩。

泥盆纪时期,地壳下降,海水浸入成为一片汪洋,流水源源不断的从临近
的陆地冲入大量的松散细屑物质,伴随着海水中的硅酸盐一起沉淀、胶结、压固成形,形成了石英砂岩岩层。

二叠纪时期,石英砂岩因地壳隆起露出地面形成沼泽地,并有植物繁衍,形成了泥质石灰岩含煤层,将砂岩层覆盖了起来。

到了三叠纪末,因为地壳上升运动,平整的地层开始产生褶皱、断裂,形成山脉,不断上升,露出地表。

如果上升的幅度很大,便被抬升,成为丘陵山地。

后又经漫长过程的雨水河水冲刷、切割、节理的发育,使原来完整的砂岩山地被切割成许多山峰,而成为砂岩峰林;而被风化侵蚀掉的那部分砂岩变成了泥沙,被流水重新带回大海,形成了许多纵横交织的峡谷,于是由石英砂岩所构成的山地就形成了砂岩峰林峡谷地貌.
砂岩峰林地貌的特点是:奇峰林立,造型生动,峡谷纵横,植被茂密.以我国湘西武陵源的张家界最典型最有名。

3.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形成条件
厚层石英砂岩是成景的物质条件,岩层产状平缓和区域垂直升降运动是成景的前提条件,棋盘格状垂直节理体系是成景的必要条件,而流水作用、磨蚀作用和崩塌是成景的主要动力条件。

在这四者的作用下,造就了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二、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分布及特征
1.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分布区域
砂岩峰林地质景观主要分布在湖南省天子山、索溪峡、张家界等三个自然保护区内。

2.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成因
(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
(1)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因素:
I 特殊的地层岩性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物质基础。

张家界的砂岩峰林发育于泥盆系中统云台观组合上统黄家磴组巨厚层石英砂岩分布区,岩性为巨厚层或厚层石英岩状砂岩夹薄层粉砂岩等,其石英含量高达90%以上,且其胶结物多为铁质、硅质等,石英和铁、硅质胶结物的化学性质在表生环境下十分稳定,具较强的抗蚀性,另一方面,由于它具有坚硬的物质特性,构成峰柱的坚固的基座。

而黄家蹬组顶部铁质胶结的紫红色厚层砂岩(鲕状铁矿层)组成峰顶的顶帽,这就像给山峰戴上了坚固的安全帽,形成名符其实的“铁帽”。

所有这些,都是石英砂岩峰林地貌得以形成并保存至今的物质基础,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能力较弱,易于风化剥蚀。

软弱层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峰柱的坚固程度,但同时也有利于单个峰柱的雕塑造型,形成众多栩栩如生的拟人拟物的造型地貌。

II 高角度裂隙的发育,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必要条件。

张家界地貌属典型的地台型构造。

巨厚层石英砂岩、由于抗剪强度低,加之产状平缓,共轭节理特别发育,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为日后的外应力地质作用开辟了道路。

III 所处的特殊构造地位,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

砂岩峰林地貌集中分布于三官寺向斜扬起端的天子山一带和桑植向斜扬起端的峰峦溪,它们都是位于相同的构造部位,既北东方向宽缓向斜的扬起端和北东方向褶皱叠加,使得北东方向向斜扬起端地层被进一步抬平,由于产状平缓,使得岩层之间不易产生重力滑动,有利于峰柱地貌的稳定。

IV 新构造运动的抬升,是砂岩峰林地貌形成的动力因素。

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是该区不断地产生间歇性抬升,地壳的抬升、导致侵蚀基准面的下降,使得该区水动力作用加剧,流水最终切穿高角度的节理或构造裂隙软弱带,形成今日之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2)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过程:
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是在晚第三纪以来漫长的地史时间,由于地壳缓慢的间歇性抬升,并经受流水长期侵蚀切割的结果。

其发展演变经历了原始构造面→台地、方山嶂谷地貌→峰丛、峰林嶂谷地貌→斜坡残余峰林→新剥蚀地貌的发展过程。

(3)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的特征:
经过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琢,使武陵源地区砂岩峰林具有世界其他地区峰林不可比拟的特征。

国际地洼学会主席陈国达教授将武陵源砂岩峰林的特色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石峰石柱之形神兼备,壮丽奇幻;二是石峰高度密集,多达三千余座,成为真正的“峰林”;三是分布范围宽广,连绵成片,蔚为壮观;四是峰林间沟壑纵横交错,配合峰林构成举世无双的绚丽图画;五是林茂水丰,苍翠连绵,既为砂岩峰林增添秀色,又为保持水土、减少雨水侵蚀破坏提供了良好条件。

3.张家界武陵源石英砂岩峰林地貌的保护
石英砂岩峰林奇观是张家界奇绝超群、蔚为壮观的胜景,具有不可比拟性、不可替代性、不可分割性,可以说大自然以美的形式法则创造的最为杰出的作品。

著名地质学家陈国达评价说:“张家界这种奇特的地开地貌,不仅国内少有,而且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是世界上能以砂岩峰林演化遗迹见证漫长的地球演化历史最典型的地区,具有无可替代的科学意义,稀有性和美学价值。

”但是随着武陵源地区受构造运动地壳抬升、流水侵蚀、沟谷下切等侵蚀作用,砂岩峰林、柱峰的基底将会进一步下切,石英砂岩的峰林的稳定性将受到潜在威胁。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已经依法建立了保护管理机构,同时也出台了相关的保护地质公园的法律和法规,如《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等。

尽管如此,张家界的石英砂岩峰林景观仍然需要更多
人的重视,我们必须以保护其系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为原则,解决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按照地质遗迹景观保护分区,进行土地利用调整,使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配置,让这一自然瑰宝永保青春,永具魅力,永远骄傲地屹立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永远向全人类展现她无限的异彩!
我们作为地质大学的学生,这所地学摇篮里,我们要努力学好地学知识,不仅要为国家找寻更多的矿藏,更要为保护我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贡献力量,让我们的自然瑰宝能够长久完整的存留下去,要让更多的人看到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

参考文献
[1] /view/758504.htm
[2] /wenjingjing_88/blog/static/847287522009812104928661
[3]陈国达:“武陵源峰林地貌的成因及其开发与保护”,《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3年第9卷第3期。

[4] 唐云松,陈文光,朱诚:“张家界砂岩峰林景观成因机制”,《山地学报》,2005年03期。

[5]谢永林,陈红英:“浅析张家界旅游经济发展与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第20期。

[6] /view/1714082.htm
学号:1002121120
姓名:张浩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